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31222《靜思妙蓮華》人天聞法 心皆歡喜 (第1573集) (法華經·分別功德品第十七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80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4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1222《靜思妙蓮華》人天聞法 心皆歡喜 (第1573集) (法華經·分別功德品第十七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31222《靜思妙蓮華》人天聞法 心皆歡喜 (第1573集) (法華經·分別功德品第十七)   20231222《靜思妙蓮華》人天聞法 心皆歡喜 (第1573集) (法華經·分別功德品第十七) Empty周五 12月 22, 2023 7:56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80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4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31222《靜思妙蓮華》人天聞法 心皆歡喜 (第1573集) (法華經·分別功德品第十七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31222《靜思妙蓮華》人天聞法 心皆歡喜 (第1573集) (法華經·分別功德品第十七)   20231222《靜思妙蓮華》人天聞法 心皆歡喜 (第1573集) (法華經·分別功德品第十七) Empty周五 12月 22, 2023 12:05 pm

20231222《靜思妙蓮華》人天聞法 心皆歡喜 (第1573集) (法華經·分別功德品第十七)

⊙人天聞法心歡喜,如香雲甘露芬芳,心清澄聞法殊妙,多聞法施戒定慧;法香德風無不聞,薰大法香樂無量,戒定慧解知見生,布善種子功德田。
⊙「世尊說無量,不可思議法,多有所饒益,如虛空無邊。雨天曼陀羅、摩訶曼陀羅,釋梵如恆沙,無數佛土來。」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⊙「雨栴檀沈水,繽紛而亂墜,如鳥飛空下,供散於諸佛。天鼓虛空中,自然出妙聲,天衣千萬種,旋轉而來下。」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⊙「眾寶妙香爐,燒無價之香,自然悉周遍、供養諸世尊。其大菩薩眾,執七寶幡蓋,高妙萬億種,次第至梵天。」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⊙眾寶妙香爐,燒無價之香,自然悉周遍、供養諸世尊:眾爐之中,爇眾妙香。妙音普薰周遍法界,供養世尊。
⊙其大菩薩眾,執七寶幡蓋:菩薩眾執持七寶旛蓋者,謂表七善功德莊嚴。
⊙七善:一、時節善;二、義善;三、語善;四、獨一善;五、圓滿善;六、調柔善;七、無緣慈善。
⊙七善之一:時節善;謂法華初善、中善、後善。如來演說一乘法,分序、正、流通,皆是當機得益之時,是名時節善。
⊙七善之二:義善;謂法華經所說之法,其義深遠,名義善。
⊙七善之三:語善;謂如來所說法華經,其語巧妙,會理直說,是名語善。
⊙七善之四:獨一善;謂法華所說之法,獨為菩薩,不共二乘,名獨一善。
⊙七善之五:圓滿善;謂法華一經具明世、出世間滿足之理,名圓滿善。
⊙七善之六:調柔善;謂法華之法,唯談中道之理,即圓頓一乘妙教,名調柔善。
⊙七善之七:無緣慈善;謂法華之法,具無緣慈,心不攀眾生緣,名無緣慈善。
⊙七善:一、時節善;二、義善;三、語善;四、獨一善;五、圓滿善;六、調柔善;七、無緣慈善。
⊙高妙萬億種,次第至梵天:高勝妙好有萬億種。自下次第至於梵天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人天聞法心歡喜,香雲甘露芬芳,心清澄聞法殊妙,多聞法施戒定慧;法香德風無不聞,薰大法香樂無量,戒定慧解知見生,布善種子功德田。

人天聞法心歡喜
如香雲甘露芬芳
心清澄聞法殊妙
多聞法施戒定慧
法香德風無不聞
薰大法香樂無量
戒定慧解知見生
布善種子功德田

用心,多了解!「人天聞法心歡喜」。我們就知道,這麼多天來就是這樣說,〈分別功德品〉中,在敘述著這麼多人,這麼長久的時間,接受佛陀所教化,一一如法修行。已成就、當成就、未成就,數量之多不可計算,人人無不都是在法中,各人的心境、各人的感受,總是深、淺、廣等等,這是依各人的根機。但是,不論根機是如何,總說就是歡喜,而且這個歡喜是法,法喜。

「法喜」和「歡喜」是不同。我們凡夫的歡喜,是有所得物質、利益的歡喜,有物質、有所得,物質總是有壞空之時。這種求物質而所得,這總是有得失之時,所以凡夫的歡喜是短暫。

而法喜,人天法喜,那就不同了。那種天地宇宙的真理,佛陀細說、分析,合人的根機,由各人的感受,那種得真理的道,心得是入生命的,是成慧命的,是修行每一生世的生命中,所感受到的法。「轉識成智」,每一點的智慧點滴累積,這樣成長的慧命。這種累積成長慧命,將這個道理不斷累積,不斷滋潤、成長,那種的法喜,法喜是永存!所以是長長久久,這就是表示,精進累積所感受的法。所以這種的法,人天的感受、菩薩的感受,在這樣的境界裡,我們不知體會得到嗎?這「如香雲甘露芬芳」,那種的滋味,是像香雲甘露的芳香一樣,這不是我們凡夫得的到,但是,是不是永遠凡夫?不是。我們要相信人人本具真如本性,只是我們現在所得到的、所感受到的量不夠多。而這些菩薩、人天,他們的感受長久大量累積,所以感受就很大。這種如香雲甘露芬芳,那種的感受。

而為什麼,他們能夠那麼大的感受?那就是「心清澄聞法殊妙」,因為他們的心,已經沒有絲毫煩惱,沒有一點點的無明,煩惱、無明都是這樣去除了。減一分的無明煩惱,就增長一分那個澄清的法喜,「靜寂清澄,志玄虛漠」那個境界。《無量義經》中,我們應該都有一直在讀,「靜寂清澄」,那片的心境很寂,很沉靜、很乾淨,所以覺得整片,那個境界的感受,就是能夠用,「香雲甘露芬芳」來表達。是因為他們的心很清澄,聽來的法,句句受用,句句就是如香雲甘露一樣,這樣入心,所以說「心清澄聞法殊妙」,特別殊勝的法入心了。

所以,「多聞法施戒定慧」。一直聽聽聽,因為《法華經》,從《無量義經》開始,無不都是聞法付出、入人群。所以聽到的法,佛陀所教化菩薩法,菩薩「六度萬行」。這「六度萬行」教菩薩法,那就是教,我們就聽、我們就是接受,菩薩落實人間就是入人群去,這種在人群中所體會到,什麼叫做煩惱無明。在佛法的感受中,是這麼的靜寂清澄,所以很深的體會;在無明中的煩惱群中,體會到靜寂清澄那個感受、所得的歡喜,就像我們常常說「見苦知福」。

(2018年)思晟(陳健)從美國,回來精舍,我就要來聽聽他在美國,在這將近十年的時間投入海地,來來回回已經多久了?哦,七十多次了。從美國,將近十年的時間,去照顧海地。海地在2008年有颱風,那裡的人很貧困,有災情。美國慈濟投入去發放、去救濟,接下來(2010年)又再發生大地震,慈濟人開始投入,一連串。從他們的颱風大破壞,慈濟人去大救濟,去發放。那場的大地震,一連串在那個地方的救災,沒有間斷,超過一百天,美國的慈濟人輪流,都沒有間斷,每天在那個地方就是義診、發放食物,一直勘災。

這是看到思晟一張一張的相片,這樣出來,一張一個故事,這確實是「人間地獄」,人人的苦!看到他們的鞋子,已經是穿到破了又開口了,全都爛掉了,他們還在腳上。人家寄一萬套的鞋子過去,他們試穿之後,歡喜是跳舞,捨不得穿在腳上,又拿起來,袋子裝著。那種缺乏物質,實在是很可憐。聽到他們地上溼答答,連年累月就是睡地上,給他們福慧床好像上天堂一樣,很知足。本來一星期吃兩頓稀飯,我們發放米給他們吃,現在能夠每天吃一頓,沒有配菜,白飯,他們已經很感恩、很滿足。這種的環境,人間可以看到地獄嗎?看,那裡就是地獄。但是那個地方,有很感動人的「地藏菩薩」。真的是我們的付出還算什麼呢?各位,我們要很用心!

所以那個感受,感受,有感受的人將法聽,那個歡喜是真實歡喜、滿足。就像海地那個神父,那位如濟神父(天主教OPEPB團體),就像是地藏菩薩一樣,(2017年)他這樣親自,來到臺灣,看到我們慈濟人這樣,他完全等於是像觀世音菩薩,應什麼樣的眾生身,應相去度眾生;就像地藏菩薩願意入地獄,去顧地獄的眾生,同樣!這我實在是沒有辦法去形容,他這樣回來臺灣,吸收到,他很滿足,如法說法、如法落實人群,在生活中,這是很感動人的。

所以,「多聞法施戒定慧」。在那個地方所施出的,是聽法之後,這樣他很滿足,每天在那個地方自己如規如律,很守規矩。不只是如濟神父,我們在幫助一些志工,還聽思晟說,說在讀書會,大家這樣很整齊,一坐下來要很久,就是要去廁所的人,也不敢三三兩兩出去,他們就是有一個約定,一個時間要去廁所,就是會集起來,排隊出去,才又在那個地方排隊回來,如律如儀又坐好,我不曾聽到!在那個地方是這樣,將那些志工教得這麼乖。

他們當地的國防部長,看了很感動。國防部長都在訓練軍人,無法訓練出了,像我們這群的志工,我真的是無法去體會他到底是,那個地方,那個國家,苦到這樣,你給他們一點點的物資,給他們每天吃一頓飽,這樣他們就很滿足,所說的法,他們接受、他們力行,那麼的透徹,真正是很感動。所以,這不就是,他們聽法,讀書會很珍惜。所以,「多聞法施戒定慧」,他們聽法行在生活中,入在人群中,這是很不容易。

所以,「法香德風無不聞」。佛陀二千五百多年前說法,那時候,那個境界所說的法,那些天人、菩薩、人間所聽的,那個境界,聽來的法,那個感受,將佛陀的德,看看二千多年前所說的法,佛陀的德豈不是飄香到現在呢?沒有受到距離的障礙。而我們在臺灣發祥地,慈濟的宗門、靜思法脈,豈不就是應用在普天下?聽到思晟說,花蓮,(2018年)二月六日大地震,他們一場又一場,向著臺灣祈禱。在海地是這樣,捐錢。雖然錢,拿回來鋪在那裡,每張錢都很髒,不是形容的髒,是實際的髒。而且那個一角、五元的,這樣整個袋子,思晟說:「我還是整個袋子拿回來,給師父看。」就是這樣點點滴滴累積下來,幾千元,是很不簡單,一場又一場這樣,那一念心真的是很感動。

而且他們就是尊重法,與感恩我們的宗門,讓他們每天有飯吃。所以這是漂洋過海,打從內心的尊敬、尊重。所以這種法香、德香,他們來看到,哇,大家,這些菩薩的付出,很感動。所以回去,神父都一直在說慈濟,培養起了,人人對靜思法脈、慈濟宗門,這麼的尊重。所以,同樣的道理,佛陀的時代教菩薩法,現在我們的時代,行菩薩行、開菩薩道,所以能夠得到這樣。

所以,「薰大法香樂無量」。聽到這些法,歡喜了、入心了、快樂了;快樂、歡喜,所以讀作「樂」(ngāu)。不只是聽到樂(lo̍k)、歡喜,還是好樂,趨向接受這個法,這樣去發揮一生無量,再去發揮。所以,「薰大法香樂無量」,很歡喜,願意一生無量,一個接過一個,歡喜。所以,這是「戒定慧解知見生」。就是很體會,體會到這個法,所以「布善種子」遍功德田。

普天之下,佛法應用人間,但是,法一定要入心,聞法要歡喜,那種的法喜,要心靈的世界,要有「如香雲甘露芬芳」,將這個法接受來內心。我們的心時時撥開煩惱,儘管周圍這項也不如意,那項也不是我要的,但是事情過了之後,「善解啦!感恩就好了」,就是這樣而已,還有什麼可要求呢?無奈啊!無奈要怎麼辦?也得要放下,就要向法來看齊,要心澄清。可以接觸到佛法,是一項很殊勝的事情,就要法喜,很歡喜。有人聽,我才有機會說,所以我也很感恩,萬般的無奈也得要放下了,也得要提起無限感恩心,感恩!所以我們要用心。這「多聞法施戒定慧」,盡量,這個殊勝的因緣,盡量希望人人修無漏法,「戒定慧」那就要「知見生」,大家要很用心。

所以,前面的經文這樣說:「世尊說無量,不可思議法,多有所饒益,如虛空無邊。雨天曼陀羅、摩訶曼陀羅,釋梵如恆沙,無數佛土來。」

世尊說無量
不可思議法
多有所饒益
如虛空無邊
雨天曼陀羅
摩訶曼陀羅
釋梵如恆沙
無數佛土來
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
前面說過了,饒益眾生,希望菩薩能夠去饒益眾生。也是前面的經文:「雨栴檀沈水,繽紛而亂墜,如鳥飛空下,供散於諸佛。天鼓虛空中,自然出妙聲,天衣千萬種,旋轉而來下。」

雨栴檀沈水
繽紛而亂墜
如鳥飛空下
供散於諸佛
天鼓虛空中
自然出妙聲
天衣千萬種
旋轉而來下
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
「天衣」天降使命。這個時候是濁世之時,所以這「天衣千萬種」,要應種種人的根機,種種的人負種種的責任。所以,「旋轉」,這要普遍去轉這個使命,接受使命來互相去推動。這也是我們現在,來接受「天衣」的時候。向大家解釋過「天衣」,我們的解釋是這樣,那不是佛典之中的解釋,是我們將它解釋是這樣。

來,接下來這段經文說:「眾寶妙香爐,燒無價之香,自然悉周遍、供養諸世尊。其大菩薩眾,執七寶幡蓋,高妙萬億種,次第至梵天。」

眾寶妙香爐
燒無價之香
自然悉周遍
供養諸世尊
其大菩薩眾
執七寶幡蓋
高妙萬億種
次第至梵天
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
那就是香爐這麼多,開始都點起了,那些栴檀妙香起來了,那個氣氛,法法皆是香味。所說的法,這也是一種的形容,就像每一個法,在香爐。這「暖(煖)法、頂法、忍法、世第一法」,都已經開始明講了,人人也有在修行了,大小乘法,再四加行。小乘,四諦;大乘,四弘誓願,各有「四加行」。這四弘誓願、四無量心,這全都是大乘行,所以加了「四加行」等等,這大家要很用心。就像在香爐,那個香的香味一直起來,這個香味,就是修行加行的德香譬喻。

眾寶妙香爐
燒無價之香
自然悉周遍
供養諸世尊:
眾爐之中
爇眾妙香
妙音普薰
周遍法界
供養世尊

所以,「妙音普薰,周遍法界」。這個妙音,這境界也會出妙音。這境界無不都是說法處,因為我們心中有法,所接觸到,不論是樹木、鳥聲、蟲鳴等等,無不都是法,所以這樣,這普遍的世界來供世尊,每樣都將它化成了,聽法之後,那個心得的環境。所以,「其大菩薩眾,執七寶旛蓋」。

其大菩薩眾
執七寶幡蓋:
菩薩眾執持
七寶旛蓋者
謂表七善功德莊嚴

這些菩薩這樣執七寶旛蓋,譬喻七種功德莊嚴。這個七種莊嚴的善法,在這個地方簡單再向大家說。

七善:
一、時節善
二、義善
三、語善
四、獨一善
五、圓滿善
六、調柔善
七、無緣慈善

第一善,就是「時節善」,也就是說,講《法華經》有七個善,第一是時節善。這個「時節善」,那就是在《法華經》,就有初善、中善、後善,如來演說一乘法,分為序,就是說《法華經》之前,講《無量義經》,這就是說法序,就是序的善。再來,就有正宗分,有本門、跡門,前面也說過了。後面再來就是要流通分,這全都是講說法,要有一段一段時期,都安排得很妥當、很善。所以這第一個「時期善」,那就是分作,序分、正宗分、流通分,這是三個時節,要來完成這部經,要講完這部經。

各位,法是愈解愈深,所以這全都是善法如流,我們就是這樣,這就是善,這叫做「時節善」。

七善之一:時節善
謂法華
初善、中善、後善
如來演說一乘法
分序、正、流通
皆是當機得益之時
是名時節善

「當機」,什麼樣的人接受什麼法。剛才說各人接受的法喜各有不同,佛陀應機逗教,來到《法華經》總是說一乘法。但是雖然是一乘法,同樣適應每一個人,能夠接受的根機。剛才就說過了,所以這叫做「時節善」。

七善之二:義善
謂法華經所說之法
其義深遠
名義善

第二叫做「義善」,那就是「法華經所說之法,其義深遠」,很深,叫做義善。其實是很深,若沒有解,當然就是文字這樣讀過去,那就「雨天華」就是「雨天華」,「雨天衣」就是「雨天衣」,文字讀了就過去,其實裡面涵蓋的道理,各人的解釋不同。在我們這裡、這個時代,我們就解釋「天衣」就是這樣;適應現代的時機,這個「義」。所以「義善」,它能夠解釋很多,適應時機的道理,所以義很深、很遠。在過去二千多年前到現在,我們現在說的,是要再去延續在未來,長久長久的法脈,永留在後面無量無數的時代,所以深遠,很深、很遠,所以叫做「義善」。

七善之三:語善
謂如來
所說法華經
其語巧妙
會理直說
是名語善

第三是「語善」。就是說「如來所說法華經,其語巧妙」,講說的方式是這樣婉轉。直道,菩提大道直,但是說法要巧妙婉轉,這在《法華經》中,所以讓人人能夠會理。這要用巧妙的方式,讓人人體會到道理,也直說大乘法。就是直接說大乘法,但是大直道用溫柔巧妙來說,所以叫做「語善」,要用這樣。

七善之四:獨一善
謂法華所說之法
獨為菩薩
不共二乘
名獨一善

第四「獨一善」。就是講《法華經》,所說的法就是「獨為菩薩,不共二乘,獨一善」。這麼多人聽,全是菩薩,有要發心的人,不論他的根機是高或低,只要有發心、願意利益人群,都可以來接受。只是前後,已成就、當成就、將來要成就的,還是前面我們就說很多很多,無量數的菩薩,就是未成就、當成就,也將近在接受,一生無量,所以「獨一善」。那就是完全適應菩薩、教菩薩法,所以「不共二乘」,不是聲聞、緣覺,唯獨教菩薩法的方法,所以叫做「獨一善」。

七善之五:圓滿善
謂法華一經
具明世、出世間
滿足之理
名圓滿善

而第五就是「圓滿善」,那就是說「法華一經具明世、出世間滿足之理」。唯有這部經能夠滿足,是處世的道理或者是出世的道理?我們要如何做人,也應該從這本經來學道理;我們要如何學做佛、行菩薩道,也是從這本經來學。這是「滿足之理」,很圓滿的道理,所以叫做「圓滿善」。

七善之六:調柔善
謂法華之法
唯談中道之理
即圓頓一乘妙教
名調柔善

再來,第六善,那就是要「調柔善」。就是講「《法華經》之法」,「唯談中道之理,即圓頓一乘妙教」,名叫做「調柔善」。行中道、不靠兩邊就是行中道。我們從此直到菩薩地,直到佛的境界,這中道,完全講中道。真空妙有,妙有真空;不執空、不執有,就是行中道,這叫做「圓頓一乘妙教」,名叫做「調柔善」。

七善之七:
無緣慈善
謂法華之法
具無緣慈
心不攀眾生緣
名無緣慈善

第七「無緣慈善」。「無緣慈善」,要聽清楚,就是「法華之法,具無緣慈」。無緣大慈,眾生與我們非親非故,卻是我們要為眾生行菩薩道。這種「心不攀眾生緣」,做過就好了,不在眾生裡面,我們要去求什麼占有,沒有,那就是開闊如虛空的心,去利益眾生,付出無所求,這叫做「名無緣慈善」的善法。所以「法華之法,具無緣慈」,這就是沒有攀緣,反正大家覺有情,但是不攀緣;人人為眾生愛而付出,不是有什麼特殊的情。

七善:
一、時節善
二、義善
三、語善
四、獨一善
五、圓滿善
六、調柔善
七、無緣慈善

這七項,「七善法」,那就是一,就是「時節善」,要看清楚。二是「義善」、三是「語善」、四是「獨一善」、五是「圓滿善」、六是「調柔善」、七「無緣慈善」。希望大家了解,七寶旛蓋就是代表是「七善功德莊嚴」。這七善,我們在《法華經》,這個法,對我們的教育意義是有多深,這全都是在《法華經》的七種善,所以要用心。接下來,接下來那就是「高妙萬億種,次第至梵天」。

高妙萬億種
次第至梵天:
高勝妙好有萬億種
自下次第至於梵天

那就是將很多很多的道理,「萬億種」,這譬喻散種種華,或者是菩薩執旛蓋,是菩薩執旛蓋,那就是七種善的道理,這麼的微妙,滿天散花香、雨天衣、音樂等等,又再菩薩執旛蓋,用這樣來譬喻這個境界,這是多麼的高妙,無法去形容,萬億種的境界。這樣從人間,這靈鷲山一直到梵天,從人間到梵天,所以叫做「高勝妙好,有萬億種」,這麼的崇高,這麼的多、開闊的道理,微妙,這麼的多,萬億種。這樣一直到梵天,從上面這樣一直下來,從下面一直上去,這普遍了,法充遍在天空、人間。

所以,前面說,「人天聞法心歡喜」,不是只有人在人間聽,連諸天都在聽。「如香雲甘露芬芳」,這大家應該清楚。所以很多法,要將它細分、分析出來很深,與我們比較有關係的,請大家能夠落實生活,很淺顯,我們用得到,我們也做得到,我們還說得出,這樣就要多用心,好好傳,還是一句話,時時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8年3月15日~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31222《靜思妙蓮華》人天聞法 心皆歡喜 (第1573集) (法華經·分別功德品第十七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