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30809《靜思妙蓮華》 (第1476集) 菩薩五德 眾所樂見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74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809《靜思妙蓮華》 (第1476集) 菩薩五德 眾所樂見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30809《靜思妙蓮華》 (第1476集) 菩薩五德 眾所樂見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   20230809《靜思妙蓮華》 (第1476集) 菩薩五德 眾所樂見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周三 8月 09, 2023 11:04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74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809《靜思妙蓮華》 (第1476集) 菩薩五德 眾所樂見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30809《靜思妙蓮華》 (第1476集) 菩薩五德 眾所樂見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   20230809《靜思妙蓮華》 (第1476集) 菩薩五德 眾所樂見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周三 8月 09, 2023 2:41 pm

20230809《靜思妙蓮華》 (第1476集) 菩薩五德 眾所樂見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
⊙佛為滅後,託付弘經,召諸菩薩。他方菩薩群涌,請委娑婆弘法;此土地裂雲涌,向靈山禮兩尊;今假彌勒等疑,念以發起請問。
⊙「我等從昔已來,不見、不聞如是大菩薩摩訶薩眾,從地涌出,住世尊前,合掌供養,問訊如來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「時彌勒菩薩摩訶薩,知八千恆河沙諸菩薩等心之所念,并欲自決所疑,合掌向佛以偈問曰: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「無量千萬億,大眾諸菩薩,昔所未曾見,願兩足尊說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問之起步發跡之處,從之何來,去向何處,人行萬里豈無原藉,依正相依,原居何地。
⊙「是從何所來?以何因緣集?巨身大神通,智慧叵思議,其志念堅固,有大忍辱力,眾生所樂見,為從何所來?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問地涌之因由。凡物之動變,猶關休咎,積善餘慶,積惡餘殃,人之舉措,能不戒慎乎,故云以何因緣集。
⊙菩薩所觀不思議理為因,能觀真無漏智為緣,共破無明之惑。復為化度眾生故,往返示現度化弘願。
⊙巨身大神通,智慧叵思議:巨大之身,有大神通無處不現,從地涌出智慧深遠,不可思議。巨身下,謂地涌之眾,容儀挺特,智力異常,眾所樂見,故聳動眾問。
⊙其志念堅固,有大忍辱力:四安樂行誓願堅實牢固,堪忍能耐一切極重違惱。
⊙眾生所樂見,為從何所來?:一切眾生之所樂見。為復是從何處所以來?巨身、神通、智慧、志堅固、忍辱力,以此五德故為眾所樂見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佛為滅後,託付弘經,召諸菩薩。他方菩薩群涌,請委娑婆弘法;此土地裂雲涌,向靈山禮兩尊;今假彌勒等疑,念以發起請問。

佛為滅後託付弘經
召諸菩薩
他方菩薩群涌
請委娑婆弘法
此土地裂雲涌
向靈山禮兩尊
今假彌勒等疑
念以發起請問

用心來體會,佛為滅度後,而法將要託付,要來交代,什麼人能夠將法用心傳下去?法,那就是佛陀他的精心理念,是天地人間不可缺少的真理。人,人間相處,一定要有這個禮,禮節,「禮」就是「理」。這是每天都是這樣在說,用這個道理,來調節人與人之間生活的對待;人的心態,做事、待人接物,這種一個很重要理念的關鍵,那就是道理。道理是我們人生最重要,除了這個軀體,就是我們的理念;我們是什麼樣的理念,我們就是什麼樣的行為。善的行為,念念為人群的利益,人人若這樣,有為人群的利益付出,為人群和睦而付出,若能夠這樣,這人間不就是一片的祥和呢?若是人人的心念,有了一個偏差方向,這個偏差方向,全都是利益自己、損害他人;人人都有利自己,害他人,你們想,這種的人間要如何生活呢?

人與人坐在一起,人與人不同一個心態,難道有辦法坐在一起嗎?我想要利益我自己,我想要排斥身邊的人,這種損害人而利益自己,這互相全都是這樣,要如何能夠和?能夠合,能夠靠近呢?這無法靠近,無法和合,這個人間又是什麼樣的人間?所以我們這個「理」,一念,一個觀念,這就是我們很重要,很要用心。

佛陀為了這個理念,一定要延伸下去,所以佛將入滅了,但是什麼人願意來說:「不用擔心,我絕對承擔,能夠帶著大家共一個方向,那個理念,能夠向未來人間一直傳承下去。」好像沒有人願意挺身起來,來說:「我要承擔。」這個承擔的德,是不是有培養起來了嗎?那個才華、處事,有辦法嗎?處世、承擔,這能幹固然是很重要,但是若缺了德,沒有培養德,人與人都不能合了,儘管你有好念,但是沒有好的習氣,自然心量很窄,難道傳承佛法,難道只有一個人而已?不是,一個人,就要有那個心量,大家互相勉勵,共同來付出。

因為芸芸眾生偏多,天涯海角,空間很大。是啊,才是需要很多人,共同一心來承擔這精神理念,共一個理念,那就是共知、共識,還要共行。一定要人人有這樣的方向,人多,才有辦法影響天下人、天下事,心胸要開闊。這就是佛陀常常說,因啊、緣啊,因緣才有辦法有這個「果」。「果」能夠布達了,讓大家看到,哇,原來是群眾。所以,宗教就是要布教,布教的意思,那就是群眾的觀念也都要淨化,因為人多,觀念若沒有淨化,確實人若多了,那個觀念不整齊,善惡這樣參差。

善的若較少,惡的若較多,這個善惡拔河,當然善的心向力就會較輕了,會較弱;惡的心向力若強,惡的力就很強。所以,善惡雜揉,要如何去將他感化,讓觀念偏差能夠回歸正念?人的清淨自性,這個本性能夠善良,愛的方向。這就是宗教在群眾中,要去度化這些觀念偏差的人,這樣就是正確了。入眾生群中,去引導善的人,方向正確,轉化錯誤的人,要向正確的方向走。這樣,善為正念,惡轉化為善念;善,這個「正」,這樣不治而平。天下若能夠這樣,自然就是和平的世界。

宗教,那個宗旨、教育是很重要。有的害怕宗教集合,偏差的集合,那當然是可怕;若是正確的方向,來調和人心,那就是造福人間的福祉,讓人間大地,人人生活能夠安居樂業,這豈不是一項很好的事情嗎?好事都是很寬容,付出無所求,不要求你就要和我一樣,總是我盡一分心力,不要求你就要。總而言之,不分宗教、不分種族、不分國界,而且來聽法的人,人人都能夠來聽,啟動你的心能夠向善走;任何宗教都能夠來聽,我們無所求。就像佛陀教育也是這樣說,那就是人人平等,是只要讓你們知道本具佛性,希望你們能夠回歸真如本性,啟發我們自己的智慧。你有了解自己,了解,自然你就有發大心、立大願,要看大家自己願意如何發心。受教,身、口、意,你應該你的心、你受教的禮節,你要清楚,你的身行要善行,利益群生,這理所當然。你的口呢?既然聽法了,聽了正法,入耳了,你就要去宣導正法在人間,這也是理所當然。所以身、口,發自內心的誠意。

「如是我聞」,我聽佛這樣在說,他的道理就是這樣、這樣,佛的心胸廣大,都不是說:我有給你什麼,或者是你在依賴我。沒有啊!佛陀沒有這樣的說法。佛陀就是,人人本具佛性,人人有潛能,人人能夠發揮你的本性在人間,去度眾生。人人都是菩薩,人人將來都會成佛。佛陀就說:「說法者,無法可說。」哪怕他自己本身,佛陀也這樣說:「我說法,其實沒什麼法可說。」回歸自然,自然的真理就是法。這就是佛教,用很開闊的心,來面對、教育眾生,他無所求,但是我們要有有所接受的禮,和道理。為了承佛的付託,我們確實也是接受佛的教法,轉變了我們的人生方向,我們會有一個很正確的方向,我們有一條明朗的大路,一條道可以走。

有這個方向、有這個道和路可以走,我們難道不用說這個方向,什麼人為我指導的呢?難道不用依教奉行,將這條道將它開出來?大家共同,這就是一條道,是什麼樣的道的方向?我們難道不用說道的理嗎?道理就是這樣來。所以,護教,我們應該也要保護;我們要弘法,要弘法者,也要護佛法,要擁護佛法,來弘揚佛法,這是我們的使命。卻是有的時候佛教徒,那個心,沒有一個方向了,因為佛為我們指一個方向,是一個開闊的方向,大家只知道有開闊,不知道方向,差毫釐就失千里了,所以我們要很用心。

佛為滅度後,想要「託付弘經」,去弘法的人,所以在靈鷲山,佛陀已經召請很多菩薩。他方的菩薩來助緣,此方的菩薩從地湧出了,所以「召諸菩薩」,全都來。所以,「他方菩薩群涌」,他方的菩薩群這樣到達了,也來娑婆世界,受到娑婆世界佛──釋迦牟尼佛,堪忍在娑婆,這麼地殷勤,在救度眾生、教化眾生,菩薩全都是很感動了,所以他們願意發願。而他方的菩薩要來娑婆世界,當然就要「請委」,請佛陀,「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!您能夠授權給我們,我們願意替您弘揚佛法在人間。」就像現在,現代很流行,是你發明的,我不能越規矩;你發明這個方法很好,這是你的權利,我現在要用你的方法來教別人,你能夠授權給我嗎,讓我來發揮?現代人是這樣,這個專利、授權,若以現代來說。

而過去佛陀在世之時,菩薩的規則,他們的規則、禮節,「我是他方的人,我要來到這裡,我願意接受您的法,您就要授權給我,因為我不是這裡的人,所以您授權給我,我替您為這些人來教育」。所以,「請委」,「請佛您委託我,我替您來教育他們」。因為看到此方,這個娑婆沒人願意挺身出來,而他方的世界很感動,也不忍心,所以願意來這個地方,承擔釋迦牟尼佛的教法,所以叫做「請委」,「請釋迦佛您委託我,我來在這個地方弘法,我願意又在這個地方,重新來這裡再學習」。

所以,前面的經文大家應該記得,「我願意在這個地方修行」。就像我們說國外的人發心,願意在他們那個地方去做慈濟,我們也就要請他們要培訓,要回來受證,同樣的道理。所以「請委娑婆弘法」,「希望佛您委託我,我來娑婆弘法」。這是他方的菩薩。所以,「此土地裂雲涌」。因為有他方的世界來了,當然釋迦牟尼佛,他不希望將責任,完全都付託給他方的世界。他方的世界能夠來學精神,回去你們的地方,因為你們的僑居地、你們的地方也需要,這各有責任,在你們的地方,而我的地方,應該是我的地方的人,要負起這個責任。所以這是用了這個方法,讓娑婆世界的菩薩來發心,要來啟動他們。果然,「此土」,那就是娑婆國土的菩薩,也已經開始發心了,「地皆震裂」。前面的經文,大家要再記得,那個震動了,地裂開了,所以菩薩從地湧現出來。前面也說得很清楚,這個地就是我們的心地,心地種子發芽起來了,大樹、小樹就這樣開始,在這個土地上現形起來。菩薩,菩薩心發大心,從這個時候開始。

所以,「向靈山禮兩尊」。這靈山會寶塔湧現,那段經文我們也說得很清楚!過去的佛、現在的佛同在塔內,這樣,多寶佛分半座給釋迦牟尼佛,兩尊佛在寶塔中。所以這些菩薩湧現出來,當然是向靈山禮佛,那就是「兩尊」──過去多寶佛、現在釋迦牟尼佛。所以菩薩從地湧出,這就是時機了。這當中,就借彌勒菩薩的因緣了,彌勒菩薩開始也問了,來啟發,就是顯出了──可能我有懷疑。這些菩薩從地湧出,人人肯發心。這個場面,過去不曾看到,也不曾聽到的,已經今天全都看到了,這到底是什麼因緣?心有所疑念。彌勒自己是這樣,他推測別人應該也是這樣,所以他就說:「大眾全都不曾看到。」

來,看前面的經文,前面的經文這樣說:「我等從昔已來,不見、不聞如是大菩薩摩訶薩眾,從地涌出,住世尊前,合掌供養,問訊如來。」

我等從昔已來
不見不聞
如是大菩薩
摩訶薩眾
從地涌出
住世尊前
合掌 供養
問訊如來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我們都還不曾看到這麼多人,從四面八方而來,從地湧出,這些人都是那麼的恭敬,合掌向佛禮敬,然後問訊,又再這樣那麼的整齊讚歎,這場面不曾看到。這是彌勒菩薩,以及八千恆沙菩薩諸等,心有所疑,彌勒菩薩這樣表達。只是大家一個心願,想要了解。「自決所疑」,「自決」就是想要能去除疑念,決定法的方向。所以,大家都很虔誠,也是同樣,「合掌向佛」,以作偈問言。

時彌勒菩薩摩訶薩
知八千恆河沙
諸菩薩等
心之所念
并欲自決所疑
合掌向佛
以偈問曰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這是彌勒菩薩帶領著這麼多人,希望能夠理清楚,理清了,「這些人到底什麼因緣來?我不希望心中有疑,希望要問清楚,所以請佛為我們開示,這些人到底是什麼因緣來?」所以,下面接下來這段經文,就這樣說:「無量千萬億,大眾諸菩薩,昔所未曾見,願兩足尊說。」

無量千萬億
大眾諸菩薩
昔所未曾見
願兩足尊說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這些菩薩這麼多,過去都不曾看過。「請世尊,讓大家明白清楚。」他們,「所來者無量之眾」,這麼多,他們到底是什麼願?造什麼樣的福?得什麼樣的智慧?他們,他們全都來了。唯有釋迦牟尼佛,您是福德雙具,具足的世尊,唯有您能夠了解,因為您自無始以來,就是和他們結這麼多的福緣,在菩薩群中、人群中也得了很多的智慧。現在他們到底是從哪裡來?佛啊!福慧具足,您能夠回答我們。」所以叫做「兩足尊」。「請兩足尊來回答我們這些問題,這些人,唯有佛您最了解,他們是為何從地湧出?請佛為我們介紹一下。」也就是這樣。

問之起步發跡之處
從之何來
去向何處
人行萬里豈無原藉
依正相依
原居何地

所以,「問之起步發跡之處」,就是要問這些人,是什麼時候開始,什麼時候,他的方向向著菩薩道走,到底是從哪裡來。他們來的地方是要在哪裡?「人行萬里豈無原籍」,就是那些菩薩既然從地湧出,他們應該有他們來的起點,他們又是有什麼因緣?所以,他們的「依正相依」,他們的依報、正報,過去,在修行的過去,是如何過來的等等,這就是大家心想要了解的。就像很多人,菩薩,我們都不認識,同行菩薩道,同一師、同一法,有前後;後面的人不認識前面的人,前面的人,也已經不認識後面的人了。所以,在這個靈山會上,就是菩薩相會的高峰,這是一個高峰會,佛法、菩薩的高峰會。

接下來這段經文再說:「是從何所來?以何因緣集?巨身大神通,智慧叵思議,其志念堅固,有大忍辱力,眾生所樂見,為從何所來?」

是從何所來
以何因緣集
巨身大神通
智慧叵思議
其志念堅固
有大忍辱力
眾生所樂見
為從何所來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這一段經文,用心!從哪裡來?第一,就是問從哪裡來?第二要問的,就是所來集會是什麼因緣?這麼多這麼多的菩薩,這是什麼因緣來?

問地涌之因由
凡物之動變
猶關休咎
積善餘慶
積惡餘殃
人之舉措
能不戒慎乎
故云以何因緣集

所以,「問地涌之因」,是為什麼這土地這樣裂開,從地湧出這麼多的菩薩?這個形態,到底是什麼因緣?凡是有一樣東西,一定都有它那個形態,變動的原因,應該是有,何況動員了這麼多人來,這麼多人,各人來的目的到底是為什麼?他們原來,來這個地方有什麼樣的因緣?這全都想要知道的,所以,「猶關休咎」。意思就是說這個關鍵,是善還是惡?是善意來,或者是惡意來?是什麼樣的心態願意來?這就是要知道他們原來的舉動,原來的心態是什麼。譬喻說,是善的舉動來,那就是「積善之家有餘慶」,「積善餘慶,積惡餘殃」,意思就是這樣。

這些人是不是,平時都在累積善的人呢?帶著善意來!這些應該是沒有惡意的人吧。這種,這種「猶關休咎」,這就是,看我們若有多人在出入時,就要有人維持次序等等等等,就是要有人維持秩序等等等等,這就是要有這樣。社會也是,大型的舉動,也都要維持秩序、平安。所以怎麼會這麼多?這就是一個「猶關休咎」,善惡舉止很重要。所以,「人之舉措,能不戒慎乎」。人,這樣這麼多人來,哪能不戒慎呢?這也就是菩薩也是用人間法,看到這個空間要容納那麼多人,這麼的擁擠,這麼多的空間,要謹慎!裡面是不是全部,就是全都積善之人等等,這些因緣,這就是用我們人間的心態,來說那個場面。人間,什麼樣的高峰會,也都要有一個維持秩序,安全措施也都要有。人間是這樣。當然,以佛法來解不是這樣,不過我們就是要用人間法,菩薩的集合絕對沒有壞人,不過還是需要人人,過去、現在我們應該要清楚。所以,「菩薩所觀不思議理,為因」。

菩薩所觀不思議理
為因
能觀真無漏智
為緣
共破無明之惑
復為化度眾生故
往返示現度化弘願

菩薩所觀察的,都是不可思議的道理,這就是「因」,一念是恆河沙念。這後面還會說。所以,「能觀真無漏智為緣」,能夠觀真實相,能夠無漏智,我們能夠修得無漏智。真實相我們都清楚了,我們的智慧無漏,聽來的法、體會的道理,我們完全清清楚楚,沒有讓它忘記,沒有忘失,沒有漏掉,這就是「觀真無漏智為緣」。這種真實無漏的智慧,這就是緣;能夠不思議,就是道理。

「妙觀察智」、「平等性智」開始要歸納回來,一面鏡子能夠照無量數,這種的緣,緣著那個境界,但是不受污染。所以,「共破無明之惑」,就是像這樣。這面鏡子,山河大地,沒有染著這面鏡子的清淨,這是菩薩,什麼樣的境界都收納在心裡,但是不受境界所影響。所以,「復為化度眾生故,往返示現度化弘願」。這就是菩薩,就是為了要度化眾生,往返示現人間,這就是來來回回的菩薩。「巨身大神通,智慧叵思議」。

巨身大神通
智慧叵思議:
巨大之身
有大神通無處不現
從地涌出
智慧深遠
不可思議
巨身下
謂地涌之眾
容儀挺特
智力異常
眾所樂見
故聳動眾問

「巨身」就是巨大的身形,為何能夠從地,這樣忽然間湧現出來呢?這是「有大神通無處不現」,這表示是「無處不現」,到處,當你需要時,那個地方,就浮現這樣的菩薩出來。常常「藍天白雲」各地浮出來。所以,「大神通力無處不現,從地涌出智慧深遠,不可思議」。哪一個地方都有菩薩,他們帶福給人間,也施智慧在人群中,去度化。所以,「巨身」,就是他們的身。下面的意思就是地湧出,這些從地湧出來,他們的行儀很莊嚴,智力也異於常人,比平常的人再高一等,這是讓大家看到。看到就是這麼莊嚴、這麼的有智慧,這就是菩薩的身形,讓人看到就是偉大,這種的心。雖然身形是這樣,但是讓人感覺就是很偉大。所以,「眾所樂見」,人人都歡喜,大家就是這樣,用著很崇高的心態來面對。「其志念堅固,有大忍辱力」。

其志念堅固
有大忍辱力:
四安樂行
誓願堅實牢固
堪忍能耐
一切極重違惱

因為他們大家的志念都堅固,這些菩薩很穩定、很堅固,「有大忍辱力」。因為要來來回回度化人間,一定要有大忍辱力,這是必定的,就是「四安樂行,誓願堅實牢固」。你要發菩薩心,一定要有「四安樂行」──身、口、意、誓願,願意在這個堪忍的世界裡,所以「能耐一切極重違惱」,很多真的是很煩惱的事情,很多,很無奈、很煩惱,但是還是要忍耐下去。真的是不忍耐下去,住不下去。

總而言之,人間菩薩來來回回,一定要有一個忍力,要經得起,能夠成為「四安樂行」。所以,「眾生所樂見,為從何所來?」

眾生所樂見
為從何所來:
一切眾生之所樂見
為復是從何處所來
巨身、神通、智慧
志堅固、忍辱力
以此五德
故為眾所樂見

哇,這些人、這些菩薩,都是大家看來,過去已經修行很圓滿了,這些人已經看起來,讓人看到就歡喜,是很有德行的,應該和大家,已經結了很充足的因緣,看到就是這麼有緣,就是說不出的歡喜。總是看到這些菩薩,讓人這麼歡喜。這些是從哪裡來,讓人這麼歡喜呢?「一切眾生之所樂見,為復是從何所來?」

「巨身、神通、智慧、志堅固、忍辱力,以此五德,故為眾所樂見」。他們這全身能夠這樣,「巨身、神通、智慧」,「志願、忍辱」,就像這樣,這有五德。這就是他的身體一顯現,就讓人歡喜了,就讓人心安定了,這就是將他的人,入人的心去了,這叫做「神通」。有「智慧」,這個智慧來自於志念堅固,也來自於他的忍力強,所以這就是他的德。有這樣的德行,讓人一看到就感覺,這實在是讓大家很歡喜,這到底是為何?

總而言之,佛法就是教我們,要如何成就一個,「巨身、神通、智慧、志堅固、忍辱力」這五德,這是我們要好好修。當然,你要先有忍辱力,要忍啊!世間真的要堪忍,要不然面對著剛強、頑劣,這個根機的眾生,有理說不直,有理也說不清楚,要教也很鈍劣。這種心不專,跟他說這項很清楚,「道理知道嗎?」「知道了。」知道,離開之後,心就不知道了;所做的事情,還是自己的習氣、自己的方式,就是做自己的。若像是這樣,反反覆覆,這麼難教,這真的想了就是很煩惱。

所以前面說「違惱」,非常的「違」,違背在教育,教化這個意義。「明明就這樣說,你就是這樣,不肯願意這樣做。」這叫做「違惱」,這也很煩惱!這種違惱真是苦不堪,要怎麼辦呢?那就是要堪得忍耐,要堪忍,堪忍耐。人世間要負重是壓力很大,常常在說:「怎麼有壓力啊?又無形,是什麼壓力呢?」只是心理壓力。這個心理壓力大,所以叫做「違惱」,違背的煩惱,這種也是很辛苦。

這種眾生自己的煩惱很多,要如何去除煩惱?我們就要弘誓立願。立願之後,自己的習氣要如何改變?如何改變,改變自己一定要有志願,要有志氣、要有願力;沒有志氣、沒有願力,那自然就無法改變。無法改變,就是要在這個煩惱中自我壓力,就是這樣。要怎麼辦呢?我們就要有智慧;智慧,當然也就要從長久的時間,很耐,耐住我們的心,這種的心態去面對人群。

這就是彌勒菩薩等等所要追求,這些人到底是如何來?如何來?那就是長久、長久的時間,這樣累積,「積善餘慶」;這種積善來,所以有這樣的身形,有這樣能讓人看到歡喜,讓人看到就心安,這就是這樣來。他有智慧、有志氣、有願力、有忍耐力,他願意聽就趕緊改,這種的力量。力量,什麼人給你?不是神賜給你的,不是佛賜給你,佛只能夠這樣告訴你。佛陀他也說,「說法者,無法可說」,是我們自己自啟悟。同樣的道理,不是什麼人賜給你,是你自己,自己累生累世,一直累積來這個煩惱,累生累世一直造來的因和緣,累生累世一直造作的業力,所以今生此世。這不是什麼人給你,希望大家要很用心去體會。

道理是這麼的明朗,只是我們的心不懂得接受、不懂得要應用,剛強、頑劣。這些菩薩,開始是要如何去調伏他們?這我們就要再了解。彌勒菩薩慈悲,為我們啟問,再下去,那就要聽佛來解釋了。好,時時要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7年8月15日~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30809《靜思妙蓮華》 (第1476集) 菩薩五德 眾所樂見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