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0522《靜思妙蓮華》 (第1681) 誠施無染 行善無求(法華經·法師功德品第十九)
⊙持行修福祉謂之功,明明德真誠施無染;行諸善無求謂之德,是德見性真空妙有。灑播善種轉識成智。
⊙莫忘那一年――二零零九年「中颱莫拉克」重災,「八八惡水毀大地,秉慈運悲聚福緣」。
⊙「若在妙法堂上,為忉利諸天說法時香;若於諸園遊戲時香;及餘天等男女身香,皆悉遙聞。」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》
⊙「如是展轉乃至梵世,上至有頂,諸天身香,亦皆聞之,並聞諸天所燒之香。」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》
⊙如是展轉乃至梵世,上至有頂:從忉利天展轉至於梵天,又從梵天至有頂。梵世:謂梵天王之世界。
⊙諸天身香,亦皆聞之:一切天眾所感身報道德之香,亦皆得聞。
⊙且無色界既無色身,云何有香,心思意念,無色、無味、無有相,卻有戒、定、慧香,但無身色,非無空界定果之香。
⊙並聞諸天所燒之香:諸天若修,次第升上,譬如燒香、薰之成德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持行修福祉謂之功,明明德真誠施無染;行諸善無求謂之德,是德見性真空妙有。灑播善種轉識成智。
持行修福祉謂之功
明明德真誠施無染
行諸善無求謂之德
是德見性真空妙有
灑播善種轉識成智
大家要多用心!「持行修福祉謂之功,明明德真誠施無染」。用心來了解,我們人人都有心修行,修行不一定是出家才叫做修行。修行是要我們人人回歸本性,這都是人人要追求,不只是出家才叫做修行者,凡是回歸求本性,那就叫做「持行」。社會人間,能夠為人付出、為人類造福,這就是我們出自內心的誠意,願意付出,應該做的,對就要去做,這就是我們內心的想法。既這樣想了,是對的,所以我們去做,所以這叫做「功」,不為了什麼,只為造福人群,不為了自己,所以這樣用心付出無所求,這就是「功」。
「明明德」,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」,你要清楚、了解,人人本具有善性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人人都有本性清淨;我們的德,所以「在明明德」,也就是我們人人,要自己回歸自己的本性,來了解我們有這番,清淨無染著的善。以前人說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就是這個性,本性的「性」,那就是「明德」。而我們要清楚、我們要明白,是為什麼不清楚、不明白呢?我們為何不明白我們的本性?就是因為有無明,這是佛所說的,無明,所以我們因為無明,將我們的這個心鏡,清淨無染的本性,受無明遮蓋了,是不是沒有?絕對是有,只是無法發出它的功用,讓我們無法看到我們的本性,它的質量出來,我們看不到。
這就是要去除無明,這是佛教我們的,我們要清楚明白,人人都有這分「性本善」,這個最極善,那就是無染著的性。所以這個「性」是什麼?是真誠,我們要真誠,對人施物付出無所求,這也是儒教所說的付出,那對佛教就是無染著。同樣的道理,名詞雖然不同,但是內容、真理歸於一致,所以,「明明德真誠,施無染著」,付出、無染,還要感恩。這是我們的菩薩道場,讓我們有機會,這樣去歷練菩薩行,這難道不是我們慈濟人,常常在說,也是常常在聽的言詞嗎?
所以前面說「功」,那就是「持行修福祉謂之功,明明德真誠施無染;行諸善無求謂之德」,這就是叫做「功德」,希望大家能夠很清楚。行慈「行諸善」,我們在做很多,做很多的善事,但是付出都是無所求,做了之後,大家輕安歡喜,這叫做「法喜充滿」。
最近,一直一直在叫大家,呼喚大家要記得,來回憶一下,回憶我們過去,有做過什麼事情嗎?真正對人間有造福,這在我們的生命中,是不是來到人間,為人群付出什麼東西、做出什麼事情,我們也得要來回憶一下。因為這幾年來,都一直聽到失憶症,老人失憶。失憶就已經失去了記憶,這個回憶都忘記了。但是以現在醫學就說,你要腦細胞,讓它動一動、動一動,所以要如何去動一動呢?我就呼籲大家,都是資深了,都是有年齡了,鼓勵大家,說:「來,我們來回憶過去,將我們的腦細胞,一顆一顆叫醒起來,我們來動動腦,來回憶過去。」
要從哪裡回憶起呢?臺灣最明顯的,在「九二一」;一場悲悽慘重的災難,而且那種付出,菩薩在人間從地湧出,那種面對著極苦難的眾生,如何膚慰,如何用力,日以繼夜如何來做,一幕一幕很鮮明一直出來,人人那個回憶很精彩而豐富。
也到高雄,同樣這樣跟他們呼籲,大家一想起來,「師父,那一年,我們雖然浮現很多的記憶,但是比『九二一』比較後面的『八八』水災,我們能夠回憶來分享嗎?」
莫忘那一年
二零零九年
中颱莫拉克重災
八八惡水毀大地
秉慈運悲聚福緣
八八水災也是臺灣的一大事。愛心的團體浮現,慈濟這個團體從頭至尾,所以,那個時候真的是一萬多人,動員投入一個工程,那就是永久居住的地方,所以大愛村。高雄、屏東,高雄的杉林,屏東的長治鄉,這都很大的村,都幾百戶;杉林是一千多戶,這麼大的村,我們從無這樣將它建設起來。尤其是杉林,杉林它「八八水災」,我們用八十八天,為它建起來,蓋起來又送,要入厝,我們送八十八項的禮物,包括衣服、櫃子,衣櫃、床、廚具、電冰箱、流理臺,都有,一概俱全。哪怕是流理臺的上面,肥皂粉、抹布,油、鹽,碗、盤,一一皆俱全。要來住的人,就是帶著他換洗的衣服進來,整個已經成家了,帶著他隨身要換的衣服,進來,這間房子就是你的,裡面的東西都你的。
有人會覺得:我真的是面對這樣的環境,這個這麼美的環境,難道是我所擁有的呢?半信半疑,以為他在做夢!那個時候慈濟人在這八十八天,這樣的工地,知道熱,從很熱的時候,做到將近要過年,要趕得上他們過年入厝。所以天氣從流汗、日曬,到了吹風、細雨,慈濟人都沒有停歇。看他們入厝,趕得上他們過農曆年,這就是很歡喜。交給他們了,結束了,心存法喜,過了,與我們沒有關係,這種付出無所求。讓他們這麼多的受災戶,現在翻轉人生,這房子、地,裡面所有的,擁有的物質一應齊全。這種轉變了他的生活,歡喜快樂,孩子又有學校可讀。同時又有教堂,一個村子裡面,為他們建兩間教堂、一所小學,還有一棟活動中心。希望他們能夠在這個地方,有生機,有信仰的方向,一概俱全。
這付出了,我們再來回憶,那種無所求那個解脫,真的是真誠的付出,這個「施無染」,在我們的心中都沒有掛礙。那個時候大家很辛苦,從屏東、高雄、臺南、臺中、新竹、桃園、臺北、花蓮,這麼多地方,大家都集合起來,總共動員十萬多人,來來回回,守在那裡負責工地的人,那是夜以繼日,還動員了阿兵哥來鋪連鎖磚,搶晴天戰雨天,挑燈夜戰。若回顧在那個時候,實在是讓人很感動。
全都完成了,移交給他們,大家退出。沒有人會說:「那裡是我建的,我為了那個地方多辛苦。」「那個地方是我們去勸募的,我們從八月十二日大動員起來,國際間呼籲。」不論是去勸募的,不論是投入工程的,現在再想來,那種感動人的人間,實在是很難得。所以,人人起自於,「明明德真誠施無染」,從我們行持,修福祉為人間,真是名副其實。為他們蓋房子,樣樣都為他們想到,讓他們有一個永永遠永遠,代代安居的地方,這難道不是為他們造福祉呢?建立了這樣代代平安,這樣繼續在那個地方生活,一個很好的環境。
我們付出之後,就是用真誠,沒有染著,這就是我們的本性清淨。我們常常在說無明,其實我們常常在做的,就是提出我們的本性,最清淨、最無染著。不是為我自己做,不是為我在爭什麼,這是為這些苦難人、受災的人,我們為他們,要讓他們有一個,安身立命的地方,所以我們安心、安身、安生活,為了這些人,所以付出。
「行諸善無求謂之德」。我們最近所說的,鼻根能聞出很多很多的香味,那就是積萬善為香。所以這善就是德,德香薰一切,我們在《無量義經》有讀到,香的風,德的香這樣來吹,這就是表示人有善,本性這念心,也等於是一個善念的風氣。所以光用鼻來聞就會香。回憶過去,聽到這一段一段,不論是二十年、十年、五年,這都是全球慈濟人就地付出。
多明尼加,(2019年)也訊息回來說,他們在慶祝多明尼加二十年,慈濟人在那個地方,他們也是因為大水災,我們去救災。很慘重,那個時候的災難,也連續有七、八個國家,南美洲,我們去用心連續救很多個國家。有了種子,有規模的就是在多明尼加。這個地方,他們有一群人,願意將慈濟愛的力量繼續下去。經過了二十年的這個時間,期間有海地的災難,地震;有薩爾瓦多的災難,也是他們就近的國家去動員。多明尼加二十年了,聽到這個訊息,看到美國的慈濟人,也已經在多明尼加,開始帶動大家在慶祝。
總而言之,我們慈濟人就是這樣去付出。人間的災難,是這樣一回一回地發生。又想到1959年「八七」水災。當時我還未出家,我還在俗家的時候,當時中南部的水災很悽慘,看到那種的災情,那個時候都是土角厝,土角厝泡水都整個崩塌掉。我陪修道法師去斗六,探望他的父母,所以要經過彰化。經過一個多月,水災一個多月後,車子經過了,看到真的是滿目瘡痍。進去市區,車子經過巿區,那個臭氣,因為人埋在裡面還沒有挖出來。那麼悽慘的「八七水災」
所以說起來,時間過了,地上可以再復建,但是人也可以將它忘記,年紀比較大的人,還知道「八七水災」。而我那個時候還是青年之時,青少年碰到了「八七水災」。現在(2019年)要來說,「八八」水災,已經要進入老年了。因為「八八水災」,我們這件事情,我們都有投入去做,現在再來回憶,還很多人可以分享那個時候。
現在住進去大愛村裡面的人,過著幸福的生活,轉變他們的人生。看到他們的生活,應該大家都身心健康,歡喜的生活。這是因為人人有「是德見性」,我們的明德見性,是「真空妙有」。我們所說的「真如本性」,這種都是「真空」,但是「妙有」。「八七水災」,現在說起來好像很空。但是現在他們重建起來,那裡的土地已經變成高樓大廈,這全都是,過去真的是空了,但是,是真的有。所以常常說,為時代作見證,為人間來寫歷史,一定要寫下來。
所以我們要不斷將這顆種子,善的種子不斷撒,布善種子下去。我們要記得,這叫是「轉識成智」。付出無所求,回想過來,看到大家在享受的福,現在健康、平安,這就是福。他們的生活,我們就是為他們造福祉。這個歷史有這麼多人在付出,勸募的人在勸募,投入的人在投入,現在完成了,所以「莫忘那一年」,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,這重災難,那個時候我們的標誌就是,「八八惡水毀大地,秉慈運悲聚福緣」,這就是莫拉克颱風,我們去付出。
所以我們要很用心,付出而無所求,這就是行善無求的德。那就是菩薩在人間付出無所求,所以這就是積萬善,不斷不斷一直積,付出、造福人間。在人間所接觸的事情,我們都應該要記住。
前面的經文這樣說:「若在妙法堂上,為忉利諸天說法時香。」
若在妙法堂上
為忉利諸天
說法時香
若於諸園遊戲時香
及餘天等男女身香
皆悉遙聞
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》
忉利天、諸天全都是積福的人,積善、積福所以才能夠生天。他們所累積的福,到底過去用多長久的時間,在積福,做善事積福德?才能夠報生在天上,不論是忉利天、大梵天等等,這全都是享受的天。「若於諸園遊戲時香」。他們,因為他們有福,時時都在享受,這是因為造福德的享受。所以這樣也有香,值得人讚歎,他有福在享受。「及餘天等男女身香」,這些人就是都造福報的人,也值得讚嘆。他們這樣,身上透出一股香氣,這樣都聞得到。
接下來這段經文:「如是展轉乃至梵世,上至有頂諸天身香,亦皆聞之,並聞諸天所燒之香。」
如是展轉乃至梵世
上至有頂諸天身香
亦皆聞之
並聞諸天所燒之香
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》
如是展轉乃至梵世
上至有頂:
從忉利天
展轉至於梵天
又從梵天至有頂
梵世:
謂梵天王之世界
這個「展轉」,從忉利天一直輾轉向上一直轉,一直到梵天。「上至有頂」,就是無色界最上頂的天。那是壽命又長,享福至高,所以一直轉到梵天,這叫做「梵世」──「梵天的世界」,「上至有頂」。這樣都要很清楚了解。
諸天身香
亦皆聞之:
一切天眾
所感身報
道德之香
亦皆得聞
接下來,「諸天身香,亦皆聞之」。不論是忉利天、梵天,最高有頂天,他們的享樂,所散發出來歡喜的香氣。因為香就是表示歡喜、表示快樂,那種的氣氛就是很歡喜,那就是福。我們若能夠每天沒有擔憂,很歡喜,這就是最幸福。所以,「一切天眾,所感身報,道德之香」。這個身就是有這樣的福報,就是因為他道德累積來的香;他鋪路、他開道,所以他現在報得享受天樂,這股香,「亦皆得聞」了。
且無色界既無色身
云何有香
心思意念
無色、無味
無有相
卻有戒、定、慧香
但無身色
非無空界定果之香
而且「無色界既無色身,云何有香」呢?我們有三界,那就是欲界、色界,還有身、色,有這個身體的形體;而無色界呢?要不然,已經沒有身體了,怎麼有香氣呢?哪有這個香味?那就是要說「心思」。既然那裡一個世界,說是沒有色身,但是他有思想、有意念。但是思想、意念都很乾淨,這應該也是在表達「靜思惟」。沒有說有身體,是在講究有思想;我們的思想、心念都是清淨,那種清淨無染著,那種至高無上的香,所以,「無色、無味、無有相,卻有戒定慧香」,這是我們的心念,我們時時都有這樣,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,叫做「五分法香」。
人人都有這個五分的法香在,這個精神理念,要時時具有這五項的香,這已經叫做解脫了。解脫,現在就是知見,雖然沒有這個身體的感覺,卻有心靈清淨無染。五分法身,解脫知見,清淨無染著。「但無身色,非無空界定果之香」。不是沒有空界,我們也有一個定,定的結果,戒、定、慧、解脫,「解脫知見」就是結果。我們在修行,我們結果所得到的,就是這樣無染無所著,這就是結果。因為戒而修定,因為定而有慧;有了智慧,那就是能夠解脫,解脫的結果,那個知見就是佛知、佛見。我們想要追求的就是佛的知見,所以這就是結果。
並聞諸天
所燒之香:
諸天若修
次第升上
譬如燒香
薰之成德
「並聞諸天,所燒之香」,又再聞到諸天燒的香氣。「諸天若修,次第升上,譬如燒香」。這樣一層一層,這樣一直上去,香雲乍熱。我們若在(誦)「戒定真香」,香雲乍爇,我們這樣點起香的香,那種香的香,它就這樣一直往上去,同樣的道理。這種諸天修的次第就是善,更加善,更善、更善,那個善的層次一層一層上去。譬如在燒香一樣,所以「薰之成德」。我們的東西放在上面,它這個香氣愈來愈來就會香,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薰習。我們在薰習、聞香,那就是要聞進去,而我們用凡夫的鼻,「嗯,很香。」「香在哪裡?放在哪裡?」一陣香就過去了,沒有了。在聞的時候,有鼻子在享受,就譬如有「身色」,我們有身、有色,有我們的身根,有我們的鼻子這個質在。這個人的五官是這樣,他的鼻子功能聞到這個香味,這都是色。
而聞進去了呢?長成如何?「很香啊。」「香在哪裡?」就告訴你很香就對了。」「香成什麼樣?」「我就感覺很香。」對,就是感覺。我的感受,那個「覺」,覺者不迷,覺就是醒悟。這有感、有覺,這就是戒、定、慧。我們修行就是這樣,「你為何要修行,那麼辛苦。」「我修行,我有我感覺的境界;我辛苦,我覺得我很自在。」「慈濟人,那些人與你也沒有關係,他們在那裡,在「八八」有水災,與你們沒有關係,你們哪需要全部大動員呢?也要出錢,也要出力,汗流浹背,這麼辛苦。」「不會啊,不會辛苦,累難免,不過心很快樂。」
是啊,疲累難免,就是身體;有身體絕對會疲累,疲累難免。但是很歡喜、很快樂,這個「歡喜、快樂」,我們拿不出來,總是人人的感覺。我們若沒有經過這分辛苦,哪有辦法這種感覺。很好命的人在那裡吹冷氣,在那裡看電視,在那裡算珠寶,你說他有快樂嗎?身體在那裡很快樂。而他快樂多少?坐久也會累,摸久也會厭。每天在那裡說多名貴,久了他也覺得沒有意義。但是有一個執著,這就是價值連城,這就是寶,他要守在這個寶中,只是在那裡守住,守得、執著得很辛苦;爭為我有,執得很辛苦。這就是人間也聞得出來,不是香的,不是香的,這樣的享受是不是我們要的?不是我們要的。
我們想要的就是無掛礙的,我們想要的是,普天下能夠人人快樂,樂人人之樂,喜人人之喜。這個大環境是我們所享受的,不是一間大房子裡面的拘束;你這間大房子再堂皇,天地不平安,周圍水都滿了,這間房子同樣水也淹進去。我們所要求的,求得風調雨順;所想要的,要人人平安。一旦有災難,平安的人無所求去付出,這是很超越,這叫做解脫。
戒、定、慧、解脫、解脫知見,我們菩薩就是這樣的知見,付出無所求,還要,「感恩哦!我經歷了這段菩薩道過來,感恩啊!」這色界、無色界,我們超越色界了,進入了無色界;過去就過去了,這求不可得,但是我們的記憶還在。將記憶再拿出來想想看,就是這樣的氣味。
總而言之,空中妙有,我們人人要很用心,佛法不是這樣讀經文就過去了,其中真深奧。在我們現在,不用說過去,在這個時代,為時代作見證,是真實腳踏過,手摸過等等的事情,這皆真實,叫做真實法。開方便,入真實法,這叫做「本門」;這是入真實法,「本門」,就是很實在的事情,我們就要這樣來回憶過來。
時間不斷過了,我們就是要把握,能夠回憶,回憶過來;開始現在要做,腳踏實地,把握當下,做就對了。一方面把握當下做,一方面回憶過去,為時代作見證,為人間來寫歷史,這叫做「靜思法脈」,要不斷精神理念要繼續。有過去、現在,當然一直到未來,就是開一道門;人人往這個門走、這個門入,「入如來室」,就是要去「著如來衣」,那就是「空為座」,這才是我們真正,修學佛法的重要。所以大家時時要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9年3月10日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