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11230《靜思妙蓮華》示教利喜 勸發大心 (第1057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96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11230《靜思妙蓮華》示教利喜 勸發大心 (第1057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11230《靜思妙蓮華》示教利喜 勸發大心 (第1057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   20211230《靜思妙蓮華》示教利喜 勸發大心 (第1057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周四 12月 30, 2021 12:41 p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96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11230《靜思妙蓮華》示教利喜 勸發大心 (第1057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11230《靜思妙蓮華》示教利喜 勸發大心 (第1057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   20211230《靜思妙蓮華》示教利喜 勸發大心 (第1057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周四 12月 30, 2021 12:41 pm

20211230《靜思妙蓮華》示教利喜 勸發大心 (第1057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

⊙「發菩提心信受,千萬億眾疑惑,令彼得益為利,示教得益為喜,開眾生佛知見,使其悟入利益。」
⊙「是時,十六菩薩沙彌知佛入室,寂然禪定,各升法座,亦於八萬四千劫為四部眾廣說分別妙法華經。」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⊙「一一皆度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,示教利喜,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」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⊙一一皆度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:十六沙彌一一皆悉度脫六百萬億眾生,那由他眾生即疑惑不解之眾。
⊙那由他:無量難以計數名那由他,譬恆河沙數之多。喻六百萬億,表淨六根。
⊙示教利喜:謂其本有之無上覺心,教之以菩薩修行之道。行有成就故獲善利,功德自在故有法喜。
⊙示者指示,教者教詔,令彼得益為利,喜他得益為喜,即開示眾生佛之知見,使其悟入,而得利益。
⊙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:勸發無上大道之心。發菩提心,故云得度。
⊙「大通智勝佛過八萬四千劫已,從三昧起,往詣法座,安詳而坐」。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⊙大通智勝佛過八萬四千劫已,從三昧起:前文:入禪定,今云從三昧,即禪定。佛久住定中,今從定起。
⊙往詣法座,安詳而坐:自靜室出,往法座處,安隱詳審,離諸輕動卒暴之過,具修威儀,然後乃坐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「發菩提心信受,千萬億眾疑惑,令彼得益為利,示教得益為喜,開眾生佛知見,使其悟入利益。」

發菩提心信受
千萬億眾疑惑
令彼得益為利
示教得益為喜
開眾生佛知見
使其悟入利益

用心想,用心解,是啊!我們這樣一連串,十六沙彌在大通智勝佛道場,除了聽法,所聽的,從四諦、十二(因)緣法,聽進去了,體會人生苦,苦來自於集種種因緣、造種種業,累積無明、煩惱、惑、業,這就是苦所集來的一切。他知道要如何滅苦,大通智勝佛一直用很長的時間,來開示眾生,「苦」、「集」的理由,它的來由,它的道理,同時也用心來教導,要如何滅除苦的方法。用種種法來示教,要如何滅,滅除種種無明、惑障,如何能讓人人,心歸於一片寂靜澄清,一片的清淨,這分人人本具真如本性。我們的心能回歸真如本性,方法就是要用心修道,所以叫做「苦集滅道」。

是這樣說,不斷這樣說,時間,用很長的時間,來誘引、開示,這就是佛佛道同。大通智勝佛是這樣,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,以「苦集滅道」耐心施教。看看光是為五個人就要三轉,何況走出來,芸芸眾生,根機不整齊,講了再複講,說了再複說,講說就是耐心面對著芸芸眾生,只是要讓大家知苦就不容易。

人間很多苦法,苦法的源頭在無明,無明、惑,不斷造(業),這種不斷累積,是要怎樣的方法,讓大家不斷了解,不斷斷除?這更是要耐心。那分慈愛的心,不放棄眾生,不是一生一世,那就要生生世世,長期、無量數劫陪伴,要等待,要等到眾生知苦、解集,發心去除滅,然後能入道,入菩提道,實在是很困難。

不過在法會上,十六沙彌雖然是童子出家,他們體會、他們了解了,而且不只是體會「四諦」法,更是佛陀所說的,「十二因緣法」,很透徹。原來生命的來去,生命中的苦難,就是以「緣」,一念的無明起,就這樣綿綿連連,這樣一直緣下去,所以一切由不得自己,苦啊!又是苦。了解了,了解這些法,要如何才能到達究竟?所以就向佛請求,請佛轉大法輪,希望要了解是佛的境界,佛知、佛見。這是十六沙彌的目標。

所以他們聽佛知、佛見,他們了解了,發菩提心,這種追求無上正等正覺,這條道路是這麼的決心,而且信受。這是十六沙彌的心境,追求法是那麼懇切,而且發大心,願意接受六度萬行的教育,這讓人很感動。

過去大通智勝佛時代是這樣,其實在現在人間,我們也能看到很多小孩童,那面心鏡很清、很明,法說給他聽,他的理解力不輸大人,而且他的接受,道心也很堅定。

美國喬治亞州一個六歲的孩子,小小的孩童(編按:JadenHayes),這麼小,六歲而已,人生就碰到苦。苦,四歲時,父親就死了,那分四歲孩童失去父親的心,也已經體會了,最敬愛的父親忽然間沒有了,真的也是悲慟啊!卻是跟著母親,單親的家庭生活。在上個月,母親在睡夢中,睡一睡,早上沒醒來。孩子醒來了,叫母親好幾次,一直叫母親,又是叫不醒,試試看再叫,用搖的。不論大聲叫,雙手用力搖,母親還是沒有清醒,原來母親往生了。六歲的孩子,這時候要怎麼辦呢?

阿姨出面了,來幫忙料理後事,阿姨是這個孩子唯一的親人,所以阿姨來撫養這個孩子。但是這個孩子,當然也很,心難過,幾天的時間,忽然間跟阿姨說,希望阿姨能完成他一個願望。是什麼樣的願望呢?就是希望不要再看到,愁容、憂悲的臉,他想要募三萬三千個微笑。阿姨就說:「你要怎麼募三萬三千個微笑呢?你要怎麼做?」他說:「不困難。」

要怎麼做?要求阿姨為他準備,買小小的禮物,他希望阿姨,能陪他在人來人往的市區裡。他就手拿著阿姨買的、為他準備的小小的橡皮擦,在那個地方,小玩具也能小利用。他就在街道上,向每個人,來往的人,很有禮貌,將這個小小的小玩具,看到人就很有禮貌,帶著微笑送人。

大家看到這個孩子,拿著這個很可愛,小可愛的小玩具,這樣要送人,很可愛,大家都會對他微笑,說:「感恩你,謝謝你!你這個要送我啊?」每個人向這個孩子,都有這樣的表達。當然,這樣的過程,記者就開始跟,跟隨,問阿姨:「這個孩子這樣做,妳覺得如何?是不是很成功呢?大家都是露出一分的微笑。」阿姨說:「不一定,人是很奇怪,多數的人有微笑,有部分的人沒有。」

「妳的感覺如何?」記者這樣問。她說:「雖然看到孩子,這樣在付出,愈付出,愈是要去勸募人人微笑。雖然很多人在微笑,相信這個孩子愈是寂寞。」記者也認定應該是這樣,這個心態。但是這個孩子,記者就來問孩子,問:「你的目的是為了什麼?」「目的就是不希望看到,人人愁容苦臉,希望人人都能過著,那一分微笑的生活。」「你要用什麼方法?讓他們有怎樣的表情?」

他就做了一個很可愛的方法,兩隻手從嘴角讓它上揚一下,「就是希望人人這樣的表情。」記者就問他:「你相信你做得到三萬三千個嗎?」他說:「我相信上帝絕對做得到。」看,這句話實在是令人很震撼,他出生在這樣的環境,他相信上帝做得到。但是這東西是他在送,是他的心願、他的目標。記者問他:「你相信你做得到嗎?」很肯定地相信上帝做得到。

可見佛性己性,上帝在哪裡呢?在孩子的心裡。佛在哪裡?在十六王子清淨的本性裡。想想看,菩提心、大覺道,是不是我們人人能信受呢?人人都是有這一念佛性。我們做得到嗎?六歲孩子就發這樣的願,要讓三萬三千人接觸到,對他有這樣的微笑,希望人人養成了這樣的微笑。一個孩子,三萬三千人能向他微笑。

我們現在在說的十六王子,他的信受,其中千萬億眾疑惑。大通智勝佛,用這麼長時間來說法,十六沙彌體會、了解了,信受奉行,又有聲聞也能信解,但是又有千萬億眾疑惑。人的本(來習)性,懷疑、無明,這種的煩惱還是同樣有。大通智勝佛時代,有,釋迦牟尼佛的時代,有,我們現在芸芸眾生,這種五濁惡世,這個時代有沒有呢?肯定有。

看那個孩子在街道募微笑,阿姨就說:「多數人有,還是有少數人沒有。」看,對一個孩子,人人應該要用很接近的心,卻是還有人對這樣的孩子,就是心打不開,一分的微笑都不願意付出。想,這人就是這樣,習氣,所以「千萬億眾疑惑」。

為了要讓大家能信受,大通智勝佛,也要讓十六沙彌有機會,所以入靜室去,禪定中。有疑惑的人沒處問,十六沙彌勇於承擔,他們就開始將大眾帶開,各人升座,「令彼得益為利」,一一來向大家說。十六沙彌,就有十六群懷疑的人眾,跟著十六沙彌分開,十六沙彌一一升座來講說,無不都是令這些懷疑的人,得到利益,信解、利益了。信解之後人人歡喜,解開了心的疑惑,這就是叫做得益。心意開解,得到很好的法入心,人人的歡喜,這就是利他。

他們大家疑惑,十六沙彌解惑,來利益他人,增長智慧,成長慧命,這就是利益,所以「示教得益為喜」,將大通智勝佛的教法謹記在心,這樣接受了,「如是我聞」。再展示一次,用耐心仔細來解釋,這叫做示教。示教,向對方疑惑的人能解惑,對自己也能增加信心,所以彼此受益,歡喜了,所以「開眾生佛知見」,人人都是這樣,將疑惑的眾生,十六沙彌解釋,大通智勝佛慈悲的本懷,佛智慧的見解,將十六沙彌的口中再敍述出來,讓大家能了解,原來佛的慈悲,讓大家了解佛的智慧,是遍虛空法界,無事不知,無物不解,原來佛的心懷是這樣。

所以「使其悟入利益」,這十六沙彌用這樣的方式,各個為他們的結緣眾來引導,引導他人、利益他人,同時也增長自己的智慧言說,智慧辯辭,言詞都能增加,這就是佛,大通智勝佛成就十六沙彌。佛的教法,弟子接受,依教奉行,這種師資成就,多麼令人感動啊!

有付出要教的人,就要有心想要接受的人,要鍥而不捨。長時要修,無間要修,無餘要修,尊重恭敬的修,這種心不間斷的受持,這是多麼重要啊,我們要很用心。

前面的(經)文說,「是時,十六菩薩沙彌知佛入室,寂然禪定,各升法座,亦於八萬四千劫為四部眾廣說分別妙法華經。」

是時
十六菩薩沙彌
知佛入室
寂然禪定
各升法座
亦於八萬四千劫
為四部眾
廣說分別妙法華經
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
沙彌在佛入靜室禪定時,十六沙彌開始各個升座,人人很多還有疑惑,所以他們就這樣,承擔起這個責任,各個帶開了與他有緣的人,結緣眾,去升座解說。時間多長呢?「八萬四千劫,為四部眾,廣說分別妙法華經」。同樣用這麼長的時間,向四部眾(註一),其中又有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都來聽(菩薩)沙彌說法,這個境界是多麼令人歡喜啊!沙彌成佛的教育,這樣來再複述,他心裡所了解的法,所以大家歡喜接受。

接下來的(經)文再這樣說,「一一皆度六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等眾生,示教利喜,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。」

一一皆度
六百萬億那由他
恆河沙等眾生
示教利喜
令發阿耨多羅
三藐三菩提心
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
這已經開始,十六沙彌將大家帶開,每一位沙彌他所度的,是六百萬億那由他,恆河沙等的眾生。可見釋迦牟尼佛也是這樣,度了六百萬億那由他,恆河沙數的眾生。給眾生「示教利喜」。這是在十六沙彌的時代。

一一皆度
六百萬億那由他
恆河沙等眾生:
十六沙彌
一一皆悉度脫
六百萬億眾生
那由他眾生
即疑惑不解之眾

這種「十六沙彌,一一皆悉度脫」,在那時候就這樣成就眾生,數字很多,是「六百萬億那由他眾生」。那些有疑惑的人,大通智勝佛說法,這些人還有疑惑,所以這些人,得到沙彌的有緣化度,這疑惑全都解開了,所以所度的六百萬億,就是這些人,不解之眾,都一一為他們,解開他們的疑惑了。

「那由他」,六百萬億那由他,那個「那由他」,就是「無量難以計數,名那由他」,翻譯成我們的意思就是很多,無量數,這是譬恆河沙數之多。

那由他:
無量難以計數
名那由他
譬恆河沙數之多
喻六百萬億
表淨六根

「那由他」就是很多,常常都說恆河沙數,那就是無量難以數計,叫做「那由他」,也就是恆河沙,那麼多,來譬喻。

「喻六百萬億」,來代表人人,有這麼多人的人數,就是將他教育,清淨人人,清淨六根,六根、六塵,這樣就是這樣緣來的,六根、十二處、十八界,全都是從六根而起。

之前才解釋過,希望人人在六根、六塵、六識,三六一十八;完全都讓它清淨,這就是我們人生無明的法,纏我們的心,無不都是外面的境界,我們的根,去緣,我們的意識起煩惱等等。我們如何才能解脫?就要淨除,完全清淨了六根,對境不生心,意不動搖,就是要這樣去體會法。這就是佛陀說法,用很多種的方法,我們要如何來接受這個教法。

因為眾生的無明煩惱多,就要開這麼多種教法,名詞不同,其實,法就如水一樣,無不都是要,洗滌我們眾生煩惱垢穢,是一項。就如雨水,就是一相一味,但是要普得天下萬物,很多,無不都是只有一項法,法,真正要如何來度化眾生。

所以,「示教利喜」,讓這些這麼多的眾生,來教育他、利益、歡喜。

示教利喜:
謂其本有之
無上覺心
教之以
菩薩修行之道
行有成就故獲善利
功德自在故有法喜

示教利喜,就是無不都是這樣的法。所以,「(謂)其本有之,無上覺心」,因為人人本具佛性,人人有佛性,要如何讓他們回歸真如本性呢?唯有「教之以菩薩修行之道」。除了苦、集、滅、道,十二因緣法,最重要的,就是要讓他們見苦知福,入人群中,了解人間的苦難,讓人群中,這種人與人的相處,發生的問題,這種人群中去體會,煩惱就是在人與人之間,在人與事之間,這樣所發生出來的。所以我們一定在了解法之後,要入人群去。

所以,「教之以菩薩修行之道」。你若不讓他進去,我們若沒有去接觸,無法體會。光是聽法,聽法,聽是聽了,說是說了,但是我們自己沒有去體會到。對人說:「冷,這杯薑湯,你趕快喝下去,就會很舒服。」說的人,只知道薑湯,很冷,你喝下去很舒服。但是,薑湯不是我熬的,我也沒有接觸薑湯,我跟你說之後,你知道,你開始捧起薑湯,「很冷,我趕快喝下去,好舒服啊!」整個身體經絡,全都整個暢通起來了,身,身體溫暖了,「我知道了。」

就是這樣,我們要入人群,真正接觸到,才能了解,原來法就是這樣,苦法是這樣產生,要用什麼方法讓人人能體會,不要去造業,又能幫助人脫離苦難,這就是要行菩薩道。有去行菩薩道,眾生得到利益,我們歡喜。所以,「行」就是要去行動,法入心,行在法中,這樣才能獲喜利益,這就是歡喜。

「功德自在故有法喜」。因為付出之後,我們的心安了,「苦既拔已,復為說法」,他們已經將苦已經去除了,法也入心了,在人生中輕安自在,自然法喜。我們修行就是這樣,彼此幫助人的人歡喜,被幫助的人得到利益,彼此之間歡喜利益互動。

示者指示
教者教詔
令彼得益為利
喜他得益為喜
即開示眾生
佛之知見
使其悟入
而得利益

「示」就是指示的意思,「教」就是教詔。法就是這樣,向大家展示出來,給大家看,過去的佛是這樣說,我聽、我了解,我將過去聽的法,再跟你們說,「令彼得益為利」。讓大家都了解,他也歡喜了,轉苦為樂了。

如我們現在也常常聽到,「過去我都想不開,每天以淚洗面,但是現在看開了,了解了。」就如那位小孩童,母親,搖不醒,原來是死了,但是,他也是好幾天很難過,但是看到人人愁面,愁容滿面,更難受。他能想出微笑,微笑。有人問他:「你每天微笑,爸爸、媽媽都往生了,你難道不會難過嗎?」他的臉就很凝重的:「會啊,想到會難過,不過人,人人都會死。」六歲孩子就是這樣了解道理,他轉苦為樂。

我們也常常聽到,一些(人間)菩薩:「我過去是這樣的人生,看不開,接觸到慈濟之後,投入了,看到比我更苦的人還要多。我過去的糊塗,看到比我更糊塗的人也很多。我現在轉過來之後,我輕安,我自在,我快樂。」我們也常常聽到這樣的人,已經,現在轉苦為樂了,轉法,走入覺道上,在幫助人的人生,很多,這叫做菩薩。

所以「喜他得益為喜」。看到別人已經離苦得樂了,我們自己也會很歡喜。

所以「(即)開示眾生,佛之知見」,這叫做開示眾生,佛的知見。佛陀的知見是這樣,我了解、我說給你們聽。

「使其悟入」,讓其他有懷疑的人,他也能夠了解,彼此都有得到利益。

所以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就是無上正等正覺。疑惑既然去除,自然就能了解覺悟。

令發阿耨多羅
三藐三菩提心:
勸發無上大道之心
發菩提心
故云得度

這就是要我們人人,除了「苦集滅道」了解了,十二因緣了解了,我們要再進步,要「六度萬行」,我們要與佛同樣的慈悲心,不忍眾生苦,投入眾生群中去造福人群,結眾生緣。

這就是佛的心,就是菩薩的願。十六沙彌已經發心立願了,所以他這樣為這些結緣眾勸說,解開了疑惑,就要勸他們入菩提道,這就是無上正等正覺。所以「勸發無上大道之心」,勸大家要好好發大心、立大願。

所以「發菩提心」,這樣叫做得度。這些人若發心就會得度。

我們過去生,應該也就是佛的結緣眾,釋迦牟尼佛的結緣眾,我們已經得度,不是覺悟,是得度,相信,相信沙彌所說的法,我們已經相信了。但是相信之後,我們才是要開始下功夫。

這就是十六沙彌度這些結緣眾,六百萬億,我們也是在六百萬億,其中的一個,在恆河沙(數)其中的一粒。所以我們有幸,今生此世雖然未見佛,卻是我們還聽到法,我們要好好把握。

大通智勝佛
過八萬四千劫已
從三昧起
往詣法座
安詳而坐
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
「大通智勝佛過八萬四千劫已」,再接下來的(經)文,「從三昧起,往詣法座,安詳而坐」。

大通智勝佛,已經過了八萬四千劫之後,「從三昧起」。因為沙彌,佛入定八萬四千劫,沙彌說法也是八萬四千劫。看,了解沙彌,結緣眾已經完成了,已經除疑,除去了疑惑,也已經接受沙彌的法了。所以大通智勝佛已經知道,三昧起正是時候。前面的(經)文,入禪定,現在叫做「從三昧起」。

大通智勝佛
過八萬四千劫已
從三昧起:
前文:入禪定
今云從三昧
即禪定
佛久住定中
今從定起

既然入定,那就要出定,從三昧起。「三昧」就是禪定,出定;入定就(會)出定。

「佛久住定中,今從定起」。佛用這麼長的時間入定,也是過了之後,還是從定中起。去哪裡呢?「往詣法座,安詳而坐」,開始再復歸法座來了。

往詣法座
安詳而坐:
自靜室出
往法座處
安隱詳審
離諸輕動卒暴之過
具修威儀
然後乃坐

所以「自靜室出,往法座處」,該要說法的地方去。「安隱詳審」,就是這樣很安,了解了,大家為這些疑惑的人解說,「過程如何呢?」所以很詳細來了解,十六沙彌所帶的結緣(眾),這些講說,對這些眾生,有疑惑的眾生情形是如何。佛也是要關心,「你們去講解之後,結果是如何呢?」就這樣問一下。這種非常的安詳,很關心。詳審就是關心,詳細詢問,「到底大家的了解程度如何?」所以「離諸輕動卒暴之過」。看看大家這樣很安穩,安穩就是很安靜,雖然出定了,也是很安靜,沒有很粗的舉動,「具修威儀」。

那些人,佛是那麼安詳起來,了解時間這麼長,是不是大家都很穩定?人人是不是同樣,按照這樣接受法?是不是同樣這樣修行呢?所以,因為了解之後,就「安詳而坐」。所了解的,大家是不是有受法,有受規矩嗎?有聽話嗎?有理解嗎?這樣邊走,了解之後,然後「安詳而坐」,往詣的過程是關心大家,關心之後安心了,所以就在法座上坐下來,叫做「安詳而坐」。

各位,佛的生活是這樣,與我們人的生活一樣。教育是這樣,與我們現在的教育一樣嗎?其實生活都是一樣。釋迦牟尼佛說法華(涅槃經),八年後就入滅了,這個過程中,七八年的時間,雖然是講說大乘法,七八年總不是都坐在那裡說話,七八年總不是都坐在那裡聽法,同樣是這樣在生活,這樣在講法,這樣在聽法,這樣在日常生活中。日常的生活合不合法,有如法嗎?法是這樣告訴你們,佛在靜坐當中,大家有按照規矩嗎?是不是有「離諸輕動」,是輕安自在呢?或者是粗暴的動態呢?他都同樣要很關心。

我們的生活,聽法之後的過程,人人有循規矩嗎?這就是生活。我們的生活,是不是佛可以安心,這就是我們要用心。佛陀在世也是這樣,他所帶的眾生就是這樣,所以他關心在生活中,這就是證明關心在生活中,大家這樣聽法,這樣生活,到底有如法嗎?有如規戒、規矩嗎?這就是佛關懷大家的,生活中的舉止動作。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!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11230《靜思妙蓮華》示教利喜 勸發大心 (第1057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