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30830《靜思妙蓮華》常樂深智 一心精進 (第1491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7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830《靜思妙蓮華》常樂深智 一心精進 (第1491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30830《靜思妙蓮華》常樂深智 一心精進 (第1491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   20230830《靜思妙蓮華》常樂深智 一心精進 (第1491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周三 8月 30, 2023 8:10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7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830《靜思妙蓮華》常樂深智 一心精進 (第1491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30830《靜思妙蓮華》常樂深智 一心精進 (第1491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   20230830《靜思妙蓮華》常樂深智 一心精進 (第1491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周三 8月 30, 2023 10:21 am

20230830《靜思妙蓮華》常樂深智 一心精進 (第1491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
⊙菩薩以平等智,證於法界之理,理事融通無礙,菩薩心無疑網,證滅修道淨潔,智慧於境無礙。
⊙四智:成所作智、妙觀察智、平等性智、大圓鏡智。
⊙心無疑網,遠離顛倒,知苦斷集,證滅修道,戒定慧聚,清淨無著,觀於世間,猶如夢幻;觀於法界,融會無間,是名智慧。
⊙「阿逸多!是諸善男子等,不樂在眾多有所說,常樂靜處,勤行精進,未曾休息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「亦不依止,人天而住。常樂深智,無有障礙,亦常樂於諸佛之法,一心精進求無上慧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亦不依止,人天而住:不依止人天而住,謂不依人天乘而住,即是依佛乘而住。又不依止人天而住,往下方空中之意。人多滯著,天住淨福,不依人天,表明住中道義空。
⊙常樂深智,無有障礙:常樂土心求佛智。恆修於甚深智慧,觀法空寂,無有障礙。
⊙亦常樂於諸佛之法,一心精進求無上慧:諸佛法者,除去三乘,惟樂一乘,佛所得法。常爾一心,無諸思念,精進求於無上佛慧。
⊙謂一心行此正道及助道法時,若精進跟增長,則能除身心懈怠,成辦出世之法,是為精進。
⊙三乘:聲聞乘、緣覺乘、菩薩乘。三乘之一:聲聞乘,聞如來之聲教而悟四諦之理以證阿羅漢者。
⊙三乘之二:緣覺乘,借境觀無常理覺十二因緣法證辟支佛果者。
⊙三乘之三:大乘,又云菩薩乘,無數劫間修六度之行以證無上菩提者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菩薩以平等智,證於法界之理,理事融通無礙,菩薩心無疑網,證滅修道淨潔,智慧於境無礙。

菩薩以平等智
證於法界之理
理事融通無礙
菩薩心無疑網
證滅修道淨潔
智慧於境無礙

我們要用心來體會、來了解!人生總是要有一個目標,這個目標是我們生命,我們生命的方向。一輩子時間多少呢?不多!尤其是接觸到,人生正確方向的道理,我們能夠接受的時間,多少時間可讓我們接受呢?接受之後,我們能夠身體力行去付出,又是還有多少時間?時間真的是很短暫,短暫的時間、短暫的人生,因緣會合,這是何其寶貴,所以我們要好好把握時光。我們的身心,方向都要正確,能夠這樣,我們向著菩薩道,寸寸心、寸寸愛,這個因緣的道路,我們要好好把握、身體力行,這叫做菩薩道,菩薩萬行。

世間千萬般的苦,苦諦,苦的道理是永遠說不完。看得到,有表相的能夠看到,眼睛接觸到,「這個人怎麼這麼可憐?」真的是苦啊!眼睛看得到的苦、感受得到的苦,真是苦啊!也有我們看不到,但是這種看不到,那個心的苦、煩惱的折磨、方向的偏差,在迷失中的人,不知道一天都在做什麼?不知道是在想什麼?不知道何去何從?全心都是煩惱,理不清、說不明,很多很多,我們表面上看不出來。類似這種苦不堪,這要如何去幫助他?等等很多!

總而言之,人世間千差萬別苦,所以佛陀特別為我們,開出了一條讓我們看得到,那個苦你感覺得到,而且你能夠去身體力行,去幫助他、接觸他。這樣的智慧、這樣的方向,當然就是叫做菩薩道;開啟我們的智慧,讓我們懂得如何走、懂得如何做。這是我們要很珍貴,生命中很寶貴的法,讓我們有這樣的觀念,讓我們能夠知道這樣的方法──去幫助人是最歡喜的、最輕安、自在,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、用心。

「菩薩以平等智」。我們已經菩薩道中在走了,菩薩道在走,我們日日所在使用的智,應該最近大家很清楚,有「四智」。知不知道什麼叫做「四智」呢?「成所作智」、「妙觀察智」、「平等性智」、「大圓鏡智」。

四智:
成所作智
妙觀察智
平等性智
大圓鏡智

我們聽了之後,在日常的生活,我們在環境接觸當中,我們曾想到嗎?有想到嗎?想到我們在接觸,這是什麼智?記得嗎?「成所作智」!你接觸到的東西,我們如何去將它分別?紅的、青的、黑的、白的,形形色色我們都已經接觸到了;是熱的、是冷的等等;是硬的、是軟的,我們全都接觸到。這些東西,要如何來整理能夠整整齊齊,用在什麼地方是我們想要用的?

就是我們現在,這個時刻,大寮那裡有一群人在那個地方,為了早餐,他們要接觸到東西,是熱的、是冷的?接觸到是鹹的、是甜的?盤子是圓的、鍋子是深的等等,器具要如何來利用?利用在餐桌上面,這是「成所作智」,這是他們接觸到的東西,要將它完成來我們這麼多人,人人應用的,這不就是「成所作智」呢?這在日常的生活、我們的行動中,我們就已經體會到了,「成所作智」,不是很深奧的東西,在我們日常生活,我們就是要用到。

我們將這個,能夠完成我們工作的這個智,我們來和人與人接觸,是要用硬的態度,或者是要用軟的態度呢?我們對人是用輕言軟語呢?或者是要用比較殷切、比較直接的話呢?這要如何因人、因事,來發出了我們的聲音?我們的色,聲和色要和人如何互動?這也是「成所作智」,要用得如何恰恰好,事情要如何做,這全都是!在「成所作智」的同時,還要再用什麼智才會圓滿呢?「妙觀察智」。是啊,什麼人,我們要用什麼方法和他說話?什麼事情,是大的、是小的?是遠的、是近的?事件是大或是輕、或是微、或是小?我們要「妙觀察智」,才能夠所來的人,要如何與他互動、要如何進行。我們真正能夠很圓滿的事情,那就要好好妙觀察。

「妙觀察智」,我們還需要的,那就是要有平等觀。人總是不應該有,人類種族的分別,需要的,人與人若要和平就是要平等;國與國要和平,同樣也要有平等、合理等等,所以我們必定需要有,「平等性智」,要發揮出來。人我是非,無不都是,世間種種,種種形相的苦;心靈的苦,都是因為這平等觀不夠,或者是妙觀察不夠,造成了人間疾苦、造成了人禍災難。這大的事情影響天下間,小的事情影響人我是非間。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,環境中能夠體會、應用,法不要離開我們的行道中。菩薩的「平等性智」,就是要包括這些事情,我們才有辦法,人與人之間能夠和平相處。若這樣,那就是「大圓鏡智」了,這面鏡子很清楚了,沒有看不到的苦,完全都將它照攝過來了。哪怕你心理,有什麼樣的迷茫、苦難,只要我們用心去教導他,我們用心去體會他的苦難,自然苦難解除了,心慢慢他就開了,路就出來了。這就是我們要用的,對己也好、對人也好,這「四智」是很重要,這就是行菩薩道的要領。

所以,「菩薩以平等智,證於法界之理」。我們這些事情若都清楚了,用在我們的心裡,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,不論什麼樣的事情,我們接觸到、體會到,那就是證明了,就印證到法。佛法與生活的世間法就是一體,我們能夠暢通無阻,這條道、這條路,就沒有阻礙了。所以,「證於法界之理」,人間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自然道理融通起來,所以說「理事融通無礙」。

「理」就是佛法,「事」就是人間事;人間事複雜,道理很微細,我們若能夠融通起來,一切無礙了,這就是「菩薩心無疑網」。菩薩的心無疑了,完全明朗、清楚,因為他道理通、事物透徹,所以他,菩薩的心就沒有疑。他已經道理清楚明白了,對人間的事就不糊塗,很清楚要如何做事,前後次序要如何做,他都分明清楚,這樣自然能夠,「證滅修道淨潔」。「證滅修道淨潔」。我們能夠通達,佛陀告訴我們的道理──苦、集、滅、道,他能夠清楚、能夠了解。這道理清楚,修行,走在這條路上很能通,而且在人群道上,總是不會受到人群煩惱無明,將我們染著到,我們的心還是同樣淨潔,很清淨。所以,「智慧於境無礙」,這智慧和世間的境界,就沒什麼障礙到,因為他有這樣的智慧,所以說「證滅」。

我們剛才說了,那就是「心無疑網」,菩薩心沒有疑網了,遠離顛倒。菩薩的心已經很正了,這條道路毫釐都沒有偏差,他在這條路走得很穩。

心無疑網
遠離顛倒
知苦斷集
證滅修道
戒定慧聚
清淨無著
觀於世間
猶如夢幻
觀於法界
融會無間
是名智慧

所以,「知苦斷集」。佛陀告訴我們世間苦,苦諦,「苦」的道理我們完全了解了,了解他就是因為「集」,集很多無明──貪、瞋、癡,這樣的觀念、思想,集來了那個結果的苦,我們現在知道,所以「知苦斷集」。將這些種種種種,這樣「拉拉雜雜」,很多那些無明雜亂的思想斷掉,自然我們就是證到那個「滅」。因為苦、集、滅,我們為了要滅這些苦,所以我們修行,所以「證滅修道」。知道要滅除,這個「集」和「苦」,那就是要在學道,道理一定要知道,所以我們一定要很清楚。

所以,「戒定慧」。一定要聚集起來,「戒定慧」要凝聚起來,要結合起來,有戒、有定、有智慧,一定要結合起來,這樣自然我們就能夠,「清淨無著」。若能夠這樣,我們的心,那個疑網才能夠完全去除,因為我們心已無所著了,沒有一點點貪著的心,自然我們的疑,就無疑了。既無貪,哪有疑呢?貪念、煩惱去除,貪念若去除,無明就去除了,所以就無著了,就沒有疑。所以,「觀於世間,猶如夢幻」。世間好像一場夢,所以在〈安樂行品〉,佛陀就告訴我們,我們要養好我們的習氣,真真正正我們要好好為善,起心動念無不是善,開口動舌無不是善。這個身、口、意要將它訓練好,訓練到白天都在說好話、做好事、心想好意,連晚上睡覺同樣也是在做好事、行菩薩道,還是同樣在修行,立宏誓願。這在〈安樂行品〉,後面這段就已經告訴我們了,連做夢都在說法,連做夢都在行菩薩道,這就是我們要不斷來訓練。

人生雖然短暫,就像一場夢一樣,我們也要這個夢,要做得很美的夢;做得很歡喜、無恐怖、沒有煩惱的夢。這種如夢如幻的夢境,我們要很清楚。

所以,「觀於法界,融會無間」。我們雖然在這個法界中,我們絕對是將它融合起來,身、口、意、(誓)願行,我們都常常合在一起,都是清淨無著,我們都是還是戒、定、慧,凝聚在一起。就像這樣,我們無間,「融會無間」,法都常常在我們的身、心,在身體力行中,沒有休息,這樣叫做「智慧」。這些都很重要,請大家要很用心。因為這是根本,諸佛菩薩修行,一路走過來的心境,這個根本我們要很用心。

前面的經文這樣說:「阿逸多!是諸善男子等,不樂在眾多有所說,常樂靜處,勤行精進,未曾休息。」

阿逸多
是諸善男子等
不樂在眾多有所說
常樂靜處
勤行精進
未曾休息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這是前面的文,釋迦佛叫著彌勒菩薩說:「這些菩薩,他們平時,不希望在大眾中說空話,他們要說的話句句真實話,所以他們不是在炫耀口才辯利,不是;不是口才巧言和那個言辭,不是,他們是句句真實語,不愛在那大眾說這些話,就是要避開是非,但是還是入在人群中。這種在人群中,不希望這樣一直只是用說的,他們要身體力行。所以,「常樂靜處」,靜靜地行,他們的心地風光永遠就是清淨,沒有鬧。雖然在人群中,他們的心很靜,心靈道場很靜,周圍不論如何的熱鬧,他們的心還是一樣很靜。他們一心一志,就是「勤行精進」,不曾休息過,是這些菩薩。不論是靜、無人的地方,或者是在人群中,他們的心靈道場都是一樣,就是「靜處」。這就是菩薩的戒、定、慧,行在「六度萬行」中,這就是大菩薩。

接下來這段經文這樣說:「亦不依止,人天而住。常樂深智,無有障礙,亦常樂於諸佛之法,一心精進求無上慧。」

亦不依止人天而住
常樂深智
無有障礙
亦常樂於諸佛之法
一心精進
求無上慧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「亦不依止人天而住」,不在人天,意思就是說,「不依人天乘而住」。修行不是修在,我將來會生在天堂,不是!要修天堂行,佛陀告訴我們「十善」法。

「五戒」保持人身,「十善」是生天堂,所以我們要持「五戒」,不落「三惡道」,這過去也說過了。天堂時間雖然很長,壽命也長、享受也長,但是我們要知道,你造多少福,能夠享受多少,也是天堂也有壽盡之時;天堂壽盡,「五衰」相現。天堂也有五衰相,那五衰相現,也是苦不堪言,那個時候還是同樣照常墮落,墮落人間、三惡道。

所以,我們為什麼那時候在說,「十善」法生人間,不提倡你們去生天堂,就是最好保住人身。人身還要再培養我們的意識,我們不忘佛法,一心追求佛法,來生還是追求佛法,道理不失、發心立願不失,我們菩薩道,不斷不斷在菩薩道上。「菩薩所緣,緣苦眾生」,就是芸芸眾生苦難偏多,我們才得需要菩薩在人間;菩薩的目標就是向大覺道走。救濟眾生,其實是拯救自己的心靈,要讓我們了解到與佛同等、與天地合而一體,那個覺性,這就是我們的永恆,這才是我們的根本。所以,我們「不依(止)人天而住」,也不想要修,修這種人天乘,我們要修的是菩薩道。所以「即是依佛乘而住」。

亦不依止
人天而住:
不依止人天而住
謂不依人天乘而住
即是依佛乘而住
又不依止人天而住
往下方空中之意
人多滯著
天住淨福
不依人天
表明住中道義空

我們行菩薩道,方向是到大覺悟、大體會,與天地宇宙合而為一,這個大覺、大徹、大悟,這才是我們的方向。所以,這些菩薩就是「不依止人天而住」的目標,是不想要修這個人天乘法,所要修的就是佛的法,成佛之道。

又再說,「不依止人天而住」,那住在哪裡呢?經文我們有看到,就是「住下方」,於下方空中住,大家應該還記得。這是人都停滯在,住在天能夠享受清福。天堂就是只有一直享受,一天到晚就是聽歌舞,聽歌、看舞、享受物質,其實很無聊。這是人天道,就只是這樣而已,很簡單。這樣很長壽,這實在是享受得很辛苦,應該不耐煩了,這種的人生,這不是我們所要的。

所以,菩薩不求生天,他們住在這個世界,下方空中的意思,就是表明了住於中道,中道,我們不執空也不談有;生天堂就是「有」,有得享受,這叫做「有」。我就要來造福,將來能夠享天福,這是執有。也不執空,這個「空」,一切既然皆空了,我再做什麼也沒有用了;而修行,一切唯心,就不用這禮節,全都不用了。這就是偏頗,這也是毛病,不是這樣。

佛陀所說的「空」,就是我們不要執著,有什麼煩惱,如夢如幻,人間苦短,不要計較!你不計較,「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」,我們的心就清淨、輕安自在,是這樣的空。我們所要走的、所要用的心是用在妙有,妙有就是法,那個真覺悟的本性,那分體會到道理的輕安自在。那個法喜、禪悅,那個心的靜,不會受到這周圍人群的煩惱,擾亂到我們的心,就是好樂在靜處,就是心靈的靜處。這種清淨的境界,這就是真空妙有,這種在很紛鬧、混亂的境界,我們的心還是一樣安然自在,這是真功夫,這是很微妙的境界。所以,我們想要的就是這樣,所以叫做「常樂深智,無有障礙」。

常樂深智
無有障礙:
常樂志求佛智
恆修於甚深智慧
觀法空寂
無有障礙

我們不要執空,也不要執有;不是物質的有,不是禮節的空,那就是人我是非的空,我們將它撥開。總而言之,我們那個「空」、「有」,要很清楚,我們要在中道;中道的道理是很重要,不執空、不執有,我們取在中道。若這樣,我們自然「樂」,「常樂深智」。樂,就是歡喜,他的歡喜,是內心的深處那個法喜。

「禪」,禪就是定,那種的靜思惟,那就很深刻。我們過去也說過了,這種「常樂深智」,很歡喜。所以什麼事情,不會來障礙到我們的心,這樣我們的道心堅固,才沒有障礙,絕對沒有受什麼事情,來障礙我們。這種「常樂」,完全「志求佛智」。所以,「恆修於甚深智」。佛智就是甚深、甚深、無量甚深,這個智,這個智慧。智是「分別智」,慧是「平等慧」,這我們都知道。所以,「觀法空寂,無有障礙」。我們看到的法,真正「靜寂清澄,志玄虛漠」,回歸空,真空,回歸那分妙有的喜悅,這就是我們要追求的境界。所以,「亦常樂於諸佛之法」。

亦常樂於諸佛之法
一心精進
求無上慧:
諸佛法者
除去三乘
惟樂一乘佛所得法
常爾一心
無諸思念
精進求於無上佛慧

這些菩薩就是這樣,很歡喜,歡喜在諸佛,佛佛道同,現在的釋迦牟尼佛、多寶佛,以及過去無量無數的,諸佛的道都一樣。所以,「常樂於諸佛之法,一心精進,求無上慧」。因為諸佛的法都是一樣,你一定非精進不可,所以一定要精進。精進,有精進才有所得,這就是我們要努力。所以,「諸佛」,是「除去三乘」,它就是一條路,不是給我們三條路,是一條,集三為一。就像聲聞、緣覺,這是一個方法,來接引我們,終歸就是菩薩,菩薩的目標就是佛的境界。所以,除去了三乘,直接就到佛的境界來,這就是人人應該要有的目標,這就是「一心精進」,就是要到成佛,非成佛不可,這種的誓願,生生世世。

所以,「唯樂一乘佛所得法」。我們所要修的,就是修到佛能夠得到的境界,我們也要得到,這是我們的目標。「常爾一心,無諸思念」。就是這樣而已,永遠永遠都是現在這念心,就是未來長長久久,不用再考慮了,就是這念心,就是這樣。這是諸菩薩長久以來,所修的行、所成就的,現在現在大家的面前。這樣的菩薩就是從發心那時候,「常爾一心」,就是把握當下,那個剎那間的發心,一直長時間都這樣過來,就是沒有其他的雜念思考,就是這樣一心一念過來。「精進求於無上佛慧」,就是這樣不斷精進在求,求無上慧。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。我們一定,我們要一心,一心好好用心在正道中;我們要從凡夫一直到佛的境界,經過了聲、聞,以佛的聲音來法入我們的心,我們必定要經過聲音來了解。所以,要「一心行此正道,及助道法時」,這就是幫助我們增長。

謂一心行此正道
及助道法時
若精進跟增長
則能除身心懈怠
成辦出世之法
是為精進

我們還有「三十七助道法」,一直告訴大家,《三十七助道品》,是修行的基礎。句句就是在輔導我們心的方向,這助道法,「三十七助道法」,我們真的也要用心。

「精進根增長」,《三十七助道品》五根、五力,裡面就是。這個法,一一的名詞,好好去用心,我們就是能夠體會到,就是「能除身心懈怠」。這三十七種助道法用在心裡,「則能除身心懈怠」,我們的心就不敢懈怠,我們身的善行就不敢停歇,這會很歡喜,這樣去身體力行。所以,「成辦出世之法」,我們就是一一、一一,我們都能夠按照著菩薩行儀,一項一項完成,「六度萬行」,我們就能夠這樣走得很穩定,所作皆辦。該做的事情我們全都做了,沒有偏差。「所作皆辦」,這就是出世法。「菩薩所緣,緣苦眾生」,我們該做的事情,無不都是利益眾生,該說的話也是利益眾生,所作皆辦,所以,是真精進,這就是精進。「三乘」,什麼叫做「三乘」?

三乘:
聲聞乘
緣覺乘
菩薩乘
三乘之一:
聲聞乘
聞如來之聲教
而悟四諦之理
以證阿羅漢者

聲聞,就是法從耳聞;佛陀開始講法,他就要出聲,就要說話。能夠覺悟的人是用心去聽,將法聽入心來,苦、集、滅、道的道理,知道了、透徹了、了解了。佛陀三轉「四諦法」在鹿野苑,五比丘他們體會到了,證道了,自這樣開始,這個法,總是在人間開始,人人修行,就要去體會「四諦法」的道理。緣覺呢?

三乘之二:緣覺乘
借境觀無常理
覺十二因緣法
證辟支佛果者

緣覺,因為天長地久,時間長,過去生就將法聽得很清楚,記憶。所以常常告訴大家,法聽進去,刻入心版,我們要時時記憶著,成為我們的種子,意識的種子。我們來生來世帶著這個記憶,這個意識,藏識,藏識一定是跟著我們來的,「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(隨身)」。這個業,業識,那就叫做「藏識」。這個藏識,我們平時所造作之後,我們的那個記憶體(藏識)還是一樣,這樣一起去。在那個世間,若是沒有因緣見到佛,沒有因緣聽到佛親自說法,他也能夠在那個記憶中,那個觀念、思想,看到了,「借境觀無常理」;看到四季輪轉,日夜日出、日落,月出、月落,這樣時間、境界這樣在過,他自然就會去思考,看到人,生、老、病、死,出生到老的過程,自然他會用心去追尋這個道理。就是像這樣的境界,他體會到「十二因緣法」,所以他能夠「證辟支佛果」。這就是二乘,第二乘,那就是「緣覺」,就是他自己有法,在這個境界體會到它的道理。

第三就是「大乘」,大乘就是「菩薩乘」。

三乘之三:大乘
又云菩薩乘
無數劫間
修六度之行
以證無上菩提者

菩薩乘也是要來自生生世世,就是一出生,心性就是很純,智慧就是這麼的明朗,道理清楚,不會受世間那個雜亂,將他誘惑去。從小到大,他一直心向善法,累生累世緣苦眾生,就是無量數劫都是在修六度行,菩薩行、菩薩法是無量數,是「六度萬行」,很自然戒、定、慧全都有,或者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這全部就是這樣記著,這種的智慧、行為。佛法沒有欠缺,他還是不斷「上求下化」,追求佛法,下度眾生,這就是菩薩。這種佛法在人間,有的遠遠聽到了,他就會感悟了;有的人一接觸到,他就發大心、立大願了。

各位,我們的心就是這樣,學佛法最重要,我們要好好追求的是智慧。與佛同等的智慧、與佛同等的境界,當然這個過程,心理過程我們要很清楚。從聽來的在心裡、在生活中,輕輕、小小的動作,以及能夠影響國際間的大動作,大、小事,我們全都要不斷凝聚這個法,戒、定、慧的法要凝聚著,不論是「四安樂行」、「四智」,我們平時都要能夠融會貫通,在日常生活。當然,這也就要靠我們自己,要時時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7年8月31日~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30830《靜思妙蓮華》常樂深智 一心精進 (第1491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