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40430《靜思妙蓮華》明耳根聞 悉能解了 (第1665) (法華經·法師功德品第十九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80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4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40430《靜思妙蓮華》明耳根聞 悉能解了 (第1665) (法華經·法師功德品第十九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40430《靜思妙蓮華》明耳根聞 悉能解了 (第1665) (法華經·法師功德品第十九)   20240430《靜思妙蓮華》明耳根聞 悉能解了 (第1665) (法華經·法師功德品第十九) Empty周三 五月 01, 2024 9:45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80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4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40430《靜思妙蓮華》明耳根聞 悉能解了 (第1665) (法華經·法師功德品第十九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40430《靜思妙蓮華》明耳根聞 悉能解了 (第1665) (法華經·法師功德品第十九)   20240430《靜思妙蓮華》明耳根聞 悉能解了 (第1665) (法華經·法師功德品第十九) Empty周三 五月 01, 2024 11:33 am

20240430《靜思妙蓮華》明耳根聞 悉能解了 (第1665) (法華經·法師功德品第十九)

⊙諸佛心常柔軟語,為眾常說麤細法,藏通別圓觀機說,圓教微妙真諦法,終至皆歸第一義。
⊙一念無明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麤。三細,根本無明相;六麤,枝末無明相。
⊙如來為諸眾生善惡法,細謂之善法,麤則惡法。
⊙「三千大千世界中,一切內外所有諸聲,雖未得天耳,以父母所生清淨常耳,皆悉聞知,如是分別種種音聲,而不壞耳根。」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》
⊙「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父母所生耳,清淨無濁穢,以此常耳聞,三千世界聲。」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》
⊙爾時,世尊欲重宣,此耳根清淨義,而說偈言。
⊙父母所生耳,清淨無濁穢:此重頌父母所生肉耳,雖是肉耳,清淨明了,無濁穢,無所染著。
⊙以此常耳聞,三千世界聲:以如是依經文句,明耳根聞,三千世界聲,皆悉聞識無錯謬。
⊙「象馬車牛聲,鐘鈴螺鼓聲,琴瑟箜篌聲,簫笛之音聲,清淨好歌聲,聽之而不著,無數種人聲,聞悉能解了。」
⊙象馬車牛及清淨好歌聲,觀一切諸法皆無音聲語言,常寂滅相。
⊙無數種人聲,聞悉能解了:以智分明,善解人意;聞其語音,即知其德,聞慧兼修,得聞總持。
⊙鐘鈴螺鼓聲,琴瑟箜篌簫笛聲,外報之音聲。雖聞無著,不壞耳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諸佛心常柔軟語,為眾常說麤細法,藏通別圓觀機說,圓教微妙真諦法,終至皆歸第一義。

諸佛心常柔軟語
為眾常說麤細法
藏通別圓觀機說
圓教微妙真諦法
終至皆歸第一義

用心哦!看看佛陀,佛心就是時常時常,都是用柔軟心與善順的語言,這是佛心的境界。但是面對著眾生,佛陀也是為眾生常說麤細法。講法也要應機逗教,善惡的眾生,難調教,佛陀也要以善惡法來講、來調伏眾生。「麤」就是惡,惡法,比較粗淺,也就是愈麤,犯的業力會愈重;若是「細」,就是凡夫,他有犯惡,但是比較微細,這也就是像在說因緣果報。重因、重緣,重的果就得重的報應;若是輕因、細緣,所受的報就較輕。凡夫啊凡夫,誰能夠無業,人人都有業。所以在這個人間裡,有的人看起來好像富有、自在,可要知道,都還是一樣有細膩的辛苦。

有的人很富有,什麼都俱全,什麼都很好,就是身體有缺陷,或者是因緣不如意等等,這也就是「細」,同樣也是在因緣中。有的人一生下來,就是很大的折磨,五根不俱全,貧困苦難中,一生的遭遇等等、等等。人間都看得到,感受得到,「啊,這個人很可憐,要幫助都不知道要如何幫助起」,要遇到好緣也很難。就像這是惡,惡就是「麤」,不只是在人間,再更惡一點,連來人間的機會都沒有。佛陀為我們分析,人間總是凡事,我們都要很清醒,善惡分別清楚,哪怕是我們今生此世,所受到的不如意,我們要再想:幸好現在知道了,這也是我們自己的業,放寬吧、放下啦,改變一下生活、看法,我們心會較寬。知因果報,自然心就會放寬,這也就是對治的方法。佛陀為眾生就是常說麤細法,看眾生的根機,用什麼方法來講話。要不然,諸佛從內心的世界,無不都是柔和善順的柔軟語,只是為眾生,有時候就是要用這樣,因緣果報,善惡兼施,這總是法要看。

「藏通別圓」;眾生的根機各不同,佛陀依照根機來說法,後來編輯的時候,再到後來的學佛者,就將它分別了;分別佛陀說的這些類,將它列入「藏」,「藏教」。就將它列入「通」,這根機,中、小教能夠將它列入,隨他的根機設別。「別教」,就是更加將其他無法接受,特別的教法。若是「圓」呢?「圓教」就是根機很大,他能夠接受所有的法,都通通接受,沒有分別,叫做「圓教」。就像我們這面圓鏡,山來照山,海來照海,山河大地,是動物、是人物,這面鏡通通攝受,這大圓鏡的境界。若是我們根機還未很圓滿,總是自己去作分別,所以會很辛苦。當然我們很期待,我們人人的根機都是圓融的,什麼法,我們都能夠接受來。好好用我們自己的清淨本性,接受到法,我們能夠好好圓、概括起來;了解是非在人間,人間如何來應用這個法?在什麼根機的人身上,我們引導他進來。不只是自修,概括全都修,也應根機,我們也能夠度化。這樣的根機很不簡單。

所以「圓教微妙真諦法」。到了圓教了,真的那個看法、想法,完全與一般的人不同了,佛陀對這種的人,就是完全所有的教法他傳了,這叫做「圓教」。佛陀所說的教法,概括、收納下來,真諦妙理。所以微妙的真諦法,這種真諦妙理,真諦的法,天地萬物,所有、所有的法都完全收納,應用在人間眾生所需要的。是心靈的輔導,或者是生活上的困境呢?要如何去救拔他,「苦既拔已,復為說法」。他有什麼困難,先幫助他一下,讓他先解開了眼前的困境,之後,才再一分一寸,步步來為他分析、教育。這就是佛陀對這樣根機的教育,是很微妙,用心啊,很微妙。

所以,對方受教的人,更是能夠接受到這個「真」──微妙真諦的法,這心能夠印到身。若是用這個語言來說,一般的人就說:「哦,這是密傳。」其實法都一樣,只是言詞分別,所以就用名詞、文字,來將它分開,其實都是一樣。只要能夠改善眾生心靈煩惱,改善眾生行為的錯誤,這就是最好的法。所以若能夠圓教接受,「終至皆歸第一義」。我們若能夠了解法就是這樣,自然我們最後還是法的第一義,我們就全都清楚了。佛為眾生說法,無不都是要圓滿的教育,無不都是讓我們人人入第一義,是至高無上的真理,這是佛陀為眾生說法最重要的。

一念無明生三細
境界為緣長六麤
三細
根本無明相
六麤
枝末無明相

所以,我們眾生,人人本來都是清淨明朗的佛性,就是這樣一念偏差了。這一念,以前常常告訴大家,「一念無明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麤」,大家不知道還記得嗎?一念,就是我們大家本來是清淨無染,只是這欲界,欲界很多很多種的欲,聲塵、色塵這個欲來誘引,受這個欲誘引,那就會一念無明起。不論是聽聲、看形等等,聲色中起動了我們一念心,所以這念心被起動了,這念心成為無明。要不然我們是很清楚,人人與佛,佛性清淨平等,就是因為受了聲色塵境,去接觸到這顆清淨的心,這樣惹來了無明。這個無明到底是什麼呢?它的名稱「三細」;三細,三項很微細的東西,無形中在我們的一念間產生出來,這叫做「無明」。

當你起一個心,「聲很好聽,色很好看」,只是這念心──貪;我愛,我要取,就是取不到,所以我就會無明起來,這個無明那就是瞋,發怒了。這樣東西我愛,為何不是我的?不是我的,是我愛,所以我就要取;我要取,取不到,我就會發怒。在發怒這時,癡念,不懂得分別,不懂得分別,這個東西值得我們去爭取嗎?這個東西去爭取來,有什麼後果呢?已經不懂得分別了,就是跟著貪念,要爭取,就這樣跟著它走,這叫做癡。不懂得分別了,跟著人走,這癡,自己沒有自主性。所以我們的癡念就是沒有自主,跟著這樣走。

所以在這個境界裡,就生起了六麤。六根對六塵,這是一個很明顯的。眼,我們人看得到我有眼睛;耳,大家也看到我有耳朵。就像我在看你們一樣,有眼睛、有耳朵、有鼻子、有嘴巴、有舌等等,這都是看得到的東西。所以在這個,「一念無明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麤」。

什麼叫做三細呢?「三細」就是「根本無明相」,這是我們凡夫,凡夫這個無明煩惱還未斷,還未成佛,境界還是有這樣的根,所以叫做「根本無明」。這個「根本無明相」,那就是形容有一個相,「你的貪相起了」,「這個人很癡,癡迷」。「看,又在發脾氣了」,大家就說:「他的性子就是這樣,過就好了。」這就是有相起來了。變成他的相就是這樣,他的性就是這樣,這就是我們的眾生。

豈是「性」是這樣嗎?性不是這樣。我們的性,人人都是清淨無染著,就是受那個一念的無明,將我們誘惑了,無明中生起來,所以有了六麤。這個境界有了六麤,所以因為這樣,大家就看得到我們的性。變成了,「本來他就是這樣,性子就是這樣」,這本來是在我們的心裡,已經顯著在人的面前,讓人評論我們。

若是六麤呢?就是全都看得到,你的態度、動作,大家都知道,「哦,這個人,你們就要多預防一下,他有如何、如何,對人如何的方式,大家要多預防」,因為六麤成為「枝末無明」。根在土裡竄,受這個境界還在土裡竄。枝呢?就是已經在樹上,樹葉、樹枝,一看到就知道。「這是梅樹。」「啊,不是哦!這是櫻花。」是梅,還是櫻呢?懂得人看很清楚,這叫做枝末。所以枝末無明煩惱,這已經將世間相所有的欲,已經占有心很大,現在看到社會人間,有的事業做一項不夠,做兩項、三項,已經連鎖,所有、所有的事業他都包著做。而且要做比別人更大,這也要更大,那也要更大,這已經是將所有的欲,開展得很大。

同樣的道理,我們人,能力大的人,就做那麼大的事情;能力小的人,我就包這個工程,我要做這件事情,我要做那項生意,很雜。因為力量要做大沒有辦法,不願做小,他就也是很多項去包,所以這叫做「枝末無明」。或者是什麼都沒有,但是他也是買空、賣空,這全都是枝末無明,也沒有離開貪、瞋、癡。

如來為諸眾生
善惡法
細謂之善法
麤則惡法

所以,「如來為諸眾生善惡法,細為善法,麤則惡法」。眾生在這個六根、六塵,已經習慣性很深了。這種的眾生,佛陀面對這樣的人,佛陀為他們說法,就要用較重的「六麤」。為惡,有很多受很多惡報的人,過去生是這樣、這樣做,你多少的煩惱,就是會受多少的辛苦。說過去、說現在、談未來,這是佛陀用種種方法;聽不懂,佛陀還是譬喻到,讓他們清楚、了解,這就是很粗相,佛陀為他們說話。所以這個善惡法,在這種惡的人,如何將他轉為善法?

過去我們常常都會聽到,委員、慈誠分享,或者是自己現身說法,我們就像歲末祝福,有從監獄出來的,現在是更生人,我們就連續幾年,都有看到來歲末祝福。他們有很好、很聰明的技藝,來這裡現技藝,來這裡說法,去年是圖畫,今年是音樂,很聰明的人,但是現在成為更生人。為什麼會出來當更生人呢?他就是在監獄裡面改變。如何改變呢?慈濟人進去說話,深深打動了他心靈深處,深心懺悔、改過,因為這樣,他就在裡面的成績做得很好,所以能夠減輕、減輕。「哦,你能夠在外面生活,但是這不是完全釋放,是還要有時間」,這些時間每天來報到,知道你的生活,已經一直(恢復)平常,做一個很平常的人生。

同樣的道理,佛陀就是這樣的說法者。地獄也是一個世界,人間也一個世界;在這個世界上,讓我們看善、惡,而我們自己,受了這個因緣果報法,由不得自己,也很不自由。這就是我們的人生,苦在不是我們事事,我們都能夠隨心所欲,還未到達這樣的境界,這就是人間疾苦。什麼時候無明、苦、空的境界在眼前,我們都不知道。所以世間,佛陀對惡的人,他就開始對他們說比較淺顯,知道善、惡,讓他們很了解。善,那就是細,就是善法,「細謂(之)善法」。佛陀說微細法,那就是引,教導他從善法,這個善法,更加深入些是說心理法。能夠讓他們了解,人的常識如何轉變成了智慧?轉識為智,見境不動心,這就是佛陀對善的人,誘引他到善法,善法再引導他入很微細的妙法,這叫做細,細法;麤就是惡法。大家這段文若能夠清楚,對我們修行就有幫助。

「一念無明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麤」,現在再提出來與大家分享。要知道根本的煩惱、枝末的煩惱,都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要時時用心思考。因為有這些無明煩惱,我們在讀經文讓我們做參考,在經文之中我們就能夠感觸到這就是細、微細的法,這是麤相的法,這是在一個大世間各種的人生、各種的生態,我們就能夠聯想到經文所說的。

所以前面的經文:「三千大千世界中,一切內外所有諸聲,雖未得天耳,以父母所生清淨常耳,皆悉聞知,如是分別種種音聲,而不壞耳根。」

三千大千世界中
一切內外所有諸聲
雖未得天耳
以父母所生
清淨常耳
皆悉聞知
如是分別種種音聲
而不壞耳根
《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》

「三千大千世界中,一切內外所有諸聲」,那就是三千大千世界了,有小千、中千、大千,叫做三千大千世界,比我們的人間開闊很多。我們人間是欲界。還有色界及無色界,超越了人間,人間界,所有天人的聲音以及人世間,我們看得到、聽得到的聲音。

這所有的音聲,我們雖然還沒有得到天耳,只是與生俱來,父母所生清淨,給我們的耳朵這樣來聽,聽這麼多的聲音,「皆悉聞知」,全都聽得到。聽,我們會知道,這就是我們凡夫的耳朵來聽,這世界上所有的聲音,我們都聽得清楚。哦,雷聲,這是打雷的聲音,所以我們能夠一下就分別,雷的聲音,我們分別出來了;車子經過的聲音,是前面的火車聲呢?還是路邊的汽車聲呢?我們聽,我們就知道了,這周圍境界的聲音,所聽的,我們都能清楚。所以說起來,很多的聲音,我們都是能夠分別,不會去害到我們的耳朵,不會說這個聲音,打破我們的耳朵,不會。這就是常耳,平時的耳根,能夠聽世間種種的法,應著粗、細的聲音,我們同樣這樣聽。

接下來,今天這段經文就是要說:「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父母所生耳,清淨無濁穢,以此常耳聞,三千世界聲。」

爾時
世尊欲重宣此義
而說偈言
父母所生耳
清淨無濁穢
以此常耳聞
三千世界聲
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》

爾時
世尊欲重宣
此耳根清淨義
而說偈言

這段經文,佛陀,長行文說完了,重要的,所以重宣偈言,這是佛陀講經的慣例,重要的,他就再重述一遍。

父母所生耳
清淨無濁穢:
此重頌
父母所生肉耳
雖是肉耳
清淨明了
無濁穢
無所染著

「父母所生耳,清淨無濁穢」。這個重頌的文,就是說父母所生的肉耳,雖然是肉做的,因為我們全身,骨、肉這樣構成起來,是骨、肉構成的器官,所以,「父母所生肉耳,雖是肉耳,清淨明了」。因為我們的心清淨,因為我們修行,我們的耳根所要聽的,就是清淨無染穢,所以,所有的聲音都很清淨。

其實,不是外面的聲清淨,聽進來,我們懂得善解,這個人說什麼人如何如何,我們的心不會跟著他論長說短,我們聽,我們能夠耳朵聽,心很清楚,這就是我們清淨的耳根。要不然聽那麼多,到底你要記得什麼呢?我們要記得的,就是好的,善解之後,放在心裡,這叫做「清淨明了」,這是我們要修行。不是所有的聲音都放在裡面,若這樣,每樣聲音都在裡面,我們要藏在哪裡呢?還是要說心、意識,這聽來,真正那個精明的東西,我們要記憶,列入記憶中,這是清淨,這是修行。所以,「無濁穢」,沒有那些濁氣,「無所染著」,我們的心,不會受到外面這些人我是非,拉拉雜雜的,有用、沒有用,整天只是在那裡聽,很辛苦,能夠用的有多少?能夠讓我記憶的有多少?這全都要這樣過濾過。但是一定要聽,聽出了人世間的聲音,但是我們要懂得分別之後,真正放在我們的記憶之中,這叫做「轉識成智」。

以此常耳聞
三千世界聲:
以如是依經文句
明耳根聞
三千世界聲
皆悉聞識無錯謬

「以此常耳聞,三千世界聲」。用這樣的耳朵,平常的耳朵,來聽三千世界的聲音,所以,「以如是依經文句」,句讀之中,就按照它的經文之中,一句一句讀,我們就差不多清楚了,「明耳根聞三千世界聲」,我們用耳朵來聽世界的聲音,「皆悉聞識無錯謬」,我們若用我們的清淨心,去聽這些東西,我們都很了解,識轉為智來都沒有錯謬。

接下來,這段經文再這樣說:「象馬車牛聲,鐘鈴螺鼓聲,琴瑟箜篌聲,簫笛之音聲,清淨好歌聲,聽之而不著,無數種人聲,聞悉能解了。」

象馬車牛聲
鐘鈴螺鼓聲
琴瑟箜篌聲
簫笛之音聲
清淨好歌聲
聽之而不著
無數種人聲
聞悉能解了
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》

這都是世間物品的名相,這些都會有聲音,不論是象、馬、車、牛,這都有聲音,或者是人造的鐘、鈴、螺、鼓,同樣一敲,一打一下,它就又有聲音,不論是簫等等人造的物質,這能夠吹出了,各種不同高低的聲音,八音合奏,那個音樂的聲音會很好聽。這種聽,雖然是很好聽,不過,「無著」,不會放在我們的心,迷,迷在音樂境界裡,不會。我們這個聲的塵境,過了就沒有了。

象馬車牛
及清淨好歌聲
觀一切諸法
皆無音聲語言
常寂滅相

「象馬車牛及清淨好歌聲」,象的聲,馬的聲,牛的聲,聽久來覺得很吵,但是這些鐘、鈴、螺、鼓,奏出了美妙的音樂,你不會去分別,反正牛在叫,你也將它當作音樂就好,馬在叫也是一樣,這就是通通都是聲音。這平等心。

當然我們也是,要用清淨心去面對,「觀一切諸法」,有聲就是有法,「觀一切諸法,皆無音聲語言,常寂滅相」。這些東西聽過去了,什麼都沒有了,這些音樂奏過就沒有了。它在奏,奏是笛子在出聲音,聲音是長成什麼樣子?只是聽有感覺,無法拿來用,這種高低聲是在那個地方調,不是能夠讓我們在手裡,「太高了,我手將你調下來」,不是,這只是一個聲,是無形的,聽,就過了。

無數種人聲
聞悉能解了:
以智分明
善解人意
聞其語音
即知其德
聞慧兼修
得聞總持

「無數種人聲,聞悉能解了」,這種聲很多,「聞悉能解了」,聽了之後,了解了。用智慧分明,我們一定要用我們的智慧分明,不是只有用我們的意識,我們是要用智慧分明。「善解人意」,聽一切的聲音,最重要的要了解,這首歌,聲是什麼?有什麼可啟示我們;這隻馬在叫,到底有什麼?這是要用智慧,牠們的世界、牠們的音聲的作意到底是什麼?所以,「善解人意」。「聞其語音,即知其德」。這個人在奏這些音樂,我們聽到那個聲音,就知道這個人在奏這些音樂,是好歌或者是聳動人的歌曲,所以我們就知道這個人,吹出的歌聲是會引導人平靜,或是擾亂人心?光是聽就知道了,我們「即知其德」,就知道這個人的德、品性是什麼,他愛好的音樂是什麼,我們從他愛好的音樂,我們就可以分出了他的品性來。所以,「聞慧兼修,得聞總持」。我們由聽來練我們對人的了解,這叫做智慧,這也叫做總持,總一切善,持一切智,這就是我們要清楚。

鐘鈴螺鼓聲
琴瑟箜篌簫笛聲
外報之音聲
雖聞無著
不壞耳

「鐘鈴螺鼓聲,琴瑟箜篌聲」,簫笛,這都是外報之聲,這吹出來的聲音,我們大家都聽到了,這是外報的聲,雖然聽,無著,不壞耳根,這個聲音吹出來外面,我們聽到了,我們不會受這外報的聲音,不論它是很吵鬧,不論它是很沉糜,我們不會讓這音樂吵鬧到,這就是我們要如何修養。耳朵在聽聲音,有時候聽得很難受,要如何呢?還是要聽,聽聲音很難受,有時候說耳朵應該要清淨,常常在念:耳朵要清淨下來,不要有雜音,這種耳根敗壞了,有雜音,或者是起著那個回響,隆隆的聲音,是很辛苦。無法除外音,就要反觀自性,要治自己,要如何去壓制了,去適應這個環境,不要受環境影響,這很辛苦。不過,這叫做修行,也是一個道場。

所以,各位菩薩,學佛就是要在這樣,「一念無明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麤」,時刻來警惕我們,知道佛陀說法,有粗、細的分別,粗、細在我們人間。我們的人間,到底我們什麼根機,能夠讓佛用細膩的法,來為我們說,而我們是如何,能夠佛陀用這樣,這麼重、粗的教法來對治,這都是佛陀應機人間說法,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。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9年2月21日~

【附註】
【三細六麤】
(術語)起信論所明。三細者,根本無明相也。六麤者,枝末無明之相也。(丁福保《佛學大辭典》)

【三細相】
﹝出起信論﹞三細者,即根本無明之惑也。因對六麤,故名三細。(即第八藏識中初起之三相,以其微細,故名三細也。)
〔一、業相〕,業相者,即從真起妄,初動之相也。然本覺心源,離念寂靜,因無明故,覺成不覺,遂成業相。故起信論云:以依不覺故,心動,說名為業。是也。
〔二、見相〕,見相者,見初動之相也,亦名轉相。謂依初動業識,轉成能見之相也。
〔三、境界相〕,境界相者,即轉相,分別初動之境界也,亦名現相。由前轉相則境界妄現也。

【六麤相】
﹝出起信論﹞六麤謂由業轉現三細而生,故名六麤。(業轉現,即第八藏識中初起之三相,以其微細,故名三細也。)
〔一、智相〕,謂依三細中,第三境界相,不了自心所現,妄起分別染淨之相,於淨境則愛,於染境則不愛,是名智相。(境界相,即三細中之現相也。)
〔二、相續相〕,謂依前智相,分別於愛境,則生樂,於不愛境,則生苦。覺心起念,相應不斷,是名相續相。
〔三、執取相〕,謂依前相續緣念苦樂等境,心起著故,是名執取相。
〔四、計名字相〕,謂依前妄執,分別假名言說之相,是名計名字相。(假名者,虛假之名,謂依前執取相上,更立假名也。已上四相,皆論起惑。)
〔五、起業相〕,謂依前名字,執取生著,造種種業,是名起業相。
〔六、業繫苦相〕,苦即生死之苦也。謂業繫縛,則有生死逼迫之苦,不得自在,是名業繫苦相。(《三藏法數》)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40430《靜思妙蓮華》明耳根聞 悉能解了 (第1665) (法華經·法師功德品第十九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