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0108《靜思妙蓮華》信解慧明 開般若門 (第1584集) (法華經·分別功德品第十七)
⊙破諸邪見,存精聚魄,得定安隱,正思惟修;信解慧明,開般若門,心生法喜,攝心堅固。
⊙修出世行,愛樂大法,資長道種,心生歡喜,是為法喜。
⊙「若復勤精進,志念常堅固,於無量億劫,一心不懈息。又於無數劫,住於空閒處,若坐若經行,除睡常攝心。」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⊙「以是因緣故,能生諸禪定,八十億萬劫、安住心不亂。持此一心福,願求無上道,我得一切智,盡諸禪定際。」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⊙法華懺法:一心敬禮十方一切常住佛,一心敬禮十方一切常住法,一心敬禮十方一切常住僧。
⊙以是因緣故,能生諸禪定:以是種種善法因緣故,常時於空閒處,攝心靜慮諸善因緣,故能發生諸禪定力。
⊙八十億萬劫、安住心不亂:住第八識,安穩心中。
⊙持此一心福,願求無上道:持此一心修大乘,行五度等福,願求如來無上之道。
⊙我得一切智,盡諸禪定際:自謂我得一切空智,盡諸禪定所有邊際。
⊙「是人於百千,萬億劫數中,行此諸功德,如上之所說。」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⊙是人於百千,萬億劫數中,行此諸功德,如上之所說:是人結長時劫行如是多諸善功德。如以上所說五度功德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破諸邪見,存精聚魄,得定安隱,正思惟修;信解慧明,開般若門,心生法喜,攝心堅固。
破諸邪見
存精聚魄
得定安隱
正思惟修
信解慧明
開般若門
心生法喜
攝心堅固
要用心啊!學佛,最珍貴的,就是要破除諸邪見;學佛最重要的,我們的心要正、不能偏邪。常常說一句話:「差毫釐,失千里。」毫釐之差,一念差、千念錯,方向就偏了。所以,凡夫苦啊!苦在念、解偏差。我們的觀念、我們的信解,都是偏差,所以無明煩惱等等,使我們迷茫不得覺醒,這就是因為「邪」。邪就是不正,邪的意思是偏,我們現在將偏的念糾正過來,所以我們一定要「破諸邪見」。常常告訴大家,要顧好一念心,最近這幾天,豈不就是這麼說嗎?「攝心常在禪」,這個禪不是在那裡坐,禪就是「三昧」,三昧叫做正念,就是我們要攝心在一念的正,這個正念,這樣叫做「攝心常在禪」。不是叫你一天到晚,只是在那裡坐禪,是我們要念念,關注自己這念心,不要讓它偏差了。所以我們要下功夫,修功德就是下功夫。我們要將我們的心正確、方向,我們去做的事情就不會有偏差;心端正,看人、做事也沒有錯誤了。這個心的正念是很重要的,大家要真的用心思惟。
所以我們心若正,「存精聚魄」,意思就是精神不要耗散了。平時說要入三昧,那意思就是顧好正念,正念無漏,不要漏掉了。這個地方說聚精,「存精聚魄」,就是要告訴大家,精神要凝聚起來,不要精神洩漏掉了。我們要好好,將我們的心一定要集中,這叫做「存精」;胡思亂想、亂想,這都是耗掉一毫一毫,毫毫釐釐將我們的精力,將我們的精神、力量,都是這樣耗損、消磨了。這就是我們凡夫,平時我們的精神、意念,都是讓它散亂了,而我們學佛就是要學得,這念心將它匯集過來,這叫做「存精」。時時我們的心要很精,專精、用心,這就是不要讓它洩漏掉。
過去一段時間,一直在告訴大家,說我們要無漏,無漏失,而無漏要從哪裡來呢?聞思修、戒定慧。聽法,好好思考,不是散亂心來聽法,要用精誠的心來聽法,要很精、很虔誠來聽法,這叫做精、誠的心。聽,精誠來聽法,自然法就入心了,就有辦法去修,所以叫做「聞思修」。用很精、很誠意來接受法之後,你能夠好好去思考法的意義;有意義了、正方向了,我們就能夠用心去做、去修行、去向前走,這就是叫做修行功德。自己的內心要聚集精,好好不要讓它散亂了!
這「魄」,幾天前也說過了,最最精純那一念,那個精神的精英,那就是魄。常常說「三魂七魄」,我們就是守意常在禪,我們的心意常常在正念中。所以這幾句要用心記著,若這樣才能夠「得定安隱」,我們的心神才能夠這樣定下來,很安穩了,才不會這樣動不動就恍惚了。我們的精神念力就是要定,所以這樣叫做「正思惟」。而正思惟,大家都知道,禪,我都說叫做「正思惟」。
「禪」,剛才說過了,聚精會神或者是破諸邪見,這全都是要調整在正念。禪就是「三昧」,三昧叫做「禪」,名詞不同,意義相同。我們若將禪解得很深,太奧妙了,有的人在那裡耗精神,反過來會出毛病。我們用很正確、很簡單易了解,但是將心顧得住,這很簡單的文字,來體會正念與禪。如何用功?什麼樣的文字,是表達在我們日常生活,清楚?我們要如何,讓我們的精神會合起來?就這樣的方式,應該能夠了解。
所以定力安隱,懂得破邪見、懂得存精聚魄了,就是將我們的精神凝聚起來,這就能夠得定了,這樣我們的心神就定下來,這就是力量;有定力,有定就有力了,心若定下來就有力量,這就要從「正思惟」。前面所說的「破(諸)邪見」、「存精聚魄」,這都是正思惟中「得定安隱」,這都是在我們的精神、理念。常常在想,要如何叫做修行?其實這些大家若透徹了解,修行是這麼簡單。正思惟要從哪裡來?信解。我們這段,這段經文〈分別功德品〉,就是很重要是在信解,不論你前面的五波羅密,五度,你用多久的時間,還是要有一個信解。正信解了,才有辦法體會般若,沒有般若,就是像一艘船無法靠岸,任你這艘船開很久了,偏偏缺一個方向,如何能夠靠岸?這唯有般若。所以前面的五度,那就是幫助我們,但是最重要的,方向的力量,那就是要運用智慧,智慧就是要信解。
我們一般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,各人都能夠去做,到了如何能夠去,智慧,顯出了智慧,這五項若沒有正確的信解,就容易迷在那個功德,膚淺的功德,只是想:我付出就是得到功德。有啊,有功德,那就是人天功德,不失人身、享受天福。但是我們要修行的目標,不是只有福而已,我們所要修的是慧,所以智慧很重要,所以福與慧要全都具足。所以信解,有信解,福慧正確;沒有信解,就是只有修福,就無法修慧。所以信解很重要,有了信解,才有辦法「開般若門」,智慧的門才打得開。我們的心門,我們還有一層的心門還未開,那就是精純的佛性,如來清淨本性我們還未開,因為我們現在還帶著煩惱,所以帶煩惱在修行。修行的目標就是斷煩惱,所以我們要斷煩惱,要破諸邪見。
不論是從起步,走到多遠去,都要記得發心如初,同時要修行那一念心,也就是向著解脫門,真的我們能夠解脫那個門,而那個門就是「般若門」。把這個般若門打開了,我們真正真如、智慧之門就開了,所以「心生法喜」。讓你智慧門一開,那個時候,我們才是真的輕安自在,真的才是法喜充滿。這必定還是要「攝心堅固」,這念堅固的道心,是要很用心去體會。
修出世行
愛樂大法
資長道種
心生歡喜
是為法喜
所以,我們修行,就是要修的是出世行,不是只有要求得世間福,不是,我們要求的、要修的,就是出世行。要不然我們都一直,原地踏步在這個世間,諸佛菩薩,還是長久的時間無法離開,佛陀度眾生的目標是得解脫,希望我們人人,真的脫離這個色、欲,這個色界、無色界,當然欲界都全都要去除,這三界,叫做脫離三界。三界重視、要修的----斷欲、去愛;要斷欲、要去愛,我們的心才能夠開闊起來。我們開闊了,已經解脫欲心,我們更應該要斷煩惱;既斷煩惱,我們還要再去,去除迷惑。惑,惑就是完全,將所有的煩惱、欲念,一點點的瑕疵都完全去除,才有辦法「大圓鏡智」。
這功夫是要一層一層,開始「轉識成智」;智,我們要一層一層步步高升,一直到「大圓鏡智」,不是只有「平等性智」,還得要「大圓鏡智」。過去一段時間,也一直告訴大家,期待大家不斷不怕麻煩,還是一次一次,希望大家能夠在法更清楚、能夠用在生活中。既然還在人生,我們就是要應現在世間,種種為我們的工具,在世間才有機會修布施行,在世間才有辦法持戒、精進。因為世間人就是這樣不斷輪迴,我們要守戒,要好好受持,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要精進在善,要戒在斷除一切惡,這全都是要在人間才有機會,所以我們要好好去用心。
要持戒、要精進,就是要有忍辱;有忍辱才有辦法繼續精進,才有辦法去下功夫,了解什麼叫做正知見,心要如何才能定下來。這五項不是在人群中,也不可得,所以告訴大家,要重視般若、重視智慧,但是,不是告訴大家放棄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,不是叫你們放棄,這是很重要,這一定要具足。不過前面的「五度」,它就是在世間裡;智慧,知道方法,才有辦法將門打開、解脫,讓我們接近這佛的真如,清淨無污染的本覺。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。
所以,「修出世行」,信解很重要。我們既信解了,自然我們「愛樂大法」,我們對法,我們能夠很愛、很歡喜。聽法要聽得很殷勤,我們聽得法入心,用在日常生活中,事事皆通、理理會合了,這樣我們會愈來愈愛樂,愈愛,愈愛這個法,愈很想親近法。所以,「愛樂大法」。那就是大乘法不離人群,在大乘中,這樣能夠「資長道種」,我們智慧的種子,就在這樣一直生長起來。「心生歡喜」,這叫做「法喜」。
常常說「法喜充滿」,有了法喜,他就有「愛樂大法」;有了「愛樂大法」,自然我們的道種不斷生長,愈來心就愈歡喜,這叫做法喜。人生多苦,哪有辦法常常歡喜呢?不過我們若有法,有法我們時時都是很歡喜,世間什麼苦都為難不到我們,所以難不倒我們心的歡喜,所以我們要勤精進。
從前面這段經文也是這樣說:「若復勤精進,志念常堅固」,我們若懂得好樂大法,自然我們的志念就很堅固,常常就是勤精進,那就是「於無量億劫,一心不懈息。又於無數劫,住於空閒處,若坐若經行,除睡常攝心。」
若復勤精進
志念常堅固
於無量億劫
一心不懈息
又於無數劫
住於空閒處
若坐若經行
除睡常攝心
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只要我們能夠得到法喜,自然我們的心,就不會停歇、不會懈廢了。又再說,長劫長劫的時間,我們會想:修行那麼長久,難道不會累嗎?不會啊,很有趣!看,菩薩「志念常堅固」,他很自然就是在無量劫,他「一心不懈息」,那就是因為他有得到法喜,所以他又在很長久的時間裡,一直就是住在空閒處。雖然世間紛紛擾擾、來來去去,但是諸佛菩薩的心,還是很輕閒,沒有煩雜、沒有煩惱,在人群中他還是「我很輕閒」。人雖然很忙,心很輕閒;人雖然在滾滾紅塵中,但是他的心很解脫。這就是諸佛菩薩心,他心中有法,所以他時時歡喜,這叫做「住於空閒處」。
所以,「若坐若經行,除睡常攝心」。這就是心都常常在正念中,其實連睡,做夢也在修行,大家應該要記得。「四安樂行」不就是這樣說嗎?即使睡,做夢也是在修行,也是在經行,也是在聽法,也是在說法,這就是歡喜,都在空閒處。滾滾的紅塵,在修行者,就像在很寧靜的環境裡,所以清者自清,明者自明。什麼叫做無明?在修行者,根本就沒有無明的心態。而還有無明,意思就是我們修行還未修夠,所以還要再精進。
下面接下來這段經文又再說:「以是因緣故,能生諸禪定,八十億萬劫、安住心不亂。持此一心福,願求無上道,我得一切智,盡諸禪定際。」
以是因緣故
能生諸禪定
八十億萬劫
安住心不亂
持此一心福
願求無上道
我得一切智
盡諸禪定際
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我們要記得,好好要用心。這「一心」,我們要很用心體會,「持此一心福」,這個一念心,我們要很用心。每天,常常在禮《法華經》,禮《法華經》,是「法華懺法」前面的一段,要入懺法之前,那就是念這段,這段大家常常,在禮拜《法華經》,不就是常常用這段文來禮拜嗎?
法華懺法:
一心敬禮
十方一切常住佛
一心敬禮
十方一切常住法
一心敬禮
十方一切常住僧
「一心敬禮,十方一切常住佛」。常住佛是遍虛空法界,任何一個方向,有我們的正思惟,那正思念中,沒有一個地方不是正法,沒有一個地方,不是正修行的道場、沒有一個地方,不是佛存在的地方,每一個地方,都有常住佛,常住法、常住僧。
所以常常說,時時皆吉祥、處處皆吉祥,常常大家,來看日子,要做什麼事情,我要看日子,我要蓋房子,我要看地理、我要看方向。豈有這樣呢?在我們一向幾十年來,不論何時都可以做工程、不論何時都可以啟用,我們沒有什麼時、沒有什麼日,時時皆吉時,我們沒有在看方向,方方無不是吉方,就是吉祥的地方。所以這就是「十方常住佛」。佛就是正覺,每一個方向就是正覺。只要你位置,我們看得順眼,就是叫做順心,就叫做正位,叫做正位,說,「我坐在這裡說話,而你要坐什麼方向?」當然,就是理所當然,就是這個方向,這樣看得到、聽得到、心會專,這就是叫做事,但是也是道理,理所當然,就是道理,也是事,這同樣的道理。
所以一心禮敬,「十方一切常住佛」。任何都是佛,後面《法華經》的後面,「常不輕菩薩」,你們還沒有聽到這段,就很認識常不輕菩薩。人人皆是佛,任何地方就是他禮拜的地方,同樣的道理。所以無不都是法,看得到,有形的東西,全都是有它的道理,理就是法,所以遍布任何一個地方。所以禮敬十方法,也是常住法,自古以來就有的,也是禮敬常住僧。僧就是禮節,出家修行也就是要承佛的教法,一直延續下去。僧團,就是佛法、覺道的代表,也是佛、也是法,要引導人人向著佛法去走,僧就是要帶頭來帶,所以,僧就是荷擔如來的家業,也就是集中道理的修行者,也就是典範,所以大家就要好好用心。每天在禮拜供養,都是要用一心,一心恭敬,敬法法在、敬佛佛在、敬僧僧在,就是自性三寶永遠存在,人人具足。這同樣就像在頂禮自己一樣,沒有別的意思,就是要一心。所以(偈)文中這樣說,「以是因緣故,能生諸禪定」。
以是因緣故
能生諸禪定:
以是種種
善法因緣故
常時於空閒處
攝心靜慮諸善因緣
故能發生諸禪定力
我們的心,時時拿出了敬重的心,就是從這段文一直下來,就是我們要信解,我們一定要身體力行,也開啟智慧的門,這是我們的方向。所以,以種種的因緣,你要修行,不能脫離前面的五度──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,這五項,也是我們的修行因緣;修行的因緣,你要經過了這些修行的方向,就是五度,這些都要具足,不只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,禪定也需要。
所以禪定不是在那裡坐禪,就是剛才說過了,我們要好好「破諸邪見」,要不然有了邪見,在那裡打坐是很危險,還是要用心!所以「以是種種善法」。用種種的善法因緣,前面這些善法不能缺少。所以「常時在空閒處」。我們盡量若沒有事情,就不用在喧嘩憒鬧的地方。修行有機會要攝心,該做的事情,我們要投入去做,該攝心時,我們心要好好攝心,所以,「空閒處」。因為我們的功夫,還沒有到佛菩薩的境界,所以我們在憒鬧的地方,自己要去與人聚、去與人湊熱鬧,那我們的心就永遠都不會靜。我們心要靜,該忙碌的時候,用歡喜心去忙碌,忙碌過後,我們的心就要冷靜下來,這也就是「空閒處」。雖然在人群中,處處都「空閒」,都可以這樣讓我們閒下來,心會閒,盡量自己找環境。
「攝心靜慮諸善因緣」。最重要的,這個「空閒」不是在哪一個,避開進去房間裡面,避開進去到單位裡,避開到哪裡,那叫做空閒,不是!是要在我們的心裡,我們的心「攝心靜慮」;靜慮就是禪,靜慮,那就是正思惟,靜慮就是正念。我們要在這個心,將心攝聚過來,在正思惟靜慮中,好好地,心不要雜亂掉,「諸善因緣」,好好正思惟、思考,如何去布施;布施了之後,我們的心放在哪裡呢?是貪著、計較功德嗎?不是。
我們這貪著、計較都要放下,完全捨了,只是要將這些事情做好,對人利益的布施。做了之後,我們的心很清閒,沒有掛礙,這樣,這才是真正的善因緣;善因緣就是無掛礙,利益人群、無掛礙,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這樣。付出無所求,「唉呀!感恩啊!」感恩就是歡喜,付出無所求就是無掛礙;「感恩啊!」那就是法喜。這全都是很簡單的法,這就是叫做清閒,叫做「空閒處」。我們的心還是很閒,做過去了就過去了,沒有掛礙了,一切就是這樣這麼的自然,所得到的無掛礙、感恩的心,很歡喜就是這樣過,這樣就清閒了。
「故能發生諸禪定力」。你若能夠這樣,自然我們的禪定就是在這裡起,你付出無掛礙,心存感恩、無掛礙,想到的就是歡喜而已,沒有其他,這就是禪定。從你在布施、持戒、忍辱中,得了精進;精進,了解法,無掛礙、很感恩、法喜充滿。在這當中,他很自然,心就是很穩定,所以這叫做正定,這叫做法喜。這麼的簡單,應該人人做得到,沒有困難。在這樣的當中產生出智慧。當然要做的時間要很長,不是短暫的時間。所以,「八十億萬劫,安住心不亂」。
八十億萬劫
安住心不亂:
住第八識
安穩心中
剛才說過了,付出之後,無所求,心歡喜,那個法喜,這樣時間要很長久,「八十億萬劫,安住心不亂」。這安住在八識中,很安穩。我們所做過的,前一段時間告訴大家,「轉識成智」,那時候就說過了,從前的五識、六識、七識,一直到八識。我們到八識,所做過之後,一切的種子,全都歸納到八識來,粒粒種子都是善種子。我們剛才說,都是善的種子。所以這樣我們能夠在安穩中,在八識安穩之中,這些八識若能夠粒粒清淨,我們要開啟智慧那道門,與佛會合就不困難了。我們還有第九識,要開啟那道門不困難。所以,「持此一心福,願求無上道」。
持此一心福
願求無上道:
持此一心修大乘
行五度等福
願求如來無上之道
也就是說,持這一念心,這念心是什麼心?大乘心。大乘,「行五波羅密」。大乘,大家也了解,五波羅密,大家也清楚了。我們用大乘心來持五波羅密,五度叫做「五波羅密」,等等。這都是造福在人間,利益眾生無掛礙,到達了那分的感恩、法喜充滿,這樣,這都叫做福。所以,「願求如來無上之道」。我們不是只有,要求在世間的福而已,我們的心願是要求「如來無上道」,這是我們的方向,大家修行的方向。接下來說,「我得一切智,盡諸禪定際」。意思就是說,我得到一切空智。「盡諸禪定所有邊際」。
我得一切智
盡諸禪定際:
自謂我得一切空智
盡諸禪定所有邊際
這種五波羅密,就是前面那個五波羅密,布施、持戒等,這些已經得到空智。想要求禪定有邊際,這有邊際而已。為善不執著,也勤修、也精進、也忍過來了,這樣在禪定是有邊際,就是,不是沒有邊際,還是有邊際;有邊際就是說有限量,這還沒有到達無量的功德。無量的功德,唯有你的心,心門打開了,般若門打開了,見佛性,與佛同等,體悟天地宇宙萬物真理,與天體為一體,這樣這個時候,那就是沒有邊際了。而我們若只是修五度,還沒有到,所以要求得與佛同等無上道,我們還要再努力,因為後面還有一個門需要打開。
所以下面接下來,又有這段經文再說:「是人於百千,萬億劫數中,行此諸功德,如上之所說。」
是人於百千
萬億劫數中
行此諸功德
如上之所說
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「是人」就是修行的人,這已經用很長久的時間,過去也有修行,今生此世,才能夠遇到佛法,才有這個因緣,在這樣菩薩群中,人間菩薩群行人間諸善法,這些人,也可以說,你們、我、大家,我們都是過去有福,是這些人。我們都是「長時劫」,這個「長」,我們長時間這樣過來的,所以如是之多。
是人於百千
萬億劫數中
行此諸功德
如上之所說:
是人
結長時劫
行如是多諸善功德
如以上所說
五度功德
時間愈長,我們所結緣的時間、所造作的一切愈囤積愈多;時間長,就做得多;時間少,做不多,常常說,來不及!沒有時間可做了。意思就是還有很多,我們還沒有做,來不及了,來不及做了,所以時間愈長、方向正,我們做的就愈多。所以,「如是多諸善功德」,因為過去長時間做很多事情,所以「如(以)上所說五度功德」,應該這文看了能清楚。我們要把握時間,長時間做,做得到,這樣我們的行,就能夠走多長、走多遠。所以要用心。
以上這段文是已經將它結束了,我們如何將五波羅密,我們真正要如何去修、如何去行,行出了我們這個向道的法。所以這五度,五度,我們不能放棄,但是不可忘記,不可忘記還有一個門還未開,那就是「般若」。但是,還未開「般若」門之前,五度,還是要勤精進。卻是要知道,後面還有一個智慧的門還未開,智慧的法,我們還未解到,還是仍未真實體會到,所以我們要再努力的路還很長,所以要時時把握時間,好好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8年3月27日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