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40729《靜思妙蓮華》 聞法受教 持行不退 (第1729集) (法華經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80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4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40729《靜思妙蓮華》 聞法受教 持行不退 (第1729集) (法華經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40729《靜思妙蓮華》 聞法受教 持行不退 (第1729集) (法華經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)   20240729《靜思妙蓮華》 聞法受教 持行不退 (第1729集) (法華經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) Empty周一 7月 29, 2024 12:18 pm



月亮 在 周二 7月 30, 2024 12:06 pm 作了第 1 次修改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80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4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40729《靜思妙蓮華》 聞法受教 持行不退 (第1729集) (法華經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40729《靜思妙蓮華》 聞法受教 持行不退 (第1729集) (法華經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)   20240729《靜思妙蓮華》 聞法受教 持行不退 (第1729集) (法華經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) Empty周一 7月 29, 2024 5:05 pm

20240729《靜思妙蓮華》 聞法受教 持行不退 (第1727集) (法華經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)

⊙(23:46)佛陀乘因運緣示生人間,現相法則隨群入眾教授,說世間四諦法苦集滅道,聞法受教恆心持行不退。
⊙(30:20)此〈常不輕菩薩品〉大意為表達修行過程,逆增上緣,並顯示世尊順受無怨,故有逆增上緣〈提婆達多品〉。
⊙(37:27)及龍女八歲聞經,通達悟道,現前成佛,顯此經殊勝,又意在顯一乘境之各品中,有〈方便品〉,亦明一乘之境。於〈法師品〉遂明一乘之境中,堅定信受持經之六度因行。
⊙(44:52)此〈提婆達多品〉在全經各品中則居第十二。之前先明為求大法,欲滿足六波羅密行,不惜軀命以事圓顯明諦達理,勸勉後世求法精進者。
⊙(48:43)而此「常不輕」者,不見有眾生惡相,但見其皆具佛性,是即清淨功德之所由來,在全經各品中則居第二十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佛陀人間說法,無非是為眾生習氣未了,煩惱無明覆蓋造種種業、受種種苦。來人間,就是要引導我們人人知道,習氣的錯誤,造成了生生世世的苦難,所以來為眾生說法。堪嘆人生執迷不悟,所以各受各業。 但是佛陀教菩薩法,凡是聽佛的法,不論佛陀的年代,與我們現在的時間離多長,二千五百多年了,只要佛法存在,時間流傳,聞法者不論經過多久,所聽聞的法,我們能清楚,我們就要身體奉行。我們做,我們要為天下眾生,如何能夠來淨化人心?讓人的心,慢慢向著清淨明朗的人間去,與人互動。 但是就是人,目前還有多少人不得自由。

就像現在臺灣有多少監獄,監獄裡面的人,受生活中的拘束,不得自由。是為什麼?各有各的習氣。因為習氣偏差,造作就錯誤,結果就是要受報。因為這樣,監獄裡面要如何讓他們,能聞到外面的自由,清淨的空氣?淨化人心的教育,一定要有方法將法傳入監獄去。

聽到慈濟人,常常,就是有這個因緣,將佛法傳進去,畢竟是時間有限,現在(2019年)我們大愛電視臺,想一個方法,那就是去送,很多人發心,願意成就這樣的功德,贈送四十臺的電視機,送進去給花蓮監獄中的人,讓他們在監獄中,也能夠聽到、看到,清流的電視臺所報導的人生,生命價值為人群在付出。實的道理,如何去普遍,如何大家互相,互相勉勵共同做,為人間有利益。

聽到大愛臺的總監葉樹姍說,四十臺的電視機已經送進去女監,就是女監獄的裡面,裡面都是女人,到底她們是造什麼業?行為如何的錯誤?為什麼會關進監獄去呢?因為一時的錯誤,在裡面的刑期不知道要多久?在監獄的外面,家庭裡有幼小的孩子,親子的情兩相隔,心情的苦,思念,親子思情,思念的感情真的是很苦。說到孩子淚流滿面,可見親情是最感動人的。

所以送給她們的電視,不是為了要讓她們娛樂,而是給她們希望。透過大愛臺的新聞、節目,能夠讓她們看到社會這群,懂得利用生命利益人群,有生命價值的人生。希望這股的清流,能夠注入她們的心中。這是我們送電視四十臺,進去女監獄的裡面,希望這些年輕的媽媽,能早日了解自己過去,昔日所造作的習氣、業力,讓她們懂得反省,能夠縮短她們的刑期,早日回家,回去家庭親人團圓,重新做人。這就是我們的目的。一時的無明犯錯,這也是一種的造業,失去了自由,這是心理無明,所以就要受這樣的苦。

還有自然氣候造成了人間苦難,那就是菲律賓,他們在,(2019年)八月二十八日,這一天,在菲律賓納卯市一場的豪雨,很大很大,這樣從二十八、二十九日一直下,大水成災了,災難嚴重。在納卯也有慈濟人,我們趕快關心,「平安嗎?」平安,但是附近有很嚴重的災情。所以三十日這一天大家約齊,腳踏著泥濘,還有水,還是爛泥巴,很難走的路,他們先去做一番的探勘。這麼大片,近一萬多戶的災難,這樣淹著那個爛泥巴,全部泥土進房子裡,有的房子損傷。了解後,趕快與馬尼拉的總會聯絡起來,所以很及時,(九月)四日,大家準備好了,因為那個時候看起來就知道還不能進去,還有水、還有泥,雨還在下,還不是時候。大家準備,要趕快準備的工具,大家的理念稍微會合一下,聯絡之後決定,決定幫助的範圍有多大,要以工代賑。依過去海燕在奧莫克、獨魯萬,那時候我們以工代賑,救災的方式,也將消息傳回來了。

他們說:「師父,在這裡的工資,差不多是臺幣二百多元,他們本來的工資就很低,我們若發(菲幣)五百元給他們,他們就有近臺幣三百元,比他們的工資更高了,我們來發(菲幣)五百。」 我就告訴他們:「那麼重的災難,你們最少也得要發(菲幣)一千。」「啊,那麼多?」「是啊,這是救濟,借重他們的力量復原家園,所以我們用救災的心情,動員他們的人工,趕快去清掃。」所以大家也沒有第二句話,「好啦,我們會聽話。」所以用(菲幣)一千元,差不多是我們的臺幣六百元,一天的工資。

我們四日再進去,要進去之前,已經向大家勸募,所勸募的是圓鍬,還有勸募獨輪車、運載泥的車,他們這樣全都勸募完畢了,開始進去。「箍」大家,目標想要一千人,來動員鄰里可以先清掃,但是第一天才來五百多人。在那當中,打掃完了,大家坐下來要等待發工資,而我們就開始宣布,一個人可以得到,領(菲幣)一千元。那個一千元的數字,就等於他們做三天的工資。那種的歡喜,就是歡呼起來了,從受苦難的表情、工作很累的表情,忽然間整個面相開了、笑了、歡呼起來了,這是他們頭一天。

而第二天就來了八百多人,共同再清掃,每一天可以發放給他們,這樣很滿意的工資。菲律賓志工不只是圓鍬、獨輪車,這樣就足夠了,還要再借大型的推土機。有的是慈濟人有,有的我們就還要再去借,去租、去借,有的人發心,所以推土機、怪手、「山貓」全都有,入這個災區去,這麼大片,一萬多戶。 最感動的那就是慈濟人,他們以身作則,發放錢救濟人的人,「藍天白雲」,穿著雨衣、拿著圓鍬,推著獨輪車,同樣也在裡面,人群中在清掃,這是讓人很感動的畫面,布施者、受施者都是平等。為了一場災難,這麼大的區域要清掃,爭取時間,這可以說共同付出,這個場面是很感人,很感動人,這就是人間的價值。 不只是在臺灣,臺灣以外菲律賓,同樣,是慈濟的道理,這麼多人做慈濟事、入人群為人間。像這樣的好人好事,透過電視進監獄,這是一分很大的教育,社會新聞充滿了感人的故事。又「人間菩提」、「靜思晨語」都在其中,讓他們聽、讓他們看,人間的道理,這就是如何想方法,用方法來淨化人心。所以菩薩道就是要為人群付出,也是在示教,表示教育,這就是我們要積極的方向。接下來,我們大綱這樣說,用心聽。

佛陀乘因運緣
示生人間
現相法則
隨群入眾教授
說世間四諦法
苦集滅道
聞法受教
恆心持行不退

大家看這些文應該了解,也就是要告訴大家,佛陀他是「乘因運緣」,他不是因為果報來人間,他是因為眾生的因緣,這個一大事因緣示生在人間,與我們人一樣,但是他有福生在皇宮。同樣在人間,現這個有相,有福、有相的人間,他隨著人間的法則,孩童,快樂在皇宮中,少年,開始思想,人間為什麼這麼不平等?有福的人享福、富貴,沒有福的人受苦、賤民,階級分得這麼清楚,苦難偏多。 但是人生不論是富貴、貧賤,同樣就是生老病死,這是自然的法則,他體會了、了解,所以他脫離了皇宮去修行。覺悟了,他還是隨群入眾來教導眾生,教授他們那個法,不只是教他們,還將法很完整來授予人,讓我們人人能夠知因識緣,知道因緣受果報。非常實的道理,讓人能夠接受入心,這叫做「教授」,讓他們人人有受用,改習氣、造福緣。這就是眾生接受教授、受教,能得到完全透徹了解。

所以佛陀來人間,所說的是世間四諦法。「四諦法」大家很清楚了,苦啊,集種種的因緣受盡苦報,要如何才能夠滅掉這個苦呢?那就是要方法。所以這個方法要給他,他要懂得接受進來,所以叫做教授。教在佛陀,受在眾生,用方法的教,我們就能夠受法在心裡,了解了,按照方法修行入道。 這就是要讓我們眾生知苦、能夠識苦、能夠了苦,這就是要聞法、要受教。若能夠這樣一受,就是要「恆心持行不退」。聽,一定要堅持道心,透徹,分秒不空過,這就是要對大家說的,應該,大家這些文字,應該是看得清楚了。

此〈常不輕菩薩品〉
大意為
表達修行過程
逆增上緣
並顯示
世尊順受無怨
故有逆增上緣
〈提婆達多品〉

這是〈常不輕菩薩品〉,已經進入第二十品,常不輕菩薩,他有很多的典範可以讓我們學,所以我們要開始漸漸入經文,了解〈常不輕菩薩品〉中,要教育我們什麼?它的大意,那就是所要表達的,是修行的過程,剛剛師父告訴大家,持行要不退,在這個地方要表達的,修行的過程,絕對會遇到「逆增上緣」,會去遇到逆境。遇到逆境,我們不能受到逆境,這樣我們就退失道心,我們要將這個逆境接受來,感恩,這是我的「逆增上緣」,這個逆境,是增上我堅定道心的緣。

所以常不輕菩薩,他就是要來示範,遇到逆境,我們要如何接受,這就是我們的增上緣。並且「顯示世尊順受無怨」。要學的就是叫做「學佛」,學佛,佛就是世尊,世尊他過去修行,是受了幾生世很辛苦的修行。他同樣生生都有「逆增上緣」,何況在今生修行、成道,有僧團,僧團裡面有他的親人,堂弟,叫做提婆達多,也發心來修行。卻是,提婆達多不受教,因為他的欲心很大。當他修行時很精進、很聰明,佛所說的他都聽懂,但是心念不軌,覺得佛陀受這麼多人的恭敬,是因為道理透徹。所以他,提婆達多他也認為:我的道理也透徹,我也得了神通,不只是佛,釋迦佛,我也是啊,我也要來做新的佛。佛陀已經年紀比較大了,現在應該換我的時候。所以他反駁釋迦佛,就將僧團,有的人受提婆達多唆使,離開了佛陀的僧團,隨提婆達多去。提婆達多在外面用種種方法要來破壞釋迦佛的僧團,很多很多忤逆佛法,忤逆佛陀的教法。他雖然也說,他在修行,但是毀謗佛陀所教導的法,這就是提婆達多,在外面招搖是非,就是損害佛的僧團。

佛陀也得要忍,自己的弟子、自己的堂弟,這樣的方式來毀謗,所以他也要忍,穩定他的教法,照常施教,這是「逆增上緣」。世尊就需要這樣順受無怨,那就是忍,所以故有提婆達多,這種「逆增上緣」,這就是我們能夠了解。

及龍女八歲聞經
通達悟道
現前成佛
顯此經殊勝
又意在
顯一乘境之各品中
有〈方便品〉
亦明一乘之境
於〈法師品〉
遂明一乘之境中
堅定信受
持經之六度因行

所以又有龍女,龍女大家還記得嗎?龍女八歲聽經,「通達悟道」,也能夠很快獻珠成佛,轉女成男,瞬間成佛,這也是一段,讓我們知道這叫做大乘法。有這樣的逆增上緣,提婆達多後來也受佛陀,佛陀為提婆達多授記。佛陀說,提婆達多是來助緣,讓佛陀有這樣的境界,就是這樣的忤逆,讓佛陀能夠有這樣的穩定修行,這表示佛德。所以佛陀也感恩提婆達多,為提婆達多授記。這是很頑劣、很難教的弟子,也得到授記了。

而龍女年紀才八歲,受文殊菩薩的感化,帶來到佛前,聽佛的教化,一時「通達悟道」,就是「現前成佛」,年紀輕輕能夠佛性現前,同樣能夠成佛在他方世界。這在《法華經》之中,大家應該還能記憶很深。這是顯示這本經它的殊勝道理。「又」,這也是意在,顯示「一乘境之各品中」。整部《法華經》雖然開頭有說三乘,其實三乘是已開方便門稱三乘,其實總歸納是一乘道,所以顯一乘的境界。佛陀在各品之中,就有很多種,不同根機、不同階段,佛陀為他們授記。其中「有〈方便品〉」,其實〈方便品〉,也明顯出了一乘道,〈譬喻品〉,佛陀用譬喻,火宅譬喻,最後三車,最後還是要大家選擇大白牛車,最終不就是一乘之境。又在〈法師品〉,這就很近,我們應該記憶更深,〈法師品〉也同樣,一段一段接近了這一乘的境界,將所有聽法的人,一步一步帶入到一乘境界中去。聽法、說法、傳法,這在〈法師品〉能明顯知道,佛陀也是在人間募菩薩,也在人間勸募菩薩,這都在《法華經》中,勸募人人發菩薩心,〈法師品〉中很具足。

「明一乘境」,歸納,將小乘、中乘,歸納到一大乘的境界。所以這在〈法師品〉,就很明朗了。希望「堅定信受,持經(之)六度因行」。六度,大家知道,人人要修菩薩六度行,這是生生世世的種子,大家生生世世行六度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(等),生生世世成為菩薩的種子,盼望能夠成熟,那就能成佛,這就是我們要很殷勤精進。

此〈提婆達多品〉
在全經各品中
則居第十二
之前先明為求大法
欲滿足六波羅密行
不惜軀命
以事圓顯明諦達理
勸勉後世
求法精進者

提婆達多,就是在〈提婆達多品〉,它是居在全經第十二品,我們要記得第十二品,提婆達多那種叛逆,對於佛陀那種的折磨,佛陀如何忍受、如何教化等等。修行就是要關關難關,關關順利過,這樣才是叫做修行。 所以〈提婆達多品〉,就是「先明為求大法」。可記得〈提婆達多品〉,國王貼告示,要求人來教導他菩薩法,所以有一個仙人來撕告示,國王很精進,願意跟隨這位仙人去修行,願意當仙人的奴僕,願意身體趴著讓仙人坐,等等的折磨。

這用他的過去,面對著提婆達多他要如何修行?提婆達多對他如何的折磨?在《法華經》中我們也說過,在〈提婆達多品〉很完整,這個故事。所以修行逆來順受,以事顯諦,用事來顯真諦的道理,顯諦達理,我們就要很了解,所知道的就是,如何逆來順受的六波羅密行,借這個境界,借這個身體來修行,身體面對的就是人與事,人與事的逆境,我們要如何來處理?這就是,「以事圓顯(明)諦達理」,顯諦達理。

所以「勸勉後世求法精進」,用這樣來勸勉,二千多年前的這部經,一直用種種方法,讓我們能夠記得,《法華經》最尊貴的,就是在這裡。

而此「常不輕」者
不見有眾生惡相
但見其皆具佛性
是即清淨功德
之所由來
在全經各品中
則居第二十

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來體會,此常不輕菩薩者,「不見有眾生惡相」,常不輕菩薩在修行的大綱,就是他不曾看到,眾生有什麼惡性。他看的都是好人,他都沒有看到惡人,罵他的也是好人等等,這種「不見有眾生惡相,但見其皆具佛性」,所看到的眾生都具有佛性,所以「是即清淨功德之所由來,這就是我們積功累德如何修養,所以完全就是在這全經之中,各品中,在第二十品,就是我們現在將要說的,常不輕菩薩。

《法華經》總共二十八品中,開始都是一直在跡門,有三周說法、有七喻,三周、七喻,這是《法華經》的妙處,所以請大家要很用心,聽過的法已經那麼多了,還要好好一一再回憶,「莫忘那一年」,所說的《法華經》,「莫忘那一天」,所說的那一品,什麼樣的人如何修行,莫忘修行的出發心,同樣大家還要提起記憶,好好時時多用心。
~證嚴上人講述於2019年9月6日~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40729《靜思妙蓮華》 聞法受教 持行不退 (第1729集) (法華經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