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20110《靜思妙蓮華》佛德浩大 潤澤十方 (第1064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4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20110《靜思妙蓮華》佛德浩大 潤澤十方 (第1064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20110《靜思妙蓮華》佛德浩大 潤澤十方 (第1064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   20220110《靜思妙蓮華》佛德浩大 潤澤十方 (第1064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周一 1月 10, 2022 8:44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4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20110《靜思妙蓮華》佛德浩大 潤澤十方 (第1064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20110《靜思妙蓮華》佛德浩大 潤澤十方 (第1064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   20220110《靜思妙蓮華》佛德浩大 潤澤十方 (第1064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周一 1月 10, 2022 9:19 am

20220110《靜思妙蓮華》佛德浩大 潤澤十方 (第1064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

⊙「無涯長空真如,塵點無始終;佛德浩大匡正,四海聖德廣;潤澤十方難思,有情得安樂;成佛為一大事,長情恆大愛。」
⊙「西南方二佛:一名帝相,二名梵相。西方二佛:一名阿彌陀,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。」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⊙「西北方二佛:一名多摩羅跋旃檀香神通,二名須彌相。北方二佛:一名雲自在,二名雲自在王。」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⊙「東北方佛,名壞一切世間怖畏。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,於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⊙東北方佛,名壞一切世間怖畏:世間形色物質皆有成壞,眾生由愛色身,故心多生恐怖。佛為教化眾生,破除煩惱惑,壞無明巢,令離一切怖畏,故名壞一切世間怖畏。
⊙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:釋迦此云能仁,育化眾生,故名能仁。牟尼此云寂默,即證實智理。
⊙釋迦牟尼佛德號有二義:一、對待義;二、圓融義。一、對待義:「能」:善權方便,委婉就機宜。「仁」:至德洪恩,普洽萬類,是大悲利物義。「寂」:則澄然不動,頓息萬緣。「默」:則漠爾忘言,永離戲論,是大智融會理義。
⊙二、圓融義:悲即智故,終日度生,無生可度,動中即靜。智即悲故,不起一念,常度眾生,靜中有動。悲智:佛之全德攝盡無遺。
⊙於娑婆國土:即佛所化大千之境。「娑婆」此云堪忍,有二義:約菩薩說:其堪能忍眾生頑劣,不倦利生,名為堪忍。約眾生說:以其在迷,堪能忍苦,不知出離。
⊙堪忍國土,乃大千世界,一佛化境。悲華經云,是諸眾生,忍受三毒,及諸煩惱,能忍斯惡,故名忍土。
⊙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:謂成無上正遍知覺。施權智利生,於諸種之差別,為如來權智之用。如來成佛之本體,在於實智,一代教化之妙用,存於權智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「無涯長空真如,塵點無始終;佛德浩大匡正,四海聖德廣;潤澤十方難思,有情得安樂;成佛為一大事,長情恆大愛。」

無涯長空真如
塵點無始終
佛德浩大匡正
四海聖德廣
潤澤十方難思
有情得安樂
成佛為一大事
長情恆大愛

天空無涯時間長遠,其實我們人人的心一片空,真如本性與無涯的天空,長時間以來,我們都是這樣平齊過來,無始無終。就如塵點劫,無始以來,就是過去的無始無始以前,無法說開始的起點,也無法說終結的最終,總是無涯、無邊際,如太虛空間,沒有哪裡是起點,無法測,時間從什麼時候開始,無法算計。

所以佛德譬喻時間、譬喻長空,佛的德行浩大、闊,涵蓋乾坤四大海。這就是佛他的德,人在這大乾坤裡,人類就是這樣,人為的錯誤,人為種種的偏差,佛的德行,就是道理,能涵蓋來匡正,不對的,要趕緊將它糾正過來,唯有佛的道理,能夠放諸四海,開闊都能通達這個道理。

本來就是如此,正確的道理,不分人類也不分人種,只要是正理,放諸四海都能匡正錯誤糾正,能好好地(使)人歸於德,回歸於倫理道德,這是放諸四海而不變的道理。這就是佛德,佛德就是道理,所有透徹的道理,就是覺悟的人,才體會得到。所以就是用佛德,來代表所有所有的真理。

若能人人體會到真理,就如佛陀,為了人人能體會真理,他長久的時間修行,無始劫、無邊際,來來回回廣度眾生,無不都是要將道理擴展開來,人人有機會接觸到道理。所以為一大事來人間,來人間就要轉法輪,道理說出去,放諸四海要很開闊,人人能感受,這是很重要。

所以「潤澤十方難思」,難思議。道理能放諸天下而永恆不變,而且就是道理永恆,亙千古也是不變,這就是真理難思議。所以,「有情得安樂」,無不都是為了無量數的有情,接受到道理、得到安樂。

所以成佛就是一大事因緣,長情大愛,希望我們人人覺有情,放長情於天下,擴大愛在人生,這就是佛來人間的一大事因緣。也知道人間苦難是偏多,但是一念間,三千一念由心牽,三千世界,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就是由一念這樣牽掛著,不斷牽連下來。就只是在一念,我們常常說,就是一念間,一念淨,則一切國土淨,人人去除煩惱、無明,人的心若淨,自然國土就淨;所以常常說,一念能動三千界,能創造不同的善惡世界。一念惡,那就成為惡的世界,一念善,那就是善的淨土。

看看天下戰爭,一動起了干戈,戰爭一動起來,人民受災殃。看看現在國際間,逃難的人有多少,成為難民潮,這就是一念惡起,所以牽動了國際間人人的困擾。因為這個國家人心不調,牽動了無明,造成了戰爭,內戰、外戰,這樣造成了這麼多的難民潮,多少國際間為了難民的問題,是傷透了腦筋,但是難民受盡了苦難,也有很多國家,要如何去幫助這些難民,我們就是其中之一。

慈濟人已經到了土耳其,開始是第三天了。第一天的準備、第二天的發放,已經發放兩天了,這兩天的時間就是愛的循環。布施、愛護,又再有愛的循環,難民接受到滿滿的愛,很溫馨。但是,我們在建立名單時,難免也有漏失了的名單,但是開始在發放,這些沒有列入在名單的難民,也一樣想要來看看能不能得到,他們生活中需要的物資嗎。

這個時候就要看,這群菩薩會合在一起,他們的悲智,慈悲,不忍心,同樣是難民,卻是領不到物資,那種心的,心理的感受,這就是菩薩的慈悲,不忍心,但是物資就是這樣而已,所以他們就要發揮智慧。就在人群中,這位主麻教授他就在人群中,開始用他們的語言來呼籲,就說:「我們大家領到的,這些東西,是來自遠方的臺灣,他們辛辛苦苦專程而來,又攜帶著一些物資,無非也是為現在大家的生活,未來子弟的教育,他們的一片愛心,希望能做得很圓滿,人人都拿得到。人人都是受苦難人,看人人要如何都能得到。」

開始他就向他們說故事了。「愛是點滴累積,臺灣慈濟基金會是用竹筒,五毛錢累積來的,也呼籲大家,是不是每個來領的人,了解這個真理,積少成多,一點點東西,不影響到大家,而有福同享,是不是你們能不能也回饋,來幫助同樣是逃難人,讓他們也能得到。若是做得到的人,請你們舉手。」大家都舉手了,一點點的錢,銅板,或者是一點點的東西再分出來,大家都同意。所以,二場發放,看他們這樣投銅板,點滴小錢,他們這樣捐出來。

又是已經發給他們的物資,有好幾種食物,他們就這樣,從已經領到的東西,袋子裡再拿出來回饋。一點點累積起來,竟然又累積了一大堆的物資,又再產生出來。

大家就趕緊再將這些物資,重新分類、重新打包,發放給沒有列入名單的人,他們除了拿到物資,也領到現值卡。因為我們收來,這些零零碎碎的錢,我們再集中起來,向購物的商場去溝通,現值卡可以讓他們去領東西。所以,物資現值卡,能夠皆大歡喜。這就是在土耳其,蘇丹加濟(市)市場,很大的地方,能容納兩場發放,二、三千人,這樣很順利。

尤其是這個市場很大,我們向他們借這個市場,慈濟人就要先去清掃,將所有原來的架位、桌子,都要搬開,全部清掃。當在清掃時,也有難民營的人也願意來投入,當地人也願意來投入,這個時候就沒有分誰救濟人,也沒分誰是出力、出錢,大家共同為這個大場地,來清理打掃。

打掃好,在前一天他們所分類的,分類好的物資,花時間在那邊將桌子排好,將東西一份一份排好,按照他們的家庭的人口,這樣排成一堆一堆,排得很好。當地人投入來幫忙,也有一些孩子下課了,也同樣來幫忙,甚至有一個小女孩很可愛,就是問她:「妳讀書,補習的時間,妳怎麼來幫忙?」她就說:「出一點力量,能幫助敘利亞的小朋友。」

嘆一口氣,她說:「我們的國家若同樣起戰事,一有戰爭發生,換敘利亞的小朋友,也能來救我們。」但是說完之後,後面趕緊加一句,說:「我們不希望戰爭」。這是孩子的智慧,她自己覺得有愛的循環,「我現在幫助人,有一天我們有災難時,他們也會幫助我們,但是我們不希望戰爭的事情發生。」這是能在那個地方,愛的行動吸引大人,是想要幫助人的人,或者是受幫助的人,也願意一起來出力,將整個場所很快打掃好,同時排好了。

因為市場四面的門,電動壞了,所以他們當地就有人說,有兩位他說:「你們放心去休息,我們兩人來照顧,守護這些東西。」所以他們就在那裡鋪著地板,這樣躺在地上就睡,整晚被蚊子咬得全身紅點點,但是歡喜。天亮了,任務完成了,平安了。

大家要來開始發放,他們看到這樣,人人一直進來,尤其是難民,要來領物資的人,也都已經進來了。所以剛剛說過的,因為沒有列入名單的人也來了,這種急中生智,要和他們說話時,都很恭敬、很安靜,這種恭敬、安靜的呼籲,大家人人都願意這樣點滴付出,沒想到點滴的付出,竟然也囤積如山,這些東西重新再分配。沒有拿到的人,也變成跟大家都一樣,得到他們所需求。你看,這不就是真理,就是行於天下皆得通,愛的一念是潛能是很大,點滴累積,成為很大的力量去幫助人。

物資總共有十六項,想想看,這麼多的物資,十六項的物資,想要如何分呢?要費多少時間?所以就是有,這麼多人的力量來投入。很多感動人的事情,總是在發放中,有喜、有悲。悲,看到這群逃難者,瞬間變成這麼悲苦,長期的時間,何處是兒家?什麼時候才能回家,才能恢復他們安定的生活呢?看了不由自己,就會與他們同體大悲,他們的感受,我們的感受,「同體大悲」。

但是,人人都有潛能的力量,大家和齊來幫助,大家共同這分的感恩心,接受這分的愛,愛能普被那麼多的苦難人,這都是愛的循環,一念善能夠普被天下。假使一念惡呢?苦難的眾生牽動了國際間,這就只在一念而已。所以,宇宙之大,實在是長空無涯,真的是真如,也能擴大到無邊際的地方,這是看了很感動。

來看前面的(經)文,「西南方二佛:一名帝相,二名梵相。西方二佛:一名阿彌陀,二名度一切世間苦惱。」

西南方二佛
一名帝相
二名梵相
西方二佛
一名阿彌陀
二名
度一切世間苦惱
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
看,佛,成佛已經就是無量壽、無量福,也無量智慧,成佛就是為度一切眾生。當然就要有威德,要有清淨無染的心。各尊佛都有他們的德號在。

「西北方二佛:一名多摩羅跋旃檀香神通,二名須彌相。北方二佛:一名雲自在,二名雲自在王。」

西北方二佛
一名多摩羅跋
旃檀香神通
二名須彌相
北方二佛
一名雲自在
二名雲自在王
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
佛德,佛的德香很香,能涵蓋天下,高如須彌山,這也是西北方的二佛。北方也有二佛,就是「一名雲自在,二名雲自在王」。雲在天空是普遍一切,廣闊無邊,這就是佛的德。

下面這段(經)文,再接下來說,「東北方佛,名壞一切世間怖畏。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,於娑婆國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

東北方佛
名壞一切世間怖畏
第十六
我釋迦牟尼佛
於娑婆國土
成阿耨多羅
三藐三菩提
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
釋迦牟尼佛就是在東北方,東北方也是二尊佛,其一是「壞一切世間怖畏」。「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,於娑婆國土,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。

其實,這十六王子在八方,各個不同的地方成佛,其實是共同的方向,而且是共同的佛德,每一尊佛,都具足每一尊佛所有的德,即使我們娑婆世界,釋迦牟尼佛也是一樣,涵蓋了諸佛的德。人人都有共同的方向,有共同的德行。雖然我們說八方,其實十六王子,我是覺得是不是真正在八方,現在每一方有二尊佛呢?

其實我們常說,一尊佛出現在世,很不容易,要經過多久多久的時間。不過,依理來分析,相信人人都是與佛同等,有共同一個七覺支、八菩提分,大家正知、正見,正解,每個人都有,我們若能用正知見七覺支,大家很用心努力,常說佛丈六金身,橫八豎八,不就是十六嗎?這完全是具足,共同匯聚起來的佛德,每一尊的佛德,每一尊方向應該都是相同。所以「東北方佛」,一名就是,「名壞一切世間怖畏」。

東北方佛
名壞一切世間怖畏:
世間形色物質
皆有成壞
眾生由愛色身
故心多生恐怖
佛為教化眾生
破除煩惱惑
壞無明巢
令離一切怖畏
故名
壞一切世間怖畏

我們不是常說三理四相嗎?三理四相就是(包含),「成、住、壞、空」這四相。世間有物質的都有「成」,物質「成」了,過程大家使用,過程慢慢損壞,慢慢就「壞」了,就「空」了,報銷空了。人也是一樣,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,生總有一天會消逝在人間。總歸究在我們的心中,我們的內心,「生、住、異、滅」,這三理四相。我們要了解,人間就是這樣,離不開這些道理,都是在人間的苦難,所以人間就能體會到,「壞一切世間怖畏」。

世間人人因為有這麼多,就如剛剛說過的敘利亞,好好的一個國度,變成完全家破人亡,逃者逃,病者病,死者死,真的很令人怖畏。佛出現人間,希望能將這種怖畏苦難的人間,能這樣消除掉,變成轉苦為樂。這就是表示,世間的形色物質,都有這樣的「成住壞空」,都是在我們眾生由愛,愛與色,就是有這些愛、貪著,形形色色,造成心理一念的不平衡,那就會造成了很多的苦難,變成了很多心的恐怖,這就是人間的苦。

佛是為了要教化眾生,破除煩惱惑。這麼多世間的苦難,造成了人人的怖畏,很恐懼,很怖畏,很怕,這都是因為人的心理。所以佛出現,每一尊佛,佛佛道同,出現人間,就是為了要教化眾生,要破除眾生煩惱惑,壞無明巢,令離一切怖畏。我們的無明煩惱,就如鳥築巢一樣。所以,佛要除我們的煩惱惑,還要破壞如鳥築的(無明)巢,不要我們又在我們的內心,製造無明,所以一切怖畏都將它去除,因為這樣,名叫做「壞一切世間怖畏」。我們若沒有無明,就沒有煩惱恐怖,《心經》常常誦。

「第十六我釋迦牟尼佛」。

第十六
我釋迦牟尼佛:
釋迦此云能仁
育化眾生
故名能仁
牟尼此云寂默
即證實智理

他生在與我們同一個世界裡。「釋迦」,這裡說譯作「能仁」。「能仁」就是慈悲智慧,他能來教化眾生,這就是「能仁」。「牟尼」就是「寂默」,已經寂靜,心不動搖。無始劫、塵點劫,十六王子的時代,就已經這樣,過去所供養的諸佛,修行是這麼長久,尤其是塵點劫(前) ,一直到成佛這個時間,那種心靈的磨練,真的是已經到靜默的境界,就如虛空一片清靜。

「靜寂清澄,志玄虛漠」,所以就是寂默,這就是佛心,空間無盡,悲智無盡,這就是釋迦牟尼的德號,有二種意思:

釋迦牟尼佛德號
有二義:
一、 對待義
二、圓融義
一、對待義:
能:善權方便
委婉就機宜
仁;至德洪恩
普洽萬類
是大悲利物義
寂:則澄然不動
頓息萬緣
默:則漠爾忘言
永離戲論
是大智融會理義

「能」,就是「善權方便」,委婉隨機逗教。這就是「能」。「能」就是運用他的智慧,隨眾生的根機,設方便法,委婉來隨機逗教,這就是「能」。無不能,佛的智慧。

「仁」就是「至德洪恩」,那就是大慈大悲,「至德洪恩,普洽萬類」,就如<藥草喻品>,一雨所潤,大地復甦,同樣的道理,就是大悲利物的意思。

「寂」就是「澄然不動」,就是「頓息萬緣」,一切萬緣放下了。釋迦佛,悉達多太子來修行,就是現這麼的相,放下了國度、人民、名利、地位、家屬、眷屬,一切都放下了,要辭親割愛,為天下眾生。所以名利一切,完全都不會搖動他的心,所以「頓息萬緣」,心完全很清淨。

「默,則漠爾忘言」。一切都沒有什麼可說的,因為一切都是空,真的是要說什麼呢?所以一句話說「言語道斷」,散心雜話都是戲論。所以他用很寂默,開口就是法,不是散心雜話,所開口的聲教,開口的聲音就是教育眾生。所以是大智慧,融會了義理,這就是佛的寂默的德。一舉手、一投足,一開口、一動舌,無不都是利益眾生,教化眾生。所以,又有悲與智,都是圓融。

二、 圓融義:
悲即智故
終日度生
無生可度
動中即靜
智即悲故
不起一念
常度眾生
靜中有動
悲智:
佛之全德攝盡無遺

「悲」就是智,也就是「終日度生,無生可度」。其實(與)「忍而無忍」,是同樣的道理,我們的功夫若學得很好,就不會生氣了,哪有忍耐呢?沒有了。我們的付出,這是我們的目標、我們的目的,付出無所求,哪有什麼付出呢?同樣的道理,整天都在教導眾生,整天,終生都在度化眾生,其實也沒有什麼眾生可度。

因為眾生人人具有佛性,人人可成佛,所以「終日度生,無生可度」。因為人人本具佛性,這分目標的付出,這沒有什麼起動的事情,所以「動中即靜」,本來就是了,沒有什麼起動。所以「終日度生,無生可度」,所以「動中即靜」,這就是這樣這麼自然的事情,度眾生是這麼的自然。

所以,智,「智即悲(故)」。悲即智,智即悲,這是圓融。「不起一念,常度眾生」。心念不必特別說,我要準備一個心理,「我要如何才能將我的心擴大,我才能去度眾生,要讓我準備一下。」「你難道不能這樣稍微改一下?」「好啦,給我時間。」「你為何不想來見習?」一群人就在旁邊說:「他說還有一點點缺點。」「是什麼缺點?」自己回答說:「我就是還有一點點改不過來,讓我準備一下。」我就再追問說:「你是什麼改不過來?你還要再準備什麼?」他就說:「我還有吃一點點,吃的我還有一點點葷,所以要全素,我改不過來。」這就是他還要再準備,到什麼時候呢?

但是悲,悲眾生皆有佛性,同體大悲,眾生都有生命,同體大悲人傷我痛,所有的動物都是有生命,這樣你難道不能用,同體大悲的心去啟發這分智慧?若能這樣,「悲即智(故),終日度生」,這就是「動中即靜」,很自然的事情,我素食,茹素是很自然的事情。若是還要準備,那就是要啟動,在智中要啟動悲,悲心。若能同體大悲,自然這念心就常度眾生,不會損害眾生的生命,還要再度眾生。

素食是天生自然,五穀雜糧就是要給我們的生活,去殺生來滿足口腹,這就不是自然。所以,要自然,就是要用智慧來啟悲,這樣「不起一念,常度眾生」,這是很自然,悲智就是我們很自然的,佛的本性,佛性就是智慧。所以悲智互動,度眾生是很自然的事情,本來就是,「不起一念,常度眾生」。我們不必再怎麼準備,不用再怎麼起心動念,自然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過,「靜中有動」,所以我們在靜中,就要啟動這分智慧。

有分別,我們要是非清楚,若懂得知道這是不對的,我們趕緊改過來,回歸我們清淨的本性,那就是「智即悲故,不起一念,常度眾生」,這樣就是很靜。不過,若還要再準備,那就要啟動智慧,來了解人間一切生命(平等),我們應該要很清楚。

所以「悲智」是「佛之全德攝盡無遺」。慈悲、智慧,就是佛的全部。每一尊佛,不論在八方的十六佛,當時都已經成佛了,同樣他們有共同的,慈悲智慧的大願,還是(有)這樣的德。

所以,娑婆世界國土,就是佛所化的大千之境。

於娑婆國土:
即佛所化大千之境
娑婆:此云堪忍
有二義:
約菩薩說:
其堪能忍眾生頑劣
不倦利生名為堪忍
約眾生說
以其在迷
堪能忍苦
不知出離

這就是娑婆世界,我們叫做「堪忍」。「堪忍」也有兩種意思,一種就是以菩薩來說,菩薩來人間也要堪忍,因為要堪忍得眾生頑劣。告訴你一次再一次,習氣偏偏不改,真的無奈,然而無奈也要忍耐,這就是菩薩在人間要堪忍,忍得這些頑劣的眾生,習氣難調難伏。所以還是不能懈怠,不倦還是孜孜不倦,要教育他們,這樣來利生,所以「名為堪忍」,這是菩薩要忍耐。

約眾生來說,是「以其迷」,因為他在迷中,這些眾生都是迷,「一念無明生三細」,就是迷,迷在這種不能自己,起心動念,複製無明,在這種不得自己而來人間,在六道輪迴,所以「在迷,堪能忍苦,不知出離」。這就是眾生,既然造業,就要堪得忍耐。

堪忍國土
乃大千世界
一佛化境
悲華經云
是諸眾生
忍受三毒及諸煩惱
能忍斯惡
故名忍土

所以「堪忍國土」,這就是娑婆世界,是三千大千世界,就是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這三界是一佛所化。所以在《悲華經》中這樣說,「是諸眾生,忍受三毒及諸煩惱,能忍斯惡,故名忍土」。

要生在這個地方,就是要堪忍,菩薩要堪忍,眾生在苦難中,就要入人群中去化度一切眾生,這樣才能得,「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這就是成無上正等正覺了。

成阿耨多羅
三藐三菩提:
謂成無上正遍知覺
施權智利生
於諸種之差別
為如來權智之用
如來成佛之本體
在於實智
一代教化之妙用
存於權智

我們真的要用心,不論是權智、實智,權智就是要用種種方便,入人群中,去成就一切眾生。成佛的本體,就是需要實智,一代時教的妙用,就是在這種權智,施權智來接引他們入實智,這就是回歸如來本性。

所以學佛,真真正正要耐得久,「無涯長空,塵點無始終」。我們要很長久的時間,將佛的德一一收納,這樣能普遍在人間去付出,這就是我們要向佛學習,我們要時時多用心。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20110《靜思妙蓮華》佛德浩大 潤澤十方 (第1064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