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11207《靜思妙蓮華》三轉法輪 苦集滅道 (第1040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96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11207《靜思妙蓮華》三轉法輪 苦集滅道 (第1040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11207《靜思妙蓮華》三轉法輪 苦集滅道 (第1040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   20211207《靜思妙蓮華》三轉法輪 苦集滅道 (第1040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周二 12月 07, 2021 11:48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96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11207《靜思妙蓮華》三轉法輪 苦集滅道 (第1040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11207《靜思妙蓮華》三轉法輪 苦集滅道 (第1040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   20211207《靜思妙蓮華》三轉法輪 苦集滅道 (第1040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周二 12月 07, 2021 2:27 pm

20211207《靜思妙蓮華》三轉法輪 苦集滅道 (第1040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

⊙「佛法不離世間,人事物起無明,動一念生三細;尋求出世資糧,總一切法唯心,勸修持一切善。」
⊙「惟願受我請,以大微妙音,哀愍而敷演,無量劫習法。」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⊙「爾時,大通智勝如來受十方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請,即時三轉十二行法輪。」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⊙佛受天人眾殷勤勸請。此釋大通智勝如來許可受請,轉此廣大微妙法輪,非餘眾所能。所轉法輪為何?即四諦與十二因緣之法。由佛受請說法,王子後得覆講,正作結緣。
⊙即時三轉十二行法輪:三轉,謂每於一法必有三轉。茲先假四諦中之苦諦釋之:如說苦法,佛必先示苦之事相,如廣說三界、五道、四苦、三苦、八苦、一百八苦,種種逼迫不自在之相,以種種顯苦事相,此名示相轉。
⊙次復各各說明苦之所由來,以明知苦之諦理。雖苦之理,非即是苦,然理恆通於三界各苦之事相,故需明苦源;因而知苦諦之實不虛,此名勸修轉。
⊙次更說苦之實性,若明實性則苦無自性,即以真如法身實相之性為性。苟證知此,則苦之事相與苦之理均了不可得,此明作證轉。是謂三轉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「佛法不離世間,人事物起無明,動一念生三細;尋求出世資糧,總一切法唯心,勸修持一切善。」

佛法不離世間
人事物起無明
動一念生三細
尋求出世資糧
總一切法唯心
勸修持一切善

這是佛法,佛法是不離世間法,世間法更是沒有離開,人、事、物,而人、事、物中,總是往往起了無明,無明都是在人、事、物中,所產生出來。所以我們人人就只是一個心念,我們動一念就生三細。三細,那就是很微細,我們的心在想什麼?沒有人知道。只是我們自己看到外面的境界、看到一切的物,內心起了貪念,聽到外面的聲音不如意,起瞋怒,這種貪、瞋,都是一分的無明,叫做癡。

癡,癡就是懵懂,懵懵懂懂,看事物、聽聲音,起心動念,事理分不清,這叫做癡念。瞋怒的心也是從癡,懵懂、瞋怒。貪,去造作,這也是癡,這癡念一起,貪念行動,做了很多不該做的事。瞋怒的心,表達出很多,不該表達的表情與事相,就這樣一直纏綿下去了。這是三細,從我們內心開始,起心動念,是非不分,不清楚,就這樣開始,微細的心念,會造作出很大的遺憾的事情。

世間,新聞每天在看,很多都是一念之間,那分無明,覆蔽了我們的心,就去造作很多,親情,有的父殺子,或者是子殺父母等等,社會這樣的事故,好像常常都有。或者是愛恨情仇,互相毀滅,或者是同歸於盡。也有的人莫名其妙,怨恨一件事,就毀滅了很多人的生命財產,或者是……等等。很多都是從動一念心,生了三細的惑、業、苦,去造作很多的無明,這都是從一念開始,而這一念間就是,在人、事、物中生起的無明。

佛陀說法無不都是向我們分析,分析人間苦、集的道理,啟動我們能知道要去滅,滅盡苦的源頭,那就有教我們滅的方法,要如何消滅這些,貪、瞋、癡、無明的念頭。這是我們應該要學,應該要追求佛法,我們若能了解透徹,才有辦法增長慧命。所以「尋求出世資糧」,我們要好好來找,我們的慧命如何增長,慧命增長了,在我們這一生的生命中,所造作的一切,才有辦法好好理出了生命中,這一條道路應該如何走。

我們現在,時間是一天一天過去,人生的生命是一天一天減,一輩子的壽命剩多少?我們不知道。因為無常,無法讓我們說我還沒老,就要老了才會死。不是這樣。這是無明生,不斷造作,無常一來,不分年齡,這種無常一來,我們的生命就結束了;或者是造成了性命中的無常,由不得自己的無奈,你想要做什麼也沒辦法。這是無常,不是死,便是殘,這是苦一直折磨下去。道理還不清楚,就無常發生了,這在世間也很多。

所以我們必定要趕緊,將我們的慧命找出來,已經知道了,從佛法中了解,生命中,我們有我們的慧命存在,慧命要從求得法來。我們若了解法,這叫做慧命。將道理吸收入我們的內心,內心了解道理,應該如何走,應該如何做,我們懂道理了,就是長慧命。我們的生命減少,時間把握,慧命增長。所以我們必定要趕快,「尋求出世資糧」,出世資糧,那就是要找法,道理要聽進去,不只是聽進去,要身體力行做出來。聽進去是用功,做出來是德行,我們要功德並行。

內心若不修,光是聽,聽,會說,卻是內心還是在無明。事情,我不高興,所以對做事情,我就會鬆散了,或者是發一念很精進的心,外面什麼樣的境界給我,我將這念心退失了。像這樣,與時間無常,生命,就是這樣隨著時間、隨著無常隱伏著,生命何時會結束?不知道。就是這樣迷迷茫茫,過著懈怠空過日子,這就是要說法沒有入心。

也曾有過精進的時期,但是道心不堅固,法不入心,所以退失道心了,這樣又是再回歸我們的無明。凡夫這種起起落落,就是資糧沒有吸收進去,慧命沒有增長,生命不斷減少、漏掉,這是很可惜。

人間難得遇佛法。我們這段時間不是一直說嗎?諸梵天王,蒙光,承蒙著這道光,這樣四散八面,上、下照徹,他們乘著這道光,經過了很長很遠的路,這樣來到大通智勝佛的道場,各個都表達出惡道增長了,天人善道減少了。這就是每一段,都有這樣的梵天王的表達。

梵天王他們都很懇切求法,要請佛轉法輪。世間的法是永遠存在,所以塵點劫無始以前,就是永遠存在,但是要如何表達出來呢?人間的事相。大悲梵天王請佛轉法輪,希望佛要轉法輪,表達出人間的事相,那就是我們世間,有這麼多懵懵懂懂,法雖然在我們身邊,卻是懵懂讓它漏失了。

其實,法在我們的前面,在我們的後面,在我們的身邊,忽焉在前,忽焉在後。法,不論是在你的前、後,你轉東轉西,轉來轉去,無不都是法在我們身邊。但是,因為我們,有這麼多的無明煩惱,而這麼多的無明煩惱,就是動一念,這一念心一動,三細,很微細的心態,那就是起心動念起來。

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非常無奈,為什麼我們會這麼無明懵懂呢?為什麼我們自己,這麼微細的心態,我們都控制不了呢?我們就不由自己,受這三細的念頭,這樣牽引得我們團團轉。其實,道理都在我們的周圍旁邊,我們卻是自己在那裡團團轉。

到底我們在轉什麼呢?時間是這樣無常地過,苦難的日子是這樣逼迫一直來,人間世事這麼多,我們到底還要,沉迷到什麼時候呢?為什麼我們已經,法在我們的身邊了,我們還在法中無明盲轉,無法突破為什麼人生會這樣呢?尋求出世的資糧,明明是我們探手就可得,取之不困難,卻是我們就這樣讓它流失了。法,聽了,只是拿來做辯論的工具,沒有拿來做我們,入心修行的資糧,這實在是很可惜。

其實,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,法要去哪裡找呢?「總一切法」,佛為我們說法是要讓我們全都了解一切,世間的事物,我們應該要很清楚了解,世間一切萬法,無不都是佛陀向我們開示的,第一轉法,苦,明示集來。林林總總,總一切法就是唯心。動一念心,很多就是在我們這念心,這念心是從所有一切法,是善法?是惡法?你動這念心是善或是惡?這我們要去明白。

一切佛法,總一切善的法,也要從一心開始,這念心要堅定,這念心,聽法,對世事要分明,這都叫做善法。若是我們懵懂的心起,很固執,或者是心無定性,起了一念,發心勤精進,道理明白清楚,知道方向,但是定不下那念心,法很快就漏掉了。

我們的心不專,意不定,還是固執在我自己的方法,這樣就無法,隨人間社會的法去行。常常說佛法永遠不變,但是也隨著時代,我們要去應時代,人心、社會、生活不同,當然佛法也要應時代生活,人心起心動念的習氣,我們要如何能讓它回歸本質。要「總一切法唯心」,要如何調整人心。

誰能夠去調整人心呢?佛陀說法,也只一個方法,給我們正確的方法,唯有我們自己能調自己的心,任何人都無法調我們的心。我們只是應用佛陀所說的法,佛能夠開示,悟入是要我們自己。同樣的道理,佛法擺在我們的前後、身邊,卻是我們不懂得要去用這個法,卻是執著我自己,若是這樣就是總一切惡法;就是我們的心源,我們的心,這念心一動,很快將道心退失,隨著惡法去行,這樣的執著。

佛陀來人間,到底是說什麼法呢?「勸修持一切善」,就是這樣而已。勸我們人人要修一切善,勸我們人人要了解自己的心,這是「總一切法唯心,勸修一切善法」,我們才能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這就是佛法。佛法不離世間法,世間就是不離人、事、物,也就是因為人、事、物,才讓我們起很多的無明,動了我們的心,污染了我們的心,所以我們的心念一起,就生了三細。

貪、瞋、癡、我慢、懷疑,對佛法不能生起信心,對因緣果報觀沒有好好用心,這就是我們人生的苦,輪迴六道。法的資糧在我們的身邊,我們要好好把握這輩子,時間是不斷地過,唯有我們現在聽法,我們要好好接受佛法,從現在開始接受佛法,不斷增長慧命,道理不斷入心。我們能有這麼好的環境,入人群,好好修攝善法,吸收資糧。

蓮花在蓮花池吸收營養分,這就是資糧。我們在濁惡的世間,在人群中,我們這麼好的環境,修行的道場,我們應該要用心,(吸收)資糧,來增長我們的智慧。這就是「總一切法唯心,勸修持一切善」,就是這麼簡單。這叫做佛法不離世間法,注意在人間的人、事、物,我們要好好用心去注意。

所以,我們了解<化城喻品>,其實體會要更深。道理本來就是在我們的身上,偏偏把它丟得那麼遠,而且,道理原來就在當下,把握當下即是道理,我們卻是把它拉長到塵點劫,無數劫、無數劫的無始以前。這就是我們凡夫。

所以梵天王,已經來請佛轉法輪了,前面的(偈)文這樣說,「惟願受我請,以大微妙音,哀愍而敷演,無量劫習法。」

惟願受我請
以大微妙音
哀愍而敷演
無量劫習法
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
我們已經說過了,大微妙,道理是很大,涵天蓋地。這麼大的法,有宇宙虛空,宇宙,無不都是涵蓋的道理,最大的道理,最微妙的心法,非常的微妙。

心,我們都看不到;道理,也看不到,多麼的微妙!但是無明一造作起來,驚天動地,很多人禍從這樣開始。所以,這就是很大,也很微細,這全都叫做法,惡法、善法。

梵天王就是要請佛轉法輪,請佛以大微妙音,就是大道理,很微細的道理;很大又是很微細,這麼的深奧,其實是在人間,卻是我們無法去體會,那就是很深奧。我們能了解的,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是在我們的身邊,在前在後、在左在右,都有,四面八方、上下,無不都是法,所以我們要用心。

不過,我們就是沒有辦法,很悲哀,請佛慈悲,普遍將這大小的道理向我們說。出佛的微妙音,道理要從佛口出。雖然是在我們的生活周圍,但是我們不知,就是經過佛的佛口所說出來。我們現在所說的法,也是從當初佛陀所說法,轉法輪,我們再按照這樣的道理,這樣的記載,這樣再不斷重複來講,我們不斷重複來吸收這個道理,這都叫做敷演。聽法者,說法者,傳法者,就是這樣。

所以「無量劫習法」,無量劫,就是不斷將這個法這樣聽,不斷聽,生生世世聽,聽來,生生世世說,說了之後,生生世世傳,就是佛法要這樣傳下去。所以「無量劫習法」,真正的,法要不斷聽、不斷練習。

接下來這段(經)文這樣說,「爾時,大通智勝如來受十方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請,即時三轉十二行法輪。」

爾時
大通智勝如來
受十方諸梵天王
及十六王子請
即時
三轉十二行法輪
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
不論是十六王子請法、諸天請法,或者是諸天王請法,佛都是默然許之,只是默然,但是後面就又有人來了,一直在等這些具足,想要來聽法的人,全部該來的都來了,這時候,最後的尸棄大梵也到了,這樣開始,大家,十方梵天王到齊了。尤其是十六王子,也已經請佛轉法輪了,這樣已經因緣成熟了,所以大家所請法,就即時佛受天人眾,殷勤請轉法輪。這個時候就即時,這就是表示大通智勝如來許可,已經即時開始,三轉十二行法輪。開始了,這就是表示大通智勝佛,已經許可了,不是默然許之,現在開始,即時就要說了。

佛受天人眾
殷勤勸請
此釋大通智勝如來
許可受請
轉此廣大微妙法輪
非餘眾所能
所轉法輪為何
即四諦
與十二因緣之法
由佛受請說法
王子後得覆講
正作結緣

「轉此廣大微妙法輪」,開始了,大通智勝佛已經許可,開始要說了。但是這個法,轉這個法輪,「非餘眾所能轉」,這個法唯有佛陀才有辦法轉。雖然法,本來普天之下,鋪天蓋地無不是法,但是沒人有辦法將法轉動,因為這個法要經過覺性慧海,真正完成大覺啟悟的人,大覺者才有辦法來分析,鋪天蓋地的大道理,所以「非餘眾所能轉」。

「所轉法輪為何?即四諦、十二因緣之法」。為什麼佛開始,就用四諦、十二因緣法?佛佛道同,過去的佛是這樣,過去的大通智勝佛也是同樣,四諦、十二行法。現在的釋迦牟尼佛,開始第一次說法,也是說四諦、十二緣法,這是佛佛道同。佛受請,所以,尤其是十六王子聽法之後,開始他們就要聞法者、傳法者,要不斷覆講《法華經》。這段開始,就要做過去請法因緣,這一段的結束,未來再開始的是十六王子請法,將來要聞法、說法、傳法的緣,一段結束,又是一段的開始。

所以「即時三轉十二行法輪」。「三轉」,那就是,一法必有三轉,每一個法,都要再有反覆、反覆、再反覆。佛經的經文也是,長行文說完,偈文,偈文之後,再解釋,同樣的道理,講法還是要三轉,較能清楚。這是這樣,你要知道;這是這樣,你要修;這是這樣,所以你應該了解。這叫做三轉。

「謂每於一法必有三轉」。我們要知道,我們要修,我們要證。同樣的道理,先用四諦中之苦諦來說,說苦「如說苦法」,苦諦,苦的道理。佛陀必先要讓大家知道人間苦,苦有苦的事相,所以大悲梵天王為了我們眾生,道理要如何聽才會了解呢?請佛說事相,就是苦的事相。因為這位梵天王,就是對人世間的苦,與世間同體大悲,請轉法輪。

佛陀真正說法就是同體大悲,就是要苦眾生之苦,要讓眾生明白苦的事相,所以佛「示苦之事相,如廣說三界、五道、四苦、三苦、八苦、一百零八苦」,很多苦啊!

六道,天、人、阿修羅、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。其實,這六道之中,就有四道是苦。阿修羅也是苦,要多列入阿修羅,他也是苦,他有天福,無天德,所以他也是苦。雖然很富有,能享受物質,不過他的心常常起煩惱,發瞋怒心,這也是苦。

又有八苦,人生八苦:生、老、病、死,愛別離、怨憎會、求不得、五陰熾盛,這是八苦。又有一百零八苦,這要說到何時呢?總是苦、苦、苦,無量無數苦,豈止是一百零八苦?不止啊!煩惱,真的是很多的煩惱苦,所以很多苦,種種逼迫不自在之苦相,很多。「以種種顯苦事相」,用種種的苦難,我們若大家好好聽,好好體會,現在人間的事相有多少苦呢!真正是顯出了,好好去體會,世間多少的苦啊!不論是天災、人禍,家庭、社會,人與人之間,很多的苦,這就是名叫「示相轉」。示這個苦相,轉法輪,轉苦諦法輪,這叫做「示相轉」。

即時
三轉十二行法輪
三轉:
謂每於一法
必有三轉
茲先假四諦中之
苦諦釋之
如說苦法
佛必先示苦之事相
如廣說三界、五道
四苦、三苦、八苦
一百八苦
種種逼迫
不自在之相
以種種顯苦事相
此名示相轉

「次復各各說明苦之所由來」,這個苦的由來就很多了,這麼多的苦,我們若知道,道理是這樣,這個道理是從哪裡來?雖然說苦的道理,「非即是苦」,但是理就是通於三界,其實,這些苦若分析到底,其實一切歸空。人生短暫,問苦,苦何在?到底是如何苦?你的煩惱分析到底,這有什麼好煩惱呢?沒有什麼煩惱,人生因緣生、因緣滅,真正的,緣生緣滅,偏偏這個生滅中總是苦不堪,這就是在三界裡,就有這麼多的生滅法之苦。欲,貪欲苦;色,色的掛礙苦;無色,心靈煩惱苦。很多的苦,所以我們要去明白事相,事相的苦很多,所以因為這樣,我們知道苦,苦的源頭,我們了解了,因為了解,我們知道苦的道理,苦的道理是真實不虛。

真的是世間的確是苦,真實不虛,這叫做「集」,因為集了種種的苦。我們集來這樣的,我們要了解是我們自己去造作,自己去惹來這麼多的苦;造作這麼多的無明,造作那麼多的苦因,所以得來了這麼多的苦果,這都是集種種的因緣。我們既然知道,我們要修,這個苦,我們要修;因為「集」,所以我們要修。

次復各各說明
苦之所由來
以明知苦之諦理
雖苦之理
非即是苦
然理恆通於
三界各苦之事相
故需明苦源
因而知苦諦之
實不虛
此名勸修轉

苦,苦有苦的實性,「次更說苦之實性,(若)明實性即苦無自性」。再向我們較深地說,苦本無自性,不是說你一定要這樣的苦,不是,是我們自己去造,造作很多的苦因,才會受了這麼多的苦報,它本來無自性,真真正正是無明去造作。

我們一直說要修的、要去除的,就是無明。無明煩惱去除了,才能真如實法現前。這些無明都沒有自性的,那是我們的習氣,我們不斷習氣、煩惱覆蓋著。一念心,是總一切法,就是因為你的習性,所以我們現在要修,知道這些總一切法,「諸惡莫作」,總一切(惡)法莫作,我們就不要,不要再去造作;要一切善,「總一切善」,我們要修,修一切善,我們才能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。去除污垢、無自性的苦,我們能存下來的,是我們的真如法身,實性,這才是我們的真如本性,是我們的真面目。

所以,我們能證,「(苟)證知此」,證明苦的事相與苦的道理,全都了解不可得。這些苦的事相,其實你這樣爭啊爭啊、執啊執啊,爭執之間,到底你得到什麼呢?什麼都沒有得到,只是惹來了,很多的無明、煩惱、苦,這樣而已。到底我們要爭什麼呢?苦在哪裡呢?道理我們若透徹了,就沒有什麼好爭執了。所以苦的事相來自我們這念心,這實在是苦追究到底,了不可得,沒有什麼。

「此明作證轉」。此是苦,你應該都要了解,了解證明這些苦,都是我們一心造作出來的,我們應該要了解。了解叫做「證」。要很透徹了解這個苦的源頭,其實是一念心的動作,所以這叫做三轉。

次更說苦之實性
若明實性
則苦無自性
即以真如法身
實相之性為性
苟證知此
則苦之事相
與苦之理
均了不可得
此明作證轉
是謂三轉

總而言之,要知、要修、要證,這就是三轉。

要修的是集、滅,才能夠得道。你若了解苦,我們已經就是受苦了,了解苦是來自「集」,要去除苦,就是要滅,若能滅苦,才是道。這樣不斷反覆讓我們了解,所以,三轉四諦法,希望我們人人能夠了解。

利根的人一聽,就能夠了解;中根的人,再轉,再次說給你聽;若是較鈍根的人,就要三次,再反覆(說明)。這過去都說過了。同樣的四諦法,我們要很用心去了解,我們是如何的過程、如何的造作,我們招來了多少的煩惱、無明等等,我們要用什麼方法來滅,滅了之後,我們才能證知,完全了解。這要看我們大家,是不是有用心在法上,所以,最重要的,還是要人人多用心。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11207《靜思妙蓮華》三轉法輪 苦集滅道 (第1040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