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31127《靜思妙蓮華》放逸五欲 墮於惡道 (第1554集) (法華經·如來壽量品第十六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80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4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1127《靜思妙蓮華》放逸五欲 墮於惡道 (第1554集) (法華經·如來壽量品第十六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31127《靜思妙蓮華》放逸五欲 墮於惡道 (第1554集) (法華經·如來壽量品第十六)   20231127《靜思妙蓮華》放逸五欲 墮於惡道 (第1554集) (法華經·如來壽量品第十六) Empty周一 11月 27, 2023 8:29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80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4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1127《靜思妙蓮華》放逸五欲 墮於惡道 (第1554集) (法華經·如來壽量品第十六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31127《靜思妙蓮華》放逸五欲 墮於惡道 (第1554集) (法華經·如來壽量品第十六)   20231127《靜思妙蓮華》放逸五欲 墮於惡道 (第1554集) (法華經·如來壽量品第十六) Empty周一 11月 27, 2023 10:16 pm

20231127《靜思妙蓮華》放逸五欲 墮於惡道 (第1554集) (法華經·如來壽量品第十六)

⊙縱恣自逸,耽著欲境,不能檢束,因而迷惘惱亂,放逸隨遂煩惱;放縱心思儀態,任性恣意妄為,不遵循守規矩,離善方便名放逸。
⊙「汝等有智者,勿於此生疑,當斷令永盡,佛語實不虛。如醫善方便,為治狂子故,實在而言死,無能說虛妄。」《法華經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》
⊙「我亦為世父,救諸苦患者,為凡夫顛倒,實在而言滅。以常見我故,而生憍恣心,放逸著五欲,墮於惡道中。」《法華經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》
⊙我亦為世父,救諸苦患者:佛謂:我亦為世父,即恆為過現未來利益諸眾生等。佛慈如是,為世間之父,是三界導師救護諸苦患者。
⊙為凡夫顛倒,實在而言滅:顛倒妄想者,即識陰。謂眾生緣一念、無明三細、識緣之非真湛然!
⊙如急流水,望似恬靜,其實流急,細不可見。惑是顛倒非真實。佛雖實常住,方便故而言滅度。
⊙以常見我故,而生憍恣心:以其心愚迷,不珍惜佛住世,若常見佛住世而生憍恣縱逸之心。
⊙放逸著五欲,墮於惡道中:放蕩狂逸,耽著五欲,隨業墮於三惡道中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縱恣自逸,耽著欲境,不能檢束,因而迷惘惱亂,放逸隨遂煩惱;放縱心思儀態,任性恣意妄為,不遵循守規矩,離善方便名放逸。

縱恣自逸
耽著欲境
不能檢束
因而迷惘惱亂
放逸隨遂煩惱
放縱心思儀態
任性恣意妄為
不遵循守規矩
離善方便名放逸

用心啊!多了解。我們修行,修,如何修?就是在日常生活中。日常的生活,我們的身,身體、行為、儀態等等,無不都是修行,我們要注意行動的威儀。常常說「修」是在內心;「行」行動是在外形,內修外行,這叫做「修行」。修行者,總是要有修行的儀態,我們若是「縱恣自逸」,「恣」就是姿態,非常放縱的姿態,這樣很放逸,一直貪著、 一直迷戀、貪著在那個欲境裡,隨心所欲,心收不回來,這豈叫做修行呢?放縱自己,身心不檢討,這就不是修行了;無法自己反省,無法自己約束自己,這就不叫做修行。

修行者要有修行者的威儀形態,所以若是這樣放縱,就是表示,我們已經因於迷茫而惱亂,自己來惱亂了自己。我們的煩惱、我們無明,完全都沒有去除,自己惹來無明、煩惱,讓我們心中的無明重重,揮之不去。明明知道自己要修行,卻是自己的身心,都無法自己把握得住,一直就是這樣的無明煩惱,來擾動我們的心,也放縱我們的身態,這實在是很可惜,煩惱中再生煩惱。因為過了之後,總是自己懊惱,明明知道要修行,卻是身心不遵循軌道,自己約束不住,這種的煩惱不斷伴隨著,我們真是苦惱!

所以放縱的心思,讓我們的威儀,就這樣,一直是亂掉,就是一直使我們的威儀,這樣亂了次序,實在是苦難,很苦惱。

所以,「任性恣意妄為」。一個修行者若是這樣,真的是苦不堪;不是故意的,但是,是煩惱給我們的習氣。常常說,修行就是要修一個是我們的心,在威儀、修我們的習氣,偏偏習氣就是讓我們放縱,所以這樣一輩子,無法將自己的習氣,這樣調整好來,那就失去了威儀、失去了修行者的形態,身心的形態。所以不遵守規矩,無法去遵循,明明知道,心都知道,但是習氣就是隨著這樣,習慣就放縱掉,這實在苦惱的事情很多。所以「離善方便名放逸」。雖然我們常常說,修行最重要的是修心,有人就說:「我的心修好就好了,這與我的行為無關。」自己自我這樣說。甚至也聽到有人說:「一念,一念能夠轉,那就是悉轉;一切、一切都能夠,一念轉動就成佛。」豈是這樣呢?一心念一轉就能夠成佛嗎?這實在是,說是頓,頓悟,豈有辦法呢?一時只是心念體會了解。

是啊,佛心就在我們的藏識之中,發現了我們的真如本性,是與佛覺同等;只是發現,並不是你真實的覺悟。只是佛如是說,我們如是了解;了解,但是我們的習氣還在。了解歸了解,習氣你沒有去除、煩惱,沒有去除,佛與凡夫的分界線,就是在這個地方。凡夫就是煩惱重重,所以我們才會叫做「凡夫」;凡事都是由不得自己;去來,凡事由不得自己,這叫做凡夫。佛陀是明瞭、覺悟,所以叫做「覺者」。覺者與凡夫,差別就是在這裡,但是這樣的差別,我們就差很遠、差很長了。

阿僧祇劫,無法計算阿僧祇劫的時間,佛陀在塵點劫以前的體悟,了解了《法華經》的精神,聽大通智勝佛的法,他也頓悟了、也了解,十六王子,人人全都體會了,人人就開始發心。這一發心,各人有各人度化眾生的領域,十六王子各各為他們有緣,說《法華經》的結緣眾,就這樣一直無央數劫以來,生生世世一直在人間。釋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,生生世世,長久的時間不斷來人間說法、不斷來人間修行,上求下化。我們一段這麼長的時間說過來,佛陀也曾有經過修行、求道。佛陀也時常說起,過去修行因緣,不同的佛,那是在無始劫前,經過了幾尊佛,也是在無量數的道場,聽法、修行,說法、修行,這叫做「上求下化」。佛,釋迦牟尼佛,本身他已經這麼長久的時間,守在一念、一覺,這一念心要廣度眾生,自己願成佛道。

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」,這是每一尊佛共同的願,釋迦佛也是!廣度眾生,「佛法無邊誓願學」,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,還是不斷在斷煩惱、不斷在學佛法,一直到成佛道。這個時間、這個願力,是那麼長!我們現在只聽到佛法,就說「三世一切佛,一切唯心造」,豈是這樣?我們現在這一念心,聽法,這樣我們就已經成佛嗎?沒有那麼簡單,只是聽佛的法,我們了解、知道了,人人本具佛性,真如本性。我們要真正修行,我們要去覺悟,我們修行這一念心起了,我們決心力行;在決心力行,我們還是在「縱恣自逸」,還在放縱、隨心所欲,這樣在放逸,還在耽迷在這個欲境裡。

我們如何發心,讓你每天、每天都說:「我發心立願,我已經了解成佛自覺的本性,我自己也本具。」讓你儘管你都知道、懂了,只是知而不行,識而不行;只是了解、只是懂,你沒有要身體力行,這樣又有什麼用處?所以還是在日常生活,這小細節裡,我們也要自己很注意,何況在粗相的生活中?微細的,我們都要很注意了,何況在這樣身體行動中呢?所以我們要時時用心,我們要真正去體會認識;只是認識而沒有體會,沒有身體力行,這樣也是枉然!

我們已經這麼多品,一直聽下來了,第十六品,佛的《壽量品》,也已經是將接近結束之時。這一路來,前面的《安樂行品》,就是這樣為我們,一直佛陀循循善誘教導我們。尤其是文殊菩薩,也很慈悲、智慧,向佛陀來求,眾生如何才能夠,安全度過眾生無明?與人群中的互動,要如何才能夠這樣平安度過,堅守道心、安樂修行?佛陀的教導,文殊菩薩,一再要讓我們更加了解,向佛這樣來對唱、來問,如何讓我們,可以保護我們這念道心。你想想看,菩薩的慈悲,我們自己也要好好去體會了解。

〈壽量品〉這品,是彌勒菩薩要讓我們很了解,佛陀來人間,時間能夠多長?佛陀是如何修行?如何度眾生?彌勒菩薩也是一次次,向佛來請教,用譬喻的方式、用故事讓我們了解等等,我們若再不清楚、不了解,還是同樣我行我素,這種「縱恣自逸,耽著欲境」,還是隨心所欲,對自己還沒有這樣檢討、約束。若像這樣,我們,佛法,即使佛陀常住在世,也無奈何我們!眾生剛強,真的是難調難伏、很無奈何,要怎麼辦呢?所以我們要自己自覺、自修、自度,我們若沒有自覺悟,無法自己好好檢討自修行,我們絕對無法完全接近佛這個「覺」,覺悟就離很遠、很長。佛陀為眾生也設了善方便法,而我們連這個方便法,我們若將它脫離了,還是在放逸中,那真的就是很可惜了,所以要用心。

前面的經文,我們要好好體會:「汝等有智者,勿於此生疑,當斷令永盡,佛語實不虛。如醫善方便,為治狂子故,實在而言死,無能說虛妄。」

汝等有智者
勿於此生疑
當斷令永盡
佛語實不虛
如醫善方便
為治狂子故
實在而言死
無能說虛妄
《法華經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》

佛陀是真語者、是實語者,設這個方便法也是很無奈,因為眾生沉迷,因為眾生心就是長久以來,這樣五濁入心了,毒氣發作了,所以佛陀只好就是要設方便。就像現在的氣候不是這樣嗎?是啊,到了這樣的程度要怎麼辦呢?也都要設種種方法,追根究柢,是為何濁氣這麼重?除了充滿天空的濁,污染、濁氣,空中的污染,就要去體會了解,是來自人心、人的行為;因為心的起動,所以有這樣的行為,造成了濁氣這麼的重。

這同樣的道理,佛陀要來人間度眾生、說法,他就要講根源,那個根源從哪裡開始,很微細來為我們分析。我們若是不了解,我們的心源,我們還是這樣縱逸,放縱、放逸,我們永遠就是在濁氣很重,無法可以去消滅這個濁氣。要如何減碳?要如何消滅呢?說,現在整片地球的上空,這麼污濁的氣氛要如何去消滅?這就要從人類,這念心的自覺開始。這段經文,無不都是要我們,如何從內心消毒,就要用方法、吃藥、服用等等。

所以譬喻醫生,醫生要如何來治病?醫生要治病,患者若不要吃藥,若這樣,只看醫生而不服用藥,這也是無法治病。所以醫生是父親,若自己的孩子無法治療,要怎麼辦呢?只好就再想辦法。這樣來告訴孩子,叫人來告訴孩子:「父親在遠方已經過世了,永遠不會回來了;你們有病,藥在前面,你們什麼病,用什麼藥。」孩子等到病痛很辛苦時,才想到我要趕緊來吃藥,因為父親不在了,再也無人會保護我,藥留在這裡,我就要自己好好服藥。同樣的道理,那位醫生父親,就是像佛、如來一樣。佛是「四生慈父」,也是「三界導師」,亦師亦父來人間,總是為了要救度眾生,同樣!

所以下面這段經文就這樣說:「我亦為世父,救諸苦患者,為凡夫顛倒,實在而言滅。以常見我故,而生憍恣心,放逸著五欲,墮於惡道中。」

我亦為世父
救諸苦患者
為凡夫顛倒
實在而言滅
以常見我故
而生憍恣心
放逸著五欲
墮於惡道中
《法華經 如來壽量品第十六》

啊!很感嘆。佛陀他就自我表達他本身,「我也是為世間的父親,四生慈父」,為了要「救諸苦患者」,就是為了這些眾生,為了要來救度眾生。

我亦為世父
救諸苦患者:
佛謂
我亦為世父
即恆為過現未來
利益諸眾生等
佛慈如是
為世間之父
是三界導師
救護諸苦患者

佛陀以慈父的心情而來人間。這就是表示,「恆為過現未來,利益諸眾生等」。為什麼來呢?來人間「為世父」,來人間將這些眾生,當做自己的孩子。為什麼長時間都在這個地方,來來去去?過去無央數劫,「過」就是過去,無央數劫,塵點劫以來,一直到現在,現在還是應因緣在人間。成佛了、廣度眾生,也是還有未來,因為今生此世,眾生度不盡。

佛陀在世時,豈有度盡一切眾生呢?還沒有!但是佛的心願,是無邊眾生誓願度,要度的是無邊眾生。但是佛世的時代,那個時代,能夠見到佛的人有多少呢?能夠歸投佛陀座下又是多少呢?當時佛在世之時,反駁佛教,對佛教很排斥的外道教也很多!也設計逼佛、害佛,佛陀在那個時代,也是受盡了那個時代的苦患,即使在他自己的僧團裡面,「六群比丘」也難調伏。在僧團的裡面,還有提婆達多,提婆達多困擾了佛陀的僧團,困擾了那個時代的社會。提婆達多的故事,我們都了解。

佛世的時代,佛陀也受盡苦患,所以佛要度盡眾生,儘管他就是以慈父的心在人間,過去長久的時間,為眾生而修行,是為眾生而修行!而且為眾生而現身成佛,在現在,那個時代,成佛了,是不是就解決了,他成佛的心願呢?還沒有!「眾生無盡,我願無盡」。所以眾生無邊,佛陀的心願,沒有度盡,也就是沒有安心之時。所以有過去、有現在,還有未來,才說「佛壽長遠」。在今生此世只是一階段而已,是這個時代剛好這樣的因緣,他現這樣的身相說成佛了。因為成佛,法才開始有辦法流傳,佛,還是生生世世,還是在人間,所以有「過現未來」。每生世在人間,無不都是「利益」,就是要來救度眾生、有利眾生;眾生在苦難中,佛陀還是要不斷、不斷救拔,「苦既拔已,復為說法」。將他救到那個安穩處,「救處、護處」,能夠到達那個最安穩處,還要「復為說法」,這就是利益眾生。

所以佛的慈悲就是這樣,「佛慈如是」,是這樣來為世父,就是這樣的慈悲。「為世間之父,是三界導師,所以救護諸眾苦的眾生,救護很多苦難的眾生,這就是佛陀生生世世,來人間的心願。在今生此世,就是二千五百多年前的釋迦佛,才是一個起頭,才是將這個法開始明說出來。因為一段時間很長了,已經沒有佛在世,佛法還未開始,一直到釋迦佛因緣成熟,在那個時代將佛法說出來。

佛陀過世了,就是說之後,入滅之後,就開始將經藏結集起來,我們現在才有「法」。若沒有那個時候,釋迦佛,成佛,我們怎麼會有,現在這樣的法可說呢?這樣的法可聽,這樣的法可用、可修呢?這就是一切都要有源頭。但是佛有源頭,就是在世間的因緣,要有一個起因。其實佛壽命是無窮盡之前,塵點劫以來,我們應該要清楚,這叫做現相的起因。說佛壽,那就是無量,無始終,這樣一直來。因為這天地本具的道理,就是這樣,佛覺就是法,法永住人間。所以,「為凡夫顛倒,實在而言滅」。

為凡夫顛倒
實在而言滅:
顛倒妄想者
即識陰
謂眾生緣一念
無明三細
識緣之非真湛然

因為凡夫顛倒了,不了解這個法是永恆,佛的法身,就是覺悟的道理是永恆,我們凡夫無法去體會。所以,「實在」,所說的是,實而在,這是永恆的法,是永恆、是實、是在,在人間的道理。本來是永恆、實在的法,但是在這個地方,為了顛倒妄想的眾生,就要為他們示,為他們說。因為眾生的生態,就是在這個「陰」,「五陰」,「五陰」就是「五蘊」。人就是在這五蘊之中起顛倒。

而「五蘊」是什麼呢?五蘊就是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」,這就是五蘊。人人不離開這個五蘊,不離開色相,現在你們也是。我們大家在這個地方有「色」、有形象在這個地方;我的對面,大家,人人都是一個形象,都坐在那個地方,都有「色」,就是這樣的形,這樣的形態,就是這樣的境界。人人都有這個景象,你們的眼前也有這樣的景象,這叫做「色」,這個色「象」、色「相」全都有,這大家都清楚。我們的生活中,就是這樣的感「受」,色、受、想,就是這樣的想,我聽、我的意識來如何想;這個相印在心裡就是「想」。

「行」,我就是想這樣,我起於行動、去造作;去造作之後,粒粒的「業」,就是歸納在「識」,這第八識中,全都是所造作的業。每一個人哪有離開這個五蘊呢?五陰,都沒有離開,我們的日常生活就都是在這裡,這就是凡夫顛倒、妄想,顛倒、妄想,所以在《般若心經》中,才說「五蘊皆空」。我們若有辦法空掉一切,這些都是虛妄,這樣我們就沒有顛倒亂想。我們要脫離,要不然,前面開頭就說放逸等等,放縱自己,都是在這個「五蘊」之中,所以使我們這樣放縱,無法檢點,「色、受、想」,在這個地方在放縱。所以,「眾生緣一念、無明生三細」。我們就是這樣,只是這樣,在這裡「緣」。因為在這個「五陰」之中,我們在這個地方「緣」,一直到了行為,行為、業識,這所造作歸納在業識之中,這個要造作的一切,都是一念。

常常說的「一念心」,一念心的轉動,到了我們最後一口氣吞下去,由不得自己,我們的一輩子,連連接接的那個念,一念歸納於行動;行動之後,歸納在「識」,所以這一生的造作,都沒有離開那一念。你放縱,也是一念間的放縱;而我們想要修行,也是一念之間。修行的一念,被那個放縱的一念帶走了,所以我們無法守住,我們修行的一念,就讓我們放縱。在那個「識」之中,在「識」,就感受,就這樣一直去了,造作之後的歸納,入「八識」之中,所以叫做「眾生緣一念」。

我們過去也有在說,「十二因緣」,我們最後的那一念間,已經吞下去就不再來了,這個「識」,我們的呼吸,就是這樣就過了。因為這一念,累積來的是無明,讓我們生生世世累積,因為一念,所以「無明三細」,都一直伴著我們,這樣一直走過來,所以歸納到最後,在那個第八識。我們這口氣吞下去,後面要往哪裡去?就是這個「識」,將我們牽纏下去。我們這個「識」是妄念,我們這個妄念,捨此投彼,由不得自己,有一個境界現前,這「識緣之非真湛然」。我們那個境界一出來,不是真的,但是我們就迷迷糊糊,就是跟著那個境界,由不得自己,這樣就去了。

我們看一個人往生,好像靜靜在那裡躺著。其實,我們離開了,這個神識離開軀體。周圍的人,看我們是躺著在那個地方,其實那個時候的心識,就是在那個地方,境界如何誘引我們。

如急流水
望似恬靜
其實流急
細不可見
惑是顛倒非真實
佛雖實常住
方便故而言滅度

「如急流水,望似恬靜」。看我們的人覺得很恬靜,其實這念間的這個意識,就像急流水,隨那個景象,就這樣急流而去了。但是看起來,好像就是沒什麼感覺,其實,這個「識」離軀體,那個刹那間,「如急流水」,就隨那個境界這樣就去了。這就是我們平時的惑,無明、煩惱、惑,糊裡糊塗,在脫離這個軀體,之後那一念,那個「識」,那個「識」,那就是糊裡糊塗,就是這樣,這「顛倒非真實」的境界,我們就又跟著它去了。

所以佛陀就是要告訴我們,我們要好好把握在現在。法既然聽到了,要好好用心,不要修行這一念,受到外面的境界,將我們誘引就去,那一念無明的念,來轉動我們修行的這一念,將我們轉過去,不要!所以希望我們要把握在現在,佛陀只好用一個方便,說:「你要聽我的法,要趕快!要不然,我將要入滅了。」所以把握時間,要趕緊用心聽,要用心將法汲入,要珍惜佛在世之時,要珍惜那個法藥,能夠治療失心狂病,能夠治療;大家要珍惜父親還在,要珍惜法這個藥,是能夠治療我們的身體。所以,用這種方法,要來鼓勵人人要用心、精進。所以,「以常見我故,而生憍恣心」。

以常見我故
而生憍恣心:
以其心愚迷
不珍惜佛住世
若常見佛住世
而生憍恣縱逸之心

因為我若常常在,大家就不懂得要好好用心,因為「常見我故」。所以仗勢,這個「憍恣」,仗勢,我的父親是醫生,或者是佛陀在我的身邊。這樣常常仗勢著,這不懂得要趕快,及時用心,及時自己自我這個佛性,要如何歸納到我們的行為,與我們真正的身心中,自在進入,那就是還沒辦法。所以佛陀擔憂眾生像這樣,一直放縱下去,憍恣之心一直延續,那這樣就堪慮了。佛陀把握他在世之時,鼓勵他在世那個時候的弟子,要好好把握、珍惜。所以,「以其心愚迷」。因為眾生心愚迷,愚痴、迷茫,「不珍惜佛住世」。所以,「若常見佛住世,而生憍恣縱逸之心」,這樣就一直迷下去了。所以佛陀要我們好好,後世的眾生,法藥要珍惜。既然佛已經入滅了,佛留著的藥就要好好珍惜,所以不要再放縱了。「放逸著五欲,墮於惡道中」。

放逸著五欲
墮於惡道中:
放蕩狂逸
耽著五欲
隨業墮於三惡道中

我們再繼續這樣放縱下去,知道所造作的一切,很快就是「如急流水」,就匯納入我們的這個「識」;這個「識」,完全都收納著過去的行業──行動所造作的業,這樣完全將這個「識」,藏在我們的「藏識」裡。我們的「藏識」就是真如本性,但是真如本性,我們都沒有用到。外面造作、造作一切,這些無明、煩惱、業識,這樣整個將它囤積進來,在這個「藏識」之中,所以無明、煩惱,比我們的真如本性多;在這個倉庫之中,這些垃圾、這些東西,比那個寶藏多了!我們的真如本性,藏在這裡面深處,而這個「識」之中,竟然有這麼多的無明煩惱,一直擠進來。所以,最後我們那一念,最後我們的一口氣吞下去,再也不會再出來時,那時候真的就是,「如急流水」了,隨著外面那個境界,這樣就去了。

去了,去哪裡?不論是哪一個家庭,不論是哪一個地方,與你有緣的這個地方,開始,你就坐胎去了。坐胎在哪一對的父母的地方,那個環境裡,那就慢慢形成了,就人體,就出生了,就來接觸人間。「十二因緣」就這樣,又再繼續造業,就這樣在輪轉。一不小心,這種「放蕩狂逸,耽著五欲」,那就是「隨業墮於三惡道」,這不斷在輪迴了。這種惡,再造惡,我們的行業不斷累積,這就是使我們這樣,一直墮落到三惡道去,很危險!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。

這段經文就是在警惕我們,一念間,這一念間,我們能夠轉一個念就是修行,向於佛道。但是無明、煩惱將我們這一念,發心這一念,又再稍微動一下,我們這一念修行、殷勤精進的心,又被它轉動去,變成了「放逸著五欲」,又是再墮落在惡道中,在人間、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這樣在輪轉不休,真的是苦不堪。難得人身、難聞佛法,人身已得、佛法已聞,我們豈能讓這輩子的時間,用在造無明、用在造業識,這樣來囤積在,與我們的真如同室呢?我們的真如本性,是我們無窮盡的法寶,竟然受這些無明的意識,這個知識去造作來的業力,這樣占掉了,我們這個真如本性的位置呢?所以我們要知道,知道,知而要去實行,才不會讓我們的心,一直污濁、一直染垢,請要時時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7年11月9日~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31127《靜思妙蓮華》放逸五欲 墮於惡道 (第1554集) (法華經·如來壽量品第十六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