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30727《靜思妙蓮華》潛能共存 含藏道種 (第1467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7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727《靜思妙蓮華》潛能共存 含藏道種 (第1467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30727《靜思妙蓮華》潛能共存 含藏道種 (第1467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   20230727《靜思妙蓮華》潛能共存 含藏道種 (第1467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周四 7月 27, 2023 10:39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7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727《靜思妙蓮華》潛能共存 含藏道種 (第1467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30727《靜思妙蓮華》潛能共存 含藏道種 (第1467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   20230727《靜思妙蓮華》潛能共存 含藏道種 (第1467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周四 7月 27, 2023 2:50 pm

20230727《靜思妙蓮華》潛能共存 含藏道種 (第1467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
⊙共一天地間,生命共生息,覺道共菩提,法喜同分享。心地潛能共存,軌持真如本性,地裂開跡顯本,含藏菩提道種。
⊙「是諸菩薩從地出已,各詣虛空七寶妙塔,多寶如來、釋迦牟尼佛所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「右繞三匝,合掌恭敬,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以讚歎,住在一面,欣樂瞻仰於二世尊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右繞三匝,合掌恭敬,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以讚歎:禮已右繞旋,以順天道,如日月焉,以表敬儀。諸菩薩常以種種讚佛之儀,以行敬讚於佛。
⊙種種讚法:或讚多寶願力弘深,處處聽法;或讚本師隨機敷演,不生疲勞;或讚分身神通妙用,感應自在故。
⊙住在一面,欣樂瞻仰於二世尊:既行禮已,在一面立;欣喜愛樂瞻視仰慕釋迦多寶。
⊙「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初涌出,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讚於佛,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初涌出:自始從地涌出。釋尊久遠所教化之無量大菩薩,以是為說無量之緣由。
⊙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讚於佛,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:心誠致敬禮讚二世尊,恆久長時經是許久之時。
⊙法者有二:一、能持自性,謂一切法各守自性,如色等性常不改變。二、軌生勝解,如無常等生人無常等解。
⊙菩薩五智:通達智、隨念智、安立智、和合智、如意智。一、通達智,能覺如夢覺而通達諸法之智。二、隨念智,能憶持過去事而不忘失之智。
⊙菩薩五智:三、安立智,能建立正行而使他修習之智。四、和合智,觀一切法隨緣和合之智。
⊙菩薩五智:五、如意智,隨意所欲而無不滿足之智。
菩薩能聞持教法憶持不忘,說法無畏智無量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共一天地間,生命共生息,覺道共菩提,法喜同分享。心地潛能共存,軌持真如本性,地裂開跡顯本,含藏菩提道種。

共一天地間
生命共生息
覺道共菩提
法喜同分享
心地潛能共存
軌持真如本性
地裂開跡顯本
含藏菩提道種

我們要用心來聽哦!「共一天地間,生命共生息」。我們天地,所有的生物,不就是同在一個天蓋之下,地載之上,同一片天地?天地之間,就是所有生命,共生、共息的地方,所以我們應該是要相生、相愛,在這天地間。我們應該要能夠覺悟、體會,「覺道共菩提,法喜同分享」。我們要很體會,唯有在人間有生命這個時刻,我們有辦法去體會道理。生命間,還有萬物之間,生命的生理是如何來生?這個道理,我們如何生來的?如何將道理再傳下去?這種生理,還要每個人生活著,每一天都是這樣睡起來,動作。這個動作,就是各人有生活的循環,各人的循環有一個共同,那就是衣、食、住、行。大家的生活中,沒有離開人人要穿這件衣服,人人要吃飯,總是要食物,人人要有住止的地方,要有得住,有得休息,或者是生活空間;一定要有空間,要有路可行動。這是人人的生活,是共同,不能離開的法則。我們要去體會、了解,如何來生?如何生活?

若在生活間,除了這很共同的法則以外,那生態就不同了;生態隨因緣,隨心念。我們的因緣,面對著什麼樣的環境。有的人坐在辦公室裡,又是有冷氣,冬天又是有暖氣,很享受,他們的生態是這樣;有的人,在外面炎熱的氣候,所做的事情是粗重、是很辛苦,這就是他的因緣,就是他的生態。人人生態、因緣各不相同。而我們的心態呢?輕鬆、享樂的人能夠體會到,粗重、辛苦付出的人?若沒有這些人,哪有辦法有享受的環境呢?若沒有這些人,哪有這樣的空間呢?自己有享福的時候,應該就要去想,想到勞苦的人很辛苦。

若有這樣的想法,你富有、享受,你能夠付出,心念一轉就能夠同理心;能夠同理心,就懂得感恩,懂得付出,人群中去付出。若是在受苦難中的人,若能夠知道人生付出是一個福,體力去付出,成就一切好的環境,這也是福。生來的環境就是這樣,安貧自在。這個空間讓我們有活動,讓我們能夠用我們的體力,去成就這大空間,供應人群生活,這樣自己也沒有自卑感,自己也是很尊重自己的生命力。若能夠這樣,大家的心態就能夠平衡,就沒有不滿,也沒有貪念的心,若能夠這樣,這叫做「覺道共菩提」。大家了解,自己的生活是因緣、是心念,因緣果報,心念一轉,自然我們心向著法,自然心就很平靜,「覺道共菩提,法喜同分享」。應該知道「因緣果報」,了解自己的生命力的價值觀,自然就安分守己,會歡喜。常常若說:「辛苦哦!」「唉呀,幸福!美滿!」是啊,付出很辛苦,但是心念一轉:「幸福啦」,幸福就是美滿、歡喜。

我為何能夠做得這麼歡喜呢?我為何能夠這麼的美滿呢?我尊重我自己的生命,我體會我付出是快樂。這是什麼方法給我們的呢?因為通情達理。有方法給我,有心念讓我轉,所以我能夠通情達理,每天都開心,心開意解。就是因為法,「受志奉道,其道甚大」。這個法是如何來?我們能夠和大家分享:「我雖然這麼辛苦,不過我很快樂。」就像我們有一位菩薩,她的家庭環境很好,在家裡(有)四、五個傭人,但是她忘記了笑容要從哪裡來。而回來精舍了,精舍是這樣的環境,早上這麼早就起床,而生活是這麼的簡樸。工作在做,她也跟人家這樣搬椅子、擦桌子、掃地,很歡喜。她告訴我:「我在我們家,怎麼笑都忘記了,但是我回來這裡,我很歡喜。」是啊,環境再怎麼好,缺了法,連笑容都忘記了!

所以,我們還是回歸,很自然的環境;自然的環境,接觸得到一般的人,我們能夠看盡人間的苦相,我們回歸自己。自己真的是很有福,付出,付出是一分快樂的事情。雖然環境是這樣,但是心境是快樂的,這就是我們的法喜。法喜,就要和大家分享,為什麼我在這樣的環境,我會這麼歡喜呢?這個心,心靈會這麼自在?這就是很簡樸的生活,我們心很自在,所以知足心常樂、法喜。「覺道共菩提」,已經心中有一條覺悟的道路來走,走得輕安自在,自然就法喜充滿了。

所以,「心地潛能共存,軌持真如本性」。心地潛能大家都有,我們的真如本性,我們人人都有無限量的功能,但是我們很多人,都失去了功能了。因為我們將我們的功能,已經被煩惱、無明,將我們埋覆著,所以這個功能埋覆得深,但是人人都還在,這個潛能,我們的良能、我們的自性,人人本具,所以說「心地潛能共存」。有的人很能幹,有的人什麼事情都不會做;能幹的人,他就是因為他平時都是,有這樣發揮,發揮他的功能、作業,有在做。每樣都不會,是什麼都不肯做、什麼都不肯學,所以失去了功能。現在的人,為什麼就要每天出去外面,到攤販去買東西回來吃呢?我們家的房子,難道沒有設鍋、灶嗎?有啊!但是不會生火,不會用鍋子,不會,反正樣樣不會。

這已經功能失去了。以前的人,孩子小時候就開始學,女孩子七、八歲就要學做家事;現在有的二十七、八歲還不會,所以,我們的心地,這個潛能埋覆得很深了,這是無明深覆著,將它遮蓋掉。所以,「軌持真如本性」,被無明這樣遮蓋。我們現在若有法,我們的法,不斷用在我們的生活中,我們在這個天地之間,我們了解生命共生息,互相尊重。我們「覺道共菩提」,這個覺道本來就是菩提道路,我們已經在這個道路上走,我們的感受很多,我們能夠入人群,法喜同分享,讓大家知道,知道人人本具,我們的真如本性。心地,我們的潛能人人共存,若能夠知道,自然心中有法。

法,叫做「軌持」。這個法,他能夠將這些法,這樣,有條有理,能夠整理得很好,什麼樣的物質,是屬於什麼樣的生物?或者是物理?他一項一項都能夠讓它有軌道,這叫做「軌持」。道理,條條有理,就回歸我們真如本性。這條道路如何開,讓這條路通到哪個地方去,這種「軌持真如本性」,這我們人人本具。平時好好修行,累積我們一切的因緣種子,都好好累積。我們說過了,八識,前的「五識」緣外面的境界,六識緣了之後,起心意去分別;去思考,開始起動作。看他是行善的動作,或者是行惡──貪、瞋、癡,這種的動作去做業;每天所做的結果,歸納就是在第八識,善惡業的種子都是在第八識裡。所以,我們平時行菩薩道,入人群去輔導眾生,或者是與眾生共同入人群,去拔除眾生的苦難,付出共結法緣、善緣、造福等等,都是歸納在我們的八識,這叫做「六度萬行」。這個「六度萬行」,用長時間累積,這樣全都放在我們的本性之中,潛能、真如都歸納在這個地方。

「六度萬行」,就是菩薩道一直在成熟。這個時候,「地裂開跡顯本」,就是我們的心地,我們的種子一一浮現出來了。我們累積的是什麼樣的種子,什麼種子從地已經裂開了,種子的芽出來了,苗也出來了,這就是「含藏菩提道種」。這個從地裂出這些東西,這個種子,也就是菩薩心,我們菩薩道心已經顯現。過去所造作的「跡」──過程,這時候顯出來。我們的本性,那個過程所做,我們的本性顯現;這個本性顯出來,那就是已經很明顯了。在這個第八識,藏識的裡面,所藏著的就是這個善種子,就是我們的本性。

總而言之,我們在這個天地之間,生命共生息,同走一條路,我們時時法喜要和大家分享,大家要很透徹了解,心地潛能你我大家共存。法能夠軌持,我們守規、律己,我們就是真如本性,不斷和我們日常生活中共生息。我們就是在「六度」之中,落實在我們的生活裡,不斷累積我們的善種子,這就是我們的含藏、我們的菩提、我們的道種。這個「道種智」若出來了,那就是在菩薩道很明顯,就沒有過失。所以,我們要用心。

前面的經文也就是這樣說:「是諸菩薩從地出已」。我們過去累積下來,這個善緣種子已經出來了,「各詣虛空七寶妙塔,多寶如來、釋迦牟尼佛所」。

是諸菩薩從地出已
各詣虛空七寶妙塔
多寶如來
釋迦牟尼佛所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大家從地出來,湧現出來之後,就是在這個虛空中。「虛空」,大家記得,行在中道,不屬上、不屬下、不屬左右,就這樣飄然向著寶塔去了,寶塔裡面有二世尊,兩位世尊,一位是過去佛,一位是現在佛;過去的多寶佛,現在釋迦牟尼佛。他們到這個寶塔來,他們「頭面禮足」,寶塔在空中,這些菩薩在空中,就在那個地方禮佛,這就是規矩。「及至諸寶樹下師子座上佛所,亦皆作禮」。

這些菩薩,向二世尊頂禮之後。還一一向師子座上的分身佛,也同樣去作禮,這就是這些菩薩,湧現虛空的形態。那個境界,我們若做一個觀想,這個境界很美!空中妙塔,菩薩湧現,在那個地方的禮節,充分的理,充分的禮,禮和理合而為一,這叫做「軌道」。菩薩的軌道就是這樣來的。下面這段經文就說:「右繞三匝,合掌恭敬,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以讚歎,住在一面,欣樂瞻仰於二世尊。」

右繞三匝
合掌恭敬
以諸菩薩種種讚法
而以讚歎
住在一面
欣樂瞻仰於二世尊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「右繞三帀」。因為在寶樹來禮諸分身佛之後,還是照規矩,那時候印度的規矩,禮拜之後,周圍繞,就像我們在繞佛一樣,就這樣右繞了三匝,就是要繞三圈。還是「恭敬合掌,以諸菩薩種種讚法,而以讚歎」,以菩薩種種互相稱讚,以這個方法來讚歎。所以常常說,我們要互相讚歎,掩惡揚善,這也就是我們的美德。

右繞三匝
合掌恭敬
以諸菩薩種種讚法
而以讚歎:
禮已右繞旋
以順天道
如日月焉
以表敬儀
諸菩薩
常以種種讚佛之儀
以行敬讚於佛

所以,「禮已右繞旋,以順天道」。天道就是這樣,順這個「理節」,「理」這樣轉。所以,「如日月」。日月也是這樣在轉,地球也這樣在轉,公轉、自轉,在這個天體的都是這樣,虛空就是這樣在轉。所以,「表敬儀」。順禮節、順天理,順天際這個理,這樣日、月、星球的轉動,同樣的方向,這樣在右繞、右旋,這就是表示禮節的敬儀,恭敬的威儀。我們這全都要學,這就是我們的禮節。「諸菩薩常以種種讚佛之儀」,而「行敬讚於佛」。菩薩彼此互相讚歎,不只是彼此互相讚歎,這個儀式就是向佛,共同也是這樣的禮儀,這樣來讚歎佛,這就是我們平常的規矩。

所以,「種種讚法:讚多寶願力弘深」。用種種的讚歎,讚歎多寶如來他的弘願。

種種讚法:
或讚多寶願力弘深
處處聽法
或讚本師隨機敷演
不生疲勞
或讚分身神通妙用
感應自在故

我們應該還記得「四安樂行」,身、口、意、誓願。是啊!諸佛都是這樣,成佛就是這樣,我們修行也是要這樣。修行要注重我們身體的行為,身要為善行;口要讚歎人、說好話;心意,我們要知足、善解,我們要想好事情。而我們的願力,一定要發願,願力要深、要堅定。這就是「四弘誓願」──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、煩惱無盡誓願斷、法門無量誓願學、佛道無上誓願成」。這是要長久的時間,願要很堅定啊!

所以,大家來讚歎多寶佛,多寶佛他的願力弘深,就是「四弘誓願」,就是「四安樂行」都很具足。他的願,就是保存著全身入塔的裡面去,任何一個地方,有佛說《法華經》處,多寶佛他就塔現前,他的身也現前,出聲來做見證,這就是多寶佛他的宏願。所以「處處聽法」,這就是讚多寶佛的意思。又再讚釋迦牟尼佛,那就是「本師」釋迦牟尼佛。讚歎釋迦牟尼佛,在娑婆世界堪忍,他對這些眾生是耐心,用堪忍、耐心,對著眾生各不相同的根機,他「隨機敷演」說法,「不生疲勞」。儘管眾生機很鈍劣,但是釋迦牟尼佛他沒有疲倦感,他還是不斷不斷,應著眾生的根機,剛強難調伏,佛陀還是耐心來調伏眾生,用種種方法。

四十二年的時間還是殷勤善誘,看看眾生是什麼樣的根機,佛陀絕對不放棄,隨順眾生、應機逗教。這是佛陀對眾生的耐心,「不生疲倦」,這就是讚歎釋迦牟尼佛。或者是讚歎分身神通妙用。因為分身的佛,就是以釋迦牟尼佛的精神,能夠得以布滿十方界,在人群中去度眾生,與佛同等的心志,也是一樣應機度化,這就是神通妙用,隨順眾生在任何一個覺道。所以,無處不在,無生不度,這就是分身佛。任何一個空間,任何一類的眾生,他們都願意應機度化,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分身。為了多寶佛要來娑婆世界見證,所以,他召喚十方分身佛,回歸在這個靈鷲山,來聽多寶佛見證,這就是也將要「顯本」的時刻。

所以,十方分身佛就全都集中來,在寶樹下。這種感應眾生,無處不現的神通妙力,這就是他們禮讚寶樹下的,分身佛的道理。所以,這就是我們要用心去體會,法無處不在,能持,到什麼地方,都有這個規律的法則,所以「種種讚法」,這全都是法。所以,「住在一面」。

住在一面
欣樂瞻仰
於二世尊:
既行禮已
在一面立
欣喜愛樂
瞻視仰慕
釋迦多寶

讚歎之後,讚多寶佛、讚釋迦牟尼佛、讚歎分身佛之後,大家集中共一個方向,面對著兩尊佛,兩位世尊,所以這就是一個禮節。「既行禮(已),在一面立」,共同,那就是「欣喜愛樂」。大家就是用瞻仰,抬頭來看,就是非常的愛慕釋迦牟尼佛,與多寶佛。接下來再說:「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初涌出,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讚於佛,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。」

是諸菩薩摩訶薩
從初涌出
以諸菩薩種種讚法
而讚於佛
如是時間
經五十小劫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這時間很長哦!讚歎之後,經過了五十小劫。這就是說,自從開始菩薩湧現,這些都大菩薩,發心,那個心向力已經很堅定的菩薩。

是諸菩薩摩訶薩
從初涌出:
自始從地涌出
釋尊久遠所教化之
無量大菩薩
以是為說無量之緣由

自開始「從地涌出,釋尊久遠所教化,無量大菩薩」。這些都是,就是佛陀很久很久無量劫以前,大通智勝佛的道場,十六王子為他們說法,這些人一直一直這樣延續下來。這很長久(時間),無量的菩薩,生生世世耐心對眾生教化。「以是為說量之緣由」。現在再下去要說「量」。前面說「量」,多少多少恆河沙,從很多量的恆河沙再減、減,減到多少的「單己」,這個眷屬度化的過程,實在是很多。所以,「諸菩薩種種讚法,而讚於佛」。一直用種種,長時間一直都不斷在讚歎,菩薩也是同樣是這樣。「如是時間」,經歷「五十小劫」。

以諸菩薩種種讚法
而讚於佛
如是時間
經五十小劫:
心誠致敬
禮讚二世尊
恆久長時
經是許久之時

這就是表示這些菩薩,長久一直讚歎、讚歎,讚歎佛,很長久的時間!所以,這樣的讚歎,到底是在讚歎什麼?這是什麼意思?是要表示,「心誠致敬禮讚二世尊,恆久長時經是許久之時」,是恆久的時間,是長時間,經很久的時間,都是不斷不斷心就是讚歎。是啊,讚歎,讚歎佛的法。

法者有二:
一、 能持自性
謂一切法各守自性
如色等性常不改變
二、 軌生勝解
如無常等
生人無常等解

這個法有兩種,一種是「能持自性」。佛陀教育我們,讓我們了解,所有人間有相、無相的法。這麼多的法,法到底是什麼?法無體形,能夠說「一、能持自性」,這個方法就是讓我們的自性要堅持,就是「一切法各守自性」。其實,我們眼睛所看到,一切一切的物質,它都有它的自性在;每一項東西都有它的法,都有它的道理,有它的自性,這過去也常常說。所以,「如色等」,各種不同,不同,形形色色的物質,全都那個性都不會改,本來它就各有它的本性,這就是道理。每一項物有物理存在,人有人的生理存在,動物有動物的生理。總而言之,形不同,道理不同,但是每樣的形,都有每樣它的自性道理在,都有它的道理,這就是「性常不改變」。

第二,「軌生」,就是他的軌跡,他的生態是「勝解」,就是如何來解這個法。這些法,東西看到,我們有看到「色」,不知道它裡面的道理,我們人,我們有看到人,真如本性是長得怎樣?就要用什麼方法,去譬喻它、去分析它,去了解它,讓我們知道:哦,道理原來是這樣,善惡因緣果報原來是這樣。人間由不得自己,原來是這樣。這就是法。所以,「如無常等」。我們若沒有這個,有「常」「無常」,這個法,這樣無常要如何解呢?所以說起來,有常、恆常是我們的本性,亙千古而不變;這個「本」永遠不會變,但是「跡」是有變。有變,這就是在世間樣樣無常,成、住、壞、空等等,所以會常常說,一切皆空、一切無常,苦、空、無常,這就是法如何來分析。在苦、空、無常,而什麼是永恆?道理的永恆就是真諦。這就是要常常用種種的方法,來譬喻、言說。所以菩薩,菩薩這種永恆的志,菩薩「六度萬行」,要如何走過這條路?這條路在走,慢慢能夠通達。有什麼東西呢?五項的智,「菩薩五智」。

菩薩五智:
通達智
隨念智
安立智
和合智
如意智
一、 通達智
能覺如夢覺
而通達諸法之智
二、 隨念智
能憶持過去事
而不忘失之智

一就是「通達智」,就是「能覺如夢覺,而通達諸法之智」。我們在做夢,都由不得自己;我們做夢若清醒了,哦,原來是一場夢。我應該要做我今天真實的事情,夢是虛幻的,原來我們醒來了。同樣的道理。

二是「隨念智」,就是「能憶持過去事,而不忘失之智」,我們的記憶,所以一直說,法聽過我們還要記得住。雖然我們無法記得上輩子的事情,至少我們這輩子聽法,我們也應該要多回憶,不要忘記,這叫做「隨念智」。聽過了,現在又再聽,將前面的趕緊回憶回來。這樣法就通了;通達智,就能夠通達前面的法。還要再隨念,現在說,現在聽到,我們要隨念記憶起來。

菩薩五智:
三、 安立智
能建立正行
而使他修習之智
四、 和合智
觀一切法
隨緣和合之智

第三是「安立智」,就是「能建立正行,而使他修習之智」,那就是「安立智」。我們自覺、覺他,我們自己能夠知道這個法,這個智慧建立了,我們就要正行入人群中,也使人人能夠一樣,這樣來修習這個智,能夠了解。

第四是「和合智」。我們就要觀,「觀一切法隨緣和合」。我們要知道、了解因緣法。剛才開頭就說因緣,大家人人都無法了解,所以我們要多和人結善緣,我們要隨遇而安等等。我們的心態一念心,所以我們才有辦法,能夠得到「和合智」,觀一切法隨緣和合;人與人之間,一切法要互相和合。

菩薩五智:
五、 如意智
隨意所欲
而無不滿足之智

還有,第五如意智,這個如意智就是「隨意所欲,而無不滿足之智」。我們要隨這個智所欲,而無不滿足,我們全都很滿足。常常生活滿足了,他就很歡喜,很快樂。這叫做「無不滿足」,每項都滿足,這樣這個心是最歡喜,這叫做「如意智」;所以說起來,「菩薩能聞持教法,憶持不忘」。

菩薩能聞持教法
憶持不忘
說法無畏智無量

能夠聽法,聽來受用,常常記得,不要忘記了。這樣自然,我們就能夠常常入人群,去「說法無畏智無量」。這就是我們要用的道理,用在我們能夠有這個菩薩五智,也就是要用在我們懂得知道,天地間生命共生息。這段經文若能夠了解了,後面這個五智,我們就能夠很清楚。菩薩是充滿了那個善種子,浮出了地面,這個「本」,種子的本質,那就是含藏著很充分愛的力量。我們給他因緣,把握因緣,自然他就「一生無量,無量從一生」,那個量能夠散發到無量,也能夠回歸到一粒種子。這恆(河)沙的譬喻、樹種的譬喻,都能夠通達道理。所以各位菩薩,精神、力量總是用在一念間,所以人人要時時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7年8月5日~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30727《靜思妙蓮華》潛能共存 含藏道種 (第1467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