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40321《靜思妙蓮華》 勸同往聽 聞得體解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(第1637集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815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4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40321《靜思妙蓮華》  勸同往聽 聞得體解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(第1637集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40321《靜思妙蓮華》 勸同往聽 聞得體解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(第1637集)   20240321《靜思妙蓮華》  勸同往聽 聞得體解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(第1637集) Empty周四 3月 21, 2024 8:41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815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4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40321《靜思妙蓮華》  勸同往聽 聞得體解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(第1637集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40321《靜思妙蓮華》 勸同往聽 聞得體解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(第1637集)   20240321《靜思妙蓮華》  勸同往聽 聞得體解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(第1637集) Empty周四 3月 21, 2024 1:53 pm

20240321《靜思妙蓮華》 勸同往聽 聞得體解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(第1637集)

⊙須臾間喻念劫融通,長劫亦喻須臾之頃;一乘圓頓微妙之法,凡情觀之須臾念短,與之長劫何以能比?往昔諸佛菩薩眼觀,則為現前之正覺觀,十萬億之佛土等念,須臾與劫准此可知。
⊙「若分座令坐,是人功德,轉身得帝釋坐處,若梵王坐處,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。」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⊙「阿逸多!若復有人,語餘人言:有經,名法華,可共往聽。即受其教,乃至須臾間聞。」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⊙阿逸多!若復有人,語餘人言:若復有人,語餘人言:若有說法之處,誠語勸他人令知。
⊙有經,名法華,可共往聽。即受其教,乃至須臾間聞:勸同往聽,聞得體解,復又勸邀他人同往,乃至須臾之間得聞說法。
⊙合伴往聽、須臾聞法,其事甚微,其益弘大。心與聖相冥合形與法身共處,形神俱勝,道果可知也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須臾間喻念劫融通,長劫亦喻須臾之頃;一乘圓頓微妙之法,凡情觀之須臾念短,與之長劫何以能比?往昔諸佛菩薩眼觀,則為現前之正覺觀,十萬億之佛土等念,須臾與劫准此可知。

須臾間喻念劫融通
長劫亦喻須臾之頃
一乘圓頓微妙之法
凡情觀之須臾念短
與之長劫何以能比
往昔諸佛菩薩眼觀
則為現前之正覺觀
十萬億之佛土等念
須臾與劫准此可知

大家聽起來好像很深很深。凡夫與佛的境界,要來探討佛陀的境界,確實是很深;也不是叫做佛陀的境界,佛陀的智慧來了解時間、空間,它的真相。常常在說,「百千萬億劫」,這不是空談,不是譬喻,不是沒有實體。只是我們凡夫,凡夫只是僅僅看眼前,我們所看的是眼前的事情,我們了解是現前的事物,範圍不會廣。佛、菩薩,他們的覺悟範圍,所透視,境界就是與我們不同了。所以,「長劫亦喻須臾之頃」。諸佛菩薩,佛陀一說,菩薩了解,是因為他們的看法看得開,那麼廣、那麼大,時間的長、空間的大,所以用長劫。長劫,就是時間很長很長,亦可以譬喻須臾之頃,諸佛菩薩,他們能夠長短自如。

常常告訴我們,百千劫在一刹那間,瞬息能夠了解宇宙空間、時間、事物,過去、未來,諸佛菩薩境界能夠沒有阻礙。但是我們凡夫,只是僅僅說現在、現在,過去生是如何,我們是不知道,未來生更不可預測。我們想要知道的時間,這輩子短短幾十年,我們就不知道過去生。現在我們為什麼,很多事情都這麼多不如意呢?我們自己也不知道,如何來累積這麼多煩惱,我們自己的習氣,都不知道是如何累積來,讓人感覺有緣無緣是為何,怎麼差那麼多?我們自己的事情是如何累積來?現在所感受的自己不知道。未來呢?會有什麼結果我們也無所知。這就是時間與人間,我們無法了解。

佛陀的境界就是,「長劫亦喻須臾之頃」,將過去幾千萬劫,過去的過去的過去是什麼事情,常常在敘說過去,還得等未來、未來,幾千萬年後、幾萬劫後,會有什麼事情。這就是佛的境界。所以,虛空法界所有事物,「一乘圓融微妙之法」,不是僅僅為我們分析道理而已,甚至也讓我們了解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這是佛的境界,多麼的圓滿啊!人間事物、時間、空間,所有包含在佛的悟性之中;覺悟之後,隨時都可以向大家來分析,「唉呀,境界之妙啊!」佛陀之覺悟,凡夫堪嘆,就是這麼的微弱,所知的、所知道的,才是那麼一點點而已,還是這樣日日都是煩惱、計較。

愈多人愈聽愈多,「到底怎麼會這麼忙啊?」「事業現在愈擴愈大了。」「唉呀,何必要這樣呢?放下一點點。」「放不下啦!」這都是常常的對話。隨時有這樣,在事業有成的人,常常與師父在對話,這幾句話對任何一個人,任何一個事業有成,來跟師父說,都是這樣告訴他。「師父,我對慈濟很敬佩,我很想要比較專心一點來做。」「可以啊!你現在就很可以專心了。」「不過現在還沒,我現在事業還要如何擴展。」我就這樣告訴他:「不用了,你這時再幾代人,你都享受不完。」他說:「是啦,沒錯!不過做人就是這樣,有事業就要做,就要再顧一些員工,員工的家庭也靠我在生活。」我說:「你難道只是這樣,沒有你大家無法生活?你不如將他們安頓好,讓他們好過好生活,趁著他們年輕,再讓他們再去找。世間空間有多大,人間有多少,自然他們會有生活的功能。」儘管我也向他說得很廣,但是能夠告訴他的,能夠聽得進去只是這些話。而聽進去嗎?還是很難。「道理我都知道,只是放不下啦!」是啊,歸根究柢,還是放不下,這叫做人。

我們對法,「一乘圓頓微妙之法」,我們「凡情觀之須臾念短」。很短見,光是說空間有多大、時間有多長,人間有多少的煩惱,要如何放下煩惱回歸真如?但是這些道理,對任何人來說都很難得,想要用心去體會它,因為這些都是凡情。還有時間,目前的事業比較要緊,都是說在目前。這種凡夫的感覺,覺得很多凡情未了,所以把握現在最重要;現在有錢可賺,總是事業還要再擴大。同樣的道理,每一個小人物也是同樣這樣,因為真實道理聽不下去,無法體會佛陀所說,他「長劫」與「須臾之頃」的差別。凡夫念念在須臾間計較、計較,無明煩惱覆蔽,我們就是這樣,但是佛菩薩的境界就不是這樣。他能夠將所有一切諸法、物體、時間,都能夠很清楚為我們解釋,所以我們應該要好好用時間來體會,要不然凡夫與聖人,這個距離差太遠了。

所以,用長劫。在佛經中,動不動就是幾千萬億劫,與我們凡夫目前的事情,煩惱事多,這種須臾的短暫與這個長劫,我們是要如何比?凡夫與佛的境界,我們要如何能夠靠近呢?雖然佛陀告訴我們,人人本具佛性,雖然告訴我們,人人真如本性,時刻都在我們的身;在我們的身心,我們沒有離開,卻是我們與佛的真如、與佛的本覺,我們還是還離這麼遠,是要如何比?所以「何以能比」?無法比。「往昔諸佛菩薩眼觀」。過去佛,用人間的時間來說,離開我們二千五百多年了,但是那個時代,他就是用佛眼來觀眾生。諸佛菩薩也是用慈眼視眾生,來看眾生,卻是與我們就不同了。用他們的眼光來看我們,「道理明明就這樣,就這樣告訴你們,期待你們能夠體會、了解」,但是我們就是執迷不悟。

諸佛眼來看,就是「則為現前之正覺觀」。諸佛菩薩的眼光來看,每一項事物現在他的面前,都是很正面、很正確。這是佛菩薩的境界,他們的智慧來看。所以他們,他們的境界常常都是「十萬億之佛土等念」。娑婆世界,在娑婆世界說法,會常常譬喻過去諸佛、十萬億佛國等等,甚至為弟子授記,也會常常說:「在幾十億年後、幾十萬億年後,某某人能夠成佛,將來住世時間,會幾千年、幾萬年。」這就是以佛的境界來看,未來他那些弟子修行,同樣也能夠達成,與釋迦佛、諸佛同等的觀念;用那個眼光來看世界、來看時間、來看宇宙。這完全不是凡夫的境界,不是凡夫的時間,我們應該要很相信。

佛陀的智慧,他們在說的時間是很實際。我們在天文學,我常常拿出來比喻,很實際。我們在說的,忉利天的一日,是人間的一百年,大家認為這是神話。還有天堂,愈上去的天堂,他們的日,一日是我們的人間,千年、萬年都有。再更實在來說,天文學家送我們一個證書,天邊,在天空中,有一顆「慈濟」小星星。這是已經國際間來觀天文學,他們看到這顆小星星,還沒有名字,由臺灣一群的學者提出來,與國際間要來為這顆星命名,提出慈濟對人間,有幫助、有貢獻,為它命名叫做「慈濟」小星星,國際間都通過了。報紙也有登出來了(2018/7/30 人間福報刊登,「小行星的愛與死」),證實這顆小星星,在這個宇宙間它是存在。

而這顆星,我就很好奇,雖然拿到證書了,我還想要問:「這顆星與地球的距離是多遠?到底它繞太陽一周,是我們人間多久?」比較起來,就是它繞太陽一周,是五年七個月。我們「慈濟」小星星,與我們的地球來比較,我們過了五年七個月,它就是一年,繞在這個太陽的上面;它這樣繞一圈,我們已經五年了。這是很實際,在天際的環境、時間。所以學者也有提起了,「人間千年,天上一日」,不是神話。是啊,絕對不是神話。

所以我們要很相信,佛陀心靈的世界,含蓋了虛空法界、宇宙之間。空間、時間,沒有一項佛不清楚,何況人間呢?人間,人、眾生的心態,眾生所累積,得來這個因緣果報,是如何作起點?我們的一輩子,難道只是知道我們的一輩子?我們的過去的過去的過去,就是造這樣這樣的因,不斷累積累積,這樣的無明、習氣來的果報。這是真理,我們要相信。所以在佛、菩薩,他們的眼光來看,「則為現前之正覺觀」。不論在任何一個空間,他們來看,「唉呀,何必煩惱呢?唉呀,放下啦!煩惱是這樣這樣來累積,現前你才會這麼苦。」儘管他們,佛、菩薩來為我們分析得很清楚,但是我們就看不開,這就是佛與眾生的境界。

所以,「十萬億之佛土等念」。他們來看我們的世間人人,凡夫穢土,也可以轉念成為諸佛的淨土。人人若是看得開,現在小小的這個地球,其實宏觀是十萬億佛土,這樣來將我們會合起來,世界之一。所以常常說,一塵一沙一界一國土,所以將我們這個世界,用塵沙來譬喻,一塵一世界,這我們過去都有說了,而我們是不是能夠相信呢?唉呀,信不信由你,總是,是真實道理。

所以,眾生的須臾,或者是佛陀的長劫,或者將佛陀的長劫,來看人間的須臾變遷,這佛陀很清楚,只是我們人掛礙在現在目前。所以請大家要很用心去體會,這個須臾和長劫要如何比?而我們可以類推,這種佛菩薩的境界。所以我們要用心來體會,體會我們人間就是這麼的渺小,時間是這麼的短暫。我們人生幾十年,也是很短暫的時間,我們的看法、境界,是這麼的渺小,與佛的宏觀,與佛的長時間、長劫來比,所知道的實在很有限。

所以,凡夫啊!時間的短暫,見解、記憶,這要與佛如何比呢?所以常常也是很感嘆,不過,我也很讚歎;讚歎諸佛菩薩的智慧,感慨悲歎自己:凡夫啦!還是境界很窄、很小,才得要再努力。

看前面的經文,來:「若分座令坐,是人功德,轉身得帝釋坐處,若梵王坐處,若轉輪聖王所坐之處。」

若分座令坐
是人功德
轉身得帝釋坐處
若梵王坐處
若轉輪聖王
所坐之處
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
在這個地方,我們以凡夫聽佛的教法,我們能夠歡喜收入我們的心來。我們也有這樣的發願,聽法,我們也想要講法,也想要傳法,但是聽來、了解,講法談何容易啊!所以,我們要見聞隨喜,應該大家做得到,讓人人,完成大家一起來聽。我現在無法告訴你,「來啦,我帶你來聽」。我們記得嗎?我們要推動骨髓(捐贈),老菩薩,他們很熱心,在市場內,拿著小海報,要去告訴大家:「今天在某一個地方,離我們市場沒有多遠,在那裡有要辦抽血、驗血,將來可以配對骨髓。」人家一問她,拿著這個東西問她:「阿嬤,這裡面是在說什麼?」「我不知道,來啦,在那裡。」不過大家,「在那裡」,就是不要過去。她不如靈機一動,站在那個地方喊:「救人哦!救人啊!」大家轉一個身:「阿嬤,是怎麼了?」「來啦,來啦!你們跟我走,去了就知道。」一大群人跟她走。

那時候是我們的醫院,我們護士與血庫的技術員,在那個地方。開始很多人就告訴他:「來,年輕人,我為你解釋,救人的機會在你的一念間,來啦!」就又一些委員,又一些技術員,還有護士,這樣來為大家解釋。年輕人有這股的熱情,「好啊!」這比率,配對機會很少。抽一個血,「可以啊!」10CC,抽一下。所以我們凡夫,只要你肯發心,會不會說都不要緊。但是你發心,就譬如這位老菩薩,她發心就是要將人引過來。我們無法說,讓别人來說,讓別人清楚了解。這同樣的道理。但是這位要引人來聽法的人,是自己很了解,只是見聞隨喜。有人在說法,我雖然我也很了解,但是還有人不了解,我就趕快邀他,邀來:「來來來,來聽法。」不論是法師在說法,或者是居士在說法,他就是這樣發心,趕快將他帶來聽法。

所以若坐、若立,若立、若坐,很多人站在那裡聽。假使有的人覺得:我已經很了解,而這位可能是還不曾聽到法。「來,我將我的位子讓出來,讓你坐,讓你安心聽法。」不論是引人進來,或者是分座,分這個座位讓人坐,這都是功德,都是要成就人能夠體解大道。就是要我們要發心,我們若有了解佛法,體解大道,自然我們就發無上心;懂得要去招呼人,懂得要讓座給人,這就是「皈依佛,體解大道,發無上心」,又是「當願眾生……」。這三皈依大家都知道。所以這樣的功德,我們前面說過,「轉身得帝釋坐處」。有這樣想要將佛法,讓大家能夠隨喜,能夠來聽法,這樣就有福了,有這樣的福,就像帝釋他們享受天福。因為看人,增加人來了,了解佛法,很歡喜,自己也很享受。趕快站起來讓人坐,讓他安穩心,看他很安穩,聽得很歡喜,而我們讓座的人也很歡喜,轉一個身,感覺歡喜快樂如帝釋一樣。

不光是只有帝釋,還有梵天王。這不同的境界,更深的福。所以,若轉輪聖王,不只是他們在人間能夠聽法,還能夠弘揚佛法,人間的地位,又是好像國王領導人間,這種轉輪聖王。這很現實的享受,這總是在自己的心若歡喜,不論什麼事情都是很歡喜,心無掛礙、無煩惱,這我想是最歡喜。能夠完成大家平安、穩定,法入心,我相信這是最歡喜的事情。

要不然就像說:「我很愛做慈濟,我很想要全心投入。」「可以啊,你可以啊!」「唉,我現在放不下。」像這樣,儘管他錢賺很多,連鎖(店)很多很多,全世界事業都有他的,但是煩惱很多豈有快樂?一個人所穿的衣服也是普通。吃的呢?同桌在吃飯,也沒有吃得比別人更多。這樣到底為什麼,多平常的人那麼多煩惱呢?這就是人間各人的境界,總是不同的觀念。

下面這段經文再說:「阿逸多!若復有人,語餘人言:有經,名法華,可共往聽。即受其教,乃至須臾間聞。」

阿逸多
若復有人
語餘人言
有經 名法華
可共往聽
即受其教
乃至須臾間聞
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
這段經文,我們差不多能夠清楚。佛陀再叫,再呼喚著「阿逸多」,那就是佛陀又再叫彌勒,也是要叫大家仔細聽。再叫名,就是「仔細聽,大家要聽清楚」。「若復有人,語餘人言」,又再有人。剛才是勸聽、讓座,而現在就是還有人,再趕快去告訴別人,再去說有這樣的經,叫做《法華經》。這種「語餘人言」,有心去勸遠遠的人:「來啊!來聽,有這部經叫做《法華經》。」介紹這部經,它的妙法對人的受用,勸人來聽。就像這樣,誠意勸人來聽,這就是「若有說法之處,誠語勸他人令知」。

阿逸多
若復有人
語餘人言:
若有說法之處
誠語勸他人令知

就是只要有在講法,知道講《法華經》,我們遠遠的地方也要勸人要聽,是用一片的誠意;一片的誠意要讓人,勸人,人人能夠知道,要去聽這部經,叫做《妙法蓮華經》。《妙法蓮華經》是諸佛所要教導很重點的經典,「來啊,大家快來聽」。這種在遠遠的地方,用刻意、用誠心去勸誘人來聽,聽這部《妙法華經》。

所以你來,我陪你來。不是只是叫你去而已,「來,你若要去,我陪你去」。就像我們很多菩薩,「哎呀!他很發心。師父,我趕快撥個時間,趕快將他帶來。這是他很發心,他要再對慈濟更深入了解。我就說,他有時間,我絕對撥時間陪他來。」真的常常都有這樣。這種讓人知道慈濟是在花蓮,花蓮(靜思)精舍你要了解,去那個地方更了解。這是委員,我們的菩薩要引導人發心,他也可以專程陪人來,這就是《法華經》行菩薩道的人。

有經 名法華
可共往聽
即受其教
乃至須臾間聞:
勸同往聽
聞得體解
復又勸邀他人同往
乃至須臾之間
得聞說法

所以,「有經,名法華,可共往聽」。你來,我陪你去。「即受其教,乃至須臾間聞」,就這樣跟他來了。「他既然這樣說,我相信,好朋友說的,我相信,我就跟你去聽,不論聽多聽少」,所以「乃至須臾間聞」。這段意思就是「勸同往聽」。「你去,我也陪你去。」或者是「我去,你陪我去。」總是好朋友。所以,聽了之後,「聞得體解」。聽,這新來聽法的人歡喜了,他深心體解法之妙,他的內心有所受用。他有所受用,自然他就再去邀別人。「復又勸邀他人同往」。現在換我來帶人,再來勸別人,「來,我過去是人家帶我去,我現在我陪你去」。

是,聽法之後,你的心,心誠意解,你能夠聽,能夠很歡喜。所以,哪怕是聽一小段,「你聽聽看,聽得進,你就多聽;你若聽不進,你就聽短一點,不要緊」。所以,「乃至須臾之間得聞說法」。你若聽不下去,聽一點點也不要緊。就是這樣的用心,這樣勸他。

合伴往聽
須臾聞法
其事甚微
其益弘大
心與聖相冥合
形與法身共處
形神俱勝
道果可知也

「合伴往聽」,我們一起做伴來聽。「須臾聞法,其事甚微,其益弘大」。帶人來聽,用一些時間這樣來,其實利益是很大。不只是陪人來,說不定聽到這個人開始發大心了,可以去傳法、說法了,對人間幫助很大也說不定。你陪他來,有這個因緣換他來發大心。這「益」,利益很大,在法,來弘揚佛法。所以「心與聖相冥合,形與法身共處」。我們的心就是聽法之後,雖然我們是凡夫,聽佛或者是法師講經之後,自然我們的心與那個法是真正默默、暗暗已經交契了;我們的心已經受法,很接受著這個法,超越了,超越了人間、空間與時間。若智慧深的人,一聞體解大道,這種發無上心,所以說「心與聖相冥合」。

這凡夫心與聖人的心,說法的源頭,這個源頭是如何來?雖然經過這樣流傳來了,不論多久,一人到五十人,這個「第五十人」在傳經,到第一人開始說法。這個法若沒有異樣,現在聽經,「第五十人」傳給他的法,他也能夠契合在第一人說的法。所以佛陀講法,不論如何傳下去,只要是正確,後面再聽的人,那個心與聖相冥合,自然契佛心、懂佛理,這樣就契合起來了。所以「形與法身同處」。所以佛陀他傳下來的法身,佛法正確在人間,等同佛法身在人間。要不然我們這時候,大慈悲父,也是佛為我們的導師。二千多年,我們現在還是稱佛為師,這難道不就是,「心與聖相冥合,形與法身共處」呢?真的是歡喜啊!說到這裡就會很歡喜。「形神俱勝」。不論是這個身形或者是精神,就覺得很殊勝、很歡喜;不論是帶人來,或者是被人帶來,只要那個心與法相契合。這與聖人的心契合,與佛陀的法身契合,是相同,很殊勝,所以「道果可知」。

各位菩薩,我們勸人聽法,真的是一項功德無量。尤其是凡夫與聖人,實在是距離很遠,以佛陀來看,時間、空間、人與人之間,他可以觀宇宙,與人間、時間會合起來,是這樣須臾為長劫。而我們凡夫,只是僅僅限在我們的眼前,人、事、物,煩惱無明覆蓋我們的心。而佛陀的心胸是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這就是不同。凡夫只有「我」,將我自己放大;佛陀他是已經一片虛空界,心包太虛,無量世界,時間、人間一概涵蓋,所以這是聖人的心。

我們要如何聽法,與聖人的心冥合起來?要如何能夠體會法,佛法?我們的身入人群,以慈心入人群來度化眾生。不論是講法,不論是拔眾生的苦難,如何「苦既拔已」,再「復為說法」?這種的境界,我們是不是有在做呢?有在做,告訴大家「有在做」,只是我們與法相契合,還沒有很清楚。就像郭居士,他在印尼,「師父說,將《法華經》鋪在路上讓你們走」。他是走過了,回頭,「哦,原來我現在在走、在做,就是《法華經》的道理」。

對啊,「道者,路也」,道者,經也,經就是道,道就是路,我們這條路如何走過來?好好回頭。現在我們要好好聽經,聽經更能夠了解我們到底做過什麼?我們現在,目前及時要做的是什麼?所以,空掉自己,不要計較。我們重視人生,我們為人生去付出。這是聽法之後,更能夠清楚,我們到底在做什麼,所以要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8年10月12日~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40321《靜思妙蓮華》 勸同往聽 聞得體解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(第1637集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