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【證嚴上人衲履足跡】 師徒情緣.代代相傳 - 20230225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258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3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【證嚴上人衲履足跡】 師徒情緣.代代相傳 - 20230225 Empty
發表主題: 【證嚴上人衲履足跡】 師徒情緣.代代相傳 - 20230225   【證嚴上人衲履足跡】 師徒情緣.代代相傳 - 20230225 Empty周日 3月 12, 2023 10:59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258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3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【證嚴上人衲履足跡】 師徒情緣.代代相傳 - 20230225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【證嚴上人衲履足跡】 師徒情緣.代代相傳 - 20230225   【證嚴上人衲履足跡】 師徒情緣.代代相傳 - 20230225 Empty周一 3月 13, 2023 2:47 pm

【證嚴上人衲履足跡】師徒情緣‧代代相傳 - 20230225
主持人黃敬涵:全球觀眾朋友大家好,在2022年的歲末行腳中,不少的資深志工離開人世間,像是臺東第一顆種子黃玉女老師,或是長期護持臺南靜思堂的志工許明賢師兄,對於弟子的離世,上人相當不捨,但肯定弟子們,過了一個有價值的人生,而且還把佛陀教法代代相傳,上人期許,除了資深志工、慈二代、慈三代,每一位弟子都能把握生命方向傳承下去。
師徒情緣.代代相傳
(背景畫面:2022.10.20臺東靜思堂。)
臺東慈濟志工:歡迎 上人回臺東的家。上人好。
上人(跟黃玉女師姊互動):好久不見,身體好嗎?
王壽榮兄: 上人問你身體好嗎?
嚴玉真師姊:她現在都一直嗜睡,然後記憶也一直在退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(背景畫面:2022.10.21高雄靜思堂會客室,溫馨座談開示。)
看到(臺東)第一顆種子,現在是坐在輪椅,我到了,坐在那裡,師父走近(她身邊),我就要彎下身,將身體彎下來,在耳邊問候她好嗎?身體健康嗎?你聽得到嗎?當我要問這些話,我心好痛。
(背景畫面:2022.11.9臺中靜思堂,歲末祝福開示。)
這次我從臺東上來,她還去我們的臺東的靜思堂,去看師父,我第一個手牽著就是她,黃老師,看了很珍惜,雖然九十多(歲)了,她還能夠(在)師父抵達了,讓我下車,第一個手牽到她,她就說:師父,很歡喜看到您,師父也說:是啊看到你,我很安心,所以這樣,我離開臺東,這樣一路往南、北上,從高雄這樣一直上來。昨晚聽到了,聽到她昨天已經過去了,這就是人生。
(背景畫面:2016.3.19花蓮靜思堂。)
慈濟志工黃玉女:師父最先想出家的那個時候,跑到臺東來,那時候我已經在臺東蓮社,那個時候修道法師,把我們師父帶到佛教蓮社來,那時候我們就認識了,那時候師父還沒有出家,還是一位小姐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(背景畫面:1995.1.14臺東聯絡處。)
她九十多歲了,臺東慈濟第一點就是在那裡,我離開家鄉,來到臺東就是住在她家,那個時候她的婆婆(王麵),也是將近八十多(歲),師父如果去就很親切,牽著師父的手,來啦,師父,我很歡喜看到您來。我如果來都來打擾你。她說,師父啊,您的腳步如果踏進門,我們的福氣就來了。很歡喜師父到他們家。
(背景畫面:1993.10.12臺東黃玉女老師家。)
臺東開始要救濟,要救災,那時候我都要自己去探勘,一住就是住好幾天,替我做事情,就是她的媳婦、她的兒子(王添丁),一個是校長,一個是老師,他們在那個地方,幫師父將慈濟的腳步這樣走出來,已經那時候校長,已經過去了,他也是九十多歲才離開,真的做到最後一口氣。
慈濟志工王壽榮:我覺得當時媽媽,他們的心中就只有 上人,長輩們他們這一分心,是我們這一輩的人應該去學習的,他們那一分跟 上人,行慈濟菩薩道的精神理念,要用很誠懇的心去看、去學、去做。
慈濟志工:就後面的師兄師姊,都是由我們黃老師來帶領,我們就把竹筒讓它回娘家,而且積沙可成丘,小錢行大善。
慈濟志工黃玉女:希望跟著我們的師父跟緊緊。(好。)好嗎?(好。)好,感恩謝謝。(感恩。)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(背景畫面:2022.11.9臺中靜思堂,歲末祝福開示。)
(畫面上)孩子就是這位,後面這位,他(王壽榮)就是現在負責嘉義,總是一家都是教育家,現在一代傳一代,已經到現在是傳第三代了,我在嘉義還叮嚀他,你們雖然傳第三代,記得,四、五、六代,《法華經》裡,佛陀說傳,傳到第五十代一直傳,二千五百多年前,我們這樣一直傳佛陀的教法,佛陀的教法,他的精髓就是《法華經》,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,就是要說《法華經》,這就是佛陀他一大事因緣。
師父是將這個一大事因緣一直傳,傳到現在四十一代了,再下去,同樣你們也要傳,師父的後面,法脈,他們繼續在傳,我如果沒有來這裡說話,他們會替我傳來這裡,跟大家說,我現在知道的,就是時間把握,也知道時間抓不住,因為擋不住、摸不著,這就是時間,擋它不住,這我們要好好盤點自己,還剩下多少呢?有我這個身體去為我的未來,我要走的方向又增加力量。
(背景畫面:王壽榮女兒不齡誼,與女兒一同在靜思書軒做志工。)
我要走的方向已經對準了,但是我要增加那個力量,才不會讓它絲毫的偏差掉,這就是生命。
(背景畫面:臺南靜思堂。)
慈濟志工許明賢:因為我經過大病,從鬼門關繞一圈再回來的人,我於生命的一個價值觀,會看得會更重,所以我會把握我們生命無常,把握這個時間點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過去許居士,那個時代他很用心,我們這塊土地要動工,看土地,他陪師父來看,莊居士發心,他這樣陪,而且這裡動土了,師父就說那裡就要守好,你要在那裡關心工地等等,你要關心喔,所以好幾位資深菩薩開始,就是這樣陪伴,這樣付出,就是這樣一心一志,一直這樣陪伴來,每一次師父如果到了,下車看到的,就是他站在前面,一群的菩薩把師父接進來,我邊走,他就邊陪著師父走在前面,就一直跟我說,我們現在道場已經有開多少班了,我們現在這空間是如何利用,是水、電、空調等等,沒有一項不是他最了解的。
(背景畫面:2022.10.30臺南靜思堂會客室,溫馨座談分享。)
許明誠同修許陳錦:臺南靜思堂那時候在蓋,因為 上人輕輕的一句,說你要常去那邊瞻前顧後這樣,但是他就深深地,深深地就聽入心裡面,就是真的一心一意,就是來(這邊)看顧這樣,也是因為他好好聽 上人的話,有 上人的祝福,他走入了慈濟,腳踏實地。
(背景畫面:2002.3.12臺南靜思堂。)
因為慈濟,因為 上人,他才有一個這樣子有價值的人生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(背景畫面:2001.4.8臺南靜思堂工地。)
人生這條路早晚要走,最重要的走得有價值,剛剛你已經講過了,師父一句話,其實師父說那句話之前,他已經就很用心在跟師父走,而且替師父在前面一直開路,這個地方有那個因緣,師父跟他說,那個地方這個家,你要開始去陪伴,真的他都做到了。
師父這回來,本來下車就一定看到他,或者是在樓上,我在這邊跟別人講話,他一定是在那邊顧到這邊,來來去去,每一回(搭)電梯下去就是看到他,這次真的每一個動作,師父眼睛看過去,沒看到他,不過,心都有他,所以他最重要的價值,就是有這麼多的法親,大家都很不捨,他是在大家心中,同樣帶著微笑,責任這樣在走,這樣在做。
(背景畫面:2001.4.8臺南靜思堂工地。)
所以你(許陳錦)放心,慈濟這條路,他一定跟師父一起在走,你放心,慈濟路不會斷,現在就要看你,你真的心要放開,他還沒做完的,你在這裡要繼續,你如果能夠常來(這裡),跟著師兄師姊,跟這個大家庭,不孤單,多照顧,這樣知道嗎?好,自己要顧好,你如果身體顧好,大家就不用擔心。
(背景畫面:2010.5.23臺南玉井大愛園區。)
許明賢媳婦楊宜儒:其實我這一次很感念,很感恩就是,爸爸在這麼多年做慈濟的過程當中,其實我們每天只看到他早上出去,下午回來,但是其實我們不清楚,我們的爸爸在做的事情,有多麼的偉大,那他付出的事情有多麼的宏遠,那一直到這一次他的告別式,有很多師伯從人文真善美那邊,取得很多珍貴的資料,那也很有心幫我們做成了一個,很好的紀念手冊,才知道說爸爸的點點滴滴,其實我進到這個家庭的時候,爸爸已經生病了,他也常常家裡,都有很多不舒服的時候,尤其是到後來他中風之後,我曾經有問過他,爸爸,你這麼不舒服,為什麼還要每天五點多就出門,這樣子不會太辛苦嗎?他跟我說,他做的一切歡喜自在,所以他願意這樣子做,然後一直到他大中風,沒有辦法再開車,最後我們在收拾,爸爸的社群的時候,一直到當天的中午,爸爸都還在張羅要做的事情,要寄給精舍師父的水果,還有他要幫 上人完成的事情,他都還在做,所以其實我非常地受到感動,那我覺得,我們現在都跟媽媽講說,爸爸已經離苦得樂,他現在已經換了一個新的好的身體,繼續地在走這一條道路,我們希望媽媽可以早一點放下心願,然後可以再繼續接替爸爸,來把這一條道路繼續走下去。
上人:很有智慧的媳婦,許居士實在做了很好的典範,所以你放心,在這個地方這麼多的我們的大家庭,所以有伴啦,不孤單,你看,人的身苦病痛(是)難免,你看師父也是拖命,感覺時間要把它很充分地利用,所以許居士,相信他跟師父一樣,也是這樣把握分秒,做到最後,所以你放心,他的時間都沒有空過,(他)是典範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(背景畫面:2022.10.30臺南靜思堂,溫馨座談示。)
真的是若想到許居士的身影,我就會覺得,人生為何這樣這麼無常,那歲月不斷過,人年紀會老,身體(壽命)長長短短,人生來人間到底多長的因緣,但是,長短的因緣不是很重要,最重要的是不是將這個身體,真正方向對準確,腳步準確,走對路,做對事,這就是我們的身體,這叫做報父母恩,我覺得我這個身體來報父母恩,生生世世的父母恩。
尤其是我這世的父母恩,身體是他(們)給我,讓我有這個因緣,有入佛門,(我的)師父只簡單給我兩句話,「為佛教,為眾生」,我現在這樣的年齡,我也感覺說,我真的「為佛教,為眾生」,我有做到了,因為有這麼多的慈濟人,真的替師父「為佛教,為眾生」,生生世世一直接下去。
(背景畫面:2022.9.25花蓮靜思堂,慈濟培訓委員慈誠尋根。)
慈濟志工蔡妤:在我小時候,十歲那年(父母)他們離婚了,那因為小時候我是單親,心中會有很多的怨恨,漸漸地把路走偏了,感恩有慈青讓我不再迷惘,因為媽媽的改變,爸爸他感受到了,也改變了自己浪子的個性,他們重新接受了彼此。
(背景畫面:2022.10.30臺南靜思堂,歲末祝福受證典禮。
2022.10.29臺南靜思堂會客室,溫馨座談分享。)
慈濟志工蔡妤:真的很感恩有慈濟,給我一個全新的家庭,也感恩有慈濟,讓我能夠從錯誤中意識到自己的無知與成長,我也發願要成為社會向善的種子,所以今年我報名培訓,用薰法來堅固自己的內心不再偏差,我在這兒也向 上人發願,我要用我的人生及慈濟的力量,引領更多人向善,做慈濟,感恩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未來的社會都是你們的,現在要好好地認識慈濟的方向。
慈濟志工林子恆:我跟慈濟因緣,是從奶奶(在我)小時候,就會帶我到環保站做環保、香積等等的活動,爸爸他陪伴慈青,帶領我認識了很多臺南區,很棒的學長姊,那我大學也就參加了慈青社,那媽媽在我國小的時候,擔任大愛媽媽,也陪伴我在校園中學習成長,那在慈青的生涯裡面,有很多的營隊跟活動,都可以讓我們把心中善的種子,用愛去把它灌溉,那也希望未來我們能夠,把這顆善的種子,從我們一生無量,去接引更多的年輕人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(背景畫面:2022.10.29臺南靜思堂會客室,溫馨座談開示。)
你們真好命喔,很有福啦,從小就是慈濟家庭長大,有媽媽,大愛媽媽,還有爸爸陪伴慈青的,這都是慈濟法很深入在家庭裡,所以你還要更用心,把握這樣的好因緣,慈青,的確是可以發心立願,挑起天下的米籮,你們都很有福,聽來你們的父母親,也大概都是有走入慈濟,你們大部分都是,慈濟的第二代、第三代,所以你們是很有福,可要知道過去的,在你們的父母的父母,那就是阿公阿媽的時代,那都是很辛苦,過去的社會,沒有你們現在社會的自由,但是,年輕人一定要記得,不管時代有多麼地新,將來你們也會成為人父、人母,你們的兒女,也期待能比你們更尊重父母,你們才會感覺到說人生價值。
所以說來你們的父母還算很有福,因為你們走入慈濟,那你們也是很有福,因為你們的父母也是慈濟人,可要知道慈濟所做的是天下事,為天下苦難在付出,瞭解了,你就要去負起責任,能真正地理解,在人世間付出無所求,這一群好人到底是怎麼做。所以你們現在就可以,挑起這樣的責任,但是你們一定要清楚,(做)慈濟不困難,不困難,很歡喜慈二代、慈三代都出來了,很歡喜,感恩,你們要好好帶領他們,好好照顧他們,要加油喔。
主持人黃敬涵:慈濟邁入第57年,從資深志工的打拼奠基,到現在有慈二代、慈三代,甚至慈四代出來接棒,象徵著菩薩道上的生生不息,我們要珍惜時間、分秒不空過,才會是最有價值的人生。感謝您今天的收看,我們下週見。
回頂端 向下
 
【證嚴上人衲履足跡】 師徒情緣.代代相傳 - 20230225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法喜充滿 :: 衲履足跡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