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1002《靜思妙蓮華》微塵無量 喻壽長遠 (第1514集) (法華經·如來壽量品第十六)
⊙聚合而成物之質,色體聚極微之微,極微至鄰虛,極微極細非現量得,譬數量多非現量比,為極微塵數之無量。
⊙黃金之塵,能於自如於體中者,為微之七倍,極微之四十九倍。
⊙「然,善男子!我實成佛已來,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。」《法華經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》
⊙「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,假使有人抹為微塵,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。」《法華經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》
⊙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:西土大數,譬將無數大千世界。西土,唐人對古印度之稱。
⊙那由他:云萬億。阿僧祇:云無數。諸經說數多,以不可說塵沙為喻。
⊙假使有人抹為微塵:假設譬喻,若使有人,將諸世界一時細抹,悉為微塵。
⊙今經喻壽命長遠,以若干世界,抹為塵,過若干世界下一塵,明下塵之界已不可說,況不下塵之界,寧當可說?下塵不下塵之界,尚不可說,下塵、不下塵世界之塵,豈可說耶?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聚合而成物之質,色體聚極微之微,七倍極微至鄰虛,極微極細非現量得,譬數量多非現量比,為極微塵數之無量。
聚合而成物之質
色體聚極微之微
極微至鄰虛
極微極細非現量得
譬數量多非現量比
為極微塵
數之無量
「量」很多、很多,佛經典中,每一部經都是有無量無數,譬喻恆河沙微塵數,很多、很多微塵,那就是要譬喻很多聚集的物體,最最微細,那就算是微塵了。所有我們看得到的東西,最細、最微,我們看得到的就是灰塵,微塵。這種「聚合而成物之質」,是我們所看得到的。「色體聚極微之微」,這些東西要將它集合過來,最微、最微能夠聚集的,也是這個微塵。這種「色體聚極微之微」,我們若一把泥沙聚集起來,那很多!那把泥土裡面,一粒一粒都是它的個體,所以「色體聚極微之義」,色塵能夠看到的,就是這樣這麼的微細,而且灰塵還不夠細,粉塵又比它更細,這樣的極微,一直微到「至鄰虛」,到了你看不到了,這種看不到的「極微」。
所以,「極微極細非現量得」。不是你眼睛所接觸到,那個大小來說,能夠測量、能夠分析它多大;不是用現量,有這個東西,那麼的細小,你如何去將它現量?這樣可得。若以現代科技,那當然是顯微鏡,顯微鏡,我們眼睛全都通通看不到,只是這樣將它抹一個片,在顯微鏡的裡面,看起來,哇,裡面的東西,那就是密密麻麻,很多,那個體,當然顯出來。這是在我們眼睛,眼根和那個塵,塵境,塵境那個微細,很多的微細,是我們這個根,根塵無法去看得到的,是極微細。所以,「非限量得」,那個極微、極細,這不是用眼可看得到。
所以,「譬數量多」,要來譬喻那個數量之多,其實「非現量比」。佛陀要將這些菩薩,從地湧出的菩薩之多,從開始一念發心,一直不斷在人間來回,心入人群中,來來往往,這種度化眾生量,無法以量比,就是很多、很多,那種「為極微塵,數之無量」。這表達出了那念心最極細膩;很微細、微細,那念心表達出來,那個入人群中付出的量等等,時間、空間、人間界,在六道的裡面,眾生界中,這要來比量起來,實在是無法去比量。
這念心,從初發心起動,起於開始行動,那種的時間、空間,眾生間的量也真的是很多。這比量那個心開始,開始發心入群眾中度化眾生,那一念心,真的是無量無邊,無法計算。其實,在我們的生活中,我們大家的空間裡也都是有!有,看不到,我們的眼睛看不到,這個空間中,極細微,極細、極微,在我們大家的面前,空間中。所以他說「極微至鄰虛」,已經到達「虛」了,看不到了,就是我們的眼識,還無法真正看透了,空間的真實相。
我們的空間看起來是空空,其實空間充滿了,極微細的生命體,這就是我們常常在說,「舉頭三寸有神祇」。我們空間的理體,空間的生命體,全都是我們的眼識,還無法看得到。常常說,佛陀說《法華經》處,那個現場空間有多大呢?場地不大,卻是周圍空間、天空、大地,哪怕是虛空、山谷等等,無不都是佛的說法處,無不都是佛體現前。所以寶塔浮現,佛陀就召來了分身佛,十方分身佛,不斷、不斷從十方而來;那個情景,我們在聽,用心,去將它想出那個情景來,好像很開闊、很開闊,好像無量無數佛,分身佛從四方八達,飄飄然而到達,充滿虛空法界。有法的地方,就有佛的地方,因為佛就是「真理」,而真理就是「法」,所以真理,法,我們若體會得到,那叫做「覺」,我們的覺性,我們的覺性與真理、法,會合起來,這虛空無不都是法界。
虛空,就是你與我的中間,這都虛的、空的,這中間無不都是法界;將這個「空」縮小來,這東西我們若沒有很紮實,會說:好像還有空間,虛虛的在裡面,還有空間,虛、空在裡面。是啊!還有那空隙在裡面,「空」的虛,虛的空間。所以東西沒有很紮實、沒有很密,哪怕是這麼小的縫,那個縫是虛的,所以虛的縫就是空間,還有空間。所以空間,那個空間裡面就有道理,是哪一個地方讓它卡到了,合不進來呢?就要去找;找那個空間哪一個地方,讓它合不進來的道理在哪裡?很多東西,大的說到天空、虛空法界,其實虛空法界,拉回來是很微細,那個細小的「虛」,那個縫還沒有合。這就是東西,我們的東西用得不順;不順,裡面一定有它什麼道理,卡到,不通,理不通,不通達,所以東西不順。就像我們的心,我們的心,為什麼會想不通?你想不通,就是有道理在裡面,什麼道理?就是煩惱無明在你的內心。你那煩惱無明還未完全去除,凡夫心,無明在,所以,你道理還未通。
同樣,說「大」,津津是道,能夠說很多很多的道理,若縮小過來,我們人和人之間會合嗎?我的心理,你能通嗎?你的想法,我不了解,這種彼此之間,說話不投機、見解不合,那就會起衝突,再惹煩惱,這就是凡夫。道理說來一大片,用在我們的內心,條條行不通,這就是我們凡夫的無明煩惱;煩惱源在我們的心裡,卻是我們無法去體會、去了解,這就是微塵入我們的內心。那個微,微細到我們看不到。就像玻璃,你隔著玻璃,很清淨的玻璃,你能夠透過去外面看東西。為什麼有這麼硬體的玻璃,隔在中間呢?這就是塵,它的塵,塵到達「鄰虛」之間,已經看起來就是虛的。其實在玻璃,隔在那個地方,你封起來了,你連聲音都透不過,何況人穿得過呢!這他也要用那最極微,那個物質能夠變成到、微到讓你看不到那個質,就是極細微的那個質,如何讓它合成起來變成了通透?視線看去是通、是透明,但是它有實體。所以,這裡面就有聚著很多,它的質在裡面,所以怎麼樣的技術變成了通透。所以,「極微至鄰虛」,同樣道理,我們眼睛在看,彼此之間通透。其實,它有「極微」,在我們的周圍裡,這都是很微妙。
人生就是活在,這麼的微妙道理中,只是我們不覺不知,我們活在這樣非常的微細,很微妙的大空間裡;那個微細到了就像空氣一樣,我們人不能缺少空氣。空氣,有時候人體就要氧,氧氣,什麼氫、氧,什麼東西?現在科學發達,將這些極微分的質量,變成分開,而且再造。就像有這個煙,看起來有東西,其實它是虛的,它是一個氣;氣,它有它的作用。清新的空氣如何去將它過濾,這無不是有東西,但是它那個東西到了你看不到,真的,你是看不到。或者是你感覺得到的,你一定要在這種的環境中,氧氣,空氣一定要有的,這樣我們才活得下去。我們若缺氧,氧是長得什麼樣?我們看不到,若缺氧,我們就無法可呼吸。同樣,這也就是理。生命在這種充分的道理中,就是我們無法去體會。所以成佛與凡夫就是在這種,「通」與「不通」。通者覺;不通者迷。覺者成佛;迷者凡夫。這就是我們應該要去,體會、了解。
所以我們要知道,「聚合而成物之質,色體聚極微之微」,那是很微細的微細。分析「微塵」,「微塵」的七倍,還有「金塵」。這個「金塵」還有比它更細,四十九倍的「極微」,那一直分下去,到達了真的是「量」,無法去比量的程度。所以到達了「鄰虛」,就是虛了,看起來都是空,空的程度。
黃金之塵
能於自如於體中者
為微之七倍
極微之四十九倍
這我們要很用心,只是能夠神會,無法量比,無法用比量能夠去比喻,這是無法可比喻,不可言語、不可量比。所以,「極微極細非現量得」,不是現在就能夠讓你看東西,那是我們要用精神去體會,用我們感覺,智慧去體會。所以,「譬數量多非現量比」。要說恆河沙很多、很多,去算數,非算數可得,絕對無法去算出的。所以,「極微塵,數之無量」,不是用算的,算不出來,所以只有我們,真的是用心去體會。
我們學佛要時時用心,用在我們的精神,如何時時與法會合,我們的身體,落實在現實的生活中,所以生活的事物,這不離開法。所以,「你說的有道理,你做的也有道理,很合理」,是啊,就是要有這樣,這就是我們做得合理。你說得有道理,這就是我們會時時心與境會。一直在告訴大家,「識」,意識、根塵,我們時時一定要在「智」,所以,「轉識為智」。「四智」,一直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在「成所作」,在「妙觀察」,在「平等性」,無不都是「大圓鏡智」,很清楚,這就是我們學佛的良能,落實生活中。不要說:我學佛,聽法就聽法,就聽來累積,聽來做筆記,聽來寫;我就有在筆記,我就有在寫。不是!是有在用,聽來就是要用,改變我們的觀念、改變我們的習氣,日常生活中,這就是真正學佛了。所以,聽、說、行要平齊,所以要很用心。
前面的經文要多來了解:「然,善男子!我實成佛已來,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。」
然 善男子
我實成佛已來
無量無邊百千萬億
那由他劫
《法華經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》
善男子,佛陀就是很懇切,稱呼在場聽法的人,不論是資深或者是才初發心:「大家,我們不要執近迷遠;執近在這跡門之中,只是執在今生此世,只是執在那量和時間,不要只是執在,『現量』和『現時』,我們就要想過去。」過去的過去,一來就是一直一直來,無不都是一條的道理源頭,這樣一直留下來、流傳下來,我們一定要相信。「時間很長了,我實成佛已來,已經是很長了,不是今生此世而已;今生此世,只是應因緣現相,來做引度眾生,其中一個現量的相,就是讓大家看,在這個時間內,就是有這樣的地方,就是有這樣的人間,這是有相、有量、有時、有界。」在這個世界之上有這樣的,人、事、物的形象出來,有歷史可根據,這就是在這個時代,這樣現這個相。過去,過去已經時間很長了,已經從正法、像法、末法,一直到沒有佛世的時間,已經很長過來了。所以過去佛,雖然也是在人間過,但是過去佛的正法、像法、末法也過去了,連像法的遺址都沒有了。
釋迦牟尼佛是經歷了,多少恆河沙數的微塵劫,很長久的時間,這樣不斷來人間,這個世界成、住、壞、空,經過了多少次,所以遺跡都沒有了,佛法的名稱也沒有了。所以經過了這樣的時期,過去的空劫,才又再有釋迦佛,這長久的時間。所以釋迦佛的現相,在這個娑婆世界,當然他還要再重新開始,重新有那個量、相的比例,讓大家看得到、聽得到。但是這個時間是很重要的時間,因為佛陀的二千多年前開始,他的未來,我們的現在。
我們現在的再未來,這個劫之中,這長時間之中,那就是濁惡世,愈來愈濁了,人心變化愈來愈快速,這種氣候不調和,四大愈來愈不調和,極端的災難發生愈來愈多,人心愈來愈極惡。所以在佛陀的未來,我們的現在的未來,愈來是愈告急的時代。所以在我們的前面,二千五百多年前,佛陀就是為未來的現在,他現相,就是從這樣開始,有了佛陀出現人間,這個世界裡。所以世間的壽命,應眾生壽命,就是同樣有限。
所以,他在少年的時代就離家,這大家故事都知道。光陰過了十一年,那個參訪和苦修,十一年和四十九年,總共起來也有六十年,是不是呢?這個時間就是已經追求佛法、成就佛法、說佛法在人間,時間很短,六十年。我們慈濟到現在(2017年) ,也五十多年了,時間感覺就是那麼短,以我們現在來比量,時間真的不長。我們五十多年來,我們能夠成就什麼呢?何況佛陀時代,總共從成佛到他入滅,才四十九年間而已,還不到五十年,要來說他已經成就那麼多,當然,就是很不可思議。要用現在的比量,來比佛的境界、比佛的成就,哪有辦法比呢!
所以,不要迷遠執在近,執在佛陀的這一輩子,這一輩子只是一個現相、比量;現相,就是這樣年輕出家,開始精進、修行、成佛,這是「現相」。有這個時間讓我們知道有這樣,千二百五十弟子常隨眾,「比量」,在哪一個道場,成就多少說法、聽眾,這都可以比量,在佛的時間內可以比量。但是真正佛成就的時間,是無法比量,他所說的過去、過去,那已經沒有遺跡了,因為經過了空劫,成、住、壞、空,已經空掉了。唯有我們現在,佛陀的二千多年後,我們的現在,還可以去考古,還可以去看到佛世的遺跡。
但是,佛陀所說的道理,是過去、過去,無法來比量、比例,沒有那麼相,沒有那些量可以比。所以很多佛經都是,「無量無邊百千萬億,那由他劫」的時間,那麼長、那麼長,那個量。而我們一定要相信,佛是真語者、實語者、不妄語者、不誑語者,我們一定要相信,佛的道理是存在的。所以,我們不要迷遠執近,一定要好好用心。
接下來這段經文這樣說:「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,假使有人抹為微塵,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乃下一塵。」
譬如五百千萬億
那由他阿僧祇
三千大千世界
假使有人抹為微塵
過於東方
五百千萬億
那由他阿僧祇國
乃下一塵
《法華經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》
是啊!剛才若沒有告訴你們那些話,現在再唸這些數字,又是要如何去體會了解呢?就是這樣的「量」。「譬如五百千萬億,那由他阿僧祇,三千大千世界」。那麼開闊、那麼開闊的世界。
譬如五百千萬億
那由他阿僧祇
三千大千世界:
西土大數
譬將無數大千世界
西土
唐人對古印度之稱
這古代,古代,在印度,印度叫做「西土」,對我們來說,這是「古印度稱他土」,那是他所在國的,「他土」的數字,意思就不只是說印度,古印度以外的國家,這個空間界。「譬將無數大千世界」。在那個時代,除了說地球的世界,其實佛陀想要說的,是虛空法界的世界,很多很多,不是只有地球而已,地球以外,天體間有無量數的世界。
那由他:云萬億
阿僧祇:云無數
諸經說數多
以不可說塵沙為喻
所以,「那由他」,就是萬億的意思;「阿僧祇」,就是無數。「諸經說數多,以不可說塵沙為喻」,他就要說很多很多的數字,必定就是要說這樣、用這樣的方式來代表。多,多到什麼程度?天體宇宙的世界,到底有多少啊?「以不可說塵沙為喻」,用這樣來譬喻,很多的塵沙,一塵、一沙,就是一個世界,用這樣來譬喻。
假使有人
抹為微塵:
假設譬喻
若使有人
將諸世界一時細抹
悉為微塵
「假使有人抹為微塵」。「假設譬喻」,若有人將這些世界,這樣同時將它抹為粉、粉末,這些世界都將它變成又是微塵,這再過了「東方五百千萬億,那由他阿僧祇,乃下一塵」,就像這樣,用「一塵」,經過這麼久、這麼長的地方、時間、國土,丟一粒在那個地方。那麼多的微塵,這些微塵要將它分開,在很遠的地方放一粒,經過無數阿僧祇國土,方乃下一塵,又再經過無數的國土,那麼遠,再放一粒。就像這樣,那些沙塵數,遠遠放一粒、遠遠放一粒,這樣到這些塵沙放到完。所以現在經中譬喻,壽命的長遠。
今經喻壽命長遠
以若干世界
抹為塵
過若干世界下一塵
明下塵之界
已不可說
況不下塵之界
寧當可說
下塵不下塵之界
尚不可說
下塵、不下塵
世界之塵
豈可說耶
現在要接下去,要說的「壽命長遠」,就像這樣,在那麼長遠的世界,用很多的微塵,這樣很多世界放一粒、放一粒,放到這些沙,無量的沙塵完了。這樣,你們想:那個世界有多長?這實在是,壽命就有這麼長。這用什麼來比量呢?無法比量。你們不知聽得懂嗎?我們若手抓一把豆子,我們遠遠將它放一粒、遠遠放一粒,放到手中的豆子都放完了,你看,你在那遠遠的那邊看回來,那個第一粒開始放起的距離,這樣有多少?就像在測量那個距離的標記,多長,將它放一個標記在那裡,多長,放標誌,放到最後,看看這樣,那距離有多長。同樣的道理,我們現在要說,那個壽命的長遠,就是這樣。這種微塵,不是豆子,世界抹為塵,用微塵去遠遠放一粒,經過很遠、很遠,再放一粒,這樣一直放過去的距離,來譬喻壽命的長,這種的譬喻。
所以,「以若干世界,抹為塵,過若干世界下一塵」。又經過多少的世界再放一塵,那「明」,表明了將它放下去的這個塵,那個界限實在是無法說,那個界線無法說。所以,「況不下微塵之界」,有放到、測量過,這個沙塵放過的地方,就已經有這麼長了,還有,還未放過,那個塵的那個空界,我們就知道虛空有多大、世界有多少了!不可說、不可說,真的是很多的世界。
所以,「下塵不下塵之界,尚不可說」,「下塵不下塵」,這個世界不可說,何況不下塵的世界,那個塵「豈可說耶」?你們想,這樣要如何去說呢?總而言之,我們要知道,這種佛法所比量,雖然我們的智慧,我們的智識,還無法完全體解,我們無法體解。就像在靈鷲山,這無量數的菩薩浮現之時,這樣的境界累積下來那麼多人,那麼多的菩薩,一時間都在靈鷲山裡,那個範圍,我們想起來,不是我們凡夫有辦法,能夠去想像出來的境界。
在那個現場的菩薩和彌勒菩薩,他們的騰疑,要來體會、要來了解,他們不是不信佛,他們絕對信佛;絕對信佛都還有疑,那個疑就是無法和這個真理,去體會起來。佛陀已經與天體宇宙,事物理體合為一了,所以佛他能夠真正體悟。不是佛,現在接受佛陀教育,有去體驗過的菩薩,從地湧出,大家看起來真的是等覺菩薩,已經到達與佛差不多,比量,類似已經覺悟,這樣的菩薩,這現場騰疑的菩薩,與他們還有一個距離。這些已經是等覺菩薩,與佛的境界還有一點點的距離,所以這種要真的要全體體會,還有一段距離。
所以說起來,我們和佛的距離,當然是很遠、很長,我們現在堪稱是新發意,新發意菩薩。我們邊走邊做,在人群中,煩惱群中,「煩惱即菩提」,去體會眾生的煩惱。我們聽法之後,我們如何體解大道?我們已經發無上心,在人群中,我們能夠不受他的影響,我們能夠去為他付出,拔出了他的困難,這是我們在學,一步一步走;一邊在做,難免無法人我中沒有是非,但是「是非即菩提」,就是來警惕我們,讓我們學很多,「感恩啊」,感恩的體會,這就是我們在學菩薩道。新發意菩薩,要如何體會這個道理?唯有要我們真真正正,身體力行在人間中,(法)不是聽來放的,不是寫下來了解的,是要身體力行。所以要實實在在,要時時刻刻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7年9月25日~
【註】
〔極微〕梵語 paramāṇu。又作極微塵、極細塵。舊譯鄰虛。物質(色法)分析至極小不可分之單位,稱極微。依俱舍論卷十二謂,以一極微為中心,集合上、下及四方等六方之極微而成一團,稱作「微」,又稱「微塵」,亦即合七極微為一微塵,始為天眼等之所見。微塵,梵語 anu-rajas,音譯作阿拏、阿菟,又作阿耨塵。
集合七微塵,謂一金塵,七金塵謂一水塵,七水塵謂一兔毛塵,七兔毛塵謂一羊毛塵,七羊毛塵謂一牛毛塵,七牛毛塵謂一隙遊塵(又作向遊塵)。金塵、水塵能夠通過金中、水中之空隙,故塵有極微細之意。兔毛塵、羊毛塵、牛毛塵,乃表示塵如兔、羊、牛的毛端之微細。隙遊塵則指如窗隙間,吾人肉眼可視之光中浮遊細塵而言。
極微集合形成具體物質之時,至少須具足地、水、火、風四大,與色、香、味、觸四塵(四微)始能形成。因不能缺少其一,故稱「八事俱生,隨一不減」。〔大毘婆沙論卷十三、卷七十五、卷一三六、大智度論卷十二、瑜伽師地論卷三、卷五十四、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本〕(《佛光大辭典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