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0613《靜思妙蓮華》入此法門 如飲甘露 (第1697) (法華經·法師功德品第十九)
⊙舌以味為緣而生,舌識依舌根而生,舌根因舌識能嘗,舌根因能觸諸味,舌嘗甘苦名舌識。
⊙「在在方世尊,一切所恭敬,愍眾而說法,聞香悉能知。眾生在佛前,聞經皆歡喜,如法而修行,聞香悉能知。雖未得菩薩,無漏法生鼻,而是持經者,先得此鼻相。」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》
⊙「復次,常精進!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受持是經,若讀、若誦、若解說、若書寫,得千二百舌功德。」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》
⊙此段長行文述經意。首顯舌根之用,次顯巧於說法,多眾聽受供養,舌能圓談,故有是德。
⊙「若好、若醜、若美、不美,及諸苦澀物,在其舌根,皆變成上味,如天甘露,無不美者。」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》
⊙若好、若醜、若美、不美,及諸苦澀物:鮮好、醜惡、甘美、惡味。味苦與澀,或不中食者,是苦澀:真美味。
⊙在其舌根,皆變成上味:持經之人,一心在道,而於世味,無所揀擇。
⊙如天甘露,無不美者:天甘露者,乃是諸天不死之藥。入此法門,如飲甘露,無不美者。
⊙天涯若比鄰,視訊咫尺間,青海昔時之因,今日之果。玉樹半天之高,近五千公尺。山高情長,懷念存恩二十三年。今時有因緣再度回玉樹,印證真如純淨如雪中蓮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舌以味為緣而生,舌識依舌根而生,舌根因舌識能嘗,舌根因能觸諸味,舌嘗甘苦名舌識。
舌以味為緣而生
舌識依舌根而生
舌根因舌識能嘗
舌根因能觸諸味
舌嘗甘苦名舌識
看起來很淺,這都是我們每天在用的,每天在用,讀到這些文字不知是否知道?有沒有了解?舌,那就是「舌以味為緣而生」。舌根在我們的嘴裡,到底舌根是要做什麼?它的功能、利用就是想要知道,甜的、鹹的、苦的、辣的,它要知道種種的氣味。就是這個氣味它為緣,有這些氣味為緣,這個東西拿來含在嘴裡,「啊,為何這麼辣?」「唉呀,為何那麼鹹?」辣啊、鹹啊、甜啊、澀啊,這些東西,你眼睛看,不知道;耳朵也聽不到,唯有就是嘴巴,來嚐嚐看、含看看,甜、鹹、辣、苦、辣,這就產生了。
能夠在舌,它就能夠很敏感,「啊,這麼苦!」所以這個這麼苦的東西,就是「緣」。要不然舌在嘴中,東西在外面,無法知道它是什麼東西,就是這個東西拿來在嘴裡,才知道這個東西是苦的。這我們若能夠清楚,三餐吃飯,開口動舌,東西拿進去到嘴裡,什麼樣的滋味,唯有我們自己吃就知道。所以,「舌識依舌根而生」。這舌頭的感覺,這個識,識就是有感覺。所以說「舌識依舌根而生」,因為有這個東西,我含進去嘴裡,我就是因為有舌根的識,這個舌頭的神經,這樣去分別出這是苦。
所以舌的功能是識,若沒有它來分別,同樣東西拿來到嘴裡,它也沒有辦法。不是只有有形的,舌頭長成這樣,它就有功能,它要有它的識──感覺。因為有這個感覺,才能夠知道苦啊,感覺是良能,所以功能,我們嘗得到的東西,若失去了那個良能,就是舌根去感覺它,我們也不知道苦、酸、鹹、淡,也不知道是熱或冷,我們都不知道。所以知道就是「識」。
「舌根因舌識能嘗」。這個舌根,一片舌頭,也因為舌頭的這個「識」,有這個功能。所以因為這樣,我們能夠試試看,先用舌頭將它嚐嚐看,唯有舌頭去嚐到、觸到,才知道一粒苦苦的藥,你將它放在旁邊,讓它自己去,舌頭去感覺,「苦的東西放在這裡」,這也是舌頭知道,臉頰不知道。所以舌頭是什麼在知道,就是「識」,這個識在知道。
所以「舌根因能觸諸味」。這個舌根能夠接觸到,種種的滋味,很多很多的味,它已經有辦法去辨別是香的甜,甜的香、還是鹹的香?這都在嘴裡這樣去嚐出來的。所以,「舌嘗甘苦名舌識」。甜、鹹、苦、澀,唯有舌根它可以,但是它需要的是識來分別。它有功能,但是還得需要良能。我們前面所說的鼻,鼻有八百功德,前面說了一段很長的時間。已經告一段落了,今天要再接下去的,那就是舌根。我們剛才那段,好好用心將它記著,我們才有辦法與前面的偈文,這樣接起來。
所以,前面的經文:「在在方世尊,一切所恭敬,愍眾而說法,聞香悉能知。眾生在佛前,聞經皆歡喜,如法而修行,聞香悉能知。雖未得菩薩,無漏法生鼻,而是持經者,先得此鼻相。」
在在方世尊
一切所恭敬
愍眾而說法
聞香悉能知
眾生在佛前
聞經皆歡喜
如法而修行
聞香悉能知
雖未得菩薩
無漏法生鼻
而是持經者
先得此鼻相
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》
這段經文,我們就是已經說過了,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來了解,這是鼻的功德,鼻有鼻的功用。現在接下來,舌有舌的功用,舌的功德比鼻的功德更大,我們就要用心聽。
「復次,常精進!若善男子、善女人,受持是經,若讀、若誦、若解說、若書寫,得千二百舌功德。」
復次 常精進
若善男子 善女人
受持是經
若讀 若誦
若解說 若書寫
得千二百舌功德
《法華經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》
前面的是偈文,現在這段開始,又是用長行文來敘說。
此段長行文述經意
首顯舌根之用
次顯巧於說法
多眾聽受供養
舌能圓談
故有是德
上面第一項就要為我們顯示,舌根之用,所以,「次顯巧於說法,多眾聽受供養,舌能圓談,故有是德」。先讓我們知道,舌頭平時在做什麼,那個用途是什麼。是我們的舌頭,鹹的、苦的、甜的、澀的、辣的,我們日常要吃的三餐,讓我們知道這是舌的功能。再接下來的後段,才能夠再告訴我們,這巧的說法,有辦法善巧說法,也是要借重這個舌頭。所以,「多眾聽受供養」。這段經文,要讓我們知道的是這些。
「舌能圓談」,故有千二百功德。所以這個舌,是因為我們能夠說話來表達,善巧方圓很周到,所以它有那麼大的功德。而前面的鼻根,那就是有了解的功德,所以沒有很大的利用,不過,知道那個氣氛,氣氛當中有道理等等。我們說很長的道理,那就是在鼻根的氣氛、道理,希望要讓我們知道,很多道理在鼻根之中,我們就這樣用這麼長的時間,現在千二百功德的舌根,又是如何?總是用耐心聽。
再接下來這段經文:「若好、若醜、若美、不美,及諸苦澀物,在其舌根,皆變成上味,如天甘露,無不美者。」
若好 若醜
若美 不美
及諸苦澀物
在其舌根
皆變成上味
如天甘露
無不美者
這段經文很簡單,我們就稍微了解一下。「若好、若醜,若美、不美,及諸苦澀物」,這意思就是說,東西拿來到嘴裡,吃看看,「這很新鮮哦!」「唉呀,這很不好吃」,不論是新鮮的,或者是全都放到壞了,酸掉了,很不好吃,這種「醜」。或者是很甜、很好的東西,覺得吃起來很歡喜,這種「甘美、惡味」;我不喜歡的,與我很喜歡的氣味,拿來吃,都很清楚,吃東西的感覺。
若好、若醜
若美、不美
及諸苦澀物:
鮮好、醜惡
甘美、惡味
味苦與澀
或不中食者
是苦澀
真美味
所以「味苦與澀,或不中食者,是苦澀、真美味」。這些東西不中食者,就是我不喜歡吃,不論它好吃、不好吃,我就不喜歡吃。這是苦的、是澀的,這些東西,我若喜歡吃,苦的,我也覺得很好;我若不喜歡吃,那就是甜的,我就是不喜歡,同樣的道理。所以,「是苦澀,真美味」,若是我喜歡的,苦澀,我也覺得這很好的味道,吃起來很歡喜。接下來說,「在其舌根,皆變成上味」。
很苦澀的,我就喜歡吃這樣的苦,苦瓜很多人不喜歡吃,但是我就很喜歡吃苦瓜。很多菜,有的人,「這種菜我很怕,不愛吃。」「你不愛吃,就是我很愛吃的。」這是人的分別,分別在哪裡?入口,喜不喜歡在那個地方在分別。喜歡、不喜歡就是那個「識」。舌頭只有負責動作,但是喜歡、不喜歡就是「識」。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。
在其舌根
皆變成上味:
持經之人
一心在道
而於世味
無所揀擇
「持經之人,一心在道,而於世味,無所揀擇」。修行的人,那就是心在道中,沒有在分別好吃、不好吃,不論好吃、不好吃,為療身形。
我們若在過堂,不就是說「為療身形」,為了顧生命,顧生命要修道業。我們若沒有生命就無法學道。所以為了顧生命,不論它好不好吃,我吃就對了。所以說「而於世味,無所揀擇」,不去選擇好壞,有吃有營養,這是修道人的習慣。就是這樣,「隨便啦,有得吃就好了。」是啊,吃,還要選擇什麼呢?看到人生疾苦偏多,還有什麼好挑選?所以我們要很用心,修行,我們就要知道吃的東西,就是療治我們的身形而已。我們要很珍惜,每一樣東西不要讓它浪費了,不要吃東西,嫌東西,我們修行人不能這樣。所吃的東西都要說「很好吃」。
所以「如天甘露,無不美者」,能夠顧我的身體就如甘露。這是很難得的東西,我們就要很珍惜所有的東西。所以,「天甘露者,乃是諸天不死之藥」。這甘露,天人,有的甘露,就能夠維持天人的生命,而我們無法求得甘露,我們就是有東西可吃就好了。
如天甘露
無不美者:
天甘露者
乃是諸天
不死之藥
入此法門
如飲甘露
無不美者
看看(2019年)多少的苦難人,東非三個國家多麼辛苦,淹過大水災沒有水可喝,衛生也很差,所以已經在危機之上了。很感恩很多人在網路上看到,紛紛響應。很感恩他們算出來,蓋房子要用磚,一塊磚若說三元三,大家隨喜功德,大家很踴躍。
不是住的問題而已,還有水的問題。外面運進去的水是很貴,求水,點滴如甘露,求也求不得。這三個國家加上了南非,與他們在開會,也是有考慮到要如何送水?幾千公里的遙遠,要如何送水?當然,從南非送到馬拉威去,二千四、五百公里。要再去重災區,可能又超過幾百公里了。還要能夠普遍,快要到三千公里。真的是滴水難求,送水困難,難關重重。我們平時看起來,水沒有什麼,急需要的時候,看,送水的艱辛,甘苦談,要去說到了水能夠應大家的需要,很辛苦。
想想看,有得吃就好了,有得喝就好了。那個地方,媒體也已經看到,多大杯的杯子,從那婦女拿起來,就是這樣這麼大杯的杯子。那杯子裡的豆子是要下去熬,熬好了是四十四人要喝的,最少也要有,五、六十杯的水下去,才有辦法將那杯豆子,來供應這四十多人,何況是十幾萬人。
那個收容營的地方,只是四十四個人是給他們一撮;你們這裡是四十四位,你們那裡是四十四位,這裡給你一杯,那裡給你一杯。除了那杯豆子,還要四、五十杯的水,水要從哪裡來?他們現在的水就是污染,泥土的水,所以要從外地送來,所以飲食是多麼不簡單。天人飲食的是用甘露,來為他們的食,他們的生命;而我們人,維持我們的生命就是水,水,要有乾淨的水,來維持我們的生命。用水去煮食,看看要變成什麼樣的羹湯,都離不開水。所以就要像我們人人,若能夠都修行,什麼樣的東西都像甘露,「無不美者」,所以要不挑食一點,吃什麼都好。就像天人,「天甘露,乃是諸天不死之藥」。水也是我們人不死之藥,我們人不能缺水,沒有水就要死了,所以我們要珍惜水。大家要懂得提高警覺,水的資源不要讓它流失,要更節水一點。
所以,「入此法門,如飲甘露,無不美者」。若能夠這樣,我們就像在喝甘露水一樣,對這個水我們要很珍惜,珍惜是種種的東西,我們都要珍惜。這些受災苦難人,很需要的就是有人能夠關心,非洲的人,同樣要有人關心。這條路是要很長、很遠,每天每天就要有人互相鼓勵,哪怕一塊磚都很歡喜接受。只要大家若能夠有一分愛,這分善叫做「福」,造善得福。現在大家都說,手機有「一指善見福」,一指這樣將它指一下,那個善,我們就能夠積福,這個捐。現在不能拿來到,拿給人說:「我這就是要救災非洲。」無法走到達來捐,能夠從手機上撥款,「指」要救非洲的風災,只要有這樣的指定,我們就是能夠救人。就是有福的人,叫做「福中人」。
期待大家用心,我們這個用心,不是只有在非洲。其實,我們長久以來在做。與另外一個地方視訊,「天涯若比鄰,視訊咫尺間」,這到底是多遠?天涯之遙遠。
天涯若比鄰
視訊咫尺間
青海昔時之因
今日之果
玉樹半天之高
近五千公尺
山高情長
懷念存恩二十三年
今時有因緣
再度回玉樹
印證真如純淨
如雪中蓮
大陸青海,上去到玉樹那個地方。(2018年)開始,霜雪不斷下、下,下霜雪,已經下近半年了,沒有間斷,雪花片片,已經下到以雪為災了,這叫做雪災。霜雪已經下到,比一個大孩子還高。
那個地方人民的生活靠畜牧,養羊、牛,牛就是在擠奶的,養羊也是在擠奶等等。羊奶、牛奶,酥油等等,也是一項食用的來源。但是他們那個地方愛羊、愛牛,就像在養自己的一家人一樣,很珍惜。但是天氣異常,都是雪下不停,我們知道了,災難很大。所以在大陸的慈濟人,住在青海附近,是較山下的西寧,住在西寧,它海拔也已經二千多公尺了,知道我們有這樣的菩薩,住在那個地方。其中有一位,他的長輩還住在西寧,而他搬去四川。回來看他的父母,就這個時候發生這樣的雪災。所以我們知道了,就期待在附近的人,是不是先去勘災?
在這個地方,義不容辭,三位從西寧去到玉樹,要十幾個鐘頭,同樣它也叫做青海。青海有較下面與山上,所以他們還要再上山到玉樹,去到那裡,已經要將近五千公尺了,路難行,去到上面,是像一片雪海一樣,整個都是白的。沿途看到的,都是凍死的牲畜,羊啊、牛啊,整路都是,所以能夠知道,當地人民損失很大。他們在照顧,人可以把衣服脫下來,讓羊、牛保暖,這樣還保暖不了,就凍死了。這就是他們的大災難,他們若沒有這些東西,他們無法生活,就像我們人沒水、沒米、沒糧食,加上這樣的大雪,這苦不堪!
我們上去了,引來了一段一段,很感動人的故事。從一位先生看到慈濟人,他說:「我認識你們。」這句話開始。他說:「二十三年了,二十三年前(1996年)就是這樣標誌的團體,來幫助我們。我還很珍惜,那個時候發放給我們很多東西,我們很感恩,這些東西發放給我們。」這些東西就是那封信,與那些可以用的東西,都很珍惜在用。這些信與通知單,他們都寶貴收藏,這就是他們感恩心很大,所以感動人的故事,這樣就展開了。所以,「青海昔時之因,今日之果」。現在上去到那個地方,很多很多,看到那個果實,二十幾年前去播種,就這樣果實都浮現出來了。「玉樹半天之高」。因為那個地方很高很高,將近五千公尺,要半天高了。所以上去到那裡,空氣稀薄,人受不了,但是為了救災,我們上去了。
所以上去到那個地方,「山高情長」,去感覺到的是人情味,那種山高情長,再看到他們懷念存恩,二十三年了,二十三年的恩情,他們現在還存著。所以,「今時有因緣,再度回玉樹」。這個時候就是因為因緣,若不是他們再次受災,沒有這個因緣,我們也不會再回去。何況二十三年前(1996年),完完全全,都是臺灣的慈濟人上去的;二十三年後的,現在(2019年),完全是大陸的菩薩承擔責任,這樣上去的。
所以,看到他們救災結束了,下來到海拔三千多公尺的飯店,在那裡趕快視訊回來。好像都在我的面前,所以這是咫尺之間而已。這就是我們要知道天涯若比鄰,真的很近。說起來是很遠,要到達那裡是很不簡單。若從山下要去到那裡,要二、三十個鐘頭,幸好就是中途還有休息,叫做西寧。住在西寧的人,他們上到那裡,也還要十多個鐘頭。
總而言之,雖然是很遠很遠,現在將它想起來,好像在隔壁。才是在我的面前而已,他說話給我聽,很清楚,我是很感動。尤其是說有一位爺爺,老人七十多歲了。他很感動,他這樣拿著那張,二十三年前的東西,來到前面給大家看,「這是我這輩子要保護的寶貝。」這樣放在胸前。穿厚厚的衣服,這個東西這樣護在衣服裡,讓它很溫暖。拿回到家裡,放在那個盒子,盒內有佛像、有經典,這個東西就放在,佛像與經典裡面,這保存得,很好,很珍惜它。
他說:這輩子不會將它忘記,他的一輩子,還有他的孩子、他的孫子,永遠將這個東西收藏著。儘管他是牧民,他等待氣候若轉晴了,他還要再離開,要再搬遷去別處,要再多久之後才有回來,他就是循環,這樣在生活。不論要搬到哪裡去,這項東西與佛與經是相等,他的最珍惜的。這是看到他們的報告,聽到他們的報告,那種很感動人。
又有一位法師就是喇嘛,他又專程這樣搭車來了,在五、六十公里遠,在白雪茫茫,這樣專程拿著一封信來。他說:他的親戚,領到這些慈濟給他們的東西。這位法師是住在寺院,看到他的親戚拿這些東西出來。他看有這封信,他想到了,他十五歲那一年也是雪災,他的父親去領這些東西回來,有這封信。他的父親告訴他:「這一輩子其它可以忘記,這封信的恩情,這些物資的恩情,絕對不能忘記。」所以那封信,他的父親已經往生了,這個東西,保存在這位喇嘛的地方。所以喇嘛看到他們的親人領回,還是有這封信,所以他趕快去拿出來。這樣在五、六十公里遠的地方,這樣專程來,就是要向慈濟人說:「我也有這封信,我的父親臨終之前,一直告訴我這封信要珍惜。這就是傳給我的一封信,要感恩這個團體。」
聽很多,大家都是這樣的感恩。已經走過了四個村鎮,家家戶戶,八千多人。這次給他們能有三個月的糧食。那個時候,這個冬天應該是要過去了。這是讓他們很感恩。這就是愛的力量,不分在東、南、西、北。普天之下,水災、風災在非洲;雪災,長期的時間,這次他們上去,厚厚的雪還是在下。這次上去看他們攝影,一邊在那個地方說話,白雪還是紛飛著,雪還是繼續在下,氣候總還是不斷。
在那麼高的地方,很多人都是善良的人,懂得感恩的人,卻是在那裡生活,也有這樣的困難。他們在疼惜牛、羊,問他們:「那麼多東西,你為何不賣?」他說:「不可以,我寧可留在山上,讓牠凍死,都不能賣給人家;賣給人家,載下山去就是被宰殺了,我寧可在這個地方,盡我的心照顧牠。照顧不來,凍死是沒辦法,這是很自然;若是賣人就會被人宰殺。」看看,那種的善良又有感情,只是知道知恩報恩,恩重如山如海,這麼善良的人間,偏偏他們就是在那個地方。所以長年累月這樣雪在下,不捨啊!
總是,現在每一個地方,我們全都是要用心,去關懷天下事,天下人關懷天下事。但願大家點滴累積,我們可以去付出,讓苦難人度過了這一波。這一波不論是雪災,不論是水災、風災、火災,我們全都要作為警惕。是,人生就是這樣,什麼時候有大風、大雨,讓我們感受到什麼樣的苦難,我們也無法可預測;什麼時候氣候一轉,說不定大霜雪是在這個地方。雖然所說,現在的人說不可能,但是天、地不斷在輪轉,星、月、太陽不斷在輪轉。佛陀說的劫,這個劫數,時間長,也許我們這輩子遇不到的白雪,在臺灣,說不定我們會再下輩子的下輩子。請大家用智慧的愛,「轉識成智」,智慧的慈悲,人人發揮一點滴,一點一滴,這樣點滴為善,這人性之美啊,我們感恩,感恩,恩重如山、如海,感恩大家。多用心!
~證嚴法師講述於2019年3月28日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