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0815《靜思妙蓮華》深生恭敬 入道基本 (第1742集) (法華經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)
⊙(00:54)若佛正法具住世,教行證三皆具足,佛像興盛法唯教、唯行而無證果者。
⊙(14:54)「得大勢!以何因緣名常不輕?是比丘凡有所見,若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皆悉禮拜讚歎。」《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》
⊙(16:29)「而作是言:我深敬汝等,不敢輕慢,所以者何?汝等皆行菩薩道,當得作佛。」《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》
⊙(19:10)而作是言,我深敬汝等,不敢輕慢:對人誠敬,是菩薩入道之基本。如若敬之不深,安能視彼如佛,又安能受其罵杖,猶輕聲和言:我深敬於汝等,深生恭敬,不敢生輕慢之心。
⊙(24:50)深敬是菩薩慈愍愛念,尊上寬下為入道之基本。如若唯形態表敬,而心不深入道,如何能視彼如佛,又如何能堪忍受其罵辱、杖打擲。
⊙(36:52)所以者何?汝等皆行菩薩道,當得作佛:由汝皆行菩薩之道,道是佛因,佛即道果,行菩薩道必當得作佛。
⊙(39:16)末法僧徒,役役權豪,栖心世務,無所不至,豈是菩薩道。但菩薩以等心觀之,無非菩薩道耳。
⊙(43:07)所謂治世語言等,皆順正法也。深敬不慢,意業善也。故往禮拜,身業善也。我不輕於汝等,是修持口業善也。三業至善,具大堪忍力,方名常不輕也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「若佛正法具住世,教行證三皆具足,佛像興盛法唯教、唯行而無證果者。」
若佛正法具住世
教行證三皆具足
佛像興盛法唯教
唯行而無證果者
這段文,大家要看清楚,這是告訴大家,「若佛正法具住世」,佛的正法若是能夠很完具在世間裡,教與行、證,三項就能夠很具足了。佛陀住世親自來教育,從佛的思想,法出自佛口,親自教育,這叫做「正法」。大家能夠依教奉行,真正體會進去,用功精神理念與真理會合起來,這叫做「行、證」。教與行這樣合會起來,了解、體悟、證知,這三項都具足,這就是佛的正法。
佛陀在世,親口說法是最正確,佛法的正法時期。 而若是佛的像法,佛滅度之後,當時佛在世之時,隨佛出家,這一代的弟子,修行與過去沒有差,佛如何教,我們雖然佛不在了,同樣依佛所教這樣在修行、生活。但是這一代的人,又能夠度第二代、第三代,第二代也還能夠因為師父,「第一代是接受佛陀親口說法,我現在雖然沒有那個因緣,佛在世受度;但是第一代隨佛受度的人,我也接觸了,我願意算為第二代來修行。」 所以他會聽前面資深傳教,他也能夠聽話,同樣好好修行。不過,還會一點點不同,「我現在聽的師父說的話,與佛陀在世那時候說的,還有一點點的陌生距離。」再下去第二代、第三代,就像這樣慢慢傳了,孫子想要認識曾祖父,那個親情會比較遠一點點。佛在世之時,第一代、第二代,若到第三代,那就是像法,好像佛的教法就是這樣,僧團也是這樣,出家修行。僧團好像如佛在世,就是好像與佛在世的僧團、生活,沒有什麼異樣。不過,人啊,修行那個心態與生態,都會有一點點異樣,就異樣了,走樣了。生活,修行的生活就比較寬鬆,規則、規矩修行者愈來會愈脫節。
所以這就是佛世之後,差不多這樣叫做像法,好像僧團在,隱隱的,好像隱隱約約佛在僧團裡,不過畢竟還是一分的隔離,這就是叫做像法。 規則、規矩會慢慢鬆,鬆掉了,誰來管誰啊?誰要讓誰管。其實佛教,佛陀沒有叫人管,佛陀叫人人守戒,代代傳戒;人人自愛、愛他,不是叫做「管」,那就是愛。真誠的愛,如何來啟發?如何來教育?願意來修行的人,愛者自愛,他還是如規、如矩、如律。 所以在佛陀涅槃後,近幾代都是還規規矩矩,一直到,到了想像中的佛法,意思就是,佛長什麼樣?佛真正的教育是什麼?「信」會比較鬆了,「疑」少分會出來了,「這難道是佛說?佛是這樣說嗎?」就是那個疑。
所以我們要誠正信實,我們一定要相信。 佛陀他去用心,真真正正真理的道路如何走,他用心去探討出生命的源頭,回歸到生命源頭,原來是清淨本性與天體合一,這是佛陀他探討出來的奧妙真理。所以有佛陀,是人間修行體悟,再從體悟中,在人間為人群再說法。佛陀出現人間,與宇宙合而為一的真理,傳給人間,真理我們一定要相信,相信是佛說,這就是真法。 我們若有信就能夠接受,有接受,我們自然就如規、如律、如矩,這個規矩就能夠這樣實行;若是沒有,像法,只是看到,好像這是叫做佛法,這叫做僧團,但是裡面那個精神理念,已經是鬆散掉了,這叫做像法。這個鬆散的精神,但是還有一個形態在。出家人還不少,好像是佛法,名相還是很旺,所以叫做興盛。
所以「法唯教」,大家在這個時間,就「如是我聞」,就是佛這樣教,佛既然這樣教,我就這樣教。這種只有教(教授),教(宗教)留著,教如何走,我就是教我這樣的起居動作,我就是這樣的起居動作。所以「唯行而無證果者」,只是外形看起來,好像是一個僧團,但是僧團裡面能真正證果,那個心與真理會合,這就比較難了。 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來體會,佛法永遠都在,永遠都是在,我們要真正好好去用心,將這個永遠在,要如何去將它清理得清楚,浮現出來。就像一面心鏡時時勤拂拭,要擦,擦得讓它回歸到這面鏡的本體來,恢復佛所說的道理,道理是永遠存在,是蒙上了灰塵這樣而已。所以再接下來就這樣說。「得大勢!以何因緣名常不輕?是比丘凡有所見,若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皆悉禮拜讚歎。」
得大勢
以何因緣名常不輕
是比丘
凡有所見
若比丘 比丘尼
優婆塞 優婆夷
皆悉禮拜讚歎
《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》
佛陀就要再告訴「得大勢」,那位常不輕,為什麼他的名字,叫做「常不輕」呢?因為常不輕這位菩薩,他凡是有所見,有所看到了,看到比丘、比丘尼,看到優婆塞、優婆夷,他就心生恭敬,看到人就讚歎人,這是常不輕菩薩。佛陀向大勢至菩薩,要來介紹這位常不輕菩薩。下面今天這段經文,接下來這樣說:「而作是言:我深敬汝等,不敢輕慢,所以者何?汝等皆行菩薩道,當得作佛。」
而作是言:
我深敬汝等
不敢輕慢
所以者何
汝等皆行菩薩道
當得作佛
《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》
讚歎常不輕菩薩,這種看到人就讚歎人,看到人就禮拜人,這位菩薩介紹就是這樣。這位,他若看到人就說:「我深敬你,不敢輕視你。」為什麼呢?「所以者何?」為什麼呢?你們大家將來「皆行菩薩道」,你們大家都能夠行菩薩道,「當得作佛」。 所以這段經文也是很容易。常不輕菩薩,時時看到人就這樣說:「我深敬汝等,不敢輕慢,所以者何?汝等皆行菩薩道,當得作佛。」這裡我們就知道,我們大家有發心行菩薩道,我們將來也能夠作佛。這是佛陀教育中,提出過去有這位菩薩見人就拜,見人就讚歎,見人就告訴人家:「你將來也會行菩薩道,會行菩薩道的人,將來一定會成佛。」 這是他修行就是修此項,見人讚歎。常不輕菩薩,對人是這樣非常誠意,「對人誠敬,是菩薩入道之基本」。
而作是言
我深敬汝等
不敢輕慢:
對人誠敬
是菩薩入道之基本
如若敬之不深
安能視彼如佛
又安能受其罵杖
猶輕聲和言
我深敬於汝等
深生恭敬
不敢生輕慢之心
我們要如何行菩薩道?如何當菩薩?我們要未成佛前,要先結好人緣。所以我們要結好人緣,當然看到人一定要讚歎,要容納入人群中去,這叫做行菩薩道。 這位菩薩他就是用最至誠,內心的敬重,看人就是這樣,用最虔誠的心,向大家敬重禮拜。所以這是菩薩入道的基本,我們大家也都要學,學像常不輕菩薩,這是我們入菩薩道最最根本,一個規則。
如若敬之不深,安能視彼如佛?」假使我們若不是時時,從最虔誠的心,敬重人人在我們內心。若不是這樣,若不是敬心很深,哪有辦法看到人人,就是隨口而讚歎,隨時就禮拜、鞠躬,合掌禮拜。這是打從內心誠敬。 哪怕就是被人罵,拳打、口罵,他都是同樣面不改色,還是笑笑,閃避一下,回過頭來,還是:不敢輕視你們,因為你們將來會行菩薩道,將來會成佛。有的人打不到他,用石頭來丟他,他還是,丟到了、受傷了,他還是面不改色,回過頭來還是鞠躬,「不敢輕視你,你將來能夠行菩薩道,修成佛。」這就是常不輕他所修行。 這就是要,修行就是要訓練,訓練到什麼時候,於逆境,對人、事事不通利,他還是面不改色,微笑,輕聲柔語來回答。所以他輕聲和顏,回過頭來還是沒離開這句話,「我深敬於汝等」,就是你、你、你,我深敬你們大家。所以是「深生恭敬」,我是打從內心的恭敬,我絕對不敢輕視你們,不敢在你們的面前有慢心,所以一直表現著很親近、很誠意,這叫做修行。
深敬
是菩薩慈愍愛念
尊上寬下
為入道之基本
如若唯形態表敬
而心不深入道
如何能視彼如佛
又如何能堪忍
受其罵辱、杖打擲
「深敬」這兩個字,「深敬是菩薩慈愍愛念」。菩薩的形象就是這樣,他的慈悲愍念眾生,就像這群人,不會納受他的作禮,還要輕視、罵辱,罵他、侮辱他,他都是通通接受、消化,「感恩,給我修行的機會,我不敢輕視你,你將來也能夠成佛。有朝一日你也能行菩薩道。」這種很憐憫眾生,愛,所以他只是做這麼簡單的行動,簡單,很簡單的行動,從他的修行,只是一項動作,沒有其他。這樣的修行就很深了,因為你我都做不到。要我們大家時時看人就是微笑,被人如何罵辱,我們都是面不改色,能夠常常對人輕聲細語,同時還是頂禮、膜拜,哪怕是如何棍打,磚石、磚塊、石頭這樣丟他,他還是避遠一點,還是同樣,遠遠還是,「我不敢輕視你們,因為你們在行菩薩道。」意思就是你們能夠成就我、磨練我,我還是心不動,沒有這個境界,沒有辦法試驗我的心。 就像佛陀對提婆達多也是心懷感恩。
〈提婆達多品〉,佛陀為提婆達多授記,因為提婆達多成就,累生、累生就是這種叛逆來虐待,他才有菩薩行可修。所以這世成佛,他要向提婆達多感恩,「讓你很折磨,但是感恩,沒有你生生世世這樣來折磨我,我哪有辦法提早成佛呢?」 今生此世,雖然來在門下,也是以釋迦佛為師,但是在教團裡,唆使教團,僧團,就是這樣唆使,讓大家道心不安,就將一群人帶出去,另外要成立一個新的教。提婆達多自己認為像師父這樣,釋迦佛這樣在帶人,能夠教化,能夠讓大家這麼恭敬、歡喜、尊重,「佛做得到,其實我也做得到。」 所以很自大,他覺得他也可以,他要做的領導人,會比釋迦佛領導得更好,自己很自大。所以他就唆使一些,與他比較相同的人,就這樣在僧團分離了,將一些人帶離開釋迦佛的僧團。他就去成立另外一個教團,時時用這個教團,要來向釋迦佛的教團挑戰,希望大家能夠看得到,畢竟是提婆達多的力量比佛更好。
但是佛陀如如不動,「來者我收,去者我放」,所以他也沒有什麼得失的感覺,心很穩定,但是提婆達多他愈生氣,他這樣的動作就是要讓佛陀,會責罵、會責備等等,這就是要表示佛的修行也是這樣而已。偏偏佛陀就是那麼的穩定自在,只有愛,憐憫眾生的念。能夠通達道理的人,教法信受奉行;無明充滿,野心大,只好隨他去,這是因緣。 佛陀在世就是這樣,所以我們要學的就是要深敬,「深敬是菩薩慈愍愛念」,我們要學這個,而且我們要尊上、我們要寬下,慈與寬,我們永遠要放在心中。對長輩,我們要時時尊重;我們對我們的下一輩,我們要時時用寬大的心來對待,耐心愛他、教育他,有心要學,我們要用心來陪伴、教育他。
所以「尊上寬下為入道之基本」,做人不只是修行需要,做人本來就是這樣。 所以「如若唯形態表敬,心不深入道,如何能視彼如佛」,我們平時若沒有培養這個心,只是表現在形態,表面上是這樣,內心無誠、無敬,內心若沒有修養好,外面只是一個形態,這是一個表面,所以這樣要如何,「如何能視彼如佛?」 我們心若沒有虔誠,我們常常說,看人,人人是佛,我們若有心,佛心,有佛心,看人,人人就是佛;我們若懷著鬼心看人,人人是鬼。所以我們要看我們的心,如何將它顧好,時時我們的心、我們的腦,對人,我們就要尊重人,這是我們要學,菩薩應該學的,是我們要走的道路。
所以「如若唯形態表敬」,只是一個表面,心要如何真正入道來呢?表面無法走在深入道法。所以我們要深入道法,我們一定要深心信仰。相信要很入心,深心我們才有辦法入道。深生,前一段也一直告訴大家,深生信敬,這一定要有;若沒有就無法入道。 「如何能視彼如佛」,我們哪有辦法看人人都是佛呢?「又如何能堪忍受其罵辱、杖打擲」,這哪有可能?這一定是心已經很堅定了,堪得忍人群對他的輕視,所以他都堪得忍。
所以者何
汝等皆行菩薩道
當得作佛:
由汝皆行菩薩之道
道是佛因
佛即道果
行菩薩道
必當得作佛
「所以者何?汝等皆行菩薩道,當得作佛」,為什麼呢?「因為我相信,相信大家,大家將來若有行菩薩道,一定有因緣,因為人本來就具有佛性,人心本善,人人就應該行菩薩道,有朝一日你也會行菩薩道。這是我對人人的相信。」這是常不輕菩薩他的表達。 所以「我相信你們的將來,還是行菩薩道,既行菩薩道,你們一定會作佛。」所以菩薩道是佛的因。所以「由汝皆行菩薩之道」,菩薩道是佛的因,佛即是菩薩道的果,所以要因、果,開頭,因要修行走菩薩道,菩薩道的盡頭,那就是果,果就是成佛。所以「行菩薩道,必當得作佛」。只要你行菩薩道,你的終點那就是佛,得佛的境界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
末法僧徒
役役權豪
栖心世務
無所不至
豈是菩薩道
但菩薩以等心觀之
無非菩薩道耳
「末法僧徒,役役權豪,栖心世務,無所不至」,所以「豈是菩薩道」?末法的時代,現在此時就是末法了,連想法都過去了,現在是末法,說佛法,現在的僧團,是否與佛陀在世的僧團一樣呢?不同了,佛陀的時代二千多年前了,只說衣、食、住,衣、食、住、行就完全不同,佛陀的時代,他的衣服,衣,佛陀的時代,他所吃的,沿門托缽,吃都不同。住的,佛陀的時代樹下一宿,簡單的草遮蓋起來,我們現在的住,不同,過去佛陀出門,是靠兩隻腳走路,我們現在出門是靠什麼交通?所以現在生活,與二千多年前就是不同,所以我們在這個末法的時代。僧徒就是「役役權豪,都是攀緣」,這種攀緣比比皆是,都是在世務中,應酬,做一個儀式的道場,這實在是很可惜。
大家,道場莊嚴,就是這樣在過,「無所不至」,什麼生態都有,這樣「豈是菩薩道」,這樣難道是菩薩道?就是享受自己,這樣是不是菩薩道?「但菩薩以等心觀之,無非菩薩道」,等心就是平等心, 以菩薩的平等心,什麼樣的人無不都是菩薩,所以相信大家一定會行菩薩道,將來會成佛。
所謂治世語言等
皆順正法也
深敬不慢
意業善也
故往禮拜
身業善也
我不輕於汝等
是修持口業善也
三業至善
具大堪忍力
方名常不輕也
所以「所謂治世語言,皆順正法」,我們要如何來勸導,人人在世間走好路,做好事,利益人群,這才是真正順正法,「深敬不慢」,我們對人人要深生恭敬的心,「意業」,意中的種子,這個業也就是種子, 意中業的種子,那就是善。「故往禮拜」 所以他將這樣,人人心中都有一念善的種子,這念善的種子,就是將來能夠行菩薩道,能夠成佛,這是常不輕菩薩,他對人人的看法,「我不輕於汝等,是修手持口業善」,我們若仍常常說,我不敢輕視你,我要尊重你,這就是口業,用嘴說出來,口業的善,不論是從內心發出的尊重,與從口說出來,尊敬,這全都是我們開口動舌,心所想的意,發出來,表達誠意,所以「三業至善,具大堪忍力」,若能夠三業都會合起來,都是三善,自然就有大堪忍的力量,凡事若不堪忍,凡事就不會成就,做人要堪得忍耐,要訓練如何忍耐,如何事事惡化為善,善解、善解,善解、包容,才有辦法知足、感恩,這是過去常常跟大家說的話。
所以「三業至善,具大堪忍力」,方名常不輕菩薩,大家用心聽,用意去體會,就能了解這位常不輕菩薩,是要來教我們什麼呢?要來教我們就是要對人尊重,時時刻刻要用態度作禮,用口頭來讚歎,內心就是永遠這麼單純,這叫做真誠菩薩,所以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。
~證嚴上人講述於2019年10月17日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