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0314《靜思妙蓮華》菩薩因行 久遠證果 (第1632集) 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
⊙乘境中之去來,菩薩因行佛果,雖既數億多劫,久遠乃得證果,恐彼不精勤求,佛自引本因緣。昔為國王,人中極尊,不惜生命,為奴求法,聖中久遠,乃證菩提,恐彼畏難不進。
⊙「不如是第五十人,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,百分、千分、百千萬億分、不及其一,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。」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⊙「阿逸多!如是第五十人輾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,尚無量無邊阿僧祇。」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⊙阿逸多!如是第五十人輾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,尚無量無邊阿僧祇:次第傳聞。言功德多,無限數也。
⊙如是第五十人:況顯最初隨喜者。初聞如是妙法一句經偈隨喜功德,況五十人之道聽塗說。
⊙其處之陋人之卑微,說之訛,聽之乖,信之淺,解之謬,尚獲如是功德。何況最初法會中親聞耶?其福勝無比。又何況受持讀誦耶?為人解說耶?其福愈校,愈不可窮矣!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乘境中之去來,菩薩因行佛果,雖既數億多劫,久遠乃得證果,恐彼不精勤求,佛自引本因緣。昔為國王,人中極尊,不惜生命,為奴求法,聖中久遠,乃證菩提,恐彼畏難不進。
乘境中之去來
菩薩因行佛果
雖既數億多劫
久遠乃得證果
恐彼不精勤求
佛自引本因緣
昔為國王
人中極尊
不惜生命
為奴求法
聖中久遠
乃證菩提
恐彼畏難不進
「乘境中之去來,菩薩因行佛果」,也就是說,長遠劫前,佛陀累生世就是這樣,乘因緣環境,來來去去,無不都是菩薩,都是在種種子,撒播菩薩的因,行菩薩的行。菩薩的行,總是面對的目標,就是朝向佛果走。所以常常說過了,學佛,我們若想要成佛,絕對就是要行菩薩道。菩薩道過程是很辛苦,一來,就要克服自己的心志;再來,願力是要投入人群,救度眾生,這是佛法的真理。他就是往這個真理,行菩薩道。菩薩道這樣一直走,無窮盡,走到那個盡頭,是不是得佛果位呢?不是在意,最重要的就是菩薩道。
所以「菩薩因行佛果」,他這樣「行」就是菩薩行,一路一直去一直去,自然,那就是到佛的境界,那個盡頭就是佛的境界。人人本性,每一個人同樣,真如本性是清淨。這個清淨的本性,看我們如何發心的起頭,我們如何在走路。人人所走正確的道路,回歸到位,就是真如本性。大家同樣就是有這個因行果報,不是釋迦牟尼佛單獨有的,是我們人人本具。菩薩道必行,讓我們的心調得沒有污染,靜寂清澄。但是要入人群中,保持著這念靜寂清澄,不畏苦,不怕難,這就是菩薩道。人人都有,只要人人努力。
所以「雖既數億多劫」,雖然已經是很久很久了,已經是數億多劫;數億多劫,就是無法去論時間多長,這分無法計算,那就用「數億多劫」。到底幾億?難說,無數億就對了,這麼長的長時間。多劫,一劫就已經不好算了,何況多劫,所以很多劫波。劫波就是長時間,無數億多劫,真的是很長很長。在這麼修行的當中,還是顧著眾生,只是聽法而已嗎?只是了解就好嗎?恐怕大家只是僅僅沉滯在聽法,沒有真正要入人群,而入人群也是不精,不精就是雜揉。唯恐他不精勤,這種不是專心要行菩薩道,行菩薩道也不會久長,這種不精勤好好修,好好顧好這條菩薩道,欠缺了專心,這是佛陀很擔憂。擔憂弟子修行不精勤,無法用長久長久的時間,把握初發心那念要來隨佛出家。隨佛出家的目的就是專心,行因趣佛果。恐怕人初發心就是這樣,但是久了沒有耐心,也捨不得吃苦,就會變成了不精不勤。
求佛,只是要求我要成佛,但是我要成佛,是不是有這樣願意去付出呢?只求果,不行因,這佛陀就是擔心。所以佛,釋迦佛,他就自引本因緣,他將這個道理就是行在人間。在人間面對著人與事,是如何相對?生生世世的人間,面對著眾生,到底眾生要如何度?自己本身要守法又是如何修?這是每一生世,面對的因緣,面對的人,佛陀用不同的身分在人間來回。
「昔為國王,人中極尊,不惜生命,為奴求法」。《法華經》中〈提婆達多品〉,就有這樣這一大段很長,意思就是說,有一位國王,就是好樂佛法,感覺他所要求的佛法,好像缺了一項什麼,還沒有到很究竟。雖然他勤政愛民,一個國家很興盛,大臣也很忠於國家,所以對國家他沒有憂慮,人民安樂。他很用心,要如何用佛法來治理國家?如何讓國家人民更均富;平均富有?要如何讓人民富有中,還要再認識道理,希望人人有心追求佛法。
他喜歡追求佛法,佛法的道理讓他身心很自在,很期待他的國家人民都能夠得到生活富裕,也能夠輕安自在。這是他要給人民最大的生態。自己若沒有很透徹了解,無法讓人民有這分了解佛法,過著輕安自在的日子。所以我們前面的經文,也就是說你如何富有,富有,大布施給四生;所有的眾生,各種類,我們就是希望疼惜他,希望愛,給他愛。前面的經文也說,你如何給他愛,物質的富有,所要生活的無憂慮,給他很多樂具,但是這還是一生一世的享受。他希望給他們,能夠生生世世心量,人人都能夠趣向佛道。這才是究竟要給眾生,永恆的福與智慧。但是自己若沒有充足,他就要再追求。所以我們前面說的經文,我們要記得,就知道修行,大家布施,成為大施主,我們要再更修行,不是只有用表面的愛付出,還要很徹底,讓他們能夠得到修行。所以這位大施主布施很多,若能夠得到四果羅漢,很有修行的人;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羅漢,這是一階段一階段,他們修行的次序。
發心,這是初發心,這才是開始發心,要踏入須陀洹,才開始進來了,所以還沒有得果,才開始進來的,開始向步走,你已經入門了,也是盡心修了,心態要如何去調伏?所有的欲念,所有的習氣、無明,就是這樣一階段一階段,好好去克服,一直克服到無明完全乾淨,也沒有迷惘,都很清楚,心很乾淨。雖然獨善其身,叫做阿羅漢。那就是已經完全清淨,不論外面的境界,是什麼樣的事情,他們就是能夠輕安自在,無所求,沒有得失,這就是阿羅漢的果位,所以他們心常常輕安,很自在。這就是四果羅漢,已經到四果位,他已經該要求的小乘法,就全都求了、全都聽了,就像小學的基礎都打穩了,這個時候要好好再成熟,才再進階上去。同樣的道理,平時這位大施主,所付出的就都四散在外面,那個心態沒有佛法,還沒有佛法,只是因緣來生人間,隨因緣果報來,那些眾生,在四生。四生──卵生、胎生、溼生、化生,在這四生所有的眾生,不只是有人類,都是乘因帶果來的,苦啊!
那位國王,他就是完全給人,完全給他到生活都很安定了。就像這樣,還不夠,你可以給他,能夠飽足,吃得飽,生活滿足,也才是這輩子而已。這國王就等於是大施主了,他覺得還不夠,就是要給他們正確佛法,要給他們,我就要趕緊用心,先成就自己,才有辦法體驗出法的真諦,才有辦法來幫助人人有法,從生活佛法中,去看透人間苦、集、滅、道。這些道理應該知道,讓人人再進步,懂得去除煩惱、滅掉煩惱,這是佛陀修行為眾生。就是這樣,為了自己進步是為眾生,求法是為眾生求法,求法得果了,也是為眾生求,所以已經滅掉了種種煩惱。
佛陀已經體解了,天地宇宙萬理萬法全都了解,這就是他的去向。雖然滅諸煩惱,還得要精進向道走,這個時候要精進向道走,就要有指導師,所以他就身為國王,為了要求能夠來指導他,貼出告示來,有人有辦法來指我的迷津,突破我的迷茫,如何給我大乘法,那《妙華蓮華經》,誰能夠給我呢?所以他貼出告示,没有人來拆。
最後有一位阿私仙,來拆他這個告示,就是修行的人來拆告示,來了,面見國王,國王看到修行者,就從內心起了恭敬的心,向他要求法。「我要給你法,很簡單,你要跟隨我修行。」國王認為:「是啊,我這個時候心無掛礙,王位我可以交代給人,我正想要專心求佛法的妙,所以我願意跟隨你出家。」所以跟隨他去修行了。
但是要出家一定要聽我的使喚,做我叫你要做的事情,你身為國王你放得下嗎?放得下。求道本來就無相、無人相、無我相,哪還有國王的相呢?所以我願意。他就這樣去為這位仙人工作,一直一直做,總是生活為他侍奉得沒有欠缺,到哪裡,沒有椅子可坐,告訴他:「來,你彎下來讓我當椅子坐。」他也就要身體彎下來,兩隻手撐住讓他當椅子坐,坐得很舒服。這身體拱起來就要很平,讓他可以當椅子坐;有時候隨地想要睡,就要有一個很平坦的地方來睡,「來,你來讓我當床鋪,讓我墊在地上,讓我睡得很舒服。」他也要趕快將他的身體鋪好,當床鋪讓他睡。不論如何的折磨生活,他就是很甘願,要如何調伏身心,絕對不會讓這位修行者,一點點逆;就是不順他的意。這就是他要求法,所以他的心,逆來順受,心沒有起動念。
一直到這一輩子當中,不論要他的眼睛,要他的肝髓,要他……等等,他頭目髓腦悉皆願意付出。這種的修行法,這都是「不惜生命,為奴求法」。這是何等的尊貴呢?他是身為國王,不惜身命,為奴為法,這是聖中聖,誰做得到?
大家〈提婆達多品〉,也已經聽過了,誦也常常誦過,類似這樣的修行,他都願意經過。這種久遠劫來,這樣還是行菩薩道,很長久長久的時間,就是保持這樣的心態,這樣一直到證菩提。修行的道路這麼長、這麼多的苦難,生生世世都會遇到提婆達多,提婆達多與釋迦佛生世相隨。每一次從他的過去所修行,生活中求法,生活所遇到很多困難,都是由提婆達多,在刁難他、傷害他,他累生世就是這樣順從,這樣過來的。所以這是久遠啊,沒有掛礙,沒有因為這樣就中斷了,就是生生世世這樣走過來,證菩提了。
這就是因為怕,怕眾生他們受不得苦,所以「恐彼」。恐彼就是所有的眾生,既然要修行,經不得苦,耐不了勞,這種的畏難,「修行這麼困難哦!」這些眾生害怕修行困難,不肯精進,因為這樣釋迦佛過去生,就是這樣這樣過來的。所以在《法華經》中,他就舉出了這段文,《提婆達多品》,也是有經過這樣的事情,我們就能夠了解,佛陀修行所經歷的劫數,有多遠、多少,多少時間;長時間修行,所遇到的人的大考驗,都沒有影響他,這就是了,修行。修行能夠不受影響,很穩定走我們要走的路,這要從自己的習氣說起。我們修行,大家都有好心,都想要認真修行,就是大家有生活習氣,所以,要斷習;斷去我們的習氣。這就是粗的無明,前面有說過了,很粗。
凡夫就只是一直緣在這個境界,這六根識之中,在那個地方所面對著的東西,總是隨著這個境界,在緣、在思考,這五識加上了意識,那種起起落落、喜怒哀樂,反應,這變成了因果雜揉。你歡喜的時候,「這些人很苦,我要來幫助他們。」「大家這麼整齊在修行,看了很歡喜,隨喜,我也願意進來修行。」這種喜怒不同,隨著環境變遷,這樣進進出出這個道場,內心起起落落,這就是佛陀所擔憂,「恐彼畏難」。這種,佛陀很擔憂,其實不只佛陀擔憂,我也很擔憂啊,到底大家修行的心,是不是永遠念著,我們最初那一念心?若有,我們的習氣就比較不會起落,起落,他也懂得再回復回來那個初心,方向還在。若是初心不見了,方向就偏差了,大家要很注意,細思惟,要很詳細,好好思惟。
前面說的那段經文:那就是大施主這樣在布施,成就羅漢修行,這個人的功德大不大?佛陀問彌勒,彌勒回答說:「這樣已經很大了!」佛陀就要告訴他:「是,功德很大。」但是,「不如第五十人」。
不如是第五十人
聞法華經一偈
隨喜功德
百分 千分
百千萬億分
不及其一
乃至算數譬喻
所不能知
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不如第五十人,就是已經將《法華經》,第一個人聽很清楚了,不只是聽,還會講,還會傳。從這個第一代,完全將《法華經》的精神,佛陀所說法,行菩薩道,「我不只聽,我懂得做,我會聽、我會做、我會說,我再將它傳給第二個人」。第二個人同樣一模一樣,同樣這樣聽下來,這聽下來同樣能夠傳,能夠入人群,能夠再說法。這是第二代。從這樣一代一代全都一樣,到了第五十代人。這第五十代人就已經幾百年了。
在這個幾百年中,佛法沒有走樣,《法華經》的精神,教菩薩法的理念,還是很準確,沒有偏差。到了這第五十代的人,還是很準,在《法華經》。所以前面說,供養「四百萬億」,很多很多的人、很多的眾生都得救了,時間很長久,這個功德大啊!大不大?彌勒菩薩說:「很大、很大。」佛陀就說:「還不如聽聞《法華經》,到了第五十人,他還在宣說正確的《法華經》,這個人的功德比他更大。」這是佛陀要展現出了,《法華經》在他一生中說法,就是一實乘,顯一實乘法,獨一無二。過去四十多年間所說的法,有修行的,一直到這個地方;過去修行,功德大不大?還不大,就是要趕快走入法華的境界。
所以已經「正直捨方便」了,佛陀要說的這條法,就是菩提大直道,大家要走上了這條道路,才真正能夠看到你心地風光,這才是真正的菩薩法。過去的就是小徑、小道,讓大家從各種不同的路徑,能夠走到大直道來。所以走入《法華經》的路,能夠從《法華經》的精神根本,身體力行,講說、傳法,這是很重要。所以這個地方說,「不如是第五十人,聞法華經一偈,隨喜功德,百分、千分,百千萬億分,不及其一」,不及那個第五十人。有的人聽法,聽了之後就過去,沒有傳。這還是要有聽法,聽進去,他一句一偈隨喜,他就功德大。那些聽很多經,不如於《法華經》,一句一偈很清楚,「博聞愛道,其道難會」,要「守志奉道,其道甚大」,就是要一心一志在一條道路上,真正正確,我們志要守住,所以我們好好用心。
所以,「乃至算數譬喻,所不能知」。總是不如這第五十人,他聽經一句一偈隨喜,他的功德就很大,《法華經》。所以有很多人,他們聽多少,博聞愛道,道也難會。還是無法得到真真正正,那分能夠回歸到真如本性,那條路就是菩薩道,這就是很重要。所以大家要很用心。
接下來的經文這樣說:「阿逸多!如是第五十人輾轉聞法華經隨喜功德,尚無量無邊阿僧祇。」
阿逸多
如是第五十人
輾轉聞法華經
隨喜功德
尚無量無邊阿僧祇
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應該就是無量無邊,只是一直輾轉聞法,聞《法華經》,這樣隨喜功德就已經很大、很長、很久,功德很大。這是佛陀對阿逸多這樣說,「阿逸多!如是第五十人,展轉聞法華經,隨喜功德,尚無量無邊阿僧祇」。
阿逸多
如是第五十人
展轉聞法華經
隨喜功德
尚無量無邊阿僧祇:
次第傳聞
言功德多
無限數也
若能夠這樣長長久久,聽法就是這樣一路聽過來。是很久的時間,很長的時間一直聽,聽《法華經》,這樣的功德就很大了。但是接下來還有,這段經文我們先了解。光是聽《法華經》,功德就很大了,所以這就是「次第傳聞」。「你說《法華經》,我聽、我也隨喜;我也覺得你說得很好,我隨喜」。後面再聽,他也說「我隨喜啊」。就像這樣輾轉隨喜,功德就已經很大。這個「次第」,就是這樣一段一段,一直都在為《法華經》,聽《法華經》隨喜。這就是說功德大,無法去計算限量。所以,「如是第五十人」。
如是第五十人:
況顯最初隨喜者
初聞如是妙法
一句經偈
隨喜功德
況五十人
之道聽塗說
「第五十人」,就是第五十代的人,他們還聽得到。所以,「況顯最初隨喜者」,這第五十代同樣這樣聽,歡喜還有功德。可見第一代能夠聽到的,那個功德大了!我們若看到什麼東西,「啊,愈拖就愈低了」。但是我們就知道,上面那高層次聞法信解。這我們就能更加了解。所以聽法的層次,這樣聽,我很熱心,到了第五十代人,是不是還很熱心呢?是不是很踴躍呢?有沒有呢?這就不知道了。但是,第五十代人,他們還歡喜,這我們就要很清楚。
所以,初聞如是妙法一句一偈,隨喜功德,很大,這個第一代人能夠一直傳,傳,傳到第五十代人。這個道,道理,聽了是不是能夠照實,有差嗎?有偏掉嗎?很難啊!所以我有說一個故事,阿難還在世,年紀大了,那個時代法就已經偏差了。阿難是親自聽法的人,哪會知道後面的比丘,同樣修行,竟然就是將它偏差了。「不見水老鶴」,不如生一日能夠看到水老鶴;阿難聽到,「不是!不是!是要知道生滅法」。你不如就是活一天,能夠真正得到這樣的真理,與孔子說的,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」。孔子他是一直在說道,教學生的人,他自己也還覺得仍不滿足,「若能夠找到生命的真理,我早上聽到,傍晚往生,死了,我也很甘願」。所以,聖人對真理的看法是不同,凡夫就是這樣傳,傳到偏差那麼遠,所以阿難很慨嘆,不如就是去了;回去,就趣入滅了。這就是阿難也是心很悲痛,這就沒有辦法了。所以說來,這些會中這樣在聽法,最初聽的法,一直留傳下去到第五十代,「其福勝無比」。若還能夠讓他一樣,一樣,這樣就是福無比了。
其處之陋
人之卑微
說之訛 聽之乖
信之淺 解之謬
尚獲如是功德
何況
最初法會中親聞耶
其福勝無比
又何況
受持讀誦耶
為人解說耶
其福愈校
愈不可窮矣
若是這樣聽過去,就一代,差一點、差一點,若差到第五十代就是差很遠了。
所以要知道,「其處之陋,人之卑微」。因為在我們的人間,這個環境很鄙陋,環境很差,就像我們的範圍,這個世間範圍,這個環境很差、很卑微。人人的想法實在是太差了,這種不懂得要向上追求,都是往下墮落,真正卑微的理念。所以,「說之訛,聽之乖」。說的已經偏了,聽的人已經就更差。所以,「信之淺」,解的人又解錯。所以「尚獲如是功德」。這種聽錯了、解錯了,等於是這樣偏了。所以,「何況最初法會中親聞?」。最初法會,聽《法華經》,佛陀親口說法,在法會中這樣聽來的,是不是真的用心聽法?在最初聽的法,一直堅持下去,這功德那就很大。
「又何況受持讀誦?為人解說耶?」我們若是從初發心開始,聽這部經就心生歡喜,一直堅持讀誦,又為人解說,這福就是更大。就是這樣來校量它,愈是大;在這個困難中,能夠這樣聞法,在這種佛法衰微,已經到末法當中,大家還願意聽法。從最初開始聽,受持,又懂得講,又願意傳,這實在是很不簡單,這功德當然就大了。不過,我們已經離佛時代,現在到末法了,環境已經是很卑微的時代了,我們是不是還能夠堅持?如《法華經》中的精神,我們要很細膩了解,入人群、為人演說。若能夠這樣,那就功德無量。
在經文,看來這一小段,要照經文讀過去,這麼簡單就過去。其實當中所含藏的,很細膩入心,那個心與宇宙是開闊的大量。我們有開闊了我們的心量,才有辦法體會天下萬物,回歸在法華的道理。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8年10月6日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