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30728《靜思妙蓮華》 (第1468集) 五十小劫 謂如半日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74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728《靜思妙蓮華》 (第1468集) 五十小劫 謂如半日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30728《靜思妙蓮華》 (第1468集) 五十小劫 謂如半日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   20230728《靜思妙蓮華》 (第1468集) 五十小劫 謂如半日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周五 7月 28, 2023 9:18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74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728《靜思妙蓮華》 (第1468集) 五十小劫 謂如半日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30728《靜思妙蓮華》 (第1468集) 五十小劫 謂如半日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   20230728《靜思妙蓮華》 (第1468集) 五十小劫 謂如半日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周五 7月 28, 2023 11:55 am

20230728《靜思妙蓮華》 (第1468集) 五十小劫 謂如半日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
⊙菩薩修行從初發心,乃至成佛,心不棄捨,常行六度,布施持戒。歷經無量數劫,盡未來世,無量無邊,無有厭足,菩薩長時忘我。
⊙「右繞三帀,合掌恭敬,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以讚歎,住在一面,欣樂瞻仰於二世尊。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初涌出,以諸菩薩種種讚法而讚於佛,如是時間經五十小劫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「是時、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,及諸四眾亦皆默然。五十小劫,佛神力故,令諸大眾謂如半日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是時、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:菩薩禮佛讚法,如是長時間。世尊默然端坐受讚。默然而坐:攝盡今時,全歸實際。
⊙及諸四眾亦皆默然:是時集會諸大眾皆默然。四眾亦皆默然:師資道合,不動纖毫。
⊙五十小劫,佛神力故,令諸大眾謂如半日:明不思議延長促短,自在神通之力,促彼長劫,令其見短。
⊙知曉解了之者,即短而長;見半日事、如五十劫;不曉了之者,即長而短,見五十劫如半日事。
⊙而五十小劫之久,佛以神力促之,令大眾謂如半日。即如眾生感覺此時分,心量中之半日,實則佛心量中之五十小劫如故,此所謂由佛神力。
⊙蓋一類有一類之時劫,而每類時劫中即各自有其心量中之單位,與其極短極長之概量。
⊙如人類心量中之壽量,為時、日、月、年、世紀等;四王天之壽量,以人間五十年為一天等;至佛之壽量,則短劫攝長劫,長劫攝短劫,劫至無量,佛亦與為無量,劫只半日佛亦與為半日。此即不可思議佛境界之時劫數量矣。非若眾生心量中之壽量,有智慧、根器等為之囿限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菩薩修行從初發心,乃至成佛,心不棄捨,常行六度,布施持戒。歷經無量數劫,盡未來世,無量無邊,無有厭足,菩薩長時忘我。

菩薩修行
從初發心乃至成佛
心不棄捨
常行六度布施持戒
歷經無量數劫
盡未來世
無量無邊無有厭足
菩薩長時忘我

用心啊,用心來體會。「菩薩修行」。菩薩修行是從最初發心那念心,一直維持這個心態,一直就是「六度萬行」,經歷了無央數劫,時間之長、之久。「虛空有盡,我願無窮」,這是諸菩薩他們從發心開始,一直用心付出,心無退轉,堅持這念心。是啊,是這念心,所以一直到成佛,心絕對不棄捨,就是常行六度,不遺棄一切眾生;任何一個眾生,他都是沒有將他放棄,他就是不肯捨,不捨離一切眾生。就是這個心態,時時與眾生在一起,常行六度,這就是菩薩的心願。長期布施,布施付出,永遠都是無所求回報,所以常行六度布施。這個布施,同時還是持戒,守規矩;修行、發心、付出,也是要守規矩。持戒,是維持我們的慧命的軌道;我們在付出,我們更需要將我們的戒律守好,這戒律能夠維持我們方向,不要偏差、錯誤,這是給我們生活中,身、口、意的規範。

眾生,道理就是禮節,禮節就是要靠持戒,戒律來維持;我們若有戒律,那就有禮節了。什麼能夠做?什麼不能做?該進行的要有分寸、要有禮節,若能夠這樣,我們就沒有犯規律,也就能夠維持著,我們的人身在人間。常常說,眾生,佛來人間救眾生,就說救人就好了,怎麼會說「眾生」呢?「眾生」,就是各種不同生態的生命,叫做眾生;不論什麼樣的生態,本具佛性,也是具足真如本性存在。

看到泰國,有一隻象,主人養牠好幾年了,主人年紀大了,八十多歲了。有一天,就這樣一場的車禍就往生了。往生,家裡的人在為他辦後事,主人的孩子看這隻象時,就對牠說:「爸爸往生了,是一場的車禍往生了,明天就要出殯了。」這隻象這樣聽到,就衝出了象寮,就向主人的家、的家庭走去。去到靈前,這麼大隻的象,這樣穩穩、穩穩走,走來到靈前,很莊重,那個形態面對著靈柩,這樣緩緩在那個地方腳屈下去,四腳屈下去,頭著地,很莊重地頂禮,禮拜他。

那個態度讓人很動容,看到這樣的形態實在很感慨,人有這樣莊重的禮節嗎?這種知恩圖報,感情這麼的溫馨、這麼的密切,動物的世界能夠有這樣,人的世界呢?這種的感情,這種的禮節,是不是人(能)維持做得到呢?這個舉動真的讓人很感動,雖然牠是象身,卻是行儀不輸人。但是為什麼落在象身?這就是他的過去生,這個過去生中,失了禮節,失了規戒,但是今生此時,這位主人和牠在一起,這樣慢慢地養、慢慢地教,也能夠這個本性真如,也能夠浮現,培養了感情,養成了禮節。動物近人性,比人性更加人性的真如本性,這種的表現,我們就能夠證明佛所說,眾生皆有如來智性。

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,修行在我們的行動中,我們的行動,付出守規戒,這要歷經無量數劫,時間要長久用心,我們一點點都不能偏差失錯。我們若是偏差失錯了,這因果也是要負責。善的種子或者是惡的種子,永遠都是在,惡的,同樣受業要報;善的,能夠受福得報。善惡皆有報,所以我們能夠遇到佛法,我們要好好。這個善惡雜揉,惡的趕緊將它減少,善的趕緊增加。

能夠就像菩薩行六度,布施、持戒,「歷經無量數劫」,能夠時時、時時,就是善緣種子充足,煩惱無明去除,全都沒有,若能夠這樣,那就是菩薩修行,從初,一直到成佛,這樣能夠不犯錯誤,這就是要看我們這念心,能夠「歷經無量數劫,盡未來世,無量無邊,無有厭足」。這念心,為善的心,度眾生的念,永遠沒有厭足,就是生生世世都是這樣,不斷受持、修行。這是「菩薩長時忘我」,長時間都忘記自己了,我就是從發心開始,不論經歷多久的時間,不論經歷了多生多世,多少生、多少世,我都是一樣。問我何時開始發心?忘記了;問:幾世前?忘記了,這是菩薩忘我;守持,長時間就是不棄、不捨,常行六度布施持戒,這就是菩薩的心。

我們發心修行,必定要有這樣的心態,這個心態是不是很困難呢?不困難,我們若將它當作「理所當然」,我們既然發現了道理,我們行這個禮節,順軌道去布施,落實在生活中,這是理所當然,若這樣怎麼會有厭足呢?這樣,我們長長久久,就是這樣這念心。這是在前面的經文,菩薩從地湧出,在靈鷲山,多寶佛塔前,前後次序向二世尊,兩位世尊禮拜。然後,寶樹下的分身佛,他們也一一向他們禮拜,同時繞,圍繞,這樣在周圍這樣三圈,「三帀」,所以「恭敬合掌」。

右繞三帀
合掌恭敬
以諸菩薩種種讚法
而以讚歎
住在一面
欣樂瞻仰於二世尊
是諸菩薩摩訶薩
從初涌出
以諸菩薩種種讚法
而讚於佛
如是時間
經五十小劫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這是前面的經文,「以諸菩薩種種讚法」而讚歎,「住在一面」,這樣一直讚歎,在一面的地方,大家歸位來了,就是瞻仰二世尊,「是諸菩薩摩訶薩」,是大菩薩,從湧出開始,他們就是一直。「以諸菩薩種種讚法」而讚於佛,讚法、讚佛,時間多久呢?經過時間「五十小劫」。五十小劫是很久,這到底是多久?這個長時間是在表現什麼呢?我們要耐心、用心體會。

接下來這段經文,就這樣說了:「是時、釋迦牟尼佛默然而坐,及諸四眾亦皆默然。五十小劫,佛神力故,令諸大眾謂如半日。」

是時
釋迦牟尼佛
默然而坐
及諸四眾亦皆默然
五十小劫
佛神力故
令諸大眾謂如半日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這要很用心入這個境界去體會。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,雖然這麼多的菩薩,恭敬在那個地方禮讚,禮佛、讚法,時間這麼長,這麼的虔誠,卻是釋迦牟尼佛是安然不動,默然端坐。

是時
釋迦牟尼佛
默然而坐:
菩薩禮佛讚法
如是長時間
世尊默然端坐受讚
默然而坐:
攝盡今時
全歸實際

這個「默然而坐」,就是靜靜的,讚歎就讓人去讚歎。大家在讚歎,讚法,說起了法的心得。「讚法」就是法的心得,一直在讚歎,用什麼法修行,得什麼樣的心境,他靜靜地聽。

在那個時間,就是「攝盡今時」。這個時間,大家在分享,分享佛的教法,用在內心,施行在行動裡;這個行動中利益了眾生,有什麼樣的成果嗎?就像常常聽,聽我們菩薩,慈濟人,平時到哪裡去,不論是救災拔苦,或者是有什麼活動,教育、人文在活動,之後都有心得。用什麼法去施行、去造作這些活動?結果有什麼樣的成效?他們會集時,就來講心得;他們在講心得,我們就要靜靜地聽他們說,用心聽他們說。他們的分享,將這個法回向回來,這樣在讚歎法,使用之後那個成果來分享。這就是在那個時候,所以默然,「默然而坐」,那就是「攝盡今時」。

任何人在說話,我們都也是要這樣。這是把握當時,享受人家心得的分享,我們也是要吸收。所以,「攝盡今時」,佛陀說出去的法,他們如何用?回來在回報,佛也是要靜靜地聽。所以,「默然而坐:攝盡今時,全歸實際」,表示法實用,實用在人間,能夠教導給大家,大家如法受持,施用在人群中,這就是很實用。所以,「及諸四眾亦皆默然」。

及諸四眾
亦皆默然:
是時集會諸大眾
皆默然
四眾亦皆默然
師資道合
不動纖毫

不只是唯有佛陀默然端坐,即使其他的四眾,佛陀的弟子,比丘、比丘尼,在家的優婆塞、優婆夷,全都就是這樣很靜默來聽,這集會的大眾都一樣,「四眾(亦)皆默然」,這就是表示「師資道合」。老師和學生,老師教出去的方法,學生已經成為師了。我們前面說,很多的數,慢慢一直時間變成了,「師多徒少」,應該已經去發揮功能了。接受了法,法去教度眾生,眾生的成果慢慢成就了,這些過去是佛所教化,成為菩薩;菩薩在人間再教化眾生,這些就是變作老師。這些老師再回過頭來到佛的面前,他們還是佛的弟子,所以,「師資道合」。菩薩就是受到佛陀教化,這個法去化度眾生;這個道和佛的道,就是會合,就是一致,法是一體、相同,所以沒有一點偏差,這叫做「師資道合,不動纖毫」,一點點都不差。佛的法,用在弟子的身上,弟子再去廣度眾生、教化眾生,也是同樣這個法,這樣去化度眾生。時間呢?很久,要分享的事情很多,所以在分享的時間很久,「五十小劫」。

五十小劫
佛神力故
令諸大眾
謂如半日:
明不思議延長促短
自在神通之力
促彼長劫
令其見短

「佛神力故,令諸大眾謂如半日」。更加要用心聽,五十小劫和半日差很多了。我們若想到一劫到底是多久呢?那是幾億年啊!「五十小劫」,這幾十萬億年,無法去計算的時日,和半日是要怎麼比啊!這也是要告訴我們,真的是不可思議,「不可說,不可說,不可言說」,那是為什麼呢?這法,佛陀在說法,言辭譬喻,談今說古,不只說今生此世你們要用這樣這樣的方法,想過去無量數劫以前,有什麼因、什麼果、什麼樣的緣,如何來接受。就像這樣過去過去,釋迦牟尼佛,他也談起了過去大通智勝佛,這麼長久的時間,十六沙彌,這個時間到底多長啊?但是幾句話這樣就過去了。

這就是儘管大通智勝佛,這段經文,〈化城喻品〉,我們也說了一段時間。但是再怎麼說,那個文章也是短暫,唸了就過去了,但是要說它的內容,就要說一段很長的時間。其實要說它的內容,所描述的時間無量數劫,這不可思議,真的是很長久的時間。所以,「明不思議延長促短」,時間能夠拉得很長,也能夠三幾句話就過去了。這些菩薩聽佛說法,他們出去在度眾生是廣無邊際,無法去說那個空間多大,去度多少眾生。同這樣的法,時間多久,去度多少人,這些若是好好說,當然很長的時間。所以也能夠說很長,也能夠說很短。

而菩薩,所有的菩薩在分享,大家要很用心聽;用心聽就不覺得到底是說多少,到底是多長?也會忘記時間,但是就是這樣說。因為佛的神力,「神通之力,促彼長劫,令其見短」。這也就是佛陀為我們,解釋很多的法,讓大家了解,很長久長久以前的事情,就拉過來,一場的說法就能夠說盡了,長久劫以前的事情,意思相同是這樣。這就是要讓大家「知曉解了」,對法很清楚了解。

知曉解了之者
即短而長
見半日事如五十劫
不曉了之者
即長而短
見五十劫如半日事

人人若能夠清楚了解,那就是時間不算長,引古說今,雖然古時代到底是多久多久以前,現在用現在來譬喻,或者拉長久的以前,來解現在的道理,這樣我們聽的人,知了!曉了了!體會理解了,若這樣,這個人自然就用很短的時間。就像現在,儘管用一個鐘頭的時間,大家應該若全都了解,就知道理,它能浸淫在歷久不變,這麼的涵蓋著那麼深奧的道理,我們就已經全都清楚了解,了解法。

所以,短就是長,就是用短短的時間,「我知道了,我知道了,我終於明白了,過去我還想不通、解不了,經過了幾句話,唉呀,我終於了解了、我體會了」。這「即短而長」,這就是了解,道理再怎麼深、再怎麼開、再怎麼廣,也是在短短的時間,我們全都體會了解。所以,「見半日事」。將很長久的事情,很開闊的道理,我們就是半日,我們就能夠了解。「不曉了之者」。若無法了解的人,「見五十劫」,就像半日的事情,不了解,五十小劫實在很長久,這我們要去體會。所以,五十小劫之久,佛神力促之,「令大眾謂如半日」。

而五十小劫之久
佛以神力促之
令大眾謂如半日
即如眾生
感覺此時分
心量中之半日
實則佛心量中之
五十小劫如故
此所謂由佛神力

就是佛陀他的智慧,講古說今,他就是這樣幾十劫、幾十劫,無央數劫前的事情,他就是這樣說;說盡了道理了,我們開始,〈譬喻品〉、〈信解品〉等等,難道不就是這樣譬喻過呢?很長久的時間,世間很細小的物質等等,來做譬喻時間,〈化城喻品〉不就是這樣呢?用種種的方法,還是不了解的人,「若算師,若算師弟子」永遠都無法去了解,算出了五十小劫的時間。就是道理就像時間。

你這五十小劫的時間,你根本無法去算,就像那沙土,要將它當做一個世界,那個世界裡面的物質,全都再將它磨像墨水;墨水再去滴,很微細、很微細,層層分析,這些世界才將它當成時間,這樣的時間多久?就是「若算師,若算師弟子」,無法得知。同樣的道理,糊塗的就是我們凡夫,有無明、有煩惱,你說這些數字,沒有數字可說,因為他無法體會那些道理。

但是佛陀對心靈的世界瞭如指掌,所以說,「佛以神力促之」。就是佛陀心靈的世界,他瞭如指掌,要說到讓大家能夠接受、體會、了解。所以,「令大眾謂如半日」。這麼長久,這麼開闊的道理,用什麼方法在短時間內,讓大家能夠接受?「即如眾生感覺此時分」,讓大家在聽這麼冗長的道理,讓大家能夠很清楚聽得懂,「知曉解了」,聽懂,這樣聽懂的法,就是他會感覺很短。所以,他「感覺此時分,心量中之半日」,這個心量,好像半天就透徹了解了。「實則佛心量中之,五十小劫如故」。因為佛陀的心量,在五十小劫以前的世界,道理歷歷分明在佛陀的心中,這是「佛心量中之五十小劫」,記憶還是很深。一直告訴大家,聽法還要再記憶著,同樣的道理。所以,「此所謂由佛神力」。因為這樣,才說是佛的神力,始令眾生「謂如半日」,好像半日。其實,佛陀用他的心量,他的時間、空間經過這麼的,歷盡了這麼多的時間、人間眾生的事相,他因緣果報等等,都收納在他的心靈世界裡。所以,「蓋一類有一類之時劫」。

蓋一類
有一類之時劫
而每類時劫中
即各自有其心量中
之單位
與其極短極長
之概量

若再用另外一項的角度來說,各一類的生靈沒有一樣的時間,「時劫」就是時間,每一類眾生,生命的世界、時間都不同。你還記得以前,在精舍的「大寶」,獸醫說牠的壽命,已經是十幾歲了,「依照牠的壽命時間,差不多人的八十歲的老。」好像,記憶中好像是這樣。壽命的世界,這個眾生壽命世界和我們不同。而我們人間的壽命呢?四天王天的一天是我們五十歲,若是忉利天呢?它一日是我們的一百歲。天人的歲數和我們人間的歲數是不同。所以說起來,每一類有每一類眾生的時間,那個劫,時間的長短是不同。

所以說起來,我們應該要很相信,佛陀所說的時間不是說,「哪有可能時間那麼長」,是啊,狗類、貓類,這和我們很靠近,這樣的牲畜,牠們的壽命類推,和我們人的壽命,同樣都是有這樣,各類不同的壽數、時間,所以,「時劫」就是時間和壽命。慢慢要接近壽命的觀點來了。所以,「而每類時劫中,即各自有其心量中之單位」。應該大家會清楚了,我們人有我們心理的數字,天有天人心理的數字,每一種生物就有每一種生物的,心理、生理的數字在,所以與其極短及長;極短和極短那個概量是不同。所以,人類的心量是用壽命,我們的心量是用壽命來推測。壽命,我們這個壽命,我們就是在這個人間,這個人間如何叫做「壽」呢?壽就是年齡,年齡就是時間。

如人類心量中
之壽量
為時、日、月
年、世紀等
四王天之壽量
以人間五十年
為一天等
至佛之壽量
則短劫攝長劫
長劫攝短劫
劫至無量
佛亦與為無量
劫只半日
佛亦與為半日
此即不可思議
佛境界之時劫數量矣
非若眾生心量中
之壽量
有智慧、根器等
為之囿限

時間要從秒啊、分啊、鐘點、時為單位。時間再來說日,一天是二十四小時,就是一天;月,三十天為一個月,十二個月叫做一年,這就是人的壽命,用壽命來測量。到底時間要如何算?人間名稱的時間,就是用這樣來明顯讓大家知道,這是時間,和我們人類很接近要用的,人類在用的時間,就是從秒、分、時,這樣說到日、月、年,再來就是「世紀」;一百年為一個世紀。就是說起來,時間就是這樣算。所以,「四王天之壽量」,是「人間五十年為一天」,就這樣將它推算去。若是兜率天,那是幾千年了。總而言之,這個數字,用這樣,以人類的時間來算,那就要算劫,劫就是劫波,劫波就是叫做長時間。這長時間就是這樣。

所以,「至佛之壽量」,到佛的壽量,那就是「則短劫攝長劫」。佛陀在這個時間,在我們地球上的人間裡,他的壽就是「短劫攝長劫,長劫攝短劫」,意思就是涵蓋,雖然在人間,這個壽量來和天人比,那差很多;不過以佛的心量,他就是能夠短短的人間,能夠用長長長的慧命。若要告訴我們這個慧命,真如本性是無始終,無始無終,這個命更長,不只是佛有,我們人人都有,本具佛性。所以,佛性在這種短暫的人間,佛性是永恆,所以「則短劫攝長劫,長劫攝短劫」。

但是,他的佛性,就是為了不捨眾生,一大事因緣,顯跡人間,所以在人間同樣有嬰兒的時段,這個時間,有少年的時間,就是這樣一直到八十(歲),就是老年的時間。這慧命,佛性是無量,還是一樣,無生、無死,不老、不滅,總是永恆是這樣,所以「長劫攝短劫」。這用慧命、用佛性來人間。「劫至無量,佛亦與為無量,劫只半日,佛亦與為無量」。這樣,就是同樣,佛陀又是以這個無量時間,只讓大家在半日間這樣去體會。在靈鷲山裡,這天的時間就是佛陀入寶塔去,與多寶佛並坐在一起。這當中在說法,也是這些菩薩從地湧出,這個時間,所以說起來,佛陀靈鷲山說法七年,這一天諸菩薩從地湧出,意思就是佛陀已經為眾生,講起了行菩薩道重要的法──大慈悲為室,柔和忍辱衣,諸法空為座,而這樣去說法。「三軌法」,又再教我們,「四行法」、「四修法」,都全教過我們了。大家的心地,心開意解了,所以有這樣從地湧出,這個時間大家湧出、湧現出來,來讚法、讚佛,這時間用了半日的時間,讓大家來分享。

「此即不可思議」。這是佛陀心靈的境界,讓大家這樣互相來看到,聽到大家在讚佛,看到大家在發心。這「佛境界之時劫數量」,這就是佛的心靈世界,讓大家體會到,體會到佛的教法,所以人人心開意解了,很了解。再來就是說,「非若眾生心量中之壽量,有智慧、根器等為之囿限」。就是這是佛的心量,他能夠在五十劫與為半日,用這樣的方法讓大家容易接受。不是像我們眾生,仔細在那裡計較:五十劫是多長?我要如何分、如何分?這種計較心在那個地方,只是在論道理,論而沒有實際行動,不是這樣而已。凡夫就是都只在那裡聽、在那裡論,沒有身體力行,就沒有心得,就無法知、無法曉了,無法了解,所以心量還是在那個地方。所以,眾生的心量,還是有一個界限,所以「有智慧、根器等,為之囿限」。我們凡夫是以為,這樣是很有智慧,我懂很多,我了解很多,將自己局限起來,所以「囿限」,這「囿」字又將它圈起來。就是再怎麼樣,世間凡夫讓你再有智慧,同樣也是一個局限,就是這樣而已,無法跨出了與佛一樣的心量。

各位,學佛真的是要突破這個心量,我們不要「有」,再用「框」將它框起來,這樣的智慧總是一直就是,在這樣的世界之中,無法像佛陀,將他的心量打開,無量的世界瞭如指掌。長時間,空間,過去五十劫,他,對佛的心來說,就像展開我們的掌,我們的掌心,來看掌心上的東西、數字,同樣的道理。我們凡夫說,「知道了、知道了」,讓他算很多,一直去研究,一直去……。他的突破就只是在,「知道了、知道了」的範圍,知、識,不行,不去行,怎麼樣的空間,他就是走不到,怎麼樣的時間都是短暫,所以無法維持著菩薩心,是在永恆,就是很難。

所以,我們剛才說,菩薩修行要從初發心,乃至成佛,這個時間這麼的長,空間更是無邊際,一定這念間就是絕對沒有間斷,這是長時修,無間斷,這就是菩薩心。所以,我們平時在說的菩薩心,好像很簡單,要持久是不容易,修行難就是難在發這念心,繼續持久,長久的心,這樣的困難。所以我們既然聞法,有困難嗎?要克服。要克服,就是要時時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7年8月7日~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30728《靜思妙蓮華》 (第1468集) 五十小劫 謂如半日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