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11227《靜思妙蓮華》佛說是經 未曾休廢 (第1054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803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4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11227《靜思妙蓮華》佛說是經 未曾休廢 (第1054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11227《靜思妙蓮華》佛說是經 未曾休廢 (第1054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   20211227《靜思妙蓮華》佛說是經 未曾休廢 (第1054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周一 12月 27, 2021 11:56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803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4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11227《靜思妙蓮華》佛說是經 未曾休廢 (第1054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11227《靜思妙蓮華》佛說是經 未曾休廢 (第1054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   20211227《靜思妙蓮華》佛說是經 未曾休廢 (第1054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周一 12月 27, 2021 11:56 am

20211227《靜思妙蓮華》佛說是經 未曾休廢 (第1054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

⊙「上士聞道勤而行之,中士聞道若存若忘,下士聞道一笑而已,不解之眾心存疑惑。」
⊙「說是經已,十六沙彌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,皆共受持諷頌通利。說是經時,十六菩薩沙彌皆悉信受。」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⊙「聲聞眾中亦有信解,其餘眾生千萬億種皆生疑惑。」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⊙聲聞眾中亦有信解:雖是聲聞,遇說法華,其中亦有生信解者。
⊙其餘眾生千萬億種:常途但說十法界之眾生。今經中云:千萬億種,乃約眾一差別根性,其類不一。
⊙皆生疑惑:是等初機,根力淺故,聞說深妙,不能解了,所以其疑將非魔說,惱亂我耶,如今靈山退席之類。
⊙沙彌信受,即頓悟菩薩,為上根;聲聞信解,即漸悟菩薩,為中根;餘眾須因疑啟悟,為下根。
⊙此諸千萬億種眾生,或居聲聞地,或居辟支地,或處凡夫地,本具善根,但未成熟,故尚須如來喻化也,故曰三根領悟。
⊙上士:聞道勤而行之,如是十六王子。
中士:聞道若存若亡,聲聞中有信不信。
下士:聞道大笑而已,不解之眾而生疑惑。
⊙「佛說是經,於八千劫,未曾休廢。」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⊙佛說是經,於八千劫,未曾休廢:大通佛世,人壽長遠,說法華滿八千劫,中間未嘗有休息時。
⊙釋迦佛世,人壽短促,說於妙法,但止八年,修短隨緣,法無異味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「上士聞道勤而行之,中士聞道若存若忘,下士聞道一笑而已,不解之眾心存疑惑。」

上士聞道勤而行之
中士聞道若存若忘
下士聞道一笑而已
不解之眾心存疑惑

我們聽法,到底是上士或是中士,或是下士呢?聽法,我們到底有入心嗎?有用心嗎?有真正受用沒有?這要看各人的根機。在此根機已經清楚地分出來了。我們是有智慧的人呢?或者是平平庸庸,中根機的人?或者是庸庸碌碌,下根機的人?我們自己在這個地方,可以分析出來。

「上士」,那就是有智慧、利根機的人。他們若是聽法,聽了之後,起歡喜心,拳拳服膺;佛法無上難遭遇,這是,了解很珍貴,百千萬劫難遭遇的微妙法。到底我們過去生是不是,有這個緣聽到這樣的法嗎?即使有緣,我今生能再聽到佛法,從內心起歡喜心,就要趕緊好好把握著,拳拳服膺,捨不得將法放棄,法入心,化為己用,在日常生活中。這就是「上士」,是上根機、智慧的人,聽法就是「勤而行之」,很殷勤。

難得遇到的法,我現在遇到了,法,我受用了,法就是我的慧命。日常生活、待人接物,將我所了解的法化為己有,待人接物、應接自如,能夠感動人、化度人、勸誘人,讓人人能夠接受法,起歡喜心,信受奉行,這就是上上士。

若是中根中機的人,這樣叫做「中士」。中根中機,他聽經聞法,聽的時候歡喜,了解了,但是很快就忘記了;或者是聽起來,好像聽懂,「我聽懂了」,但是又好像聽不懂,聽懂,或者是聽不懂呢?聽懂的人歡喜,但是很快就忘記了,這就是中根中機的人;法雖然聽進去,卻是不會放在心裡,一半一半,歡喜聽,聽很感動,但是,就是不會放在心裡,與日常生活好像沒關係,這就是中根機的人。

若是「下士」呢?就是根機下劣的人,「聞道一笑而已」。「這些人只是常常說這樣的話,這些人那麼認真在聽,這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。」所以一笑置之。

若是下劣,比下劣更無緣的人,他雖然聽到法,知道人家在說法,知道大家在聽法,但是對自己,一點都沒有興趣,不只是沒有興趣,內心存著很深的疑惑,這種「不解之眾,心存疑惑」。他不了解,又不肯問,也不肯聽,也不肯去理解,但是心中偏要存一個疑。這種人,連下士都不及,何況中士、上士呢?這種排斥「法」,不肯聽,不肯接受,不想要去理解,只要心存懷疑,若懷疑,就生出誹謗,這是愚癡啊!

佛法難聞,人身難得,既得人身,又得聞佛法,我們到底是要用上根機,來接受佛法?或者要用中根器來聽法?或者是像下士、下根機的人?「這些人到底為何一定要聽?為什麼一定要說?再怎麼說都是這些,這些人再聽還是這樣。」這種下士聞道是一笑置之,就是這樣而已。佛法一知半解,這種一知半解,有必要聽嗎?再聽,還是這樣,聽一聽就忘記了,所以,「好像跟我,也沒有什麼樣應用到的。」雖然聽了,但是對自己一點都沒有改變,這就是下根機。

我們學佛要把握人生,人生就是苦短,就是短,短時間,難得人生,我們應該要好好把握,道理要多聞。我們若是不肯聽,可能在哪一天的無常來了,由不得自己,到底要在哪一道?我們都不知;是不是再得人身?或者是不由自己,往他道去了?這我們也都不知道。未來變成怎麼樣,都不知。不如趕快把握現在,現在能聽,我們就要趕緊,佛法難遇,百千萬劫難遭遇,我們要好好用心。

在很長的經(文)之中,我們若是很用心,全部體會,那就是很難得了;無法全部體會,就是有聽,多少聽一些,存一些在心裡,也就能多少改一些,人生總是有進步。這種有進步的人生,多少改一些,法有入心來,也有一點種子,讓我們來生有因緣能再遇佛法,我們若能這樣,也是很好啊!或者是下士,聽法,聽了之後,雖然一笑置之,沒有將法都入心,至少也結一分的緣。(對)佛法,不要起惡念。

若是不解之眾,心存疑惑,這樣就很危險了。雖然知道有佛法,卻是不解,不只是不解,還是疑,不只是疑,由疑生惑,由惑起無明,一點點外來的風聲,「一人吐虛」,他就真真實實將虛無的妄,執著起來,這就很危險了。不解、不知,心存疑惑,誹謗,這也是破壞了佛法、破壞真理,這個業就很深了。

佛陀就這樣警惕我們,像這種不解不知、心存疑惑,我們可以用小法循循善誘。一下子就給他大法,他不只是不會接受,要他利益他人,「我自己顧自己,我為什麼還要兼利他人呢?」心存畏懼;或者是,「修行的時間那麼長,一步一步按步來,我不如去找一蹴而得。」這種不必付出就能得到的,這種邪知邪見,若這樣就是不斷在疑惑中產生,這種人就都不是能聽法的人。

總而言之,人生要聞法,接受法,能夠身體力行,並不是那麼容易。我們已經有這樣的因緣,因緣會遇了,我們要好好把握,聞、思、修,這我們要用心。

前面的(經)文就是這樣說,「說是經已,十六沙彌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,皆共受持諷頌通利。說是經時,十六菩薩沙彌皆悉信受。」

說是經已
十六沙彌
為阿耨多羅
三藐三菩提故
皆共受持諷頌通利
說是經時
十六菩薩沙彌
皆悉信受
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
我們昨天說過了,聽法,我們要追求至高無上的法。十六王子聽了法,歡喜,想:「還有無上正等正覺,還有要與佛同等的知見。」所以十六王子懇求,懇求大通智勝佛,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法,就是佛知、佛見,無上正等正覺。

開始說了,這些沙彌拳拳服膺,這樣的上上士,拳拳服膺,又是受持諷頌通利。聽了之後,就是這樣,再重新誦,就是誦佛所說的法,聽進去之後放在心裡,又常常拿出來複誦。

這就是讀經,不是一次,要不斷讀經,所以提倡人誦經。誦經,就是要你常常不斷提醒,這本經說過的,我們要再誦。就像我們一直,早上除了拜《法華經》,要不然就是誦《無量義經》;《無量義經》就是《法華經》的開頭,佛還沒說《法華經》之前,就是先講說《無量義經》。《無量義經》講完了,結束了嗎?還沒。因為《無量義經》內含的道理,「甚深,甚深,真實甚深」,你們也應該都有讀到。這個「真實甚深」到底在哪裡?就是「眉間放光,照萬八千土」,入定了(註一)。

所以《法華經》就是要來解釋,「甚深,甚深,真實甚深」的道理,那就是在《無量義經》。要大家時時不斷不斷複誦,不只是複誦,還要去體會、了解,了解之後,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這就是諷頌通利。不只是誦入內心,在人、事、物應用通暢並利益眾生,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。

所以「說是經時,十六菩薩沙彌,皆悉信受」。全部,不只是誦經通利,又是全部,完全整部經,法,完全攬入我們的細胞之中,成長我們的慧命,這叫做「皆悉信受」。

「信為道源功德母」,何況受持在日常生活,人、事、物中,無不都是在法之中。我們的對待、接應,無不都是法,這樣的受持諷頌,信受奉行,這是多麼重要啊!所以,我們要用上上士的心態,來好好把握聞法,法聽了,入我們的心,是滋潤我們的慧命。

來,下面再接下來這段經文,除了十六王子之外,其中又有聲聞,「聲聞眾中亦有信解,其餘眾生千萬億種皆生疑惑。」

聲聞眾中
亦有信解
其餘眾生
千萬億種
皆生疑惑
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
這些聲聞眾中,聽了無上甚深微妙法,是佛知、佛見,無上正等正覺。

聲聞眾中
亦有信解:
雖是聲聞
遇說法華
其中亦有
生信解者

聲聞聽了,一部分的人信解了,十六王子完全信受了,聲聞眾中亦有信解,有信,也了解了。

聲聞雖然從聲音聽法,也「遇說法華」。也遇到在講《法華經》時,所以其中就是這樣,有信、有解的人。這是難遭遇,這些聲聞修行,也能聽到《法華經》。

因為印度很大,佛陀的時代,要講經,講經的地方是在靈鷲山。佛陀走很廣的地方,隨佛出家的人也很多,但是不可能出家都跟在身邊,佛在靈鷲山講《法華經》,不一定大家都能到齊在靈鷲山,所以有的人有辦法遇到佛,在佛的身邊,又能聽聞《法華經》,這樣信解,是多麼有福啊!

大通智勝佛的時代也是一樣,用很長很長的時間,同樣普遍去度化眾生,同樣用很長的時間說法,同時能夠因緣成熟,講《法華經》,也就是只在一個道場上。雖然要來聽法,實在要用很長的時間,從開始,我們就聽到、看到這樣的經文,梵天王十方而來,每一位來了,就是這樣,這麼長、這麼遠,要用很虔誠的心才能夠到達,難得、難遇啊!

十六王子來出家、修行,在聲聞眾中,智慧超越,他們所追求的是佛知、佛見,所以請法,大轉大乘法輪,所以,大通智勝佛這個時候,才開始講《法華經》。所以說,不是人人都有這麼容易聽法,要看因緣。因緣既是難遇,能夠得到佛法,但是要能夠真正拳拳服膺、接受的人,也是不簡單。

所以,除了接受、信解的人,「其餘眾生,千萬億種」,還有其餘眾生,就是在平常時,但說十法界之眾生。

其餘眾生
千萬億種:
常途但說
十法界之眾生
今經中云:
千萬億種
乃約眾一差別根性
其類不一

在這個過程中,但說十法界之眾生,十法界眾生就很多了。十法界,光說是欲界,我們的世界,凡夫的世界,凡夫世界眾生有多少種?光說我們看得到的,我們知道的動物,光說動物就有多少?同樣在眾生之中。人類,光說人類,全球,雖然我們知道,有七十幾億的人口,這七十幾億的人口,真正能聽到佛法的又是有多少?聽到佛法,語言不整齊,有這樣的佛法聽,要經過翻譯再翻譯。

看看我們在南非,一些菩薩他們的語言,他們也很想要聽法,卻是我說的臺語,他們很想要了解,他們就要翻譯,翻成英語,英語,會聽的人也不多,就要再翻譯成祖魯族語,祖魯族也又有好幾種的種族。就如在我們臺灣,臺灣人不一定都聽得懂臺語,臺灣人,還有客家人,還有,客家人的客語又有好幾種,總是各個族的語言也各不相同。所以光是說人類要聽法,能夠透徹了解,實在是很不容易。

所以「其餘眾生,千萬億種」,很多種,光是人類的種類、種族,就已經很多了,何況人物,也是動物中的一種生物,其他的眾生的形類更多。所以,平常佛所說的,十法界的眾生都包括在內,所以稱為「千萬億種」。

就說人類就好了,但是人類也是根性,類,也是不一。如我們昨天說過了,那位六歲的小女孩說:「我的心很特別,人人的心都是很特別,都是不同。」就是這樣,人人的心都很特別,人人習氣都不相同,所以,雖然是眾中之一,很多眾生類中,光說人類一項,但是,光是人類,種族就有這麼多,人類除了種族多,人人的心又都是很特別,都是不同,習氣都不同,所以「根性,其類不一」,人的根機、人的習性,都是不一樣,所以有千萬億種。

這就是其餘的眾生,除了聲聞、緣覺,在那個道場中聽法的人,其他的人,千萬億種的眾生「皆生疑惑」,這些都是生出了疑惑的心;聽不懂,不愛聽,聽了之後疑問很多,或者是連聽都不要,這樣生了疑問,這樣的人是這麼多。你們想,我們能在這裡聽法,是多麼珍貴的事情,光是人就有這麼多種,百千萬億的種類,根機不同,要來接近、聽法的機會也很少。所以,像這樣,我們是不是要很珍惜呢?所以,這麼多,多數多數的人都是生起了疑惑。

皆生疑惑:
是等初機
根力淺故
聞說深妙
不能解了
所以其疑將非魔說
惱亂我耶
如今靈山退席之類

所以「是等初機」。在那裡聽經的人,聲聞,聽經的人,「初機,根力淺故」,他的根機,他能信受的力量,真的,理解力真的實在很淺,所以「聞說深妙,不能解了」。他的信根還很淺,他的念力還很弱,這種的智力還很弱,若要聽聞甚深的妙法,就不能解了,無法透徹了解。

所以,心會起疑,「其疑將非魔說」。經典過去說過了,有的人懷疑,懷疑到底這是不是魔說的呢?會抱著懷疑。在印度的宗教很多,聽到佛法,無法一下子就起信心,他就是「將非魔作佛」(註二),聽到佛講這樣這麼深的法,他也會懷疑。在這個地方,大通智勝佛的道場裡,同樣也是,有的根機較淺的,開始要講《法華經》,也是很多人懷疑。所以,這到底什麼樣的法是正法,或者是非正法呢?這種懷疑的心,是不是魔說的法,來惱亂我們的心?這種懷疑。如今靈山會上,他們就這樣退席了。就如釋迦牟尼佛開始答應要說,就五千人退席了,大家應該還記得。因為他的心有懷疑,所以無法真正信受。

沙彌信受
即頓悟菩薩
為上根
聲聞信解
即漸悟菩薩
為中根
餘眾須因疑啟悟
為下根

所以,在那個道場裡,十六沙彌能夠信受,沙彌的根機,就已經是上士聞法了,勤而行之,是上根機的人;他們請法,他們信受,諷頌通利,他們沒有一點點懷疑,他們的信根深、念力強,所以「沙彌信受」,一聞則頓悟。所以他們了解了,大乘法就是要自利,兼利他人,菩薩道,他們完全了解。這就是上根,就是上士聽法,聽法,所以他能殷勤精進。

若是中根,他就是「漸悟菩薩」,這就是中根的人。或者是其餘的眾生,就需要因疑啟悟,這就是下根。聽了,一半一半,好像聽懂,又好像聽不懂,但是這就要用心,慢慢來培養他,至少也有種了這樣的種子,也有這樣的因。雖然一半信、一半疑,半信半疑,但是,慢慢來,他也有啟悟的時候。這就是「(此)諸千萬億種眾生」。

此諸千萬億種眾生
或居聲聞地
或居辟支地
或處凡夫地
本具善根
故尚須如來喻化也
故曰三根領悟

這些千萬億種的眾生。「或居聲聞地」,在聲聞聽法,也有半信半疑的人,雖然聽法,隨佛出家,但是他的信根不深,他的念力不強,所以他聽聞佛法也是一樣,就是還有疑。摻雜在這千萬億種眾生之中,同樣也有聲聞的人。

或者是辟支佛;辟支佛已經是獨覺了,但是對法還不透徹,還是守在獨善其身,雖然了解佛法微妙,自己歡喜自己的修行,他就不願意兼利他人。他懷疑、擔心,擔心自己是不是會被人影響了,怕自己的力量不夠,所以「辟支佛地」,已經證辟支佛地了,他們也是遲疑,不敢接受大法。

「或處凡夫地」,何況在凡夫地的人呢?「本具善根」,在凡夫地有善根,但是未成熟,這樣的人,故須如來喻化,用種種的譬喻、種種的言詞,來為他們教育。

《無量義經》,「甚深,甚深,真實甚深」,深在哪裡呢?就是去救濟眾生,這就要用種種的方法,來為他譬喻,為什麼你要行菩薩道呢?為什麼你要去利益眾生呢?等等,要用種種因緣果報、事相,這樣來開導。這就是佛要為這麼多種,根機不同的人,適應他們的根機,這樣來說法。

所以「三根領悟」。讓這三根機的人,這些都是有心修行的人,有心聽法、聞法的人,有上士、有中士、有下士。

上士:
聞道勤而行之
如是十六王子
中士:
聞道若存若亡
聲聞中有信不信
下士:
聞道大笑而已
不解之眾而生疑惑

上士聞法就是勤而行之;中士聞道,就是若存若忘;下士聞道,就是一笑置之。就如我們凡夫,雖然有善根,但是對法沒有很認真,像這種,未成熟,本具善根,但是善根還沒有很成熟,像這樣,需要佛陀要再努力,佛要適應三機。

這就是我們要多用心,我們到底是要當下士聞道,一笑置之呢?還是努力一點,中士聞道,若存若忘。難道我們只要,一知半解就好了嗎?我們要再努力,要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,我們要身體力行。這三種的根器,我們要好好用心。

接下來經文再說,「佛說是經,於八千劫,未曾休廢。」

佛說是經
於八千劫
未曾休廢
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
佛講了前面那些經之後,都沒有休息。講經,隨著眾生的根機,這樣不斷、不斷,因為三根,要普被三根,成熟的人已成熟,將要成熟的人,我們要再繼續,未成熟的人,還是要再努力地教化。所以,佛雖然講經,還是「於八千劫,未曾休廢」,很長的時間無休止。

佛說是經
於八千劫
未曾休廢:
大通佛世
人壽長遠
說法華滿八千劫
中間未嘗有休息時

大通智勝佛世,就是人壽很長,說《法華經》(滿)八千劫,在這八千劫期間,「未嘗有休息」。

光是說《法華經》,其他的不提,光說《法華經》就要八千劫。所以當中,在這八千劫期間,「未嘗有休息」。不只是講經而已,當中還有很多人不了解的,還是同樣要跟他,還是有問必答,就這樣,日常生活隨機逗教;不只是講經時講經,還要適應眾生,人、事、物,隨機教化。

釋迦佛世
人壽短促
說於妙法
但止八年
修短隨緣
法無異味

所以釋迦牟尼佛世,「人壽短促,說於妙法,但止八年,修短隨緣,法無異味」。

法華七年,到了他最後入涅槃,要講《涅槃經》,這樣是八年(註三)。因為佛是八十歲入滅,(成道)四十二年之後,才開始講《法華經》,所以說《法華經》雖然是說七年,其實到了涅槃這個時候,他再講說《涅槃經》,要講《涅槃經》,還是又有四諦、十二(因)緣法,在最後,也是這樣再循環一次。

這就是佛在人間,人壽八十歲,八十年,但是說法,其中就有四十九年了。所以「修短隨緣」,修行的時間很短暫,與大通智勝佛來說,比起來實在是很短。隨眾生的因緣來說法,所以「法無異味」。雖然從第一場初轉法輪,到了最後,涅槃前所說的法都是一樣,這是釋迦佛,雖然有分三乘法,其實是一味一乘法。

佛說是經
於八千劫未曾休廢
顯說經時節之長
如燈明六十小劫
不起於座

「佛說是經,(於)八千劫未曾休廢」。那就是大通智勝佛,表示經,顯說經的時間很長,釋迦佛的時間很短。但是大通智勝佛的時間很長,就如日月燈明佛,六十小劫,也是同樣,說經,一坐下去開始說法,他就要有六十小劫,何況說大通智勝佛是用八千劫。這就是我們要多了解,時間真的很長。

所以,我們要相信佛所講的經,佛的智慧就是要告訴我們,宇宙,虛空宇宙,所有世界的生態,時間、空間、人與人之間,這個生態不同。所以我們應該要對佛,生起很恭敬,他的智慧是虛空遍法界,我們想要了解法,要時時多用心!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11227《靜思妙蓮華》佛說是經 未曾休廢 (第1054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