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30814《靜思妙蓮華》威德菩薩 其從何來 (第1479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70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814《靜思妙蓮華》威德菩薩 其從何來 (第1479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30814《靜思妙蓮華》威德菩薩 其從何來 (第1479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   20230814《靜思妙蓮華》威德菩薩 其從何來 (第1479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周一 8月 14, 2023 10:06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70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814《靜思妙蓮華》威德菩薩 其從何來 (第1479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30814《靜思妙蓮華》威德菩薩 其從何來 (第1479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   20230814《靜思妙蓮華》威德菩薩 其從何來 (第1479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周一 8月 14, 2023 2:49 pm

20230814《靜思妙蓮華》威德菩薩 其從何來 (第1479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
⊙有伏諸惡之勢謂之大威,有護善法之功謂之大德;菩薩中之大威德持願力,各以其性修德趣向圓覺。
⊙修行重在發心,發心方有趣向,趣向方達道果,我當發心向道,亦能令他發心,以此發心為增上緣,故樂佛大智,發菩提心。
⊙「單己無眷屬,樂於獨處者,俱來至佛所,其數轉過上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「如是諸大眾,若人行籌數,過於恆沙劫,猶不能盡知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「是諸大威德,精進菩薩眾,誰為其說法,教化而成就?從誰初發心?稱揚何佛法?受持行誰經?修習何佛道?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是諸大威德,精進菩薩眾:如是諸多大菩薩,有大威德勤行精進。尊嚴則為威,慈愛則為德。能折伏為威,攝受為德。
⊙誰為其說法,教化而成就?:師承於誰,誰與其說法?教化修行成就道果。問誰為其說法教化者,是即謂得獲聞思之益,非無師承,從師之教,開吾茅塞者其誰乎?
⊙從誰初發心?稱揚何佛法:平時稱揚何佛之法?從誰初發心:謂圖南九萬,貴在初步,指南者又誰乎?
⊙受持行誰經?修習何佛道:受持修行誰之經?其所修習、何佛道行?稱揚佛法以利他,受持讀經以利己,修之習之,非無授受。敢問所宗之,復是誰乎?
⊙「如是諸菩薩,神通大智力,四方地震裂,皆從中涌出。世尊我昔來,未曾見是事,願說其所從,國土之名號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初二句歎德。住在空中,神力也。種種讚法,智力也。
⊙如是諸菩薩,神通大智力,四方地震裂,皆從中涌出:有大神通智慧之力,地自裂開眾從地涌。四方下,請答來處。如是涌眾,不遠而來,必自何處,願說其國土,當何名乎?
⊙世尊我昔來,未曾見是事,願說其所從,國土之名號:白佛世尊,自昔未見。願說是眾,其所來處國土之名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有伏諸惡之勢謂之大威,有護善法之功謂之大德;菩薩中之大威德持願力,各以其性修德趣向圓覺。

有伏諸惡之勢
謂之大威
有護善法之功
謂之大德
菩薩中之大威德
持願力
各以其性修德
趣向圓覺

用心體會,要了解!「威德」兩字我們常常在聽,有威德的人能夠領導眾生。威德,什麼叫做「威」?「威」就是「有伏諸惡之勢,謂之大威」。要如何能夠降伏惡習、惡念、惡行?這要用心去感化他,這個感化,不出於聲和色。「色」,那就是我們人,我們人的形態。有的人平時就是修行,他的修行長年累月,修在內,形象那就是讓人看到,就有那股的威德,有那股的威嚴。就像孔夫子的學生,表達孔夫子的儀態,是「溫而厲,威而不猛」。很溫和,但是很有威儀,這叫做威德。若在佛法來說,威德就是要累生世的修行,長時間的涵養,所以有那個德。修、行,修在內,行在外;修之時,有功,功就是下功夫,不斷要下功夫,用心,心不要讓它散亂掉。一念心,這念心就是修法,用在日常生活中,這叫做用功。

法聽進來心,落實在生活中去體會,事、理會合。聞者有法,行者有理,就是這樣,道理和事能夠會合在一起,這樣的生活,自然態度溫柔,待人不威、不猛,就是不會讓人害怕,不會怕,但是不敢隨便,這就是威德降伏人。

佛陀就是這樣,很有威儀、很嚴威,但是卻是沒有讓人害怕,還是很多人愛去親近。這種一見到,自然那個惡念不敢起,這樣叫做降伏。降伏這個惡的勢力,只要想到、只要看到、只要親近到,自然那個過去惡劣的習氣就慢慢改掉了,這叫做降伏諸惡之勢,有這樣的勢力,這叫做「大威」。

還有,「有護善法之功,謂之大德」。能夠這個善法,時時就是要庇護著,我們學佛就是要護法;護法,你才有辦法弘法。因為法,我們聽到就是歡喜,尊重、歡喜法,當然我們就要護法。我們身體力行,法是這樣教我們,我們將法用在我們的身。我們不要去犯到非法之事,因為人家看我們學法,人家看我們的表現;法若好,你的表現就是好,這叫做護法。不要將法在你的身上,讓人覺得:他不是在學法的人,他的方法就是教他這樣,壞的習氣還在,惡的念頭還是在心裡,心中有惡劣的念,行動表現出來就是這樣的行為!這就是他的法。

法難道是這樣嗎?佛陀的教法,是教育我們行中有威儀,威儀中有善法,佛陀無不都是教我們,真正法收納在我們的心,我們要身體力行在生活中。這威儀就是在說法,形態說法。為什麼修行,要集中在叢林裡面呢?那就是道場說法。道場的說法,一直在說話才叫做說法嗎?不是。道場的環境,環境是如何來?環境是修行者的形態、修行者的生態,讓人走入這個道場,這個心念就會脫離了,和外面紛紛擾擾,世俗那種煩惱、濁氣。自然那個心境,人進來到道場裡,那個心境,自然就和外面渾渾噩噩,那個擾亂的世界,他自然他就脫離了,這叫做道場,這叫做「境教」,這是一個環境的教育。

這個環境的教育,就是發生在人的身上,人與人的互動,人與人那種的尊重、那種的和樂,所以叢林中「六和敬」。這個「六和敬」所表達出來的,自然叫做景觀,也就是境教。這個環境讓人看到,這也是景觀;讓人看到了,內心就接受到教育了,這叫做道場。所以說護,「護善法」,境界也是在護善法。這個境界,就是來自人與人的聲和色,聲、色表達出來有「六和敬」,這就是最好的法,在叢林裡面。這個叢林,就是人人會來過、走過,受到這樣的感化,自然就知道佛法就是這樣,這叫做佛法的滋潤、佛法的教育。這種滋潤佛法,他們這就是護善法,讓人一到達了,一在一起就會感染到這分,清淨無染、無邪的氣氛,這就是護善法。

難道是來到環境,這樣才能夠護善法嗎?道場,人人心中無不是道場。因為我們一直說過了,人人的心中一片的心地,你要發心,真正要發心出來,你的心地善種子就出來了。這片善的種子,那就是能夠讓我們發揮了,「一生無量」,這個功德的力量,這就是我們平時要有修行。修行,要如何修?這念間。這念間是最善的種子,念念善是粒粒的善種。你說的話、你的善念,你說的話粒粒都是種子,他們聽得進去,這念善的種子就移植、播種,在另外一個人的心地上面。他帶著這粒種子回去,和他的心地會合了,自然這心地受到這樣的種子,善的種子又再成長起來,這就是我們在護善法。

從我們的心念、從我們的行動、從我們聽法來;聽,就是要受用,受用在我們身體力行的修養;身體力行的修養,自然和人接近,讓人的感覺是一分善,那分善就能夠降伏那個惡念。我們若善念強,他在想的惡念,我們自然這個善氣旺,他的惡念就慢慢消退,這就是一個氣氛。所以,我們要好好用心,培養這個氣氛,氣氛就是我們修行的行儀。我們在叢林中也好,在單獨和人說話也好,總是要有這個行儀,這樣自然能夠「降惡之勢」,也有「護善之功」,這樣叫做「威德」。當然,我們就是要很用心去累積,佛陀已經累積多久了呢?累生世劫,已經就是「大威德」。菩薩也是一樣,有這樣小善不斷累積到大善,「粒米成籮,滴水成河」,滴滴的水已經成為一條的溪河,清淨的水了,應該就是要這樣點滴累積。修行是分秒累積,變成了長時間的修行。

這在「菩薩中之大威德,持願力」,菩薩就是這樣,受佛陀的教育,也是啊!人人都是一樣。現在在靈鷲山,全都集合過來,這麼多,無量數恆沙數的菩薩。這些人,「菩薩中之大威德」,就是因為持了這樣的願力。善,點滴、點滴累積,長時間、長時間不斷地修行,就是這樣的願力,累積成為「大威德」,這就是從身、口、意、誓願力這樣來。所以,每一尊菩薩,「各以其性修德趣向圓覺」。每一個、每一個人,就這樣累積修行成德,因為修,內心修有功,下功夫;外行,外行表達出來,我們的威儀、習行,就是很自然,就是這樣讓人看到就起歡喜。「見聞皆歡喜」,這就是叫做「威德」,這就是德行圓滿的人。

菩薩就是向著那個德,德行圓滿,「圓覺」;菩薩叫做「覺有情」,是還在學,不斷、不斷,向著覺道走的有情人。他的目的也是要成佛,所以到達那個覺悟圓滿的境界,所以他修德,菩薩修德趣向也是到「圓覺」。這就是在為我們描述著,這些菩薩都是累積很多,累功積德來的,就不斷累積,這德行這樣來,所以也是有威德。

所以,修行就是這樣一直累積來,最初就是一定要起一念心,那叫做「發心」。所以,我們常常看到人說:「哎呀!你很發心!」其實發心,那就是修行,最重要就是一念發心。你從初發心開始,分分秒秒都要那念初發心的念,念念都是在初發心。因為你初發心那一念,是最熱忱的,我們若能夠時時、時時,都是這麼熱忱的心念,這樣這個發心的趣向,就能夠很精進。所以,「趣向」。那個方向精進,念念就是初發心,不斷向前精進,這麼的積極。

修行重在發心
發心方有趣向
趣向方達道果
我當發心向道
亦能令他發心
以此發心為增上緣
故樂佛大智
發菩提心

我們平常的人,初發心時很積極,但是凡夫,凡夫初發心這麼積極,充滿了敬愛,充滿了追求、追隨,那念心就慢慢、慢慢就緩了,就這樣慢慢鬆掉、慢慢鬆掉。雖然我也向這個路,但是我就是慢慢地來。這樣就不積極了,到最後就落在人後面了。

所以,積極叫做精進,「六度」之中,「精進」,布施、持戒、精進,儘管菩薩累生累世在修行,他也不能離開精進。精進就是初發心,很積極,精而無雜,進而不退,初發心那念心沒有其他的雜念,這叫做「精」。「進」,還是那麼積極向前精進。這全都是要有那分的初發心,沒有雜念,就是初發心那念沒有變動、沒有雜念,向前前進,絕對沒有放慢腳步,還是步步向前前進,這樣叫做「精進」。菩薩,這精進是大方向。所以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這六項在這個「萬行」中,用無數、無數的方法在度人,但是他的本分,一定就是持著他的大綱、方向,就是精進。這六種的條例一定不能缺少,這叫做「趣向」。「趣向」,才有辦法能達到「道果」。

所以,我們人人要發願。「我當發心向道」,我們應該要發心向這條道路,這條路既然我們找到了,要向前前進。「亦能令他發心」,不是我們自己精進而已,我們要再大家都共同來精進。自己要精進向道,也要使令大家共同精進來向道;自己發心,也希望人人共同來發心,就是「以此發心為增上緣」。要用這樣發心,才能夠讓我們善緣日日增,我們的善緣,才有辦法日日一直增出來,我們能夠不斷不斷廣度眾生,人人見而歡喜,人人親近,能夠去除惡念、惡法。這就是我們要淨化人心,最重要的法,所以發心。「故樂佛大智」。因為這樣,我們要追求佛法,「樂佛大智」,我們就是要追求到與佛同等,那個圓覺的大智,我們要時時「發菩提心」。

這是我們看這麼多的菩薩,在追求佛法,要接受佛陀教菩薩的大法,我們才要更精進。我們要如何能夠,真正得到佛的教法?我們要落實在生活中。我們現在的環境,和佛陀時代的環境是不同,現在眾生疾苦,心理病態很重,現在眾生苦難偏多,人口愈多。佛陀的時代,全球才有多少人口,現在呢?當然「苦」,那個苦諦,佛陀所見到人間的苦,並沒有消滅,隨著人口增加,這個苦隨著它增長了,有多少的人口,就增多少的苦。所以,我們現在,就是不能再獨善其身,我們一定要身體力行菩薩道。

所以前面在說很多很多的數字,已經這麼多菩薩,是用恆河沙數都數不盡,算不盡,哪怕一直減、一直減,減半,萬億分之一的沙,讓你算你也算不盡,這種這麼多的菩薩的發心。其實一菩薩一法,每一尊菩薩,都是我們現在將要學的法,這樣的形容。所以,我們前面的經文這樣說:「單己無眷屬,樂於獨處者,俱來至佛所,其數轉過上。」

單己無眷屬
樂於獨處者
俱來至佛所
其數轉過上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就是單獨一個人,沒有眷屬,他也是同樣這樣來了,來到靈鷲山。這些人,「其數轉過上」。從很多人到一個人,「挨挨陣陣」來了,那個數字比這樣更多。

如是諸大眾
若人行籌數
過於恆沙劫
猶不能盡知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「如是諸大眾,若人行籌數」,這麼多人,有人想要算,一位、兩位來了,算不完!就是「過於恆沙劫」,你即使用「恆沙」那麼長的時間,一沙算為一劫;一劫就幾十億萬年了,所以說起來,用這麼長這麼長的時間,算都算不完,無法可了解它的數字有多少,應該這些都是在表示有多少法。

天地之間有多少法呢?尤其是我們看的空間,護法或者是魑魅魍魎、天龍八部,都在這個地方在聽法的也很多。佛陀說「蠢動含靈」,見與不見,就是全都在空間裡面,才說我們一切都是要很謹慎,起心動念、言語動舌這全都,就古時候的人在說,「舉頭三寸有神祇」,我們說好話、說壞話,說的話全都是記錄著,粒粒都是種子;給人一粒惡的種子落人的心裡,這也是延續了一個惡的行動,有句句讓人歡喜接受善的法,這也是在無形中的增長。所以我們接受法是在空間中,開口動舌無不都是成形,成形入人心的種子,這是無量。

接下來,這段經文這樣說:「是諸大威德,精進菩薩眾,誰為其說法,教化而成就?從誰初發心?稱揚何佛法?受持行誰經?修習何佛道?」

是諸大威德
精進菩薩眾
誰為其說法
教化而成就
從誰初發心
稱揚何佛法
受持行誰經
修習何佛道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這全都是彌勒菩薩,代替這麼多的菩薩要請教佛陀,為何忽然間這麼多的菩薩,這樣從地湧出,大家心有這個疑,是什麼因緣來?彌勒菩薩代替大家來請教佛陀,所以前面這樣,這麼多的(提)問。「是諸大威德,精進菩薩眾」。請教佛陀,現在看到這麼多,讓人看到就很攝受大家的心,讓人看到心就是起那麼歡喜,這些都很有威德、精進的菩薩。這些精進的菩薩到底,到底是怎麼來的呢?會這麼的尊嚴、這麼的精進、這麼有威德,這些到底是怎麼來?讓人看到就是那個心,就讓他受折服了,這到底是什麼因緣來?因為這些菩薩全都很有大威德,這些必定是很精進的人。

是諸大威德
精進菩薩眾:
如是諸多大菩薩
有大威德勤行精進
尊嚴則為威
慈愛則為德
能折伏為威
攝受為德

所以,「尊嚴則為威」。我們若是有修行的人,就是讓人看到很尊嚴,無形中,在他的身行,就有一種折服的那個感覺,「我想要做什麼,在他的面前我不敢做」,這種的威德。所以不只是有威德,又是慈,有那慈愛的德行,所以那個心自然就讓他降伏了。「能折伏為威,攝受為德」。這就是這樣有修行的人,有威德的人。

這些人到底師承為誰?他的老師是誰?是什麼人為他說法?他接受什麼樣的法?怎麼能讓他修得這麼好的行,這麼有威德呢?甚至不只是在他的身上,看到他這麼有威德,應該他也是在各方,在「教化修行成就道果」,才會帶這麼多人來。這些菩薩,到底什麼樣的人是他的老師?到底為他說什麼法?才能夠成就他,又再能夠教化他人,帶那麼多眷屬來。這是這樣的疑問。

誰為其說法
教化而成就:
師承於誰
誰與其說法
教化修行成就道果
問誰為其
說法教化者
是即謂
得獲聞思之益
非無師承
從師之教
開吾茅塞者其誰乎

也就是問他,說法教化這個人,他得到的,一定是自己得到很大的利益,老師是什麼人?他若沒有得到很大的利益,沒有得到那個法很好,他聽進去,他再用心去思惟,產生了他內心那個法,教法,教育的方法。若沒有這樣,哪有辦法再去度那麼多人呢?這不是無師自通的,一定是有老師。如何教授法給他?他是從什麼老師來?就一直要追問,這些菩薩的老師是什麼人,這些菩薩的師父是什麼人?

這些菩薩到底是受什麼佛,哪一尊佛的教育?讓他們有這麼好的方向,開啟了那茅塞。就是一片的道路,這這麼大片,但是雜草、茅草雜枝很多,有一個方向,那個指南方向,讓他知道這個方向要如何走,他們就用功去開出了這個雜草,闢開了,哇,一條道路,叫做「茅塞頓開」。這種開掉了這些雜草、雜林,這樣忽然間一條康莊的大路了。懂得開這條路,一定有人指他的方向,到底是誰?這個方向是在哪裡?所以,「從誰初發心?稱揚何佛法?」

從誰初發心
稱揚何佛法:
平時稱揚何佛之法
從誰初發心
謂圖南九萬
貴在初步
指南者又誰乎

到底是從什麼人,開啟他最初的一念心呢?到底是什麼人?平時能夠稱揚這個法,那個人那個方向給你,你現在一直在稱揚,這個道、這個法。就像我們慈濟人,做慈濟事,「法脈宗門」,有一個方向,大家如何去開?大家如何去走?我們也有一個方向,這叫做「宗門」。我們的宗旨,就是向這個方向去走,這也都要有這個脈絡,有這個方向的指導。開始大家用功,開啟了這條大路,這就是同樣的道理。要弘揚這個法門,有這個宗旨;我們要弘揚這個法門,一定要有法脈、脈絡,要有一個方向,那就能夠去弘法。所以,「稱揚」,去弘法,做就對了!這就是。

所以現在菩薩來,彌勒一直要問出,到底這些菩薩的起因源頭,是如何來,「從誰初發心」,從哪裡開始發心。為何會有那麼多的人,一直這樣一路走下來?也要知道萬里的路,也是起在初步,走萬里路也是要起在初步。不論是九萬里、十萬里,也都一定有初步,一定要有一個指南。那個指南到底要如何走過去?

「受持行誰經?」到底受持走在哪裡的經?那個路徑要如何走?「修習何佛道?」到底哪一尊佛給你這個方法,讓你初發心?

受持行誰經
修習何佛道:
受持修行誰之經
其所修習
何佛道行
稱揚佛法以利他
受持讀經以利己
修之習之
非無授受
敢問所宗之
復是誰乎

「經者,道也」,讓你有這個經、道路可走,是受到什麼人的開始?「受持修行誰之經?」到底如何來的?「其所修習,何佛道行?」到底是哪一尊佛?哪一尊佛開始來啟導這些菩薩,他們的初發心?這些初發心是如何來?所以,「稱揚佛法以利他,受持讀經以利己」。稱揚佛法就是利他,我們不斷、不斷去弘法,就是利他;我們不斷讀經、聽經,這就是利己。利己、利他,我們自己還是不斷、不斷要修習。所以說「上求下化」,一邊聽法,一邊我們也就要去做,利益眾生的事情,我們一定要做,這一定有方法。

這個方法如何接受下來?如何教、如何受?不是沒有人教,沒有人教,你怎麼有辦法接受呢?所以,「修之習之,非無授受」,不斷在學習、不斷在接受;我們能夠修、能夠學習,一定有人教授,我們接受,一定有的。所以,「敢問所宗之師?」這個宗旨的開頭如何來?到底是什麼人?這就是要了解那個宗旨。

接下來這段經文:「如是諸菩薩,神通大智力,四方地震裂,皆從中涌出。世尊我昔來,未曾見是事,願說其所從,國土之名號。」

如是諸菩薩
神通大智力
四方地震裂
皆從中涌出
世尊我昔來
未曾見是事
願說其所從
國土之名號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這意思就是一直在讚歎,讚歎從地湧出的菩薩,這些菩薩,這全都是有來頭,真真正正一定。他們的源頭在哪裡?不是無中生有,一定有來源的。所以說這些人,這些菩薩有大神通力,大神通、大智慧的力量,這不是普通的,是一定很有因緣的菩薩。

初二句歎德
住在空中
神力也
種種讚法
智力也

所以,他們如何來?他們的大神通智慧的力量,能夠從地湧出,那個土地這樣忽然間能夠裂開,這些菩薩這樣從地湧出,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,讓它就地就能夠湧出這麼多?尤其是從四方八達湧出來。「四方下」,就是希望佛陀,能夠回答這些問題。

如是諸菩薩
神通大智力
四方地震裂
皆從中涌出:
有大神通智慧之力
地自裂開
眾從地涌
四方下
請答來處
如是涌眾
不遠而來
必自何處
願說其國土
當何名乎

所以,如是從地湧出的人,「不遠而來,必自何處」,到底,到底是在哪裡?一定有那個起處,有起點,不論他從哪一個地方湧現出來,他一定有起點。所以,「願說其國土?」請佛陀說出他們這些人,到底是從什麼國土來的,是什麼樣的因緣,是什麼樣的名稱?意思就是請佛介紹,這些人是從哪裡來。就像我們海外的菩薩若回來,也都一一介紹,介紹我是從哪一個國家來的,我是叫做什麼名字,我是什麼因緣走入慈濟,我是什麼因緣做多少事情。也都要自我介紹。所以,佛的世界,和我們眾生的世界是一樣。所以,「世尊我昔來,未曾見是事,願說其所從,國土之名號」。

世尊我昔來
未曾見是事
願說其所從
國土之名號:
白佛世尊
自昔未見
願說是眾
其所來處國土之名

「世尊!這些人我從來都不曾看到,也不知道到底這個事情,是怎麼樣的因緣發生起來,怎麼這麼多人,四方八達,從地下湧?這些我全都不曾看到、不曾見過面,請佛陀您趕緊為我們解釋一下,這些人他們的國土是從哪裡來?」這就是「未見」,還不曾看到這些人,很多。「願說是眾,其所來處國土之名」。這就是彌勒菩薩很期待,期待能夠體會到來的因緣,了解每一位菩薩,他們修行的過程,在這麼多長久的時間,累積的修行,他們的源頭是怎麼樣,能夠累積出了這麼的,人人有修行。人人有修行,人人的心中,都具足了讓人好奇的法,這到底因緣在哪裡?請釋迦牟尼佛能夠好好介紹。

是啊,要如何來介紹?這麼多。佛陀就是要開始一一介紹之時,就是要讓大家來認識這個法,那個自體內容,所以這叫做「本門」。本,過去的「跡門」,現在的「本門」,就是要解釋,從形象回歸到道理。所以,有這麼多的形象,將它歸納起來,開始那個內容的道理,就要好好解釋。

我們真的要很用功,平時我們要來了解法的源頭,從哪裡來,我們現在也是要「舊法新知」。好幾年來我都一直說,慈濟事從五十年前,(一九六六年)一路一直過來,你從第幾年才開始進來慈濟?進來慈濟,過去的你不知道,你要趕緊了解過去的源頭,是如何來。我們要知道源頭。現在的我們不要放棄,我們才有辦法,將我們的脈絡跟宗旨,將宗旨與這個脈絡,我們才有辦法很清楚。

所以,同樣的道理,我們現在也要很努力,鼓勵人人真的是要求法,法一定要入心。所以聽到大家在聽法,我會很安慰,同樣的道理,釋迦佛應該也是這樣的心理。不只是大家聽法,我還能夠看到大家認真在做,所做的都在利益,慈善、醫療、教育、人文,無不都是在人間在利益群眾。也都有方法,互相要去了解,互相能夠為一體。

同樣,慈濟人「四大合一」,我們怎麼能夠說,過去的我們不懂,現在的我們不知道呢?所以,我們一方面聽法,一方面要注意在我們現在,每一天、每一天,天下事、慈濟事,我們全都要很體會、了解,所以我們要時時在分秒中,要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7年8月18日~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30814《靜思妙蓮華》威德菩薩 其從何來 (第1479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