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30104《靜思妙蓮華》 佛引本事 勸勵諸人 (第1321集) (法華經•提婆達多品第十二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99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104《靜思妙蓮華》 佛引本事 勸勵諸人 (第1321集) (法華經•提婆達多品第十二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30104《靜思妙蓮華》 佛引本事 勸勵諸人 (第1321集) (法華經•提婆達多品第十二)   20230104《靜思妙蓮華》 佛引本事 勸勵諸人 (第1321集) (法華經•提婆達多品第十二) Empty周三 1月 04, 2023 9:13 am

回頂端 向下
在線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99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104《靜思妙蓮華》 佛引本事 勸勵諸人 (第1321集) (法華經•提婆達多品第十二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30104《靜思妙蓮華》 佛引本事 勸勵諸人 (第1321集) (法華經•提婆達多品第十二)   20230104《靜思妙蓮華》 佛引本事 勸勵諸人 (第1321集) (法華經•提婆達多品第十二) Empty周三 1月 04, 2023 7:16 pm

20230104《靜思妙蓮華》 佛引本事 勸勵諸人 (第1321集) (法華經•提婆達多品第十二)

⊙舉昔多劫勤求妙法,激勵諸人,云何而不勤求。正顯法華於諸經中最為第一,若持此經則成正等無上佛道。
⊙今既授記多劫勤修,乃得證果,恐彼不勤求進,故佛自引本事,昔為國王,人中極尊,持法不惜身命,為奴求法;聖中大智,真心求法,受教勤忍。
⊙「爾時、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:吾於過去,無量劫中求法華經,無有懈倦。」《法華經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》
⊙「於多劫中常作國王,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。為欲滿足六波羅密。」《法華經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》
⊙於多劫中常作國王:釋尊自說:多生世來本生因緣。曾於多劫常生帝王家,為國王身,樂法求道。
⊙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:發弘誓願欲求成佛之道,而經歷無量劫,心未嘗有退墮轉向。心不退轉:謂或受王位五欲之樂,而不喪其本心。或受怨敵違害、惡逆之苦,而不因以順逆喪其初志。
⊙為欲滿足六波羅蜜:先願後行,行願相資,方成佛道。小教事度,初教理度,分教次第度。

⊙小教事度: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。此四弘誓願是菩薩所立,凡是大乘行者皆宜牢記和實踐。
⊙初教理度:於世尊之說法與實行之訓誡,同時有四諦十二因緣,八正道等,是屬於教理次序。
⊙分教次第度:釋尊說法,皆隨眾生根機,方便立說,初無所謂宗派。大法東來,中國後世學者,見佛法如汪洋大海。為便利修習計,各擇一條道路以求專精,於是乃有各種宗派之形成。
⊙尤求信、求解、求行、求證、並求開示、悟入佛之知見,明白教理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舉昔多劫勤求妙法,激勵諸人,云何而不勤求。正顯法華於諸經中最為第一,若持此經則成正等無上佛道。

舉昔多劫勤求妙法
激勵諸人
云何而不勤求
正顯法華於諸經中
最為第一
若持此經
則成正等無上佛道

用心了解,舉過去多劫,很長久長久的時間,這樣在勤求妙法,這是這段文最大的用意。前面(經文)也提起了,菩薩、天人四眾,還在會場中,所以佛陀,釋迦牟尼佛,就是趁著這麼多人,有天人,有在家修行二眾,有出家修行二眾,還有這麼多人,要讓大家了解,修行不是短期的時間,不是今生此世修了就能成,這必定要很長久時間。所以,會舉出了過去,很多的例子、事相,來讓大家知道,修行是要長久的時間,經得起很多的磨難,這樣的過程。

所以說「舉昔多劫勤求妙法」,多劫,那就是時間很長很長,不是一劫、二劫,三五劫,不是,是多劫。若說到「劫」時間,就不由自己想,<化城喻品>的劫數,那個時間的數字,「若算師,若算師弟子」,說不能盡,這麼長久的時間。佛陀就是這麼坦白,很誠懇,讓我們知道,要修行不是短暫,這麼辛苦,不是這輩子就能完成,大家的心理要準備,這麼辛苦,磨難這麼多,是生生世世。要勤求妙法,用這樣來鼓勵我們人人,學佛要注重,注重在求妙法。我們要求法,要求得真實法,不是只在小教、小乘,只說如何去除煩惱而已,你還要再入人群,真的是為天下眾生。為了要求法,能夠救濟天下眾生這個妙法,這樣來「激勵」,來向大家勉勵,勉勵人人。

看,釋迦佛從修行,就要離開皇宮,離開享受,修行若是在皇宮,在享受的環境,這樣來修行就能達成,那何必要出家呢?第一項要先捨,捨去了一切人所不能捨的,要去了解,了解人生疾苦,要去苦人無法苦的,就是要這樣去感受、去追求,真正這個法不是從他求來的,是從自己可以感受到的,真正的法是這樣刻入心版中來。

這就是佛陀要鼓勵我們,人人真正是要身體力行,不怕時間久,不怕人事物來磨難我們,這樣,這是佛很坦誠,用心向我們說的。所以,既然佛陀這麼坦誠,不是用說的而已,是自己這樣做過來,自己的經過、經歷是這樣,坦白說給大家聽,這樣,大家難道還不想要勤求嗎?佛陀是這樣走過來,這麼坦白說給我們聽,我們難道無法這樣開始來發心?我們要勤、要求啊!要勤精進,要求妙法。

所以,這正是顯出了,《法華經》是諸經王,「諸經中最為第一」。釋迦牟尼佛勤求的是妙法,這個妙法就是《法華經》,多寶佛現塔在法會上,也是為聽《法華經》故,現塔在法華會上。所以,同樣的道理,釋迦佛也是一樣,為求《妙法蓮華經》。可見諸經中最為第一,那就是在《法華經》之中。所以說,若持此經則成等正覺,就是無上佛道,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,去體會、去了解佛陀的用意,我們若無法了解佛的用意,聽經,不達佛的本懷,我們聽了也是漏掉了。佛陀的坦誠,我們無可疑,我們應該要相信。求信、求解,我們一定要有信、有解,才有辦法體悟到。

我們昨天也說過了,所以我們知道,「今既授記多劫勤修,乃得證果」。因為前面<五百弟子面受記品>,我們聽到,也看到了,五百弟子受記,千二百弟子受記等等,這就是佛陀對這些人授記。

今既授記多劫勤修
乃得證果
恐彼不勤求進
故佛自引本事
昔為國王
人中極尊
持法不惜身命
為奴求法
聖中大智
真心求法
受教勤忍

授記,只是要向大眾印證,「你既發大心,將來也能成佛」,這叫做授記。授記之後呢?開始還是一樣要多劫,同樣要很長的時間,很久的時間勤修,這樣才乃得證果。不是受記之後,這樣我們就能得意忘形,就以為我已經佛陀肯定我了,我已經得到了。還沒,這只是佛要跟你說,你既發大心,將來也能成佛。只不過是這樣,肯定我們一下,將來的修行能證果,也是要看你自己。所以,恐怕這些人得意忘形,得到一個名稱,就已經貢高,就怠慢下來。所以「恐彼不勤求進」,怕這些已受記完的這些人,就這樣鬆懈掉了,所以他就這樣不再去精進。

這是佛陀的慈悲,顧弟子的心,警愓弟子:「你不要以為你授記完了,你就可以這樣放鬆了,這個時候正是要加緊肯定自己,要趕緊精進的時刻,你才能到達目標」。因為這樣,佛顧弟子的心,「恐彼不勤求進,故佛自引本事」。佛陀就開始引起,自己過去如何修行,不是只有今生此世,離皇宮,出外面,經過這麼多年的風霜雪凍,人事物中很多的磨難,不只這一生,即使過去,「昔為國王,人中極尊,持法不惜身命,為奴求法」。過去也是這樣,他身為國王,是人中極尊,為了要求法,為了要持法,要求法,他不惜身命,願意為仙人來為奴求法,這是再接下去的(經)文,就開始顯現出來,我們可以了解。

「聖中大智,真心求法」。這是聖人的大智慧,所以會成為聖人,成為大智慧,是因為真心求法。若是像這樣,「真心求法,受教」,這樣來勤,很勤,就是很精進,他能忍,忍世間一切,總是能夠忍,這就是修行的過程。我們應該要去體會,應該要能了解。

所以我們要很用心,了解佛陀教育弟子的用心,要讓大家知道,這是表達佛陀的坦誠,絕對不欺、不瞞,不欺騙眾生,佛是真語者、實語者,不誑語者,修行要靠自己,他只不過是先覺先知,他了解的法,讓我們知道,但是修行要靠你自己。而要修行這條路是很長,是要從你自己內心,不斷煩惱、無明等等,塵沙惑全都要去除,要看你真心、用心。

這個時間,這是由我們自己,看我們的用功的方法。到底這輩子的時間如何運用?生生世世的時間如何求取佛法,身體力行?這事事都要看我們自己。這是很坦白的告誡,告訴我們,警誡我們,我們大家修行,不是佛為我們授記,我們就是已經穩坐泰山,不是,還是同樣要不斷去修行,這是我們要很清楚佛的用意。

來,前面的經文就說:「爾時、佛告諸菩薩及天人四眾:吾於過去,無量劫中求法華經,無有懈倦。」

爾時
佛告諸菩薩
及天人四眾
吾於過去無量劫中
求法華經無有懈倦
《法華經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》

釋迦牟尼佛說他自己,首先讓大家知道一下,了解修行要靠自己。現在佛陀擔心大家懈怠,所以他就說他自己,他過去,過去以事相,讓大家了解因緣果報,讓大家很清楚,無量劫中求《法華經》,無有懈倦,這樣求法無有懈倦,是很精進。不論遇到什麼樣的環境,他都堪忍。

所以接下來經文就這樣說:「於多劫中常作國王,發願求於無上菩提心不退轉。為欲滿足六波羅密。」

於多劫中常作國王
發願求於無上菩提
心不退轉
為欲滿足六波羅密
《法華經 提婆達多品第十二》

這是佛陀要向大家這樣說,在多劫中,常常當國王,因為修行的過程,都是在人群中結善緣、造福德,所以他多劫以來,長久長久的時間,生生世世都是「常作國王,發願求於無上菩提」,每一世都不間斷,都是一樣。

於多劫中
常作國王:
釋尊自說
多生世來本生因緣
曾於多劫
常生帝王家
為國王身
樂法求道

雖然享受在宮中,稱為人中之王,他也沒有忘記,那個求無上菩提的心,這念心,生生世世都是不退轉。他的方向就是為滿足六波羅密,為滿足六波羅密。六波羅密大家都知道了,六度萬行。他為了要滿足所修的法,要不然國王都是在享受中,布施很容易。布施,要持戒,當國王為所欲為,誰能管他要不要守規矩呢?他為了要滿足,我要如何守規矩,我要如何堪忍,能夠忍得人中苦。別人不能忍之苦,他有辦法苦過來,這就是要滿足六波羅密,別人做不到,即使是人中王,他也要能做到。

所以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期待都做得到,要不然國王,國王只能成就一件事,就是布施,但是還有很多需要做,所以他就是還是生生世世,還是這樣為了要滿足六波羅密。

所以,「釋尊自說:多生世來本生因緣」。不只是說一世,多生世來,他的本生那個因緣,常常都是做國王,多生世以來。所以「曾於多劫常生帝王家,為國王身」,他「樂法求道」,就是在法中,他會很快樂。他一直要求法,這樣在修行,他會很快樂,為了要滿足六波羅密,能求,求得到,做得到,他樂法,快樂啊!他很歡喜能夠求得佛法,所以「樂法求道」。對佛法很歡喜,那就是要求菩薩道,能夠圓滿菩薩道,菩薩道必定就是要經過了,「六波羅密」。

所以「發願求於無上菩提,心不退轉」。

發願求於無上菩提
心不退轉:
發弘誓願
欲求成佛之道
而經歷無量劫
心未嘗有退墮轉向
心不退轉
謂或受王位
五欲之樂
而不喪其本心
或受怨敵違害
惡逆之苦
而不因以順逆
喪其初志

這「六波羅密」就是要從發願,「發弘誓願,欲求成佛之道」。佛佛道同,每一尊佛修行的過程,就是要發大願、行菩薩道,每一位菩薩,他就是要從發弘誓願開始,這樣就是「欲求成佛之道」,就是六度行因。這六度行因,就是菩薩行,這個因的種子若不成熟,佛果哪有辦法成呢?所以,「發弘誓願,欲求成佛之道,而經歷無量劫」,時間要很長久。「心未嘗有退墮轉向」,這念心就是有進無退,不論遇到多麼困難,什麼樣的逆緣,來到我們的面前,我們就是一心不退,修行的心是這麼的堅定。做人,我們一般人若沒有堅定的心,你做什麼事都不會成功,稍微遇到人事,是對的、不對的,自己不是很清楚,我不歡喜,自然我自己就退轉了。像這樣的人生,做什麼事能成呢?還要再說如何學法呢?

學佛法,本來就是要有這分很堅定的心,所以「心未嘗有退墮」。既然要成佛,要修行,要歷無量劫長久的時間,總是心絕對不會起有一念退失、退墮、轉向,沒有,就是要堅定。

修行的法,何其多啊!還要再去求什麼法呢?還要再去求什麼學問呢?很多事情,我們的本分事都學不完了,還要再去求什麼呢?所以要大家要很用心去體會。對佛有相信,是真語者、實語者、不誑語者,這條路是應該這樣走,我們老實修行,這樣就對了。心會起起落落,這要怎麼樣能穩定心,走得長久呢?

所以這念心不退轉,就是「或受王位五欲之樂,而不喪其本心」。現在說的王位,過去生,釋迦牟尼佛今生是成為太子,過去生已經是成為國王,已經受王位了,能享受五欲之樂。但是,他的心「不喪其本心」,不喪志,志願就是這樣,原本的心就是要這麼的堅定,「守志奉道,其道甚大」。這念心守不住,這個志守不住,還要如何說修行呢?

所以,「或受怨敵違害,惡逆之苦」,要修行,或者是受到在人事中有怨,我們怎麼做,人家都不歡喜,讓人怨我們,或者是嫉妒我們,或者是把我們……等等,我們怎麼付出都很仇視我們,就是要與我們敵對。你怎麼做得對,他就認為不對,就是同樣這種敵對,那種違害,就是違背。你明明這樣走是對的,他就是故意違背你這個對的方向,去誘引別人,做不對的事,來攻擊做對的事,去造謠,去生無明風,這就是我們在修行中,必定要經得起堪忍。

所以,「受怨敵違害惡逆之苦」,惡的事情,這樣明明是對的,他就彎,一直想盡方法來逆轉,這很苦啊!不該做的事情,就是這樣用很多的方法來障礙,這種「惡逆之苦」,就是用種種方法來障礙。「而不因以順逆」,不會因為順境,身為國王來享受,喪其志,不會。身為國王,他的志向、他的心還很清楚。雖然人間,有很多種種的人事惡逆,這樣來對待我們,我們也不會因為這樣退轉道心,都沒有。

所以「不因以順逆喪其初心」,順的境界就是享受,也不會因為享受,而喪失了他的志願,也不會因為惡逆,會停止他的道心。發心如初,堅持,不論多久的時間,不論多苦的事,我都堪忍下去,這是初發心的志向,絕對堅持下去。我們人人是不是要檢討自己,有做到嗎?

為欲滿足
六波羅密:
先願後行
行願相資
方成佛道
小教事度
初教理度
分教次第度

「為欲滿足,六波羅密」,「六波羅密」,大家都知道了,所以「先願後行,行願相資,方成佛道,小教事度,初教理度,分教次第度」。我們開始,我們的內心要開始發願了,因為我們了解了,人生世間茫茫,何去何從,我們不知。了解道理了,人生就是從一念無明開始,造作了很多惡因惡緣,受了無窮盡的苦,就是迷失了自己,就這樣生生世世,因緣來拖累我們,無了時啊!了解了,開始我發願,我發願要修行。所以要「先願」,你若沒有先起一念心,那個願的方向,你要如何起步走?所以叫做,「先願後行」,凡事都要從一念心開始,我們才有辦法啟動,所以叫做「先願後行」。「行願相資」,你有願,若無行,修行不會成,也無法修行;你有行,無願,這樣「行」,要走也不會久,所以一定「願行相資」,有願、有行要會合,那就是叫做「兩足尊」,有願、有行,有悲、有智,悲智雙運;有智慧、有慈悲,有願、有行,這都是要說「雙」。悲智雙運,願行相資,這樣就都是兩足,都要具足,「方成佛道」,這樣才能成佛。佛陀的慈悲,應眾生的根機,用「小教事度」,與「初教理度」,還「分教次第度」。眾生,要度眾生,不簡單啊!

小教事度:
眾生無邊誓願度
煩惱無盡誓願斷
法門無量誓願學
佛道無上誓願成
此四弘誓願
是菩薩所立
凡是大乘行者
皆宜牢記和實踐

什麼叫做「小教事度」呢?那就是四弘誓願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」,這就是四弘誓願。「是菩薩所立」,大乘行者,皆宜牢記,還要實踐。我們開始發心,就是要行菩薩道,我要修行,我要求大乘法,我要行菩薩道,所以我必定要從這四項事情,這叫做開始從小發願,發願行大乘法。從我們凡夫什麼都不知道,但是這麼多法,你要從哪裡開始?利益自己,同時也要利益他人。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但是,要度眾生,我自己煩惱無明,我的心常常起伏不定,我要如何去度眾生?所以我要先斷煩惱,所以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。要斷煩惱一定要有方法,很多種的方法。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我願意在佛法中,很多的教法我應該要學,專心一志學佛的教法,如何來面對自己的煩惱起伏,要如何降伏,這煩惱不會在我們的心,起動起來,我們才有辦法去度眾生。

度眾生,自己能斷煩惱、學法門,同樣當願眾生,要同樣同入佛道。「皈依佛,當願眾生,體解大道」,我自己了解,我也要大家了解,我要去除煩惱,成立我的智慧,我也要「當願眾生,深入經藏,智慧如海」,不只是我而已。所以我要真心服從三寶的教法,所以「皈依僧,當願眾生,統理大眾,一切無礙」。我們自己的心若還有煩惱,我們自己對佛法,沒有辦法很清楚,你要如何去度眾生入佛道,去度眾生來入智慧的大海呢?所以我們必定就是要,「法門無量誓願學」,我們才有辦法向,「佛道無上誓願成」。為了要完成佛道,就要滿足「六波羅密」。

這是成為國王,這些事他都要做到,這就是「小教事度」。這就是菩薩要發的願,起頭就要走的道路,這是菩薩所立的願。沒有行過菩薩道,絕對沒有辦法成佛,要六度行因。六度萬行,都要走過,我們要能很歡喜這樣走過來,就是要有這樣。所以我們「大乘行者,皆宜牢記」,還要「實踐」。不只是記住,還要身體力行,這是菩薩所立的願,要成佛的起點,凡是大乘行的人,一定都要好好牢牢記住,要記得,生生世世,長遠劫都要記住,還要身體力行。

教理度:
於世尊之說法
與實行之訓誡
同時有四諦
十二因緣
八正道等
是屬於教理次序。

所以,「初教理度」,剛才說過「小教事度」,現在就是初教理度。那就是「於世尊之說法與實行之訓誡,同時有四諦十二因緣,八正道等,是屬於教理次序」,佛陀就是這樣說法,同時要我們身體力行,不只是培訓,要時時教誡我們,「你要這樣的課程都要走過,你不能犯規、犯戒」,就是同時有四諦法。四諦法,你都了解了嗎?四諦法是大綱,裡面的細目,你了解沒有?了解之後,你有做到嗎?這四諦。還有,我們的生命來的源頭,「十二因緣」,我們清楚了沒有?了解了沒有?這我們要自己自問,這是佛陀已經告訴過我們,讓我們訓練的過程,讓我們了解,但是我們有做到嗎?我們有了解了沒有?還有「八正道」,我們有身體力行嗎?思想中、舉止動足中、開口動舌中,我們的思想、觀念、待人接物,舉步動足,我們八正道有做到嗎?

我們有正語、正思惟,有正業、正命…等等,我們做到了沒有?這些細目,名詞你知道,裡面的含義你了解嗎?了解,才有辦法悟,要有信,要有解,才有辦法證,這是我們身體力行所了解,所以我們要體悟,要正知,才有辦法入人群中開示眾生,悟入佛的知見。這我們昨天也說過了,所以,「是屬於教理次序」。光是四諦、十二因緣、八正道法,我們了解了沒有?這都叫做道理,這都是大綱,裡面的細目,你清楚了沒有?你有做到了沒有?這就是「教理次序」。

還有「分教次第度」。

分教次第度:
釋尊說法
皆隨眾生根機
方便立說
初無所謂宗派
大法東來
中國後世學者
見佛法如汪洋大海
為便利修習計
各擇一條道路
以求專精
於是乃有
各種宗派之形成

釋迦牟尼佛說法,皆是隨眾生根機,方便立說。開始佛在世時,「初無所謂宗派」,都沒有,佛陀講經,就是該教的,他就是這樣教,道理就是這樣,他就是說,都沒有分什麼宗、什麼派,全都沒有。卻是大法東傳,來到中國了,大家,佛法興盛了,就開始各立宗派了。這就是這樣「大法東來」,就是這樣,「中國後世學者」,所見的佛法,「如汪洋大海」,無所適從。其實,不需要分什麼宗派,但是,佛法如大海,無所適從,要如何去了解?因為這樣,「為便利修習」,所以「各擇一條道路求專精」。因為我們的生命有限,我們求一項專精的道路,我們很了解,能走的路,所以「於是乃有各種宗派之形成」,就是這樣形成起來了。

尤求信、求解
求行、求證
並求開、示
悟、入佛之知見
明白教理

所以,「尤求信、求解、求行、求證,並求開、示、悟、入佛之知見」,這就是完全讓我們明白,這個教、理、行、證。我們應該要很清楚,所以,眾生學道,法,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。佛陀的時代,其實,法就是這樣,你全都要了解。最重要的,你就是要行菩薩道,入人群中,進出自如,能練到不受眾生將我們誘惑去。不論是逆境、順境,我們的道心還是很堅固,這就是最重要的。但是,這樣到底是要往哪走?壽命有限,時光易逝,要如何做呢?

就像我們慈濟,這時也已經法要傳,宗門要立,我們開始將要成立起來的,佛學研究(院),要開什麼樣的課綱呢?我說過了,完全是慈濟的。(一九六六年)五十年來,大綱要如何立起來,裡面的細目要如何分出來。現在的人間濁世,濁氣很重,需要人間菩薩發心更多,願意投入人群去,去淨化人心,去為人間付出。

所以,五十多年來,這些法如何利益眾生,從無到有,而到普庇天下,這個法是如何立下來的?這就是我們要專心,希望到達求信、求解、求行、求證,求開示眾生,悟入佛之知見,能明白教理,這很重要。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6年12月5日~
回頂端 向下
在線
 
20230104《靜思妙蓮華》 佛引本事 勸勵諸人 (第1321集) (法華經•提婆達多品第十二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