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0212《靜思妙蓮華》滅障度苦 解脫生死 (第1609集) (法華經·分別功德品第十七)
⊙滅生死名滅度,亦言大患永滅,超越度過四流,般涅槃入清澄;滅障度苦四流,是滅見思塵沙,度是分段變易兩種生死解脫。
⊙四流:流而不返謂之流。謂眾生由三惑之所流轉,漂泊三界,而不能返於涅槃彼岸。又名四軛,與四暴流同。四無明軛等,和合有情而使受種種之苦,故云軛。
⊙又名四暴河者,以其惑業,暴湧成河,漂沒眾生流。
⊙「阿逸多!是善男子、善女人,若坐、若立、若行處,此中便應起塔,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。」
《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⊙「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若我滅度後,能奉持此經,斯人福無量,如上之所說。」《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⊙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,若我滅度後,能奉持此經:以佛滅度後,能持是經,如法修持。
⊙斯人福無量,如上之所說:如是持法人已趣向漸近道場,當坐道樹。世尊欲重宣此義,即重復宣說前要義。
⊙「是則為具足,一切諸供養。以舍利起塔,七寶而莊嚴,表剎甚高廣,漸小至梵天,寶鈴千萬億,風動出妙音。」《法華經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⊙是則為具足,一切諸供養。以舍利起塔,七寶而莊嚴:如是誠敬供佛法僧,四事一切具足。以至誠持經,修持諸善法;如以七寶而莊嚴,合起如來全身塔。
⊙表剎甚高廣,漸小至梵天:發心修行如同起塔,漸進精純,趣向大道至高,背麤向細名為漸小。至涅槃樂,名為梵天。
⊙寶鈴千萬億,風動出妙音:喻以妙音演說法,如風吹撼寶鈴搖。喻念起之時名為風動,唇舌發響名出妙音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滅生死名滅度,亦言大患永滅,超越度過四流,般涅槃入清澄;滅障度苦四流,是滅見思塵沙,度是分段變易兩種生死解脫。
滅生死名滅度
亦言大患永滅
超越度過四流
般涅槃入清澄
滅障度苦四流
是滅見思塵沙
度是分段、變易
兩種生死解脫
用心聽、用心看,「滅生死名滅度,亦言大患永滅」。這是我們修行者要很用心探討,聽起來很生澀,不太能清楚,但是在我們的生命中,是分秒都沒有離開,我們的生命體。「滅生死、滅度」,這就是我們的身體,從出生那一天開始,我們的身體,無不都在新陳代謝,五蘊中,生命就是這樣,不斷生長,不斷滅掉。這種新陳代謝,新的出來、舊的會頹毀掉,在我們的身體裡,就是這樣的構造,與生俱來,微細,微生物就是這樣的生態。就是有這樣的生態,這個行蘊,我們才有辦法在幼兒、幼小,隨著不知覺這個行蘊、生滅法,我們隨著時間歲月這樣,我們的身體也在變化。從幼、到少年,一直到現在,少、中、老年,這總是在我們生下來的第一刻,那個剎那接觸,行蘊就這樣在生滅。生命,就是這樣構造起來,在我們日常生活都是不知不覺。這種微細,微細的生滅法中,我們都不曾用心去注意它,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好好用心,來注意了。
「滅生死名滅度」。這個生滅法,在我們的身體若盡了,這在我們平時在說的「生死」,生死只是在我們看得到的粗相,這個身體裡。「唉呀,這個老人家」,他的名是在這位老人家,是在近幾年才開始浮現,這個人的名稱叫做「老」,而一、二十年之前,還是壯年,再更前面,那就是少年,再更前面,孩子,同一個人,卻是從嬰兒、孩子、年輕人、中年人,壯年、老年了,總就是這樣隨著歲月,名稱自然變化。這就到了生死,那就有生死的記號,就開始要準備,年紀大要準備了!是啊,要準備了,其實,豈是年紀大要準備?佛法又說「無常」,最慨嘆就是無常,讓我們不覺知,是什麼時候,不知道。年齡不限,總是這種無常來時,不限年齡,這也就是苦之一。死,固然是不捨,但是若想到無常,不知道哪一天,任何一個人年齡不限,不知道在哪一天,就會讓人緊張,這也是佛陀所說的「苦」。是啊,就是煩惱,就是苦,會驚惶。
若不懂道理,就是這樣過、這樣過了,迷失在人間。了解道理,也知道,知道無常的名稱,知道生滅生死苦,但是不知無常何時。這就是人生,煩惱啊!所以,有「煩勞」有煩惱,「煩勞」就是擔憂,而「煩惱」呢?就是放不下,這深淺是不同。不論是「煩勞」、煩惱、擔憂,心不舒服,總是難過,所以佛陀說,苦啊,也是苦。煩惱再加上無明。這無明,比煩惱更重的叫做無明。因為擔憂、煩惱是現前的事情,無明是帶著過去,造業在現在,這種的無明。他錯了,他不知道,不知道在做事情之外,還有道理,所以他不懂理,他不斷造業,只有看在形象表面,享受,不知道自己所造作的,是什麼事情。沒有看到人間多少的苦難,不見苦,唯貪己有,這全都是不知道生命的道理,所以他在無明中不斷造業。
造業的過程中,自己錯,還認為是別人,這種的無明又再加上惑,根本,道理全都埋了,都一直一層一層蓋住了。蓋住之後,那個氣還是四溢,所以根本就沒有道理可說。不是埋住了,還能有辦法一層一層打開,能夠將它消除,減少無明,但是惑更加難,惑就是很微細,與生帶來。與我們的這個「滅」,那種新陳代謝與生俱來,這種生態是相同。所以,我們帶著無明、惑而來,在這樣的生態中,那麼的微細。父母生下來,我們也是不覺不知,不覺知那個微成分的滅,新陳代謝,這種我們都不知。從身體帶來,從業力帶來,業力帶來無明、惑的種子;身體帶來,就是這樣,新陳代謝的生滅法。我們就是要到了最後,粗相實體的形態,「啊!病了,會活下去嗎?會死嗎?」這個時候,形態粗相出現,才知道不是生,便是死,這就是一般的凡夫。
但是修行者要追求的,就是生死之後,期待就是「度」,我們能夠度彼岸去。因為我們平時生活中,雖然我們接觸佛法,雖然這些道理,我們全都知道,而知道,道理,我們有用在日常生活嗎?道理有已經培養成了習慣?好的習慣嗎?過去的壞脾氣、壞習慣,我們有沒有將它去除掉?性子有改嗎?待人接物態度有變嗎?觀念思想有正確嗎?這就是我們日常生活,聽法之後,在生活中待人接物,我們有做到嗎?這叫做修行,修行培養出過去的無明、習氣,都已經調伏了。好的習氣、善的態度,我們已經成為,這就是我們的生活,這叫做修行。我們的生活一直在結好緣,我們結了好緣,惡緣,過去已經習氣改了,解冤釋結。對我們不好印象的人,我們在他的生命中,也已經,我們給他們的印象,他也已經將我們轉變過來了。怨呢?怨我們、恨我們,現在也已經轉變了,轉變成了感動、感恩。「我們兩個現在很好啊!」這就是已經滅去了,過去的惡因緣,現在已經是好因緣。
若彼此之間再更深一點,互相論道,「你也要清楚,我們來人間就是這樣,我們共同來修行,接受佛法。我們五波羅密,六度,般若波羅密,同時修福、修慧,我們要同行。我們彼此鼓勵」。若這樣,這輩子的這個生滅,滅生死,滅度,若這樣我們就自己自度了。自度就不再受到,這樣的因緣、無明將我們綁住,我們「轉識成智」了,好的緣、清淨的緣,我們心願的緣,弘誓願,再來人間就是好因緣。這就是我們想要修行,前後次序,我們若很清楚、透徹。
「亦言大患永滅」。也能夠說這些煩惱、無明、惑,自然我們,在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中,把握分秒,好好改變我們自己的態度,改變我們過去惡的習慣,我們如何在人間去付出。所以一直說,「把握時間,利用生命」,還有多久的時間,可讓我們了解我們的生命呢?還有多久的時間,了解之後讓我們去除煩惱無明,沒有障礙、沒有執著?這樣,待人接物,已經改變了過去無明結的惡緣,改善現在。這若沒有及時把握因緣,調整好我們的心態,真的,我們將無常一來,帶去的是無明識的種子,帶到來生。所以應該這兩句話,若能夠很清楚,對生命的看法,就又進一步能了解。所以我們要「超越度過四流」,「般涅槃入清澄」。
「般涅槃」,那就是大自在了。到最後的關頭,我們很輕安,不惶恐、沒有貪戀,自知時至,安詳入眠,我們的身心已清淨了。我們這念智慧回歸,回歸未來的壽命,所以「清澄」;很乾淨,沒有帶煩惱無明走,很灑脫,「靜寂清澄」。所以,「滅障度苦四流」。但是要滅掉一切的障礙,這障礙,在哪裡障礙我們?人、事、物在障礙我們。我們若與人無爭、與事無爭、與世無爭,自然回歸道理就沒有障礙。所以,若能夠這樣,「是滅見思塵沙」。見思;見就是濁,就是我們的煩惱;思,那就是無明,想入非非。「塵沙」就是惑;「見思惑」,就是煩惱、無明,這我們要很清楚。
這些煩惱若都去除,「度」是分段生死、變易生死,這兩種的生死解脫。我們凡夫這個時候,叫做「分段生死」。我們開始要修行了,了解了,這凡夫一輩子、一輩子,這樣分段在生死,前生、此世、來生,就像這樣一直在循環著。到底是「人」生?還是畜生的「畜生」生呢?是人物,還是動物?隨著我們的業力,在那個「形」在流轉。我們要很謹慎。要眼睛睜開了,來生由不得自己,已經在什麼樣的境界去了。這是我們要很謹慎。所以,「分段」由不得自己,「變易」,是我們的心態。心態的變易,誘引我們去造作惡業,誘引我們踏入無明陷阱,這全都是很可怕。所以這都是在迷茫中的眾生。
所以我們若再回過頭來,知道、了解「滅」,滅生死,這個「滅度」。我們這些若再知道,我們就能夠謹慎,我們應該要斷,知道人生苦的大患源頭,所以我們要修行。所以說起來,這段文其實是與我們的生命,與我們的現在,與我們的未來等等,都是密切的關係,所以修行就是要用心!
所以,「四流」,「流而不返謂之流」。它的名稱叫做「流」。
四流:
流而不返謂之流
謂眾生
由三惑之所流轉
漂泊三界
而不能返於
涅槃彼岸
又名四軛
與四暴流同
四無明軛等
和合有情
而使受種種之苦
故云軛
「四流」,先要了解。「謂眾生由三惑所流轉」,三惑,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,由見起煩惱,由煩惱起無明,由無明起惑。這一旦有,就像這個流,一流下去就無法再回返,難回返回來。所以,「所流轉」,漂泊在三界。就是這樣漂泊在三界中,要再求回來,很難,「不能返」,要再回來涅槃岸,要安靜下來,很難。
這個「四流」,也叫做「四軛」,或者是「四暴流」,「四軛」那就是「合有情」。這個流在有情的眾生之中,而受種種苦,所以叫做「軛」。因為它牽連著,這個東西就像牛車、馬車,牠要拖車,牛與馬若沒有這個東西,靠在牛或馬的肩頸,肩與脖子那個地方,根本與這輛車就沒有連結著。所以,這輛車要與那隻牛,就是需要中間那支橫的,所以叫做「軛」,這就是一個連結。因為它與什麼連結?與有情連結,就是與那隻牛與那匹馬連結。開始造下去,不論牠走到哪裡去,那輛車是跟牠怎麼走去,裡面愈走愈遠,東西愈丟愈多,愈來愈沉重。
又名四暴河者
以其惑業
暴湧成河
漂沒眾生流
而若是叫做「四暴河」,那就是有惑業。所以那個惑業,這些煩惱無明都造起來了,那個惑的業愈來愈重,開始宛如湧泉一樣,不是只有輕輕湧出來,是噴出來。好像火山爆發,一爆發就無法止住,噴到上面流下來,很多。這種無明「漂沒眾生」,這樣流轉。總而言之,我們的無明、惑,讓我們眾生,生生世世,都在這個無明、惑中,在造苦、受難,苦不堪!幸運啊,我們得聞佛法,得人身,所以我們要很珍惜,佛法已經聽到了,人身也得到了,我們就要好好把握這個人身,好好,時間利用。過一日,減一日,我們要趕緊,每一天聽一樣,要記憶在心裡,這才有辦法,法累積在你的心中,滋潤,能夠去除煩惱無明,改變我們過去的習氣、態度。要精進!如何盡我們的責任,我們如何改變態度,這就是我們要修行,這是很現實的修行方法,請大家要用心!
前面的經文:「阿逸多!是善男子、善女人,若坐、若立、若行處,此中便應起塔,一切天人皆應供養如佛之塔。」
阿逸多
是善男子 善女人
若坐 若立
若行處
此中便應起塔
一切天人皆應供養
如佛之塔
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我們就要很用心來體會,這已經向我們說清楚了,這段經文是這樣,眾生,好好用心,我們已經接受到,在修行,修行不是只有建塔而已。這個建塔、造僧坊,上次也說過了。我們是要從我們這樣的行,來虔誠供養,只要這個精神、法所在的地方,它就是佛的全身。佛的全身就是已經塔完成了,所以我們要好好將佛法的精神,讓它完整,隨著我們到任何地方,這個完整的法就是在那個地方,這就如佛在,完成了塔。請大家要很記憶。這麼多段的經文,無不都是在說這個,字面上好像都是建塔,一點點不注意,就會落入了有形建塔。這麼長的時間之中,才只有幾段告訴我們,是行的道場,是我們要身體力行,這種行的恭敬,行為的規則,修行為佛法,為眾生的結果,等於修塔、建寺。同樣的道理,要記憶著。
接下來這段經文就說:「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若我滅度後,能奉持此經,斯人福無量,如上之所說。」
爾時
世尊欲重宣此義
而說偈言
若我滅度後
能奉持此經
斯人福無量
如上之所說
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這段經文就是說,以佛滅度之後,若能夠持此經,如法來受持。
爾時
世尊欲重宣此義
而說偈言
若我滅度後
能奉持此經:
以佛滅度後
能持是經
如法修持
這是又再交代我們,這是偈文。因為佛陀再重複前面的經文,前面的道理是很重要,所以道理重要,才就是需要,我們要再重複來了解,所以要重複再說。這就是我們要清楚,要了解。所以接下來,「斯人福無量,如上之所說」。
斯人福無量
如上之所說:
如是持法人
已趣向漸近道場
當坐道樹
世尊欲重宣此義
即重復宣說前要義
大家,因為我們已經知道,知道學佛實在是要很珍惜。我們既然知道,佛已經年紀大了,開始準備要入滅了,開始講這部經,希望這部經是永恆,永恆在人間。所以佛陀很在意,這部經存於世間裡,所以「斯人」,這個人很認真,因為他知佛心懷。就是我們若能夠了解佛的心懷,因為這部經是佛心所懷念的,我們應該要很清楚。佛陀將他內心所保護著,所懷念的,這個很完整的教法,已經向眾生布達了,我們應該要很殷勤受用,要趕緊接受下來,要用。因為佛陀已經是在最後,用心在傳法,我們應該要了解佛的心懷,入佛的知見,這是很重要。所以這樣,「斯人福無量」,若了解,這樣的修行者,「如上之所說」,他真的是敬佛心意,很貼近佛心。他到處就是如佛生,就是如佛塔在,所以「如上之所說」。這人就是修行者,就是這樣。
所以,「如是持法人,已趣向漸近道場」。真正如法受持的人,佛陀說這個人已經,他的方向正確了,已經「趣向漸近道場」。「當坐道樹」,就像佛陀修行,已經差不多完全了,坐在那個菩提樹下,在那個地方好好靜謐思惟,終於在那一刻夜睹明星,與天地合一,覺悟了。這種本覺與天地合一起來,發光、發亮了,這就是道樹。這棵樹下,一定全都遠途修行,行者已經來到這裡,就是最後的一個點,在那個地方停歇下,心凝聚起來。時刻到,自然心光與星光,心的慧光與天上的星光,這樣接觸到,剎那覺悟了,這就是道樹。等待,人人修行就是要等待這刻,我們的心,都完全慧光開始現前了,這個時候我們就能夠坐道樹下。所以,世尊這些道理說得很清楚,將這段經文一再重宣。
接下來,再這段經文再說:「是則為具足,一切諸供養。以舍利起塔,七寶而莊嚴,表剎甚高廣,漸小至梵天,寶鈴千萬億,風動出妙音。」
是則為具足
一切諸供養
以舍利起塔
七寶而莊嚴
表剎甚高廣
漸小至梵天
寶鈴千萬億
風動出妙音
《法華經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》
所以,「是則為具足」。能夠得以體會了解,佛所說法的意義,甚至也是身體力行,福慧兼行,已經趣向道場,這個人已經具足,方法都差不多知道。所以,這個人應該所有要供養的,他身體力行,行的供養,他都有做到。所以,「以舍利起塔」,舍利就是佛的法身,他遺留下來,他智慧的結晶。在有物質體來說,是佛陀火化之後的骨,而真正的舍利,是佛的慧命,法身慧命。
法身就是了解佛法;報身是修行圓滿,化生在人間,結束之後,那個結晶,精神理念,就是舍利。所以,以「七寶而莊嚴」。「七寶」就是我們在修行,〈三十七助道品〉,已經說過了,用「七覺支」來代表,這叫做七寶。〈三十七助道品〉,每一項的細目,都是我們要修的行,所以這樣來莊嚴,一位修行者的行儀,就是這樣。〈三十七助道品〉我們要了解,我們若能夠清楚了解。很細目的事情,我們就清楚了。若這樣,我們生活的律儀,我們自然就顧得莊嚴。這是行,修行的供養,佛陀所教法,我們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。
是則為具足
一切諸供養
以舍利起塔
七寶而莊嚴:
如是誠敬供佛法僧
四事一切具足
以至誠持經
修持諸善法
如以七寶而莊嚴
合起如來全身塔
「如是誠敬供佛法僧」。這就是用我們的行,來供佛、供法、供僧。「四事一切具足」。我們所有的生活,用這個行來供養。看看,靜思弟子,大家回到在我們的大家庭,什麼工作都做,進出都很有規則,這就是行的供養,這就是一個家庭,來造作一個家庭。同樣的道理,也是「供佛法僧」,同樣!這就是內外合一。
「以至誠持經」,這就是在這個真理的道場中,我們如規如律,依照教法這樣在行。「修持諸善法」。教的,所該做的,大家都這樣在做,這樣在身體力行。所以,「如以七寶而莊嚴」。用這些法身體力行,就像用七寶,金、銀、琉璃等等、珊瑚等等,這些都是寶來莊嚴。這在經典都常常看到。所以,建七寶塔,「合起如來全身塔」,這就是用法,如法修行,身心合一,真的是用這樣行律儀來供養。
所以,「表剎甚高廣,漸小至梵天」。
表剎甚高廣
漸小至梵天:
發心修行
如同起塔
漸進精純
趣向大道至高
背麤向細
名為漸小
至涅槃樂
名為梵天
這就是要好好我們用心。「發心修行,如同起塔」,漸漸精進。我們把握時間,利用生命力,我們要用功,就像建塔就要打基礎,浮出地面,塔一層疊過一層。古時候的建築要讓它很穩,就是要底大,愈來愈修、愈來愈修,修到上面去;愈高,修愈高,它愈高的上面就是愈尖,這就像在建塔一樣。所以愈修愈精,愈精愈純,這就是我們要用功。「趣向大道至高」。我們修大乘法,大乘菩提道直,這條路很直。我們若站在這裡,要看到這條很直的路到最尾端,你會看到,「這條路怎麼會一直縮窄,縮窄到最後那裡,縮窄到我們看不到。遠的是這樣看,其實你在走都是一樣寬,同樣,在下面一直看到上面去,愈看,看起來愈小,其實是大,從底層看到最頂層。所以佛修行成佛,是無上正等正覺,讓你不會看到頂,很高,那就是至高。這就是趣向。
那趣向,要如何趣向?「背麤向細,名為漸小」。我們粗重的煩惱,愈修行,粗重的煩惱,我們就要邊棄捨、邊棄捨,我們的真如本性,很精細,我們的真如就慢慢展現出來。所以粗的都棄捨掉,精的慢慢顯出了,這叫做「背麤向細,名為漸小」。我們若是一個無明一來,就是「背覺合塵」,而我們現在已經了解,要「背塵合覺」。所以「背塵合覺」,塵就是粗,覺就是細,真如本性是很精細,所以我們要很用心,一直到那個滅的微細,我們就都要去清楚了解。所以很精,法就是那麼的微細。所以一直到涅槃樂。你能夠到達,粗重的煩惱都沒有了,回歸到「靜寂清澄」,到涅槃,輕安自在的樂,這叫做梵天。梵天就是清淨,單純、清淨叫做梵天。這個塔,在造塔的形態,就是掛著鈴,鈴掛在一層一層的塔。
寶鈴千萬億
風動出妙音:
喻以妙音演說法
如風吹撼寶鈴搖
喻念起之時
名為風動
唇舌發響
名出妙音
那個鈴,風若吹,就是會出聲音。若古時候是這樣,那就是塔的造型,就是掛著鈴。這個鈴,風吹鈴動,所以它就會出聲音來,就譬如「妙音演說」。幾天前說,說話也是在唱歌,因為說話有音律。同樣是唱歌,我們就要用認真聽,不要將它當作歌聽,不要「加減聽」,是真實法,它叫做妙音。你若認真聽,這個聲音就是微妙,微妙的音聲,它是法入我們的心。
所以,譬喻「念起之時,名為風」。我們起心動念,就是「風」。唇舌發響起來,那叫做「妙音」。我們若煩惱心動,就無明風起了;我們若清淨心,那個風吹,唇舌動了就有微妙音。我現在說的話,我是用清淨心,所以說的法,都是真的要大家用心聽進去;能夠將法聽入心,銘刻在心版、記憶中,自然我們落實在生活。觸事,我們與人互動,我們就能夠將道理,懂得用在事、物,待人接物,那就能夠法用在我們的生活中。所以大家聲音要好好刻入心版,法永遠在我們的心中,這就是七寶合成的寶塔,是佛的全身舍利在我們的內心。「佛在靈山莫遠求,靈山只在汝心頭」,人人都有一個靈山塔,好好向靈山塔下修,所以要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8年4月23日~
【附註】〔四流〕出自《成實論》。流而不返謂之流。謂眾生由三惑之所流轉,漂泊三界,而不能返於涅槃彼岸也。又名四暴河者,以其惑業,暴湧成河,漂沒眾生也。亦名四軛者,謂眾生為惑業所纏,若牛之縛軛以駕車,而不能脫離也。(梵語涅槃,華言滅度。)
〔一、 見流〕,見即三界見惑也。謂意根對於法塵,起分別見。因此見惑,流轉三界,不能出離,故名見流。(三界者,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也。)
〔二、 欲流〕,欲者,即欲界思惑也。謂五根貪愛五塵,故名為思惑,即貪瞋慢也。因此思惑,流轉欲界,不能出離,故名欲流。(五根者,眼根、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也。五塵者,色塵、聲塵、香塵、味塵、觸塵也。)
〔三、 有流〕,有即因果不亡為有。謂色界、無色界思惑,即貪慢也。因此思惑,流轉色、無色界,不能出離,故名有流。
〔四、 無明流〕,無所明了,故曰無明,即三界思惑中癡惑也。由此無明,流轉生死,不能出離,故名無明流。(明‧《三藏法數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