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30919《靜思妙蓮華》斷惑證理 轉識成智 (第1505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18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919《靜思妙蓮華》斷惑證理 轉識成智 (第1505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30919《靜思妙蓮華》斷惑證理 轉識成智 (第1505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   20230919《靜思妙蓮華》斷惑證理 轉識成智 (第1505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周二 9月 19, 2023 8:06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18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0919《靜思妙蓮華》斷惑證理 轉識成智 (第1505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30919《靜思妙蓮華》斷惑證理 轉識成智 (第1505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   20230919《靜思妙蓮華》斷惑證理 轉識成智 (第1505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 Empty周二 9月 19, 2023 9:57 am

20230919《靜思妙蓮華》斷惑證理 轉識成智 (第1505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
⊙三乘各斷惑證理之智慧勤修,名之為道;持戒定慧三學,恆誓宏願發此智,云得道。
⊙轉五識為成所作智,轉六識為妙觀察智,轉七識為平等性智,轉八識為大圓鏡智。
⊙「皆起恭敬心,住於世尊前,是事難思議,云何而可信,佛得道甚近,所成就甚多,願為除眾疑,如實分別說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「譬如少壯人,年始二十五,示人百歲子,髮白而面皺,是等我所生,子亦說是父,父少而子老,舉世所不信。」
⊙「世尊亦如是,得道來甚近,是諸菩薩等,志固無怯弱,從無量劫來,而行菩薩道,巧於難問答,其心無所畏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巧於難問答,其心無所畏:善巧能為,顯善權婉轉度化,應機施教精微。疑難問答,其心圓活,而無所畏。
⊙「忍辱心決定,端正有德,十方佛所讚,善能分別說,不樂在人眾,常好在禪定,為求佛道故,於下空中住。」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⊙忍辱心決定,端正有威德:而能忍辱,心不狐疑,形體端正,有大威德。
⊙十方佛所讚,善能分別說:十方諸佛皆所讚歎,善能分別演說諸法。
⊙不樂在人眾,常好在禪定,為求佛道故,於下空中住:不樂在於眾憒鬧中;常好習靜,在於禪定。為欲求於成佛之道,在於謙下空寂之中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三乘各斷惑證理之智慧勤修,名之為道;持戒定慧三學,恆誓宏願發此智,云得道。

三乘各斷惑證理之
智慧勤修
名之為道
持戒定慧三學
恆誓宏願發此智
云得道

要用心!「三乘各斷惑證理之智慧」,也是要勤修,我們才能夠走在這條路上,這條是康莊大路。我們必定,要走入康莊大路,就是要先有修,修行目標,那就是要斷惑。佛陀一輩子從成佛到達涅槃,這還不到五十年的時間,也要講法,成就弟子,你要知道是多麼用心啊!從人不懂什麼叫做佛法,從眾生懵懵懂懂,不知人的生命去來方向,也不知道生死的迷茫,是從哪裡引起。苦難偏多,要如何去避免,斷除這種迷茫生死的苦?那時候真的沒有人知道。

雖然印度宗教很多種,各人有各人修行的方式,但是都無法去體解到,天地宇宙開闊的道理,和人的生命來去,這根本就不知道。從悉達多開始,他的觀念思想就是:人怎麼會這樣呢?怎麼會這麼苦?貧富懸殊,怎麼那麼多?為什麼會這樣?年輕時,就到了老人的時候。看到死,病苦、死的恐懼,家屬那種不捨的苦。過了之後,這個身體就這樣化為烏有了,不是去放在山頭,任憑鳥來啄、來吃,身體腐爛,便是火就化掉了。

人的身體,生命怎麼會是這樣呢?有觀念、有思想的人,就會去想:是為什麼?所以,慢慢走入了,探討生命的來源,走入了天地宇宙萬物的道理,是如何的循環?所以用心、專心,離家,就去修行了。還是一樣,要去取別人修行的過程,所以要訪道,到處聽到有研究、有名,他就去,趕緊去問。這五年參訪的時間,取各種宗教的形態,自己評估,這都不是究竟,都沒有徹底。因為這樣就開始專心,六年,六年的時間就靜下心來,慢慢回歸到那個菩提場。

這六年時間的苦行,從遠又回近來了,就這樣菩提樹下覺悟了。這個剎那間的覺悟,不是短暫的覺悟,是累積了十幾年的時間。也不只十幾年,從幼小內心的思惟、觀念,這樣不斷延續、延續,那念心,探討、追求法的心念,是日日產生、日日增長,一直到了這樣累積、累積。這是表示就是這輩子現相人間,從幼小開始,觀念、思惟就一直累積了,到了採取正確的行動,離皇宮,這樣來說,也是要十幾年了,而這十幾年的時間,也要連貫在他幼年的時候。

總而言之,佛陀從出生,幼小開始的心念,這才是說這輩子而已,怎麼能夠說幼小孩童,就那麼超越的思量、觀念呢?那就是過去生,無量、無量劫世來,是乘願再來,累生世的願力,一來到人間,一點都不糊塗,隨著年齡,這樣不斷慧命增長,是很特殊!這就是要說,是過去生,不是今生此世!

我們〈從地涌出品〉,彌勒菩薩一直一直在騰疑,顯這個疑問來問。因為佛陀所度的結緣眾,從過去不斷、不斷累積,所成就在法華會這樣展現出來,引起了疑問。也就是故意這樣要引起人人的疑問,若沒有疑問,怎麼有回答的機會呢?這就是要回答的機會。現在要回答的就是,佛陀所度化的眾生,不是全都根機很利,因為他是生生世世,還未接完的眾生有前前後後;前面已度、已成就,接下來呢?當度、當成就。還有後面,未度、未成就;還有很多很多,芸芸眾生還未度!佛陀的教法,雖然釋迦佛說,現相在今生此世,這樣涅槃了,其實佛和眾生的緣還未了!因為現在這個娑婆世界教主,還是釋迦牟尼佛,他的責任一定要到彌勒成佛,這才是告一段落。

不論現在如何的末法,就是因為眾生業重,正法消退了。因為佛滅度了,真實貼近佛陀修行那念心,這樣的弟子也慢慢遠去了,也慢慢稀少了,所以正法就慢慢消退,留下來像法。同樣有出家人,這不是在傳佛慧命嗎?是啊,傳佛慧命,就是留著出家人的形象。「相」就是「像」,像法,沒有佛在世那個時候,那麼的正思惟、正行業、正行為,沒有那個時候的精神理念了。現在的出家人總是現一個相:我出家了。求法的心慢慢鬆掉了,凡夫心帶著很多的習氣進來,帶煩惱、無明進來修行。這個煩惱無明的修行,有辦法進來,入叢林來,現出家相,這樣就是開始斷煩惱了嗎?還要看個人那種求法的心,看個人那分願轉變了嗎?所以這個根機參差不整齊,自然就顯出了「三乘」。這是說我們後來的人。

佛的時代也是一樣有「三乘」,雖然三乘的學者,一樣是靠佛很近,同樣,每一個人,都有根機的參差,儘管願意精進,但是思想方向,還是無法和佛一樣,這就是眾生難度。哪怕是佛在世也是這樣!

佛很貼心,很貼近佛的弟子也是,「我有要修行,我認真修,我看到人生苦難這麼多,我怕!所以,我要認真修」。「這些眾生惹來的苦,就是在人與人之間,有人,自然彼此之間這個緣,一念偏差,這種牽累著、拖累著的緣,還是來生世還在拖累。有拖累,就有煩惱、就有苦,所以不如將這些拖累,完全都除掉,我獨善其身,我不要去與人接觸,我也不要與人有牽拖。」所以他要獨善其身,認真斷他的煩惱,去掉他的無明,所以這叫做「小乘」。靠佛陀的聲音來體會、覺悟,但是他過濾了佛陀說:「我們要去度人。」這個法他害怕,所以他專心,如何斷煩惱、去無明,老實修行。

中乘呢?很用心,佛陀的「無常」、「因緣觀」,他了解,但是他也是害怕與人,他也是盡量避開人的染緣,所以他也盡量想要避開,所以大心發不出來,不想要如何於後世弘法。但是佛陀的法一定要傳留後世,所以佛陀很用心。你自利的同時,你還能夠利他;真正要成佛,就是要到達不捨眾生,而不受人群染著,這才是真功夫啊!佛陀就是到了法華會,就是四十多年後,決心就是專講一乘法,撥除了三乘法。前面的聲聞、緣覺,這種小根、小機的人,佛陀用鞭策的方法,用這樣,所以開始要講《法華經》。大家還記得,當場五千人退位去了。佛陀就說:「退亦佳矣。」「這些人不要留下來也好!我現在留下來的這些都是有志,有那個誓願,不是身、口、意修行而已,還有立弘誓願,有志行菩薩道的人。」

所以他放心了,五千人退席了,舍利弗已「三請」了,因為這個法不能輕易說,就像這樣無心,也沒有那個智慧來接受,這樣的人接受到這樣的法,沒有真正入心,可能就會將這個法,拿去應用在偏邪。所以這些人「退亦佳矣」。既然留下來都是專心、有心,有誓願要弘傳正法的人,佛陀才開始專心來講大乘法。所以從這樣開始,啟開了《法華經》。講說,從〈方便品〉開始了,一路下來,現在也已經十五品了。在這個〈從地湧出品〉,我們已經到這裡,就是跡門已經……。佛陀說,這樣一段落,那段的時間,完全完全是要讓大家知道,佛顯跡人間,是無始來的時間,度化有這麼多。只是大家在這個「跡門」之中,還未真正完全了解,大家只是信解;信解佛不妄語、信解佛無不實語,絕對沒有不實的話。所以佛陀說什麼,我就信什麼,但是法還未很通徹。

因為還沒有很通徹,看到現場這麼多、這麼多菩薩來了,佛陀過去說的「跡門」的法,他們還沒有通徹,所以佛陀說到這一輩子,這樣出生在皇宮的過程到成佛,來度化眾生、成就眾生,所以大家起疑問。所以這個疑,彌勒菩薩代替來問。光是這樣的話,我就要說這麼多遍,很嘮叨。但是這麼多遍,說彌勒「騰疑」,「騰疑」的意思就是故意,故意拿出來問的。那就是希望佛陀,再次,再次來解說,不是「跡門」這樣,大家就了解了,大家還不了解。代替,彌勒代替大家說出來,他用很不可思議,不合道理的譬喻,年輕人和百歲人,這樣來譬喻,這根本就很沒有道理。

「是啊!就是這麼沒有道理,沒有人有辦法相信,希望佛陀要了解這些人,現在的人,他只是信佛,還未徹底了解佛所說法。這個時候是這樣,未來的人呢?若像這樣,還比這樣更嚴重,未來的眾生更剛強,未來眾生的心念更複雜,這種剛強、頑劣的眾生更多。佛法不只是無法接受,還會將佛法以矛破盾,同樣用佛法來破壞佛法。所以,佛陀啊!有這樣、這樣,所以請佛再詳細來解釋。」

因為佛的時代,「三乘」的修行人,是各人「各斷惑證理」,各人各斷個人的疑惑而已,還沒有通盤疑惑都斷。聲聞斷聲聞的疑惑,緣覺自己斷自己緣覺的疑惑,而菩薩呢?新發意的菩薩,他發心,但是他的法還未很透徹,他是當度的菩薩,或者是將度的菩薩,這就是新發意的菩薩。在〈從地涌出品〉之中,也有說出了新發意的菩薩,這都還未透徹了解,這樣叫做三乘人。

目前,就是佛的現場,是全都信佛所說法,「佛所說的,我都信,但是我還未很透徹了解」。這種「各斷惑證理」,就是自己的階段了解的地方,自己階段,自己了解,有這樣的智慧。而大家也已經很精勤在修行,同在這條路在走,只是開小路,不是開康莊的大路,各人都有這樣的方向;信佛,但是無法透徹了解佛的教法。也因為這樣佛法互傳,才會從「正法」,年久月深慢慢變「像法」,又再慢慢來變作「末法」。我們現在就是「末法」。

「像」,很像、很像,佛陀在世的出家人修行,已經沒有了,根本就無法在這個時代生存,像佛陀生活的時代,那根本就不可能了,那要如何能夠是「正法」呢?不過,雖然是「像法」,理本來無形、無體相,而我們還又留著,傳佛法的這個形象。是我們的心念,是不是有透徹了解,佛陀的心意、本懷、真理,我們有沒有?這是我們道理雖然無形象,但是,是存在啊!佛陀為人間,但是最重要的,也要有形象來傳法在人間。

出家,為什麼三寶的弟子,出家受尊重呢?佛固然應該受人人尊敬,法固然需要人尊重,但是出家,我們若沒有修行,和普通人都一樣。不過,這是一個僧團,所以在家人也是佛的弟子,為了維護佛法,他們也要敬佛、法、僧,維持這個內修、外護,還是要再維持著。在教內修行的人,也就是要盡形壽,好好用真心來修佛法,我們要立志傳佛法。所以,我們若能夠內修,就得到外護了,人間的菩薩普遍在人間,也是要靠居士,大家那個心念,佛心,歸向三寶的康莊大路。所以,我們就要趕緊開道,開出了一條明朗的大路。

所以,我們要修行,就是「持戒定慧三學」。戒、定、慧,不論你斷什麼煩惱,還是要戒、定、慧,而且要堅持著長久的宏誓願,要不斷不斷。不是生生世世而已,要時時日日不斷地發願,「發此智」。宏誓願已立,你才能夠在人、事、物,無不都是智慧。我們前面有說過了,「轉五識為成所作智,轉六識為妙觀察智,轉七識為平等性智,轉八識為大圓鏡智」。

轉五識為成所作智
轉六識為妙觀察智
轉七識為平等性智
轉八識為大圓鏡智

我們要時時,不斷不斷與人、事、物,不論你是接觸到的,我們也要展現這分妙觀察。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,佛法是在我們的生活中,要恆,很永恆。而永恆不是過去很久很久,它也表示著分分秒秒。包括是短暫的時間,是無間歇的時間,所以也一段時間一直告訴大家,無間修、無餘修、長時修、恭敬修。這些名詞,佛法的名詞,我一直故意反反轉轉,一直要讓大家聽得進去、記得住,用在日常的生活。我們法一定要傳,你若記不進去,無法用在日常的生活,無法佛法在人間。佛法要用在人與人之間,要增長我們的智慧,所以我們要「轉識為智」。不論是五六七八的「識」,我們都將它轉回來是「智」,這樣分分秒秒,長時、無間、無餘,就是這樣一直要修行,無間斷。若這樣,我們才是叫做得道,走在這條大路上。

所以,這段時間一直對大家說「開道」。「經者」,你在聽經,其實我們是準備要開路。我們的路既然開了,前面沒有障礙了,我們路通了;我們的道開了,路就會通。要如何鋪?就是大家來鋪。這是一直用生活事物,來與大家會合。《法華經》是我們人間道,人間的道路,只是聽經,不要開路,我們絕對不通。所以,我們必定要聽來鋪,開和鋪,一定要做的。所以要請大家要用心,因為〈從地涌出品〉,也快要結束了,請大家還是要有記憶,這些法一定要記住,才有辦法傳。

前面經文這樣說:「皆起恭敬心,住於世尊前,是事難思議,云何而可信,佛得道甚近,所成就甚多,願為除眾疑,如實分別說。」

皆起恭敬心
住於世尊前
是事難思議
云何而可信
佛得道甚近
所成就甚多
願為除眾疑
如實分別說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這還是彌勒菩薩的頌,偈頌。這些菩薩這麼多,忽然湧現在佛前,還是同樣那麼的恭敬,如規如律,次序這樣這麼恭敬唯忻來禮佛、恭敬佛。這看起來,佛陀現在的成佛,這麼多的菩薩承認是佛,釋迦佛所度化,因為他們這麼地尊重。這個態度就表示,就像髮白百歲人,就像那麼老的人,來向著很年輕的人,這樣敬禮,說是我的父親,這同樣的道理。這是彌勒菩薩,長行文之後的偈文重複這樣說。

這很多人就是無法相信,「佛啊,能夠再詳細,讓大家能夠,能夠除疑,尤其是後世的人能夠除疑」。所以,接下去的文是同樣。「譬如少壯人,年始二十五,示人百歲子,髮白而面皺,是等我所生;子亦說是父。父少而子老,舉世所不信」。

譬如少壯人
年始二十五
示人百歲子
髮白而面皺
是等我所生
子亦說是父
父少而子老
舉世所不信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「舉世」,意思不是現在的人而已,還有未來、未來的人,恐怕會存著很大的疑問。所以,再接下來這段文就這樣說:「世尊亦如是,得道來甚近,是諸菩薩等,志固無怯弱,從無量劫來,而行菩薩道,巧於難問答,其心無所畏。」

世尊亦如是
得道來甚近
是諸菩薩等
志固無怯弱
從無量劫來
而行菩薩道
巧於難問答
其心無所畏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是啊,來用這樣來譬喻。世尊也是這樣,其實釋迦佛,您成佛以來就沒有多久,但是說度這麼多人,這實在很難相信。因為這些人,已經志願很堅固了,而且很大方,一點點都沒有怯弱,人人都是大將之風,在這麼大的場面,人人都是很莊嚴。

而且也是看來很老練,這怎麼有可能,說是這麼短的時間,就能夠完成的道業呢?這實在是很難相信。所以這些人,應該修行的時間是很長久,看他們修行的態度、學習,應該是從無量劫來,在行菩薩道的,不是現在才完成的,看起來應該是這樣。所以這是表達,表達彌勒那個心疑,就是大家所看這個場面,這些菩薩的成就,很大的成就,所以用這樣來形容。這樣的成就不是短時間,絕對是長時間來,應該這些菩薩,也已經「行六度萬行」,這個道已經來來回回,不知走過幾遍了。這是這些菩薩已經成就,所以來回很熟悉了,是很有修行的人,怎麼說是佛現在成佛化度呢?這些人在人群中都是,「巧於難問答,其心無所畏」。

巧於難問答
其心無所畏:
善巧能為
顯善權婉轉度化
應機施教精微
疑難問答
其心圓活
而無所畏

這些人,我們若用更困難的,來刁難、來問他們,他們都有辦法一一回答,都能夠解開眾生的疑惑。這就是內心修行已經很紮實,很紮實了,所以不論是什麼人來難問、來反駁、來辯論,他們都能夠很順利解釋,讓人人心能夠折服。這樣的「巧於難問答」,就有辦法可以辯才無礙;要辯才無礙,是「法無礙」,已經修行的法無礙了。而「義無礙」,那個法無礙又再分析,「你若再問,我再為你分析」;要為你分析,要用什麼樣的語言、方式?「辭無礙」。他們也是言詞,能夠用種種的言詞來回答他。而自己本身,「你怎麼問我都不會累,因為問到法,我很歡喜,能夠不斷不斷來講法」,這叫做「樂說無礙」。這叫做四無礙辯才。

他要有「法無礙」,法要很充足;要分析法的義理也要很充足;他的語言就要很分明、清楚,而他也就要不怕累,還是願意一說再說,不斷樂說,這叫做「巧於難問答」。這種的菩薩,已經都成就了,「其心無所畏」,不論多麼剛強的人要來辯駁,他們都沒有障礙。這麼成就的菩薩,怎麼說是佛的弟子呢?怎麼是這麼近就能成就呢?這些人已經就是「善巧能為,顯善權婉轉度化」,眾生的人。這些菩薩「六度萬行」已經成熟到這樣了,他們也有辦法「應機施教」,方法也是很精緻。這些人都有,具足。這些菩薩就是已經到達,接近佛那個境界了。所以「疑難問答」,這種他們全都沒有問題了。所以,「其心圓活」。那個心都很圓滿,就像湧泉,那個法不斷不斷,不論是法、義、詞,辯才不斷湧現出來。「無所畏」,不怕人來辯駁、問答,所以這就是這些菩薩。

所以,我們要很用心,這群菩薩是大有成就的菩薩;這些大有成就的菩薩,是佛,釋迦牟尼佛累生世,所教化來的弟子眾,現在的大菩薩,這是已成就的菩薩。這就是應該想要解釋這些因緣。當然,已成就的菩薩,我們還有在佛世時當成就,已經接受到佛的教法,但是那個時間還很短,法還很淺,那叫做「當成就」。還有未來啊!未來,「未成就」;未度、未成就,佛陀的時代還未度、還未成就,就是我們現在,我們現在還未成就的。所以,我們現在還未成就,我們就要很用心,趕緊身體力行,聽的方向,要用心來開道;好好將這個法入我們的心,理出了一條道路的方向出來,我們要堅定心志。

來,接下來這段經文再說:「忍辱心決定,端正有威德,十方佛所讚,善能分別說,不樂在人眾,常好在禪定,為求佛道故,於下空中住。」

忍辱心決定
端正有威德
十方佛所讚
善能分別說
不樂在人眾
常好在禪定
為求佛道故
於下空中住
《法華經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》

現在開始再說。這群當成就、未成就的,這些人還是一樣,還有這個菩薩眾中,他們還有領導人來的。有領導者,我們還記得吧?有領導很多很多人,還是一樣還沒完全都成就,是當成就。他們就是「忍辱心決定,端正有威德」,也是一樣已經忍辱,願意在娑婆世界。這不論是已成就、當成就,已經下定這樣的決心,就向著這條康莊的大路在繼續走。

忍辱心決定
端正有威德:
而能忍辱
心不狐疑
形體端正
有大威德

「忍辱」,心就是都無疑了,法都已經入心了,都無疑。了解要入人群去,就是要具足安樂行,「四安樂行」,所以他們的心很自在,所以心都沒有疑。若有疑就不安樂了,無疑,所以就是很安樂。「形體端正,有大威德」。

十方佛所讚
善能分別說:
十方諸佛皆所讚歎
善能分別演說諸法

所以,「十方佛所讚,善能分別說」。從地湧現這些人,已經是「十方諸佛皆所讚歎」,因為他們已經心很決定,沒有疑問,很精進,「善能分別演說諸法」。法聽進去,他們還是聞法者、說法者、傳法者,他們就是往這個方向,所以「善能分別演說諸法」,有辦法。

所以,「不樂在人眾,常好在禪定,為求佛道故,於下空中住」。我們前面也說過這樣的經文。

不樂在人眾
常好在禪定
為求佛道故
於下空中住:
不樂在於眾憒鬧中
常好習靜
在於禪定
為欲求於成佛之道
在於謙下空寂之中

度眾生,心不被眾生染,他心出去,他很快就會再收回來,不會人在人群中,心也在人群中;人群中紛紛擾擾,心也在紛擾中這樣在感染,他不會,心還是群眾中靜謐的道場。這就是沒有和人在嬉笑,沒有和世俗一樣。所以,他們的心,還是保持在那個禪寂,那個正確的思量;禪就是思量,善思惟,心還是很恬靜,靜寂清澄。因為他們已經行菩薩道了,「六度萬行」,已經在行菩薩道了,哪有辦法脫離人群呢?但是他們的心,心靈道場還是寂靜清澄,在禪定中。入人群,心不污染,思量很乾淨。

就像剛才說「四智」,五識在那個地方,「這是什麼東西?」長的、短的、圓的,他這種接觸,這個接觸到的,你將它轉回來,就是叫做「成所作智」。這個東西的妙用,要用在什麼地方?不是這個東西的價值,是我所擁有,不是;我所擁有,那就是已經受污染了,是隨俗的感染。但是,這個東西的妙用,是要用在什麼地方?過去也有解釋過了。所以轉第六識,就是「妙觀察智」。這我們都說過了。

這個「妙觀察智」在這個意識,第六識之中,我們心心念念,要如何匯集點點滴滴,來發揮天下眾生,成就菩薩道去救拔苦難眾生,這妙觀察等等的方法。舉這樣的例,大家就能夠知道,要不然大家會認為:就要度眾生,不樂於人眾中,是要如何度眾生?有啊,在度眾生,但是心靈道場是禪定,是靜寂清澄。所以,「為求佛道故,於下空中住」,他們還是保守在這條道,他們沒有覺得:我就是要這樣獨善其身。他們不著於空、不著於有,在這樣娑婆世界這個地方,不著空、有,在中道中住,這就是這些菩薩。

所以,「常好習靜」。他們的心常常都是很安靜。所以,「為欲求於成佛之道,在於謙下空寂(之)中」,就是要很謙卑「感恩哦!」就是要在這樣,這種付出無所求。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,要去體會。佛法,雖然字面看起來,好像就是這樣讀、這樣過,依文解義,就是這樣過,其實它所含蓋的,是不受時間障礙的。那個時候的法,就是這個時候要用的,要適合現在我們的法,要如何用在人間、要如何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?這我們是很重要。傳佛法,我們是要傳在現在、未來;從佛陀的時代一直下來,要應用在現在和未來。所以我們傳法,大家要用心,用佛法,用在人間裡,所以要時時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7年9月15日~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30919《靜思妙蓮華》斷惑證理 轉識成智 (第1505集) (法華經·從地涌出品第十五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