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0111《靜思妙蓮華》能行三法 自化利他 (第1587集) (法華經·分別功德品第十七)
⊙弘經者,當以慈悲、忍辱、法空,三法為之範則。六度以慈悲為首,諸有為法忍為基,說法以忘我為本;能行三法,斯可自化利他,諸行圓滿。
⊙如是說大小乘偏圓之法,咸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。一音圓演,說偏、教圓妙難思議。偏:偏向於一邊;圓:圓融而無礙。經云:如來能種種分別,巧說諸法,言辭柔軟,悅可眾心。
⊙「其有諸菩薩,無量劫行道,聞我說壽命,是則能信受。」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⊙「如是諸人等,頂受此經典,願我於未來,長壽度眾生。」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⊙「如今日世尊、諸釋中之王,道場師子吼,說法無所畏。我等未來世,一切所尊敬,坐於道場時,說壽亦如是。」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⊙如今日世尊、諸釋中之王:一如今日,釋迦世尊,諸釋種中,無上法王。
⊙道場師子吼,說法無所畏:佛於靈鷲會中,道場師子吼,為眾隨應根機,投以教法,說皆微妙,說法無所畏。
⊙我等未來世,一切所尊敬:深生信解佛所教法故,我等未來世當得證道,為一切所尊敬。
⊙坐於道場時,說壽亦如是:坐於道場說壽量時,亦如今日釋迦世尊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弘經者,當以慈悲、忍辱、法空,三法為之範則。六度以慈悲為首,諸有為法忍為基,說法以忘我為本;能行三法,斯可自化利他,諸行圓滿。
弘經者
當以慈悲
忍辱、法空
三法為之範則
六度以慈悲為首
諸有為法忍為基
說法以忘我為本
能行三法
斯可自化利他
諸行圓滿
用心,多了解。弘經,也就是有心聽法、入心,再用心說法、傳法者,就是叫做「弘經」。要將經,佛陀所說的法,我們聽了,聽了之後,將這個經法不偏差;法、理一定要深心信解,體會經法意義,用心,再將法講出去,講得讓人聽懂,能理解、能相信、信願力行,這是弘經者的任務。
但是,弘經的人,要讓人信、要讓人解、要讓人身體力行,這必定要說法者以身作則,做得到、說得到,這樣就有辦法讓人接受法入心。傳法者是誠懇,受法者是信解,所以用誠懇的傳法、用相信來接受這個法,法就有傳了。而我們要用什麼風度,做為典則呢?叫做典範。什麼是我們的規則?這我們就是弘法者,要首先以慈悲,第一項就是慈悲,第二就是忍辱,第三是法空,我們要用心去體會這「三法」。三法就是,我們說法者的規範、法則,有心要傳法的人,一定要具足這三法。
慈,就是予樂,給眾生的幸福。眾生所求那麼多,什麼他才能夠得到他的幸福呢?所求多,那就是貪。貪無滿足是要如何有幸福呢?真正有幸福的人,是懂得滿足的人。知足心常樂,人生若不知足不會快樂;不會快樂,就是不幸福。而我們是要如何去滿足他,讓他覺得他是幸福呢?我們就要用方法,設法讓他知道人生即苦,人生苦啊!所以佛陀慈悲,想要讓眾生能夠離苦得樂,所以他要先向眾生說「苦」。苦,佛陀的時代說苦,我們現在這個時代,我們就要引導他去見苦。看到苦,見苦了,不只是要讓他去看到苦,還要引導他身體力行,去拔除他的痛苦,拔除了那個苦難中人的痛苦。這個見苦的人,他再付出,看到人解脫了在苦難中的掙扎,幫助他解決了,這樣去幫助人解決苦的人,比接受到人幫助我們,那個人更加快樂。所以一句話說: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。」那就很快樂了,願意付出。
或者是讓他能夠知足,「常常說你不夠,常常說你辛苦,常常說你付出比別人多,來,你去看看這樣、這樣的人,你去看看有人比你環境更好,他投入在那人群中,放下身段,比你做更多」。要比就要比上面,比你做更多的人,你就不會覺得:我做那麼多,我怎麼不能得到那麼多呢?向上比,我們做的還沒人家做得多。若說我們很不快樂,因為我什麼都不如人,這樣你就帶他去看,看那些真正的苦,苦難人,看看他們的環境、看看他們的生態等等,讓他去接觸到,自己比較看看。我們已經生活的環境,我們已經……等等、等等,他應該見苦就知福了,這就是「慈」。
要如何「啟慈運悲」?「啟慈」,帶他去了解這些事情,「你說你做很多了,還有人,比你做更多的人。你感動了,感動,你也可以學他這樣做,你也是能夠讓人感動」。剛才說的那就是啟慈,啟發他的慈心,自己看別人做,自己也做得到,這個慈心一起,他會成為福中之福的人。若是「運悲」呢?就是去見苦,可以去投入、去付出。因為「人傷我痛,人苦我悲」,看人的苦如同身受,不忍眾生苦,所以他就要運大慈、入人群,去為苦難人付出,這叫做「啟慈運悲」。那就是慈悲,要行動、要去教育,這叫做「範則」,慈悲的典範,以身作則。
而忍呢?是啊,也得要忍。忍,忍耐、忍辱很重要!「四安樂行」中,不是告訴我們很多嗎?什麼樣的環境都有,我們要如何預防,要如何忍耐,這在佛陀說,文殊菩薩又替我們問。這在「四安樂行」,佛與文殊菩薩,運用智慧這樣來啟發,將這個方法留給我們現在,我們能夠了解,要如何能夠忍住,要如何能夠將這個法,在我們的身上去付出。典範,這都是有方法,也就是「有法度」!
就如佛在世之時,有一天,有一位梵志外道,來拜訪迦旃延,迦旃延尊者也是以禮接待,兩個人都很有禮節,接待。這位梵志就很謙卑,來向迦旃延尊者請教,就說:「尊者,我要來請示您,到底是什麼樣的因緣,使令人與人之間都有所爭執?爭執,為何人的意見怎麼會都不合和?譬如婆羅門與婆羅門之間,就是這樣互相爭執;聽佛說法,在家修行,居士與居士之間,也是同樣彼此爭執。」這樣在討論,到底是為什麼,這麼多社會人群,是為什麼哪有這樣,彼此這樣在爭論、爭執不休呢?
迦旃延尊者就這樣回答:「是啊,你若說國王與國王之間有爭執,婆羅門與婆羅門之間有爭執,居士與居士之間有爭執,這就是因為還有貪欲將他綁住。國王與國王之間的爭執,是國家的利益;你與我之間,你要爭,我不要讓,彼此之間、國與國之間,爭端就很多了,而婆羅門與婆羅門之間的爭執,也是同樣。居士與居士之間,他們的爭執都是因為這個貪愛。」
貪,博聞愛道,其道難會,這是佛說的。各人各爭一端,所以這就無法大家和合起來。這位梵志就問:「若這樣,又是為什麼因緣,出家的人也是同樣,有這樣的爭論呢?」迦旃延尊者他就這樣說:「出家的人,他的爭論是因為去受到這些見欲。」就是見解;見解,所聽聞的,也是各人有各人的爭端。婆羅門與居士的爭端,是因為「貪欲」,這要聽清楚,而在比丘與比丘之間是為了「見欲」。貪欲是因為他的身體,去感觸到那個環境,所以他們有起了那個貪欲,所以他們各有爭端。而出家,已經出家了是為何又有爭端呢?又有這樣的爭論,那是為什麼呢?所以,迦旃延的回答,是見欲所繫縛,各人的見解;在居士與婆羅門是感官,但是修行者是見解。
我們的修行,大、小乘;小乘行者他認為獨善其身,「人生苦啊,很苦!生生世世這樣輪迴苦,難得佛法,能夠見聞佛法、受持佛法,此身難得!所以我要把握此身,好好度脫此生」,所以他執著在獨善其身。這是佛說的四諦法,苦、集、滅、道,我了解。他有他的見解。修大乘行者,也有修大乘行者聽聞佛所說的。小乘是「方便」,是引導你入門,所以我們應該要轉小為大,應該就是要見苦,要起憐憫心,入人群去度眾生,這才是真正我們的究竟解脫,自度度他。各人的見解都不同,自然他就被它綁住了,這都對,但是都不徹底。這是見欲所繫縛,各自執,執著,所以自己的見解,就有這樣不透徹而爭論。
這位梵志聽一聽,有道理!婆羅門與居士,都還是在這個社會間,用他的感官來論理;而出家之後,是用心於道,也已經離欲去愛了,對這個感官不是很在意,最在意的就是見解,所以因為這樣有爭論。所以梵志了解、信解了,就再問:「尊者,請問有那個見解,完全離開見欲繫著的人嗎?」迦旃延就回答他:「有啊!我佛世尊,我的導師他就是這樣引導我們,他就是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,所以稱為佛,稱為世尊。」
迦旃延將佛的十德圓滿來講說,讓這位梵志能夠知道。這位梵志心聽到就起歡喜了,對這位已經遠離了貪欲繫著,無上正等的覺者,梵志心生歡喜,感恩啊!趕緊起來,整頓他的衣服,知道請問迦旃延尊者:「現在世尊他在哪裡?人在哪裡呢?」迦旃延就告訴他:「我的導師,覺者,現在是在給孤獨園。」這位梵志他就站整齊,面向著給孤獨園的方向,虔誠膜拜、頂禮。頂禮這位世間稀有難得,能夠斷欲去愛,完全很超越,十德具足,這位大覺者,所以非常的恭敬。
這段故事就是要說「忍」,修行也得要有這樣堪得忍耐,而說法也得要知道「法空」。忍耐要忍什麼呢?忍欲、忍愛、忍見,這些都要忍。「四安樂行」,已經為我們說得很詳細了,各種的環境、見解、人事物,無不都是很詳細為我們分析過。所以,我們修行者,要能夠得到安樂,付出慈悲又是很歡喜,這樣一定要修「四安樂行」。「大慈悲為室,柔和忍辱衣,諸法空為座」,這就是弘經說法者,要具有的三法。「慈悲、忍辱、法空」,這三法就是典範、就是法則,大家要用心去體會。「六度以慈悲為首」。你要修行,要教人修行,我們就要自己行六度,也帶人行六度。這「六度萬行」,就是以慈悲為首,布施,付出、付出,付出無所求,這慈悲為首。「諸有為法忍為基」。諸有為法,大家也已經體會了,有所作為的法,這也是要用法忍。
因為我們在人間,人間不論是看到的、感受到的等等,五識、六識、七識、八識,我們在人間中,要如何「轉識成智」,我們能夠心包太虛?這就是忍。要從忍中克服一切一切的苦難,不論是人、事、物等等有為法,這全都要克服過去,這叫做「有為法」,要用忍,就是我們的基礎。「說法以忘我為本」。我們要講法,不是站在我們的立場講法,是為天下眾生而說法。現在的時代、現在的人類,現在有什麼樣世間的濁與煩惱,解不開的結,佛法就是治世良藥。所以要說法的人,不能在我見,在自己的成見。剛才說過了,在我見、成見,自然就有爭論,有爭執;心要寬,要不然你也在說做事情的原則,我也在說我做事情的原則,這樣聽到你的原則與我的原則,有互相不合,我就發脾氣,我忍不住了。這就是我們要用方法,一定要堪忍。
所以沒有堪忍,自然動不動,我們就動怒、發脾氣,而你什麼事情還能夠做呢?為人間服務全都是要互相容忍。我們的方法對、方向對,我們的心要寬,這樣我們才能夠很圓融。所以說法者,說法也是用法的人,所以要「以忘我為本」,是為天下事,我們在付出,所以一定「說法以忘我為本」。「能行三法,斯可自化利他」。自己就淨化自己,什麼人要來教化我們,我們自己要先好好淨化。自己有的缺點都要去除,不要有執著、不要有成見、不要有爭執,我們這樣才有辦法得以利他,「自化利他,諸行圓滿」。這就是我們弘經的人,能夠很圓滿的方法,所以大家要很用心。佛陀在說法,他就很圓滿,譬如「說大小乘偏圓之法,咸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」。
如是說大小乘
偏圓之法
咸令眾生
悟入佛之知見
一音圓演
說偏、教圓
妙難思議
偏:偏向於一邊
圓:圓融而無礙
經云:
如來能種種分別
巧說諸法
言辭柔軟
悅可眾心
我們現在,〈分別功德品〉就是開始,這個本門就是要引導人人,真正入本門,體會佛知、佛見。佛陀一大事因緣來人間,無不都是要教育我們,教育我們要悟,所以開示。佛陀為我們開示,我們眾生要悟入,我們也要信解,才有辦法得以悟入,所以信解,才有辦法啟開智慧的門,所以眾生要悟入佛之知見。這是佛陀說法,這《法華經》在法華會,他就是說大乘、小乘偏圓的法,將它會合起來,是一個圓滿的說法。這個圓滿的說法,同一場靈山會,要讓大家很了解。所以,「一音圓演,說偏、教圓」,真的是「妙難思議」!真的是佛陀在這場,靈鷲山的法會上所講的法,也是說《法華經》,他到底是完全都是叫做大乘嗎?
佛陀從「四諦」法開始,《法華經》中也說盡苦道;《法華經》中也為我們分析了,那個集諦的道理;《法華經》也指引我們,如何走的道路,叫我們如何走,在化城如何去認清楚,到達真實佛的境界。這在《法華經》,雖然說大乘,在這樣的法都將它包含過來,所以,「咸令眾生,悟入佛之知見」。這在「一音圓演」,同一場的說法,大、小乘的人都能夠接受。所以,「說偏、教圓」。「偏」就是小乘,也是講小乘,內含在《法華經》中,基礎同樣都在其中;在其中所教的是一個很圓滿,「圓」就是大乘。所以,大、小乘兼說。偏就是小乘,圓就是大乘,大、小乘法圓滿,這樣一個,是同一場,能夠大、小乘的人,這樣完全圓滿接受,這真的是妙難思議!這要大家用心。
「偏」是「偏向於一邊」,那就是小乘;「圓」是「圓融而無礙」,這叫做大乘法,大能包小,這叫做大乘法。所以,「經(云)」,我們前面有說過,「如來能種種分別,巧說諸法,言辭柔軟,悅可眾心」。前面我們都聽過,也說過了,佛陀就是這樣「一音圓演」,不論什麼樣的人就是歡喜接受,應用人間。來,這是很重要,所以請大家要很用心,接受這個「髓」,這個法最重要。前面說過的這些,大家要好好記憶、用心,落實在生活中。
來,前面這段經文,經文這樣說:「其有諸菩薩,無量劫行道,聞我說壽命,是則能信受。」
其有諸菩薩
無量劫行道
聞我說壽命
是則能信受
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前面說過了,很多很多的菩薩無法計算,用的時間修行也很長很長,也了解壽命是在法。法,若永遠留存下去,這就是法永住人間,壽命就無量。大家信解、體會了。所以,「如是諸人等」。
如是諸人等
頂受此經典
願我於未來
長壽度眾生
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這麼多人用這麼長的時間,去體會、了解了,大家也接受,所以「頂受此經典」,大家很恭敬接受了。「願我於未來,長壽度眾生」。這就是「壽量寶藏」,我們不斷不斷累積,把握時間,時間就是壽量,把握我們今生此世這個身體,我們才有辦法身體力行在人間,為人間去付出,這會合起來叫做壽命。過去生、今生、來生,法無窮盡,我們把握在現在,去延續未來,這叫做「長壽度眾生」,趁著我們的身體還能夠面對人間,把握時間,做就對了,這就是我們要用心。
接下來的經文,來:「如今日世尊、諸釋中之王,道場師子吼,說法無所畏。我等未來世,一切所尊敬,坐於道場時,說壽亦如是。」
如今日世尊
諸釋中之王
道場師子吼
說法無所畏
我等未來世
一切所尊敬
坐於道場時
說壽亦如是
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就像「今日世尊」,就是這樣「諸釋中之王」。因為佛生在印度,四姓中他是釋,釋種,就是高階層的種姓,所以說「諸釋中之王」,那個國家最高貴的種族中之王。
如今日世尊
諸釋中之王:
一如今日
釋迦世尊
諸釋種中
無上法王
所以,「釋迦世尊,諸釋種中」,「種」,那個地方種族之中,無上的法王,不只是生在皇宮,修行成佛了,領導人群,所以叫做「法王」。「道場師子吼,說法無所畏」。
道場師子吼
說法無所畏:
佛於靈鷲會中
道場師子吼
為眾隨應根機
投以教法
說皆微妙
說法無所畏
「佛於靈鷲會中,道場師子吼」,發揮了,這個聲音一出來,震動人人的心,譬喻「師子吼」。「為眾隨應根機」,隨應根機。四、五十年了,這個時間,四十多年間就是應機逗教。看眾生什麼根機,投什麼樣的教法,所說的無不皆是微妙法,應機就是妙法。小機說小法,若能夠心地下種子,善的種子,斷惡行善,這全都是佛陀的妙法,「說法無所畏」。不論是小根機、大根機,佛陀就是這樣,「說法無所畏」。所以,「我等未來世,一切所尊敬」。
我等未來世
一切所尊敬:
深生信解
佛所教法故
我等未來世
當得證道
為一切所尊敬
我們現在,大家從現在開始,過去是這樣、現在是這樣、未來也是這樣。「深心信解佛所教法故」。我們大家依教奉行。「我等未來世當得證道」。我們信解了,我們一定就是照這樣走,我們永遠就是這樣的尊敬。所以,「坐於道場時,說壽亦如是」。
坐於道場時
說壽亦如是:
坐於道場說壽量時
亦如今日釋迦世尊
將來我們若是坐道場,同樣也依照這個的法,講說這樣的壽命,要願意用無量時劫、無量生世,這樣來面對人間眾生,「坐於道場說壽量」。也就是期待像今天,釋迦牟尼佛一樣,這樣對我們的教育,希望我們將來也可以對眾生,如佛教育眾生一樣,這就是大家的發願。各位,真的是講經,總是要很用心,一定要有典範,一定要有這分,自己的規範、法則,要身體力行。這樣就能夠為說法者、聞法者,一切皆圓滿。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8年3月30日~
【附註一】《雜阿含經》卷第二十:「如是我聞: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爾時,尊者摩訶迦旃延在跋蘭那聚落烏泥池側。時,有執澡灌杖梵志詣摩訶迦旃延所,共相問訊慰勞已,於一面坐,問摩訶迦旃延言:「何因何緣王、王共諍,婆羅門居士、婆羅門居士共諍?」摩訶迦旃延答梵志言:「貪欲繫著因緣故,王、王共諍,婆羅門居士、婆羅門居士共諍。」梵志復問:「何因何緣出家、出家而復共諍?」摩訶迦旃延答言:「以見欲繫著故,出家、出家而復共諍。」梵志復問:「摩訶迦旃延!頗有能離貪欲繫著及離此見欲繫著不?」尊者摩訶迦旃延答言:「梵志!有,我大師如來、應供、等正覺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世尊能離此貪欲繫著及見欲繫著。」梵志復問:「佛世尊今在何所?」答言:「佛世尊今在婆羅耆人中,拘薩羅國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。」爾時,梵志從座起,整衣服,偏袒右肩,右膝著地,向佛所住處合掌讚歎。「南無南無佛世尊、如來、應供、等正覺,能離欲貪諸繫著,悉能遠離貪欲縛及諸見欲,淨根本。」時,持澡灌杖梵志聞尊者摩訶迦旃延所說,歡喜隨喜,從座起去。」
【附註二】《四十二章經註》卷一:佛言。博聞愛道。道必難會。世智辯聰。博聞強記。增長我慢。去道遠矣。守志奉道。其道甚大。堅志體道。量包法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