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30818《靜思妙蓮華》彌勒能問 佛之大事 (第1483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74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818《靜思妙蓮華》彌勒能問 佛之大事 (第1483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 Empty
發表主題: 20230818《靜思妙蓮華》彌勒能問 佛之大事 (第1483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   20230818《靜思妙蓮華》彌勒能問 佛之大事 (第1483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 Empty周五 8月 18, 2023 11:46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74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818《靜思妙蓮華》彌勒能問 佛之大事 (第1483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30818《靜思妙蓮華》彌勒能問 佛之大事 (第1483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   20230818《靜思妙蓮華》彌勒能問 佛之大事 (第1483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 Empty周五 8月 18, 2023 5:08 pm

20230818《靜思妙蓮華》彌勒能問 佛之大事 (第1483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
⊙一大事因緣出現,顯令開示眾生悟入佛之知見,法華以佛知見為一大事因緣,由跡顯本歸源。
⊙就意識云知,就眼識曰見,又推求名見,覺了云知。又三智云知,五眼云見,皆為慧之作用。
⊙就意識云知,就眼識曰見,又推求名見,覺了云知。又三智云知,五眼云見,皆為慧之作用。
⊙三智:一切智、道種智、一切種智。五眼: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。
⊙涅槃以佛性為一大事,華嚴以法界為一大事,般若以成佛因果為大事。
⊙「『世尊!此諸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大眾,從何所來?』爾時諸佛各告侍者:『諸善男子!且待須臾。』」《法華經從 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「有菩薩摩訶薩名曰:彌勒。釋迦牟尼佛之所授記,次後作佛,已問斯事,佛今答之,汝等自當因是得聞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「爾時、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:善哉!善哉!阿逸多!乃能問佛如是大事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阿逸多:彌勒菩薩由彼多修慈心,多入慈行,修慈定故,義無能勝,又名慈氏。
⊙乃能問佛如是大事:即問所來諸菩薩眾,稱揚受持修習何道。
⊙彌勒此問,並非唯問菩薩之因行,並問佛果覺地之德,故曰佛之大事。
⊙能問佛如是大事:此乃開近跡顯遠本,三世益物,化化不絕,承先啟後之大事。彌勒為補處之主,不識地涌之眾,示此一問,開發諸佛甚深智慧,故雙讚善哉,以顯至善之美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一大事因緣出現,顯令開示眾生悟入佛之知見,法華以佛知見為一大事因緣,由跡顯本歸源。

一大事因緣出現
顯令開示眾生
悟入佛之知見
法華以佛知見
為一大事因緣
由跡顯本歸源

大家要用心!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。常常說過了,釋迦牟尼佛,只是為了一大事因緣來人間,這個一大事因緣,就是佛陀為眾生要開示,開示眾生人人本具佛的知見,所以期待人人,就能夠「悟入佛之知見」。佛陀要人人知道,知道我們人人本身,就與佛同等的真如本性,也更期待眾生自己要悟入;佛陀既開示了,眾生應該要悟入了,「悟入」就是與佛同等,佛的知見。這是佛陀對弟子最大的盼望,也是佛陀來人間,一大目的。

這就是「心、佛、眾生三無差別」,佛陀開始所發現到,眾生的心性與佛的心性是平等,所以期待人人,能夠與佛有同等的境界。所以,我們一定不要輕視自己,佛陀不是要讓我們依賴的;佛陀是要向我們說,我們也有與佛同等的本領,不是什麼人依靠什麼人,希望人人要自己自立自強,自己要知道自己有這樣的本領。這些道理,就是在法華會上,佛陀就是為這一大事,要讓人人明白、清楚本具的佛性,眾生皆有。所以「法華」的目標,就是「以佛知見,為一大事因緣」──佛陀來人間的一大目標,現在說法的一大事的因緣。佛陀要表達出了,他這輩子來人間唯一的目的,就是要講說《法華經》。要讓大家知道要入人群,眾生人人要自信,自己能夠度眾生;要度眾生之前,自己就是本具佛性、真如、智慧,本領都很充足,叫我們要自信,生起了自信心,這是佛陀的一大事因緣,希望我們人人好好自己要體悟。

所以佛陀來,只是說他的過去,「由跡顯本歸源」。過去是這樣,無始以來,累生累世不斷、不斷為眾生,不斷、不斷來人間。每一次來人間,每一次都是有他的事蹟,所以一直說過去的因緣;因緣就是有事蹟,有走過的風光、有印過的足跡,所以「由跡顯本」。說過去,大家清楚嗎?佛陀這輩子來人間,大家也都知道佛的來源,迦毘羅衛國在皇宮,大家就知道了,出生的因源、過程,這都叫做「跡」。到了成佛,所接觸等等,四十多年間的累積,這是今生此世。法華會講過去,在過去的再過去、再過去,就是無始生的源頭的之前,無盡頭,就是一直顯跡,讓我們大家清楚、了解。不是佛這樣而已,我們人人都與佛一樣,我們也有我們的過去前生,無量世以前。

只是不同的,就是在佛陀生生世世為眾生;凡夫呢?不由自己,隨業受生,那就是為自己的欲念、為自己爭取,造了很多的無明,業力一直牽絆著我們,由不得自己在人間。我們和佛一樣有過去的過去,不同的是佛有一個目的,他就是不斷地倒駕慈航,他的願力,乘願力而來,所以叫做「如來」──乘如是法而來人間,這樣叫做「如來」;來來往往、來來往往,沒有離開那個法性,法性明朗,法性清楚,他這樣來。而我們呢?就是迷了法性,所以我們以無明造業,糊里糊塗受報,生生世世。不同的就只是在這裡而已。我們同樣也是生生世世,佛同樣生生世世,差別就只是在這裡。

所以我們就要很用心,不要再迷茫了,我們要趕緊建立我們的自信,我們要趕緊身體力行這條路,往前走,找回我們的本性風光,這就是我們修行的目標,所以說「由跡顯本歸源」。因為了解過去,現在接下來,就是要顯出了佛如來的本性,人間是如何來?我們就要很用心去體會、去了解,佛如何歸源,我們就要用心,要如何顯本歸源呢?那就是(導正)「意識」,我們要知道,我們用我們的意識緣著外境,緣出了很多糊里糊塗的,六道輪迴,這全都是一念的意識;意識不很清楚,我們就無明緣生。「就眼識曰見」,叫做知見。這個知見,佛陀來人間就是要開示悟入佛的知見;凡夫的知見是糊里糊塗,佛的知見是清楚明朗。

就意識云知
就眼識曰見
又推求名見
覺了云知
又三智云知
五眼云見
皆為慧之作用

我們要如何,從那糊里糊塗的見識,回歸到非常的清楚?我們就要很用心,去追求,追求我們的「見」,同樣在人群中、生活中,以這個「識」去緣這些境界;我們的「識」,要去到如何分別,之後如何應用,是「成所作智」,也有在妙觀嗎?好好去分析,這些東西是以凡夫心、欲心,貪為己有,用心思要如何取得,或者是苦難眾生偏多,我們要什麼樣的東西,他很需要,現在正是需要什麼東西,我們要趕緊快去付出。要知眾生的苦,知所需求的量,我們要用「意識」去好好細思,叫做「妙觀察智」。

就像我們美國,執行長、副執行長,回來在報告獅子山,好幾千人在那個地方,正是在緊急受困,我們要緊急的東西要如何去?我們就要趕緊來想,去測量美國去的,要多久、用多少錢;臺灣去的要多久、要用多少錢;就告訴他們:「你們應該要將這些,都要去問清楚,計算起來,來評估。」「有啊,我們有計算,光是應這些量,緊急要實用,香積飯、毛毯等等,急需要的。光是現在應這些人,差不多十四天的量,光是運費就要臺幣好幾百萬。」哦,聽到,這是不是太多了?光是運費就要用這麼多,這樣難道可行嗎?若是要用船,要五十多天,將近兩個月。但是,他們的緊急期,差不多在半個月,十四天之中,這是他們在生命、生活中,所需要,要怎麼辦呢?

再思量,想看看,知道,知道我們去的白米,其中一百噸已經到達了。是啊,到達了。是不是我們趕緊用米?對啊,他們現在所有的鍋子、鍋、盆,什麼都沒有,我們是不是就地採購,這些鍋子的工具,一些大鍋子、小鍋子,這些工具我們來採購,就地採購。米抵達了,和另外一個,還有其他的慈善機構(希利基金會、自由城明愛會和蘭頤基金會合作煮熱食),大家調人來,就這樣,米,用鍋子,我們發鍋子給他們,這樣趕緊先讓他們自己去煮。有鍋子,大、小鍋子,他們就是就地取來的木材,石頭稍微支撐一下,也就能夠維持生命。

所以,我們就在那個地方,買鍋子給他們,這樣他們也能夠用,(洪)水沖光了,一無所有,也是同樣,等於替他們添家具一樣,還有米,他們就能夠及時用。這樣,可以緩的,我們就從海運;緊急的、救命的東西,也就要用空運。這就是如何來省錢,如何東西能夠到達,如何有時效,有時效。要不然,在這十幾天之中是緊急期,我們就要去思考,要如何達到這幫助的目的。

所以,「識」從外面緣境,考慮那裡到底苦難人多少,最需要、必須,在這個緊急的十幾天裡,一定要全都補給到的,這些人能夠安全,延續他們的生命,這就是妙觀察、思考,要如何將這些東西能夠運用。因為那些人是平等,都是生命,不論他是遠或近,受到災難總是生命平等,我們運用「妙觀察智」,所以我們要很緊急,要趕緊去付出。

這全都是我們的這個「識」,要如何來用在我們的菩薩道上,做得到、去發揮,這也就是在見識之中,為人群去思考,很多的思考,這樣也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,那就是「大圓鏡智」了。他能夠考量在那遠景很遠的,能夠它那裡的境界,我們完全掌握在我們的手掌中,了解他們需要的是如何,我們才有辦法,去全面做得會圓滿。這就是要「四智」平行,這叫做「見識」。

就意識云知
就眼識曰見
又推求名見
覺了云知
又三智云知
五眼云見
皆為慧之作用

「知見」,我們要先了解,所以要有知,有見,我們就要行動──共知、共識、共行,這全都是要平行的事情。所以,「又推求名見」。我們好好來去找、追尋,好好追尋,這些東西要如何應用?那些人要如何去救?這全都是叫做「妙觀察」。這就是「覺了云知」。「哇,那些量我知道了,那裡有這麼多人的數量,我們需要用多少量進去,這我都了解了」,這叫做「知」。「又三智云知,五眼云見。」

三智:
一切智
道種智
一切種智
五眼:
肉眼
天眼
慧眼
法眼
佛眼

「三智」就是一切智、道種智、一切種智,「三智」共合起來,叫做「佛智」。「五眼」就是肉眼、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,這叫做「五眼」。我們凡夫的就是肉眼,天人有智識,他就是天眼;修行聲聞、緣覺,那就是慧眼;菩薩已經超越了,他將自己和眾生合為一體,天下眾生法他體會了解,這是菩薩,叫做法眼。到佛的境界又不同,「大圓鏡智」,明朗圓滿一面鏡子,這叫做佛眼。這叫做「三智」、「五眼」。「皆為慧之作用」,這全都是智慧的作用,凡夫的智慧和佛的智慧,差得很遠;菩薩的智慧和佛的智慧,就離得較近等等,這就是我們修行的過程。「涅槃」,就是「以佛性為一大事」。

涅槃
以佛性為一大事
華嚴
以法界為一大事
般若
以成佛因果為大事

《法華經》,是佛陀準備要入滅的道場,所以這個涅槃就是寂靜,就是心很寂靜,心沒有浮動。這是佛的境界,永遠永遠就是在這個涅槃,寂靜清澄的境界。不是到了佛陀示寂那天,才叫做涅槃,是從覺悟之後,他的心就已經進入了,寂靜清澄的境界,這已經回歸佛性。佛陀他自己的本性回歸一大事,也期待眾生的性,回歸如來真如本性。這個本性從什麼時候發現呢?「華嚴會」那個時間,因為佛陀他覺悟,與天體宇宙合而為一那個時間,那就是華嚴的境界。十方諸佛菩薩完全顯現出來,來慶祝娑婆世界,(釋迦菩薩)成佛了,娑婆世界的佛已經成佛了,這是佛那時候覺悟,他的心靈的境界,就是在華嚴會上。

他接下來,「般若以成佛因果為大事」。「般若」就是叫做智慧,智慧就是運用這個華嚴的法,總法,「總一切法,持一切善」。佛陀用這個法,天地宇宙萬物的道理,他一心一意,就是要讓我們眾生體會了解,所以,回歸到人間,隱實施權,開始講說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。其實,也是要接近人人,能夠體會到佛的本性,要來開啟人人本具佛性,那一定要從開頭說起;眾生就是這樣,累生世所造作的苦源、苦因,所以受到這麼多的苦報。佛陀將這個苦報,顯現在的情形,讓大家了解,看得到、體會得到的,道理比較容易了解。

這就是佛陀講《法華經》,開始要顯本了,就是從一大事因緣出現在人間,這種的意義我們一定要知道,要開顯使眾生能夠體會、了解,開示眾生能夠悟入佛的知見,所以「知見」是我們的目標。前面的經文要用心體會:「『世尊!此諸無量無邊阿僧祇菩薩大眾,從何所來?』爾時諸佛各告侍者:『諸善男子!且待須臾。』」

世尊
此諸無量無邊
阿僧祇菩薩大眾
從何所來
爾時
諸佛各告侍者
諸善男子
且待須臾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那時候,分身佛帶來的侍者,他們已經,已經有很多了,因為來的分身佛多,這些隨身來的菩薩也不少了。看到更多無量邊數的菩薩,十方浮現出來,大家心有所疑問。所以,就問他的親教師,所親近的佛:「到底這些是從哪裡來呢?」他,來的佛就各個向他的侍者,所回答的,「諸佛各告侍者」,就是回答他的侍者:「稍等一下,這是一件大事情……。」也是一大事,因為佛陀開始要顯本了,「跡門」已經過去,現在就是大事情,要讓大家來了解,了解修行的方向。這是佛陀顯跡人間,為了要度眾生,過去用方便法,現在,現在才開始開「本門」,大家要專心一意好好聽,聽聽佛怎麼說。這當中,那些諸佛回答他們的侍者之後,這當中就緊接著,就「有菩薩摩訶薩。」是誰呢?是彌勒。

有菩薩摩訶薩
名曰彌勒
釋迦牟尼佛
之所授記
次後作佛
已問斯事
佛今答之
汝等自當因是得聞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釋迦牟尼佛對彌勒菩薩,已經是向他授記了,所以,「次後作佛」,介紹這位彌勒菩薩,就是將來能夠來接受佛陀過後,像法、末法過後,再來的佛,那就是彌勒菩薩成佛之時。所以這位菩薩,現在在釋迦佛,這個(法運)時間,他還是一位菩薩。這位菩薩,前面的經文,很清楚,他都問過了,代替所有的菩薩提起了問佛,「以問斯事」,已經全都問過了。「佛今答之」,現在佛開始要來回答了。接下來的這段文就這樣說:「爾時、釋迦牟尼佛告彌勒菩薩:善哉!善哉!阿逸多!乃能問佛如是大事。」

爾時
釋迦牟尼佛
告彌勒菩薩
善哉善哉
阿逸多
乃能問佛如是大事

很歡喜,釋迦牟尼佛,聽到彌勒菩薩這樣在問,正是他正要說的話,這麼的契機。所以,佛陀向彌勒菩薩這樣說:「善哉,善哉!阿逸多!」「阿逸多」是誰呢?當然是彌勒菩薩,而彌勒菩薩又有另外一個名字,叫做「慈氏」。

阿逸多:
彌勒菩薩
由彼多修慈心
多入慈行
修慈定故
義無能勝
又名慈氏

彌勒菩薩,就是一直一直修慈悲行,一直就是以慈心來看待眾生,以慈心在修法、修正法,以慈心要度眾生。他就是以慈為行,修慈的定,所以那個意義很深、很長,所以「義無能勝」。光是一個「慈」字,他要去用心,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要如何去用功?如何去受持?光是這個意義,就很深、很闊、很大了,所以「義無能勝」。這是彌勒菩薩將要專修的課題,所以他長期累劫來,就是這個課題,是他的方向。所以,也叫做慈氏,就是慈,以「慈」為姓。「乃能問佛如是大事」。

乃能問佛
如是大事:
即問所來諸菩薩眾
稱揚受持修習何道

彌勒菩薩有這樣的境界,事事就是以眾生來著想,現在這麼多、這麼多的菩薩,大家的心向力就是想要了解,了解過去的「跡門」,現在的「本門」,到底這麼多人來各有因緣,到底是什麼因緣?所以,「即問所來諸菩薩眾,稱揚受持修習何道」,他們到底是修什麼行?從什麼地方來?是不是只有問這樣而已呢?其實,彌勒菩薩他所要問的,不是只有這樣這麼簡單,只是問菩薩的來由,不是只有這樣。他同時也是要問的,「佛果覺地之德」,那就是「本」。

彌勒此問
並非唯問
菩薩之因行
並問佛果覺地之德
故曰佛之大事

侍者問他們的佛,問:到底這些菩薩的因緣是什麼?其實,彌勒菩薩最重要要問,就是修行的過程、結果成佛那個目標,這是彌勒菩薩很重要的,如何來行才能夠累積德?這是彌勒菩薩。這個德若不夠,眾生緣若不夠,要成佛的期間還很長。這就是彌勒菩薩的一大事,他更要了解菩薩是這樣修,但是行要如何積,積成為德。這種修外為功,修內為德;修外就是善事要做,眾生緣要結,但是內心要如何來讓自己的心,能夠這樣這個德行,在聽、行,一直與眾生的緣很深下來,那就是要我們心行,心與法、與行為,要如何合而為一。

要不然,我們只是聽,文字懂很多,詞句也說得很好,但是,路沒有開出來。因為這條路的風光,如何鋪、如何開,開路很踏實,踏踏實實的路如何走、如何開,還沒有很落實。只是從別人說的方向,只是知道那個方向,別人開的路鋪平了,我們來走;走過只是看那些風光而已,真實鋪路的感受,我們沒有感受到。所以,想要問就是這些,那種的感受、那個德本,要如何去鋪路?一寸一寸的心,鋪在一寸一寸的路,這樣的心地風光,累積起來的這個德,這就是彌勒菩薩,所想要了解的德,也就是「佛果覺地之德」。

要聽得清楚,彌勒要問的是這樣,佛,成佛這段路,已經到達要成佛,如何能夠成佛,登這個果地去,那個感覺,真的有體會到,那個感覺,那個德。是啊,剛才說「寸寸愛鋪寸寸路」,就像我們在鋪路一樣,我們總共鋪幾塊磚,寸寸路,寸寸愛這樣鋪出來,這叫做「佛果覺地之德」,我們要很清楚,透徹了!徹底清楚,不是只在浮面,「知道,知道了」,不是這樣,就是要很踏實。所以說,叫做「佛之一大事」。你有路可走,絕對有理可說;有理可說,絕對有地可踏。所以,我們有踏到地嗎?這是最重要的。所以,「能問佛如是大事」。

能問佛如是大事:
此乃開近跡顯遠本
三世益物
化化不絕
承先啟後之大事
彌勒為補處之主
不識地涌之眾
示此一問
開發諸佛甚深智慧
故雙讚善哉
以顯至善之美

能夠聽佛這樣的大事情,這是很不簡單。所以,「此乃開近跡顯遠本」,開近近的這個跡門,但是顯示出了那個「遠本」,很長、很久,那個「本」是如何建立來?就是又再問:「佛陀是如何開始知道方向、知道開路、知道鋪路?」開道鋪路,這就是要從開始的第一步,方向既知了,真正道就要開、路就要鋪,這就是「能問佛如是大事」,這大事情,這條路要如何過來,來問佛。所以,「此乃開近(跡)顯遠本」,開近跡、顯遠本,那就是很遠、很遠,那個本來是什麼?

所以,「三世益物,化化不絕」。不斷生生世世、生生世世,就這樣在化度,不間斷、不停息過去。所以,「承先啟後之大事」,要問的是這個事情,承過去的方向,開始開路,如何走過來度眾生?要如何教化後面的人?這就是我們也是一樣,要去用心、去了解,不是只有「知道了、知道了,我很會說」,只是很會說沒有辦法,我們還要很能行;能說、能行,是聞法者、行法者、說法者。我們說,我們就要身體力行,我們要去做,所以「聽」要行而做。

所以,「彌勒為補處之主,不識地涌之眾,示此一問」。因為彌勒,雖然已經這樣那麼久了,也累生世不斷來人間在修行,但是這些來的菩薩,他不認識一個人。因為這樣,就知道釋迦牟尼佛,度化那個「跡」的過程,足跡印多少,度多少人。所以,在這個地方,他把握這個時間,就是要問:如何度,怎麼會度這麼多人?如何結的緣,怎麼會這麼多?所以,「開發諸佛甚深智慧」,因為這一問起來,釋迦牟尼佛,後面就會回答很多、很多,這「諸佛甚深智慧」。「故雙讚善哉」,釋迦佛就是讚彌勒菩薩:「很好、很好,問得很好!你這樣一問,要再說下去的法,那就是諸佛甚深智慧。」

與我們在〈方便品〉,佛陀也是對舍利弗說,但是舍利弗三問,佛陀是「三止」;彌勒菩薩這樣一問,佛陀就:「善哉,善哉!」因為正是因緣成熟,開始能夠諸佛甚深的智慧,因緣成熟了。而在〈方便品〉,是因緣還未成熟,所以「止!止!止!」,「三止」哦!這時候因緣成熟了,開始讚歎「很好」,「開發諸佛甚深智慧」。從這樣開始,「故雙讚善哉」,這內容的意思,菩薩和佛那個心意,以讚「至善之美」,這很好,讚歎至善之美。總而言之,我們要了解,佛陀在人間,就只有很簡單的一項事情,而我們就是這麼的渾沌,可見佛的智慧甚深微妙,可見眾生煩惱無明多麼深重,就要讓佛用很多很多時間,說很多,動用了很多人來見證,還要智慧問答。我們到底了解了嗎?還未了解,不要緊,前面的「跡門」,已經大家清楚了,後面的「本門」,大家要時時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7年8月23日~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30818《靜思妙蓮華》彌勒能問 佛之大事 (第1483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