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0505《靜思妙蓮華》 五百比丘次第作佛 (第1147集)(法華經•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)
⊙「佛世壽命法住人天敬慕,其五百比丘僧心志堅固,前佛之法既滅人天憂傷,後佛繼出轉記安穩天人。」
⊙「咸升妙樓閣,遊諸十方國,以無上供具,奉獻於諸佛,作是供養已,心懷大歡喜,須臾還本國,有如是神力。」《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》
⊙「佛壽六萬劫,正法住倍壽,像法復倍是,法滅天人憂,其五百比丘,次第當作佛。」《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》
⊙佛壽六萬劫,正法住倍壽:應身壽量,壽命法住,人天敬慕。正法十二萬劫。
⊙像法復倍是,法滅天人憂:像法二十四萬劫,佛法住世,為人作眼,其法滅時,人天皆憂。
⊙其五百比丘,次第當作佛:在場聞法五百弟子比丘,轉次授記,我滅之後,汝當作佛,故云轉次。
⊙明五百一化皆同,前佛之法既滅,天人失望,故憂,後佛相繼轉記安隱天人。
⊙「同號曰普明,轉次而授記,我滅度之後,某甲當作佛,其所化世間,亦如我今日。」《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》
⊙同號曰普明,轉次而授記,我滅度之後,某甲當作佛:轉次授記之辭,意亦同上。
⊙其所化世間,亦如我今日:其將來成佛,亦前諸佛教化,事理相同,故曰亦如我今日。
⊙「我」:智度論一曰,佛弟子輩等,雖知無我,隨俗法說我,非實我。
⊙五百弟子同修道行,如今亦同播善種,植法緣,是將來同授記之因緣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「佛世壽命法住人天敬慕,其五百比丘僧心志堅固,前佛之法既滅人天憂傷,後佛繼出轉記安穩天人。」
佛世壽命法住
人天敬慕
其五百比丘僧
心志堅固
前佛之法既滅
人天憂傷
後佛繼出轉記
安穩天人
「佛世壽命法住,人天敬慕」。佛,一尊佛出現人間,時間要很長久,才有一尊佛能出世,佛住人間,(壽命)長短不一,就如釋迦牟尼佛,他在這個娑婆世界,娑婆世界的人壽總是短暫,這是娑婆世界的壽命,佛壽才是在八十,這只是說出世住世,應世人間,這個時間的壽命。但是佛的法,法身壽命,那就很長了。佛法,是佛佛道同,就如釋迦牟尼佛,從十六王子,再十六王子的過去,就已經真如已經發現了,而且學佛,聞法,體會,發心度眾生,這法身壽命是長時間,無始劫這樣一直延續下來。不過,也就是要到了成等正覺,成等正覺,那就是不斷修行、修行,一直到了因緣成熟,才現相在人間。在人群中說覺悟了,天地宇宙萬物真理全都圓滿了,無所不知、無事不覺,無理不會,完全就是遍虛空法界,一切道理,哪怕是很微末,沒有不知道的事情,這就是覺。覺,必定要到他的行圓滿,自然就圓滿了這個覺悟,非常微細的覺悟,大如虛空,微如微塵,比微塵還小都能了解。
就如我們現在說,物理學、病理學,很多,都能用顯微鏡,將我們眼睛看不見的,肉眼看不到,用顯微鏡,用成幾十倍、幾百倍的顯微鏡,那個最精微的世界,物體精微的世界都會現前。佛眼來觀察這些微末,他完全透徹了解,因為這麼微末的微生物,就是道理,所以,道理是我們向來,肉眼看不到的。但是,你看不到東西,它就是有很大的作用。我們人的身體,細菌等等,這病菌、細菌這麼的微末,它若一作怪起來卻是大病,大不調和。不論是大乾坤所含藏著,都有很微末的道理存在。小乾坤,我們的身體是這樣,大乾坤也是這樣,所以佛陀常常向我們說空,空,空中妙有,妙有的真理,那就是要讓我們很透徹,我們的心與這個理能會合。真如在哪裡?真如就是道理,這個道理,人人心中本具。
所以說,佛現相人間成佛,是道理完全透徹,是應世緣而現相成佛,所以佛就是要應人間的緣。佛壽,他能住世很長久,用劫波來算佛的世壽,但是,為了要度人間,所以,他就要與人間同樣的壽命,在佛的時代,八十歲壽命就算長了,所以「佛世壽命」。
當然,還有其它的世界,佛世壽命就與那個世界一樣,那個世界人壽長,佛的壽命就長。就如我們這個太陽系裡,星球繞著太陽,這樣(公轉)一回,在我們地球這樣(繞)一周,是三百六十五天,這樣叫做一年。若是在離太陽,較遠較遠的星球,它(海王星)這樣繞一圈,我們人間的年是一百六十幾年。所以說,他們那裡的壽命,是這樣這麼長,我們是這樣,在水星,它的壽命一年,才是地球幾個月而已(水星一年等於地球 88日)。所以,生命在不同的世界,就有長短不同。所以,佛住世就是這樣,他住世多久?總是不論多長,總有一天,佛也是要滅度,入涅槃,這是自然法則,哪怕是成佛了,同樣也是有這自然的法則。
佛出世人間,就有佛法了,他的覺悟,所覺悟遍虛空法界道理,無不瞭如指掌,就是這麼的清楚。他就開始說法,時間長,法就是這樣隨著佛世的壽命,法就能說多少,佛若入涅槃,法住人間,法住世界,法的時間當然會比佛壽更長,這就是法要流傳。所以,佛法這樣,不斷一直流傳下去,隨著世間眾生的業力,眾生煩惱、無明愈多,佛法雖然住世,在人的生活中變成是一種,法是一個形像而已,只有那個形像,知道法的文字,能夠說、可以聽,就慢慢地,就是法就是只是一個形象,形象,這叫做「像法」。慢慢慢慢地,就像法過去了,雖然佛法還在,卻也是慢慢地,人不重視了。像法在時,還會造像,敬重法的文字,但是慢慢地,到了末法時,人,人心煩惱偏重,不敬佛、不敬法,慢慢這種心態,法、道理在人群中,慢慢就不重視,慢慢就一直消退掉。
哪怕是,「我懂佛法,我會說佛法,但是我也不一定能依法奉行」,這就是到末法的時候了。時間,每一尊佛,都不同的時間,不同的世界、不同的時間,佛住世的時間不同,像法、末法的時間也不同。
但是「佛世壽命法住」,這個時間,佛住世這個時間,法也在人間;佛在人間,法在人間,人人聽法依教奉行,這個世界,人人都很歡喜。「人天敬慕」,人間敬慕佛,天人也護法,這就是佛世。佛住世壽命,法住的壽命,是一個全都是很優雅的世界。
我們已經說過幾尊佛了,他們的世界,都是那麼美好、優雅,人心善良等等,人天共住的世界,這就是佛人間住世,法昌盛。我們現在,釋迦牟尼佛,二千五百多年前,他的僧團,佛陀說法,常常說過了,每一場不一定是多少人,當佛陀講《法華經》,來到這段時間,在那個現場就有,「五百比丘僧」,就是憍陳如等等五百位在身邊,那時佛陀就開始向大家唱名,開始要授記,因為這五百人也是這樣的因緣,在這個時間會集一處,就是這樣剛好這五百人,在那個地方。
就像現在,昨天看到塞爾維亞,(傳)回來的相片、文字,第一張就看到他們在聽法,我們的這個時間(清晨),是他們現在在塞爾維亞的,晚上十點多了,他們現在還沒睡,現在與你們一樣在聽法。昨天看到的與前天看到的,人就都不同了,因為慢慢地,已經在那個地方超過一個月了,開始要告一段落。有的人昨天回去,留下來幾位,今天又會多兩位來,明天再看到的、今天再看到的,人又不同了。同樣在那裡聽法,任務,有他們的任務期限,雖然為那些苦難人付出,雖然是依依不捨…。現在開始,當地的人,一些難民以及,來自不同的國家(慈濟人),這時候這樣已經告一段落,他們開始有的人要回去英國,有的要回去法國的,這樣依依不捨,開始就照一張照片,裡面有難民、有志工、有波士尼亞,有塞爾維亞的志工。就知道今天有兩位要回去,「來哦!趕緊照張照。」已經要離開,就有這樣依依不捨。
和那個一個月前去,去付出,去和他們互動,彼此之間很陌生,彼此沒有什麼認識,心裡都有一種;我今天要怎樣,你才會歡喜?怎麼做能夠很順利?心情,那種是不了解(而)有起伏,有這樣起起落落,現在大家都了解了,所以要離開,就這樣依依不捨。所以,每天有人會回去,每天有人會來接下去,所以每天都有不同。佛世的時代應該也是這樣。
道場開始,<序品>時,將要說法了,好多啊!幾千人,幾萬人,有天人,國王、大臣,有比丘從遠方來,幾千人。(佛講)《法華經》與《涅槃經》,一共是八年的時間,法華說七年多,當然,同那個道場,每天在說,人去來的人數就不同,所以那時候,「其五百比丘僧,心志堅固」,他們這五百人就都在那個地方,佛陀覺得這些因緣,這些比丘聽法心志堅固,所以開始要為他們授記了。
「前佛之法既滅,人天憂傷」,每一尊佛出世,若是佛的時間將要到了,差不多佛要入涅槃了,人天憂傷!像法住世,像法慢慢消退了,人天更不安啊!這是每一尊佛,佛壽不論是長短,同樣前後佛,前佛出世,大家很歡喜敬慕,就是佛要入滅了,大家會憂傷。「後佛繼出轉記」,後佛又繼續。要很長久的時間,這尊佛會再慢慢形成,佛再出世了,出世,同樣的佛世住壽,「人天敬慕」,同樣的形像。同樣的,僧團修行,大小根機不同,有的道心堅固,有的容易流失,也是同樣有啊!這在長時間,去來僧團。所以法到了時間的過程,佛的滅度,後面的佛再出來,出來同樣也是這樣的循環。
所以「後佛繼出轉記,安隱天人」,前佛若滅度後,還有法在世,法若到了末法的時期,人間很不安了,災難偏多,過了一段時間,必定要有法來安住世間,所以後佛又是開始再繼續出來,同樣的,法要再開始重新。這樣慢慢地,佛入滅、法住世,像法、末法,同樣到了要末法時,佛法還是在人間,這當中開始就要轉次授記。每一尊佛都是這樣生生世世,要入滅之前,一定為未來佛授記,來安穩天人。因為佛若滅度之後,像法住世,像法住世,還有末法,這個時間很長,所以佛世時就要趕緊授記,有前後佛這樣會再來人間,來安穩天人的心,讓大家的心安穩下來。
人間說幾十年,說幾萬年,其實在天堂,時間是短暫。時間,來看我們人間的時間長,在他們天人來看人間,是很短的時間,光說忉利天,它的一天,我們就一百年了,我們若過萬年,只不過是他們一百天而已。總而言之,這種時間,佛壽的長短,總是必定在所需要地方,要成佛,成,有成,就有成、住、壞、空,就有生、老、病、死,就有生、住、異、滅,這就是自然法則,我們應該要多了解道理,就是這樣。
來,前面的(經)文說:「咸升妙樓閣,遊諸十方國,以無上供具,奉獻於諸佛,作是供養已,心懷大歡喜,須臾還本國,有如是神力。」
咸升妙樓閣
遊諸十方國
以無上供具
奉獻於諸佛
作是供養已
心懷大歡喜
須臾還本國
有如是神力
《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》
這是上面描述了佛出世之後,憍陳如他的世界,將來成佛的世界,他的壽命與他的世界的形態。
佛壽多長呢?是六萬劫,「正法住倍壽,像法復倍是,法滅天人憂,其五百比丘,次第當作佛。」
佛壽六萬劫
正法住倍壽
像法復倍是
法滅天人憂
其五百比丘
次第當作佛
《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》
佛壽六萬劫呢。我們佛陀,釋迦牟尼佛才八十歲而已,看,將來憍陳如等五百比丘,他們的壽命有這麼長,六萬劫。「正法住倍壽」,倍壽就是六再加倍,那就是十二萬劫了。「像法復倍是」,十二再加倍,那就是二十四萬劫了,就是這樣。法住人間有正法,有像法,有末法,時間還有這麼長久。所以「法滅天人憂」,法若滅了,天人也是很憂愁。但是「其五百比丘,次第當作佛」,就是這樣輾轉,道心堅定,輾轉修行,同樣前後能夠成佛,互相同樣這樣彼此相繼承、授記。
佛壽六萬劫
正法住倍壽:
應身壽量
壽命法住
人天敬慕
正法十二萬劫
所以「應身壽量。壽命法住,人天敬慕」。這剛剛這樣說過了。應身,就是應這個世間的,生態、壽命來人間,所以「應身壽量」。「壽命法住」,壽命住世,接下來,這個世間,就是法住在這個世間的,正法與像法,在人間的時候,人天都恭敬,恭敬正法住世,依教奉行,恭敬像法住世,會造像,文字會很昌盛,這就是像法。這就是人天還有尊重,所以正法有十二萬劫,這就是正法住世時。
像法復倍是
法滅天人憂:
像法二十四萬劫
佛法住世
為人作眼
其法滅時
人天皆憂
「像法復倍是,法滅天人憂」,像法就有二十四萬劫了,很長久。法住世,就是為天人作眼,「其法滅時,人天皆憂」。因為佛眼觀世間,無微不至,看不到的道理,佛他能一一將這個道理,很清楚地來講說、講解,讓大家能體會道理,這就是「佛法住世,為人作眼」。眾生不懂道理,就如盲眼人一樣,什麼都不知,什麼見解都不懂。這見解,看到的東西,你也不知道其中的道理;聽到的事情,紛紛擾擾,無法能清楚。所以佛在人間,不懂的,說到讓你懂,你看不懂的,向你解釋到,讓你能見到事物道理,所以說,佛法住世,那就是為人作眼,為人作眼目,同樣的道理,就是這樣。
佛法在人間,就如剛剛在說塞爾維亞,一位叫做彼得(彼得.默克斯醫師,來自斯洛伐克),他說他認識慈濟已經四年了,與鍾居士認識之後,這位居士,鍾居士常常,都將師父說的話告訴他,這位彼得他就這樣聽,他說這四年來,將這個法用在他的生活,為他解開了很多的困擾。這就是一位外國人,同樣聽,聽我們的法,師父說的話,經過了鍾居士這樣,再輾轉再說給他聽,他現在也在塞爾維亞,投入在一段(時間)的志工裡,他現在在那個地方,同樣與慈濟人同時,在對這些難民付出的愛。看到這些難民,還能與慈濟人,更多人,不是只有一個朋友鍾居士,現在這一群慈濟人,也都是他的好朋友,每天同樣與大家聽法,聽不懂,大家會將這個法再說,解釋給他聽,他更歡喜了。所以,看愈多,聽愈多,眼界開得愈廣。所以「為人作眼」。
但是大家會擔心,「其法滅時,人天皆憂」。這個法若滅時呢?佛若滅度,還有正法,還有像法,但是像法若又沒了,到了末法時,法就是將要滅了,那就是天人會憂愁了。所以,這就是我們要好好地,這時候雖然名稱說是到了末法,其實,正法、像法、末法,一切唯心造。我們的心,聽法能入心,我們身體力行,與佛在世是沒有異樣。佛陀說法就是要讓我們聽,聽了之後,要讓我們身體力行,我們現在也是在聽法,聽入心來,我們是不是有身體力行呢?有,有身體力行,這樣佛的法身永住人間,這與正法住世沒異樣,與像法住世也無分別,所以我們應該要用心。
所以「(其)五百比丘,次第當作佛」。
其五百比丘
次第當作佛:
在場聞法
五百弟子比丘
轉次授記
我滅之後
汝當作佛
故云轉次
五百比丘,佛住世,他們就已經與佛同世了,佛為他們授記完了,因為他們道心堅固,佛了解他們,所以佛為他們授記,授記之後,就次第當作佛。這些在場也是有因緣,沒有因緣,這場就錯過了,因緣具足,就當場授記。所以「在場聞法,五百弟子比丘,轉次授記」。將來,生生世世堅定道心,就這樣生生世世人群中修行,在人群中因緣會合,「轉次授記」,大家互相堅定道心,大家互相勉勵,互相修行,所以,說「我滅之後,汝當作佛」,我若是滅度後,將來你也是能成佛。這就是轉次授記。
這五百比丘,有的人(修)行較深,與眾生結緣較廣,他就會較先成佛。(有)因緣常常在一起,因緣成熟,換這尊佛再為未來佛再授記,像這樣輾轉,「我滅之後,汝當作佛」,我若滅後,將來你能成佛,這叫做授記,前佛授後佛的記。大家都是共同修行,就是有前後成佛之時。表明「五百一化皆同」,這五百弟子同樣這樣,同時受釋迦佛的教化。
明五百一化皆同
前佛之法既滅
天人失望
故憂
後佛相繼
轉記
安隱天人
「前佛之法既滅,天人失望」,雖然這些人已經受佛的法,尤其是五百比丘,已經受佛同(教)化了,同這個法,前佛滅,天人就是同樣都是會很失望,所以憂愁。「後佛相繼」,後佛再來,再轉次授記。這就是這樣的循環,同樣都是要「安隱天人」。這我們都應該要體會。
接下來這段(經)文說:「同號曰普明,轉次而授記,我滅度之後,某甲當作佛,其所化世間,亦如我今日。」
同號曰普明
轉次而授記
我滅度之後
某甲當作佛
其所化世間
亦如我今日
《法華經 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》
佛陀說,這些弟子,從憍陳如開始這些弟子,五百比丘就是這樣,同樣這樣修行,同樣修這樣的法,同樣入這樣的人群,同樣去化度眾生,修的行都一樣,所以大家「同號(曰)普明」。
同號曰普明
轉次而授記
我滅度之後
某甲當作佛:
轉次授記之辭
意亦同上
轉次授記,「我滅度之後,某甲當作佛」,是誰、誰能受記。前面已經叫出了,很多位弟子的名,優樓頻螺迦葉等等的名,都叫出來了,現在五百比丘要叫到完,我們也說不完,所以他現在,這經文就將它簡略過,所以「某甲當作佛」,「轉次而授記」,就是這樣,大家都能得到授記。
「其所化世間,亦如我今日」。
其所化世間
亦如我今日:
其將來成佛
亦前諸佛教化
事理相同
故曰亦如我今日
未來大家成佛之後,他所要度的眾生,那個世間同樣與我同樣。「我」不是釋迦佛,就是一尊佛、一尊佛,每一尊佛都是稱「我」,彼此之間次第,前佛、後佛,佛佛道同。所以這裡的佛佛,都是叫做「普明」,這樣轉次授記。
所以,「我」,這個「我」字,《智度論》裡面這樣說,「佛弟子輩等,雖知無我」,但是就是「隨俗法說我,非實我」。
我:智度論一曰
佛弟子輩等
雖知無我
隨俗法說我
非實我
佛陀向大家分析這個道理,我在哪裡呢?沒有我。無我,就是空,如露亦如電。到底誰是我?我說「我」,但是你,你說「我」,「我」指我嗎?大家若都是「我」,要如何分別呢?自然就有他、有你,就是他,就不是你了;我,就不是他了。所以這就是世間的法,隨這個世間的俗法,所以稱「我」。所以每一尊佛都會(說):「我為你授記,我傳法給你。」這就是隨順世間法,「非實我」。
所以「五百弟子同修道行」,這五百弟子都是同樣,在釋迦牟尼佛這個時候,一併受記,同樣同修、同法、同行,所以與現在都一樣。
五百弟子同修道行
如今亦同播善種
植法緣
是將來同授記
之因緣
所以他們一位一位,未來一尊一尊的佛都是一樣。所以「同播善種植法緣」,同樣這樣的播種,同樣結這樣的緣,所以「將來同授記」。這就是因緣,都是結同樣的緣。
學佛要很用心,佛法,佛陀他來人間說法,將法最微細的道理,無不都是這樣,如在布善種子一樣,好像一顆種子,他這樣用心播,卻是希望人人將這顆種子,(長成)大樹,那個果實再向大地再播種,「一生無量,無量從一生」。同樣一顆種子,同樣是一分的真如本性,我們能清楚了解,自然我們就能把握因緣。
佛壽住世都有,有限,都在這個自然法則,不論長短,總是同樣在自然法則裡,所以,不論聽經說,哪一尊佛有多長的壽命,但是,法還是一樣,遍虛空法界,再長的壽命也說不完。短短的壽命,雖然沒有說多少的法,我們若能好好應用,一法拳拳服膺,「守志奉道,其道甚大」。若能這樣,我們法入心,身體力行,人群中,煩惱即菩提,無數的煩惱,我們收入下來,那就是無量的菩提種子。這就要看我們人人時時多用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