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0527《靜思妙蓮華》 授記學無學人 (第1163集)(法華經•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)
⊙「學、無學,以斷妄惑是謂之有學。究竟妄惑盡,無更可修學者謂無學。」
⊙乘之學無學:前三果,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為有學,羅漢無學。
大乘之學無學:以菩薩之十地,為有學,佛果名為無學。
⊙聲聞乘四果中,預流、一來、不還之三果云學人,阿羅漢果云無學人,此品記法華跡門,說法中之因緣周。
⊙「跡門」:佛陀最初成道以來,及中間施化節節,所說生世,生滅因緣法,以至於今成佛度生,皆是從本垂跡,故名跡門。
⊙由於彼等學無學人,聞往昔因緣,初迴小發無上菩提心,佛於彼等授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別,謂之授學無學人記品,常略名人記品。
⊙第三周授記之聲聞眾,如滿慈、憍陳如及五百弟子,皆為無學阿羅漢。
⊙而此品所授記者,為未證四果之阿難,及羅睺羅與二千人等,非盡阿羅漢,非盡無學,故此品通稱為授學無學人記品。
⊙滿慈以有名大阿羅漢,示現下根聲聞,故於前授記中居首。
⊙此阿難亦以夙世菩薩示現為佛之侍者,故於本品中居首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「學、無學,以斷妄惑是謂之有學。究竟妄惑盡,無更可修學者謂無學。」
學、無學
以斷妄惑
是謂之有學
究竟妄惑盡
無更可修學者
謂無學
小乘之學與無學,是前三果,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,這就稱為有學;羅漢就是無學。大乘之學無學,是以菩薩十地為有學,佛果名為無學。
小乘之學無學:
前三果
須陀洹、斯陀含、
阿那含為有學
羅漢無學
大乘之學無學:
以菩薩之十地
為有學
佛果名為無學
這是因為是已經進入了,〈授學無學人記品〉,第九品。我們先要知道學、無學的道理。學,就是要斷,斷妄惑,就是修行者要修什麼行呢?就是我們煩惱多,無明厚,所以我們要學,要學怎麼樣斷除了妄惑,這就是功夫,功夫就是要學,這就是學地,我們開始要學。妄,就是虛妄,惑就是無明,我們日常生活中,時時就是認妄為真,世間很多的道理,我們沒有去透徹了解,就只是用我們的五根,緣著外面的五塵境,我們就去認它,這是真的。眼看的形形色色的東西,我們一看到,認為這些東西,我們去將它分別;我很愛,我不愛,沒有去想這些東西是怎麼來。東西來自於組合起來的,手裡拿著一隻筆,拿著一張紙,一本簿子,紙和簿子,這個名,明明是簿子,你怎麼說是紙?明明就是紙,你怎麼說是簿子?紙是從哪裡來啊?這全都是名稱形象。我們人就是,為了名稱形象在爭執。追究它的源頭來,在天地之間,山、土、空間、水、樹、空氣,這樣就是成為,我們手中的一張紙,一本簿子,你相信嗎?有聽過道理的人相信,若全都不懂的人,為什麼明明說是一張紙,怎會說到山上的樹呢?樹怎麼會變成是紙?這就是道理。
其實,樹的之前那就是種子,毫芒成為了合抱的樹,本來是一顆毫芒的種子,這個種子我們將它剖開來看,也是無形無蹤,就是一切的因緣會合,樹的種子,它怎樣的因,怎樣來將它會合,就成為一棵樹,就是植物的物理。這就是道理。但是我們人這些道理全都不知,源頭都不知,只是認形象來起爭執。耳朵聽,「一人吐虛,萬人傳實」。一句話的偏差,造成了人間人我是非,困擾了我們人的心,動了人的感情,就是這樣分裂了,就是這樣對立了,所以人間,才有這麼多的煩惱災禍,這就是妄、惑,不清楚;不清楚,人與人之間起懷疑,缺了彼此的信心,缺了對天地人間萬物的道理,生物的道理,我們都不清楚。
我們開始就要學了,世間社會,從幼教、小學、中學、大學,節節升高上去,有研究不完的道理,這全都叫做學,學地。有學,我們修行也是一樣,我們從生死、因緣、人間疾苦,到底是如何來的?尤其是生死,生生世世、累生累劫,很遠、很長的道理,它的因緣,過去的宿命,現在的生命,未來的依正(報),到底我們要如何能去體會呢?不知所來,也不知何去,這就是我們人生還在妄惑之中。所以我們要追求這些道理,如何來生,如何來死,生死要如何能自在,這就是我們要進行、要了解、要學的,這全都叫做有學。
「究竟妄惑盡」,我們要學的就是要學到究竟,這個妄,虛妄;惑,無明惑,全都盡,這都是我們學的過程,還在學的過程中,這都叫做「有學」。若是到了究竟,全都透徹了解了,「無更可修學」,這樣的人就是「無學」;道理全都清楚明白,這叫做「無學」。在佛陀的弟子群中,開始發心修行,一進來開始就要學,學這些道理,學這些生死皆自在,妄惑究竟全部要去除,這個過程中是小乘。
「小乘之學無學」,這學與無學,有分別為小乘與大乘。
小乘之學無學:
前三果
須陀洹、斯陀含、
阿那含為有學
羅漢無學
大乘之學無學:
以菩薩之十地
為有學
佛果名為無學
「小乘之學與無學」,那就是「前三果」,前的三果,小乘有四果,前的三果就是,初果叫做須陀洹,第二就是斯陀含,第三叫做阿那含。這就是有學位的,還在進行學。現在才開始進入初學,初學的階段若了解了,初學就是須陀洹,這叫做初果。初果,初學,在「苦集滅道」,你了解嗎?要去推究到真真正正了解,這樣入道來,這須陀洹,就是開始發心入道來了。再來二果就是斯陀含,就是二果,將「四諦法」了解了,開始滅掉煩惱,開始要進入透徹、滅除無明,全部都要完全清淨這念心,進入阿那含,就是第三果。三果,在這「滅」與「道」,已經有心得了,這叫做三果。
一直,三果全都體會了,就入阿羅漢,阿羅漢果,那就是四果羅漢,道理了解,不只是「四諦法」清楚,「十二因緣法」也透徹了解,很多的道理,這已經是四果羅漢,這叫做無學。在小乘學的裡面,他已經小乘法了解,所以他們這時是守在小乘法,不敢去攀緣,他透徹了解生死苦。長夜茫茫,到底何去何從?
我們昨天說過了,一旦心念一動,無明再起,攀緣,受眾生攀緣,他們很怕,所以就守在小乘。道理他們清楚,只是不願意入人群,這叫做小乘學與無學。
還有大乘,「大乘之學無學」,就是「以菩薩之十地為有學」。我們開始發大乘心,大乘心我們就要展開我們的心,十地菩薩,這就是大乘,開始用「歡喜地」,初地就是歡喜地。這過去「十地」解釋過了,用很歡喜的心,很甘願的心,願意入人群中,因為接受了這樣的法,透徹了解了,體會佛陀的心意,很甘願、歡喜,對自己有信心,能信心無漏,戒定慧無漏,自己很有信心,在人群中,絕對不會去受眾生污染,因為法入心很自在,時時都是聞、思、修,時時就是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。所以「菩薩十地」,這十地過程中,這就是大乘有學,還在學,發心發願,願意入人群去,對自己有信心,雖然是還在學地,但是對自己有信心,這就是發大乘心,在學地的菩薩,這叫做有學菩薩。菩薩有「新發意菩薩」,我們現在新發意菩薩,這叫做大乘有學。所以,再者「佛果名為無學」。若能夠不斷進步,十地,這樣步步一直進修上去,到了學全都很清楚,自然就是到無學。
菩薩法很普遍、很廣,與佛發心那念心是相同,對天地萬物的道理不斷追求,對芸芸眾生展開了那分關懷的愛,那分的慈悲,與佛陀同樣那分憫念眾生的心,這叫做大乘學無學。一方面守好「戒定慧」入人群,一方面就是「上求下化」,一直到成佛,這就是對佛法的追求。這大乘學與無學。新發意的菩薩就是有學,開始要學的菩薩。而法身菩薩,很多倒駕慈航,就像觀音(菩薩)、文殊(菩薩)、地藏(菩薩)等等。觀音菩薩是過去正法明如來,也是已經成佛再來了,文殊菩薩也已成佛再來了,助佛道場,就是幫助佛陀來教化眾生。現在釋迦牟尼佛,在娑婆世界度眾生,法身菩薩還是不斷不斷來人間。法身的菩薩永遠都不捨眾生,同樣助佛教化,這就是無學,不用學,他自然本性,覺性慧海自然原在,所以在人群中無學。
所以,我們現在是聲聞,靠音聲來了解,所以「聲聞乘四果」。
聲聞乘四果中
預流、一來、不還
之三果云學人
阿羅漢果云無學人
此品記法華跡門
說法中之因緣周
剛才說,在這「四果中,預流不還之三果」,叫做學人。預流就是預備入聖人的境地去。我們現在修行,雖然不敢說已經初果證了,二果證、三果證,四果也已經證了。我們現在,我們自己不敢這樣說:我全都證果了。其實佛陀的時代,他們的道場裡面,這種預備進入聖果的人,三果、四果,這就是學與無學的人,這就是現在我們所要說的。現在這品就是「記法華跡門」,現在就是〈授學無學人記品〉,還是同樣將要受記。前面已經五百弟子受記,現在接下來還是還沒有授記完。
前面不就是說過了,五百弟子在場,佛陀當場授記,除了富樓那、憍陳如等等,優羅頻螺迦葉等等,五百位當場受記。同時,佛陀還交代迦葉尊者,另外還有七百人,同樣也是這樣將來成佛,同樣也是受記的人。這樣授記完了嗎?還沒。佛陀的慈悲,因為還有其他的弟子,也是在學與無學中,佛也同樣要給他們信心,要繼續授學與無學人的記。這就是在《法華經》的,「跡門」,說法華中,在「說法中之因緣周」。
「跡門」的意思就是說,「佛陀最初成道以來」,從他覺悟了,覺悟之後這樣的一輩子,這叫做跡門(從本垂跡)。
跡門:
佛陀最初成道以來
及中間施化節節
所說生世
生滅因緣法
以至於今成佛度生
皆是從本垂跡
故名跡門
初成道以及中間所施的教育,從鹿野苑開始,「四諦法」開始,就這樣一段一段,「節節」就是,一段一段、一節一節,所說的法,那就是說生生世世的法。我們的過去生,〈化城喻品〉,從大通智勝佛用塵點劫來算的,還是算不完,生生世世,那個生滅因緣法。從十六王子時代的因緣,這樣一直一直下來,有很多的佛的《本生經》,佛與弟子的因緣等等很多,就是在生生世世,生生滅滅的因緣法,這就是從佛陀開始,所有這樣走過的路,所說過的法,就如人的足跡。
我們走過的路,一生一世都有他的足跡,這樣說過的、做過的、教過的等等,過去生一直說到今生此世,又再度眾生,種種的因緣,「皆是從本垂跡」。
人人本具佛性,我們與人人也是有啊!只是佛他比我們還先覺悟。原來就有了,自古至今人人本具佛性,所以本覺慧海,智慧,發心立願,發大乘心、立大乘願,要生生世世、生生滅滅,無不都是在人間中。這個「跡」就是足跡,走過的路,從大通智勝佛無法計算的以前,所透徹了解的道理,這樣一直一直過來,這叫做「跡門」,很多、很長、很久,無法算計,所以這樣來的。
由於彼等學無學人
聞往昔因緣
初迴小發無上菩提心
佛於彼等授當來
必當作佛之記別
謂之
授學無學人記品
常略名人記品
「由於彼等學無學人」。就是現在要對很多人說話,佛陀一輩子這樣經過所說的法,在《法華經》都要說出來,也人人,發心學佛的人的心態。有的人獨善其身,有的人發大心、立大願,有的人過去已成就,隱他的原來,隱大現小,就像富樓那彌多羅尼子,有很多這樣的人,在人間、在僧團,這些人。所以「彼等學無學」,還有,未來很多。所以,「聞往昔因緣,初回小發無上菩提心」。這些有的是隱大現小,有的還是守在獨善其身,不論他是大小根機,他,佛陀還是不厭其煩,說生說滅,說過去、講現在,就是這樣一直啟發大家,大家了解了,佛陀褒揚,褒揚著能接受這個法,了解透徹道理,他就要印證,說:「將來你也會成佛。」開始從舍利弗,再來為迦葉等,再來為五百弟子。這些人都是這樣聽。
佛陀為舍利弗授記,舍利弗能夠成佛,我們也可以。所以四大弟子就這樣來說出了,〈信解品〉那一段的心路歷程。佛陀再接下來,來講說了很多,〈藥草喻品〉等等,然後能了解,後面就是五百弟子再了解,一層一次,都是這樣聽,聽過去(因緣)就開始發心了。所以「佛於彼等,授當來必當作佛之記別」,佛陀這樣一層一層,讓大家的根機愈來愈啟發,愈來愈了解,一層一層來為他們授記,〈授學無學人記品〉,就是我們再下來這段,所要說的學無學人所受記。
第三周授記
之聲聞眾
如滿慈、憍陳如
及五百弟子
皆為無學阿羅漢
而此品所授記者
為未證四果之阿難
及羅睺羅
與二千人等
非盡阿羅漢
非盡無學
故此品通稱為
授學無學人記品
五百弟子是第三周的授記,第三輪的授記,聲聞眾,就如前面第一位授記,那就是滿慈,滿慈,還記得是誰?富樓那。再來就是憍陳如等等,五百弟子,這本來已經是無學的阿羅漢,他們的法很透徹了,他們很了解,他們是隱大現小,佛陀開始為他們來授記,包括五百弟子這樣來授記,這全都是無學的弟子。
現在這一品,那就是所受記者,為未證四果之弟子,就如阿難、羅睺羅等等,還有二千人等,要再授記。阿難與羅睺羅,豈是真的還沒有證果嗎?我們要再看後面的文。
所以,這二千人,為了要為這二千人授記,這二千人「非盡阿羅漢,非盡無學」,還沒證阿羅漢,也還沒到達無學的程度,這些人,佛陀也準備要為他們授記。因為要給他們信心,所以「故此品通稱為,授學無學人記品」。這我們就要很清楚,去了解這些事,所以我們要講,〈授學無學人記品〉之前,這些我們要先了解。
滿慈,是有名大阿羅漢,為什麼他會在下根的群眾中,才來為他授記?他是隱大現小,所以滿慈,富樓那,本來就已經是無學大阿羅漢了,只是「示現下根聲聞」。
滿慈以有名
大阿羅漢
示現下根聲聞
故於前授記中
居首
我們前面〈五百弟子受記品〉,就說過了,上根機、中根機;上根機如舍利弗,中根機如大迦葉等,下根機如滿慈子。其實這只是用他們,他們都已經大阿羅漢了,為了群眾的利益,所以佛陀就這樣分梯次,讓他們帶來受記,引發大家的發大心。就如我們大團體就有隊輔,昨天(2016年)也有很多的環保菩薩,七百多人的幹部,還有四五百位,已經是幹部中的幹部,他們這樣總共千多人,就陪伴來了。裡面有還有很淺,對環保,為什麼要做環保?還不很了解。環保,瓶瓶罐罐來自哪個地方?還不很透徹。很透徹了解的人,就會去為他分析,環保是為大地,為減碳,為了來節約能源,裡面的道理很深、很豐富。
為什麼紙要回收?它來自山上,來自種子,很不可思議的萬物因緣,這些很資深的,對這些物,生物道理,他們了解,這些東西是怎麼來的?所以我們要將它回收回來,回歸它原來的品質,還可以應用人間,換不同樣的形態,去讓人間應用。這樣的循環,這樣的輪迴,這種的道理,這些環保菩薩他們資深,很清楚,這就像無學,就像是法身,這些法,這些道理,我都清楚、我都了解,所以我可以帶人,帶還不了解為什麼要資源回收。了解的人,將這個方法再給不了解的人。他們現在就將他們帶回來尋根,回來精進,來朝山。他們也還要再精進,陪伴回來花蓮。
昨天(2016年)總共有八個國家,(環保幹部)這樣陪他們回來,在花蓮,已經是三天靜思堂的精進,昨天早上是圓緣,所以昨天回來(精舍),就開始來朝山。
知道那個法源,環保提倡的法源就是在這裡,所以帶他們回來法脈宗門,讓他們了解。我們雖然是一個寺院,是修行者修行的地方,但是提倡資源回收,普遍到全球,這個源頭這樣在推動,這樣在提倡,人人了解,發心這樣在推行。他們將他們帶回來了,朝山,這就是回來尋根,他們說尋根,回來尋根。
道理一樣,就是要有這樣,已經有法很了解的人,滿慈子就是很了解這個法,所以在下根機,就是小根機的人,小乘學者,他在這當中作典範讓大家看。佛陀來讚歎他,用這樣來引起了,小乘學者認識他,向他看齊,向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看齊,發心開始知道過去,就如喝酒醉的人,茫茫長夜,這五百人體會了解。所以說來,滿慈子真的是大阿羅漢,「示現下根聲聞,故(於)前授記中居首」,居在最高。
滿慈以有名
大阿羅漢
示現下根聲聞
故於前授記中
居首
此阿難亦以
夙世菩薩
示現為佛之侍者
故於本品中居首
再下來,現在〈授學無學人記品〉,那就是以,阿難以夙世菩薩,來「示現為佛之侍者」,這樣他居首,阿難,開始要受記,就向阿難,第一位,這是現在要再說的這品,〈授學無學人記品〉的,主要的人物,阿難與羅睺羅。所以《法華經》,佛陀這麼用心,這樣一品一品的關連,關關卡卡,這樣將它連接起來,節節相連,我們要用心體會。若沒有用心體會,聽經,聽了就過去了,我們還是要飲水思源。我們夙世的因緣,要不斷累積這樣一直下來,我們法就是要這樣不斷傳。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!
【補充資料】
四果一、須陀洹向及須陀洹果,須陀洹華譯為入流,即入聖人之流,此位須斷盡三界八十八使見惑方能證得。當未斷盡時皆為向,已斷盡為果。
二、斯陀含向及斯陀含果,斯陀含華譯為一來,謂其當於欲界的天上人間,各來受生一次,此位斷盡三界見惑外,須更斷欲界思惑前六品,方能證得,當斷一至五品時皆為向,已斷盡第六品為果。
三、阿那含向及阿那含果,阿那含華譯為不來,謂不再來欲界受生死,此位須斷盡三界見惑,及欲界九品思惑,方能證得,當斷盡七八品時皆為向,已斷盡第九品為果。
四、阿羅漢向及阿羅漢果,阿羅漢華譯為殺賊,應供,不生等義,謂永入涅槃,不再受分段生死,此位須斷盡三界見惑,及欲界九品思惑,並色無色界八地七十二品思惑,方能證得,未斷盡上二界七十二品時皆為向,已斷盡則為果。《陳義孝佛學常見詞彙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