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30810《靜思妙蓮華》一念周遍 而歸於一 (第1477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70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810《靜思妙蓮華》一念周遍 而歸於一 (第1477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30810《靜思妙蓮華》一念周遍 而歸於一 (第1477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   20230810《靜思妙蓮華》一念周遍 而歸於一 (第1477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周四 8月 10, 2023 9:59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70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810《靜思妙蓮華》一念周遍 而歸於一 (第1477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30810《靜思妙蓮華》一念周遍 而歸於一 (第1477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   20230810《靜思妙蓮華》一念周遍 而歸於一 (第1477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周四 8月 10, 2023 11:44 am

20230810《靜思妙蓮華》一念周遍 而歸於一 (第1477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
⊙一心則一念之心,周遍虛徹靈通,散之則應萬事,斂之而成一念,是故若善若惡,無不皆由此心,以心本具萬法,而能成立眾事,三界無別法,惟是一心作。
⊙今為佛所得之無上菩提覺道,《法華經‧序品》曰:恆沙菩薩,種種因緣,而求佛道。
⊙方便品曰:是諸世尊,皆說一乘法,化無量眾生,令入於佛道。
⊙「無量千萬億,大眾諸菩薩,昔所未曾見,願兩足尊說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「是從何所來,以何因緣集,巨身大神通,智慧叵思議,其志念堅固,有大忍辱力,眾生所樂見,為從何所來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「一一諸菩薩,所將諸眷屬,其數無有量,如恆河沙等。或有大菩薩,將六萬恆沙,如是諸大眾,一心求佛道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或有大菩薩,將六萬恆沙,如是諸大眾,一心求佛道:一一菩薩將大恆沙眾,眾皆一心為求佛道。
⊙「是諸大師等,六萬恆河沙,俱來供養佛,及護持是經,將五萬恆沙,其數過於是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上首菩薩六萬五萬恆河沙,所以俱來供養為欲供佛及以持經。
⊙「四萬及三萬,二萬至一萬,一千一百等,乃至一恆沙,半及三四分,億萬分一,千萬那由他,萬億諸弟子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半及三四分,億萬分之一,千萬那由他,萬億諸弟子:世間色蘊行變化萬千億億,而歸於一。
⊙「乃至於半億,其數復過上,百萬至一萬,一千及一百,五十與一十,乃至三二一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一心則一念之心,周遍虛徹靈通,散之則應萬事,斂之而成一念,是故若善若惡,無不皆由此心,以心本具萬法,而能成立眾事,三界無別法,惟是一心作。

一心
則一念之心
周遍虛徹靈通
散之則應萬事
斂之而成一念
是故若善若惡
無不皆由此心
以心本具萬法
而能成立眾事
三界無別法
惟是一心作

心,我們人人要多用心啊!「一心」,就是只有一念的心,所以常常要告訴大家「多用心啊」!確實,這念心是我們方向的代名詞,是人生從凡夫到成佛的代名詞。佛心就是眾生心,「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」,難道不就是在說這念心?心污染了,就是凡夫;心清淨,即是聖賢大覺,成佛了。這就只是一念心,這念心也就是法,它是「周遍虛徹靈通」,無處不在、無理不含在心。所以我們要很用心,你的心用到哪裡,法就到哪裡去,我們要用心體會。

所以,這個心,「散之則應萬事」。只要你肯用心,一念間,千萬法,一念心就普遍了;沒有一項事情你做不到,只要你想得到。想,就是要用心,用「相」與「心」,所以叫做「想」,要多用心去想。想,思考,我們要好好思考我們的人生,我們的方向,我們要如何去完成,我們的志願,這很重要。到底我們的志向在哪裡?那就要用心去體會。這念心「散之則應萬事」,這麼有用的心,我們都常常埋沒掉了,將它放著沒有作用。我們要好好用,要不然,這念心能夠功用那麼大,你若將它縮起來就是一念,這個心的一念,你這念是在念什麼呢?專心在哪裡?其他你不顧,那你顧在哪裡呢?專心,若是清淨,專心很好,是怕我們專在不端那個心;專在不端就是不正,這對自己也傷害,對一切一切就是有害。

我們必定心收回來一念心,那就是無污染、無散亂,這一念心。這一念心若散發出去應萬事,我們就能夠了解、普遍,只要你用心,我們的心力能夠遍虛空,就透徹一切,無處不在,這就是這念心的利用。所以,我們的心,真的是要顧好我們這念心。所以,我們,「若善若惡,無不皆由此心」。善的,也是這一念心;惡的,也是這一念心。善惡無不都是一念心。所以,心要好好用,用得好,不要沒有用,這樣將它埋沒起來;不要一用,就是用在不端、不正,我們要好好利用這念心。善和惡還是在一念心之中,所以「以心本具萬法,而能成立眾事」。因為我們這念心,本來就能夠具足萬法,一切法全都在心。你無心,無法修行;無心,法無法靠近你,所以你要用心,將法拉近來,或者是用心應用在利益人群。這個心,能夠應用萬法,非常的充足,能夠利益很多人!

就像我們大家盡量,盡量,將我們用心用在人的身上。有人求法來,我們用心告訴他;有人願意精進,我們用心帶他,這影響一個人。就像臺中一群精進菩薩,一段時間他們就輪流來,就說,他們要再回來短期修行,短期精進。將要回去了,又在那個地方來分享,分享他們用心出坡。我們的常住師父,就這樣帶他們,帶去出坡,他就說:「草很多,所種的薑黃已經被草包起來了,看到的都是,都是草了。」而我們師父就告訴他們,說:「你要割草,要小心!你要從那個草根去挖它;草頭在挖還要再小心,你草挖下去,土會跟著草根起來。你要小心,那個草根包著薑黃的根,你若是不小心,整個將它拿起來了;那薑黃的根被你傷到,或者是跟著草就被你拿起來了。」他說真的聽話要用心,果然因為草包著那個薑黃,想:那麼茂盛,不然就從草的中間,先將它割起來,草比較不會那麼茂盛,才來挖那個草根。

師父就說:「哦,不要哦,若是這樣,薑黃的葉子就被你傷到了。」這樣不行,還是乖乖照方法在挖。挖起來之後,草起來了,薑黃在那個地方,覺得,很可憐,草除掉之後,薑黃好像被草包過之後,營養不夠了,那個根就受了土的影響,也好像根也浮起來了。這若不趕緊再用土,再將根將它埋好,這樣這株薑黃就死了。他在那出坡挖草,發現到這些草就像是無明,無明的根一扎下去就那麼深。我們有意想要種薑黃,薑黃對人體有益、有用處,想要將它培養起來,用心去種它,卻是種下去,這麼容易被草包起了。不來用功除草,那個薑黃真的營養不足;土分的營養分,已經是被草搶去了,所以因為這樣,薑黃營養不足了。他覺得將草除掉之後,看到營養不足,養分不足的薑黃,他起了憐憫心,要如何來為它使用自然的肥料?還要再一番的整理,就要再土地將這個根,要再恢復到確定這個薑黃,能和土、和根很接合。

在那裡在分享,他就說:「我們的心,我聽經,師父說,從地湧出,這個菩薩的種子是我們的心地。心地要菩薩的種子,善種子要撒播好。心地,若種子要冒起來以前,土地要裂開,這就要看這粒種子,是不是養分足夠、力足夠,能夠突破那個土地。土地還要很乾淨,讓這粒種子這樣順利長大起來。這棵樹,才能由種子變成了樹苗、而樹種。這個道理通了,開始凡夫,一片的草地,就要很用功,才有辦法讓這些種子,很單純和土地,吸收到土地的養分,這樣接觸起來到上面,能夠上面的陽光、水分來助緣,人家他們已經將這個法,和這個植物已經會合在一起了。」

「所以,師父常常說:『多用心啊!』這樣教我們,我們終於知道了。常住師父帶我們出坡,體會到師父教我們的法。」是啊,這叫做用心,聽法的時候用心,法記憶在腦海中,開始在動作,舉手動足,開始與環境、境界會合了,他們體會到了。也有人來分享,他說:「師父是這樣說,『成所作智』;我們的五識,我們出去到外面在出坡,也就看草的境界,也就看到大自然的境界、土地的境界等等。」他就說:「這五識,五根對五塵,產生了五識。」他們如數家珍,能夠聽法之後,法放在心裡,與境界接觸,他們就已經體會到了。他說:「對啊,我們在拔草時,就要用心去觀察它,這就是『妙觀察智』;我們若是一不小心,就將薑黃的根就將它拔起來了,若不小心。所以要很專心、用心,去分析、去聽,之後要用功,這個『妙觀察智』。體會了之後,原來憐憫的心,為何哪一個師姊會說:『可憐!』這隨口而出,『可憐!』『妳到底在可憐什麼?』『就可憐這個薑黃,這麼久被草包住了,營養不夠,快要死了!』」

所以旁邊的人,他聽到一句「可憐!」很震撼,這就是師父在說的「平等性智」。草木和人,我們對人「可憐!營養分不夠了。」「可憐!身體……。」等等,對著草也有這樣的心態,是啊,這叫做「平等性智」。大家在那裡分享的,我就說:「對啊,你們現在叫做『大圓鏡智』,你們已經從那個環境,這幾天在那裡受日曬,你們耐得住與那個環境接觸,在那裡在為這一片,我們所種的五穀雜糧照顧,他們將那些草全都除掉,煩惱無明去除了。看去,一片都是乾淨的土地,我們用心所種的這一片薑黃,已經這麼的美。看,心印在那個地方,那時候的辛苦,現在已經脫離了。看去那片的薑園,你已經只是心境現照,在那個地方;你離開那一片,你現在的心,就是很乾淨,心無所染著了、歡喜了,帶著法喜充滿回去。」這就是了,這總是用心就是在大自然境界,大自然境界無不收納進來,就是一念心。

所以,「一心,則一念之心,周邊虛徹靈通」。「周遍」,不論你放在哪裡,人到哪裡,這念心帶到哪裡去。現在他們在臺中在聽法,在那個地方聽法,師父在這裡說話,說到那一片薑園,他們現在的心,也已經耳朵在這裡聽,聽,在精舍,但是心、境界,已經在薑園的裡面了,相信他們每天都在薰法,現在已經在那裡,那個心境(如)一面鏡子,這就是我們的根塵,作用在我們無處不在的境界,那就是我們的大圓境智。「平等性智」裡,在我們的「妙觀察智」,在我們的「成所作智」,這一切的一切,不就是歸納在「一念」。

所以聽法不是片段,我們一定要將它連接起來,這叫做記憶,這叫做印在心版裡。所以,「以心本具萬法,而能成立眾事」。我們的心本來就有萬法,好像一本書,本來就印在心版裡,只要你去掀開它,這些東西都出來了。所以,「三界無別法,唯是一心作」,一切唯心造,一切所造作的全都是在這一念心。一直一直每天就是將這個綱領,讓大家先去了解,這「髓」,法的髓要很用心。「今為佛所得之,無上菩提覺道」,我們現在要追求的就是這些。

今為佛所得之
無上菩提覺道
《法華經‧序品》
曰:
恆沙菩薩
種種因緣
而求佛道

在《法華經‧序品》中,也這樣的敘述,「恆沙菩薩,種種因緣,而求佛道。」我們現在要再說下去,那又是很多的菩薩。因為現在很多的菩薩在靈鷲山,在靈鷲山裡,在聽佛講說《法華經》,從他方來、從地湧出,從寶塔浮在空中,釋迦佛入寶塔,與多寶如來同坐在寶塔中,這個境界猶然,同樣還在。菩薩他方來、從地湧出,與當地的,陸陸續續大家來,菩薩很多了,所以也是如恆河沙。所以在現場,彌勒菩薩就要代替這麼多菩薩,來向佛請教。

我們這樣說過的經文,我們連續向前推,從〈序品〉就開始浮現出了,「恆沙菩薩,種種因緣,而求佛道。」我們若向前推的記憶就是這樣。尤其是〈方便品〉也是這樣說,「是諸世尊,皆說一乘法,化無量眾生,令入於佛道。」

<方便品>曰:
是諸世尊
皆說一乘法
化無量眾生
令入於佛道

這也是要再記憶回去,在〈方便品〉中。佛陀所化的眾生已經很多了,我們幾天前在說,菩薩來了,來慰問佛,「身體好嗎?眾生好度嗎?」佛陀的回答,那就是說:「這些都是我過去度過的眾生,我所教化過的,所以還是很好度、很聽話。」我們應該還要記得。這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,和現在要說的境界,我們將它會合起來。我們「一心」,我們的心要常常記得這個法;法,前面所說的意,要連貫到後面來,我們要如何去將它連貫起來?尤其是每段的經文,就是一直要引我們,入在現實的境界,不是渺無,只是論啊、理啊,其實還是要讓我們,回歸人間、現實。我們是學而致用,學來的法、道理就是要讓我們在生活中用出來的,所以我們就要很用心來運用我們的法,一定要連貫。

來,前面的經文:「無量千萬億,大眾諸菩薩,昔所未曾見,願兩足尊說。」

無量千萬億
大眾諸菩薩
昔所未曾見
願兩足尊說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那就是彌勒菩薩這樣說,希望我們能夠真正去體會了解;了解的事情若還有不清楚,我們要趕緊提出來問,不了解叫做「疑」。這些菩薩是從哪裡來,什麼目的來?來了,他們的方向是在哪裡?這些事情還沒有很清楚。彌勒菩薩自己的心是這樣想,他將心比心,所以,他就說:「我代表這麼多菩薩,大家的心有這個需求,有這個疑問,想要請「兩足尊」,就是世尊,「兩足」就是福慧具足,稱為「兩足尊」。彌勒菩薩所想要知道的,他們到底是從哪裡來?

是從何所來
以何因緣集
巨身大神通
智慧叵思議
其志念堅固
有大忍辱力
眾生所樂見
為從何所來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「以何因緣集?」他們「巨身大神通」,為何讓人看起來,讓人感覺這麼歡喜。「智慧叵思議」,這智慧,好像智慧不可思議,不可說,無法可說,很不可思議。「其志念堅固」,看起來就知道,這些菩薩的志念很堅固,讓人看到就有這樣的感覺。「有大忍辱力」,看大家那個忍力很強;「眾生所樂見」,這些菩薩是大家都很歡喜看到,看到就起歡喜心了,他們的身上,能夠發現到這麼多這麼多,好像是五種的德行,就是在這個地方浮現出來。五種德行修為(「巨身、神通、智慧、志堅固、忍辱力。」)讓人看到就很歡喜。所以,「為從何所來」,到底這些是從哪裡來的?所以,「一一諸菩薩。」下來這段經文說:「一一諸菩薩,所將諸眷屬,其數無有量,如恆河沙等。或有大菩薩,將六萬恆沙,如是諸大眾,一心求佛道。」

一一諸菩薩
所將諸眷屬
其數無有量
如恆河沙等
或有大菩薩
將六萬恆沙
如是諸大眾
一心求佛道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這段經文又開始要說了。這些菩薩這麼多這麼多來了,到底他們的眷屬,每一個菩薩全都還有眷屬,這個眷屬那個數字,無法去計算,就譬喻像「恆河沙」;「恆河沙」就是要說出了無法計算,他就用「恆河沙」來譬喻。所以,各各所帶,那些眷屬的數字之多,很多,多到好像「恆河沙」。「或有大菩薩,將六萬恆沙,如是諸大眾,一心求佛道」。或者是有菩薩是大菩薩,這些菩薩,大家都有帶出了,六萬恆河沙眷屬,「如是諸大眾,一心求佛道」,這些菩薩就已經很多,這些菩薩還又人人背後,還有很多如六萬恆河沙,那麼多的眷屬。可見數字是很難說,那是天文數字。

或有大菩薩
將六萬恆沙
如是諸大眾
一心求佛道:
一一菩薩
將大恆沙眾
眾皆一心為求佛道

所以,「一一菩薩,將大恆沙眾」。這些菩薩,「將」,他是帶領的,會帶領人的人,這些菩薩能夠帶領,那麼多恆河沙眾,可見這菩薩就是大菩薩,很有歷練的大菩薩,他能夠再度這麼多的眾生。所以,「眾皆一心」,每一個人,人人都是一心為求佛道,就是這樣專心要來求佛道。接下來的經文再說:「是諸大師等,六萬恆河沙,俱來供養佛,及護持是經,將五萬恆沙,其數過於是。」

是諸大師等
六萬恆河沙
俱來供養佛
及護持是經
將五萬恆沙
其數過於是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數字有這麼多。這些大師,就是大菩薩,可以度那麼多眾生的大菩薩,他們所帶領的「六萬恆河沙」,全都來了,可見那個道場到底有多大,數字有多少,來聽佛法的人。尤其是,不只是來供佛,還要就是來護持這部經,要來聽經、要來護持,很多人就是來護持。所以,過去說過了,講法的地方,天龍護法都很多,不要看這個空間沒有什麼。其實,我們在這個空間的裡面,要不斷起恭敬心,說話要很小心,句句要說好話,因為這是一個,無量數護法的道場,有形、無形,你看得到的人類等等,看不到的護法──菩薩、天龍八部,我們就要多用心。

所以不要想:經典裡面說那麼多的「數」,恆河沙數,這麼多的菩薩來,是要如何容納呢?是啊,我開頭也是這樣想,但是再將它更深來想,真的很用心體會「一念心」;「一念心」能夠應萬事,能夠虛徹靈通。這無不都是聞法,很多很多「虛徹靈通」,這我們真的要很用心體會,要相信。所以,「是諸大師等,六萬恆河沙,俱來供養佛」。這表達了那個至誠、至敬的心,就是來聽法,而且還是表達出了,願意要護持這部經,哪一個地方講法的地方,哪一個地方都能夠受到護持。「將五萬恆沙,其數過於是」,其數很多。

上首菩薩
六萬五萬恆河沙
所以俱來供養
為欲供佛及以持經

這表示「上首」,「上首」就是領導的菩薩。這是彌勒菩薩,在描寫這個境界中,從「上首菩薩」,還記得嗎?有四位上首領導的菩薩,領眾之師,這些,還再有,六萬、五萬恆沙(眾),所以,全都在這個地方,那就是為了供養佛以及持經。這都是數字,大家只要從數字去體會。其實所有的學問,數字若通,應該道理就會通了。因為現在是電子的世界,覺得這個電子是很普遍,這也都是要從數字,電腦也是要從數字,一直一直去發明出來,醫學也是,無不都是數字。所以數字,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佛陀,就這個課題,讓我們去用心數字;數字雖然是很簡單,若只是要說數字,沒有什麼好說,但是數字之中,道理很多,真是微妙。所以,下面那道理很多,說到科學去了,那就是太廣了。我們現在了解,就是無量數,因為它「虛徹靈通」,「散之」,遍滿空間,道理很大,歸納在「一心」,數字也都要人去發現到、算出來,將它形容出來的,都是在「一念心」。

接下來這段經文再說:「四萬及三萬,二萬至一萬,一千一百等,乃至一恆沙,半及三四分,億萬分一,千萬那由他,萬億諸弟子。」

四萬及三萬
二萬至一萬
一千一百等
乃至一恆沙
半及三四分
億萬分一
千萬那由他
萬億諸弟子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這些弟子有這麼多,從多的數這樣一直減下來,還記得嗎?幾天前,我們已經說過了,從多數,長行文,多數就是這樣一直說過來。從幾萬恆河沙數,「恆河沙」的譬喻,這個數字,六萬、五萬、四萬、三萬、二萬、一萬,這樣一直減,減到一恆河沙。甚至一個恆河沙又再將它減半,或者是一半將它變成三分,減到四分,就是這樣一直減下去。又再一直再減,一直減,減到「億萬分之一」。很多很多的弟子,一直減,減到「萬億諸弟子」。

半及三四分
億萬分之一
千萬那由他
萬億諸弟子:
世間色蘊
行變化萬千億億
而歸於一

世間的色蘊,一直減,這個色蘊,有色的,全都是在行蘊中。所以我們常常說「四大皆空」、「五蘊皆空」,難道不是嗎?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那個「行」就是啊!「行」,常常說「行識」;行識,行的識,也就是行蘊。「蘊」就是累積累積,很多、很多,那個「蘊」,蘊藏著很多的數字,很多。這個蘊藏著這麼的多,這樣無法計算的數字。就像剛才我出來,太陽還未出來,是這樣灰暗的光而已,看這時候不知不覺中,太陽已經昇很高起來了。那個光,光度就不同了。是什麼時候天在亮呢?這常常在說,我們不知覺中這樣,天亮了,也在不知覺中,天暗了,這都是在秒間。

所以「蘊」,這個「行蘊」,就是不斷讓我們不知覺中,這樣在消逝,我們的體內、我們的細胞,也是不斷在生滅,它的生滅應該很快,速度也是很快在生滅。所以我們在老化,身體是如何衰弱掉了?如何老化掉了?身體的細胞不斷在滅,生滅中,所以這就是「行蘊」。我們的身體,這個色身也有「行蘊」。外面的東西,哪怕我的面前,這個盆栽,你若放了更多天,沒有澆水,它枯萎了、乾掉了。那個枯萎、乾掉,這兩個名詞,但是它的過程,也是不斷「行蘊」,這個「蘊」不斷在變。這個凝聚起來的東西,不斷在行變,也不斷在進行、在變動。所以這個變化萬千,你一秒鐘的當中,就有萬千的變化,裡面的東西,那萬千變化,真的是千萬億,不只是千萬億,是「億億」,億億就是兆,一直一直數字無法說,終歸於零。一直說很多、很多,分析到最後,就是歸於零。

接下來這段經文再說:「乃至於半億,其數復過上,百萬至一萬,一千及一百,五十與一十,乃至三二一。」

乃至於半億
其數復過上
百萬至一萬
一千及一百
五十與一十
乃至三二一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這數字一直減、一直減,「次第數」,這樣一直算來,不斷一直算來,「從多至少,漸漸減少極終至於零」。這就是,覺得就是這樣。我一直這樣的感覺,就是這個數字要如何去分析?就是這樣分析,「次第」,從這樣很多很多一直減、減、減,要減到哪裡去呢?它就漸漸減少,減少到「極終至於零」,最後就是零。就像這樣,光速一樣,從暗暗的,若是冬天、秋天,我若出來時,天還暗暗的,有時候還看到月亮還沒下去。出來到外面,坐著說話,慢慢月亮落了,太陽出了,開始天亮了。常常都這樣在感覺,這個光速的快。

這就是道理,它在空中,妙有;對我們來說是「空中妙有」。抬頭看天,看到月、看到日,日、月這樣在交替,這樣在輪轉。早上、晚上、中午等等,終歸於每一天,終歸在零時;零,再開始。一日二十四小時,不就也是這樣嗎?到了十二點的盡頭,那就是「極終至(於)零」;十二個月的盡頭,「極終至於零」,那就又再開始。

總而言之,人生就是這樣,我們用心在每一秒中,我們那個念念,我們已經「虛徹靈通」了,我們已經這樣周遍了,無處不在,我們的心念已經透徹了。你要說,阿根廷、巴西,地球的那一邊,不用一秒,我就轉到那裡去了,這地球的那一邊,看,這虛徹靈通。總是現在的科技也很發達,來,你幫我看,哪一個地方與我視訊,馬上視訊的人在哪一個國家,不論他要在阿根廷,他要在尼泊爾,他要在哪裡,只要我想到哪裡,和那個地方的人開始一通電話;現在這通電話,那個人就在我的面前。那個人的境界,背景在哪裡,也是在我的面前。

在臺北,有一位居士,因為他住在醫院,他曾經有危急過,我在關心他。恢復之後,他在病房裡,說要讓師父安心,他要讓師父看一下,他就在我們臺北慈院,在那裡,他就講電話,在和常住說話,他說:「我讓師父看一下。」他們就將電話拿給我,我就看到他,看到他,在跟他說話,電話一收起來,他們告訴我:「師父,他也同樣看到您了。」我說:「他怎麼會看到我?」他說:「有啊。」他馬上在那邊那裡,就將一張相片,送過來了,他說:「有啊,您看,師父,我就和您在說話啊。」

所以會感覺到:我們平常時,牆壁上面都有耳朵、都有眼睛,「十目所視,十手所指」,現在的科技就是這樣!所以它愈發達,這個氣候等等,愈是嚴重地破壞,因為資源被破壞了,這就是叫做「利」和「害」;有「利」,大家方便,「害」是破壞大自然。這真實人生沒有奧妙,這一些奧妙的都不見了,都是光禿禿的,現在人的面前,價值感愈來愈少了,所以人生愈來愈少的價值。所以,我們要好好把握在現在,智慧我們了解,能夠開發出來,但是價值會愈減少了。我們還是把握在現在,用心,時時要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7年8月16日~

【附註一】
《光速》光波行進的速度。在真空中每秒約三十萬公里。
《光年》光年是計算星系距離的單位。指光在真空中一年時間內傳播的距離,大約94.6千億(九兆四千六百億)公里(或58.8千億英里)。
一光年=300000公里∕秒× 60秒∕分× 60分∕小時× 24小時∕天× 365天∕年,乘出來的結果差不多等於9,460,800,000,000公里∕年。也就是,九兆四千六百零八億公里。(編輯整理自網路資料)

【附註二】
彌勒菩薩告訴我們,念頭的速度有多快?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,也就是三百二十萬億個念頭。一彈指還不到一秒鐘,我們師父用他的算法,一秒鐘可以五彈指,也就是一秒鐘一千六百萬億個念頭,這麼快的生滅速度。每一個念頭就變現出一個宇宙出來,所以宇宙存在的時間也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,一兆等於一萬億的話,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。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30810《靜思妙蓮華》一念周遍 而歸於一 (第1477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