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10917《靜思妙蓮華》心性清淨徹照三際 (第983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10917《靜思妙蓮華》心性清淨徹照三際 (第983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10917《靜思妙蓮華》心性清淨徹照三際 (第983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   20210917《靜思妙蓮華》心性清淨徹照三際 (第983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周五 9月 17, 2021 8:53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10917《靜思妙蓮華》心性清淨徹照三際 (第983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10917《靜思妙蓮華》心性清淨徹照三際 (第983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   20210917《靜思妙蓮華》心性清淨徹照三際 (第983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周五 9月 17, 2021 2:48 pm

20210917《靜思妙蓮華》心性清淨徹照三際 (第983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

⊙「止惡防非斷無明見思塵惑,心性清淨洞明徹照麈點劫,豎窮三際之始終橫極法界。」
⊙「我以如來知見力故,觀彼久遠猶若今日。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。」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⊙「我念過去世,無量無邊劫,有佛兩足尊,名大通智勝。」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⊙大通智勝,三千塵點劫,昔出世之如來名,此佛在世,有十六王子,出家為沙彌,從佛聞法華經。佛入定後,十六沙彌各昇法座,為大眾覆講法華經。
⊙第十六沙彌成佛,為今之釋迦如來,而其聞第十六沙彌,之說法者,為今之一座大眾云。
⊙今之大眾在大通智勝佛時,於第十六沙彌結緣,故在今日,釋迦如來之下,聞法華經而入證得果。
⊙「如人以力磨,三千大千土,盡此諸地種,皆悉以為墨,過於千國土,乃下一塵點,如是展轉點,盡此諸塵墨。」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⊙地種:地為四大之一,以能為色法生因,故名為種。地種,即專指大千世界地大而言。
⊙過於千國土乃下一塵點:過千佛土,下一點塵。過於千國土:指一佛化境即一大千世界也。
⊙乃下一塵點:過千國土下一點,其超越之九百九十九國即為不點之國。墨多而點少也。
⊙如是展轉點,盡此諸塵墨:從千佛土至千佛土,又下一點,如是點盡三千地體所有塵墨。用顯所經國土之多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「止惡防非斷無明見思塵惑,心性清淨洞明徹照麈點劫,豎窮三際之始終橫極法界。」

止惡防非
斷無明見思塵惑
心性清淨洞明
徹照麈點劫
豎窮三際之始終
橫極法界

就是要跟大家說,修行要止惡防非,要斷無明見思塵沙惑。這是我們平時,時時念念無間,就是要這樣止惡防非。我們的心,既是在修行,就像外面的風沙,我們的門,門窗要關緊,門窗若沒有關緊,風沙這樣飛揚,一天擦好的桌椅,很快再摸摸看,又是沙在桌面上;地上本來就擦乾淨了,就是因為門沒有關好,所以地板再掃一下,沙塵又很多了。明明門有關,為什麼風沙這麼多,這樣粉塵,灰塵、沙塵還是同樣進來呢?雖然你有關門,卻是沒有關緊。我們的心也是這樣。我們雖然是修行,修行必須守戒,我們守戒,這是我們的本分事,卻是大的戒懂得注意,是小戒,我們常常疏忽了,這就是我們為何習氣未斷,無法斷習氣。

就是因為我們的小小,沒有注意到的這些無明,我們還無法完全去除,所以我們的習氣還是未了。所以我們既然是修行,每天每天我們都在聽法,既每天聽法,我們更要「無間修」,聽法就要修行,修行就是無時不刻,時間要連連接接,非常緊密,很密,不要有一點點的縫,我們若有一點點的縫,沙塵就進來了。

(2015年)馬來西亞,舉行很大場的「法譬如水」,在入經藏,視訊傳回來,看到悟達國師那個畫面,許亞芬他們幾位主要的演員,也是一起去,看到悟達國師,當懿宗皇帝寵愛他時,尊重、敬愛,那張沉香檀(椅)擺上去,將要上座時,不小心腳去碰到了椅角,這樣,只是瘀血就腫起來了,腫了就開始塗藥,開始就破皮了,慢慢形成了人面瘡,那一分痛苦,許亞芬在臺上演,演技入微,很入微、很細膩,可以看出了那一分痛徹心髓,那一分的苦,這就是十世為高僧,卻是十世以前,那樣業這樣造成了,儘管十世為高僧,也是守戒,就是守戒,戒門關得很緊,沒有漏掉,戒、定、慧三無漏學,法沒有漏掉,戒門守得緊,所以即使有不斷的業力來找他,但是戒門關得好,業力無法進來,所以一直到第十一世這個時候,懿宗皇帝對悟達國師的敬愛,尊重、供養,受了供養,欲門開了,那就是業,這分驕傲,這分備受寵愛的傲慢,這樣心門一開,業力就來了,所以修行要很用心,止惡防非,修行者應該就是時時警覺,不要有惡心起,不要有對人、對事,損失來利已,這個念頭絕對不可有,有了這個念頭,那叫做惡念,不只是不能去做,連這個念頭都不能起,這樣叫做「防非」,去做,已經是行惡了,我們若要做時,要趕快停止下來,這樣叫做「止惡」,不只是不要去做,要做之前要趕快停止,連平時一點點的惡念都不要起,這樣才是叫做止惡防非,防非止惡,是真正的守戒。

有辦法將戒守得好,那就是斷無明,我們不再造惡了,沒有起心動念,新的不來,舊的我把它去除了,舊的去除,新的不再進來,這樣叫做斷無明見思塵惑,這個塵,那是很微細,很微細的惑,惑就是無明,明明就要上座說法了,只是一念傲慢的心起,不小心撞到,那個歡喜心起,那就是傲慢,這樣叫做惑,這很微細的惑,這個業門這樣就開了,才會這樣去撞了一下,這剎那之間,所以這種是在生活中,很微細的事情,心念起,這也很微細,無意間碰一下,這也是很微細,誰會預料到呢?只是一個動作,這樣剎那間,無意間,這樣而已,所以就讓他有這一分的痛苦,也就是因為這樣,我們才有法可說,因緣果報啊,因緣果報實在是微妙的法。

所以〈化城喻品〉,過去所說的,哪怕是塵沙磨為墨,多少多少的國土,所有地種,土地上種種的物體,全部全部磨成塵沙,磨成塵沙,加水變成磨,用這些磨,用這些墨,這麼多的墨,這樣經過千國土點一點點,這一點點,再經過千國土再點一點點,這樣一直點,輾轉點,點與不點這些世界,再全部所有的東西磨啊,磨成粉、沙,這些這麼廣,這麼大的世界的塵沙,每一粒塵沙當作一劫,一塵一劫,這是多大,這都是在譬喻,長遠劫以前的因緣,無始的無始,那種這麼的長遠劫,這樣不斷不斷的過程,每一生、每一世的因緣,這樣一直累積下去,你們想,這種微細因緣有多少呢?

所以開頭,<化城喻品>開頭就要說,很多很多重重疊疊、無量無數、無始無終的因緣。這麼長久的因緣,是善、是惡,不斷累積這麼多的無明,我們要斷。要斷,新的不要再增,我們若了解,開始學佛,不要再增加無明,不要再製造彼此那個惡緣。有惡因,有惡緣,就有惡果、惡報,就再纏綿不休了。看世間,多少苦難事啊!太多太多了。所以,我們既然學佛,要記住止惡防非。

防非止惡,最重要的就是,斷無明、見思、塵沙惑,這一切一切都要斷,回歸我們「心性清淨洞明,徹照塵點劫」。能夠這樣很清、很明,非常洞徹,照見塵點劫,我們應該要很清楚。我們說過了,一輩子的幾十年,來回憶過去,我們都還能勉強回憶,能清楚了解,年輕時代,孩童時代等等,來回憶都還可以,但是過去生,我們就不知道了,何況還有過去的過去,無始無始的無始劫的過去,我們當然是不知,但是,佛,他已經就是無明斷除了,見思惑已經全都不染了,所以大圓鏡智,心性清淨洞明,完全非常非常的清淨,所看到的都沒有障礙,很遠很遠。

我們眼睛看東西,稍微東西遮一下,我們就看不到了,又低低的地方來看境界,如水井中的井蛙,再看都是這樣的範圍,若高一點就看較廣,再高、再高,沒有東西遮住的地方,就開闊多了,凡夫的眼光到底能看多遠呢?再如何開闊,你若去海邊,海邊看海,都沒有東西,天海一色,就看到這大海的盡頭,就是一片天而已,這樣而已,這是我們凡夫的眼光,能看的盡頭也才是這樣而已,卻是覺性清淨,我們的真如本性,若不受污染,我們能覺悟本性,自然就是「徹照塵點劫」,非常明徹,我們能在那個過去,無生無死以前,到底什麼時候生,什麼時候開始的以前,可能我們能了解過去,「豎窮三際之始終,橫極法界」。不論過去的無量數、無量數的過去生世,那就是豎窮,「三際」就是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過去多久,不只是過去生而已,過去生的過去生,無量無數的過去生,現在我們應該要能很透徹了解,普天之下,宇宙萬物的道理,我們應該很透徹,不只是透徹今生此世,我們還要透徹在未來未來,佛陀很有把握,就是這樣完全透徹了,這是佛的境界。佛的境界既然透徹明瞭了,所以要來告訴我們,這因緣的微妙不可思議,那分無始以前開始一直以來,能夠清淨,常常都能聞法,這就是與佛緣深。

若是這個時候了解,知道佛法,但是無法很透徹,或者是心意間斷,有間斷,我們有多少人過去很熱忱,投入、付出,某種的因緣讓他起了一分煩惱,間斷了,中途斷了,又一段時間,了解,又回歸,開始再重新起步,也有啊。我們應該能了解,這就是有間斷掉,我們現在的人可能也是這樣,無始劫以前我們發大心,但是中途我們間斷了,一念無明,隨著外面的境界,一直去追逐外面的境界、欲念等等,無明不斷複製,淪落三途、六道輪迴,這都是很微妙的因緣。所以,佛陀他用心良苦,向我們要再引起讓我們再了解、回歸過去的因緣。

所以前面的文就這樣說,「我以如來知見力故,觀彼久遠猶若今日。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。」

我以如來知見力故
觀彼久遠猶若今日
爾時
世尊欲重宣此義
而說偈言
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
釋迦佛他很有自信:我如來的知見,我用如來的知見,就是說用清淨無染,透徹虛空法界,所有過去的一切,我都了解,就如今天的事情,那個記憶,過去事情與今天的事情,分分明明,一樣。雖然是過那麼久,所說的,經過塵點劫,這麼久的時間,過程的因緣,那個記憶回歸回來,與今天的事情都是一樣,這是釋迦牟尼佛自己這樣說。因為意義深長,所以「爾時,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」。擔心大家不清楚、了解,所以再一次「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」,用偈文再清楚來說一次。

接下來這段文,偈文這樣,「我念過去世,無量無邊劫,有佛兩足尊,名大通智勝。」

我念過去世
無量無邊劫
有佛兩足尊
名大通智勝
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
偈文再敘述,釋迦佛,世尊又是這樣,自己自我思惟。「我念」,就是我再靜靜地思惟。心靜下來,思惟過去世時,經歷過是無量多劫,很長久,長久長久的時間,這是所經歷過。「有佛兩足尊,名大通智勝」。這尊佛已經福慧兩足,有福又有智慧,這位大通智勝佛。

何故名大通智勝佛,具足大神通、大智慧力,勝彼三乘。前面所說過的,就是這麼長久,這麼長久以前,
無法去敘述這尊大通智勝佛,他的成佛因緣,已經是無始的無始以前,原來就有這尊佛,這是無法算計的以前,這前面所描述的時間,何故名大通智勝佛?他到底為什麼,名叫做大通智勝呢?尤其是這尊佛,他福慧具足,又是具足大神通,大神通力,又是具足大智慧力,「勝彼三乘」。三乘就是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乘,這尊佛,原來他的福慧、神通,很具足了,己經是勝過了聲聞,因為我們不知道,他修行是從哪裡開始,無法去描述他聲聞的時代,無法去了解他緣覺的時候,更無法去體會,他發心菩薩的時代,所以這已經是超越了,超越了聲聞、緣覺、菩薩,所以「勝彼三乘」。

這尊佛,大通智勝,「三千塵點劫」,昔出世間。

大通智勝
三千塵點劫
昔出世之如來名
此佛在世
有十六王子
出家為沙彌
從佛聞法華經
佛入定後
十六沙彌各昇法座
為大眾覆講法華經

三千塵點劫以前的世界,那時候出現一尊佛,名叫做大通智勝佛,這位如來。這尊佛在世時有十六王子,這十六王子,在大通智勝佛,還未出家之前所有的,這十六王子,十六王子也出家了,修行為沙彌,「從佛聞法華經」,從大通智勝佛來聽《法華經》。大通智勝佛,為他們講《法華經》之後,那就是入定了,去入定,時間很久,所以這十六沙彌,他們聽《法華經》,將《法華經》完全入心,身體力行,那個心得,開始人群中度眾生,同樣也是昇座,為眾生,大眾,再敘述講《法華經》。

在這十六沙彌,各人都是各個分到每一個國,不同的境域,去度眾生,去說法,一直到講《法華經》,這是十六沙彌,受過了大通智勝佛的教育,這樣所成就的,去度眾生,在這十六沙彌,其中的第十六位沙彌,從這樣開始,一直生生世世同樣在修行,過程中不知經過了多少尊佛,同樣就是上求下化,同樣人間度眾生,這就是很長久以前,就是在塵點劫以前,沙彌各人前前後後都成佛了,十六沙彌,第十六這位沙彌也已經成佛了,也是生生世世這樣求法,這樣度眾生,時間經過這麼久,也已經成佛了,成佛,是現在的釋迦牟尼佛。

二千多年前,在這五趣雜居,堪忍的世界成佛了,這是這十六沙彌,第十六沙彌的心願,他了解佛法,了解人心這種無明複製,複製因緣果報,總是累積起來,眾生共業,會在苦難中,在堪忍的世界,在五趣雜居、五濁惡世,會愈來業力愈造愈多,他發心立願,就是在這樣剛強的眾生,這種的世界,要來調伏眾生,一大事因緣,生在這個堪忍娑婆世界。

每一尊佛都在各世界領導眾生,即使阿彌陀佛,第九沙彌,後面可以再說下去,到了大通智勝佛的因緣時,就能了解十六沙彌,他們分布在什麼樣的世界,我們現在能了解的,是釋迦牟尼佛,是排在第十六這位,已經我們現在了解,是我們的教主,是我們的釋迦牟尼佛,他的世界,出生在這樣的堪忍世界。

所以我們(經文)這個地方,「第十六沙彌成佛」,是現在我們的導師了,「釋迦如來」。「而其聞第十六沙彌,之說法者,為今之一座大眾(云)」。

第十六沙彌成佛
為今之釋迦如來
而其聞第十六沙彌
之說法者
為今之一座大眾云

今之一座,那就是釋迦佛的時代,釋迦佛說:「你們現在在座的人,都是我在大通智勝佛的時代,講《法華經》那時候所結緣眾,一直到現在。」這是在佛的時代,佛陀講《法華經》在座的人,每個人都是與佛同樣,在大通智勝佛的時代,第十六沙彌說法的時代,那時候一直到現在,「今之一座」,就是在座的人,每個人,在座的每個人,這些大眾,這就是說過去,釋迦牟尼佛能跟大家說,你們這些人與我過去,就是有這樣的因緣,因緣多久了?就是那麼長,那麼久以前,這樣所結來的緣。

真的,說不定,我們在二千多年前,我們也是同樣在迦毗羅衛國,我們也是在(古)印度,不知在哪個角落,說不定在現在的尼泊爾,這個地方的哪個村,被佛陀的法感化過。說不定佛陀講《法華經》時,說不定我們也都在裡面。這在過去無量劫,塵點劫以前,佛陀就能把它拉來到,離我們現在二千多年前,在座的人人,聽法的人,就是指那個時候的結緣眾。我們現在離佛時代才二千多年,何況佛法還是在我們,現在的生活中,我們同樣與佛有緣,這個因緣微妙。

所以說,「今之大眾在大通智勝佛時,於第十六沙彌結緣,故在今日,釋迦如來之下,聞法華經而入證得果。」

今之大眾
在大通智勝佛時
於第十六沙彌結緣
故在今日
釋迦如來之下
聞法華經而入證得果

這就是十六王子的時代,一直到今日。所說的今日是二千多年前,釋迦如來座下,佛陀為他們授記了,因為他們開悟。佛陀在〈授記品〉之後又說,在座五百人也能受記,現在就是開始,在座還有五百人,先後能得佛授記。這都是在過去,十六沙彌的時代所結緣的人,在佛應世人間,就先為他們授記,未來這些人也能成佛。

再接下來這段文再說,「如人以力磨,三千大千土,盡此諸地種,皆悉以為墨,過於千國土,乃下一塵點,如是展轉點,盡此諸塵墨。」

如人以力磨
三千大千土
盡此諸地種
皆悉以為墨
過於千國土
乃下一塵點
如是展轉點
盡此諸塵墨
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
就是說,念過去世那個無量劫的以前,從大通智勝佛。「如人以力磨」,那個過去的時間有多久?這三千大千國土,用人以力來磨,磨這大千國土,這地上一切的東西,都變成了沙、墨,經過千國土乃下一塵點,這過去有說過了,「如是展轉點」,這是很長久的時間。這些地種都成為塵。「地種」,意思就是說,「地為四大之一」地、水、火、風。

地種:
地為四大之一
以能為色法生因
故名為種
地種
即專指大千世界
地大而言

地是「能為色法生因」,所以為「地種」。地種完全是指,三千大千世界,這個「地大」來說。色,所有的東西,都是從地上生出來,從地上生出來,它的地下有埋著種子。所以一切物質,無不都是色法生因,所有你看到的都有它的道理,物有物理,物理就是色法。我們人有生理,我們也是「色」。我是這樣的人,我的年齡,你是這樣的人,你的年齡,有孩子、大人,年輕、老年人,各人的生理不斷地變化,這就是色法。

何況我們看到的一切,眼睛所接觸得到,不論是燈光或者是背景,或者是所坐著的,或者是抬頭所看的天花板,這都是色法。這些東西還沒有之前,它是什麼東西?這都是法,所以四大之一,一切萬物這個色法的因,就是都從大地始,所以為「地種」。這一切都是從「地」開始,地種完全是指三千大千世界,這個「地大」來說,完全是這樣。

過於千國土
乃下一塵點:
過千佛土
下一點塵
過於千國土:
指一佛化境
即一大千世界也

所以「過於千國土,乃下一塵點」。經過了千國土,「下一點塵」,每一尊佛的佛土都是很大,這樣過千國土,就是說一佛的化境,就是大千世界,過了千國土,乃下一塵(點),再經過千國土,再下一塵點,這樣過千國土,就是千國土這樣經過,「過於千國土,乃下一塵點」。像這樣,指一佛化境,即大千世界,這樣一佛的化境,就是一個大千世界,想,到底是多大?這樣的譬喻,這種「過千國土下一點,其超越之九百九十九國」,還有沒有點到的國土,就是不點之國,「墨多而點(少也)」這個墨就是這樣。

乃下一塵點:
過千國土下一點
其超越之
九百九十九國
即為不點之國
墨多而點少也

有的人這個沒點到,不必每個點,所以多少(國土)點一個,多少(國土)點一個,所以這就是表示塵點劫之多。

如是展轉點
盡此諸塵墨:
從千佛土至千佛土
又下一點
如是點盡
三千地體所有塵墨
用顯所經國土之多

「如是展轉點,盡此諸塵墨,從千佛土至千佛土」。一千佛土到一千佛土,「又下一點,如是點盡,三千地體所有塵墨」,這用意就是要顯示,所經諸國之多。

真的是很大、很大,這麼多的國土,全部磨為塵墨來點土地,到底有多長的時間啊?土地上的沙都是叫做時間,所以時間有多長啊!

所以這段(經)文,真的我們要用,至高的智慧去了解,應該是要跟我們說的是,我們人人無始以來都已經有了,有清淨無染的本性,只是我們受無量數的無明塵埃,把我們覆蓋了,所以我們現在要回歸,回歸過去,要回歸過去,要用功,要止惡防非,斷無明,見思塵沙惑,我們要回歸我們清淨洞徹,能夠徹照塵點劫,我們能回歸過去無始以來,我們這念清淨的本性,能豎窮三際之始終,能橫極,橫極就是,三千大千世界,又三千、又三千,很多,橫遍開闊的世界,所有回歸到虛空法界,我們最清淨無染的本性。

所以我們學佛,真的是要用很簡單,用心來體會,防非止惡,不要再複製無明了,過去的無明煩惱,我們要趕快去除,新的無明不要再複製,這就是我們最重要的,要去體會,要時時多用心!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10917《靜思妙蓮華》心性清淨徹照三際 (第983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