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0507《靜思妙蓮華》精勤持法 讀誦說寫 (第1670) (法華經·法師功德品第十九)
⊙如若不精勤受持法,時過不守不專讀誦,是則飛秒曠時費日,空過無所依據消逝,菩提之心無不退失。
⊙「其諸梵天上,光音及遍淨,乃至有頂天,言語之音聲,法師住於此,悉皆得聞之。」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》
⊙「一切比丘眾,及諸比丘尼,若讀誦經典,若為他人說,法師住於此,悉皆得聞之。」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》
⊙一切比丘眾,及諸比丘尼,若讀誦經典,若為他人說:出家之眾,若能讀誦經,有持經之德,並勸他人說,咸使眾生悟入佛之知見。
⊙法師住於此,悉皆得聞之:說法之師,此智明了;遐邇之事,無不聞之。
⊙〈法師品〉所說五種法師:一、受持法師。二、讀經法師。三、誦經法師。四、解說法師。五、書寫法師。
⊙五種法師:一、受持法師,憶持而不忘者。二、讀經法師,正心端坐,睹經句讀者。
⊙五種法師:三、誦經法師,習讀既熟,自然能誦者。
⊙五種法師:四、解說法師,解說文句,而教授人者。五、書寫法師,書寫經文,廣宣流布者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如若不精勤受持法,時過不守不專讀誦,是則飛秒曠時費日,空過無所依據消逝,菩提之心無不退失。
如若不精勤受持法
時過不守不專讀誦
是則飛秒曠時費日
空過無所依據消逝
菩提之心無不退失
時間不斷這樣,就消逝在分分秒秒中,我們若是念頭一放鬆,那就不專心了。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來警惕,警惕我們的心要時時與分秒,這樣不斷相契著,秒過了,我們的心念要精專。所以,「如若不精勤受持法」,我們若不要勤修、專精,這樣時間就是過去了。時間沒有守好,我們疏忽間,它就是這樣「秒」過去。是啊,秒過就心念散掉,所以時間如何在過,我們的心都沒有定在秒中,這就是我們「時過不守」,也就是我們心沒都有守在秒。我們要分分秒秒,都要用心在我們的生活中,何況學佛、讀經。這也是必然,我們人人都要做到。
何況佛陀的時代,佛陀講經那個時候,沒有經可讀,也沒有紙、筆隨時記錄,是要用專心來聽,聽佛所說,句句的真諦必定要銘刻心中。那個時代是這樣,一直到佛陀他圓寂了,弟子大家認為,佛陀所說的法,聽過之後,這代的人若不在呢?佛法如何傳啊?迦葉尊者認為需要,這時需要大家,將佛所說的法來合集起來,重新再整理過。但是那時還沒有馬上整理,馬上用書寫、立卷,同樣也就是選擇,誰聽佛陀的說法,記憶最好,佛的每句話都是入他的心,沒有偏差。大家已經明白了,選擇來,那是阿難。阿難是最適當的人,因為過去舉薦阿難為佛的侍者,阿難提出了要求:「我還未出家之前,佛陀所說的法,我也沒有聽到,現在我要做佛的侍者,我是很歡喜,但是期待佛要再為我複說,過去二十年所說的法。」
所以阿難,他有這個智慧;既然要做佛的侍者,我應該了解佛陀所說法的責任。所以他有這樣,再重複聽佛陀所說法。陪伴佛陀,在佛的身邊,佛陀對任何人說的話,開始用心謹記,這叫做「心記」,這叫做銘刻在心中,所以佛陀對哪一個人說話,他都是謹記著。以阿難的智慧,他就這樣,佛陀一生過後,阿難來結集。
當然這當中也有故事,大家聽過了。阿難過去就是勤精進、勤受持,佛陀的法句句入心,時間沒有空過,所以佛陀所說的法,能夠重新複說,這叫做「結集」,「大家來聽,佛陀所說的,『如是我聞』。」阿難所聽到的話,這些法,這就是佛陀所說法,從這樣開始叫做結集。第一次的結集就是這樣起來。
那時候的結集口口相傳。經過了長時間,祖師大德他們是這樣用心,用各種的方法來記錄,這樣一代一代接下來,將它完全編輯起來。所說的完全編輯也有分,不是一個人就有辦法全部,同時大家各人所編,所以這經典時時都有重複。佛陀的說法有很多,光是《法華經》,就有三部的《法華經》,我們所選擇的是,鳩摩羅什所翻譯的。佛陀講了之後,後代人所編輯,梵文將它譯為中文。他在翻譯的過程,還是有借大家的手,來聽、來翻,這是經過一層一層。文字有簡潔及複雜,不同,所以我們要真實聽佛陀的教法,我們要很專心,心要很專,讀經文要很會合佛陀的意,不是只有就文解意。
我們要想在現在來讀這個經文;想在佛陀生活的時代,那個時代的環境,我們現在這個時代,要用過去的環境,要將過去經文的描述,都這樣將它如字解,這無法去達到佛陀他的心懷。所以我們常常說,要體佛心,同佛見解,我們就要很用心這段。所以我們必定要警惕自己,時間不要讓它空過,時間空過,不守住時間,不專讀誦;在讀誦之時沒有用心,不是在讀文字,我們是在複讀佛陀的時代、佛陀的生活,佛陀要說法的用心、用意,我們應該要去體會。
所以我們若是,沒有好好把握時間,精神不專,我們就是飛秒,時間就這樣,一秒一秒一直飛過去了,時間在我們的面前飛,所以「曠時費日」。時間沒有用到,浪費了今天的時光,所以「空過無所依據」,就這樣「消逝」了。佛經就是這樣依文讀字,無所依據,就這樣讓它消逝,只是看文字、讀文字,在那個膚淺的上面,無法去體會佛心、了解佛意,這樣,法,我們無法用在人間,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。「菩提之心」,我們若是沒有好好專心,去追究佛陀的心意,只有讀經,這「無不退失」;時間,讓你讀再多的經,隨著分秒就這樣消逝,你一直讀一直過,分秒一直隨著你讀的過去,一直飛過去,所以我們的心,就與分秒飛走了。你只是這樣讀,字一直讀,讀了沒有入心,沒有精神,理念、見解,就這樣一直過,這就是「飛秒曠時費日,空過無所依據」,就這樣「消逝」了,「菩提之心無不退失」,隨著時間這樣就退失了。所以我們要很用心,用心在佛說法。
流傳之時,是沒有現場的記錄,是專心聽來的,為了要讓經這樣完整起來,選擇一個人──阿難,來重新整理,將他銘刻在心的,所聽的說出來。但是後面又要經過了,很多人的口口傳誦,再後面寫的人,片言要如何連句,片言要如何讓它句句連下去,原來佛陀的心意,就慢慢讓這個經文,這樣替代過去。所以佛的心意到底是什麼心意?我們要再很用心。所以經文簡單,我們就要用深意思考。
大家若能夠了解這樣,這經《法華經》,從「本門」,「本門」為何一直重複在,這六根、六塵、六境,描寫出了這麼多?這樣我們只是讀一下就過去,對我們有什麼利用呢?我們要再用心,將它轉進去佛陀要講經的用意,那個時候的環境是怎麼樣?什麼樣的環境,佛陀用什麼樣的語言,來向大家說?大家又用什麼語言,來將它轉讀過來?所以我們直接體會佛的語言,佛的知見。就像現在這樣告訴大家,會覺得是要轉幾遍啊?好像很深。是啊,就是這樣轉,時代就是這樣轉,經典就是這樣過來,沒辦法很直接,「如是我聞」,佛法說。因為佛法,佛陀已經不在二千多年了,佛陀到底說什麼法呢?我們若能夠體佛心、解佛意,我們就能夠清楚,這些經文在表達的是什麼。佛說法是真理,不是簡單只是說,我耳朵聽到聲音,或者是無中生有,「哦,這是光音天,這是梵天,人間看不到的」。這樣人間看不到的,佛陀告訴這些人要做什麼呢?
其實我們說過了:「其諸梵天上,光音及遍淨,乃至有頂天,言語之音聲,法師住於此,悉皆得聞之。」
其諸梵天上
光音及遍淨
乃至有頂天
言語之音聲
法師住於此
悉皆得聞之
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》
在說的梵天,我們凡夫哪會知道,梵天的境界呢?光音天不是語言說話,不是用耳朵聽的,他是用眼睛看,他是開口發光,眼睛看。像這樣的境界,我們有辦法嗎?也是沒有辦法,也是一樣體會不到,而這就是法。這個法的真理要表達的是什麼?回過頭來又是很簡單。
「其諸梵天上」。梵天就是清淨,清淨無染著。佛陀教育我們的清淨,要去除煩惱,種種的煩惱,很多人間的人我是非,這些煩惱都要善解。不要為了那些煩惱,放在心裡起無明,善解過來,一念心:感恩啊!這樣難道不就是沒有污染嗎?我們人生能夠簡化人生,能夠很深的教育讓我們入心,用在法中,去除煩惱的方法。這我們若做得到。也是要告訴我們,「光音及遍淨」,那就是出口要清淨,清淨語言,不要用污穢濁惡。清淨的語言,能夠讓我們轉人心為光明,我們若是污濁的語言,我們會去染污了人的心。這污衊了別人的心,讓人起煩惱;而你去污染人的心,就是我們的口起了惡濁的音,所以教育我們要淨口。我們若要誦經的時候,「淨口業真言」,不就是有嗎?表示我們的口要乾淨,如何乾淨,用水洗會乾淨嗎?用唸「乾淨」就乾淨嗎?都不是。就是要警惕我們自己,用心意轉我們的心念沒有雜穢,我們定心,就是要去轉污濁為清淨。
現在是五濁惡世,濁氣在哪裡?濁氣在人心。所以佛陀希望我們口出淨言,清淨的語言,這叫做淨化人心。我年年不是這樣說?時時也這樣說啊!一直在發願,我願淨化人心,祈求社會祥和,虔誠祈求天下無災難。這就是時時警惕自己,想要淨化人心,也得要說出了,能夠讓人人心能「調直」。「調直」,你們還記得一段時間,一直告訴大家菩提直道,我們要用調直心,應該大家再回憶,還要再記得。調直心,就是我們的心印著佛陀教育,啟發我們啟智慧,轉意識、啟智慧,這個菩提心。
所以「光音」,我們要發聲就是要有這樣,先讓我們有這個心意,清淨無染,解佛陀的意,這樣來轉眾生心的濁氣,這叫做光音,遍淨天。因為現在就是五濁惡世,五濁惡世不是一撮,是完全。所以我們就說,希望經要傳遍,傳遍這天下宇宙,這就是我們要努力的。為什麼「靜思法脈」,要很廣傳呢?「慈濟宗門」要大開?這就是期待能夠這樣讓它開闊。我們要將佛陀的精神教育,借重著《法華經》的理念,《法華經》,是佛說之時的《法華經》。我們大家都是身處靈鷲山,與佛同世聽經,這就好像面對著佛世的時候,而我們現在佛過往了,我們還是在佛世中。因為《法華經》說,雖然入涅槃了,我常在靈鷲山。在經文也有讀過,「常在靈鷲山」。所以人人有個靈山塔,這就是佛這樣告訴過我們。
所以那個淨音,清淨的音聲,就好像光亮的環境,沒有污雜、沒有濁氣,這都是在這當中的道理。所以分析起來很複雜,用起來很簡單,只是收入心意;將佛法收入心意,我們了解佛陀的心,解佛心意,來講這樣的法。所以,「乃至有頂天」,不是只有一層,我們是普遍平等。所以,「言語之音聲,法師住於此,悉皆得聞之」。真正虔誠要聽法,能學法、傳法;要聽進去,用心學,學了之後,要再傳。聞法者、說法者便是傳法者,前面一段也是這樣說。將這個法入心,以法為師,希望大家要很用心。過去的文雖然看起來很簡單,要講解起來很複雜,刻在內心是很簡單,只是體佛心、解心意,這樣就好了。
所以下面這段經文再這樣說,用心聽:「一切比丘眾,及諸比丘尼,若讀誦經典,若為他人說,法師住於此,悉皆得聞之。」
一切比丘眾
及諸比丘尼
若讀誦經典
若為他人說
法師住於此
悉皆得聞之
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》
就是比丘、比丘尼,若在讀誦經典,或者是為他人說,都是要很用心。出家一定要有責任,所以能夠讀經、誦經,持經就是要有責任。
一切比丘眾
及諸比丘尼
若讀誦經典
若為他人說:
出家之眾
若能讀誦經
有持經之德
並勸他人說
咸使眾生
悟入佛之知見
受持,從讀那個時候就要專心。學有致用,有想要學就是要有用,這個精神要有發願。常常說,擔起米籮來,為天下擔米籮,意思就是負責。想要學、要了解,於慈濟就是為天下眾生苦,所以要有承擔,要挑起了人間的資糧;資糧,為苦難人挑出有形的資糧,去救災、救濟。就像(2019年)在緬甸發放稻種,讓它「一生無量」。米糧也是在那個地方,現在就飢餓了,來不及種稻子、收稻子之時,所以現在也用米去發放。我們有及時要用的,與讓他們未來能夠自力更生,這是顧生活在及時,顧他們未來,自己可以承擔的生活。為了這樣,我們要挑有形的米籮,為天下人的資糧;為了要傳佛法,所以要擔起了佛陀教法的資糧。
所以承擔,「傳佛心,繼佛志」,就是要有這樣的責任,叫做「持」,持經;對自己有益,記得,也要為人說法,利己利人,這叫做「持經」。持經有德;因為他有這樣的責任心,利益自己,同時也有責任利益他人,繼承佛的志願,這樣一直傳承。所以自己成就,也勸他人說。我要說很有限,大家用心哦,大家去說。化城,〈化城喻品〉我們還記得,十六王子用心聽法,再各有聽他的法的大眾,看看,一代傳第二代、第三代,愈傳愈多,將這個法不斷傳去,這豈不就是嗎?所以我們要了解,經文過後,我們還要再記得這個責任感,傳法的責任。所以,「使眾生悟入佛之知見」,最重要的就是要讓眾生,悟入佛的知見。佛的心意,來人間是為什麼呢?教菩薩法,教人人去有益人群;有益人群,去行菩薩道。
法師住於此
悉皆得聞之:
說法之師
此智明了
遐邇之事
無不聞之
「法師住於此,悉皆得聞之」。有這樣的心意,讀、誦、受持、書寫、廣說等等,這樣的法師在這裡,「悉皆得聞之」。在這裡,在哪裡呢?前面告訴大家,道場在心中。我們心靈的道場,佛陀的教法,我們走到哪裡,帶到哪裡去,所以只要你有心的道場,哪一個地方都是我們的說法處。所以,「法師住於此」,那就是到任何地方,就是「說法之師」,為人說法。這就是去到哪裡都是一樣,哪裡都有聲音,哪一個地方聽來的聲音,同樣淨化。很複雜的聲音,不論是地獄音、畜生的音,或者是山河大地音,或者是天堂清淨音,這些所有的音聲,到任何一個地方都聽得到。「法師住於此」,就是到處什麼樣的聲音都聽到。
所以,「說法之師,此智明了」。因為已經具足了智慧,經典聽、說、受持、讀誦、書寫,為人說等等,這經典一而再、再而三,在心靈。經,不是文字放在心中;意,就是佛意,佛心在心中已經通達了,所以這叫做「智」。這個智,佛智明了。我們過去一直在說三種智──一切智、道種智,一切種智。大家都應該記得。所以「遐邇之事」,遠與近的聲音,我們都聽得到。不論地獄、天堂,十方的聲音都聽得到,我們都要去了解。聽得到就是要宏觀天下,不是只有在這裡聽這裡的聲音。佛陀說「苦啊!」不是只有一個人的苦,不是三、五個人的苦,不是一個環境的人的苦,我們要推到全世界,人人的苦啊。
所以,《法華經.法師品》,我們從說〈法師品〉開始,提出了法師要承擔責任。佛陀開始在勸募菩薩,就開始在傳法了。法師,有五種的法師。
〈法師品〉所說
五種法師:
一、受持法師
二、讀經法師
三、誦經法師
四、解說法師
五、書寫法師
「一、受持法師」。這受持的法師,就是憶,不斷地記憶、回憶。就像我一直叫大家:「要回憶哦,回憶過去」等等。是人、事、物需要回憶,佛所說法我們更要回憶。要回憶多久?回憶在佛陀的時代說法之時。所以我們要經典在讀,我們要回憶,佛陀當初說法那個意念,這才是真受持者。不是只有記文字,我們真正要回憶佛的心意,這個「意」要再加「心」。「憶」,我們法不是用凡夫的心來讀,我們要再追到,追返佛陀的時代、佛陀的心意。我們要有所擔當,堅持下去,沒有將它忘記,這要有這樣。
五種法師:
一、受持法師
憶持而不忘者
二、讀經法師
正心端坐
睹經句讀者
所以第二「讀經法師」。讀經的法師,那就是「正心端坐,睹經句讀者」,這叫做讀經的人。就是經典寫字在那裡,我們就是坐端正,開始用心。眼睛看經,句句誦出分明字字的經文,這樣叫做讀經的法師。其實講經也是一樣,坐好,好好說出了你心所意解的經文,句句分明,句句人、事、物的道理來會法,讓它清楚。這叫做讀經,要用很端正的心來講經,同樣的道理。
五種法師:
三、誦經法師
習讀既熟
自然能誦者
第三,那就是「誦經法師」,就是會誦經的人。讀,前面是看經,好好地看,看清楚,接下來是讀經、誦經。這個誦經的法師,他看經文來讀,但是讀熟了,他就會誦。很多人叫做「誦經」,誦經就是已經讀到很熟了,不必經文了,我就是人家在讀,我就能夠,不用經文,我也能夠誦出來,同樣的道理。就是已經字,文字,過去是假借文字來讀,現在讀入心就不用文字了,這叫做「誦」。所以,已經讀很熟了,所以叫做誦,這叫做誦經的法師。這些文字之中的含義,不是只有這樣一直誦過。
五種法師:
四、解說法師
解說文句
而教授人者
五、書寫法師
書寫經文
廣宣流布者
第四種的法師,叫做「解說法師」。他已經經都了解了,他現在要解說這些文句。不是只有這樣,還要每一個字的經文,其中的深意要再解說,這叫做「解說文句,而教授人」。這些經典都了解,將它分析給大家知道,同時要大家,也會讀、會誦、會說,又再教授。第五種就是「書寫法師」,他就是用寫,所以也看經,也讀經,也誦經,解說經又寫經。
這五種的法師,若能夠清楚,各位,這才是真正我們了解經文。但是我們若只是看,看經,而對經文沒有恭敬心,這樣看也沒有用,浪費時間。「飛秒」,那個時間都讓它飛走了,我們沒有真正放在心中。所以大家要很用心,時日不可空過,不論你是看經、誦經、讀經、解說經,或者是書寫經,我們都要時時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9年2月26日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