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0328《靜思妙蓮華》善根深厚 人相具足 (第1642集) 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
⊙諸獸頭可估,論價代售,唯有是人頭,見者咸譏。遙見皆生瞋,言不祥鄙惡,此頭膿血污,鄙賤甚可惡。以斯下賤頭,貿易功德首,雖向彼屈申,毫釐無損減,自修德無量。
⊙「鼻不匾㔸,亦不曲戾,面色不黑,亦不狹長,亦不窊曲,無有一切不可喜相。」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⊙「唇舌牙齒悉皆嚴好,鼻修高直,面貌圓滿,眉高而長,額廣平正,人相具足,世世所生,見佛聞法,信受教誨。」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⊙唇舌牙齒悉皆嚴好,鼻修高直,面貌圓滿:與前所形容之唇舌牙齒等與今兩相不同,悉皆嚴好。鼻隆修長,面相莊嚴佼好面貌圓滿。
⊙眉高而長,額廣平正:文中六根具足,入群造福功德具足,利根智慧。是即意根具足。聲不瘖瘂:舌根。鼻修高直:鼻根。
⊙人相具足:口、唇、齒、鼻、五官面相、正報莊嚴之相。自唇、舌、牙齒以下,總敘善根深厚,諸相具足之相。
⊙文中六根功德:利根智慧:是意根明銳。不瘖瘂:即舌根清淨。鼻修高直:鼻根端莊。見佛,眼根也聞法,耳根也餘皆身根。
⊙世世所生:世世受報所生之處。此釋生生見佛。能見佛聞法世世不斷,則終當成佛,其福慧何可幾及?
⊙見佛聞法、信受教誨:由今善因,獲未來報,故得見佛及以聞法。信聽領受佛之教誨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諸獸頭可估,論價代售,唯有是人頭,見者咸譏。遙見皆生瞋,言不祥鄙惡,此頭膿血污,鄙賤甚可惡。以斯下賤頭,貿易功德首,雖向彼屈申,毫釐無損減,自修德無量。
諸獸頭可估
論價代售
唯有是人頭
見者咸譏
遙見皆生瞋
言不祥鄙惡
此頭膿血污
鄙賤甚可惡
以斯下賤頭
貿易功德首
雖向彼屈申
毫釐無損減
自修德無量
好,很用心來體會,來了解。「諸獸頭可估,論價代售」。我們知道過去很多人打獵,打獵也就是要賣,有的人將牠分開來賣,賣身、賣腳、賣手、賣頭。這有人在賣,將動物禽獸能夠將牠分身去賣,還有人會買。唯有人的頭沒有人敢買,甚至也會讓人譏毀,人家不能夠原諒,人頭為何能賣啊!甚至拿近來看很可怕,讓人譏毀著,遠遠來看,大家就會發怒,是為何將人頭拿出來賣,這是一項很殘酷的事情,這人人不得原諒。這是很不祥、不應該有的動作,不應該有這樣的東西來做買賣,這是太脫離人性了,人人責備,人人都不原諒。
所以,此頭膿血污穢,就是很骯髒,讓大家很無法可接受。不論近看、遠看,都是一項很可怕,很讓人不得接受的事情。所以,「以斯下賤頭,貿易功德首」。用這個東西要賣,要得到什麼樣的代價?這是不可得!賣其他的東西還有代價,賣人頭呢?這想要得到代價,這是不可能,這沒有人能夠接受。
這總是這樣,「毫釐無損減」。其實唯有,唯有我們要懂得將這個了解,了解道理,人頭,獸頭與人頭;獸頭拿起來還有人要買,人家不怕,人家要買;人頭就不同了,人頭就是沒有功德,不只是沒有功德,還要再犯大罪,這是以往以來就是這樣。說用人頭,要得到什麼樣的代價,這是沒辦法,得不到,反過頭來還是再犯罪,什麼人都不會接受的事情。
若是說做好事情,那就是有功德,就像這樣,用人頭、用獸頭去待沽,獸頭有人願意,人頭是獲罪,這是沒有人會接受。
這要說起過去的一段文,在佛經典裡有這樣,就是過去一位大王,他聽人來傳說佛法,他從內心起了很感服,很感動、很敬佩,敬佩著佛陀的智慧,他心生敬仰。無奈啊,離佛陀的時代是那麼遠,一百多年的時間,自己很堪嘆,為何生不值,不能遇到佛世呢?離這麼久,現在求不可得。不過,佛的教法是永恆不退,應該要敬仰佛陀,敬佛而佛在,就像佛在世間一樣,任何一個方向應該都有佛在。
所以這位國王,隨時就地就拜,禮敬佛如佛在面前一樣,用這樣的敬重。其中有一位大臣就說:「國王,您所在禮拜的這尊佛,已經離您這麼遠了,現在要求也不可得,國王何必多禮啊?」國王就說:「禮節是永恆,尊重佛法是無價的寶,佛法能夠改變人的心,從惡能夠轉善。人間的和平,人間的美妙,就是一個善念,善念就在佛所說的真理,妙法之中。有佛在世的時候,那個時代受佛教化,人人的心中都有一片的淨土。這是佛典中這樣傳下來,要相信,相信佛所說法。」
但是,這位大臣說:「若佛在親自與我說話,說不定我能夠相信,但是佛已經不在人世,離開人世一百多年的時間了,誰能夠相信?」國王就這樣說:「錯了、錯了,到底你這個真理,你不相信,你相信的是什麼啊?」這位大臣就說:「只要有利,對我有利,對我生活有幫助,我,在面前我都能夠相信。」這位國王是很慈悲,看大臣就像對待親友一樣。他就跟他說:來來來,我告訴你:「你拿那個獸類,任何一種的獸類都可以;你將這個獸類的頭,拿去市面賣,看有沒有人買?」國王又交代他,「你要拿獸類去賣,但是你不能殺生。」
這個大臣覺得這哪有困難。他就去市集裡收各種各種獸類、動物的頭,他就將牠收集過來,到街頭買,各種各種動物的頭都有人買,便宜、又能夠……,反正各人各人都買回去了。就回去回報國王:「國王,這個生意不難做,雖然所得的利不是很高,但是銷路還不錯。」國王就這樣說:「好,那你是不是用人頭,去街頭叫賣呢,但是你不能殺人,你去找人頭到街道賣。」這位大臣眼睛就睜得很大,看著國王:「國王,您是說得對還是不對?」國王就說:「我哪有說錯,既然你獸類的頭可以去賣,人頭你也可以賣啊!」這個大臣就說:「賣不得啊!那是犯罪。國王,你殺人的戒律是這麼森嚴,全國的人沒有人敢殺人。今天國王為何叫我去賣人頭呢?」
國王就問說:「為什麼人頭不能賣?」這位大臣就說:「人頭,人頭拿起來血淋淋,而且人頭拿起來,那顆頭的臉很難看、很可厭,讓人看到,這絕對會被人罵。不用說靠近來看的人罵,遠遠聽到的人也會罵。這種血淋淋,很穢濁、很鄙賤、很可惡這種的行為,這是做不得啊!」國王就說:「你不是說佛陀離我們很遠,我們去敬奉佛陀的法沒有用。那現在人間,人間惡毒的心態是很多。我們這個國家,是感恩因為有佛法,我施行佛法在人間,人人互相尊重,彼此愛顧,所以我們的國家很祥和,不敢做這種殺人的事情。可要知道,這不敢用頭去貿易,這就是功德。不殺人,所有的功德為首。」
不殺人,就是表示你愛,你愛人人,疼惜人民,所以你不捨得殺害,這就是佛法。佛法,能夠用很多種的方式來譬喻,警惕我們的心。我所敬仰的佛,是因他過去在人間修行成佛,然後用他的智慧應機逗教,那個時代的眾生,得受到佛陀的教育,降伏煩惱,去除傲慢,甚至人人展開愛心,一片和樂。我要相信,所以我將佛陀的教法來治國,這既用他的法來治國,我要時時向佛做敬禮,不論任何一個方向都有佛在,因為我心中有佛,佛,在我所向處,無不都是佛在,所以我敬仰佛法。若能夠這樣,沒有任何人能夠屈服他,因為佛乃是大調御師,所以「十號」具足,他是大調御師,再剛強的都要向佛屈服,因為他的道理,他的道理能夠屈服人人。就像林中的猛獸,無不都是屈服在大獅子,人人都是這樣以「師子」為尊,同樣的道理。
所以說起來毫釐無減,對佛敬重,是一點點都不能減少。佛法就是要人人自修,任何人都要相信,任何人都要向佛的教法接受,接受,還要身體力行,還要自修,這就是這段經文的教育。
我們應該也得知道,我們學佛,接觸了佛法,我們要時時自修,將我們的心態要顧得好,身、口、意三業,我們全都要顧得整齊,不要放縱我們的身行,不要不顧好我們的口業,不要對人的態度有惡劣。我們前面已經說了很多,人的五官形相,也都要配得這樣恰恰好,再者,我們冥冥中,有與人結好緣,有了好緣,人看到就歡喜親近。你要傳法,你要說法,人人聽到就歡喜,依教奉行,這是我們平時,今世的人,今世的人要修來世的果。所以欲知來世果,就要在這輩子好好修。
我們這輩子,我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?是人家歡喜親近的人,或者是人,在人的背後受人批評,受人是非,受人攻擊,是不是這樣的人呢?這要看我們過去生,是在後面批評人嗎?人的面前攻擊人嗎?我們若是過去有這樣過去了,人前人後,對人就是不留情,這樣的人,今生此世,那就是人人排斥了。所以我們今生此世,做人一定要很謹慎。「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向何生度此身」。我們這身體難得人身,既得人身也值遇佛法,我們要趕快保護我們這個身體,利用身體好好來與人結好緣,這就是叫做修行,修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。前面的故事,現在要說的經文,與我們這時候我在告訴大家,要注重在日常生活,這都是相關。沒有注意在現在,哪有辦法相信過去佛所說法呢?你不相信在現在,你如何能接受佛法,未來要如何傳呢?所以一定要相信,深心信解。這就是我們學佛的態度。
來,前面的經文這樣說:「鼻不匾㔸,亦不曲戾,面色不黑,亦不狹長,亦不窊曲,無有一切不可喜相。」
鼻不匾㔸
亦不曲戾
面色不黑
亦不狹長
亦不窊曲
無有一切
不可喜相
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這上面說了很多譬喻,唇、舌、牙齒等等,這前面都已經說過了。
來,下面這段經文,就要為我們做一個,人面相譬喻的結語,就是這樣說:「唇舌牙齒悉皆嚴好,鼻修高直,面貌圓滿,眉高而長,額廣平正,人相具足,世世所生,見佛聞法,信受教誨。」
唇舌牙齒
悉皆嚴好
鼻修高直
面貌圓滿
眉高而長
額廣平正
人相具足
世世所生
見佛聞法
信受教誨
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這段經文看起來就順多了,因為佛陀再表示人的形相,本來是那麼的端莊,從前面所說的,唇太厚,舌頭太大,牙齒黑了、彎曲或者是稀疏等等,那時候前面說的是這樣。現在所要描述就是「唇舌牙齒悉皆嚴好」,就都很整齊了。「鼻修高直,面貌圓滿」,鼻子這樣挺挺挺,五官很明、很端正。
唇舌牙齒
悉皆嚴好
鼻修高直
面貌圓滿:
與前所形容
之唇舌牙齒等
與今兩相不同
悉皆嚴好
鼻隆修長
面相莊嚴佼好
面貌圓滿
這樣這段經文,與前面所形容的那個面貌等等,現在是兩項完全不同。前面唇、舌、牙齒湊起來,這個臉真的是很不好看。這麼難看的臉,一個字來說,那就是「壞緣」,讓人看到生得再美也沒人緣。就是過去生所造作,總是有損於他人;今生,人人看你,沒有一項是端正、令人歡喜的。所以我們要很細心,要對我們的行為、行動,待人接物就要好好謹慎。
用詳細一點來解釋,說「鼻隆修長」;鼻很挺,這隻鼻子很直,配合得很剛好。看看現在的人,鼻,鼻梁若有哪裡,是太平坦了,或者是中間太凸出,或者是鼻子太過於顯露,覺得與整個臉搭配得不太好。花很多錢,就故意去整容,去整臉,去慢慢地將鼻子調整好,修飾得補得很好才裝上去。這種整鼻,這種的生意都有人在做,這種專科都有,但是要花很多錢。但是有人就是天生自然,生下來就是這樣很端正的臉孔,這隻鼻子,就是這麼的直、這麼的挺,配合得非常好,所以,「端莊佼好」,這就是「面貌圓滿」。大家都愛漂亮,大家也很期待,這片的臉孔要配合得很整齊。
所以又「眉高而長,額廣平正」,一個臉五官的位置,要配合得剛好。眉毛不是與眼睛擠在一起,是這樣剛好,那個距離剛剛好,所以「眉高而長」,那個眉毛很長,也那個位置也很配稱。所以他的額廣,從這個額頭來看就已經很美了。
眉高而長
額廣平正:
文中六根具足
入群造福功德具足
利根智慧
是即意根具足
聲不瘖瘂:舌根
鼻修高直:鼻根
所以這經文之中,完全是在表達六根具足──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再加上意根都具足了,尤其是在臉孔、五官都具足。五官具足,根也具足,眼對塵,塵還是讓我們引起這個識。這我們都清楚,總而言之,我們人能夠這樣很端正,六根具足了,「入群造福功德具足」。
有這麼的健康,這麼佼好的身材,我們應該要多入人群。「利根智慧」,運用我們的身體,發揮我們的智慧,進去人群之中。當然進人群是做什麼呢?有益眾生,這叫做善業。為善,你為善,自然將你過去的善,那個善形容在現在,我們全身的身相、面容,我們都能夠這樣沒有欠缺,完整起來。所以,「是即意根具足」。這除了五根之外,再加上意根,這樣叫做六根。所以「聲不瘖瘂」,就是舌頭很剛好,說話不會卡住,出聲也很好。這就是我們說話,很需要「舌根」,舌根不只是僅僅吃東西、感覺那個味道,不只是這樣,還是要說話。我們的舌頭,若能夠靈活,剛剛好,說話就很好說,出聲也很明亮。所以說「聲音不瘖瘂」,就是由我們的舌根,這樣剛剛好,很配合,很配合在我們的口中,裡面的功能之一,讓我們發聲、說話很順。
再者「鼻修高直」,這隻鼻子,「鼻根」也是這樣,配稱在這張臉上讓我們的呼吸;我們與人人共一個天下,共一個空氣,所以與人共呼吸。讓我們能活命,就是有這樣好的空氣,讓我們呼吸,那就是鼻根維持好我們的生命。接下來說「人相具足」,人的身體、形相都很具足。
人相具足:
口、唇、齒、鼻
五官面相
正報莊嚴之相
自唇、舌
牙齒以下
總敘善根深厚
諸相具足之相
上面一個人的形態全都具足,包括這個面相,有口、唇、齒、鼻,這個五官全都很端正、莊嚴。這就是我們生活中,人人都很在意。生活,對自己的身體、自己的形貌都很在意,不只是我們自己,人人來看我們,到底他願意接近、不願意接近等等。這都不是在說今生此世,佛陀是在告訴我們:如是因、如是緣。過去的因,造什麼因,結果在今生此世得什麼樣的緣?是人家歡喜、人家不歡喜的緣嗎?歡喜、不歡喜,是你有形相,讓人看不順眼、不歡喜,或者是你的身相,有不自然、不自在等等,這全都是過去因、今世果。
常常告訴大家:因緣,我們因果,因緣果報,我們一定要很相信。所以我們,「自唇、舌、牙齒以下」,全都來述說,就是這個善根。我們的善根,過去的善根有深嗎?有厚嗎?我們所做的一切,入人群去做事,生生世世我們有做到嗎?或者是今生此世才要開始呢?過去因、今世果;今世因,又是來世果。所以這與我們,現在、未來的形相,現在所受,我們要知道過去;未來所想要得的,我們今世要趕快顧好。「諸相具足」,全都是我們過去、現在。
文中六根功德:
利根智慧
是意根明銳
不瘖瘂
即舌根清淨
鼻修高直
鼻根端莊
見佛 眼根也
聞法 耳根也
餘皆身根
所以在「文中六根功德」,六根功德過去若做得好,現在也報得好。「利根智慧」,就是「意根明銳」;我們的意根,看到什麼很敏銳,一下子就反應過來。有的人就是反應較鈍。同樣是眼睛,有的人一看,就能夠知道這件事情,有包含什麼樣的道理存在;但是有的人較鈍,明明就有看到,反應不過來。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。我們現在若是利根智慧,那就是我們過去,一直抱持著這個意根,善,所做的善。所以我們這時候,沒有煩惱無明遮蔽,所以我們會很敏銳。
再來,「不瘖瘂」,那就是「舌根清淨」。我們現在聲音若很明亮,說話人家聽得懂,那就是我們過去都是說好話,今世才能夠讓我們聲音,這麼的明朗、清淨,就是沒有什麼東西污濁到,所以它就是清淨。過去生是這樣,今生所得到的也清淨。有的人就說:「那聲音沒有雜音,這個人的聲音很乾淨。」有時候我就曾聽過:這個音聲很乾淨。是啊,這乾淨就是清淨。要如何能夠得到這樣?那就要我們好好,過去我們不知道,今生我們應該要開始修,好好要讓我們看到事情,我們都要善解。去除煩惱,才不會說錯話,來生才能夠舌根或者是音聲,能夠很清淨、亮麗。
「鼻修高直」,那就是鼻根端正。過去生能夠在人群中,就是與大家呼吸同一個空氣,我們的生命體,我們應該就是要疼惜人間,這種身行端正,自然「鼻修高直」。這就是表示我們的心清淨,與天下間,生活中同一個呼吸,這生物,我們全都有憐憫心、有愛心,這突顯出了,很突顯人的愛。這種心平正,很用心去付出,這叫做面容「鼻修高直」,而「鼻根端莊」。這就是我們的心沒有偏差,自然展現在我們現在的人間,就是那隻鼻子,很挺、很直、很完整。這就是我們要了解、要很清楚。所以,「見佛」是用「眼根」來看佛,「聞法」是用「耳根」來聽法。這同樣全都是身根,這個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都在我們人的身上,全都是我們身,你的六根具足,見佛聞法。佛陀不在了,我們敬佛如佛在,就像剛才所說,同樣的道理,敬佛如佛在。
世世所生:
世世受報所生之處
此釋生生見佛
能見佛聞法
世世不斷
則終當成佛
其福慧何可幾及
我們若有這樣,我們有福「世世受報所生」。我們生在任何一個世間,我們的身報的地方都很有福。我們若生生世世,有辦法做好事,得來來生世的端莊,何況不是只有人端莊就好,還需要我們所住的地方,還要很好,要不然受報的地方,國家不平靜,周圍不平安,這樣也是很痛苦。
現在這個世代,氣候不調,四大不調,很多很多氣候極端等等,擔憂的事情也很多。何況人生,人禍偏多加上了人生無常,很多的苦,我們生生世世應該要好好調伏,調好我們做人的現在,好好入人群做好事。這也就是在解釋「生生見佛,能見佛聞法世世不斷」。我們,這是我們的心願,你要天下太平,四大調和,才有辦法安心見佛、安心聞法,才有辦法好好來修持佛法。所以,這樣將來,才有辦法能夠成佛。各位,福慧要有因緣,要有時間、空間、人與人之間,因緣要配合得很好,若不是呢,這慧,智慧要能夠完整,實在是不簡單。所以,「福慧何可得幾及?」到底我們能夠得多少呢?所以,「見佛聞法,信受教誨」。
見佛聞法
信受教誨:
由今善因
獲未來報
故得見佛
及以聞法
信聽領受
佛之教誨
我們能夠見到佛、聽到法,又能夠很安心接受佛法的教育,這全都是所得到的善因,得到我們現在,有因緣能夠聽佛法,也能夠得到未來的報。要感恩過去有這個善因,讓我們現在聽到佛法,我們還再感恩現在聽到佛法,我們有在身體力行,將來我們必定能夠得到,聽聞佛法、延續佛法、傳承佛法,這就是我們應該要有信心。「故得見佛及以聞法,信聽領受佛之教誨」,我們要相信未來能夠聽到、能夠見到。他,聽法、傳法的人,所以信佛領受佛的教育。
各位,真的是要很用心,佛法本來就是在教育我們,不是在批評我們。是在教育我們,教育我們一個人要能夠端莊,能夠讓人看,歡喜;能夠真的接受到正法的教育,我們能夠身體力行。我們必定要很細心深入佛的教法,要不然光是聽經,字,文字我懂,要誦念我會,當中若沒有很用心,去深入、去體會,也無法清楚。何況在現在,我們講究要入人群,身體力行在菩薩道,我們一定要與人群結善緣,行正法。這是我們的方向。所以要請大家時時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8年10月17日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