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20211《靜思妙蓮華》法無遠近 尋思自體 (第1088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4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20211《靜思妙蓮華》法無遠近 尋思自體 (第1088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20211《靜思妙蓮華》法無遠近 尋思自體 (第1088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   20220211《靜思妙蓮華》法無遠近 尋思自體 (第1088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周五 2月 11, 2022 9:42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4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20211《靜思妙蓮華》法無遠近 尋思自體 (第1088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20211《靜思妙蓮華》法無遠近 尋思自體 (第1088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   20220211《靜思妙蓮華》法無遠近 尋思自體 (第1088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 Empty周五 2月 11, 2022 10:50 am

20220211《靜思妙蓮華》法無遠近 尋思自體 (第1088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

⊙「述古說今如是諸佛道同,法無遠近大小尋思自體,諸物理悉為法軌生物解,理以物形相解道以禮教。」
⊙「爾時、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。」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⊙「大通智勝佛,十劫坐道場,佛法不現前,不得成佛道。諸天神龍王,阿修羅眾等,常雨於天華,以供養彼佛,諸天擊天鼓,並作眾伎樂。」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⊙「香風吹萎華,更雨新好者。過十小劫已,乃得成佛道,諸天及世人,心皆懷踊躍。」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⊙「彼佛十六子,皆與其眷屬,千萬億圍繞,俱行至佛所,頭面禮佛足,而請轉法輪,聖師子法雨,充我及一切。」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⊙彼佛十六子,皆與其眷屬:佛十六子精勤好樂大法,請轉法輪,並兼與其眷屬供養。
⊙千萬億圍繞,俱行至佛所:並有千萬億諸天梵眾,圍繞王子隨行至佛所。
⊙頭面禮佛足,而請轉法輪:以頭面著地作禮於佛足。發宏願言:至誠勸請,大通智勝佛轉大法輪。
⊙聖師子法雨,充我及一切:唯願聖師子,雨大法雨,充潤我等,及餘一切。
⊙「世尊甚難值,久遠時一現,為覺悟群生,震動於一切,東方諸世界,五百萬億國,梵宮殿光曜,昔所未曾有。」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⊙世尊甚難值,久遠時一現:頌威光照動。世尊覺父,甚難值遇,過久遠劫,時乃一現。
⊙為覺悟群生,震動於一切:為欲覺悟一切群生,故先震動十方世界。
⊙東方諸世界,五百萬億國:頌東方梵王尋光雲集。東方屬震,為動之主,故先照東五百萬億國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「述古說今如是諸佛道同,法無遠近大小尋思自體,諸物理悉為法軌生物解,理以物形相解道以禮教。」

述古說今如是
諸佛道同
法無遠近大小
尋思自體
諸物理悉為法
軌生物解
理以物形相解
道以禮教

各位,用心來體會,法很深,用種種方法來譬喻,說都不能盡。其實,法是很深,需要我們大家很用心,深生信解,我們要時時對法要生起信心,而且我們要很深的相信,來了解它。

其實我們若是深生信解,諸物無不是法,什麼樣的東西都是包含在法中。諸佛菩薩來人間,就是這樣開導我們,開示、引導我們,要讓我們知道,人間生活,無不都是在法的規則裡,我們若是理解法,自然我們的智慧,對諸法無不通徹,我們若是脫離了法的規則,自然我們就是懵懂迷茫,什麼都不知道。人生、人生,真的是要多用心,在我們的人生一切物的解釋,我們都要清楚。

諸佛菩薩就是要來教導我們,生活中所接觸到的人、事、物,當中的道理,我們要用心,諸佛道同,都是這樣。不論是過去、過去,無央數劫,諸佛所說法,現在釋迦牟尼佛述說過去,塵點劫以前的諸佛也是一樣,法不斷複說,不斷譬喻,無不都是希望我們能信解,尤其是深信,這都是諸佛道同。未來的彌勒佛,同樣他也會敘述,長久長久以前的釋迦牟尼佛,教化的過程,這佛佛道同。所以,法無遠近大小,我們要尋思自體。

其實,法離我們沒有很遠,很近,沒多遠。你若要說遠,塵點劫、塵點劫以前,其實法在我們的周圍,無不都是法,很近,不用說到虛空法界,光是說我們的自體,自己的身體,身體很渺小,用人的身體來說,或者是用其他的生物來說,各有生理的法,所以我們要好好尋思,尋思我們自體。

這個自體就是都是假相,人的身體是四大假合,同樣是地、水、火、風,大家會覺得:哪有,我的身體就是身體啊!其實,身體硬體都是譬喻大地,我們的血流就是水,若說血路不通,中風了,因為血流不過去,這都是一樣有四大。風,氣喘不過來,我們的呼吸。溫度升高上來了,身體某一部分發炎了。這四大不調,在我們的身體,就是已經是四大假合。大乾坤也是一樣,這大乾坤,地、水、火、風一大不調,天下就有災難,這大小,大小乾坤,我們好好來尋思,用心細細來思惟,天地之間,包括了生物以外,植物等等,無不都是有法在其中。所以在佛法裡常常都說,我們要「觀身不淨」、「觀法是苦」、「觀心無常」、「觀法無我」,這也是要從我們自身,自己身體的周圍,好好開始細細思量,好好尋思,找道理。道理到底在哪裡呢?在我們身體,在我們身體的外圍,在我們身體擴大,天地之間。所以「法無遠近大小,尋思自體」,我們要好好地,從我們自己的身體來想看看,四大假合就不乾淨了。

就如我們每天飲食,一定要吃,一天三餐,吃,早上吃、中午吃、晚上吃,吃一吃到哪裡去了呢?飲食不久停,吃進去的東西在體內,不知覺它就一直消化掉了,消化了之後變成了什麼呢?不淨物啊!就很不乾淨了。

其實,人生極不乾淨的,就是這個身體,所以在《智度論》說,「傾海水洗不淨此身」(「地水火風質,能變成不淨;傾海洗此身,不能令香潔。」)。用海水來洗這個身體,都洗不乾淨,可見我們要時時觀身不淨啊!身體是這樣,其實天下哪一項,是永久常淨的東西?也是沒有。但是這麼多,到頭來什麼都沒有,而且過程是這麼不乾淨,到底我們是在求什麼呢?

看看人間真的是苦不堪,尤其是醫療志業。聽到大家開會,為了醫療將來要如何做,如何對社會、人類,醫療,病痛要用什麼方法,怎樣經營,如何負責,很多很多,聽來真的是很複雜。我就說:怎麼經營我不懂,聽不懂,不過,無論如何,醫療就是慈善,慈善的醫療,志業的原則,就是要堅持下去,其它怎麼經營,如何施救眾生,方法我不懂,不過原則就是慈善醫療志業。

這次我(行腳)在臺北時,陳英和前院長,他從廈門回來了,他去廈門看兩個人,一個就是楊曉東,一個是陳團治。兩個是很大的醫療個案,都是人生苦不堪啊!同樣叫做人,同樣是身體,卻是個案所遭遇的是不同。尤其是來臺北看師父時,從廈門回來就來關渡(園區),就帶著林傳欽,聽到林傳欽,應該大家都還記得林傳欽。

林傳欽他是在我們,(慈濟)醫院剛剛成立,差不多一年多,一位十四歲的孩子,他就是忽然間車子翻覆過去了,這個孩子就被整輪車的砂石,這樣壓住了。救護車將這個孩子救到醫院時,上半身還好好的,但是從上半身往下都粉碎了,肚腸也已經祼露出來了。光是在急診裡,那個(生理食鹽)水,不知道洗了幾十桶,要洗他的沙石,從肚腸裡要洗到外面,這樣,這是怵目驚心啊!這個大個案。這是從鬼門關將他救回來。

不過,這個孩子,記得那時候,常常,差不多每天,我就進去加護病房看看他,加護病房,孩子不是放在床上,是把他吊得高高的,因為全身經過了水洗,血與水就是一直滴個不停,還是這樣在滴。腳,從半截都粉碎了,腳也一樣。陳院長一直一直,要將他的腳保留下來,才十四歲的孩子而已,希望能為他留住這雙腳,但是過程是非常非常的艱鉅,是很長久的時間。從吊在半空中,會同了外科、骨科、內科、營養科,很多科,就是要各科會診,來照顧這孩子,不知經過多久,慢慢才將他平放下來,一直在照顧,救這個孩子,是經過一整年的時間,從加護病房不知道住多久,很久,一直到了出加護病房,每天差不多都會去看一下。這孩子的生命很有韌性,腳,這隻腳已經不能用了,我就聽到陳院長跟我說:「這隻腳留不下來了,可能要鋸,鋸到這裡。」再看他,能將來裝義肢?沒辦法,要再鋸,一直鋸,一直鋸,鋸到大腿上面來的上半截(自髖關節處截除)。另外一隻是不是留得住呢?看起來也是同樣壞死掉了,還是一樣要鋸,要鋸,一段一段鋸啊!長時間就是這樣,一段一段地,一直到骨盆的上面這樣留著,所以說來,他是半截的人。

但是這個孩子很樂觀,卻是要如何讓他坐起來?坐骨也沒了,要如何讓他坐起來呢?所以陳英和那時候,陳英和一直在那裡徹夜吹氣球,小小的氣球,他自己一直吹啊吹,不知吹了幾百顆,用桶子,一個很大的桶子,他就這樣把氣球放在桶子裡,擠得滿滿的,人再抱起來放進桶子裡。就這樣邊訓練他,訓練他能這樣坐起來,那是經過了一段非常非常辛苦,醫生、護士、各科、復健師等等,這樣在照顧。這是幾年的時間,一直到義工,志工,靜曦開始,這個孩子既然是這樣,已經這幾年來開始可以鼓勵,要他有一技之長,因為這個孩子身體還很健壯,很陽光,很調皮,讓他會坐輪椅,每天都在外面「飆車」,常常輪椅這樣一推,很快就衝出去。

有一次我到醫院門口,才看到他,來不及打招呼,他就這樣衝過去了,我轉過頭,到底要衝去哪裡呢?原來有一個人騎摩托車,來到醫院外面倒了,他也是很熱心,趕緊他輪椅一下子,就衝到前面去,從他的輪椅旁邊,馬上就拿起了工具,趕緊就將那輛摩托車,這樣倒下去之後,摩托車有故障,他就去修理。看到這樣,這是經過一兩年後的復健之後,才有這樣的情形,手很靈巧,所以一直想要,如何來成就這個孩子。所以後來,我們的志工想辦法,靜曦到彰化去探聽那間學校(彰化和美仁愛實驗學校),覺得這間學校可以收容,可以教育他,就這樣去那裡接受教育了。

在那裡也是學了不少東西,在那裡很活躍,半截的人,他游泳比賽都常常拿到冠軍。這個孩子現在,那一年(一九八七)是十四歲,現在四五十歲了,很胖哦!坐在輪椅上。我說:「你還這麼胖啊?」他說:「有在減肥了。」現在他自己就是在吹造型氣球,他也娶太太了。這就是說,生命經過了這麼多的苦難,他還活得下去,也有人會嫁他,這樣來伺候他。

又想到在廈門這兩位,曉東是這樣(二百度)的彎曲,臉與他的膝蓋,是(幾乎)貼在一起,也是在這個地方,經過了半年以上,五次的開刀。現在回到廈門了,看他自己在復健,看他在走路,他也騎腳踏車,來載陳英和(名譽)院長,他也很歡喜讓他載,可以騎腳踏車來載他去他家。

也去看團治,陳團治,二十六歲的女孩子,生下來先天性就是這樣,兩隻腳很畸形(罹患「先天性雙膝反曲」),別人的腿是往後跪,她是往前翹,所以她出生一直二十多年了,沒辦法蓋棉被,因為躺著,兩隻腳就是往上的,很辛苦。二十六年後,因為曉東的個案,回到廈門,報紙這樣報導,她看到報紙,所以也要求來臺灣。

終於來臺灣了,臺灣,他也是接案,同樣是陳英和的這個團隊,骨科團隊來接,光是大手術也是開七次,終於二十六年後,讓她的腳底能踏到土地,從讓人用抱的(坐)輪椅來,或者是走路,兩隻腳在前面(用)膝窩走路,很畸形,一直到了半年多一點,七次的大開刀,總算能站起來了,腳底踏到土地,兩隻腳這樣走回去了,現在在醫院復健,在醫院上班,很陽光,自己上下班,自己搭公車去上班,同時也是在繼續復健。陳英和(名譽)院長去看她之後,回來再看林傳欽,這樣這三個個案,在這幾天之內,他這樣都看過了。這是生命不可思議啊!尤其是這個身體實在是不乾淨,生下來的生態,有的是生下來,健健康康、活活潑潑,但是無常一來,整輛車這樣壓下去,上半身沒事,下半身以下完全是粉碎了,整個肚子裡都是砂石。看,這就是無常的人生啊!一旦受傷,原來是這麼不乾淨。

所以說來,「尋思自體」,看看人,進到醫院看看,身體有了傷口,傷口若好不了就是臭,很可怕的事情。常常看醫生個案報告,常常看到這樣血淋淋,人身的肚子裡,內臟真的是可怕。這種好好地尋思看看,做人,樂在哪裡?什麼是永久的東西?什麼是清淨的呢?我們對自己的身體看不開,對外面的物質,我們哪有辦法體解呢?所以「法無遠近大小,尋思自體」。這麼近,從我們自己的身體,來想想看,尤其是我們醫療志業,要體會人生的苦,更多,見苦知福,很多。

所以「諸物理悉為法,軌生物解」。這些物理無不都是法,我們的身體,生理、物理,在我們的身內、身外無不都是,但是就是我們的心理作怪,心理,就是明知是這樣,卻是煩惱無明複製。這就是物理、生理、心理,這一切諸物理,生理、心理悉為法。所以「軌生物解」。所有一切,我們眼睛看得到的都有規則,有法的規則在,我們要好好用心去好好體會,每一項物體,它有它的理,它的真理存在。所以「軌生物解」,每一項都是按照軌道次序,形成了各不同形相的物質在。這種的因與緣,種種不同的軌則來形成一切物。

所以「理以物形相解」。道理都是用物的形相,我們去了解,到底這叫做什麼名字?這叫做什麼東西?我們人就是這樣,去體會很多事情。「道以禮教」。道,道理,「禮者,理也」,道理一定有次序,我們要好好地,要能了解這些物理的道,我們就是要好好用心去體會。這個「禮」字也就是「理」,「理」,有道理就有禮節,沒道理就是沒禮節,所以要經過教育。佛陀來人間,佛佛道同,「述古說今如是諸佛道同」,無不都是要「理以物形相解,道以禮教」,也是理教,這就是要用心來體會。

好,所以前面的(經)文,經文這樣說,「爾時、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。」

爾時
世尊欲重宣此義
而說偈言
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
釋迦牟尼佛說很多的道理,引述或者是譬喻言教等等,說很多。尤其是〈化城喻品〉,從塵點劫以前一直講說,很長的文字,來到這裡再重新說偈,因為說的是很多了,卻是人人,法,這樣行,這樣聽,也會生起了那種懈怠退轉的心,不得不用方法。所以這段(經)文很長,要讓我們更清楚了解,說偈幫助我們記憶。

「大通智勝佛,十劫坐道場,佛法不現前,不得成佛道。諸天神龍王,阿修羅眾等,常雨於天華,以供養彼佛,諸天擊天鼓,並作眾伎樂。」

大通智勝佛
十劫坐道場
佛法不現前
不得成佛道
諸天神龍王
阿修羅眾等
常雨於天華
以供養彼佛
諸天擊天鼓
並作眾伎樂
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
大家不曉得還記得嗎?前面的長行文,現在重新述說,從坐道場很長久,還未,佛法還未現前,那時候諸天供養,一直到成佛了,梵天王也來了,過程中還有十六王子,這個過程我們應該都要很清楚,所以再敘述那個道場的景象。

「香風吹萎華,更雨新好者。過十小劫已,乃得成佛道,諸天及世人,心皆懷踊躍。」

香風吹萎華
更雨新好者
過十小劫已
乃得成佛道
諸天及世人
心皆懷踊躍
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
佛出現人間,大家很歡喜,十小劫坐道場,很難得已經成佛了,大家踴躍,諸天擊天鼓等等,表示人天同慶,很歡喜。

接下來這段(經)文就這樣說:「彼佛十六子,皆與其眷屬,千萬億圍繞,俱行至佛所,頭面禮佛足,而請轉法輪,聖師子法雨,充我及一切。」

彼佛十六子
皆與其眷屬
千萬億圍繞
俱行至佛所
頭面禮佛足
而請轉法輪
聖師子法雨
充我及一切
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
「彼佛十六子」,在這當中,成佛之後,大家對佛法很仰慕,最後十六王子也求想要出家了,所以轉輪聖王與大臣歡喜,送十六王子,到大通智勝佛的道場,大家應該都還記得。在這個地方,十六王子很精進。

彼佛十六子
皆與其眷屬:
佛十六子
精勤好樂大法
請轉法輪
並兼與其眷屬供養

再回顧過去,大家都很期待佛能夠說大乘法。這是十六王子與眷屬,已經到佛的道場來求出家,精勤好樂大法。所以十六王子的求法心很精進,「請轉法輪,並兼與其眷屬供養」。十六王子和所有的眷屬,都一樣那麼的精進。

千萬億圍繞
俱行至佛所:
並有千萬億
諸天梵眾
圍繞王子
隨行至佛所

「千萬億圍繞,俱行至佛所」。十六王子既來了,來求法,也很多人,「(並有)千萬億諸天梵眾」,都圍繞來到佛的面前了,「頭面禮佛足,而請轉法輪」。這是已經諸大眾,從十六王子,還有天、人,還有所將來,一起來的眷屬,不斷來,來就是請法,請法就是以禮節,禮節就是頭面著地,來作禮佛足,這是最敬禮,就是發願,大家來禮佛、敬佛、求法。大家都會發願說「至誠勸請」,這是從內心最至誠的勸請,勸請大通智勝佛轉大法輪。不只是十六王子,大家都是這樣的期待。

頭面禮佛足
而請轉法輪:
以頭面著地
作禮於佛足
發宏願言
至誠勸請
大通智勝佛
轉大法輪

「聖師子法雨,充我及一切」。那就是祈求聖師子,那就是佛,佛就如山林中之王,眾獸之王,那就是獅,獅子,獅子是眾獸之王。牠若發出,獅子若嘴張開,開始發出聲音就會震動土地,大家都會害怕。這就是表示獅子的勇猛。就如佛在說法,能夠破除很多邪見、邪法,這就是以獅子來譬喻。

聖師子法雨
充我及一切:
唯願聖師子
雨大法雨
充潤我等
及餘一切

「聖師子法雨」,就是說法,就如在很乾的土地,很需要,需要水來滋潤大地。我們人的心,求法的心同樣如很渴的人,求一杯水來喝,同樣的道理。充足我與一切,「充我及一切」。就是充足,將法,我所要祈求的不是小法而已,我還要再祈求是大法,大法能滋潤我的慧命成長。所以「唯願聖師子,雨大法雨」。

看能否雨,雨再下大一點,讓這個土地能濕潤,水分再足夠一點。所以「雨大法雨,充潤我等」,充足來潤濕我們大家,所要追求大法的心。「及餘一切」,不只是我們而已,還有未來很多的眾生,還沒聽到法的人,希望他們從小到大,能聽到佛的教法。

接下來的經文再說:「世尊甚難值,久遠時一現,為覺悟群生,震動於一切,東方諸世界,五百萬億國,梵宮殿光曜,昔所未曾有。」

世尊甚難值
久遠時一現
為覺悟群生
震動於一切
東方諸世界
五百萬億國
梵宮殿光曜
昔所未曾有
《法華經 化城喻品第七》

應該大家還記得,大通智勝佛成佛了,十六王子請轉法輪這當中,佛,還未允許說大法,這當中諸梵天王從東方開始,東南方等等,慢慢地梵天王開始看到光了,開始要向光的來處,光明的來處來追尋,應該是佛出世了,這就是在那段經文中。

世尊甚難值
久遠時一現:
頌威光照動
世尊覺父
甚難值遇
過久遠劫
時乃一現

「世尊甚難值,久遠時一現」。所說的,頌威光照動。世尊覺父,甚難值遇,過久遠劫,時乃一現,就是很長久,長久的時間,才能有一尊佛出現,世間的覺悟慈父,我們常說佛是三界導師,四生慈父,這是覺悟的父親一樣。

所以過去〈譬喻品〉,火宅的長者慈父,〈信解品〉長者也是慈父。所以就是佛就是覺父,覺悟後的父親,這種對孩子一視同仁,但是要遇到佛出現人間,不是那麼容易,「甚難值遇」,很難遇到。佛圓寂我們才出世,佛還未生,我們出生時,佛還未出現人間,這樣來來去去,要等到遇到佛出世,不是那麼容易。所以要經過久遠劫,很長久的時間才能見到佛,佛乃出現。

「為覺悟群生,震動於一切」。無非就是要來覺悟,覺悟群生。因為眾生已經迷了,佛一大事因緣要來開示眾生,來悟入覺道,這是佛的目標。所以「為覺悟群生,震動於一切」。

為覺悟群生
震動於一切:
為欲覺悟一切群生
故先震動十方世界

讓大家能覺悟,「為欲覺悟一切群生,故先震動十方世界」。因為梵天王,就是因為震動了,從成佛的這個地方,還未說法開始,成佛了他就震動,震波很長,到梵天王接到震波、光耀,這個光,所以「東方諸世界,五百萬億國」。東方世界五百萬億國,這樣也來了,「頌東方梵天王,尋光雲集」。找這個光,這樣雲集,全部大家在一起,這個光到底從哪裡來呢?「東方屬震,為動之主」,東方開始先接受這個訊息,這個震波光耀,這個光,所以從東方。日出,東方先照到。同樣的道理,梵天王也是在東方先接觸到,所以「東方屬震」,首先接觸到。所以「為動之主」,所以先照東方五百萬億國土。次序開始,有這麼多東方萬億國土,梵天宮殿都感受到,大家來集合。所以「梵宮殿光曜,昔所未曾有」。本來梵宮殿,就已經是很光明華麗,卻是現在的光,比過去就是不同,光明照曜,昔所未有。這是過去所沒有的。

東方諸世界
五百萬億國:
頌東方梵王
尋光雲集
東方屬震
為動之主
故先照東
五百萬億國

我們就知道,學佛應該要體會,人世間總是,一面要看,一面要學,佛法是永遠都是無窮無盡。了解過去,更需要體會未來,未來還有很多的法,我們還不清楚。佛佛道同,將過去的法現在來說,現在說的要譬喻過去的法,拿來現在的人生生活中,來會合。所以法,來回都是同樣在這個軌道上。我們學法的人,我們就要很用心,無遠無近,無大無小,大小皆是包含在佛法中。就如剛剛所說的,我們要好好來尋找,「尋思自體」。

所有我們看到的體,和我們自己的身體等等,無不都是法、道理存在。其實很多佛法,都是用各種的譬喻,要來警惕我們、叫醒我們,好好地要用心體會,希望我們對這些道理,「諸物理悉為法,軌生物解」,我們應該要體會。

所以理就是要從物,事物中去體會、去了解,在佛法中真的要理,要理教,道理用禮節。看看所有來求法的,無不都是以禮節而來,再來真正虔誠恭敬聽法。這就是佛法來人間,我們必定要時時多用心。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20211《靜思妙蓮華》法無遠近 尋思自體 (第1088集)(法華經•化城喻品第七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