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0420《靜思妙蓮華》三學齊備 六度行因 (第1397集) (法華經·安樂行品第十四)
⊙惡世法末眾生瞋慢剛強,持經宏宣妙法有難堪忍,不若防難而安。以何法修?觀諸法如實相體離虛妄。慧平等觀近處以戒定為體,遠俗離塵而戒行精嚴為體,斂遊念而湛寂歸性寂真空。
⊙慧平等觀近處以戒定為體,遠俗離塵而戒行精嚴為體,斂遊念而湛寂歸性寂真空。
⊙定力既深,智光明發,三學齊備!六度行因是修為正身之妙行,因圓趨果成佛之樞要。
⊙「常好坐禪,在於閒處,修攝其心。文殊師利!是名初親近處。」《法華經 安樂行品第十四》
⊙「復次,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,如實相,不顛倒、不動、不退、不轉。」《法華經 安樂行品第十四》
⊙觀一切法空:謂修安樂行之菩薩,從正定心中,起觀照慧。觀察世出世間,一切生死涅槃,種種當體真淨,不受一塵,故云空,即第一義空。
⊙如實相:以一切眾生心境諸法,皆同諸佛所證實相平等,無動無壞,離諸妄緣相故。
⊙不顛倒:識得自體本空,實無顛倒。背覺合塵:遠離顛倒相;滅塵合覺,即無顛倒妄想。
⊙不動:法性本空,了徹空性平等,如如不動。不退:於眾生真如隨緣不減。不轉:於諸佛實不曾轉,真如隨淨不增。
⊙心無動轉,攝心不動如須彌山。菩薩具正知正見,故如是觀一切法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惡世法末眾生瞋慢剛強,持經弘宣妙法有難堪忍,不若防難而安。以何法修?觀諸法如實相體離虛妄。
惡世法末眾生
瞋慢剛強
持經弘宣妙法
有難堪忍
不若防難而安
以何法修
觀諸法如實相
體離虛妄
慧平等觀
近處以戒定為體
遠俗離塵
而戒行精嚴為體
斂遊念而湛寂
歸性寂真空
用心聽,因為再下去的經文,完全就是要以法來體解。前面的事,佛陀向我們教育的是很精細,要我們在人事上要如何修行。文殊菩薩很細心,配合佛陀教育的理念。深奧的經典要講解得很深,要聽不簡單,文殊菩薩,在那最艱難要如何聽法?這個境界,文殊菩薩就會來領眾,求法,讓佛陀更加微細,將法說得讓大家,更加清楚了解。所以在這段,文殊菩薩,他就提出了在這個惡世中,要來承擔弘揚這部經典,他的法要在人群中施行,有種種種種的困難。若遇到這麼多的困難,要怎麼樣面對呢?若要去對到困難,難道沒有方法能夠預防,不要去碰到這些困難。
這是在前面的經文,文殊菩薩提起來問,佛陀才開始再講解,希望大家能更加清楚,我們要如何避離?我們的心,你既然發心了,你要如何避離,這會影響我們道心?發大心是一項好事,也就是大乘佛法,要在人間中施行最重要,但是道心若是沒有很堅定,或者是道行較淺,那就容易被人誘引了。文殊菩薩請佛陀說出了預防,能夠避免這個危險,道心被人影響,要如何避免?
佛陀就開始說,從國王、王子開始,一直說到女人、不男之人等等,我們不要去親近。因為我們的道力還未很堅固,這些人的心態,以上這些人的心態,就是還很剛強,要調伏他們沒有那麼簡單,所以我們要避開。
所以,才有這一段,「惡世法末眾生瞋慢剛強」。在惡世中,眾生有這樣的生態,要持經之人,就是「弘宣妙法」,有種種的困難,他就要堪得忍;不只是明的來要堪忍,暗的來也都要忍、要耐,要耐得住這個心念。甚至外面種種心態不端的人,我們還沒有那個力量幫助他,反而我們會被他拉過去,這樣的人,我們也都要避免。所以,這種要在那個地方堪忍,不如就是預防,不可影響道心。所以,要用什麼方法?下面就說,佛陀開始就會說,要「觀諸法如實相體離虛妄」。這個相和體,要怎麼樣將它離開虛妄呢?這個如實的相,相的體形是虛?還是實呢?我們要認清楚。我們要發揮我們的智慧,「慧平等觀,近處以戒定為體」。
慧平等觀近
處以戒定為體
遠俗離塵
而戒行精嚴為體
斂遊念而湛寂
歸性寂真空
我們為了要離開那個妄,所以,我們要認「真」,認「真」那個實,實的相體,所以,我們要用平等。平等觀有遠近,近的就是在我們的周圍,遠的就是周圍外面的境界,有種種的生態在外面,但是最重要的是,我們自己裡面的心境,我們的心境要如何去預防?如何接受?該不該接受,那就是在我們的心境裡。這心境就是近處。我們雖然對眾生是平等;慧是平等慧,眾生都是平等。但是我們和外面的境界,六根對著六塵,這個「識」,就是我們內心的識,我們要如何去分別,該不該接受呢?道理要很清楚。雖然知道平等,但是應該要有分別相。外面的體相,一定要有,要懂得分別,是非要清楚。所以,我們用平等觀,要從我們的內心、意識,要自我警覺,用「戒定為體」;我們要持戒,我們的心要定,我們若脫離了戒的軌道,我們的心就沒辦法定下來。定下心來,沒有事情做不到。
有的人過去的習氣很剛、很強,但是接受佛法之後,佛法有種種的戒,這個「戒」,戒我們心理,要怎麼樣不要有瞋相剛強,轉瞋為柔,那個瞋怒的心將它轉過來,用柔軟心。同一個人,我們若是心中有戒規,自然這個形態就能夠調伏;好好調伏回來,面向著真理,自然去除了妄念。不該有的形象,我們就「戒」,戒除,開始用心避免,我們怎麼對人的態度,這就是要戒;有戒才不會與人衝突之後,心才自己來懊惱。
我們若能夠與人外面的境界,常常很和睦維持著,這也是叫做「戒」。若能夠常常和睦維持,我們的心就沒有起伏煩惱雜念,這樣就「定」了。所以,「以戒定為體」,這就是我們要實用。
「遠俗離塵而戒行精嚴為體」。我們若要修行,遠俗離塵。世間的情、愛等等,我們不就是準備好了,辭親割愛,俗念的俗情、俗愛,我們應該去除,就是「遠俗」。遠離了世俗的情、欲、愛,這就是要「遠俗」。「離塵」,「塵」就是塵染。世間很多就是這樣在攀緣,那就有很多的染,染著我們的心,人我是非無不都是在塵染之中。
修行,我們要將名利、地位、人我是非,我們都要撥開,要認清楚,這就是要如何離塵。你既然離俗了,斷了家屬的情愛,我們要更加小心,在人群中這些污染,名利、地位、人我是非,我們是不是有攪拌在那裡面嗎?我們不要和人我是非,在那裡攀緣,若是這樣才能叫做「離塵」。對錯要分清楚,人群中,我們是要入群度眾生,這是佛陀要我們行大乘法,不能離群,但是不受群眾所染著,我們就要有這一分,「遠俗離塵」的功夫,要有這個功夫。
所以,佛陀對我們說,說我們若是這個功夫,還未很堅固,前面所說的,從國王、王子、大臣,這種的權勢有力的攀緣,我們開始就要注意,我們就要遠離。不要在這個俗情,染污中,再去染污很多事情。所以,要有種種要遠離,不可親近。所以,因為這樣,前面若有聽過,沒有將它忘記,應該會清楚。「遠俗離塵而戒行精嚴為體」,我們自己要好好收攝我們的心,不要去受情緣把我們牽染著。雖然在人群中,要保持著心清淨行,所以,這是「戒行精嚴」。這就是我們的「體」,我們的相和體質應該要有這樣。
所以,要「斂遊念而湛寂」。我們不可有放逸,我要去哪裡觀光,我要去那裡找名勝……等等。一切風光都在我們的心裡。要去哪裡朝聖呢?聖地在我們的心。走多遠的路,心就散到多遠。所以,我們要「斂」,收斂一下,要稍微「歛游念」,不要這樣起心動念,光是想我要去哪裡、要去哪裡,在那個地方,心緣境攀緣。這個念,我們要收斂起來。我們的心要常常保持在很清淨,「湛寂歸性寂真空」。我們的心,不要常常放著這些俗緣,我們的心要好好遠離,才能知道「靜寂清澄,志玄虛漠」;這大家最清楚,也是最熟識的字句。「靜寂清澄,志玄虛漠,守之不動,億百千劫」,《無量義經》,就開始我們這個心境,匯入在無量義的境界。若能清楚了,這些事情就很了解分明。
定力既深
智光明發
三學齊備
六度行因
是修為正身之妙行
因圓趨果
成佛之樞要
「定力既深,智光明發」,我們的定力若深,自然我們的智慧就不模糊,我們看境界清清楚楚,不受境界、道理,將我們混淆了。道理歸道理,境界歸境界。我們的根和塵,雖然在根塵、塵境中,但是我們的意識是很清楚,所以定力分明,很深,自然智慧明亮。這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,本來就有。我們在「三學齊備」。
「三學」大家知道嗎?戒、定、慧,也要「六度行因」,這就是我們的修行,我們要行「六度行」,在人群中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我們要具備這些條件。入人群中去,要有「三學」、「六度行」,這個心和這個行。
六度行因,為正身之妙行,我們要學佛,我們有這個身體來人間,光是說修行、修行,是不是只是獨善其身?佛陀叫我們要兼利他人。要用什麼方法去兼利他人?就是用這「六度行」,這是我們的身,「正身之妙行」。我們的正方向,正行在人間、人群中。因為我們有這樣在修行,人群讓我們有機會行六度,所以「因圓趨果成佛」,這是最重要的樞紐,就是樞要,我們很重要的方法。這個門要打開,你就要將重要樞紐,要將它打開,這機器要先將源頭開動,自然機器就會轉。
同樣的道理,所以我們學佛,源頭,要怎麼樣找得到源頭,讓我們打開心門。佛陀來開、示,我們就要悟、入,這個機竅我們要打開,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,要如何定力深,要如何慧光發,就要從「三學齊備,六度行因」要修,我們才有辦法「正身妙行」。我們正身,我們所走的路,身向都是正,正行、正方向,走過來都是步步妙啊。我們要引導人入佛的法,我們自己就是要充分有法。法與法相會,這不就是很歡喜,法喜的事情嗎?所以我們要很用心,心要來體會寂靜清澄的境界。
接下來是要如何讓我們瞭解,空,真空寂靜的境界?我們開始就要很用心啊!
前面的經文說:「常好坐禪,在於閒處,修攝其心。文殊師利!是名初親近處。」
常好坐禪
在於閒處
修攝其心
文殊師利
是名初親近處
《法華經 安樂行品第十四》
前面會引誘我們的心,去偏向的那些境界,我們要先預防起來,再接下來,我們的心要「靜」和「定」。所以我們要在靜思修,這就是「禪」,「擔柴運水無不是禪」。佛陀的時代,他叫大家修行,你的心要靜、要定,你要找一個地方好好思考。但是,佛陀知道未來人間,五濁惡世,大家要把握時間,我們了解佛法之後,我們就清楚,清楚這個心的動念,其實將它的方向回歸回來正向。同樣是動,但是動中有靜,這種做該做的事情,心沒有虧損,所以他的心會時時輕安自在,走在那個正道上,舉手動足,無不是禪。因為就是我們的方向,所以這個時候,要說,常常在那裡坐,你在文字上來解,就是「在那裡坐」。時光易過,你光只是在那裡坐,坐了之後,你的心思有專嗎?有定嗎?假如不專、不定,在那個地方妄想,想入非非,招惹來了很多的邪思、邪念,走火入魔要怎麼辦?所以我們還是心寂靜,我們好好靜思修惟。
法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遠的在外境,近的在我們的內心,要好好回心回來找我們的真如。「在於空閒處」,明明要我們入人群中,怎麼又叫我們在空閒處呢?人群,我們若是心受染,那就是很雜了。若是心不受染,外境是外境,我們的根識是根識。這個塵境在外面,根識是在我們的內心,在我們的身和心。我們的身所行的、所做的是正向,是正行,若這樣,在人群中和那個外境,交雜的雜染就沒有了。
像蓮花,穩穩地在污泥中,蓮花的種子在很髒的污泥裡,它有它自身的清淨。同樣對污泥,就是成長了蓮。總而言之,這是清淨,避掉了污染,他還是獨處清淨。他的心還是一樣空曠,沒有這些雜念,就像天空包容大地萬物一樣,所以還是心很開闊,閒處,空曠清淨的閒處,同樣,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。文字,我們要好好去深入法的精要,不要受這個浮面,浮面的東西,這樣讓我們曲解掉了。我們要好好「修攝其心」,就是心要修好。
所以下面,佛陀再叫文殊:「文殊師利!是名初親近處」,前面的那些境界,我們遠離,心收回來,「修攝其心」,這就是遠離。下面接下來這段經文:「復次,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,如實相,不顛倒、不動、不退、不轉。」
復次
菩薩摩訶薩
觀一切法空
如實相
不顛倒 不動
不退 不轉
《法華經 安樂行品第十四》
這就是開始要帶我們,入那個「空」,要如何來體會那個空相,大家要用心了。一切法要觀,「觀」就是要用心,「攝心」就是觀,將心好好,我們的精神要集中在哪裡?這「觀」,「觀一切法空」。
觀一切法空:
謂修安樂行之菩薩
從正定心中
起觀照慧
觀察世出世間
一切生死涅槃
種種當體真淨
不受一塵
故云空
即第一義空
「一切法空」,我們已經發心了,要持經延續在未來濁世中,願意這樣發心,你能夠很多的困難你能夠克服,最重要的,你要如何避離那個困難,我們就要修「安樂行」。所以,要修「四安樂行」,不要去染著煩惱,我們的心自然輕安,自然沒有煩惱;沒煩惱的心,叫做「安樂」。
要如何避免煩惱?發心,這樣的菩薩就要了解。所以,「從正定心中」,我們的心要正、要定,有正、有定,正方向,有定心力,這樣之中起觀照的智慧。我們剛才說,「慧平等觀」,要用智慧來觀照,因為智慧發揮了光明,發出了這個光,能夠來照外面的境界,外面要如何讓它平等?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我們要「智」發光,「慧」就能去體會眾生皆平等,等等這些法,要用,很攝心,要收攝其心來「觀一切法空」,這樣才能夠心在安樂行中。
發心的菩薩,雖然很忙碌,他還是一樣避開了種種的難,也能夠安樂相處,在這個濁惡世中,能夠心得安樂。所以,這是「從正定心中」,起觀照的智慧,這在人群中。所以,「觀察世出世間,一切生死涅槃,種種當體真淨」。我們應該要好好用心,觀察世間法,世間人我是非,是如何產生?是如何有前面所說的,不該親近,那些人的心態?這世間為什麼會有這些事情呢?
尤其是世間還有,有真正的單純,本來人性就單純了。世間有世間法,有「三綱」、「五常」,有這樣的規律,這全都有啊!但是,眾生那個心若亂掉了,那就變成了亂相,讓我們不可去親近這些亂象,我們要很用心自我警惕。要如何順世間道?行善、行孝不能等,這就是「歸」,回歸人的道理,要如何維持一個家庭很祥和,這是世間法。要如何「三綱」、「五常」,回歸回來,家庭和睦?家庭和睦,社會自然很祥和,這就是世間法。
出世間法呢?那就是生死輪迴,很苦啊!雖然世間法,我們已經用世間法來教化,讓大家從心亂,心態偏差,把它導正過來,循循在這個世間法,這個倫理之中,軌道,但是生死永遠都是苦。要出世間,出世間法,那就是在佛法甚深一層,再深入的一層,如何了脫生死,能夠進入了涅槃。「涅槃」,就是出世間法;「生死」,就是還在人間法。要如何從這個人間法?我們一不小心,就是煩惱重重、造業了,所以,不如要了脫生死,從出世間法,不執著,了解一切法空,能夠讓大家慢慢脫離了貪,貪欲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這些慢慢習氣將它斷除了,回歸我們的本性清淨,寂靜清澄,回歸不生不滅,這個涅槃的境界,這就是「一切生死涅槃」。
「種種當體清淨」。回歸回來,我們是清淨的真如本性。「不受一塵」,叫做「空」,我們就是都很淨了,透徹的清淨。雖然「空」,但是我們知道「妙有」,妙有是「真如」,真如是清淨,沒有再受到人世俗煩惱的塵,來染污我們。雖然我們處在凡夫紅塵滾滾裡面,但是不受污染,就像蓮花一樣,所以叫做「空」,終歸是空。 就像空中,一切的物資「生」在大地,「壞」在大地,但是與這個空間,好像沒有一點影響。空間還是永遠大空間,不論大地如何的變化,空間,這個天空還是永遠都是天空,都沒有受污染,這叫做「第一義空」。空,永遠就是空相,就是沒有受這種種的事物,所污染到。
雖然我們現在說這天空受污染,其實這個污染塵,離天空還很遠,天空本來就是無體、無相,只是我們的眼睛,無法透徹到天空上,所以,這一切的氣,氣象,在這虛空中。我們所看到的有藍天,有白雲,或者是有…等等,有白天、有晚上。其實,這只是在大宇宙中,有形的東西,地球也只是大宇宙中的一顆星球,同樣的道理。所以,天空還是離太陽,也還很遠很遠,不是太陽貼在空中,同樣,空就是無窮盡、無形,所以「空」的道理。我們要了解「空」是這樣的空,無窮盡的空,無形體的空,這個空,完全不受污染,這才是「真空」。
我們真空,所以我們才能夠,真正是「妙有」,所以我們的「妙有真空」,互相沒有怎麼樣,有什麼污染。「空」也不受污染,「妙有」也是不污染,這都是叫做「真諦」,就是道理,這叫做「第一義空」。這就是「第一義空」,就是真諦。「如實相:以一切眾生心境諸法」。
如實相:
以一切眾生
心境諸法
皆同諸佛所證
實相平等
無動無壞
離諸妄緣相故
這些回歸回來,近的,那就是在我們一切眾生的心境,裡面的法。「皆同諸佛所證實相平等」。其實,我們人人的本心裡面,人人就已經具有這個實相。「以一切眾生心境諸法」,要看清楚,「皆同諸佛所證實相平等」,都是一樣。所以,「無動無壞」。我們內心的真如實法,和佛所證的是一樣,「平等,無動無壞」。因為既無相,哪有「動」呢?既無相,哪有「壞」呢?所以,「離諸妄緣相故」。我們已經離開了很多妄想,以及周邊的緣,都離開了,所有的相也都沒有執著。所以,「不顛倒。」
不顛倒:
識得自體本空
實無顛倒
背覺合塵
遠離顛倒相
滅塵合覺
即無顛倒妄想
我們不顛倒,我們心若沒什麼掛礙,那就沒有什麼樣的顛倒。所以,「不顛倒」,識得自體就是本空。我們若是很了解我們的自體,自體「實無顛倒」。我們的本質,真如,我們若認識了。我們現在和我們自己的真如,也還不認識;雖然真如本性在我們的內心裡,但是我們自己和自己是不認識。我們若認識,就能夠借力使力,就能夠和平合作。偏偏我們的行為,和我們真如本性,常常就互相違背,就是我們自己還沒認識,我們自己的真如本體。所以,我們若能夠「識得」,認識了,認識我們自己「自體本空」,我們自己的自體,真如本性,本來就是真空如虛空,就是無體相。我們若能夠了解這個「空」,是無窮盡的空,空性無窮盡,但是,我們應該要很了解,空性中就是有「妙有」。明明這個「妙有」,萬物帶不走,「唯有業隨身」。
明明我們就會再來人間,人間就是這麼的複雜,煩惱的事情明明就這麼多,這就是我們還無法去了解,我們這個煩惱中,藏著我們的真如。就是我們的心應該要很開闊,心包太虛,我們偏偏將它卡住,將這些人我是非這樣將它,這樣整個全都拉過來,這就是我們的顛倒。所以,我們要如何學得,「不顛倒」,那就是要認真,認識我們自己的本性。「實無顛倒」。放開了我們的執著,自然我們就不會有顛倒了。我們都執著在這個境界裡,所以顛倒很多,凡夫常常所做的都是,「背覺合塵」。
是怎麼會去「背覺」呢?怎麼會來「合塵」呢?「背覺」就是剛才說過了,我們不認識我們自己,我們的真如,我們和我們的真如不認識,所以我們常常,違背我們的覺性在行動,這叫做「背覺」。「背覺」,在這個塵埃、污染中,我們應該就要很清楚,去認識它,所以我們要「遠離顛倒相」。我們要先和外面,前面不該親近這些境界,我們要避開,不該親近,我們不要去親近;該追求的法,我們要身體力行,這我們應該要做的。「三學」、「六度」,這全都我們在學的過程,我們一定要去做的。
所以,我們要好好用功在,「滅塵合覺」,不要「背覺合塵」。「背覺合塵」,我們就是在那個地方顛倒,我們一定要「滅塵合覺」,才能夠沒有「顛倒妄想」,這要很用心。
不動:
法性本空
了徹空性平等
如如不動
不退:
於眾生真如
隨緣不減
不轉:
於諸佛實不曾轉
真如隨淨不增
「不動」,那就是「法性本空,了徹空性平等,如如不動」。我們的法性本來就是空,我們的真如與真空合一,真空與性會合,那就是「妙有」。我們自己要去體會,這個「真空」的性,所以「法性本空,了徹空性平等,如如不動」,自然就「不動」了,就「不退」了。
「不退」,就是「眾生真如隨緣不減」。眾生還是在這個真如,我們沒有離開真如,只是我們不認識真如,我們和它不認識。其實,是我們自己,在我們自己的本性,所以,眾生真如只是隨緣,隨緣,隨在這個境界裡面,污染的境界,隨這個緣去緣外境,去緣貪、瞋、癡等等。這是我們的真如這樣在外面,我們自己在外面,帶著我們的真如本性在外面,去污染很多東西。真如的本性,就沒有辦法發揮它的良能,但它還是存在,它是不減。
雖然隨著我們這樣到處在攀緣,卻是它還是「如如」,它還是不減,這是我的真如本性,我們自己沒有去啟發起來,剛才說的,眾生內心隱藏著的法,就是佛陀覺悟的法,這是同樣的道理。所以,真如隨緣不減。
所以我們「不轉」,就是也不曾轉過。「於諸佛實不曾轉。」既然佛陀覺悟的道理,和眾生內心的法是一樣,「諸佛實不曾轉」,我們的本性,本來我們就不動、不轉。佛陀覺悟,也是不曾轉。其實,法,原來就是,只是我們眾生迷,佛陀就要轉法輪,轉迷為悟。其實悟性是人人本具,這都是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。真如隨淨而不增,我們真如,若能夠回歸,自然真如就是淨的,永遠都是清淨的真如本性,它並沒有增,沒有減,既不增、不減,哪有麼什麼「轉」?
心無動轉
攝心不動如須彌山
菩薩具正知正見
故如是觀一切法
所以,「心無動轉,攝心不動如須彌山,菩薩具正知正見,故如是觀一切法」。攝心,不可動,就像須彌山。其實,有形就有動,尼泊爾的地震,須彌山也動了,不是不會動。不過,我們的心無形,它就不動。佛陀的時代一直用須彌山來譬喻「不動」,但是佛陀說,世間成、住、壞、空。連須彌山,在《藥師經》,須彌山也有傾動之時。在《藥師經》裡也有講,也是會傾動。所以,我們要用心去體會,「法性本空」,理就是清淨。「菩薩具正知(正)見,故如是觀一切法」。就是要用這樣來觀法。
各位,真的是要好好用心,愛的力量,雖然是愛,它有力量,那個力量是清淨;清淨的愛,能夠讓我們行「六度行」,不受污染,付出無所求。「六度」的因,我們乾乾淨淨,好好這樣種在人間,人間不論是世出世間法,都是以清淨無染,能夠為人群去付出,不傷害、染著我們的本性。這樣,我想,這是應行的菩薩道。所以,大家要時時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7年3月26日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