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30516《靜思妙蓮華》修習諸法 安住佛性 (第1415集) (法華經·安樂行品第十四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80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4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516《靜思妙蓮華》修習諸法 安住佛性 (第1415集) (法華經·安樂行品第十四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30516《靜思妙蓮華》修習諸法 安住佛性 (第1415集) (法華經·安樂行品第十四)   20230516《靜思妙蓮華》修習諸法 安住佛性 (第1415集) (法華經·安樂行品第十四) Empty周二 五月 16, 2023 8:49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80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4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516《靜思妙蓮華》修習諸法 安住佛性 (第1415集) (法華經·安樂行品第十四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30516《靜思妙蓮華》修習諸法 安住佛性 (第1415集) (法華經·安樂行品第十四)   20230516《靜思妙蓮華》修習諸法 安住佛性 (第1415集) (法華經·安樂行品第十四) Empty周二 五月 16, 2023 10:09 am

20230516《靜思妙蓮華》修習諸法 安住佛性 (第1415集) (法華經·安樂行品第十四)

⊙謂菩薩習諸法,開發無量智慧,通達甚深法義,於佛知見自然明了,心心寂滅住持不動,是為菩薩安住佛境。
⊙眾生迷情愛欲,諸法上生妄見,沉淪五道輪轉,開啟妄網教化,佛開闡一乘法,演暢如實相義。
⊙「菩薩有時,入於靜室,以正憶念,隨義觀法。」《法華經 安樂行品第十四》
⊙「從禪定起,為諸國王、王子臣民、婆羅門等,開化演暢,說斯經典,其心安隱,無有怯弱。」《法華經 安樂行品第十四》
⊙謂菩薩悲諸眾生造諸惑業,而受生死逼迫之苦沉溺惡道,即為眾生種種開示除不善法置之善處,令彼諸眾生之心各獲安隱。
⊙從禪定起:從靜思惟中,定理精義處,然後安詳,從定而起。演暢實相義,開闡一乘法。
⊙為諸國王、王子臣民、婆羅門等,開化演暢,說斯經典:為如是人等或時來者則為說法。
⊙其心安隱,無有怯弱:如我所說,依而行之。則得其心安隱,於大眾中說法,無有怯弱怖畏之過。
⊙「文殊師利!是名菩薩,安住初法,能於後世,說法華經。」《法華經 安樂行品第十四》
⊙文殊師利!是名菩薩,安住初法:安住於初心,菩薩所修最初安樂清淨,身心輕安。
⊙能於後世,說法華經:則能於佛滅後惡世,為諸四眾說法華經。遠離諸惡,住於佛法,故心無怯弱;無怯故安,因安故樂。
⊙謂菩薩習諸法,開發無量智慧,通達甚深法義,於佛知見自然明了,心心寂滅住持不動,是為菩薩安住佛境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謂菩薩習諸法,開發無量智慧,通達甚深法義,於佛知見自然明了,心心寂滅住持不動,是為菩薩安住佛境。

謂菩薩習諸法
開發無量智慧
通達甚深法義
於佛知見自然明了
心心寂滅住持不動
是為菩薩安住佛境

要用心,菩薩,就是長久時間,不斷學習,學習諸法,這是時間是無窮盡、無盡頭、無始終,這是很長久的時間。從開啟發一念心開始,長時間、無間不斷受持,就是一個目標,就是「開發無量智慧」,因為長久時間,所要追求的是無量智慧,總是通達了甚深法義,這是我們每天都有說不完的法,因為法無量,學也要無量,所以無量時間,學無量法。

所要學的,菩薩道萬行,目標就是到佛的知見。佛陀他的知見有多高?我們要追求的就有多高。有多深?我們所要學的就是有多深,這就是追求佛的知見,「心、佛、眾生,三無差別」。我們與佛原本所有的知見是一樣,只是凡夫一念偏差無明,帶動了我們的煩惱,不斷趨向,由不得自己,一直在六道輪迴,這就是凡夫。業力將我們帶動,要怎麼樣,才能夠找回自己的真如本性;真如本性,與佛同等。佛知見多大,我們的真如本性就有多寬,這是我們一直在說的話,也是法。

所以菩薩所要追求的,是佛的知見,是自然明了,法就是這麼的自然,幾天來一直在說,就是無體、無形、無蹤,但是無處不在,與我們的距離,零距離。我們開口動舌,舉足動步全都沒有離開這個理。理就是在不知覺中,這個不知覺中,那就是最健康、最真實的道理。走路,不記得我們兩隻腳,這才真的兩隻腳的健康;這兩隻腳健康,就是我們的身體健康,我們若是腳痛,其實腳和腰是有關聯的,腰與脊椎有關聯,所以,我們若要去探討這些,就是表示我們已經有毛病了。「我腳痛,是怎麼了?腳怎麼會痛?」看醫生,醫生就說:「你不是這裡痛,你的源頭是在這裡。」就是這裡和那裡,名詞不同,卻是原來毛病出在這裡,痛在那裡,讓我們就是去了解。

同樣的道理,我們怎會有這樣的無明,你苦在哪裡呢?苦、集、滅、道,「你為什麼會苦?」你會感覺你的苦,佛陀就為我們分析,「這是苦!」苦從哪裡來啊?「集」,「集」的源頭從哪裡來?就這樣一直分析下來。苦啊、集啊,「集」你這個因緣果報來。因緣果報,我們要趕緊回歸,要如何回溯我們的因緣,我們就是有造這樣的因,結這樣的緣,就由不得自己,今生此世,正報、依報會合,就是我們這一輩子,我們不如意的事情很多,是,不如意。而我們的不如意,就是因為在那個源頭,過去。你所做的,是不如意的因,你所結的,是這種不如意的緣,因為這樣,彼此之間,互相結了這個怨與恨的緣。我今生此世,我做什麼事情,你就是都不歡喜,我怎麼做,總是煩惱重重,這要怎麼辦呢?修行!回溯,我們是怎麼樣去對人,我們回過頭來,現在就要怎麼樣來回報人,自然,因消了,緣散了。

人生如夢,人生如戲,我們,前面我們,不是都這樣說過嗎?我們要怎麼樣,才能夠回歸真實的人生,不是夢,也不是戲,是我自己能安排我自己,不是夢幻中的人生,也不是,讓人為我們安排好的劇本,不是!是我們自己知道該怎麼做,這是真實的人生。回歸真實人生,就是探討道理,了解了,無形的道理,我們「有為法」,有作為的人生,我自己應該要如何做,方向正確,做一個認識自己生命價值。我們生命的價值我們自己認識,我們就是為人群去付出,這已經回歸到了發菩薩心。菩薩,就是知道生命的價值,價值是「菩薩所緣,緣苦眾生」,菩薩的任務,就是要在苦難眾生群中去付出,這就是認識自己生命的價值觀。

我們知道要如何去做,這種「自然明了」。有所作為,但是付出無所求,還是體會到「無為法」的道理,回歸到真理,從有所為的事相,回歸到無所為的真理。這我們這幾天都是一直在說,那就是「心心寂滅」。我們前念的一念心,我們已經做過了,就無掛礙,「無罣礙故」。後一念的心,我們不起,我們沒有想要,得到什麼樣的回報,不是認為我付出了,我就能得到好因、好緣、好果,連這些我們也不去想。所緣緣苦眾生,苦既拔已,我們只是一心想要為他說法,怎麼樣他才能在迷茫中,醒覺過來,也能夠了解苦、集的道理,回歸走入這條道,道「佛道無上誓願成」,就是要到達佛的境界,這就是我們要,「通達甚深法義」,這就是我們要開發無量的智慧,也就是將要通達的一條路──菩薩六度萬行。我們要通達的一條路。

我們要通到哪裡去呢?甚深無量義,就是佛的知見,就是回歸到大自然的道理,大自然的道理,無體、無形,我們生命的價值,那個體和形長得什麼樣呢?無體、無形,我們自己自了解。所以,價值就是要投入人群去,去拔苦眾生,這就是我們的價值。去做了之後,就是「心心寂滅」,沒有前念,沒有所得的後念,我們永遠一念心「住持不動」。自己能夠把握我們的心。常常向大家說,我們要將我們的心顧好,要把握自性,把握不動,這常常在向大家說,不要自己的心抓不住,要自攝其心,就是「住持不動」,所以,這樣叫做菩薩。菩薩是無始無終,這條路,六度萬行,是我們要堅持,一直到達安住佛的境界。我們追求的不就是這樣?所以,「眾生迷情愛欲,諸法上生妄見」。

眾生迷情愛欲
諸法上生妄見
沉淪五道輪轉
開啟妄網教化
佛開闡一乘法
演暢如實相義

這就是眾生。平常在生活就是這樣,一直在複製無明,這個無明從哪裡來呢?那就是在情啊、愛啊、欲啊,這就是眾生,迷茫的眾生。其實,生活都在這個法,我們開頭就說,法,和我們沒有距離,開口動舌;口,常常說,口要說好話;身體要做好事,走好路;心,要想好意,這就是我們在學的,要記得。所以,我們這個時候,總是凡夫,口不懂得說好話,總是搬弄是非,因為他迷失了道理。很多的禍端都是從口出,不是只有說,這樣輕輕動一個口舌,出一個聲音,這樣沒有什麼事情,事情大了!說好話能夠勸人行善,若是說了不好的話,去教人作惡,方向錯誤了,這會把人人的人生就迷掉了。這條路差毫釐,失千里,報路的人,開口出聲,走路的人,就步步錯誤。開口是這麼的簡單,卻是誤人很大。誤人也是誤己,所以,我們開口動舌要很謹慎。人人也因為聽一個聲音,就讓自己錯誤了。

所以這個聲音從口出,身體就去做了,很多迷、錯的事情,所以這種迷情,煽動情愛,就讓人想入非非,享受身體一時的暢快,就不記得這個短暫的暢快,原來是造長久未來的禍因,這就是我們人的「迷情愛欲」。

貪,貪永遠都沒有窮盡,數字,永遠都沒有停止,所以這個貪和這個數字一樣,無窮盡,從單數一直一直複數,一直複下去,這種無量數,實在是很迷。所以,法,日常的生活中,法,就是在我們身邊,把這個法,我們的生理,身體的道理去用在不法的事情。生理去用在不法的物理上,我要貪這個,我要貪那個,所有世間看得到,有物質的東西,我就是心起愛,心起欲,心起念,這種貪無窮盡,這也是在法中生妄見。

常常說,我們若懂得知道正確的方向,「菩薩所緣,緣苦眾生」,一點點的數字,我們能夠會合無量的力量,去幫助無數人,「粒米成籮,滴水成河」,不就是常常這樣說呢?點點的數字匯集,能夠做很多好事,貪的人就是很多很多還不夠,就是一直貪迷下去,覺和迷就是在這裡,所以,我們要知道,造成了眾生很多的苦難。

就像2008年,五月二日這一天,有關心的人就知道,天地間一個大災難,發生在緬甸。緬甸這一天,這樣狂風大作,叫做納吉斯,大風帶著大雨,瞬間損失了十四萬多人口,其實這是官方宣布出來的,真正於民間所說,是二十多萬人口,大風大水,損失這麼多人。人口的損失是這麼多,其他的物質那就不用再說了。農作物受損,房屋毀壞了,那是不計其數,我們接到這個資訊,很驚惶,趕緊追問,果然是這麼嚴重,我們要怎麼樣去幫助他們,伸出我們的援手呢?要去了解,要進去,臺灣要到緬甸,有障礙的門,要怎麼辦呢?我們就這樣從馬來西亞,這樣繞一圈的路程,從馬來西亞的菩薩,他們進去。

不斷那段時間一直在聯繫,拜託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的慈濟人,力量會合起來了。我們的宗教處,兩位馬來西亞籍,他們這段幾年間在斯里蘭卡,也是救災告一段落了。完成了這個任務結束,剛好要回來時,趕緊電話告訴他們:「你們不用回到臺灣,你們從那個地方,你們回去馬來西亞,和馬來西亞的慈濟人會合,趕緊去到緬甸,趕緊這樣繞過去了。」所以濟任,還有崇發,兩人就趕緊這樣,從馬來西亞到緬甸去了。

那段時間,因為緬甸是一個軍政府,那個時候,管禁嚴格,訊息不向外透露出去,進去之後才能夠了解。及時要趕緊發揮,看到的,手伸得到,腳走得到,我們做得到,趕緊去發揮。真的是那個時候,要做這些事情很辛苦,環境很受限,要做的,滿目瘡痍,是很辛苦。一直到五月八日,大陸四川地震,那個時候我們趕緊,要再往四川去這個時候,忽然間就接到,緬甸的政府一封函,因為我們那段時間,那幾天在緬甸所做的,真的是,他了解我們是真誠進去,對人民是一種安撫,是一種付出。

所以政府看到,他了解我們要去大陸四川,去幫助,所以緬甸就趕緊一封函來,希望慈濟正式投入緬甸。所以我們那一年的五月間,我們就這樣兩個地方,兩個國家我們都去支援,四川也大批的人這樣進去,很多人入四川去,緬甸所需要的我們也是,既然正式一封函來,我們加上馬來西亞慈濟人,會合起來,這樣正式展開了緬甸的救濟。走入緬甸去義診等等,所以從這樣展開了緬甸與慈濟,結上了很深很深的緣。所以在緬甸,除了從這樣的因與緣開頭,就那個「米撲滿」,現在世界都很有名,那個「竹筒歲月」,故事傳在緬甸,集點滴的力量,來救濟無限的人眾,這樣道理他們聽進去了,本來也是有學佛的國家,知道菩薩道就是在人間行,你點滴會合,滴水成河,你也能給人供應很多的水,一滴一滴的水會合來,也能夠供應給很多人,能夠喝的水;一粒一粒的米這樣會合起來,也能夠讓人止飢。

這個道理他們聽進去了,沒錢,沒有銅板點滴匯集,他們能從三餐要煮飯,米放入鍋裡再抓一把起來,放在塑膠桶裡面,小小一桶的塑膠罐,幾天後,這一把米一把米會合起來,也能夠一罐米,這變成了很有名,叫做「米撲滿」。用米,一把一把的,這樣節省我這一頓,不要吃那麼飽,我就節省累積起來,來幫助別人。這個觀念通了,現在已經這麼多年來,已經「米撲滿」,成為緬甸農村裡捐助。一次「米撲滿」回娘家,幾十個人,好像那個鄉村九十幾個人,這樣把「米撲滿」倒下來,快到五百斤,五百斤米。

所以我就說「一把米,五百斤」,每天的一把米,全村匯集起來,這樣集中起來五百斤的米,這五百斤的米,就能夠去幫助那種單親、貧困,或者是很可憐的人,他們就能夠幫助人。現在月月,他們都是「米撲滿」集中,集中來的米,就去幫助更貧困的人,這就是一般的人可以做得到。

但是有錢的人做不到,有錢的人,他的數字是無數,一直不斷不斷累積,這是眾生的迷情愛欲,這個法,能夠幫助人的法,他不要用,就是一直要滿足自己的欲念,永遠滿足不夠,就是這樣在迷。所以他會沉淪,都沒有做到善事,都一直不擇手段,一直想要賺錢多再更多,這樣對社會、對等等,造成了工業污染等等,這就是變成了,「沉迷五道輪轉」,自己由不得自己。所以「開啟妄網」來教化,唯有佛菩薩,他知道眾生就是這樣,在法上生起了妄見,所以結果將來要墮落五道,因為這樣,諸佛菩薩就在這樣的眾生群中,開啟了妄網教化,因為大家像在網中,好像魚群在網中闖不出來,諸佛菩薩就要開這個網,來好好教化,這就是佛陀「開闡一乘法,演暢如實相義」。佛陀循循善誘,從小乘教法,現在已經轉到一乘法,那就是菩薩法,在講說菩薩法,希望人人開大心,發大願,行菩薩道,這是佛陀演暢如實義,這就是現在的《法華經》,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。

所以,前面的經文:「菩薩有時,入於靜室,以正憶念,隨義觀法。」

菩薩有時
入於靜室
以正憶念
隨義觀法
《法華經 安樂行品第十四》

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,下面接下來這段經文,佛陀在前面,在前面的經文,在紛紛擾擾的人群中,他有時候心也要靜下來,要如何去為這些眾生,從苦難中拔苦,「苦既拔已,復為說法」。前面就是菩薩有時候,要「入於靜室」,好好來憶念,因為菩薩還在上求佛道,還不斷下化眾生,所以菩薩還是要有這樣的時間,回憶一下,要如何法來傳達,已經將他的苦拔除了,要如何讓他進入法的門來。

下面這段經文就是這樣:「從禪定起,為諸國王、王子臣民、婆羅門等,開化演暢,說斯經典,其心安隱,無有怯弱。」

從禪定起
為諸國王
王子臣民
婆羅門等
開化演暢
說斯經典
其心安隱
無有怯弱
《法華經 安樂行品第十四》

這就是要告訴我們,「菩薩悲諸眾生」,菩薩的悲願就是悲念眾生,同體大悲,悲念眾生造這麼多的惑,惑就是無明,造這麼多的無明,不斷在複製,這個惑如塵沙,很細小,很多,那個沙很細,很多這個惑。

謂菩薩悲諸眾生
造諸惑業
而受生死逼迫之苦
沉溺惡道
即為眾生種種開示
除不善法
置之善處
令彼諸眾生之心
各獲安隱

我們常常聽到沙塵暴,整個看起來,前面的境界「霧煞煞」,其實那「霧煞煞」是什麼呢?就是微塵。微塵隨風吹,吹到很遠,看起來就是這樣灰濛濛,所以有很多地方說:「我才擦好,怎麼又有沙?」這就是叫做微塵。我們凡夫所做的無明,就像這樣微塵一樣,這樣很細小的,就是這樣模糊,就是這樣。

所以,佛陀、諸佛菩薩,就是為這樣的眾生自不覺知,但是他就是因為這樣,迷茫了前途。前面的方向要如何走?不知道。所以「受生死逼迫之苦」,沈淪在惡道中。所以「即為眾生種種開示,除不善法,置之善處」。就是要將眾生不對的事情,趕緊將它改善過來,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。這就是為他開導。令「彼諸眾生之心,各獲安隱」,讓大家心安穩下來,這就是菩薩為什麼靜,將心靜下來,靜思惟,好好來思考要用什麼方法,來對根、對機,來為他們開導。所以,「從靜思惟中,定理精義處」,這就是「禪定」。

從禪定起:
從靜思惟中
定理精義處
然後安詳
從定而起
演暢實相義
開闡一乘法

從這個禪定中出,「然後安詳」起來。這就是菩薩的威儀。「演暢實相義」,也就是大乘法,「開闡一乘法」。

為諸國王
王子臣民
婆羅門等
開化演暢
說斯經典:
為如是人等
或時來者
則為說法

「為諸國王、王子臣民、婆羅門等,開化演暢,說斯經典」。這在長行文就已經都有解釋了,我們現在在說的還是偈文,重複前面的長行文,大家要再回憶一下。前面叮嚀大家要回憶,所以「為如是人等,或時來者,則為說法」。這些人,他們,前面我們有說長行文,不是為了要去博取他們的歡心,不是為了要去供養,不是為了去靠權勢,應該大家記得。但是,這些人,我們沒有要去求他們,他們若了解、願意,或者是對法不清楚,他能夠來,想要求法,我們就要為他說法。所以,「其心安隱,無有怯弱」。

其心安隱
無有怯弱:
如我所說
依而行之
則得其心安隱
於大眾中說法
無有怯弱怖畏之過

我們要對這些人說話,我們要心很自在;法,我們要很清楚。他有心要來問難我們,或者是心有疑惑不了解,有的是故意要來刁難,有的是真的不了解,我們要如何去回答他們?我們的心要自在,我們沒有怯弱。「如我所說,依而行之」,我們說我們所做,做我們所說,我們知道的,我們有經驗的,我們就去說給他聽。所以,「則得其心安隱,於大眾中說法」。我們的心很安穩,因為我們有經驗過,我們很透徹,我們了解,我們能夠安穩心來為他們說法,沒有怯弱,沒有怖畏。這就是我們要學法的人,要學得很透徹,清楚了解。我們有做過,有經驗過,我們能夠對別人說,這樣我們就能安穩說法。

所以下面這段經文說:「文殊師利!是名菩薩,安住初法,能於後世,說法華經。」

文殊師利
是名菩薩
安住初法
能於後世
說法華經
《法華經 安樂行品第十四》

現在,釋迦牟尼佛,再次叫文殊菩薩,「文殊菩薩啊!這前面說過這些法,那就是菩薩道。菩薩,你若發心要行菩薩道,前面我們說過了。」前面就是佛陀說,若要在後世講說《法華經》,有很多很多的刁難,有很多很多要忍耐,難堪、難忍。文殊菩薩又對佛陀說:「既然這麼的險惡,這麼的難堪忍,佛陀是不是能夠開一條,能夠避免那個危險,走起來能夠很安穩嗎?」大家再回憶一下,有經過這段文嗎?若有,就記得。所以,佛陀就說出了「安樂行」,能夠避免,這項避免那項,前面的經文已經說了,我們若是能力還不夠,不可要強出頭。這些人,我們就迴避他,好好認真精進我們自己。到了我們有經驗,一步一步去付出。佛陀已經教過我們,如何的方法來「安樂行」,住於安樂行。說法、修法能夠很平安,很安樂,這都是前面說的。

所以,在這段經文,佛陀就是說完了,教育我們避開了險惡,走那條較平安的道路,能夠輕安自在。「有為法」要用「無為法」的觀念等等,教育我們,我們知道。所以,在這裡,佛陀就說:「文殊菩薩啊!就是要用這樣的方法。自然大家就能平安」。

文殊師利
是名菩薩
安住初法:
安住於初心
菩薩所修
最初安樂清淨
身心輕安

尤其是初發心的人,「安住初心」,你的道業、你的道理,用功還未透徹,你現在才開始發心而已,這個才剛發心,你要能夠避免這樣這樣的環境,你能夠走這一條路,你要了解佛法住在生滅相,你要了解一切因緣,你要了解一切有為法。這些法都是我們這幾天來,一直在說的法。所以,初發心的人,這些法若清楚,自然你就很平安,安樂行。所以,「菩薩所修最初安樂」。就是清淨我們的心,心不要在那個地方起煩惱,清淨心,所以「身心輕安」。「能於後世,說法華經」。

能於後世
說法華經:
則能於佛滅後惡世
為諸四眾說法華經
遠離諸惡住於佛法
故心無怯弱
無怯故安
因安故樂

我們能夠在後世,來講說《法華經》,所以,能佛滅度後惡世,滅度後,我們現在的佛陀,就是兩千多年前已經滅度了。正法已經不見了,像法也過去了,現在是末法,末法就是世間這個道理,已經漸漸衰頹下去了,不只是指佛法,是世間法。古時候的人重視倫理道德,這個倫理道德愈來愈減少,減到現在,已經是將要沒有道理的時代了。所以這個時候,道理,佛法,在佛陀滅了兩千多年,現在的法,也已經這樣這麼的微弱了,這就是佛陀滅後的惡世。「為諸四眾說法華經」。在這種佛陀滅後的惡世,要來為四眾說法,除非就是要用前面一切無掛礙,清淨心,要保持得住,才有辦法在這種惡世的世間,去講說正法。

所以,「遠離諸惡」。我們要去遠離諸惡,避免那個險惡。前面說過幾種人,很惡的人,或者行業不對,或者是心態不對,這種,這樣的人,我們經驗還沒有很足夠,我們就不要去碰他們;我們若是碰到的時候,我們的心態,就要如何避離這個污染?我們唯有就是要自己清淨自心,才能辦法遠離諸惡。這個煩惱無明,我們才能遠離。所以,「住於佛法」。我們要常常將佛法放在心裡,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我們了解了。但是我們需要,需要緣苦眾生,我們需要拔除眾生的苦難。「苦既拔已」,我們還要再為他說法。因為這樣,我們法,一定要不斷吸收進來。所以「心無怯弱」,只要我們不要被他污染、不要被他影響了,我們還是保持我們的心清淨,一念心堅持,自然我們這個怯弱的心,就能夠這樣消除。

所以,無怯弱,故安,因為我們不怕,為什麼不怕?我有經驗,我很清楚,所以我不怕。我若沒有經驗,我的心就虛,我這樣對你說了之後,若萬一呢?那就是心虛,所以就會怯弱。我們若有經驗過,自然我們會很自在說話,所以「無怯故安」。我們不怕,我們沒有心虛,我們很實,所以心安。「因安故樂」,所以問心無愧,我盡心,法的經驗說給你聽,這是真實法。所以,我們能夠心安,所以我們會快樂。這就是要很清楚,菩薩要學習種種的法,開發無量的智慧,我們剛才說過了,通達甚深的法義。

謂菩薩習諸法
開發無量智慧
通達甚深法義
於佛知見自然明了
心心寂滅住持不動
是為菩薩安住佛境

我們為了就是要追求與佛同等,回歸真如本性,無處不在。我們的心包太虛,無處不在,所有的道理我們很清楚,那就是佛知佛見。在大自然境界中,我們無事不曉,無處不在,這就是我們的心包太虛,很開闊。

我們將我們的身心寂靜下來,這就是我們能夠心安樂的地方,住持不動。我們在法中,要常常把握好我們一念心,這就是菩薩要學習,菩薩所要行的「六度萬行」,他的目標就是佛的境界,安住。所以,我們前面也說過「三軌」——大慈悲為室,柔和忍辱衣,諸法空為座。我們還有什麼怯弱、會驚惶呢?不用怕,只要我們的心和法合在一起,心法合一。我們為人說法,在人群中,怎麼豈會受到污染呢?不會,只要我們人人時時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7年5月2日~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30516《靜思妙蓮華》修習諸法 安住佛性 (第1415集) (法華經·安樂行品第十四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