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0813《靜思妙蓮華》聞說妙法 深生愛樂 (第1740集) (法華經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)
⊙(04:19)聞說妙法,深生愛樂,歡喜奉行,是故能令正法不滅。
⊙(11:46)「其佛饒益眾生已,然後滅度。正法、像法滅盡之後,於此國土復有佛出,亦號威音王。」《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》
⊙(13:05)「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」《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》
⊙(14:09)萬億佛,皆:同一號。」《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》
⊙(14:50)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,正法滅後,於像法中,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。爾時、有一菩薩比丘,名常不輕。」《法華經 不輕菩薩品第二十》
⊙(15:48)最初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,正法滅後:身入滅已,正法劫數,亦已滅盡。
⊙(18:41)於像法中:法味稍薄、機緣漸稀,大略相像正法之時,名像法。
⊙(28:12)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:法久人微,實行者少,增上修行,未得謂得,傲慢人者,此時得勢。
⊙(31:44)增上慢有大勢力:末法之人,身雖出家,性具三惡,意中未得謂得,身有打擲之勢,口有罵詈之力為三惡也。更加留連濁世,時風熏習粧飾畫瓶,出入豪門結交權貴,我慢貢高不肯進修。非得大法勢三業至善者,不能化導。所以告大勢也,不輕菩薩是其人矣。
⊙(44:19)爾時有一菩薩比丘名常不輕:像法之中,為比丘身行菩薩行,名常不輕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時間、空間、人間,好好要把握。這是每天在說,也是每天不能缺少,人就是活在空間、時間之中。佛法在寸步方向,無處不在,用心體會、善用無不都是智慧。佛陀也說,法,善、惡法各不相同;善法能夠通達情理,惡法呢?就違逆人間的方向。所以我們要很謹慎,善、惡之間要好好用心。
前面我們有說過了,「其佛饒益眾生已,然後滅度」。這就是時間,那尊佛,那就是威音王佛,他的時間也很快就過去了。雖然這幾天來說,這麼長、這麼長的劫,不可說、不可說的時間很長,但是今何在?對我們而言,他也是過去了。過去,不論多久的時間,與我們的距離也已經無法計算了,所以時間也是快速地過。
在那麼久之前,聞法。那個時代無法計算以前時間,威音王佛的時代,正法、像法在那時候,還是那個時候的佛法。有佛在的說法,佛滅度之後還有正法住世、還有像法,類似這樣時間過,但是在那個時候聽法清楚的人。「聞說妙法,深生愛樂,歡喜奉行,是故能令正法不滅。」
聞說妙法
深生愛樂
歡喜奉行
是故能令
正法不滅
我們聽到法,法,我們若能很善解入心,我們會愈想愈歡喜,因為我們已經了解真理的因,所以在我們的內心會不斷產生緣與果,報得我們內心歡喜。所以佛法在我們的心中,也是因緣果報不斷在循環。因為聽到這句法,因為聽到這個法,所以緣著法的境界入心,結果就是沒有忘記,報在我們生活動作,這就是聽法的因緣果報。所以聞法「聞說妙法」,會深生歡喜,打從內心裡,那個因入種子,緣,緣了內外的法,我們更清楚,所以果,我們存在,記憶充滿,這種法常常繞在我們的內心,所以這叫做「深生愛樂」。是打從內心那分的愛,愛這分的法。所以愛就是能夠身體力行,沒有勉強自己,是自己很自願。
前面也解說了,要成一尊菩薩不是那麼簡單,他要經歷很長很久的時間,要面對著人間、人事的接觸,彼此之間的摩擦,他都甘願用開闊的心胸,如何包容、堪忍自在,一生一世,不斷生生世世,還是因為聽了妙法,從內心的愛樂。所以歡喜,身體力行,歡喜就沒有苦了,沒有什麼樣內心感覺的苦,總是很甘願,還是堅持,他就是堪忍,堪忍人與境的折磨,還是歡喜奉行。
「是故能令正法不滅」。這就是我們過去前面所說過,要說常不輕菩薩的前面,先以大勢至菩薩為對機來說,從大勢至菩薩再引出了威音王佛。威音王佛他成佛以來有多長的時間,無法計算,而這多長的時間就是修行過程所得到的果。他能得到那麼長,那麼喜樂的國土,人民的歡喜,這種安然快樂的境界,時間也很長久,教化眾生也無數計。這就是修行堪忍,結果得來大威勢,大威勢力。
所以不論是大勢至,也是修行過來有這個勢力。威音王也是同樣,也是要受過了重重的考驗,長久,生生世世,長久面對著艱鉅難耐,但是他有辦法忍耐過來。所以有各得大勢或者是威力,這種不同。但是修行就是從付出,結果成名。所以道理看起來是很淺,佛陀叫著大勢至來說威音王佛,文字是那麼淺,其實內涵是說不盡的道理。看,前面的經文:「其佛饒益眾生已,然後滅度。正法、像法滅盡之後,於此國土復有佛出,亦號威音王。」
其佛饒益眾生已
然後滅度
正法像法滅盡之後
於此國土復有佛出
亦號威音王
《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》
這段經文念下來,我們應該知道就是這樣。這尊佛已經成佛了,成佛之後,繼續還有二萬億佛;復有佛出世,同樣名威音王佛。這些佛,前前後後出世這些佛,都是同樣有十號具足。十號具足,就是下面接下來這段經文:「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、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。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,皆同一號。」
如來 應供
正遍知 明行足
善逝 世間解
無上士 調御丈夫
天人師
佛 世尊
《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》
佛佛道同,佛佛都是同樣,每一尊佛都要有具足,才能夠叫做成佛,成佛表示出「十號」具足。所以每一尊佛,我們若要介紹哪一尊佛,一定這尊佛的德,這些全都具足,這我們能了解。
如是次第
有二萬億佛
皆同一號
《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》
二萬億佛皆同一號,可見佛佛出世時間要多長,二萬億佛同一個號,叫做威音王,同樣的名。所以再下來這段經文:「最初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,正法滅後,於像法中,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。爾時、有一菩薩比丘,名常不輕。」
最初威音王如來
既已滅度
正法滅後
於像法中
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
爾時
有一菩薩比丘
名常不輕
《法華經 不輕菩薩品第二十》
開始「常不輕」的名稱現在出來了,在二萬億佛的過程中,最開始那個初佛,第一尊佛的時候,那位威音王如來,就是最初那尊佛。「最初威音王如來既已滅度,正法滅後:身入滅已,正法劫數,亦已滅盡。」
最初威音王如來
既已滅度
正法滅後:
身入滅已
正法劫數
亦已滅盡
就是說「身入滅已,正法劫數,亦已滅盡」。最初那尊佛既滅度之後,正法也滅了,那個時候就是在像法當中。像法的意思就是說,像法,好像啊,好像佛還在,好像法還在,類似覺得佛離我們不遠,覺得法也差不多,這叫做「像法」。 像法,看看幾百年前,在中國一直到印度,西域沿路之中有經過一個敦煌。敦煌,整座山都是佛像,雕刻著佛像,不只是外面總是佛、菩薩像,連山洞的裡面也都是像,佛、菩薩像很多。石頭山再挖進去,還是一窟一窟、一室一室、一洞一洞,無不都是佛像、菩薩像。這是到後來的人對佛的恭敬,化成了有形的造像,有形的造像,不斷讚歎為功德無量,所以大家很愛造像,那個時候就是像法。
於像法中:
法味稍薄
機緣漸稀
大略相像
正法之時
名像法。
「於像法中」,這法味,真正其中講的道理,就慢慢淡薄了,只是注重在形象,雕塑佛的形象,「法味稍薄,機緣漸稀」了。所以「大略相像正法」,外在的形象,好像到處都看到佛,好像到處都看到菩薩;甚至將佛所說的法的故事, 雕刻起來,這種用這種表達出「經變圖」。這部經,佛陀講話中有譬喻,不論是窮子譬喻,或者是大白牛車等等的譬喻,很形象化,都用雕刻當作這是一段的經文。所以很形象化,這就是讓佛法, 已經變成一個法是在形象中。
所以「相像正法之時」,好像在正法之中,其實講究道理,道理、法入心,身體力行也漸漸稀掉,自然法則會漸漸漏掉,這總是如此留下來的只有形象,這叫做「像法」。在這個像法,看起來好像正法還是很興盛,因為用形象來代表法,所以好像,才叫做「像法」。
其實正法、像法、末法,是在人心。雖然現在是無佛的時代,但是雖然是末法,這個末法的時間還再延長,還是又一段時間。我們若想它那個劫,長時間,就知道像這樣壞世間之時,它是要再一直延續下去,而我們人的壽命說幾十年,所以在長時間還在延續,我們來生還是來得及。 佛法,雖然是末法了,我們在今生此世聽到正法,我們要正思惟、正念、正行,接受了這個法,深刻在我們的心裡,我們還是向著正法學習。這正法的種子,就是在我們的內心,希望來生來世有這個因緣,讓我們的正法這一念的種子,帶來來生再接受到好的因緣,受到正法來教育。 我們現在已經是在這個正法中薰陶,大家說「薰法」,是啊,「薰」,來為我們「薰」這個法,我們薰陶在這個法中,這能夠種子培養得好,正知、正見、正思惟、正念、正行等等,我們已經累積了,這個業的種子就帶來後世,遇到善知識,再接引我們遇到佛法,從我們內心的種子,未來善知識的牽引,我們還是心念在正法中。
所以說是正法、像法、末法都是人為,我們的正法念在,佛的正法還是一樣在。期待我們的正法能夠教育在後世,而我們自己也就要好好,培養好我們這分正思惟、正行,業的種子還是在,讓我們很清楚帶去後世。 所以既然是過去,「往昔所造諸惡業,皆由無始貪瞋癡」,可見貪瞋癡是多麼的重要。我們要提高警覺,對我們今生此世我們有貪嗎?有,趕緊去除,斷除貪的種子、貪的念識,我們今生此世盡量不要有。而「瞋」呢?動不動愛發脾氣,就像這樣我們也要及時去除。「癡」就是不明白道理,我們怎麼能夠再延續著,糊里糊塗在不明白道理呢?
我們接受到道理,我們要趕緊、要珍惜,我們要不斷回憶這個真理,聽過去了,可以與我們的生活這麼接近,我們要時時回憶,回憶這個法。我們要舉手動足,無不都是要落實在我們的生活中,這樣這個佛法,永遠都是刻在我們的心裡,而煩惱無明就能夠即時去除。所以我們要常常提高警覺,不要再反覆著貪、瞋、癡,我們要時時用心。
增上慢比丘
有大勢力:
法久人微
實行者少
增上修行
未得謂得
傲慢人者
此時得勢
「增上慢比丘有大勢力」,增上慢的比丘,已經就有很大的勢力了,「法久人微」,法,法久了,延續著過去過去到了像法,這當中已經離佛的時間很長,已經法過去很久了。人,「法久人微」,愈來相信佛法愈來愈少了,真正的道理,現在我們的面前也愈來愈求不得。
所以「實行者少,增上修行,未得謂得」。增上慢的人在修行,他懂一點點,他以為他得了。聽幾句,他以為了解、了解了,總是這樣得少為多,「未得謂得」。這種「增上修行」。「增上修行」,就是增上慢愈來愈多,他得一點點法,他就覺得他已經得很多、了解很多了;也有「未得謂得」,聽到,只是聽到的聲音,其實他內心了解都還未了解,他說這樣他知道:「知道了,知道了,我都了解。」像這樣的人也有。 這些人「傲慢人」,這叫做很驕傲的人。這個時候得到很大的勢力,好像他懂很多了,仗法起驕慢的心,這已經不斷這樣發生了。所以「增上慢有大勢力」。
增上慢有大勢力:
末法之人
身雖出家
性具三惡
意中未得謂得
身有打擲之勢
口有罵詈之力
為三惡也
更加留連濁世
時風熏習粧飾畫瓶
出入豪門結交權貴
我慢貢高不肯進修
非得大法勢
三業至善者
不能化導
所以告大勢也
不輕菩薩是其人矣
這些增上慢的人未得謂得,很貢高。因為那個時代的人,比較不會去想如何求法,講究什麼是真實修行的人。那個時代已經對法茫然了,聽到他說,他很了解,大家就覺得:了解佛法,他堪受供養,供養懂佛法的就有功德。他接受了供養,他愈來就愈增上慢,不斷地增加他的驕慢;愈被尊重,愈被恭敬,愈被供養,「慢」愈來愈增長。像這樣,開始在修行者,就是比丘的身上,不斷、不斷有看到。
所以末法「末法之人,身雖出家,性具三惡」,那個性還有三惡存在。雖然身是出家,但是他內心並沒有接受佛法,所以「性具三惡」。「意中未得謂得」,他自己的心意,他,法其實他都還沒有,卻是以為自己懂很多。這種無法很自在信受佛法,他總是貪、瞋、癡存在,還有驕慢,還有疑的心。這種的心態是很辛苦的,不是解脫。
所以「身有打(擲)之勢,口有罵詈之力」,所以「為三惡也」。這種惡的形態,身體的行為;口,開口動舌的不善,習氣都還在他的身上,所以這就是我們要很小心。修行者不要去讓這種的習氣,去引發它在我們的行動中,我們要很用心。
「更加留連濁世,時風熏習」。像這樣,他這種我慢的人,不想要求解脫,只是留戀在人間。因為人間他利用佛法的名稱,得到很大的供養,所以不會想要求解脫,不知道該修行的方法。所以「更加留連濁世」,還是在這個濁氣很重的世間裡,自己本身也染了很多的熏習,所以「時風熏習」。已經在什麼時代,他就隨那個時代流行,沒有想到我們是修行者,我們要守在本分事,他還是隨著時世流行而流行。
所以這種「粧飾畫瓶」。在豪門貴族,在那個地方進出,所以這種進入豪門,「結交權貴,我慢貢高,不肯進修」。真正修行人應該有的,但是就是做不到,也已經迷失掉了,都是在世俗社會群中應酬,很堪嘆。這種「留連濁世,時風熏習」,就是人家在流行也跟流行,去與這些權貴的人交結。交結權貴,所以我慢貢高,不肯修行,不肯精進,這就是令人很擔憂。
這種修行的形態,一直浮現出來了,感覺在佛門之中,到底真正修行要如何修行?修行的方向在哪裡?,這是很難解釋,不可說、不可說。所以「非得大法勢,三業至善者,不能化導」。這些這群已經類似出家,又不是出家的行為,化度這群人,若沒有大法勢的力量。就是要有威德的人,要有這個法力,有法、有力量,這一定要修到「三業至善」。身相莊嚴,舉止行動都會感動人,又有辦法說法,去降伏他們這種習氣很壞,能有這樣的形態,有這樣的德行來說話。
三業清淨,就是身、口、意都是善,都很清淨,有方法,有法去對這群已經迷失了法本,已經沉淪在這種,豪門、業門之中。這種的人若沒有大法勢力,若沒有三業至善的人,無法去化度他,所以告大勢至也,因為這樣,佛陀,釋迦佛就先向大勢至說,這個法以大勢至為對機,就是「不輕菩薩,是其人矣」,不輕菩薩就是那個人,我們若這樣來編這個意,這樣好好順這個意境,我們就知道,「不輕菩薩,是其人矣」。那就是表示常不輕菩薩,就是「三業至善,能化導之人」,說那麼長的話,佛陀要叫大勢至,就要說過去威音王佛,那麼長久的時代,有一位這樣的修行人,「常不輕菩薩」,這位常不輕菩薩,就是這樣這樣修行過來,時間有那麼久,長久的時間,長時這樣磨練過來,這個人已經是「三業至善,能化導之人」,所以這就是常不輕菩薩。
「爾時,有一菩薩比丘,名常不輕」,現在告訴我們這一段。
爾時
有一菩薩比丘
名常不輕:
像法之中
為比丘身
行菩薩行
名常不輕
那個時候,有一尊菩薩比丘名「常不輕」,現在要來明白,明白這個人,他修行的方法是如何修,現在已經引出常不輕菩薩,像法之中,「為比丘 身行菩薩行,名常不輕」。在那個時代,經過了一些修行者都很傲慢。 一些出家人都是勢力那麼大,大家都是很傲慢,所以其中有一位菩薩很特別,他也是修行,一位菩薩比丘,名常不輕,這位比丘,「像法之中,為比丘身,行菩薩行」。看看常不輕菩薩,他,行是如何修,修忍辱行,在傲慢的修行人群中,他要如何去面對,要如何對這些,貢高驕傲的修行者,要去影響他們,要如何去度化他們?那個過程真的很辛苦,出家人不學法,變成那種這麼的入世俗,必須還有要有人來教化,誰能夠教化,就已經有這位比丘菩薩,他已經出現在這個時代,這是介紹常不輕菩薩,佛陀對常不輕菩薩的重視,以大勢至為對機,引威音王佛,要來描述常不輕,未來要介紹的這個人,這是一種很慎重的,代表性的介紹,所以請大家,法要很有耐心、用心聽。
~證嚴上人講述於2019年9月18日~[/size][/size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