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30801《靜思妙蓮華》唱導之師 問訊世尊 (第1470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70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801《靜思妙蓮華》唱導之師 問訊世尊 (第1470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30801《靜思妙蓮華》唱導之師 問訊世尊 (第1470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   20230801《靜思妙蓮華》唱導之師 問訊世尊 (第1470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周二 8月 01, 2023 9:04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70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801《靜思妙蓮華》唱導之師 問訊世尊 (第1470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30801《靜思妙蓮華》唱導之師 問訊世尊 (第1470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   20230801《靜思妙蓮華》唱導之師 問訊世尊 (第1470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周二 8月 01, 2023 12:27 pm

20230801《靜思妙蓮華》唱導之師 問訊世尊 (第1470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
⊙菩薩四安樂行,身乃踐履萬行,賴於修正身行,口能宣說無邊妙義,持正語行,意思量作正行,弘誓恆持願行,大悲安樂立行。
⊙「爾時、四眾亦以佛神力故,見諸菩薩遍滿無量百千萬億國土虛空。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:一名上行,二名無邊行,三名淨行,四名安立行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「是四菩薩於其眾中,最為上首唱導之師。在大眾前,各共合掌,觀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是四菩薩於其眾中,最為上首唱導之師:是菩薩眾中最為領導上首,作善有為六度萬行,唱導為眾之師。
⊙在大眾前,各共合掌,觀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:領前出眾合掌觀佛問訊,而作是言。
⊙「世尊!少病、少惱,安樂行不?所應度者受教易不?不令世尊生疲勞耶?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世尊!少病、少惱,安樂行不:稱言世尊,是否少疾病,少憂煩不?於起居中常得安樂,正道易行不。
⊙少病少惱:問候如來安樂。此如來已離世間有漏五陰,豈有病惱?即欲示同人間法,順土常儀,故須問病惱。
⊙眾生煩惱病輕,則易化度,不生疲勞。問候如來,即問候其度生之事業。
⊙所應度者受教易不?不令世尊生疲勞耶?:所可度眾、易受教不?機易受化,師則不勞。
⊙此約如來應化之身,同於人世。故以世情而致問訊,若據真身,初無逆順。
⊙問眾生易度:身乃載道之器,日用相關,故首問問眾生易度。如來垂訓,眾生受化育之道,故次問之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菩薩四安樂行,身乃踐履萬行,賴於修正身行,口能宣說無邊,妙義持正語行,意思量作正行,弘誓恆持願行,大悲安樂立行。

菩薩四安樂行
身乃踐履萬行
賴於修正身行
口能宣說無邊妙義
持正語行
意 思量作正行
弘誓恆持願行
大悲安樂立行

用心啊!「行」是要我們身體力行,〈安樂行品〉,也就是這樣告訴我們,弘揚佛法,要在五濁惡世,能夠安安樂樂說法、受法,這必定要「四安樂行」,身、口、意、誓願,這都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。「身」,一直都是和環境、聲色等等,就是接觸很密切,沒有一個時間,離開這個身的感受。儘管我們面對著外面的環境,外面的環境不斷在變,現在這個人來,在和我說話,他每一句話,那話都是一直隨著時間,消逝過去,我們在聽,聽進去了,但是「意」我們還在心裡,儘管聲音是這樣過去,卻是那個意念還是將它存著;說的話是什麼意思?每一個字都有它字句的意思。時間、聲音,瞬間過去,我們吸收進來,那個意解了,我們吸收來了。

所以,外面的境界是這樣,沒有離開「身」,因為說話的人,是一個身體,身體完具,所以語言是從口出,而我們身體完全,六根完具,所以聲音從耳聞,耳朵聽進來,耳朵聽進來,我們就是「意」存著。我們的身體,六根都集中在我們的身上,所以我們這個身體,在日常生活面對著的境界,不論是聽到的、看到的,即使看到,這個境界也不斷飛秒閃爍,這樣一直過去。就像在錄影,其實那個影像裡面的電子也是,就是要分秒分秒不斷、不斷,不只是分秒,是飛秒,很快速、快速這樣過去,連連接接,錄來的影像才不間斷。對著現況,現在在說話,現在的形影都是一樣。

同樣,大家眼睛看出去,其實不是靜靜地看,眼神經也是不斷,一直閃過、一直閃過。同樣的道理,境,一切所用的東西,以及存在的東西,就是不斷、不斷這樣消逝過去,但是我們的身體還是沒有感覺,如如不動;反正我就是面對著這樣的環境,我就是這樣聽,我就是這樣看,其實內含著,我們有很多瞬間不停留的,這樣消逝過去。我們自己也沒有感覺!但是這個沒有感覺的身體,力行在這個「理」,這就是道理,很多很多的物理世界,很奧妙、很微細,卻是我們在使用,我們卻不了解,不知道。

所以,我們每天都這樣過日子,是什麼時候在老化了,自己也不知道。自己的身體,我們每天在用,連自己都不知道。這種道理,很深祕的道理,我們無法了解。我們的身體有什麼毛病,我們自己也不知道;就是自己不知道,有病才要看醫生。我們的器官,哪一個地方有什麼樣的疾病,我們也沒有感覺。醫生,表面為我們看,也沒有感覺,但是要望、聞、問、切;我們要敘述說:我哪裡怎麼樣、怎麼樣。醫生要很用心、用心聽,憑他們的經驗,認為:哦!可能要再做進一步的檢查,就要再借外面的儀器來幫我們找,找出我們身體裡面的毛病。

現在科技發達,照一下,秒鐘一照,攝,這樣就起來了。經過了判斷,「哇,這個地方有塞住!」「哇,這個地方有長東西」,「哇,這個地方,已經在硬化了、老化了」,這我們自己都不知道;老化,什麼時候?不知道。什麼時候塞住?也不知道。哪一個地方,長了不規則的毛病出來,我們也不知道!這就是我們人的身體,到底要如何能夠認識?其實,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,是很自然的法則,不過我們若認清了,生命就是這樣,我們要如何了解生理之後,我們更加重要的是了解心理──生、住、異、滅,我們心理。現在在聽,聽,感動了,卻是聽了之後過去了,忘記了,那些事情和我沒有關係,所以我的感動不必拿出來用,就是這樣,就「異」、「滅」,就不見了。雖然感動,我沒有身體力行,因為這些事情和我無關,這樣就放它過去了。

法,我們每天都在聽,真正有用到的,是有幾項我們用得到呢?其實,每一個法,與我們日常生活都是很密切。不論是身體的價值觀,我們該做什麼樣的事情,該做的,我們要積極;不該做的,要防範,不要做。這就是我們對身體,借這個身體,身是載道器,修行也就是依賴這個身體,才有辦法去身體力行。

所以,「身乃踐履萬行」。我們的身體,在人間去接觸環境,我們了解了生命的價值,我知道應該如何做,如何做,就要身體力行。「六度」──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這個「六度」,我們面臨人、事、物,我們都能夠隨時施用。布施,很簡單,一句的好話,用心,能夠紓解掉了人心的「鬱卒」;一句好話,能夠安人的心。身體布施更簡單,大家很忙,我趕緊出個手,幫忙一下。一個人做事情,可能一小時才做得完,我若能夠出個手,不一定四十分就做完了。這身體的力量,時間的布施,我們付出我們身體的力量,讓他能夠減輕長久的勞動,這也是一個布施。我們要做布施很簡單,布施、持戒,生活,也是我們的身體在生活,身體安分守己;動作,我們的動作,「四威儀」要顧好,這就是修行。

修行的動作無不都是要有道氣,讓人從你的身體,看出了修行的行儀。或者是修養,我們人開口動舌、舉止動作,無不都是表達我們的內心;內心有修行、有道,自然我們的行儀就能夠端莊。這都是我們的身體都能夠做的,舉這個例子,我們就知道要成就道業,身是載道器,這能夠度眾生,不論讓人看到、讓人聽到,或者是對他的幫助等等。「六度萬行」,眾生有多少的煩惱、苦難,我們都能夠集很多人的力量,去幫助他,應他的需要,這都在身體做出來的。而我們的身體,就是要「賴於修正身行」。我們要依賴法,我們能夠吸收法,用在我們的身體上,用在我們的身和心,身行正行、口說正語,這全都是法入我們的心來,我們依賴著法,啟發我們的心,依賴著這個身體,顯示我們修行度人的功力。所以需要互相依賴,法要依賴身,才能夠現出了法的使用,所以依賴,互相依賴。而我們要依賴這個法入心來,我們才有辦法身體力行。

所以,身端正、做好事,「口能宣說無邊妙義,持正語行」。我們的口,若有法在我們的心,自然我們說的話條條有理,無不都是引導人、教導人的法,所以這個心在想什麼,自然表達出來就是什麼,口的表達也是一樣。所以,身,「正身行,口能宣說無邊妙義,持正語行」。這個身、語是這麼的重要。所以「意,思量作正行」。我們的「意」時時都在思考,我們的法若入心,我們的心意之中就是法;我們的心量所思量的,我們的思考,我們的內心,充滿了這個法,無量無邊,我們的方向、我們的計畫,無不都是「作正行」,所以,「意,思量作正行」。我們的心意是這樣,所以,「弘誓恆持」願力,自然我們的身、口、意,都向著正向,自然我們就立弘誓願,分分秒秒,我們的弘誓願,不離我們的身、心、口,這就是我們的願力。因為我們有願,有願,所以時時我們的思量,就是浮現著這個法,浮現著那個景象,心靈的景象不離法、不離思量的境界,這就是「弘誓願」。

就像我們若在看病人,看他有意識,但是他無法表達,就給他紙、筆,去表達出來,這是最重要的時刻,知道他的內心最重要的是什麼;最重要的,在一個人無法表達,但是他能夠用紙、筆,這樣寫,這就是表示他的心願、意念,在那個地方。凡夫就放不下他的子孫,凡夫放不下很雜亂的事情,放不下,無法表達,他也要用筆、用紙來寫字。這就是同樣的道理,眾生煩惱無明,同樣有他的心願。菩薩發心,也是要立弘誓願,這個願就是我們的意接觸之後,我們很堅定的意,佛菩薩的願力是無央數劫,菩薩能夠這樣累生累世來人間,就是依賴著這個,「弘誓恆持」的願力。

這個願力是什麼呢?是「大悲安樂立行」。就是大悲,這個大悲,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。眾生和我們非親非故,但是我們還是眾生的苦,為我們心不安的苦。所以,眾生有病了,佛菩薩也有病;眾生若健康,佛菩薩就健康了。這就是我們要很清楚了解,因為接下來,就是菩薩要問佛的健康了。我們就要知道,諸佛菩薩是隨著眾生,眾生病了,諸佛菩薩也病,因為眾生煩惱了,佛陀、菩薩就是一樣,也放心不下,也是擔心,這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。

前面的經文這樣說「爾時,四眾亦以佛神力故,見諸菩薩,遍滿無量百千萬億,國土虛空。是菩薩眾中有四導師:一名上行,二名無邊行,三名淨行,四名安立行。」

爾時
四眾亦以佛神力故
見諸菩薩
遍滿無量百千萬億
國土虛空
是菩薩眾中
有四導師
一名上行
二名無邊行
三名淨行
四名安立行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這就是前面說過的,「四導師」,是在很多菩薩的裡面稱為上首。「上行」,那就是身體,我們的身正、持戒清淨,走入人群去度眾生。

「無邊行」,是語言、口正,所說的「正語」能夠引導眾生,開啟眾生的心意,導向眾生的「正行」去,這就是口。

三「淨行」,心意要清淨,煩惱無明無不都是從心意起,修行最重要,就是要好好將煩惱無明去除,回歸清淨如來本性。我們的「意」,我們的意境時時念好念,「慈悲喜捨」為眾生,這沒有其他的心念,這樣叫做「淨行」。

四就是「安立行」,這個德,菩薩的德,就是身、口、意合起來,為眾生付出,累積長久「慈悲喜捨」之行,立於誓願,生生世世度眾生,誠意願度一切眾生,這就是我們的「四弘誓願」。這就是諸佛菩薩,所以能夠成佛的目標,就要有這「四行」。

接下來的經文是這樣說:「是四菩薩於其眾中,最為上首唱導之師。在大眾前,各共合掌,觀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。」

是四菩薩
於其眾中
最為上首唱導之師
在大眾前
各共合掌
觀釋迦牟尼佛
而問訊言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這麼多的菩薩,當中的四位菩薩作為代表,「是菩薩眾中最為領導上首」,就是這四位菩薩,領導著這麼多菩薩這樣來了。

是四菩薩於其眾中
最為上首
唱導之師:
是菩薩眾中
最為領導上首
作善有為六度萬行
唱導為眾之師

這四位就是在所有菩薩的前面,這樣接觸到佛最近,所以「領導上首」,是菩薩眾中走在最前面;最前面就是最接近佛,那就是「作善有為六度萬行」。也就是領導大家去作善有為法。善有為,做善的,一切有可作為的。入人群中做很多很好的事情,不只是自己做,引導人人做,教導人人做,做這種世間善有為的方法,這叫做「作善有為」。作善有為法是什麼啊?是「六度萬行」。就是走入人群去教菩薩法,引導人人行菩薩事,這叫做「唱導為眾之師」。入人群去引度人,這叫做大家唱導的導師。

我們前面不是說,很多很多數,很多的數字,又再減下來、減下來,這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。就是要有人去宣導,有人去教化,自然引導人人,人人發心去學,學了之後,人人也能夠教化人。所以教化的人多了,被教化的人,「我知道了,我領解了,我願意了,我身體力行了」,已經慢慢增加出來了,人多了。

就像臺中菩薩這樣整群回來,問他們:「你們回來做什麼?」「看師父啦,也要表達,師父,我們已經開始大家心準備好,就是要這樣、這樣精進。」在說他們的精進,守護那個道場,要如何接引人?或者是這個發放,我們的善法。在發放,他們已經用出了這個發放日,如何能夠接引我們關懷的人,感恩戶。

來,他要如何進來?我們如何和他互動?我們要如何有形的物質給他,無形的關懷讓他感受得到。就在這裡分享。還有他們的精進,就像拜《法華經》,他們就說:三十年來不間斷。在我們臺中民權路這個道場,從那個日式的宿舍,一直到了現在民權路這個地方,同在那個地點,建築已經翻修過了、重建了,他們全都沒有停歇,三十年來不間斷,拜《法華經》,很感動。

他們還說:「師父,我們每個月和精舍都是同步,《水懺》也好,《地藏經》也好,我們都同步。」哦!不簡單,沒有停歇。還有,我們的(農曆)每月二十四,他們是朝山,在那很熱鬧的街道上,在那個地方這樣朝山。「人家的車來車往,你們怎麼能在那裡朝山?」他們就說:「我們用一大早,很早,沒有什麼車,我們就有人交通維持;我們每個月,就是在這個地方朝山,從路上一直,朝山到裡面。這是很精進。所以在法他們也沒有懈怠,所以他們的心全都有法。

尤其是每天早上的薰法,他們最少五十人在民權路,只是在一個地方,對聽法、禮法,以及拜法、誦經,他們沒有停歇。聽他們大家共同在分享,真的是很感動。還有,花、東的原住民,他們幾十年離鄉背井到中部去,去做工,做了之後歸鄉不得,因為故鄉已經也沒有家,也沒有地了。在外面已經幾十年的時間,下一代也出來了,但是在做工,所以隨著工程搬遷,現在老的老了,幼小的幼小,所以家庭沒有一個依止。我們慈濟向臺中政府提出了,看能否在那個地點,政府能夠撥出土地來,我們願意為這群,為他們建設,讓他們能夠落籍在臺中,不要再流浪了。也讓他們身有一個安定處,而能夠這樣,代代落籍在那個地方。已經市政府替我們,有兩塊土地,要幫助這些人。我在臺中,市長這樣對我說之後,開始就向臺中的慈濟人說,而他們發心立願了,就是要為花、東,這在那個地方落籍的人,能夠有一個,代代安定生活的地方。

總而言之,聽到他們三十年來,這個法,這樣長久持下去,聽到他們為苦難的眾生,讓他們有一個家,讓他們永恆(安住),這就是菩薩在人間,就是要有這樣的用心去付出,這是入人群去做,所以「作善有為」這叫做「善有為」。為「六度萬行,唱導為眾之師」。

所以接下來說,「在大眾前,各共合掌,觀釋迦牟尼佛而問訊言」。

在大眾前
各共合掌
觀釋迦牟尼佛
而問訊言:
領前出眾合掌
觀佛問訊
而作是言

這些領前出眾,就是四菩薩帶著所有的菩薩,虔誠合掌、作禮,要來向佛陀講話,請問佛陀、問候佛陀。所以,下面這段經文說:「世尊!少病、少惱,安樂行不?所應度者受教易不?不令世尊生疲勞耶?」

世尊
少病 少惱
安樂行不
所應度者受教易不
不令世尊生疲勞耶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這就是這樣說,很恭敬來稱呼:「佛陀啊、世尊,是不是健康呢?是不是沒有病痛?」「少病」就是沒有病痛。身體健康嗎?少憂惱,是不是沒有什麼事情讓你擔憂?是健康沒擔憂嗎?意思就是這樣。就是說,起居是不是常常很安樂呢?因為佛陀在法華會上,年紀也有了,所以菩薩也都要來問安,來請安問好,所以有這樣的經文,這是一個禮節。

世尊
少病、少惱
安樂行不:
稱言世尊
是否少疾病
少憂煩不
於起居中常得安樂
正道易行不

菩薩來問佛,生活起居是不是很平安,是不是沒有擔憂呢?「在度眾生,在這種堪忍的世界在度眾生,煩惱群中在度人,佛啊,您的心是不是很安樂呢?這裡這麼堪忍的世界,佛陀辛苦哦,您在這個地方是不是安樂呢?心有常常得到安樂嗎?」意思就是,這麼的剛強難調伏的眾生,佛陀,您要度他們,是不是容易呢?有如佛陀您的意嗎?容易度嗎?佛最歡喜的就是眾生得度,這就是佛最安,心最安、最快樂。這些菩薩來問佛,就是問佛:「這些人好度嗎?」好度,佛就心安了,就快樂了,所以就這樣問。「正道易行不」。這個正道在這個地方,這麼的剛強,這麼複雜的世間,這個正道在這個地方,能夠施行嗎?能夠付出嗎?有辦法?能通嗎?可見,這些菩薩從地湧出,也是在關心,這個娑婆世界難堪忍。

所以,他們來問,問候,問安,就會問出了:好度嗎?眾生好不好度?就是「少病、少惱」的問候。

少病少惱:
問候如來安樂
此如來
已離世間有漏五陰
豈有病惱
即欲示同人間法
順土常儀
故須問病惱

佛陀已經是很自在了,但是菩薩這樣來問,因為這就是,適應我們的世間的禮節。要不然,佛已經離開,已經遠離了「五陰」;「五陰」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沒有這些身心的障礙了,而菩薩還在這樣問。就是佛法不離世間法,同樣,世間的人情世事禮節,菩薩和佛同樣這樣在進行。所以常常說,「禮」就是道理,道理就是要這樣,這就是一個禮節。所以,「眾生煩惱病輕,則易化度,不生疲勞」。

眾生煩惱病輕
則易化度
不生疲勞
問候如來
即問候
其度生之事業

眾生若煩惱較輕一點,就較好度;眾生煩惱若重,就很難度。因為煩惱多,你現在教他,他也是習氣回過頭來,還是同樣這樣的習氣,很難教、很剛強。「就這樣告訴你們了,你們怎麼還這樣?」「這樣教你們了,你們怎麼不改呢?」這實在是很煩惱、很辛苦。若能夠大家自己的煩惱、無明,自己要趕緊去除,較用心、較專心點,自然煩惱不會侵入,自然我們的願力就能夠加強。願力不強,所以我們的身、口、意,就會很弱了。所以,來加強我們的願力,有錯就要趕緊改,有法要趕緊接受;法要接受來,我們的錯才能夠改過。所以,眾生實在是很難調伏,想到實在是很辛苦,光是想到就很疲勞了。

所以因為這樣,菩薩「問候如來,即是問候所度眾生的事業」。到底這個志業好做或不好做?在這麼苦難偏多,這個堪忍的世界,眾生這麼剛強,在這裡要做這些事情,是不是很辛苦呢?用這樣來問候佛陀,這是一個禮節。知道佛陀全都解脫了,不過世間就是這樣的形態,就是這樣的問候。

所應度者受教易不
不令世尊
生疲勞耶:
所可度眾
易受教不
機易受化
師則不勞

所以,「所應度者,受教易不?不令世尊生疲勞耶?」這些眾生,已經佛在度化他們,這些人,到底好教嗎?還未度的還在外面,已經度進來了,既然成佛的弟子了,這些人到底好教嗎?容易嗎?這些人是不是,有再增添佛的煩惱?是啊,弟子多,多拖累,煩惱多。到底有增加疲勞、有增加煩惱嗎?實在是增加很多。這是一般,但是佛陀是超越。所以,所可度眾生,「易受教不?」這些眾生容易受教嗎?這些眾生的根機容易度化嗎?這(為人)師啊,就是在度人的人,是不是很辛苦?真正要說,是很辛苦!這就是「如來應化之身」。

此約如來應化之身
同於人世
故以世情而致問訊
若據真身
初無逆順

因為如來已經來到人間了,「應化」,和世間人都一樣,和世間的行儀都一樣,同樣這個肉身,肉的身體,同樣會怕冷,同樣也會有熱,同樣,生理、形態是都一樣。雖然佛陀心理解脫了,其實,生理都一樣,這個身體都一樣。所以菩薩這樣問,「故以世情而致問訊」,用世間的禮節。世間人生活,佛陀他也是每天要去托缽、每天要飲食來維持身體的健康,這都和人一樣。所以,用世間的情的形態,這樣來問候,問候世尊。所以,「若據真身」,那就是「初無逆順」。這些菩薩來問佛的平安,問佛對眾生好度嗎?這是一個很平常的事情,沒有違背道理,順理成章,這是順禮節,一個禮貌。

問眾生易度:
身乃載道之器
日用相關
故首問問眾生易度
如來垂訓
眾生受化育之道
故次問之

「問眾生易度」,是「身乃載道之器,日用相關,故首問」。剛才開頭就說,「菩薩四安樂行,身乃踐履萬行」,菩薩「六度萬行」,都是這個身體去力行出來的,所以說起來身就是載道器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,修行也是在日常生活中;作善有為,也是在生活中。所以「日用相關」,我們的身和日用都相關。所以,問,問佛的平安,問佛度眾生是不是容易?

「如來」,來人間,垂訓人間,所以,「眾生受化育之道」。這實在是一層一層,真的是很不簡單。不過,此地菩薩,既然在這個大道場,已經在靈鷲山,在多寶佛塔前,這樣向過去佛、現在佛,這個禮節的表達,以及佛所應度,已經化度了的化身佛,也一一問訊作禮。化身佛是依照佛的教法,去實行化度眾生的法,這樣,他們也很恭敬。所以這種敬法、禮法,敬佛、禮佛的這個禮節,這就是諸菩薩,儘管他們在各處行菩薩道,「六度萬行」在施行,也是一樣為人群之師;還是來到這個道場,他們也是要照這個禮節去付出。所以,佛法是完全是世間法,世間的禮節就是道理。

我們學佛,就是要學,行道理。剛才在說,臺中的菩薩很精進,有形的很精進,在法的上面,雖然這樣也是叫做在用功,表示這個法,不離他的身、不離開他的心,是真正殷勤精進;然後日常生活,依法而行,照這個法去身體力行。這我們就要學。真的有很多事情,不是知道多,我們就是在精進;知道多,不實行,讓你知道更多,再多、再多的法,你都認識,但是不身體力行,也是空。聽到他們這樣在行,實在是歡喜。

總而言之,化度眾生,眾生願意接受,身體力行,是最大的供養。這就是愛的力量,這就是師增長,徒減少。我們從六萬億恆河沙數,一直減到三、二、一,那就是能夠度化的眾生,能夠愈來煩惱愈少,愈來他的知識、他的智慧,愈來愈增高,這就是諸佛菩薩的目的。不是永遠都是做凡夫,永遠都是佛菩薩在度你、在教你;將來你也能夠去度人,你也是佛,你也是菩薩,你也是能夠再去度人,這樣會愈多。總而言之,我們學,就要學而得,得而教,這是希望我們人人,都要有心付出,時時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7年8月9日~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30801《靜思妙蓮華》唱導之師 問訊世尊 (第1470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