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40329《靜思妙蓮華》煩惱菩提 迷悟一體 (第1643集) 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4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40329《靜思妙蓮華》煩惱菩提 迷悟一體 (第1643集) 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40329《靜思妙蓮華》煩惱菩提 迷悟一體 (第1643集) 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   20240329《靜思妙蓮華》煩惱菩提 迷悟一體 (第1643集) 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 Empty周五 3月 29, 2024 9:33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4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40329《靜思妙蓮華》煩惱菩提 迷悟一體 (第1643集) 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40329《靜思妙蓮華》煩惱菩提 迷悟一體 (第1643集) 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   20240329《靜思妙蓮華》煩惱菩提 迷悟一體 (第1643集) 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 Empty周五 3月 29, 2024 10:12 am

20240329《靜思妙蓮華》煩惱菩提 迷悟一體 (第1643集) 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

⊙見思無明同體法性,煩惱菩提迷悟一體,豈有塵沙在見思外?那有無明在二觀後?三惑既解,三觀必融,見思之外別無塵沙,無明惑念之可見矣。
⊙「唇舌牙齒悉皆嚴好,鼻修高直,面貌圓滿,眉高而長,額廣平正,人相具足,世世所生,見佛聞法、信受教誨。」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⊙「阿逸多!汝且觀是,勸於一人令往聽法,功德如此,何況一心聽說、讀誦,而於大眾為人分別、如說修行。」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⊙阿逸多!汝且觀是,勸於一人令往聽法,功德如此:阿逸多!汝且觀自心,實求不可得,樂善之人,但勸一人,功德若此。
⊙何況一心聽說、讀誦,而於大眾為人分別:何況始終一心念道,誦經聽法師說,受持讀誦,於大眾中,分別解說,是為自利利他。
⊙如說修行:如經所說,以修其心,前人如此,順教奉行,勸者得益,何可校量。
⊙此釋舉劣成勝,謂勸一人聽法者所獲色相莊嚴之報,只為劣果。舉此,正以釋成自能聽說,並勸眾如說修行者之功德殊勝也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見思無明同體法性,煩惱菩提迷悟一體,豈有塵沙在見思外?那有無明在二觀後?三惑既解,三觀必融,見思之外別無塵沙,無明惑念之可見矣。

見思無明同體法性
煩惱菩提迷悟一體
豈有塵沙在見思外
那有無明在二觀後
三惑既解
三觀必融
見思之外別無塵沙
無明惑念之可見矣

用心聽、看、解,我們都要平齊。耳朵,耳根要好好聽聲音,眼根將文字好好吸收進來,心好好將聲與文會合來了解它,很重要。來,「見思無明同體法性」。因為我們學佛一直就要用心,用在日常生活中,「法性」在哪裡呢?我們起心動念。而這個起心動念,它的「本體」是在哪裡呢?我們學佛常常在聽,「真如本性,人人本具」,沒有時刻離開我們所接觸,六根、八識都在我們的身,或者是「轉識成智」,也是在我們。我們到底是不是很複雜呢?是不是一心多用呢?有這麼多東西,我們是不是,要去懂那麼多不同的體呢?實在是同一個體。

「見思無明」,讓我們日常所看到的、所聽到的,人對人的感想,是情、是怨、是仇、是恨,這都在日常生活中,接觸到外來的境界,讓我們的內心起心動念。這先有外面的五塵,引起內心的意識,所以五識加上了意識,變成了「六識」,六根塵識。過程中就要看了之後要思考,這個「見」與「想」一樣,想、思,思想。我常常說過了,想,「相」一字在心之上,我們「見」也是啊;看外面很多的形態,放在我們的心裡,所以要經過思考。我們的思考很複雜,方向是正確、還是偏差?這都在見思、無明惑,這些見思、無明造成了惑,這與我們的法性,真如本性,其實還是同體。

因為我們真如本性,受外面這些見思、無明惑,將我們遮蓋住,而我們若沒有真如本性的體,我們也不會來這裡,我們乘著因緣來,這是一貫,我們造什麼因、業,而我們「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,這個業與我們的真如,還是帶著來。說:「我夢見了。」夢見只是單方面那些人夢見,我還是我在這裡。常常聽人說,夢見師父來與我說什麼。其實師父自己,我沒有離開去哪裡,我自己還是在這裡,我與那個夢好像沒有關係,不過,那裡的人與他有因緣,所以一場的夢境,說不定改變他的人生方向。同樣的道理,我們所造作的在外面,但是我們的真如還是在裡面,這是用這樣來譬喻。

所以見思無明與真如有關嗎?有啊,它在外面造作了之後,回歸回來,歸納第八識;第八識就是要去承擔,真如就要受這個煩惱。「八識」,這樣所造作了之後,來生來世還要再受它牽著走。因為我們真如本性,都還沒有得到,那個環境、那個因緣,讓我們出來。要不然我們若現在用功、用功,用功到了見思無明都去除了,回歸到我們的真如,那就是將來歸納到第九識;「第九識」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,那就是沒有染著,乾淨、無染,它就會歸入第九識。這也就是悟佛說,「我們聽什麼法,哦,我覺悟了;覺悟了之後,我會受用」。同樣的道理。所以叫做「黑」與「白」。每次,我們若聽人家,在皈依都會告訴他們:「皈」,反黑歸白,過去的錯誤要將它去除;現在的未來,我們要隨順佛法去走,這叫做「白。」就是覺悟過來之後,向善的方法,反惡歸善;這個善只是僅僅一個方向,我們要改變過去一切的錯誤,我們要向善的方向走,這叫做「反黑歸白」。

我們要修行,這就是我們的起點。這與見思無明,那就是黑的,我們要將它反黑歸白,那就是法性,我們的真如。所以無明、法性是會合起來,只要你將這個見解、無明,將它淨化了之後,它就是「同體法性」。就像「煩惱即菩提」,這我們也常常在聽,煩惱就是菩提,所以迷與悟只是一條線,是共一體的,我們若能夠了解,法就能夠很清楚。所以既然是這麼清楚了,「見思無明」,我們若是不清楚,就一直一直無量數就往塵沙,塵沙、煩惱,歸納起來是這麼簡單,「無明緣行」、「行緣識」……,這樣十二因緣。十二因緣到最後「老、病、死」,又往哪裡去?又乘業再來,而乘業再來又造作的是什麼?又是無明、塵沙、煩惱又滾,不斷再滾。所以從見思無明落入了惑,惑就很微細,「塵沙惑」。

我們有時候就這麼說:「啊,很濛」,我們常常聽到這個「塵霾」,塵霾就是塵沙非常微細,風稍為吹一下,遠方的地方,它風起沙就飛了。一直從外地,就像蒙古型那種沙漠,起風了,它能夠一直飛,整片都是濛的,它很細,細到你人站在裡面,外面的人看不到,站在濛濛裡面這個人的形影,這叫做塵沙。塵沙就是很細的沙,從遠遠的地方,起了風,從遙遠的地方,沙漠這樣風吹,吹過了萬里、幾千里,我們看到的就是一片濛,濛霧一樣。

有時候我們也能夠聽到,氣象局在報導,霾,這個霾的比率很高,今天看到的天空濛濛,就是這個東西。這種晴空本來萬里,我們看的、透得到的藍天白雲,甚至連那些雲全都沒有了,只有看到藍藍天空。其實連那片藍藍的天空,也是我們的錯覺,看到一片藍。虛空是很遙遠什麼色都沒有,只是我們的見思,以及外面的境界,很多很多的無明惑。所以,本來煩惱即菩提,「迷悟一體」,是迷,還是悟?其實就是在我們自己而已。

「豈有塵沙在見思外」。塵沙就是因為累積來的無明,這個無明就是由見思開始,本來是這麼簡單的東西,卻是在這個地方,用很多種的名詞來為我們分析。很多種,這個煩惱有深、淺,有我們眼前所看到的,讓我們立刻起心動念;有讓我們久久以來累積的,那個見思無明的習氣,將我們現在所看到的,它就很快速將我們拉進去思考,要如何對待?要如何去造作?這舊與新常常就這樣混在一起。就像塵沙,遙遠的地方,不知道是幾天前、幾天前,或者是幾年以前的風沙,一直飄、飄、飄揚,一直飄來到我們現在,這也說不定。總是我們在人間所看到的,一切一切的景象,不一定是現在,是累積來的我們的見聞、思想,就是一直累積來。

所以說「豈有塵沙在見思外」,本來我們都沒有。「哪有無明在二觀後」,哪有什麼無明,在空的或是有的呢?是「空觀」還是「有觀」?這種我們的觀念。其實在這個觀念,都經過了我們的心中,是知道或不知道?是長或短?以前如何錯綜複雜去累積來的,所以是空、是有?常常一句話告訴大家,應該是「真空妙有」,就像妙有是真空。在說虛空、太空、宇宙,同樣,我們有不同的名稱,但是它很開闊,我們怎麼會去看藍天白雲,或者是烏雲滿天?其實這全都是在世間的空、有相,是我們人去將它分析出來的,去將它分別出來的。所以我們若能夠,清楚了解「空」,因為有這個空間才有「有」。

真的我們明明就是有這個空間,但是我們精舍的空間有限,講堂裡面三、四百人;講堂外面,天井裡應該也上百人;還有我們的小靜思(大殿),小靜思才二、三十人,三、四十人,就已經很滿了。我們為了這樣,我們再開空間,透過了那個深井過來,就是我們的講堂,若再坐不下來,講堂再後面再空間,而離這麼遠如何說話有聽到?那就要經過科技,透過有線、無線,就能看到相、聽到聲。這不只是在我們精舍裡面,還又能夠翻山過海在國際間,到底多少國際間呢?這個時刻同樣聽,聽到師父現在說話的聲音;看,看到同樣,現在大家看的影像,這真的是真空,實在也是妙有啊!很奇妙的人世間。

所以「三惑」,我們到底是什麼呢?是空、還是有?我們學大乘法,就是要建立「中道」,「知道了、知道了。」「空」就是有這個空間的境界,就是我們人有過去的時間,有無量數的空間,所以造成了,我們現在人與人之間,因緣果報都是這樣過來。既然「有」,有我們現在,既然也認證「有」,有過去,那這樣我們應該道理都要清楚,將過去、現在會合在當中,這叫做「中道」,──不執空也不執有。其實「空」、「有」會合,是一個中道,就是真理。

所以我們「三惑既解」了,「見思」,見惑、思惑,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,這三項這個惑,三項若解了,「三觀必融」,就是空觀、假觀,將它會合起來叫做「中觀」。我們沒有排斥掉「假」,我們也不排斥「空」,過去的空,要如何不要執著在過去。我們若說過去有這樣這樣,卻是過去,我們要如何再回到過去呢?求不可得啊!算了。過去我們相信有這樣的因緣,現在我們要去追求未來嗎?我們現在的人生,未來呢?就要看我們現在如何的造作。所以,過、現、未來,也不需要如何追求,這輩子好好做,我們將來我們八識田中,到底我們要帶什麼在未來,我們就要看在我們現在。

現在不需要去追究過去是如何。我們相信過去我們也是凡夫,過去我們是很執著,所以我們今生此世,有很多不能了解的,我們還被我們的習氣,執著住,這都是過去將我們熏習來的。我們知道了,現在改就對了,趕快翻轉一個身,我們能夠三惑解除,不要再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不要再有空、假,我們應該要在中道,去看過去,顧未來,把握在現在,這樣比較實在。所以,若能夠這樣,是「三觀必融」。我們既知道過去,也能夠接受如何做在未來,這樣我們就通融起來了,自然「見思之外,別無塵沙」。我們現在心安穩定下來了,就不會有「蓬蓬颺」,這些塵沙在,所以就沒有塵沙了。

這些無明惑念就沒有了。一切將它改除,我對過去,我也沒有疑惑了,因為我相信,過去是這樣的因緣過來的。佛陀也一直說他過去的因緣,佛陀有過去的因緣,他是覺悟的因緣。所以,他覺悟,他累生世不斷修行,為眾生付出、付出,而我們過去就是迷,在眾生中造業起惑,人我是非不斷不斷這樣纏繞著,所以將我們綁來到這輩子。哦,聽到佛法了,我們了解,心開意解,趕緊將這輩子,佛法好好收入,時時提醒覺悟,好好來累積入群結善緣,行好菩薩道,不要執著自我。

前面一直說「零」,零就是沒有了,我們不要再執,每樣都是我的、我的,這是我做,我的功勞,這都不必執著,做對的事情,做就對了。這幾句字是這麼簡單,也這麼好做,對的事情,做就對了。做了之後無所求,心存感恩,我又完成了一件事情,歡喜了,這樣一場就過了。還有未來要歡喜的事情,同樣要投入人群,同樣會一一完成,時時感恩,時時歡喜,這就是法,所以請大家要很用心來看。

道理是這麼簡單,但是在文字來看,好像樣樣都不理解,經過這樣的解釋,應該就能夠很清楚,我們要好好用心。「見思無明同體法性」,這聽起來好像很深,其實就是這樣,煩惱即菩提,迷、悟本來是一體。我們若清楚,應該就沒有什麼很大的疑問。將前面的文,與要再說的經文有沒有關係?當然也是有關係,因為經典就是來解我們的惑。但是經典會用種種的文字,來為我們說,來為我們解釋,但是我們若沒有經過了,再更微細的解釋,我們往往就會無法了解,它內中的深理。

所以前面的經文說:「唇舌牙齒悉皆嚴好,鼻修高直,面貌圓滿,眉高而長,額廣平正,人相具足,世世所生,見佛聞法、信受教誨。」

唇舌牙齒
悉皆嚴好
鼻修高直
面貌圓滿
眉高而長
額廣平正
人相具足
世世所生
見佛聞法
信受教誨
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
這要形容一個人的這個形相,是這麼的端莊,讓人看到很有緣、很歡喜。「世世所生」,都在「見佛聞法」,就是接受佛的教育。因為他一直都有在聽法,前面一些唇、舌等等,不可喜相,那就是凡夫,凡夫是非、批評等等,惹人的煩惱,讓人一直起無明,無法了解真理,所以那個面目獠牙,是前面所說過了。現在人人就是五官端正,人見歡喜,生生世世都在見佛聞法,受佛的教誨。

來,接下來:「阿逸多!汝且觀是,勸於一人令往聽法,功德如此,何況一心聽說、讀誦,而於大眾為人分別、如說修行。」

阿逸多
汝且觀是
勸於一人令往聽法
功德如此
何況一心聽說讀誦
而於大眾為人分別
如說修行
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
在前面,更前面的經文,我們已經有看到「隨喜功德」。自己聽法、自己修行,而我們也會說。我們很喜歡聽,聽別人說法,雖然自己會說,我們也很歡喜讚歎別人所說。我們也很喜歡聽,我們也要趕快叫別人來聽;請人進來,不論是站著、坐著、讓位給人坐,讓人安心聽法。這我們也都說過了。不斷傳,不斷來呼籲,這樣從第一代這樣傳、傳,連接這樣一直傳下去。就像這樣不斷來聽法、聞法,這樣的人,在這個地方,佛陀再叫「阿逸多!汝且觀是,勸於一人令往聽法,功德如此」。

阿逸多
汝且觀是
勸於一人令往聽法
功德如此:
阿逸多
汝且觀自心
實求不可得
樂善之人
但勸一人
功德若此

佛陀再叫「阿逸多」,「你用心聽,你好好思考」。看看隨喜功德,因為開頭,佛陀讚歎隨喜功德,阿逸多他就有疑問,問佛:「只是僅僅隨喜,就有那麼大的功德是嗎?」佛陀就才開始,告訴他們隨喜的功德,連續延續到第五十代。就這樣開始一直說到現在。所以,「阿逸多!」佛陀叫。「你再好好想想看,勸一個人令往聽法,這功德就已經這麼大了,你們要用心思考。聽法之後,一定要再思考。」所以,佛陀就說,「阿逸多,汝且觀自心」。你自己也來想想看,要發心談何容易啊,實在「實求不可得」。

就像剛才在告訴大家,「見思無明同體法性」。我們平時在日常生活,只是這幾個字,我們就很少會去想到。早上所聽到的,我們就會讓它疏忽掉了,我們哪會記得,「煩惱即菩提」呢?整天都是煩惱,我們要轉一個念叫做菩提,也不簡單。在這個迷與悟之中,我們日日在面對。所以,「阿逸多,汝且觀自心」。佛陀是這樣與阿逸多來說話,其實是在告訴我們,要告訴我們「實求不可得」。要平時將這些法都放在心裡,實在很難得求,實不可得,也無法求,也是沒辦法這些法看到,我們就很歡喜。這實在是要隨喜功德,實在是不簡單。

所以「樂善之人」。只要有那種,很樂善布施這樣的人,就是心胸很寬大這樣的人,「但勸一人,功德若此」。那種心量很寬大,這樣的人,他,只要他勸一個人去聽經,這樣的功德就很大了。我們平時聽經,「聽懂嗎?」「知道了、知道了。」但是只是現在知道,離開了講堂,可能我們這些法就又不記得了。「你來聽法,很好啊。」我們不會去想到,「很好,我要再趕快邀人來聽。」這會比較困難。比那個,「你來聽法,很好,讚歎你一下」,但是我們不會去想:這很好的法,是不是我還要再找人來聽。其實要讚歎人就已經不簡單了,何況要再去找人來聽法,更加不簡單。尤其是一個一直到第五十代,這實在是,不是很容易。所以這個地方說,「何況一心聽說、讀誦,而於大眾為人分別」。

何況一心聽說讀誦
而於大眾
為人分別:
何況始終一心念道
誦經聽法師說
受持讀誦
於大眾中
分別解說
是為自利利他

只有隨喜一下,很好。而這個隨喜人家的人,自己明天會再來嗎?我會再來聽經嗎?我自己也不知道。甚至我每天都要誦經,是不是明天,還有因緣能誦經嗎?誦經之後,還能夠在大眾中分別說法,我有可能嗎?這種,「阿逸多!你好好想。」我們自己是不是有這樣,這麼殷勤能夠聽法?能夠勸人來聽法?自己不只是勸聽,我們還要讀誦;我們還要在大眾中,還能夠分別,我們有沒有辦法這樣?這種聽經,始終一念。「一心念道」。聽法之後,我們有辦法一心念道嗎?「經者,道也;道者,路也」,聽經聽了之後,我們是不是能身體力行?一心念道,我們有依照法所教的教法,我們去身體力行,能不能這樣呢?

或者是在聽法、念法,再聽法師說法沒有退轉,能夠受持讀誦。除了聽又讀,在大眾中自己讀,也在大眾中讀,我們有辦法,再為大眾分別解說嗎?這就是若能夠這樣,就是自利也是利他。我們若只是自己說的自己聽,隨喜叫人聽一下,這是比較簡單;但是,我們是不是有辦法,又在大眾中來分說?

如說修行:
如經所說
以修其心
前人如此
順教奉行
勸者得益
何可校量

「如說修行?」「如經所說,以修其心,前人如此,順教奉行,勸者得益,何可校量」,我們有辦法這樣嗎?照這本經所說的法,我們依教奉行,如法修心,我們有辦法嗎?這段經文都叫我們自省,自己反省看看;我們聽到這個經、法,我們能夠隨喜別人,而我們能夠勸人來聽,而我們自己,是不是也能夠這樣聽、誦。而說,又能夠說,如是說,我們說得到,我們做得到嗎?如經典所說,我們「以修其心」,我們有沒有這樣做?「前人如此,順教奉行」。前面的人是這樣,而我們後面的人,是不是也是這樣?我們教第一個,第一個人是不是這樣?何況傳第二、第三,是不是人人都這樣呢?「勸者得益,何可校量」。我們若能夠這樣「順教奉行」,你勸人,自然你也有利益。前面的第一位、第二位,你一直教下去,教到第五十位,回過頭來看,人人都是這樣,這真的是功德很大。不是在那裡說有數量可比較。

我們那一天說過了,前面不是只有一個人,前面,是直的。橫的來說是普遍。我們要從一代一代,從一代的無數人說下去;第一代的無數人接受了,身體力行,第二代的無數人,就是這樣一代一代下去。「前人如此,順教奉行」。前面的這一群人是這樣,接受這個教法也是身體力行,這樣「勸者得益」。你勸人的人,看到他們這樣,一輩一輩一直接下去,當然勸的人有功德,前面所勸人的人,功德更是大。因為量很多,這無可比量,功德無量。

此釋舉劣成勝
謂勸一人聽法者
所獲色相莊嚴之報
只為劣果
舉此
正以釋成自能聽說
並勸眾如說修行者
之功德殊勝也

這就是在解釋,「舉劣成勝」。我們從凡夫開始什麼都不懂,好好來培養,將那些面目都非,唇、舌、牙齒,說人的是非,誹謗人的錯誤,慢慢將他接引到,讓他能夠說好話,說到面目五官都端正了,這就是說,最初要如何去教育、勸人?這些都是凡夫,我們將這些凡夫,耐心一直教育他們,教育到人人面目端正,教育到人人入群隨喜,說法、聞法,勸人聽法,能夠到這樣,這叫做「舉劣成勝」。

這就是從勸一人,就是勸這樣的人,從凡夫開始不斷不斷,耐心耐心一直勸,到了聽法,聽法聽得很清楚,改變了,青面獠牙變成了,轉一個身,就是這麼的美好、端正的態度,這就是「所獲色相莊嚴之報」。這不是一生一世,我們要多發心。何況說今生此世我們更要再,對一個人,我們要如何度他,不要輕易放棄,要鍥而不捨,對這群人。我們都要發這樣的心,有因緣,我們就要度他們。所以,「勸一人聽法者,所獲色相莊嚴之報」,就是這樣,這就是劣果。前面還未聽法以前,那就是凡夫,將這些凡夫,勸他們到懂得聽法,懂得勸人來聽法;自己會說法還能夠隨喜,這些人已經獲得到莊嚴了。

這就是我們要好好,我們要來隨喜勸導,要不然人人本具佛性,要再向誰說話呢?就是向這些迷茫的人說話。要不然「煩惱即菩提」,人人本具佛性,就是我們已經迷掉了。總而言之,我們用這樣的方法,「舉此,正以釋成自能聽說」。成就自己能夠聽,也能夠講,這就是要不斷自我訓練。我們要勸人來聽經,自己也得要聽經;我們要如何去度人,我們自己也還得要自度。所以,我們要感恩,眾生即是菩薩的道場,就是在這裡。「自能聽說」,自己要會聽,又自己要會說,「並勸眾如說修行」,自己會聽、會說,又勸很多人能夠來聽、來學說,這個功德真的是殊勝。

各位菩薩,學佛說起來是很深,但是分析開來實在是很淺顯。說起來,要說的煩惱無明、見思惑,就是說幾年來分析,就像塵沙一樣,要一一來說實在是很多。看我們人有多少煩惱,如何的分析,其實將它濃縮會合起來,只是在「見思無明」,其實是「同體法性」。煩惱很多,其實回歸來就是「菩提」,實在是「迷悟一體」。只要我們日常生活,聽了之後下(殿)來,很多事情,這些是不是無量的塵沙煩惱,在我們的心中呢?回想在「菩提」,「煩惱就是菩提」。這麼多,若沒有想到菩提,煩惱就「蓬蓬颺」。「菩提」就是覺,我才聽法,我應該了解、透徹。總而言之,聽法就要很用心、很透徹、很了解,自然就能明白道理。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。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8年10月18日~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40329《靜思妙蓮華》煩惱菩提 迷悟一體 (第1643集) 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