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30307《靜思妙蓮華》道力未足 願至他方 (第1365集) (法華經·勸持品第十三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96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307《靜思妙蓮華》道力未足 願至他方 (第1365集) (法華經·勸持品第十三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30307《靜思妙蓮華》道力未足 願至他方 (第1365集) (法華經·勸持品第十三)   20230307《靜思妙蓮華》道力未足 願至他方 (第1365集) (法華經·勸持品第十三) Empty周二 3月 07, 2023 1:29 p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96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307《靜思妙蓮華》道力未足 願至他方 (第1365集) (法華經·勸持品第十三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30307《靜思妙蓮華》道力未足 願至他方 (第1365集) (法華經·勸持品第十三)   20230307《靜思妙蓮華》道力未足 願至他方 (第1365集) (法華經·勸持品第十三) Empty周二 3月 07, 2023 2:49 pm

20230307《靜思妙蓮華》道力未足 願至他方 (第1365集) (法華經·勸持品第十三)

⊙如是道力未足難堪惡世,發願他方異土弘法利生,懼堪忍之眾生難調難伏,如是懷增上慢未得謂得。
⊙弊惡損壞性德,造積惡業之人,瞋含貪癡渾濁,諂曲巧言令色,功德薄者,縱有少善,皆是有漏,若離失戒定慧,非稱性之因也。
⊙「雖難可教化,我等當起大忍力,讀誦此經,持說、書寫、種種供養,不惜身命。」《法華經 勸持品第十三》
⊙「爾時、眾中五百阿羅漢得受記者,白佛言:世尊!我等亦自誓願,於異國土廣說此經。」《法華經 勸持品第十三》
⊙此等道力未充足,難堪惡世,發願他方異土,弘法利生,畏堪忍之難調難伏。
⊙爾時、眾中五百阿羅漢得受記者:此五百人皆已得受成佛記者。法華經卷四第八品之名,此品說下根之弟子,受成佛之記別者。受記別之弟子,總有千二百人,分之為二段。初先授記於富樓那一人,後總授記於餘人。
⊙「於異國土廣說此經:畏此濁惡難可教化,故願於餘土而廣說此經!異國土:他國土、均指娑婆國外之大千世界而言。
⊙「復有學無學八千人得受記者,從座而起,合掌向佛作是誓言:世尊!我等亦當於他國土廣說此經。」《法華經 勸持品第十三》
⊙復有學無學八千人得受記者:即第九品得記之者。
⊙從座而起,合掌向佛作是誓言:離座合掌,表於敬儀,然後立誓。
⊙世尊!我等亦當於他國土廣說此經:是等力微。畏此難化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如是道力未足難堪惡世,發願他方異土弘法利生,懼堪忍之眾生難調難伏,如是懷增上慢未得謂得。

如是道力未足
難堪惡世
發願他方異土
弘法利生
懼堪忍之眾生
難調難伏
如是懷增上慢
未得謂得

用心,把握時間!人生在無常剎那間,所以我們此時呼吸順暢,要好好把握在每時刻、每秒鐘。佛陀來人間長時間,都是把握,就是求道精進,才有辦法道力充足。而我們若是懵懂過日子,時間空過,一輩子就是這樣很快!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時間。假如我們的道力,若還未足夠,這個娑婆世界是堪忍的世界,娑婆世界是很惡劣,不論是在天地間大自然的境界,或者是人人相處環境中,或者是自己生活,人間無常,這無不都是在很難堪忍耐的時間、空間、人間中。

最近常跟大家說,想清楚啊,哪怕你一輩子,生活無慮、無罣礙,卻是生命長短真正都不知道,生、老、病、死,常常說,不一定是等到老來之時。所以我們必定要把握在當下,來了解這個堪忍惡世。到底它的內容有多少呢?讓人難堪忍耐。人與人的相處,彼此感情也是,好的感情,很歡喜,每天相見,忽然間愛別離苦,苦不苦?苦啊!

或者是怨憎會,不愛的人,不喜歡的人,卻是偏偏都是在周圍裡,苦不苦?苦啊!常常就是人我是非,苦也不堪!這只是在生活中,人與人的相處,就有這樣很奧妙的感情,很歡喜、不捨的感情。很怨、很憎,見面都很難過,這種怨憎會的感情。這麼簡單的相處,這麼簡單的時間、空間,這樣,這種的人間,這麼的簡單就很苦,何況天災、人禍、無常等等,這就是苦!

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用心,這個堪忍世界要如何克服?要如何來超脫?要如何…?這我們也要用心。但是,佛的時代,佛陀講說《法華經》,無不是都是期待弟子要超越,人人要打開心胸,入人群中,將自己的煩惱無明撥開,清淨無染穢,去除愛、憎,愛也好,憎恨也好,完全將它去除。這都要超越,要超脫,其實談何容易。

人間既然這麼的苦,不要再來人間了。人間生命雖然短暫,但是很難調伏眾生,各種不同的習氣,難得調伏,眾生,原來各人不同這種分別的心態,無法調伏眾生,重重疊疊的煩惱。尤其是眾生難得接受,這難調伏的眾生,很剛強,既然此地難調伏,不如「發願他方異土,弘法利生」。這個地方這麼難度,這些人這麼難教,是不是發願生在他方世界,能夠找到有緣人,在那個地方度生、弘法,利益眾生,是不是換個地方去,比較不會那麼辛苦。這些人是為什麼呢?就是懼,怕!怕什麼?怕這個世界,堪忍。「堪忍」就是娑婆,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,真的是難調難伏,很剛強,真是難調伏,哪怕是在身邊,如何教他,精進,修行。不過,可能,「我做事情就好,我不用去了解那麼多。」說不定,就是難得將這種的心,雜念心、遠世的心情,難得調伏,回過過來,認真在大道來接受,可能也是難調伏。所以這就是修行者,不敢再留在娑婆世界,他懼怕娑婆世界的眾生,就是這麼難調難伏。

「如是懷增上慢未得謂得」。因為娑婆世界眾生所以難調伏,就是因為世界的人貪、瞋、癡,尤其是慢、疑。要去除貪,要改變了瞋的習氣,或者是好好接受佛法,將癡念慢慢去除,還不困難;但是要將驕傲的心,懷疑的念頭去除,才是困難。驕傲,「未得謂得」。「知道、知道,常常在聽,你也是常常這樣說,這樣的生活與修行還差多少呢?沒什麼差,所以,法,我全都知道。」或者是得到一點點的法,其實自己沒去身體力行,在生活中,自己的生活沒有入心來,這樣覺得:我全都知道。對其他的人懂得批評,其他的人,「你怎麼這樣、這樣」。但是,沒有回顧自己,而我們呢,我們有接受到法,有落實在生活上?這只是懂得「知少為足」,光是知道批評別人,不知道自己。

自高、傲慢,這種脾氣很深惡,瞧不起任何一個人,以為他自己比其他的人,都是高一等,這全都是驕慢。或者是法,是不是這樣呢?他不願意去接受相信,這是疑。我們做人,不懂得把握相信真理,光是在那地方徘徊、懷疑,這全都是障礙道。不懂得向道精進,這全都叫增上慢的人。時間很快就這樣空過了,「未得謂得」,這就是空過人生,很軟弱,不敢面對著,這種剛強難調伏的眾生,所以他就不敢在這裡。雖然佛陀要他們發大心、立大願,「唉,我來發大心,我來立大願,但是,這個地方這些人難調教,我換一個其它的地方去。」這就是剛強眾生難調伏,沒辦法立大弘誓願,在堪忍的世界,他們就會逃避,逃避這種剛強難調伏的眾生。

這就是佛陀當初的弟子,二千多年前,佛世的弟子就這樣。所以他們很怕,這些剛強難調伏的眾生。「懷增上慢」的人,這是當初佛陀的(聲聞)弟子,大家所懼怕,大家修行,就只是希望脫離娑婆世界。「要發大心,可以,只要不要在娑婆世界,去其它的國土。」這就是佛陀時代的弟子,他們相信佛的教法,願意承受,願意身體力行,不過,這個娑婆世界,連修行者都懼怕。

弊惡損壞性德
造積惡業之人
瞋含貪癡渾濁
諂曲巧言令色
功德薄者縱有少善
皆是有漏
若離失戒定慧
非稱性之因也

所以,娑婆世界的人,那就是「弊惡損壞性德」。在這娑婆世界,人人這個「性」,多數是很容易受污染了,很容易學壞了,所以人人本具真如本性的德行,總是受外在後天的環境,這樣將它損壞掉了,就引起了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這種凡夫心,這樣又再升高起來了。因為這樣,所以造作,累積惡業的人。

所以我們一念若偏差,很容易造作、累積很多惡業,這樣的人,在這娑婆世界就愈來愈多哦。這種「瞋」愛發脾氣,其實為什麼愛發脾氣啊?他就是含蓋著「貪」、「癡」,這樣渾濁了,怎麼突然這樣發脾氣呢?因為所得未到。感情得不到、財利得不到、地位得不到,不順我的意,我所想要的,我都沒辦法順意,這都包含在「瞋」之中。所以這瞋一起,源頭就是,來自於不順意、得不到,所以就有瞋。

所以「瞋」的內涵,就是有「貪」和「癡」。不明白道理,叫做「癡」。「六根」緣著外面的六塵境,那就是「貪」,這些貪外面的東西,不順我的意,得不到。以及「癡」,不明白道理,得不到的東西,就這樣起了瞋念。所以這「瞋」的來由,就是有「貪」和「癡」。「貪」和「癡」含蓋在「瞋」之中,所以這個「瞋」發生起來,那就造作了人禍,自己的方向偏差了,一念無明起了,害人不利己,這是「瞋」,看社會新聞,哪一項造作,不是從那念「瞋」的衝動。這瞋的衝動出去,就是在「貪」和「癡」。「癡」,不明白道理,就是平時不接受法,不接受這個法,不接受真理,就不斷一直造作,複製無明,所以無明就是「癡」。這個癡念起,外面緣境,那就「貪」;貪不到,那就癡了。所以,貪、瞋、癡中,「瞋」,就是來自「貪」與「癡」。這我們要很用心。

在「渾濁」就是混淆去了,我們的內心本來是真如本性,明明歷歷,真如本性,道理清楚,人人本性覺海,大家本具,就是因為無明,渾濁了我們的真如。因為這樣,在外面造作,日常的生活,這種「諂曲巧言令色」。你看這個人常常都笑咪咪,不一定是內心很誠意,不一定哦!孔夫子說:「巧言令色鮮矣仁」。就容易去奉承人。看到人,為了要討好人,那個人的身,有能夠利益他的,所以他就不斷討好,這叫做「諂曲」,心沒有直,這樣彎曲,對一個人的希望,他能夠得到歡喜,博取他的愛心,博取他的歡喜,所以他願意這樣諂曲,這不是真心。忽然間,他對他非常奉承的人,權勢若失去了,他很快就背叛他。這種人,看他笑笑的,心不一定很單純,以前的人說是「笑面虎」,外面看起來很單純,內心常常懷著不利人。這種人前說人很好的話,人後說人的是非,這種人也很多。所以,這就是眾生剛強,這就是不敢,去向他們投教、說法,不敢,修行者不敢接受這樣的人。

所以,「功德薄者縱有少善,皆是有漏」。假使有的人願意做一點點好事,但是一點點,他就感覺很多。縱然有小善,但是就是有所求的;有所求,就是有漏。付出是有條件的,「我對你奉承,對你說好話,給你一點點的利,你對我的信任,能給我很大的利益。」像這樣的人也是很多。所以,這種有漏善,希望付出也是有條件,要能得到,「我付出,至少我也要有名,至少我也要得到人尊敬我,至少我也要得到……。」很多。付出的愛夾雜著那分,要我的名,要人為我……等等,這都叫做「有漏」。

真正付出是無所求,這是真實的誠意,但是若有抱著那分「我付出,我要求得名,求得利等等」,這都叫做「有漏」。

所以,「若離失戒定慧,非稱性之因也」。所以,我們修行都要修掉,我們不要去貪、瞋、癡。在我們的內心裡,我們要將一切,全都很清楚明白道理,自然我們的癡念、貪念去除,就沒有瞋念的形象出來,這是徹底去除,就沒有渾濁,那就會很乾淨了。去除了之後,我們的心很坦蕩開闊,心寬念純,就沒有諂曲、巧言令色,全都沒有了,對人是真誠的,誠正信實,就沒有諂曲、巧言令色,這都沒有了。所以我們所做的一切,我們就是付出無所求,沒有這種做一點點的善根,就有要求得的念頭,這也全都沒有。所以必定要好好修,戒、定、慧,我們若離開了戒、定、慧,前面所講的,人生多少都有貪、瞋、癡,以及對人前講好話,在人後是在誹謗的,這種人,我們是不是,我們過去有這樣嗎?有哦!有,我們就要趕緊,好好做為一位正人君子,人前人後,都要同樣,很誠意對待人。我們的心念開闊,很單純,付出是我們的本分事,這就是在戒、定、慧中。

我們已經了解道理了,我們守規矩,我們的心堅定,我們的智慧超越,不論做什麼事情,付出就是都無所求,這樣就是無漏失,道理在我們的內心,所以無漏失,這就是真正用心在修行,要不然,戒、定、慧也漏失掉了,這是「非稱性之因」。我們要回歸我們的本性,回歸我們的真如,我們真正行菩薩道的因行,這就稱不上,無法是真正行菩薩道的因,這都有帶著這個利益自己,這就不是行菩薩道了。所以說,在這個世間要行菩薩道,不簡單。這個世間多數的人類,都是這樣「弊惡損壞性德」,多數,造作積累,累積惡業的人,都是在這個地方,娑婆世界裡,就是這樣貪、瞋、癡,渾濁了。人人相對待,總是這樣諂曲、巧言令色等等,這就是世間,世間的眾生就是這樣。所以佛時代,修行者不敢在這樣的人間,希望到其他的國土去,去真正坦坦蕩蕩來行「六度萬行」,這就是希望種菩薩清淨因。

但是,他方的世界,有沒有像這樣這種濁氣很重呢?是沒有。不過,佛陀要我們,就是要在這個世界,就是濁氣重,眾生的習氣很不好,才需要人去入人群,去度化。所以,做菩薩必定要很勇敢,才有辦法這念心住在這個地方,這個地方,娑婆世界堪忍,我們才要經得起忍耐。

雖難可教化
我等當起大忍力
讀誦此經
持說 書寫
種種供養
不惜身命
《法華經 勸持品第十三》

所以前面的經文就說,「雖難可教化」,這個地方娑婆世界的眾生,雖然剛強難調伏,很難得教化。「我等」,就是藥王、大樂說菩薩等,二萬位菩薩來向佛陀發願。「我等當起大忍力」,我們願意,願意在這個娑婆世界來度眾生,我們絕對會起這個大忍力,我們覺悟了,我們願意修行、磨練,磨練出大忍辱力。「大慈悲為室,柔和忍辱衣,諸法空為座」,我們一定要修練出來,這是前面說的。

這個時候的發願,意思就是大忍力,你要忍,是為什麼忍?大慈悲,不捨這些剛強的眾生,再在娑婆世界造作這個業力,不忍心,我們願意慈悲,好好修養我的慈悲心,我願意穿起了這套忍辱衣,願意這樣訓練我自己,因為世間一切法,皆是空法,短暫無常,所以我們要在這個地方,好好利用這個法,「真空」要取得「妙有」,那就是行菩薩道的因,我們願意。所以在這個地方,要好好守護這部經,這個道理,這麼完整的道理,所以我們要在這裡「讀誦此經」。

「持」,就是身體力行,入人群中去說法。「書寫」,希望這部經能夠很廣闊普遍,用這樣種種身形供養,供養付出,為傳法這部經,這叫做供養。從這部經,要好好擁護好,保護好,把這個道理很充足,能入人群去,不惜身命,這是前文的意思。

下面接下來,這段經文說:「爾時、眾中五百阿羅漢得受記者,白佛言:世尊!我等亦自誓願,於異國土廣說此經。」

爾時
眾中五百阿羅漢
得受記者
白佛言
世尊
我等亦自誓願
於異國土廣說此經
《法華經 勸持品第十三》

這個地方就是前面,佛陀已經為他授記過的,五百或者是千二百的人,這些羅漢還是再來向佛發願,看到藥王、大樂說,二萬菩薩來發願,他們既然受佛,得佛為他們授記,所以他們也願意向佛來發願。發願說,他們不敢在這裡,要去其他的地方,這就是道力未充足。所以幾天前和大家講,雖然佛陀為他們授記了,但是他們還沒有身體力行,就是還沒有鍛鍊出,他們的道力出來,所以他們的道力還沒有充足,難堪惡世。

此等道力未充足
難堪惡世
發願他方異土
弘法利生
畏堪忍之難調難伏

那個道力若還沒有充足,自己對這部經的道理,還沒有很透徹了解,因為這樣,他也要發願,但是發願的地方,不是在這個地方,看能去其他的地方,比較單純的地方嗎?因為這個地方,是難堪惡世,難堪忍的世間,所以「難堪惡世,發願他方異土」。這個地方真的是難堪的惡世,但是希望在其他國土,去弘法利生。他們就是懼怕,這個堪忍難調伏的眾生,這些羅漢很怕,怕我們這群惡劣的眾生,所以還是希望到其他的地方。

所以這段文才說,「爾時,眾中五百阿羅漢得受記者」,這是前面,已得佛陀授記之人。所以《法華經》,第四卷的第八品,那就是這些人,就是佛陀所授記的下根機的人。前面說過了,受記別的弟子有千二百人,分兩段來授記。

爾時
眾中五百阿羅漢
得受記者:
此五百人
皆已得受成佛記者
法華經卷四
第八品之名
此品說下根之弟子
受成佛之記別者
受記別之弟子
總有千二百人
分之為二段
初先授記
於富樓那一人
後總授記於餘人

第一個受記那就是富樓那。富樓那,他得佛授記,再下來那就是有千二百人,也同樣受記,這是分兩梯次。這千二百人中,五百人有阿若憍陳如,有離婆多等等,得到佛陀的授記,也是同一個名稱,叫做「普明如來」。又再是這五百人,還有敘說領解的特殊的事,這是在五百弟子裡面。總而言之,在這兩段授記裡面,這裡面有五百人,現在也已經發心,向佛表達:「我們願意。願意發大心,但是不敢在這個娑婆世界,我們希望到其他的國土去。去那裡發心立願。」。「於異國土廣說此經」,在其他的國土裡,去講這部經,不敢在娑婆世界,我們願意到其他的國家去說法。

於異國土
廣說此經:
畏此濁惡難可教化
故願於餘土
而廣說此經
異國土:他國土
均指娑婆國外之
大千世界而言

這就是有五百人,他們的心聲,他們願意去付出,但是不是在最難堪忍的世界,不是,他們要去其他的國土,這個「異國」。就是怕,怕現在這個世間,不如到其他的世界去,因為「畏」,畏懼在這個濁惡難可教化,在這個地方很難教。我們就知道這個世間,真的很堪忍,難堪忍耐的世間,連修行者,尤其是佛陀的時代,所調教過的(聲聞)弟子,都很怕,這個堪忍的娑婆世界的人類,就是這麼的濁惡,所以他們一直希望,要脫離這個堪忍的世間,還是執著在脫離。

過去他們不敢發菩薩心,不敢發大願,也是為了要獨善其身。現在雖然發願了,但是不敢面對現實的,這個堪忍濁惡難調教的地方,他們還是不敢。可見這個世間的環境和人,人間,真的是很困難調伏。所以,「故願於餘土,而廣說此經」,願意在其他的國界來講經,都不願意在這裡。所以,「異國土」是他國,那就是指娑婆世界以外的,大千世界而言。這就是這些聲聞、羅漢,根機還沒有真正展大,只是佛陀所講的法,他們已經願意接受,願意發心,但是叫他身體力行,他還是很怕。

下面接下來的這段經文再說:「復有學無學八千人得受記者,從座而起,合掌向佛作是誓言:世尊!我等亦當於他國土廣說此經。」

復有學無學八千人
得受記者
從座而起
合掌向佛作是誓言
世尊
我等亦當於他國土
廣說此經
《法華經 勸持品第十三》

這五百個人這樣的發心,但是不敢在這個娑婆世界,發心是要去外地。

復有學無學八千人
得受記者
即第九品得記之者

後面還有學無學八千人,得授記的人,第九品開始再繼續授記,這些人也跟進了:「這樣對啦,這個世間這麼堪忍,難堪忍耐的世間,想要在這個地方發心,雖然佛陀說我們可以成佛,我們一定要來弘宣這部經,要弘揚宣說這部經,一定要受持。但是地方不是在這裡,我們也要跟他們一樣,去他方世界。」這就是在第九品的下根機,願意發心,但是不敢面對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,這樣的人來發願。所以他們也「離座合掌,表於敬儀」,就是表示恭敬佛。

從座而起
合掌向佛
作是誓言:
離座合掌
表於敬儀
然後立誓

佛既然要我們發大心,而我們也願意發大心,這就是「隨喜結緣」。隨喜的結緣,是不是真正有入真心呢?其實,佛陀也不敢盼望,只是了解他們一定,將來也是會成佛,那是很以後、以後,因為他們人人本具佛性。所以大家會成佛,名,都是同樣一個名。所以沒有特殊的因緣,所以是一個「結緣眾」,這些結緣眾,也是給他們一個因緣,讓他們發一個心念。所以「從座而起,合掌向佛」,這樣表達敬信。

世尊
我等亦當於他國土
廣說此經:
是等力微
畏此難化

「世尊,我們大家願意在他方國土,廣說此經。」這就沒有什麼因緣了,只是「是等力微,畏此難化。」這些人一直自己也感覺,「我很微小的力,不太敢發大願、出大力,我可能還沒有這個力。」就是前面我們說過的,佛陀為法求人,就是要需要,能求得願意承擔的人;要不然,法弘傳在後世,雖然有經典存在,能看,但是微力,就是言輕,力微,因為他沒有這個願力,所以這個言語就很輕,力量就很微小,那就是這些人。學佛,我們一定要立大願、發大心,要身體力行。發心立願,不是只說:「知道了!知道了!」不是,是我願意,我願意「大慈悲為室,柔和忍辱衣,諸法空為座」,不用想這麼多,世間人的剛強,你就「諸法空為座」,你付出無所求就好了,沒有想在他們身上得到什麼,總是我儲蓄我的力量來付出,這是「妙有」啊!眾生一切的習氣,是「真空」,你不用去執著,那就沒什麼。

人生苦短啊!人與人的之間就是這樣,在一起時,互相勉勵,行菩薩道,大家互相在道業精進。人生長長短短,前前後後,後面的人向前面的人祝福,總是每一個人都有他的因緣;這個因緣有的很瀟灑的因緣,有的人很折磨的因緣,總是我們用很虔誠的心,來為他們祝福,這就是人間!

我們在一起,大家互相成就道業,前前後後要把握因緣,好的因緣,大家互相成就,不要結惡緣,要結好緣。在這個法,在人間,我們要「法法相傳,燈燈相傳」。同樣的道理,所以我們要,佛陀在求人弘法,我們就要發揮這分力量,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7年2月20日~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30307《靜思妙蓮華》道力未足 願至他方 (第1365集) (法華經·勸持品第十三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