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30310《靜思妙蓮華》尼首示意 眾得佛記 (第1368集) (法華經·勸持品第十三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96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310《靜思妙蓮華》尼首示意 眾得佛記 (第1368集) (法華經·勸持品第十三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30310《靜思妙蓮華》尼首示意 眾得佛記 (第1368集) (法華經·勸持品第十三)   20230310《靜思妙蓮華》尼首示意 眾得佛記 (第1368集) (法華經·勸持品第十三) Empty周五 3月 10, 2023 8:40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96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310《靜思妙蓮華》尼首示意 眾得佛記 (第1368集) (法華經·勸持品第十三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30310《靜思妙蓮華》尼首示意 眾得佛記 (第1368集) (法華經·勸持品第十三)   20230310《靜思妙蓮華》尼首示意 眾得佛記 (第1368集) (法華經·勸持品第十三) Empty周五 3月 10, 2023 3:10 pm

20230310《靜思妙蓮華》尼首示意 眾得佛記 (第1368集) (法華經·勸持品第十三)

⊙憍曇彌乃尼眾之主,故統六千而表心思;眾尼見聲聞得授記,龍女成佛感發其志。
⊙由是心志雖既自肯定,猶然踟躕未能自決,故心想欲言,而口又難開,唯仰首目視,待聞教命。
⊙「爾時、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、與學無學比丘尼六千人俱,從座而起,一心合掌,瞻仰尊顏,目不暫捨。」《法華經 勸持品第十三》
⊙「於時世尊告憍曇彌:何故憂色而視如來?汝心將無謂我不說汝名,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耶?」《法華經 勸持品第十三》
⊙「憍曇彌!我先總說一切聲聞皆已授記。今汝欲知記者,將來之世。」《法華經 勸持品第十三》
⊙五百弟子受記品云,迦葉汝已知,五百自在者,餘諸聲聞眾,亦當復如是,其不在此會,汝當為宣說。
⊙僧尼雖異,據所修行,同稱聲聞。既云一切皆與授記,則諸尼眾已在其中。
⊙「當於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為大法師,及六千學無學比丘尼俱為法師。」《法華經 勸持品第十三》
⊙當於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:六萬表六根,八千表八識。六根八識,一時清淨,名見諸佛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憍曇彌乃尼眾之主,故統六千而表心思;眾尼見聲聞得授記,龍女成佛感發其志。

憍曇彌乃尼眾之主
故統六千而表心思
眾尼見聲聞得授記
龍女成佛感發其志

憍曇彌是佛的姨母,叫做摩訶波闍波提,憍曇彌是姓,她的姓。所以,她也是捨離皇宮,富貴的生活,帶領著五百多位的宮女,其中還有耶輸陀羅,發心出家。但是,那段時間佛陀也不願意,讓這群女人這樣來出家,因為他擔心,擔心她們過去皇宮所受的生活,是這麼的富貴充足,非常的尊貴,他擔心她們沒辦法,受著僧團這麼簡單的生活,所以故意刁難。就是心念也知道,阿難一定會為他們來求情,才有辦法提出條件,「妳們若要出家,就要受幾種幾種的規戒。」

所以「八敬法」,就是因為這樣來。一定,出家了必定要守規律,女人有很多種習氣,驕奢,真正憍慢、奢華的心態,尤其是皇宮的生活,恐怕沒辦法自己自我降伏,那種過去傲慢、驕性,擔心她們沒辦法自我降伏。所以,要來求佛她們也要出家,佛陀就不願意接受,這就是要留給阿難,來為她們求情,佛陀才能夠提出條件。其實,都是全都平等,佛陀立「八敬法」,只是為這些尼眾所立的,也就是姨母,他的阿姨,憍曇彌,希望她知難而退,或者是能夠勇猛精進,不是退,就是精進。退,就是「退亦佳矣」;精進,就是入僧團修行。

幸好,憍曇彌、耶輸陀羅,和這群的宮女道心堅定,還是願意,不論什麼樣的條件,該守持的,她們一定守持。所以,了解了人生苦難偏多,了解人生無常,名、利、地位,這都是虛幻,他們已經聽法清楚、了解了,只是一心真誠,很真、很誠意,就是求要出家,能接近佛陀,聽聞佛法,願意生活在這麼淡泊、刻苦的生活,只要能聽法,一切都不是問題。所以,她們願意接受。慢慢地,人人平等,這些女眾來皈依,發心出家,生活上就歸於憍曇彌,歸於摩訶波闍波提來管理。所以,慢慢地,尼眾也已經有六千多人了。所以,憍曇彌是「尼眾之主」,就是帶動這些尼眾,生活的規律等等。現在已經看到,佛陀為聲聞授記了,五百人、八千人等,前前後後都一直受記了,尤其是提婆達多,就是這麼的惡,雖然生陷地獄了,佛陀還是一樣為他授記。龍女也是一樣,是異類,佛陀也是納受她獻寶珠,佛陀納受,龍女轉一個身,就能成佛。

所以,因為這樣,眾尼見聲聞得記,又再看到龍女成佛,一直自己的內心一直很感動,也是很擔心,也是抱著很大的希望。擔心的是,佛陀怎麼一直還沒,叫到我們的名字授記呢?大家受記了以後,還有<法師品>,勸募人人好好持說《法華經》,又有<見寶塔品>,多寶佛現身見證;還有〈提婆達多品>,龍女也能成佛,這樣又一段文,這已經過了這麼長,佛陀還是繼續說法,怎麼還沒有聽到,佛陀來為我們授記呢?

這就是憍曇彌所帶領的尼團,尼眾心所思考,到底是為什麼呢?佛陀講這些法,時間的過程也是一段時間了,所以她們的等待,她們的思惟是充滿希望。但是,時間久了,她們也會擔心。所以他們看聲聞授記的時間,過了那麼久,現在龍女也已經來現身,在靈山會上,獻珠供佛,轉身成佛到南方去,這種的境界,他們大家真的是很羨慕,也是發心。內心也很期待,就是能夠像龍女這樣修行,不知多久的時間,他們也願意發心立志,就是要這樣修行,總有一天也是能夠成佛,加強她們的信心。

由是心志
雖既自肯定
猶然踟躕未能自決
故心想欲言
而口又難開
唯仰首目視
待聞教命

所以,「由是心志雖既自肯定」,這群尼眾,就是憍曇彌所帶領這群的尼眾,比丘尼眾,同樣全部很有信心,發這念心,願意從今以後就是要好好修行,不論多久。但是,現在總是期待,佛陀肯定我們,這是大家的心志。比丘尼團的心志,大家也自我肯定,希望佛陀能夠為他們授記。

一直要聽佛陀向她們開示,關於她們修行的未來,但是,她們的心,就是佛陀所講說,要有「八敬法」,她們也不敢很貿然,就提出疑問來,不敢。所以儘管自己很肯定,但是就是不敢。「猶然踟躕未能自決」,自己內心也很踟躕,想要請教佛陀:「我們呢?我們能夠得佛授記嗎?」這個話就是不敢說出口。所以,「心想欲言」,心在想,想要說,但是口難開,不敢說。

唯有合掌「仰首」,因為大家已經離座了,已經離座,向佛這樣雙手合掌,很恭敬。現在已經不是坐著,已經是跪起來,雙手合掌。欲言又止,想要開口說話又不敢說,唯有就是這樣仰視,抬頭來向佛,注視著佛,期侍,「待聞教命」。希望佛陀能了解他們的心聲,有所請問,希望佛陀能夠為他們開示,只是不敢出聲,開口出聲,期侍佛陀了解他們的心意。

真的是,憍曇彌很守規戒,佛陀有這樣的戒律,八敬法,真的他很恭敬,想要講的話,都不敢在佛的面前,這樣提起疑問,就不敢。但是用態度,用虔誠的態度來表達。佛陀也看,全場的人,佛陀這樣看過去,看到他們這一群這麼恭敬,仰視佛陀,佛陀了解他們的心。

所以前面的經文,有這樣說:「爾時、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、與學無學比丘尼六千人俱,從座而起。」

爾時
佛姨母
摩訶波闍波提
比丘尼
與學無學比丘尼
六千人俱
從座而起
一心合掌
瞻仰尊顏
目不暫捨
《法華經 勸持品第十三》

這已經佛陀看到,大家不是坐著,已經跪起來了,這樣這麼的恭敬,「一心合掌,仰尊顏,目不暫捨」,這樣這麼期待的眼光,集中在佛的身上,佛陀了解了。所以,下面接下來這段經文,那就說了。「於時世尊告憍曇彌:何故憂色而視如來?汝心將無謂我不說汝名,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耶?」

於時世尊告憍曇彌
何故憂色而視如來
汝心將無謂我
不說汝名
授阿耨多羅
三藐三菩提記耶
《法華經 勸持品第十三》

這是佛陀很親切,表達很親切而尊重的口氣,來向著他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,叫他的名,也就能夠包括了比丘尼眾,全都包括在內了,他就這樣說:「憍曇彌啊!你是不是內心有話要問呢?是不是內心想:我怎麼沒有叫到你們的名字,我在授記的當中,沒有叫到你們的名字,你們現在心有話要講,很憂慮,是不是呢?想:我怎麼沒有叫你們,叫你們的名字,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呢?」

這是佛陀說出了憍曇彌,以及比丘尼眾的心聲。看大家這麼的虔誠來注視著佛,所以佛陀就是這樣,用恭敬,也是尊重,畢竟雖然是成佛了,在這個人倫而言,佛陀還是一樣,就是這樣叫著他的姨母,讓他了解,「我已經了解你的意,你是不是為了這樣,所以面有異色?有憂鬱的臉色,是不是這樣?看來大家都是很憂愁,是不是這樣呢?用這樣的目光來看我,是不是這樣?」

所以,這是佛的姨母。佛陀真正能夠了解,他現在的心是擔心,又期待,又是著急,已經離佛陀授記聲聞的時間,也有一段了,還沒有得到佛授記,現在看到龍女轉身成佛了,所以他們要追求的心,是多麼急切啊!所以,佛陀看摩訶波闍波提,已經等待得心有一點點憂鬱,所以他就這樣向他說:「你為什麼有這樣憂鬱的態度呢?很虔誠,但是好像很擔心。」這就是表示安慰。他(憍曇彌)為何憂慮,愁容不展,為什麼呢?「汝心」,就是要講出他們的心聲。憍曇彌啊!你們的心是不是這樣在想呢?想我怎麼沒有叫你們的名字,為你們授記,你們大家是不是這樣呢?你們的心「將非謂我授記」,你們的心,認為我不會向你們授記,所以因為這樣,你們在憂鬱嗎?你們是不是想,我單獨沒有叫你們的名字,在尼眾中,來為你們授記。因為是這樣,你們在憂鬱嗎?」

這就是佛陀先安慰,後面講他們的心聲。這就是佛陀,也是表達一點點親情,也是敬重,所以他就會用一點心,讓大家了解佛陀,已經體會他們的心意。我們人就是這樣,若能夠讓人了解,這樣就會安慰許多,「若了解我,應該就能夠為我解釋,這樣我就安心了。」佛陀已經表達出了,對這些比丘尼,已經關心到,也了解大家的心意了。

所以下面接下來這段經文,再說:「憍曇彌!我先總說一切聲聞皆已授記。」

憍曇彌
我先總說一切聲聞
皆已授記
今汝欲知記者
將來之世
《法華經 勸持品第十三》

前面我已經講過了,所有的聲聞比丘全都授記。現在,「今汝欲知記者,將來之世」。「你們現在大家很急切,想要了解,你們什麼時候可以受記,受記,未來所得到是什麼,這是你們大家心想要問的,我了解了。」這是表示佛陀對所有的尼眾先提起了。「我先總說」,就是表示說,前面的〈五百弟子受記品〉,記得嗎?前面五百弟子也自己自譬喻,譬喻貧窮子,已經身體在這樣流浪中,遇到他的一位長輩,看到這個孩子這樣在外面流浪,身無一物,貧窮。看他飢餓,他趕緊把他叫回來家庭裡,「你怎麼變成了這麼落魄呢?原來是富家子,為什麼現在流浪在外面,變成這麼落魄呢?來,來我的家裡。」將他帶回家裡,就是用很豐盛給他吃。

卻是這位長者有事要趕緊離開,但是為了幫助這位年輕人,他就用起了一顆寶珠,放在他的身上,但是有事情他就先離開。貧窮子吃飽了,也有喝酒,酒醉,等到清醒起來,這長者已經離開了,所以他就繼續,他流浪(的日子)。相信大家這段經文,大家都還記得,身懷寶珠而不覺知,這在〈五百弟子受記品〉,這段已經描述過,這個貧窮子流浪著,但是已經有人給他這顆寶珠,他自己還不知道,還是落魄,求衣食還是困難。這就是表示我們凡夫,人人都是本具佛性,我們有很豐富的覺性,也是慧,智慧,慧海是人人本具,但是我們就是這樣迷了,所以我們雖然已經有人,為我們開導,就像給我們的寶珠,已經為我們開導了,我們也接受了這個法,但是我們還是不覺不知,身懷著寶珠,我們還不知道!同樣的道理,我們凡夫帶著成佛的本性,還是在這六道裡面在製造煩惱,同樣還是這樣,無法體會真理,還是在複製無明,還是很落魄。這就是表示,貧窮子,就像我們凡夫一樣。

在這段經文,後面佛陀再向迦葉尊者這樣講:「迦葉汝已知,五百自在者,餘諸聲聞眾,亦當復如是。其不在此會,汝當為宣說」。

五百弟子受記品云
迦葉汝已知
五百自在者
餘諸聲聞眾
亦當復如是
其不在此會
汝當為宣說

因為迦葉尊者,佛陀入滅了之後,僧團就要付託於迦葉尊者。迦葉尊者他將來要帶領其他的僧眾,所以佛陀為這五百弟子授記之後,就再交代迦葉尊者:「汝已知」,「迦葉尊者,你已經知道了,我為這五百人授記,因為這些人已經自在。他們提起了信心,他們也願意發大心立願,我已經為他們授記。」這五百弟子,已經心很自在了。其餘的,雖然我會再為他們授記,但是下根機,還沒有很自在,或者還有未來呢,你應「當復如是」,也一樣,和我現在在為人授記(一樣),讓他們大家知道修行,只要你認真,人人都是成佛有分。因為每一個人都是有真如本性,即使是不在此會的人,你也要為他們傳達下去,告訴他們,人人都能夠得到佛授記,都能夠成佛。」成佛,同樣十號具足,這就是佛陀交代。所以,<五百弟子受記品>,千二百弟子,還有沒有在場的人,佛陀就交代,交代給迦葉尊者,這就是佛陀的慈悲,遺教,這是佛陀的用心。

佛陀交代迦葉尊者這些事情,就是佛陀要讓大家知道,我先總說,前面五百弟子,千二百,二千等等這些弟子,還有之後即使沒有在此會,也是同樣要迦葉這樣流傳下去。意思就是說,未來就是這樣流傳。「不在此會」,就是不在當時佛陀靈山會,不只是不在靈山會,即使不在那個時代的未來,我們同樣人人本具佛性,同樣人人都可成佛。

僧尼雖異
據所修行
同稱聲聞
既云一切皆與授記
則諸尼眾已在其中

這是佛陀在安慰憍曇彌,對他說:「我前面講這些話,後面又有交代。」所以,「僧尼」,這些比丘尼雖然有異,雖然說,和聲聞要有一點區別。這是在人間生活,男女不要很混雜,所以要有所區別。比丘僧和比丘尼,雖然有這樣的男女分別,但是所修行是「同稱聲聞」,同樣是聲聞,聽法都是一樣。同樣理解佛所講的道理,同樣接受佛的教法,同樣的清楚,這都是一樣,所以「一切皆與授記」,應該都是同時得佛授記。所以,「則諸尼(眾)已在其中」,所有的尼眾都在其中,同樣,你們也可以得記啊!這是佛陀在安慰,其實一樣。

所以,「今汝欲知記者,將來之世」。已經大家都應該能授記,你們現在若要知道,「今欲得知別記名者」,本來統統都能夠成佛,你們若要個別了解你們未來能夠成佛的名稱是什麼,這就是要了解於未來。

下面就又再說:「當於六萬八千億,諸佛法中為大法師,及六千學無學比丘尼俱為法師。」

當於六萬八千億
諸佛法中
為大法師
及六千學無學
比丘尼
俱為法師
《法華經 勸持品第十三》

你們若要知道,你們未來什麼時候能夠成佛,你們好好地聽,現在開始發心修行,未來應該就是要,經過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,為大法師。在佛的時代,你們能夠修行,不斷不斷地修行,就是生生世世修行,生生世世發心,生生世世聞法,甚至出家修行,為大法師。就是要很長久,同樣遇佛,同樣求法,同樣度眾生,時間就是要,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。其實,比丘所授記,也是一樣,在無量劫以後,你們能夠成佛,現在的受記,比丘也是這樣,是無量劫,但是在憍曇彌他們這一團,佛陀要讓他們知道,是六萬八千億諸佛,不是叫做「無量劫」,就是讓他們知道,「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,為大法師」。就是要生生世世,發心修行、說法,就是這樣。「及六千學無學比丘尼,俱為法師」,不只是憍曇彌,就是這六千學與無學比丘尼,同樣同為法師,這已經表達出來了。

當於六萬八千億
諸佛法中:
六萬表六根
八千表八識
六根八識
一時清淨
名見諸佛

「當於六萬八千億諸佛法中」。「六萬」就是表示「六根」;「八千」,就是表示「八識」。「一時清淨,名見諸佛」。這是一個形容,從這個數字來形容,我們,要從什麼方法入門修行,同樣要從「六根門」。我們每一天,六根是緣外面的六塵境,形形色色的形色、聲塵,無不都是從看、聽,起心動念,一天的時間內,或者是一念間的裡面,我們起心動念,緣著這個境界,那個境界有多少呢?所以,要我們,好好守住「六根門」,我們看的事情,要很用心去體會,不要受外面的形象,將我們迷惑掉。常常都是我們眼睛看到,還沒了解它的內容,就做決定,就會起了,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的境界,都是從這個「六根門」開始。聽,也是同樣,聽話,沒有很清楚,沒有很了解,就將「是」為「非」;明明是很好意的言語,若曲解他,就變成了惡意,當中就會起人我是非的煩惱,這也是在這個「六根門」的裡面。

煩惱一起,所接受的就會去造作,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造作很多無明,複製很多的煩惱,造很多的業,這個業就成為種子。那就是「八識」,進入「八識」的裡面,「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,你六根門若守得清淨,自然你的八識就清淨了;我們所造作的一切,就都乾乾淨淨,沒有煩惱,沒有污濁,我們一心清淨求佛法,這我們就能夠聞法、說法、傳法,這都歸在六根、八識。這個「六根」緣外面的六塵,六識去思考造作,八識就接納了,接納很多,所造作之後的結果,就歸入在第八識。所以,這樣「一時清淨」,我們若能夠六根門守得好,我們的八識裡面無染垢,很清淨。六根、八識,能夠這樣完全一致,內外一致都是清淨。

這樣,「一時」都完全清淨,名叫做「見諸佛」。就是「六萬八千億諸佛」的意思。因為,有六根,有八識,八識的裡面,藏著很多很多無明煩惱,八識裡面,也能夠藏著很多很多的功德;這種「六度萬行」,也是一樣藏在八識裡,無明煩惱也藏在八識裡。我們全都清淨了,那就是回歸到第九識(菴摩羅識),自然那就是叫做「佛」。我們的真如佛性,就是「諸佛」。這是一個表示,用數字來含蓋,形容在時間。

我們能夠一念清淨,一切煩惱完全去除;一念無明起,一切煩惱複製。所以,講究的就是一念心。所以,一念心清淨,你就能夠聞法、說法、傳法,那就是「為大法師」。「及六千學無學比丘尼,俱為法師」,不是只有憍曇彌你一個,和你一起共同修行,這六千比丘尼,同樣,在大乘法中同樣為法師,能夠去講說大乘法。所以「六千尼眾,亦復如是」。你是這樣,其他的比丘尼眾也是同樣,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來體會,佛陀的教法就是很平等。

前面五百弟子受記,所以我們聞法、聽經,一定要回顧過去。這五百弟子受記,這五百弟子他們也提出了形容,我們流浪長久的時間,就是凡夫,無明一念,漏失,已漏落凡夫。我們戒、定、慧沒有修,全都是漏,滿心都是煩惱;該守的規矩都不要守,該做的事情,我們沒去做,我們就是不守規戒,脫離了人的這個道德,人倫道德完全脫離了,造作很多的煩惱、垢穢。

所以,因為這樣,我們就像喝醉酒的人一樣,這樣迷失。我們明明身中懷著寶珠,卻是我們還是這麼貧窮,我們明明我們有真如本性,卻是我們還是,這麼的執迷、愚鈍,道理沒有辦法很透徹清楚,這是我們凡夫。明明我們有本覺慧海,我們有很多的智慧,就是這個智慧,還沒有和這個真理來契合到;儘管我們有,但是我們自己也沒有發現,沒有發現,就不懂要使用出去。他可以用這顆珠去貿易,後面遇到的這位長者,看到這位流浪在外面,「怎麼還這麼落魄啊?這麼久以前,我就已經給你這顆珠。你怎麼不知道,還是這樣?要不然,你這顆珠拿去變賣,你是很有錢,很富有,你怎麼還這麼落魄?」我們就能夠了解,覺者與迷者,覺者,他能夠道理應用自如,自己的真如本性,與道理契合起來,就富有智慧,就能夠天地宇宙的真理,無處不在,無法不通,我們應該就清楚了。我們現在還是層層隔礙著,和法好像還隔得很遠,這是因為,全都是這些無明的污染,將我們層層隔絕掉。

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、要用功,用功在「六根門」,最重要的在「六根門」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我們的心意。眼根能夠對外面的境界,耳根聽外面的聲音等等,一切和外塵境的接觸,我們的心是不是有,戒、定、慧來約束我們,不要越界,我們要防非止惡。但是,我們要殷勤精進,聞、思、修,道理在我們的內心,沒有漏掉。我們若能夠這樣,就是聽經,那個順序也放在心裡,也是用在日常生活裡,這樣我們的意識,就是以我們和外面接觸,將煩惱無明隔絕掉,將我們的六度萬行的因、行,能夠這樣讓它趕緊累積圓滿。自然,我們的六根、八識,一時都清淨,諸佛現前。

很多佛都在我們的內心,只要我們用心,自然我們的覺性,就這樣像是雨後春筍,就這樣一直一直冒出來。我們的覺性,總是要在聞、思、修,戒、定、慧,不要漏掉了。所以,「六萬」、「八千」,這「六根」和「八識」,我們要用心固守好,自然我們就不會再迷失,自然我們就回歸真如本性,接近佛的境界。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7年2月23日~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30310《靜思妙蓮華》尼首示意 眾得佛記 (第1368集) (法華經·勸持品第十三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