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40401《靜思妙蓮華》見聞隨喜 深心信解 (第1644集) 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4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40401《靜思妙蓮華》見聞隨喜 深心信解 (第1644集) 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40401《靜思妙蓮華》見聞隨喜 深心信解 (第1644集) 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   20240401《靜思妙蓮華》見聞隨喜 深心信解 (第1644集) 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 Empty周一 4月 01, 2024 11:43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4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40401《靜思妙蓮華》見聞隨喜 深心信解 (第1644集) 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40401《靜思妙蓮華》見聞隨喜 深心信解 (第1644集) 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   20240401《靜思妙蓮華》見聞隨喜 深心信解 (第1644集) 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 Empty周一 4月 01, 2024 12:30 pm

20240401《靜思妙蓮華》見聞隨喜 深心信解 (第1644集) 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

⊙得生世人間,雖未適佛,但得聞佛法,讚歎菩提,及大乘妙法。彼人聞已,則歡喜信樂,以此聞法,為法增上緣,故樂佛法智慧,發菩提大直道心。
⊙諸眾生既聞法已,又能起於正信心,思惟其義,依教修行,甚為希有,是為世間最勝難能可貴之寶。
⊙「阿逸多!汝且觀是,勸於一人令往聽法,功德如此,何況一心聽說、讀誦,而於大眾為人分別、如說修行?」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⊙「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若人於法會,得聞是經典,乃至於一偈,隨喜為他說。」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⊙若人於法會,得聞是經典:若人如是,能於法會多參與,有說法處,得聞是大乘經典,甚深妙法。
⊙乃至於一偈,隨喜為他說:甚至得深心信解,得一句一偈之義,於見聞間,心常隨喜,即便為人解說。
⊙「如是輾轉教,至於第五十,最後人獲福,今當分別之。如有大施主,供給無量眾,具滿八十歲,隨意之所欲。」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⊙如是輾轉教,至于第五十,最後人獲福,今當分別之:始自一人轉至五十。約第五十舉末比初。
⊙如有大施主,供給無量眾,具滿八十歲,隨意之所欲:給無量眾其事大也,滿八十歲,其時長也。隨其所欲皆施之,其功多也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得生世人間,雖未適佛,但得聞佛法,讚歎菩提,及大乘妙法。彼人聞已,則歡喜信樂,以此聞法,為法增上緣,故樂佛法智慧,發菩提大直道心。

得生世人間
雖未適佛
但得聞佛法
讚歎菩提
及大乘妙法
彼人聞已
則歡喜信樂
以此聞法
為法增上緣
故樂佛法智慧
發菩提大直道心
諸眾生既聞法已
又能起於正信心
思惟其義
依教修行
甚為希有
是為世間
最勝難能可貴之寶

我們要用心,「得生世人間,雖未適佛」,我們現在離佛世是二千多年,不過我們很有幸,能夠生在世間,尤其是我們人與人之間,我們彼此都有共同志願。在佛法中信佛法、聞佛法,雖然我們是沒有與佛見過面,不過我們也是有聽到佛法,所以「但得聞佛法」。我們聽到佛法之後,我們要讚歎,讚歎這菩提道。這條菩提道,大直,是很開闊,很大條的道路,能夠讓我們暢通無阻向前前進,安全道路,這是堪得我們要歡喜。

何況我們「及大乘妙法,彼人聞已」,不只是我們已經走在佛法中,尤其是我們所走、所學習是大乘妙法。所以「以此聞法」,我們就是要感覺很殊榮,很特殊,很榮幸的事情,所以我們要歡喜,我們要信樂。因為我們有因緣聽法,我們又能夠遇到大乘法。

所以「為法增上緣,故樂佛法」,因為我們在這個法中,能夠遇到大乘法,這是有法的增上緣。要不然佛陀說法四十二年間,都是應機逗教,所說的法,是應人所需要的那個時候,他為他們所講的法不是佛的本意,四十二年間是「隨他意」說;隨他意說,就是應人的根機所說的法。四十二年後,轉入大乘《妙法蓮華經》,這是佛的本懷,是「隨己意」說,是從佛陀內心本懷,想要說的話,這樣說了,這是增上緣。我們既入佛法中,我們又能夠聽到佛法,又是很特殊的因緣,再聽到大乘法。你想,這因緣豈不是很特殊呢?也是增上緣,很特殊的因緣,讓我們增加能夠聽到這樣的法。所以,「故樂佛法」,我們要更加歡喜,更歡喜有這麼殊勝大乘妙法,讓我們聽到了,讓我們得到了。聽,我們要入心;入心,佛法就是我們所得的,我們若沒有入心,聽了、過了,法與我們一點點都沒有關係。我們若聽,入我們的心,甚至我們身體力行,這個法用在我們日常生活中。這是什麼法?佛陀教菩薩法,他暢他的本懷,向眾生講法,講的是菩薩法。

所以「為法增上緣,故樂佛法」,因為《妙法蓮華經》,是佛陀將他內心,想要說的法說出來。也是佛佛道同,每一尊佛來人間說法,就是為了要講《法華經》,佛出現人間,就是教導眾生要行菩薩道,這是每一尊佛的目標。所以我們要很慶幸,我們在這時能夠聽聞佛法,甚至所聽的是佛的內心話,所要教導我們行菩薩道,所以我們要很珍惜。

「智慧」。開啟我們的智慧,「發菩提大直道心」。這條路是這樣,與我們的因緣是這麼殊勝,是來啟發我們的智慧,讓我們能夠了解:人生啊,你計較再多,在計較的過程是增添煩惱。在計較的過程,所說的都沒有好話,這醜化人生,我們應該要美化人生。佛法聽入心,得佛法在我們的生活中,凡事看開善解,不要計較,人生幾何?才有多久的人生,何必計較呢?人生無常,計較的過程,是不是我們都已經得的到呢?是勝是敗都不知道,何必惹來人間一次再一次的,煩惱無明這樣纏著,生生世世彎彎曲曲,為什麼我們要做這樣的人生呢?很辛苦啊!

唯有佛法教導我們,開啟我們的智慧,人生的方向看得開、走得通,這叫做「智慧」。智慧啟發起來,發菩提萌,那個覺性讓我們啟發,佛法如湧泉,不斷不斷佛法浮現,待人接物等等,就有方法度化眾生,這就是智慧。「發菩提大直道心」,因為我們的心很直,我們沒有彎彎曲曲,我們專心一志就是要到菩薩道,我們虔誠的心奉持佛所教化,就是這麼簡單的大直道心。這個大直道心就是智慧,一起心,動一個念,無不都是智慧啟發起來,所待人接物沒有離開,這條菩提覺道的軌道中,所以這條軌道是很廣闊,讓我們的心開闊了,這就是菩薩法。

所以「諸眾生既聞法已,又能起於正信心」。我們大家人人都是凡夫眾生,而我們既聞這個法了,聞法之後,我們又再啟發我們的心,深心信解,所信解的是正心,正信的心,這是很不簡單。法是層層疊疊,不斷不斷重複,無不都是要讓我們,能夠念念增長我們的智慧,這就是佛陀的用心。凡夫聽一漏萬,聽一項法了,但是很快就將它漏掉,漏得光光了,所以叫做「掛一漏萬」。聽一個法,但是那無明,不只是法沒有聽進去,日常生活人我是非,無明更多來。「哎呀!你不是在聽法嗎?豈需這樣計較呢?」「聽法歸聽法,計較歸計較,聽法與計較好像是兩回事。」

其實聽法就是要讓我們通達,不要計較,這叫做「有法度」。我們聽到法,有法入我們的心,我們自我度化。哎呀!這些問題來了,我已經有聽到這樣的法,我應該要自受用,要「有法度」。聽法入心就要度化自己,所以要度。不要法聽了,聽法歸聽法,人事歸人事。若這樣你聽再多法,對我們就是一樣,凡夫還是凡夫,「無法度」,無法「轉凡成聖」,這是很可惜。所以我們要思惟,好好思惟,靜思惟,好好靜下我們的心。好好來想想看,我們現在所聽的經,它的教義,它如何教我們?道理是什麼?我們有沒有接受?我們有在利用?我們真的要時時靜下心來思惟,我們到底是不是,有「依教修行」呢?有沒有?自己檢驗自己,看看我們今天聽的話,今天我們有受用嗎?昨天聽過的,昨天的事情,我們待人接物又是如何呢?昨天的待人接物,今天我們聽到這樣的法,那個事與今天聽的理,有沒有會合?

這就是我們要常常自我警惕,檢驗自己,稍微自己檢討一下,體驗自己與這個理有沒有會合。所以我們要時時「思惟其義」,自己要好好思惟,昨天、今天,今天聽的道理與昨天有會合嗎?這叫做「思惟其義」,是不是我們有「依教修行」呢?法聽了之後,我們是不是落實身體力行嗎?聽經是聽道理,「經者,道也;道者,路也」,為我們指引的道路,我們有沒有走過來?我們就要時時用心。

所以,「甚為希有」,我們所聽的法,真的是很堪受用,值得我們來用,因為這個法「甚為希有」。「最勝難能可貴之寶」,到底我們有沒有珍惜這樣的法?這大乘的妙法,是世間最勝難能可貴的寶。身外的物資,說不定我們擁有一切,但是帶不去;唯有我們,我們聽的法入心,這才是真正我們帶去來生來世,我們能夠這樣來來去去,會合著我們真正的法。

就像過去佛陀的時代,有比丘很用功,聽法聽了之後,記入心,不斷不斷背誦,佛陀今天所說的法,他今天就是不斷來背誦,佛所說的法,也都在樹下、樹林的裡面,經行或者是靜坐,無時無刻就是在誦念,佛陀今天所說的教法。就是這樣,一隻鳥飛來到那棵樹的樹上,樹下,石頭的上面,坐著的是這位比丘。這位比丘不斷不斷,反覆誦念佛陀所說法,這隻鳥認真認真聽,聽得法喜充滿,到達了忘我的境界。

樹的後面有一個人,一位獵師他在打獵,就是看到那棵樹上那隻鳥。他從背後,那個槍,獵槍對準了,這隻鳥不覺不知,就是這樣一槍,鳥就摔下來,就這樣中槍往生了。但是這隻鳥那一念心,樂法聞法,法喜充滿這個心。雖然中槍了,牠忽然間轉生天堂,這當中都沒有掙扎,沒有起恨心,總是帶著那分法喜充滿的心,轉一個身,生天堂;在天堂,這個身形莊嚴,在那個地方所受的天樂。自己靜下來想想看,「我是何德何能,能夠生來天堂呢?」回想一下,「是啊,我是聽法,聽得法喜充滿,忘我的境界。哎呀,我感恩啊,感恩這位比丘他的用功,他不斷念誦佛陀的法,所以讓我聽得歡喜,轉一個身能夠生在天堂,我應該要回歸,向著比丘,去感恩他。」所以,他就這樣化,化一個身來到比丘勤修的地方,向著這位比丘膜拜頂禮!向比丘說,感恩啊。

而比丘忽然間接受到,這位這麼的陌生,尤其是這麼莊嚴的人來到面前,一直向他膜拜、感恩,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?他就是這樣在問:「我不認識你,你是什麼事情向我感恩?」這位天人將那個前因是鳥的身,後果,現在是得到天人的身;中間是聽他誦,誦持佛所說的法而歡喜,將這段來向比丘說。比丘覺得,哪有這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呢?佛陀從後面走近來,「有啊,這就是一念隨喜,所得的功德,是深心信受,一念隨喜功德。」

想想看,這段的故事,與我們剛才所講過的,我們真的要信受,信受在佛法,這真的是很難得,難得的佛法,是「最勝難能可貴之寶」。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來體會,要相信佛所說的教法,是無上至高,是我們人生所帶來生來世。因為你聽法之後,你有在身體力行,你若有身體力行,那就是修功德。

內修、外行,將佛法,我們一一收入我們的內心;將我們日常的生活、待人接物,這樣一一就是身體力行,付出去了,這叫做功德。向內用功、向外修德,這叫做功德。這個功德是我們生生世世,「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」。轉識成智,你只是一直與人在那裡計較,是世間的意識,這個世間的意識,就是造我們的業力,我們轉這世間的意識,變成智慧,這叫做功德,也叫做智慧;有智慧,才有辦法身體力行,有功德,大家要真正用心。人生是很辛苦,計較世間事、世間物,真正是苦啊;有時候在聽,也聽得很辛苦,解又是解不開,也是很累,很辛苦啊!所以人間苦,苦在不能解開煩惱,這不是今生苦,來生還是這樣帶去苦,這是很苦。佛陀說苦啊,「苦」,我們要知道,所以「集」,就是這樣集,集了種種事物,人、事、物在那裡一直計較來的,集了這些,所以我們結果還是再來受苦。

我們若有聽法,知道苦了;苦的原因,就是因為集了人、事、物,讓我們這樣纏著很多的煩惱,所以我們應該要「滅」。要如何滅掉了,我們與他過去的交結,這輩子我們要趕緊化解,因為這輩子有聽到佛法了。佛法這麼的微妙,為我們解釋,過去因、現在緣、未來果,這個因緣果報,為我們分析得這麼清楚,那些過去我應該要想辦法,今生解開了,我來生就能夠了一樁事情。看看悟達國師,修行十輩子逃不過,同樣因緣果報也是一樣要報,不如現在了解佛法,現在接受、現在解開,來生不要再迷在,再受業將我們纏。這大家要能聽清楚。所以說這些就是法,希望我們大家在妙法中,《妙法蓮華經》,是對著人間世事的法;我們人間世事也得用這樣的法,知一而解千萬法,不要聞千萬不知其一,永遠也還在那裡在纏。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,這個法我們要依教修行,「甚為希有」。這個世間的法最為勝,《法華經》就是最勝、最可貴的法寶,我們要用它。

我們前面的經文,也是這樣告訴我們:「阿逸多!汝且觀是,勸於一人令往聽法,功德如此。」

阿逸多
汝且觀是
勸於一人令往聽法
功德如此
何況一心聽說讀誦
而於大眾為人分別
如說修行
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
前面所說的法,只要你發一個心,能夠勸人去聽法,功德就這麼大了。前面說能夠五官端正,人人歡喜看到你。就像這樣,只是你勸人去聽法,就能夠得到這麼好的報了,何況我們自己的內心解冤釋結。勸一般的人去聽經,不如還是勸,過去與我們有什麼樣的瓜葛,我們能夠心開意解,我們又能夠勸他去聽經,這個功德更大,加倍再加倍的大。這就是聽經,勸人去聽經的功德,勸一般的人去聽經,這樣就有功德了,何況,何況平時彼此排斥,我們能夠化解心的怨與恨,再回過頭來勸他去聽法,你想,光是我們聽到就很敬佩,這就是功德。

「何況一心聽說讀誦」。我們能夠勸人去聽經,就是這樣的功德那麼大,何況又我們自己,也是一心深心信解,不斷聽法。不是只有勸人去聽,而自己不想要去了解,不想要去聽,一定自己也得要一心信解。因為你一心信解,你這樣虔誠勸人聽法,這樣才是真正勸聽,要不然只是隨喜勸聽,這樣的功德就是這樣而已。但是我們自己要再精進,所以說「何況一心聽說、讀誦」,自己要再加倍用功,「而於大眾為人分別」,不只是勸人去聽經,我們自己也會說法。我們自己也能夠向人人來開講,能夠說話,也能夠說法教他如何修行,這才是真正的大功德。大家法要聽清楚。

接下來這段經文就這樣說:「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若人於法會,得聞是經典,乃至於一偈,隨喜為他說。」

爾時
世尊欲重宣此義
而說偈言
若人於法會
得聞是經典
乃至於一偈
隨喜為他說
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
長行文上面已經說過,但是這些文很重要,佛陀要再用偈文再重說一次。世尊就是這樣重複,因為這個法很重要,希望人人聽進去永遠記住,這叫做銘刻心版。我們人人的這個心,將我們聽到的話就像刻在石上,或者是刻在金、銀、銅的上面,永遠不會被磨滅掉,這叫做「銘刻心版」。我們要常常記得。是什麼事情呢?「若人於法會,得聞是經典」,這是重複再說的經文。

若人於法會
得聞是經典:
若人如是
能於法會多參與
有說法處
得聞是大乘經典
甚深妙法

有人若能夠多參加,有說法的地方;有人在說法,而我們,雖然我也會講經,我也能夠為人講,但是有這個的因緣,那裡在講經,有人講經,「來啊來,趕快去聽經」。就像這樣能夠「有說法處,得聞大乘經」。那裡有在說這樣的大乘法,你們要趕快去聽。就像多寶佛,從東方迢迢與塔俱來,只僅僅一項,就是要證明釋迦牟尼佛,講說《法華經》是微妙無上,是佛佛道同,很重要的一部經典。同樣的道理,現在我們自己聽經,也已經銘刻在心版裡,我們自己也很用功,也是這樣在說法,但是還有人在講經,是大乘法,我們要趕快鼓勵大家,趕快去聽「甚深妙法」。

乃至於一偈
隨喜為他說:
甚至得深心信解
得一句一偈之義
於見聞間心常隨喜
即便為人解說

「乃至於一偈,隨喜為他說」。雖然那個地方在講妙法,我們勸人去聽,甚至一個偈文,我們也隨喜,「這段說得很好,這段偈文他濃縮,將長行文,將這個義,幾個字就將它表達出來,這叫做偈文。我們聽到這個偈文,我們也隨喜,隨喜,甚至「深心信解」。不是聽過就過了,我們要常用在心中,深心信解是多麼重要啊。聽到的法,就要入我們心很深,我們的記憶才能夠很深,這個法,我們才能夠真受用。所以一偈一句,我們都要隨喜,深心信解,「得一句一偈之義」,我們都要很深去相信、去了解。很歡喜,每天就是法喜自在,所以見聞,「於見聞間,心常隨喜」。

就像那隻鳥,就是在那裡聽得這樣,陶醉在那個地方,忘我的境界,這獵人一槍將牠射下去,心都沒有其他的念,還是法喜充滿。這就是「深心信解,一句一偈之義,見聞間(心)常隨喜」。能夠用這段文,用那隻鳥,我們能夠去體會到,畜生類聞法就是那麼深心信解,心能夠那麼隨喜。想,我們人呢?當然我們也要隨喜,我們也要鼓勵大家聽法。我們也要時時落實在生活中,見人、做事,我們都能夠為人說法。什麼樣的境界都有機會說:「我今天聽到是這樣,我們手邊在做,我的心得、我的信解,是這樣這樣。」這也是同樣在行動中在說法。來,下面再接下來,因為這是偈文比較簡單。

我們前面的經文也有聽過了,現在我們再記憶,再記誦一次:「如是輾轉教,至於第五十,最後人獲福,今當分別之。如有大施主,供給無量眾,具滿八十歲,隨意之所欲。」

如是輾轉教
至於第五十
最後人獲福
今當分別之
如有大施主
供給無量眾
具滿八十歲
隨意之所欲
《法華經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》

大家讀到這段經文應該也能夠回憶,過去勸人聽法,第一代、第二代到第五十代,這種最後到第五十代,那個法都對準沒有偏差,就像這樣,那個人,第五十位沒有偏差這個人,現在佛陀的讚歎,就等於法經過五十代沒有偏差。

如是輾轉教
至于第五十
最後人獲福
今當分別之:
始自一人
轉至五十
約第五十
舉末比初

「舉末比初」,這就是表示第五十人,這個法延續到第五十代,同樣還在聞法,見聞隨喜,同樣,同樣這樣一直延續下去。這與初,第一個,那種的熱情,勸聽,勸人去聽法,自己自修、勸人修,見人修行,我們也都隨喜。這種的心態,從第一個人,一直勸到第五十個人,第五十代這個人,又與第一代都一樣。這段經文大概,就是要這樣告訴我們,輾轉,一個再轉過一個,能夠輾轉到到第五十個人、五十代。所以最後那個人獲福,所得到的福,佛陀就這樣,一一來分別為大家分析。

如有大施主
供給無量眾
具滿八十歲
隨意之所欲:
給無量眾其事大也
滿八十歲
其時長也
隨其所欲皆施之
其功多也

「如有大施主,供給無量眾,具滿八十歲,隨意之所欲」。「給無量眾」,一直不斷供給大家,給大眾,所以這樣一直延續到八十歲,八十歲,很長的時間了。這樣那個時間的長,「隨其所欲皆施之,其功多也」,佛陀就要說他功德無量了。這就是要知道,法若能夠收入心來,長長久久,在我們有生之年,都沒有讓它偏差,我們來生的因緣,又能夠將這個正法再接下來。若能夠這樣生生世世,那功德無量啊!

各位,真的聞法,要常常很深心信解,攬在我們心中,銘刻,很深要刻著。聞法隨喜,要很虔誠,聽法要很用心,這樣就功德無量了。光是那隻鳥,這樣聽到歡喜,法喜充滿,這樣福也很大,何況我們在修行,我們要用心,我們要聽法,將這個大乘法入心。我們難道能夠心散掉呢?所以散心雜念,真的我們一切一切就很難消。所以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。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8年10月19日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40401《靜思妙蓮華》見聞隨喜 深心信解 (第1644集) (法華經·隨喜功德品第十八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