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1201《靜思妙蓮華》眾生得證 無生法忍 (第1558集) (法華經·分別功德品第十七)
⊙理體本不生滅,是亦名為無生;菩薩於無生法,持行忍可忍樂,安住不動不退,是名無生法忍。
⊙「爾時大會,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,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得大饒益。」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⊙「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:阿逸多!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,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,得無生法忍。」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⊙於時,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阿逸多:佛見大眾,各得饒益,語彌勒知。阿逸多:即彌勒名。
⊙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,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,得無生法忍:六百表六根,八十表八識,那由他恆河沙,說其間眾生心念。
⊙體識明達通曉其數無量那由他恆河沙,無諸妄念。生法本空,徹見自性,了了分明,一切逆順不能傾動。眾生即是念念之心。
⊙聞佛壽量,了無生滅,頓悟自心,證此理者,法眼清淨,是則名為得無生法忍。
⊙無生滅法,為無生法,證於無生法而安住其中,為得無生忍。證此者,為入於初地、二地。此明依位證得,謂各依菩薩地位,而有證得之益也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理體本不生滅,是亦名為無生;菩薩於無生法,持行忍可忍樂,安住不動不退,是名無生法忍。
理體本不生滅
是亦名為無生
菩薩於無生法
持行忍可忍樂
安住不動不退
是名無生法忍
用心!體會、了解。「理體本不生滅,是亦名為無生」。「理體」,還記得嗎?我們說過,「真如理體」。「真如」是指,人人本具真如法性;「理體」,那就是大乾坤所有、所有一切,無不都是理體。就像我們一大早的時間,凌晨開始,就是叫做一大早;不過,還是暗啊,世俗人說,還是半夜,對我們修行者來說,是一大早了。三點多,我們就敲板了,這天暗暗的,卻是大家準備上大殿禮佛。不知覺,什麼時候天亮,我們沒有去體會,我們也沒有去注意,這就是在大宇宙間,萬物在輪轉,全都不知覺,這叫做「理體」。包括在日夜輪轉,這全都是包含在理之中。
包括樹木、樹種,或者是樹苗,或者是樹木、或者是大樹,僅僅是一棵樹,有幾種的名稱──大樹、老樹。這是幾百年的樹!真正看,就是有一些歷盡滄桑,大樹的形態,我們就告訴他,老樹了。大樹,同樣是這棵樹,還未到達讓人覺得,這是很有價值,很有歷史性的大樹,但是,它也是叫做樹;又比樹更小的,叫做樹苗。樹苗是來自種子,同樣,這顆種子,就是成就樹苗,就是這樣不斷……。同一個名稱,它的行蘊,我們不覺知,這叫做「理體」。就像我們人出生到老來,這也就是我們的生理,身體,身的生理。我們活在世間,生下來一直到老,什麼時候在變化,我們也是一樣不知覺,沒有去注意它,也沒有辦法注意,這就是叫做大自然的法則。這個大自然的法則,本不生滅,這個道理就是這樣,就是因緣會合,才有這樣的生滅法。
樹木,種子從哪裡來?就從樹木來。樹木,種子從哪裡來?就從樹木來;樹木從哪裡來?就從種子來。就是這樣在輪轉。人,本來就沒有,人從哪裡來?就是從人來,同樣的道理。道理就是這樣,本不生不滅,原本就有,因緣若沒有將它會合,它什麼都沒有,所以理體本不生滅,不生也不滅,但是,它就有那個大自然的法則。若沒有生,就自然沒有滅;沒有我生下來,就沒有一天,我就往生了。這沒有,就沒有生;沒有,就沒有死,所以本來也不生滅。世間的生滅都是因為「有」,而「有」就是來自因緣,就是這樣。這樣,但是其中的理,卻是很豐富,這就是法則。真的是很多的道理很簡單,很簡單的道理很豐富,是我們不覺知。我們不覺,每天都是在這樣在接觸,每天我們都沒有離開,身體的生滅法,我們每天都沒有離開,大自然,大乾坤的運轉,我們都沒有離開。
沒有離開,卻是我們不覺知;它這樣在運轉,是自在無礙,在原位,軌道中。所以我們就要去體會、去了解,佛陀所說的教法,就是要讓我們,啟發我們用心思,去了解天地萬物的真理。天地萬物真理了解,我們才能夠通達人、事、物,了解因緣過程,就有善、惡,也就知道如何去造因、如何去受果報。這就是要讓我們細細思惟。所以說法教化,用心思惟,慢慢體會道理,身體力行,名稱叫做「菩薩」。體會這些道理,透徹了解,身體力行了,在人群中,自己體會,還能夠來傳達給大家知道。不論是眾生所需要,是精神面呢?或者是苦難的生態呢?菩薩「六度萬行」,應眾生所需求,所以他的經驗就愈多。
所以,「菩薩於無生法」。付出無所求、付出,三輪體空,這就是菩薩所學法的功夫,所以他是已經「持行忍可忍樂」,就是這樣在人群中,付出、付出無所求。人群中的煩惱,菩薩所接觸到的,在人群中,要如何去應對,這種行持,修這樣的行。在人群中不能沒有忍,忍而無忍,那就是不覺有忍。我們就是在人群中,就是習慣成自然了,就沒有感覺了。所以這種的行持,持行忍,我們在這樣人群中,這個「忍」字對菩薩來說是可忍,因為他沒有將它當作苦,他是快樂,覺得眾生的苦難,我盡心力了,開導他、幫助他,看到他已經解脫了,他心靈的煩惱無明,他對我的攻擊、他對我的不了解,我盡量讓他了解,攻擊的態度取消了,翻轉回來,和樂相處,這就是「樂」。所以忍,忍到沒有感覺是什麼,同樣,困難的事情這樣過,結果就是快樂。
就像佛陀在世的時候,有一天在祇園精舍,佛陀就向比丘這樣說。過去生,天帝釋就是叫做釋提桓因,那時候來向佛請法,請佛授戒。之後就向佛發願:「為我授戒之後,我一定堅持這個戒,就是哪怕有人來擾亂我,我絕對是寬諒他,我不會去報復他。」就是有這樣,發這樣的願。因為他發這樣的願,所以阿修羅,開始就起念:你竟然是發這樣的願,所以我就來看你這個願,你有辦法守得住嗎?所以,阿修羅,他就拿著一支刀去。看到天王,帝釋將要經過的路,他就擋在那個地方,甚至很兇惡,向著天帝釋這樣走過來了,一直要靠近。
這天帝釋發一個口令:「止!站住,不要再過來,不要動。」就是這樣,所以這個阿修羅,在那個地方,不知為何就這樣定住,站住了,想要移動,就已經無法移動,定定站在那裡。就向天帝釋說:「你不是說,你已經持戒了?你既是持戒,你有說,不向擾亂你的人報復,你現在為什麼將我定住?」天帝釋就說:「是啊,我有向佛發這樣的願,我要持戒,我連有人要來擾亂我,我就是原諒他,我不會向他報復。不過,你這時候是來傷害我;你要來傷害我,我要保護我自己,所以我將你定住。」阿修羅就說:「放我,讓我自由!」他就說,天帝釋說:「你先發願,你要發願說,你再也不會來傷害我。你若這樣發願,我就放你自由。」阿修羅因為都沒有辦法可移動,只好就說:「好啦,好啦!我來發願。」
阿修羅就發願了:「貪欲之所趣,及瞋恚所趣,妄語之所趣,謗毀賢聖趣。我若嬈亂者,趣同彼趣趣。」意思就是,「我從現在開始,我不要再貪欲了。人的心,就是有欲念,所以就有瞋恚;達不到這個欲念,所以我就會起瞋怒。尤其是,與你約定之後,我若是還有妄語,我將來我要墮這個妄語的報,而我若誹謗聖賢,我也會受這樣的報應。我若再擾亂,同樣我會受貪、瞋、癡這些事情,我有做,我就要受報應。所以現在開始,我不要貪、瞋、癡,現在開始,心不要發怒,我也不會擾亂你。我若擾亂你,我就會受這樣、這樣的惡報。」
這樣天帝釋就安心了,「好,我放你,解開你的束縛,讓你自由」。這樣,阿修羅自由了,趕緊回頭就離開了。天帝釋,就走向佛所,到佛的面前,虔誠向佛頂禮,向佛來敘述,說剛才要來禮佛前有這樣,阿修羅來擾亂。佛陀就問他:「你的方法?」他就告訴他:「我就將他定住。」佛陀就說:「為什麼定住?」「因為我有發願過,我不要向他報復。但是我這樣將他定住了,佛陀,我有犯戒嗎?」佛陀就回答他:「沒有犯戒,你只是,他要來傷害你,你為了保護自身,只是將他定住。」天帝釋就再問:「若這樣,他還會再來擾亂我嗎?」佛陀就說:「不會擾亂你了,因為他已經自己有虔誠的心,發出這樣的願,放心,再也不會再來擾亂你。」
是,就是這樣,這持戒有這樣的好處!雖然聽佛法之後,了解了,了解之後,自己願意身體力行來持戒,卻是外面的人,類似阿修羅這種,是故意擾亂、故意誹謗。這個故意誹謗,就是因為他貪、瞋、癡;他有嫉妒,他有嫉妒天帝的享受;他有嫉妒,天帝有受很多天人的敬重;他有嫉妒,他能夠親近佛,能夠與佛這麼的親。其實自己,他就是有這些缺點,所以人家不能親近他,不是人家不尊重他,是他自己貪、瞋、癡,還有妄言、綺語,不守五戒,所以沒有那個德,人家就不會尊重。人家愈不尊重他,他的心就愈瞋怒,而瞋怒就起誹謗,就對一個很善良的人,起種種妄語,不實的事情來誹謗他。阿修羅是這樣,但是,修行者,總是要行「忍行」,要有忍,要怎麼辦?就是很無奈,要寬心、忍耐,只是能夠如何來止,無法如何來報復他。這就是佛陀教育,人人都能夠來親近佛,不能來親近佛,是自己的心的障礙。人人都能夠寬心,不要那麼煩惱,但是他就是沒有受這個法,所以他心寬不下來,還是持著那分誹謗的心。
這是人間的苦,就是苦在這裡,佛陀教化眾生、淨化人心,就是困難就是困難在這裡。佛陀四十九年的說法,儘管應機說法,眾生的根機還是難調伏。佛陀的法這麼好,在人間已經二千多年了,人間現在仍舊是濁氣很重,是多麼無奈啊!想到佛世時代,天人就這樣了,只好是「停,不要再來」,只是能夠這樣,其他又有什麼奈何呢?那只好就是忍。所以,「持行忍可忍樂」。只是這樣自己安慰,一關又過了,安住了。只要安住就好了,還要如何再進行感化,這真的困難。不過,難,還是繼續堪忍,堪忍成為平常、成為樂,所以叫做忍樂,「可忍樂」。所以,「安住不動不退」,能夠保持互相相安無事。人與人之間,不要冤冤相報,先安住不動。儘管別人有對我們如何,只要安住就好了,這就是人生。
在人生中,有緣、無緣,因緣是如何的轉變,過去生,與他就是有什麼樣的因緣,這樣轉不過來;轉不過來,那也就要再盡心力暫時安住,這是人與人之間。天地萬物就是人的心,唯心造,所以只好「持行忍可忍樂,安住不動不退」。對自己的修行還是要前進,心不要受周圍環境,來影響我們,對的事情,做就對了,所以不動不退。「是名無生法忍」。這就是眾生修學佛法,我們所要修的,也就是我們所要行的,就是我們要身體力行。希望大家要真正用心了解。
來,前面的經文就是這樣說:「爾時大會,聞佛說壽命劫數長遠如是,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得大饒益。」
爾時大會
聞佛說壽命劫數
長遠如是
無量無邊
阿僧祇眾生
得大饒益
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前面的經文是這樣說過了,這在〈分別功德品〉開頭,大家聽佛陀講完了,〈壽量品〉之後,那個現場,就了解佛所說的壽量劫數長遠,是這麼長。長到什麼程度呢?那就是無量數劫、塵點劫。我們前面都有說過了,要敘述那個時間,根本沒有盡頭可敘述,這個理體真如慧命,是很長、很長,壽命是長遠,就是這樣,這麼的長。
在那裡聽法的有多少?「無量無邊阿僧祇」。就是聽這個〈壽量品〉的菩薩,有過去的菩薩、有現在的菩薩;過去的菩薩,那就是就地湧出,有從十方來的,大家應該還記得嗎?所以很多、很多,無量阿僧祇眾生。除了諸佛菩薩,從過去的,有緣的來,從現在教化的眾生在現場,很多。大家聽到「壽量」,真如理體法性慧命是永恆的,這大家聽起來都很歡喜,都得到利益了,大家體會、心解了,這叫做「心開意解」,所以得利益,很歡喜。
接下來,經文就又這樣說,「於時」,大家很歡喜的時候,那個時候:「於時世尊告彌勒菩薩摩訶薩:阿逸多!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,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,得無生法忍;」
於時
世尊告彌勒菩薩
摩訶薩
阿逸多
我說是如來壽命
長遠時
六百八十萬億
那由他恆河沙眾生
得無生法忍
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大家要用心聽。那個時候,世尊就開始,再向彌勒菩薩摩訶薩這樣說,再叫:「阿逸多!」彌勒菩薩就是阿逸多。
於時
世尊告彌勒菩薩
摩訶薩
阿逸多:
佛見大眾
各得饒益
語彌勒知
阿逸多:即彌勒名
大家可還記得,要問佛壽量到底有多長,是彌勒菩薩帶領大眾問的,所以現在,同樣也叫阿逸多的名,就是叫彌勒菩薩的名,這是那個現場。
佛陀這樣說:「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。」我在說這個如來壽命長遠之時,那個時候已經有「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」,已經是「得無生法忍」。這就是說,這麼的長、長,長久的時間,佛陀不斷、不斷說法,生生世世度化,已經時間長,度化眾生的量之多了,多少啊?「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」,這麼多的眾生,都已經得到無生法忍。可見佛陀累生世來,他所度化眾生、淨化人心數量之多,「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」,這麼的多,都已經得到無生法忍了。「忍」,忍在那種很快樂之中,還是在精進,意思就是還有忍;就是障礙還是有,不是全都沒有忍了,還是在無生法忍中,一切一切都還堪得忍耐。堪得忍耐,就表示還有要忍耐的事情。
在這種大自然的境界、在人群中,與人群來往,還是要忍的事情,還是很多,只是修行者一定要堪忍,堪忍到無障礙我們的慧命,這樣的程度。所以,這叫做理體,真如理體法性,我們若有體會,我們就會堪忍。因為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這些眾生,還要再讓我們忍的過程中,我們還要再堪忍,就是還要再繼續持行。所以要用心聽法,說法的人,很想要讓大家透徹了解,但是聽法的人,一定要很用心體會。這表示「佛見大眾,各得饒益」。看到現在大家,聽法的人,也已經心有所感受了,這叫做「各得饒益」,就是每一個人,有每一個人所體會到那個解悟,這「饒益」。雖然沒有全體了解,都有這樣分別,有所利益,法有入心了。
所以才向彌勒菩薩這樣說,「語」,就是這樣說。「彌勒!你要知道。」因為彌勒菩薩是當機,他能夠了解。佛在說的這個根機是對著彌勒,讓彌勒菩薩能夠體會。彌勒菩薩要體會是很重要,因為彌勒是將來娑婆世界的教主,所以他絕對要去體會、要了解。所以才特別說「當知」,汝當知,你應該要更加了解。
我說是如來壽命
長遠時
六百八十萬億
那由他恆河沙眾生
得無生法忍:
六百表六根
八十表八識
那由他恆河沙
說其間眾生心念
所以,阿逸多就是彌勒菩薩,「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,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眾生,得無生法忍」。這個「六百」是一個譬喻,那就是表示「六根」,八識,就是表示八識,那由他恆河沙,說其間眾生心念。我們的六根--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這叫做六根。六根,就以六百譬喻,以六百,因為我們眼睛看很多,形形色色,我們一輩子看多少東西了?眼的功能。耳,我們聽多少聲音?所以,因為我們的六根的功能,緣著外境的「數」,數字是很多,所以,以「六百」來說。「六百八十萬億」,「六百」,表示六根;「八十」,就是表示八識。我們這個六根緣六塵,六種的意去接受它。眼有眼識,眼根緣色塵,眼識去分別它;耳根緣聲塵,耳識去分別,這有根、塵、識。現在在聽法,你們是用耳根聽,經過了思惟,很快速的思惟,將這個法,聽進去的語言,很快就分析過,是要讓我們歡喜呢?或者是要讓我們生氣?很快速,在這個六識,就這樣去體會到、反應了,很快就反應。
六識分別出來,開始,其他手腳、臉色,就全都很快就反應出來。我歡喜,我反應我的笑容;我生氣,我反應我的臉色難看。若造作之後,回歸來就是在第八識中,結果就在八識。歡喜的話說出去了,別人的心也歡喜,我們也歡喜沒有掛礙了。尤其是歡喜的話說出去,接受回來的響應,皆大歡喜,我們歸入了八識,彼此之間還有相約,因為我們的根機能契合,你的緣、我的緣,又是再契合起來,這就回歸八識了。所以,「六百八十萬億」,這麼多、這麼多,「那由他」很多,由六識緣境,歸入我們的動作;動作之後的結果,在我們的內心裡,發展到過去、未來、現在,現在、過去、未來等等,就是這樣、這樣在循環。所以我們要很用心,法就是這麼的微細、微妙。
所以,「那由他」,是無量、無量恆河沙,所以「說其間眾生心念」。佛陀說,聽過之後,這些心念。「體識明達通曉」。
體識明達通曉
其數無量
那由他恆河沙
無諸妄念
生法本空
徹見自性
了了分明
一切逆順不能傾動
眾生即是念念之心
體會到了、了解了,我全都通達了,那個數量是很多、很多。了解到,我們現在聽到這句,我聽懂了,我能得到很多啟發。「體識明達通曉,其數無量」。這可以影響很長、很久,無量數人的時間,這就是用心,要如何利益人間?法脈傳承,宗門如何開?這也是很重要,影響未來。
所以,「無諸妄念」。這念念都要真實,沒有煩惱;心若沒煩惱,念念真實,這八識歸納所做的都是影響於現在、未來,這很重要。所以,「生法本空,徹見自性」。真正地,真正透徹,能夠看到我們自己的自性;自性、理體會合了,那就是慧命長遠了。所以,「了了分明」。我們的自性透徹了,了了分明,「一切逆順不能傾動」。不論是逆境來了,或者是很順境,都不會讓我們顛倒了。有的人享受也享受到顛倒了,所以順境也不是好事情,我們就是要永遠、永遠,在堪忍快樂,這才有菩薩行可修。所以眾生,「眾生即是念念之心」。眾生就是什麼都生,生在人間,但是我們的妄念,是什麼妄念都有,這全都叫做「生」。所以,「聞佛壽量,了無生滅」。
聞佛壽量
了無生滅
頓悟自心
證此理者
法眼清淨
是則名為
得無生法忍
這《壽量品》若透徹了解,心,若都透徹了,哪有什麼得失呢?無生滅就是沒有得失,所以「頓悟自心」,我們的心自己頓悟了。「證此理者,法眼清淨,是則名為,得無生法忍」。
所以「無生滅法,為無生法」,這也是叫做無生法。所以,「證於無生法,而安住其中」。我們自己,證就是要體悟,體悟在這個無生法,本來煩惱就不必生,我們哪有什麼煩惱可生?所以,看得開、沒煩惱,我們自然安住其中,「為得無生忍」。「證此者,為入於初地、二地」,菩薩十地就這樣完成。
無生滅法為無生法
證於無生法
而安住其中
為得無生忍
證此者
為入於初地、二地
此明依位證得
謂各依菩薩地位
而有證得之益也
「此明依位證得」,就是「各依菩薩地位,有證得之益」。其實,無證無得,就是我們的心自在,透徹了解這真如理體,自然慧性就長遠了,天地宇宙萬物道理,還有什麼可說?所以,希望我們大家這念心要體會,六根塵、六識,所動作的一切若歸納,那叫做「六百八十萬億,那由他恆河沙」。所以大家要很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8年2月27日~
【註一】《雜阿含經》卷40:「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過去世時,有天帝釋白佛言:『世尊!我今受如是戒:「乃至佛法住世,盡其形壽,有惱我者,要不反報加惱於彼。」』時,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聞天帝釋受如是戒:『乃至佛法住世,盡其形壽,有惱我者,我不反報加惱於彼。』聞已,執持利劍,逆道而來。
「時,天帝釋遙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執持利劍,逆道而來,即遙告言:『阿修羅!住!縛汝勿動!』「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即不得動,語帝釋言:『汝今豈不受如是戒:「若佛法住世,盡其形壽,有惱我者,必不還報。」耶?』天帝釋答言:『我實受如是戒,但汝息住受縛。』阿修羅言:『今且放我!』帝釋答言:『汝若約誓不作亂者,然後放汝。』阿修羅言:『放我當如法作。』帝釋答言:『先如法作,然後放汝!』「時,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即說偈言:「『貪欲之所趣,及瞋恚所趣,妄語之所趣,謗毀賢聖趣。我若嬈亂者,趣同彼趣趣。』「釋提桓因復告言:『放汝令去,隨汝所安。』
「爾時,天帝釋令阿修羅王作約誓已,往詣佛所,稽首佛足,退坐一面,白佛言:『世尊!我於佛前受如是戒:「乃至佛法住世,盡其形壽,有惱我者,我不反報。」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聞我受戒,手執利劍,隨路而來。我遙見已,語言:「阿修羅!住!住!縛汝勿動!」彼阿修羅言:「汝不受戒耶?」我即答言:「我實受戒,且汝今住,縛汝勿動。」彼即求脫,我告彼言:「若作約誓不作亂者,當令汝脫。」阿修羅言:「且當放我,當說約誓。」我即告言:「先說約誓,然後放汝。」彼即說偈,作約誓言:「『貪欲之所趣,及瞋恚所趣,妄語之所趣,謗毀賢聖趣,我若作嬈亂,趣同彼趣趣。』「『如是。世尊!我要彼阿修羅王令說約誓,為是法不?彼阿修羅復為嬈亂不?』「佛告天帝釋:『善哉!善哉!汝要彼約誓,如法不違,彼亦不復敢作嬈亂。』
爾時,天帝釋聞佛所說,歡喜隨喜,作禮而去。」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彼天帝釋於三十三天為自在王,不為嬈亂,亦常讚歎不嬈亂法。汝等比丘正信非家,出家學道,亦應如是行不嬈亂,亦當讚歎不擾亂法。」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