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1228《靜思妙蓮華》般若真智 度行之導 (第1577集) (法華經·分別功德品第十七)
⊙佛出世一大事,暢本懷施大教,開示眾生悟入,佛知見性平等。菩薩立四弘誓,行六度波羅密;慧為度行之導,正思念加行道。
⊙於諸波羅密中,若不得般若波羅密,亦如群盲無導,不能有所至向。如是般若波羅密,能導五波羅密令到達彼岸。
⊙「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,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,行五波羅密。」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⊙「檀波羅密、尸羅波羅密、羼提波羅密、毘梨耶波羅密、禪波羅密、除般若波羅密。」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⊙檀波羅密:此云布施。尸羅波羅密:此云持戒。羼提波羅密:此云忍辱。毘梨耶波羅密:此云精進。禪波羅密:此云正思、靜慮。單此五波羅密,由此勤求無上菩提,覓道遙可及。
⊙除般若波羅密:此云智慧。即一念信解,除諸疑惑,啟真如覺性故,般若真智,是諸道源功德母。
⊙經舉功德,校量信解,故云除般若。以六度之中,能修般若波羅密,則其餘所修五度即臻究竟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佛出世一大事,暢本懷施大教,開示眾生悟入,佛知見性平等。菩薩立四弘誓,行六度波羅密;慧為度行之導,正思念加行道。
佛出世一大事
暢本懷施大教
開示眾生悟入
佛知見性平等
菩薩立四弘誓
行六度波羅密
慧為度行之導
正思念加行道
用心來體會,多來了解!「佛出世一大事」,到底是為什麼事情呢?佛陀出生人間,我們最近常常說,佛,他是無時不刻都在人間,但是,每一次來來往往,都以平常因緣,這樣來人間度眾生。但是,這一次來人間因緣特殊,他來到人間就是顯相成佛。要不然平時,長時間、累生世就是這樣來,歷代以來豈不就是長時間,都有賢聖、能人在人間呢?說不定這些賢聖、能人,這些也是當中有釋迦佛,在這些聖賢群中,利益人群。
卻是這一次來人間,特別顯出,就是對人間很特殊的看法,體會到了人間有很多的苦,很多很多的苦,沒有辦法突破、沒有辦法解決的苦,人人都是苦,在這世間,濁氣愈來愈大,這種情形下,他就這樣因緣開始了。就以皇宮,是一個在印度,這國土裡,那時候,古時代,現在的尼泊爾,就是在古印度其中的一個城,其中那個城命名為國。所以我們在佛經裡面,常常看到不同不同的國家,很多不同的國家,它們如今,現在,印度都將它們統一起來。尼泊爾它就是另外獨立了,現在的名稱叫做尼泊爾。所以,在那個時代的古印度,這個國家,迦毗羅衛國。
他,這皇宮裡的太子,很特殊,因為父王就是已經年紀很大,才有孩子,舉國歡騰,尤其是這個國家,向來就很富有,在平和、富有的國家,這個國王晚年得子,因為這樣,所以很特殊,明顯,顯出了太子的身分,大家很重視。就這樣很優渥的環境長大,過程,年齡,這小小的年齡,已經與普通孩子年齡,那個觀念、思想就開始突出,不同,比較成熟,很有智慧,所說的話,每一句都是道理。所以,國王、全國的人,特別對太子這分的重視、愛護,愛護備至,很得人愛。
但是,雖然國家富有,卻是貧富懸殊;富有的很富有,貧困的很貧困。印度多數都是這樣,因為四姓階級,這貧困的身分多數都是奴隸,很低微的族姓。所以一段時間,在這麼懸殊的人間中,同樣,除了貧困懸殊之外,卻是其他的苦,人人都有,因為生、老、病、死。哪怕是富為國王,年紀也漸老了,身分很高的皇親大臣,同樣!在太子長大的時間,卻是,長輩就是一直老了。看在幼小孩子的眼中,自己也會覺得:人生,如何出生?出生的時候、成長的過程,對自己、對長輩、宮中的人,生態,他很敏銳,一直去思考,同樣是人,為何人的身體上,有這麼明顯的變化呢?對自己、對周圍。
所以,生、老、病、死,在小小的心靈就有大大的疑問。想:這到底是為什麼?有疑才有悟。我們常常佛教中就是這麼說,「小疑小悟,大疑大悟」。佛陀從小對萬物,都會生起一種「疑」:這樹木、樹苗、樹種如何來?果的種子,如何在大地,如何成長?連這些東西,他也會去用心思考。類似這,這些的事情,生物、植物、人物、動物等等,無不都是他在思考之中追求。一直到進入社會看一看,出皇城,到郊外去。看農民的辛苦;看城內、城外貧窮、困苦;看病人、殘障的人到處都是!隨地躺著,也看到了,就地這樣就斷氣了。這種生老病死,在社會的形態是這麼的普遍,這也是他心中的一個疑問,為什麼人會這麼不平等?為什麼呢?人,人人都逃不過,這種大自然法則?這些生態全都放在心裡,要如何去突破那個源頭由來?這個源頭由來終止在哪裡呢?最終是到哪裡去?這就是他要探討的、要去追求的覺悟。
這引出了他如何離開皇宮,這個過程,我們大家都知道。但是我們也要去思考,在皇宮裡面,這麼享受,智慧都這麼高了,為何還要再離開皇宮?這我們就要去探討他的心態。應該就是這樣,很特殊,有人事物引起他內心很澎湃,很多很多的疑問,也有很多,他想要將這些疑問,解開的謎底,所以他必定要離開王宮。這應該就是從出生以來,這種的心靈生態,才引出了他出家,探討真理那個過程。那麼出家了,他的過程就是這樣、這樣,出皇宮就開始去探訪。探訪的過程很辛苦!他是靠著兩隻腳走路,任何一個苦行林,修行者到底是在修什麼行?婆羅門教九十多種,各種修行的過程,他都要去探討,了解人家如何修行。先知彼,去看看,一直評估,看了之後,這都不是究竟,非人性的修行;這不是究竟,只是逃避、麻醉自己,這不是修行的方法。所以他就決定,走出他的一條路。既然這麼多宗教找不到答案,不如自己去找,所以開始走去探討自己的路,所以慢慢走入了苦行林去。
當然,這個當中已經他的父王,派出來的五位長輩親戚,舅父輩,有母親的兄弟,也有父親這邊的,已經找到太子了。既然請不回太子,唯有就是跟太子走,去,去到一個地方,鹿野苑停下來了,那個地方,大家靜下來在那裡修行。卻是,還是對太子來說,還不很滿意,思考這麼多修行者的心態、修行的方法,這還沒有一個重點方向,所以他走入自己,那個苦行的形態。也是人啊!所以那種的苦行,日中一麥,很刻苦,欠缺了營養,但是思考很清楚。覺得這種營養,身體沒有辦法可支持下去,哪有智力得以來思考,更多的事情呢?所以他決定捨棄極端苦行,再也不來折磨這個身體了。捨棄苦行,先要乾淨身體,所以到尼連禪河,已經氣力很不夠,沐浴之後,所以起來就昏倒。這個故事大家知道了。
從這樣開始牧羊女的供養,恢復了,恢復身體,開始很充足的精力,精神、慧力,不斷思考,將心靜下來;思考,將心完全調整好了。思,思想,這個當中已經到了入微精細,心念已經去除,所有的煩惱、雜念去除,那個精微已經凝聚起來了,所以聚精會神,就這樣坐下來了。終於,這會集起來,這個精闢,突然發現,與天際,天空那顆星的接觸,完全心靈不同的世界了。這種虛空法界與宇宙合為一體,這叫做覺悟。這在他的過程中,覺悟之後,心靈境界那個佛知、佛見,這實在是無法去形容。
所以,佛出世一大事因緣,這是累積了過去無限量世,生生世世的精華,來到今生此世,因緣具足,所以有這樣生在皇宮,這樣的環境培養。又在這樣的環境,極端優渥的環境,來俯視這種民間最苦的生活;在最尊貴的身體,去看最賤,下賤卑劣的生命,全都在很極端之中去體悟。同時也是這樣,經過這段探討宗教道理,經過這九十多種印度的宗教,都去評估過,都很清楚了。所以,自己走出來這條路,應該是已經會合了,不論是俗諦,世俗的事情,或者是宗教在研究的法,他都清楚,真諦、俗諦,他全都去體會。然後什麼才是真諦?真正的道理,只好自己去走出來。
這就是佛覺悟之後,要如何來教化眾生。因為他所體驗的,因為他所看的,雖然虛空有盡,佛的願無窮;世界有盡,佛陀的心境也無邊際。所以說起來,看盡一切世間,都了解。因為這樣,很豐富、很充足的佛知、佛見,期待人人能夠了解,他的內心所累積著這麼的多。不論是人間世俗,或者是求超脫人間、超脫苦難的真理,無不都是經過思考、經過這經驗過來。所以,「暢本懷施大教」。他從內心所收進來,這種盡虛空、遍法界的道理,都完全收攝在他的本懷中,這叫做佛知、佛見。他要知道的,他已知的事情,已經知道這麼多了,所以在內心,苦無機會,完全讓大家清楚了解。
成佛的第一念,就是要告訴大家,說出那個生命中最精華,卻是考慮到沒有辦法,因為人的無明、人的煩惱很多,無明不開、煩惱很厚,這種精華的法,沒有辦法輸送出去。說,聽不懂,只好要從頭說起,說世間一切苦。還要去說,說人間要斷苦,就要去看很多法,有要經驗過幾種的法,什麼是真法、假法?這個真、假法都不能執著,最重要的,要走在「中道」這個法。所以,這要用多少時間?應多少根機?投多少的教法?能夠引住人的心,向著這個道理,心懷開、願意接受,這要用多少心?很困難。這身邊幾位,要說,「你要這樣、要這樣,我們共同這樣」,都難,所以眾生難度!佛陀很無奈。四十多年的時間,到底說這麼多的法,能夠留在他的心,認真接受法,又有多少人?而這些人接受法了,能夠體會佛的心懷,又是有幾位?而這幾位之中,是不是有辦法真正做得到?真的困難重重。
是不是做不到呢?絕對是做得到。只是人人自障業力重。人人都是自己障礙自己,要做的事情不困難,要修的行也是很簡單,但是人人都是自障、人障;別人障礙不打緊,是自己障礙自己。所以因為這樣,成佛很難!怎麼要那麼長久才能夠成佛呢?因為成佛是人人本具,就是我們的造作。我們的造作,我們人對人,我們到底能夠與多少人,結多少的好緣?我們說的話,到底有多少人能夠聽?儘管道理很清楚,儘管我們說得很好,但是要聽我們的話、要受我們的教,到底有多少人?所以,因為這樣,佛陀生生世世,就是要與這些人結好緣,讓大家願意聽、願意接受、願意身體力行,這個因緣要很具足,才有辦法來人間現相成佛。要多久呢?這是很難。要去修苦行不困難,但是要與人結好因緣是很困難。
這個時候,佛陀已經現相成佛,所以他就是要來暢演本懷,身邊有這些人願意跟著,願意去弘揚佛法,儘管這些人,還未真正真實覺悟行中道,但是他們已經開發他們的心,開發他們的智慧。所以佛陀四十多年後,開始就要暢演本懷,就是將他的內心所積著,那些精華要拿出來,那就是《法華經》。所以,《法華經》的道理,會這麼的普遍,還是同樣有俗諦,同樣有真諦。但是最重要的,就是要教我們行中諦理,就是修中道。希望我們俗,世俗的事情,我們要很清楚,希望我們這些道理,我們要很明白,我們能夠將法運用在人間,來將它會合走在中道,這就是暢演本懷施大教。
因為這樣,「開示眾生悟入,佛知見性平等」。最終要讓我們知道,眾生人人本具佛性,回歸真如本性,這是很重要。但是我們還離這個真如本性,與它會合,還是仍有一段距離,不過,我們一定要知道。所以,這就是佛知、佛見,佛的知見,佛的知見終究就是「性平等」。「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習相遠」了,我們就是這樣不斷不斷薰習著,所以脫離了我們的本性,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。大家的性都是相近。
來,菩薩立四弘誓願,已經發心行菩薩道,人人一定要立四弘誓願,「眾生無邊誓願度」,這四弘誓願;「煩惱無盡誓願斷」,我們一定要斷煩惱。佛道無上要誓願成,煩惱無盡要滅,一定要滅煩惱,才有辦法入佛道來。所以菩薩立四弘誓願,「行六度波羅密」,就要從「六度萬行」開始。所以,「慧為度行之導」。我們要「正思念加行道」,要好好用心。我們這段是很重要,雖然你們會覺得,釋迦佛的故事,我們都知道,但是故事知道,心理,我們要再很用心,探討佛陀的心。因為《法華經》它是暢演本懷,心的本懷要說出來,所以要很用心。
於諸波羅密中
若不得般若波羅密
亦如群盲無導
不能有所至向
如是般若波羅密
能導五波羅密
令到達彼岸
所以,「於諸波羅密中,若不得般若波羅密,亦如群盲無導」。所以要用智慧,沒有智慧,我們只是一直說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,不夠!我們後面缺少一個智慧,所以我們要再努力。「亦如群盲無導,不能有所至向」,所以「如是般若波羅密,能導五波羅密令到達彼岸」。我們坐這艘船,「度」就是從此岸度彼岸去,這個工具。而彼岸要到達,我們若缺少一項就無法靠岸了。所以,這個六波羅密缺「般若」不可,你若缺少「般若」,就變五波羅密。
「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,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,行五波羅密。」
若有
善男子 善女人
為阿耨多羅
三藐三菩提故
於八十萬億
那由他劫
行五波羅密
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「檀波羅密、尸羅波羅密、羼提波羅密、毘梨耶波羅密、禪波羅密」。
檀波羅密
尸羅波羅密
羼提波羅密
毘梨耶波羅密
禪波羅密
除般若波羅密
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這五項「五波羅密」,若是除去了「般若波羅密」,除去「般若波羅密」,叫做「五波羅密」。這大家應該清楚了。
這五個波羅密,大家既清楚了,就知道「檀波羅密」,叫做布施;「尸羅波羅密」,叫做持戒。「羼波羅密」,叫做忍辱;「毗黎耶波羅密」,叫做精進。
「禪波羅密」呢?叫做正思、靜慮,這比較重要!我們要如何去,除掉我們的無明?前面雖然懂得布施、懂得持戒、懂得忍辱、懂得精進,但是我們若不懂得,去除煩惱無明,我們就無法到達智慧。所以我們的思考,平時不論要做什麼事情,我們一定要經過思考。你要布施、你要持戒、你要忍辱等等,這個思考是很重要。我們的心不要受到環境有起伏,這真的是要很用心,這是要如何得智慧的關鍵,就是在靜思與靜慮,心要定。
檀波羅密:
此云布施
尸羅波羅密:
此云持戒
羼提波羅密:
此云忍辱
毘梨耶波羅密:
此云精進
禪波羅密:
此云正思、靜慮
單此五波羅密
由此勤求無上菩提
覓道遙可及
所以,「單此五波羅密,由此勤求無上菩提,覓道遙可及」。你光是靜思、默慮,少前面的布施等等,這樣還是仍不夠,光是坐在那裡思惟,無法能夠有魄力去動作,這樣要靠岸去,也是困難。有的人很有思想,思想很冷靜;說他正思也有、說他靜慮也有,考慮很多、很正確,但是就不要起行動、不肯去付出,這樣就是智慧不夠。這就是聲聞、緣覺乘。聲聞、緣覺就是來到這裡──靜思,正思、靜慮,聲聞、緣覺的境界就是來到這裡。
所以我們需要智慧,智慧就是動力;有了動力,你要去布施、你要持戒、要忍辱、要精進,這正思惟更要靜慮,這就是力量。智慧的力量去推動這些事情,沒有偏差的方向,不論是利益自己的正思惟,沒有偏差向,你好好去精進,沒有失誤。人我是非,要好好忍辱,忍辱是持戒;持戒從布施,布施的人要懂得持戒、要懂得忍辱、要懂得精進。不論從後面、前面,這樣來來回回,就是缺少一項力量,力量──智慧;是懂得運作正思惟,懂得運作這精進的力量,如何去發揮你布施,發揮你在人間道上,走正軌道等等,就是要智慧。所以我們要知道,要不然光是用五波羅密,那個道要到彼岸,還是還很遙遠的距離。
除般若波羅密:
此云智慧
即一念信解
除諸疑惑
啟真如覺性故
般若真智
是諸道源功德母
經舉功德
校量信解
故云除般若
以六度之中
能修般若波羅密
則其餘所修五度
即臻究竟
所以,「除般若波羅密」。這個「般若」就是叫做智慧。「即一念信解,從一念中的信解,即能夠除種種的疑,很多的疑慮都將它去除。看看,釋迦佛,他從小一直到長大,對什麼事情都很好奇,就有疑問,他才會去探討,所以要探討到這個道理正確,他信、他解了。同樣的道理,他看那麼的多修苦行的人,他也將它排除掉了,最終所信的,那就是正理,這種即行正思惟,這個道理,所以「一念信解,除諸疑惑」。所以,「啟真如覺性故」,已經真如覺性啟開了,「般若真智」已經出來了,所以「是諸道源功德母」。我們不是常常說,「信為道源功德母」!
所以,我們的這個經典,舉出了幾項的功德,在這個〈分別功德品〉中,也是舉出很多種的修行法;來將它比較、比較如何修行、如何造作,說出了很多種的修行方法,這分別功德,這叫做「校量信解」,能知道輕、知道重。所以因為這樣叫做「除般若」。我們缺少了這項,在行布施簡單,要修獨善其身不困難,但是要真正提出正確的力量,這還未到。所以這個時候,我們就是還未用到智慧,所以除般若波羅密。這五項的力量,雖然已經進來了,卻是這般若覺性,還未真正入我們的心來。就是你只是知道了、只是解了,我們還未真正體會到佛的本懷,那個真實的智慧。
所以,「以六度之中,能修般若波羅密,則其餘所修五波羅密,即究竟」。我們若般若,我們若能夠真正去體會到,「般若」的境界,那你前面的五項就都俱全了,真正的智慧就是利益人群。所以我常常說,聰明與智慧是完全不同!智慧是乾淨、沒有煩惱,去除無明,在人間利益群生,這就已經具足前面的五項;有智慧的,絕對是具足前面的五項──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,這已經涵蓋在「般若」之中。所以,你在前面五項,也無法去體會到「般若」。
總而言之,「般若」是一個,我們修行的總源頭,總一切法,總一切法全都包含在這個,「般若」之中,也就是智慧。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,我們若有用心,才有辦法體佛心懷。佛的心懷,我們要用心去了解,是如何找出這條路,他就要先去體會人間的疾苦。人間的疾苦,他體會到了,看,了解世間種種,生、老、病、死,這種自然法則。不是只有知道、知道了,「生老病死」,還要知道「因緣果報」,如何來、如何去。死,雖然是這一生是結束了,但是他的來生去哪裡呢?我們若要知道他的來生去哪裡,我們就顧好我們的今生,我們要如何把握因緣,我們要如何將人緣顧好,如何去付出。「心無罣礙,無罣礙故」,包含了「六度」行做得到,若能夠這樣,這才是我們修行努力的方向,所以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8年3月20日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