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20240830《靜思妙蓮華》智慧明了 無恐畏相 (第1753集) (法華經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)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80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4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40830《靜思妙蓮華》智慧明了 無恐畏相  (第1753集) (法華經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) Empty
發表主題: 20240830《靜思妙蓮華》智慧明了 無恐畏相 (第1753集) (法華經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)   20240830《靜思妙蓮華》智慧明了 無恐畏相  (第1753集) (法華經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) Empty周五 8月 30, 2024 9:44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801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4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20240830《靜思妙蓮華》智慧明了 無恐畏相  (第1753集) (法華經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)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20240830《靜思妙蓮華》智慧明了 無恐畏相 (第1753集) (法華經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)   20240830《靜思妙蓮華》智慧明了 無恐畏相  (第1753集) (法華經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) Empty周五 8月 30, 2024 1:12 pm

20240830《靜思妙蓮華》智慧明了 無恐畏相 (第1753集) (法華經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)

⊙(00:53)菩薩信根念力無所畏,即菩薩具諸智慧明了,決定於眾中而為說法,無恐畏相故名無所畏。
⊙(34:59)菩薩知一切眾生諸根利鈍,隨其根機所應度而為說法,故於眾中說法得無所畏。
⊙(37:15)「命終之後,得值二千億佛,皆號日月燈明,於其法中說是法華經。以是因緣,復值二千億佛,同號雲自在燈王,於此諸佛法中受持讀誦,為諸四眾說此經典故。」《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》
⊙(38:22)「得是常眼清淨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諸根清淨。於四眾中說法,心無所畏。」《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》
⊙(39:45)得是常眼清淨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諸根清淨:父母所生清淨常眼,六根一時悉得清淨。
⊙(40:55)常以如是等謙恭念力,修證功德圓滿,得究竟清淨永住不退,為初地菩薩法身、六根互用、圓通清淨之相。
⊙(44:04)無所畏,無五怖畏:一、無不活畏 二、無惡名畏 三、無死畏 四、無墮惡道畏 五、無大眾威德畏
⊙(44:29)無五怖畏一、無不活畏:初地證無所住身,得淨慧命,隨願應生,故無活命所畏。
⊙(45:49)無五怖畏二、無惡名畏:凡有所行皆為應世利益眾生,名稱普聞,故無惡名之畏。
⊙(46:51)無五怖畏三、無死畏:菩薩法身常住本無來去,既離我見,如何有過、現、未來生身之相?故無死畏。
⊙(49:07)無五怖畏四、無墮惡道畏:菩薩歷劫奉佛修諸善法,遠離三毒,除以大悲願力,示現惡道隨機方便度眾生,其餘所修行之法,修皆為自修持法,與惡趣無一相應,故無墮惡道之慮故無所畏。
⊙(52:01)無五怖畏五、無大眾威德畏:尚不見世間有一眾生能與菩薩相等論者,況能勝過?但由悲願隨順應導,故無此畏。
⊙(54:35)又六根既常清淨,故聞一切法能持,得諸陀羅尼,常憶念不忘,三德具足,亦即菩薩之說法無所畏也。
⊙(55:36)於四眾中說法,心無所畏:因見處不明故,心多怖畏。如今六根既淨,達法淵深微妙,遇緣即說,何畏之有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菩薩信根念力無所畏,即菩薩具諸智慧明了,決定於眾中而為說法,無恐畏相故名無所畏。

菩薩信根念力
無所畏
即菩薩
具諸智慧明了
決定於眾中
而為說法
無恐畏相
故名無所畏

我們若用心聽,要知道,菩薩要有信根,信根堅定,念力堅固了,對所有人間事就無所畏懼。因為我們自心,心純無染著,行為沒有差錯,所以身心輕安,無掛礙、無所畏。菩薩應該就是要專心於道,要信解、願、行。若能夠這樣,信根就能很深固,念力就會穩定。不論多大的風、多大的雨,只要樹根穩定,深而廣闊,這棵樹也是堅固。

所以菩薩信根要深、念力要堅固,自然就無所畏懼,就是「菩薩具諸智慧明了」。因為我們向來都認真在走,也不斷地在開闊,所以有一條穩健的菩薩道。我們所要看的風景也很開闊,要認識的「種物」很多很多,人人、事事、物物,人間一切都看透了。因為在這大片的環境中,普天下所有的人間物、事,都完全透徹,所以這就是菩薩,因為入人群,具足一切。

所以「菩薩具諸智慧」,經一事,長一智,我們若能夠在人間入人群,普遍看世間事,我們就能夠增加智慧。這就是我們,為什麼佛陀要我們入人群,就是在人群中,也是一樣在受教育,人群人人可說法,從生命表達出讓我們看,這就是人間法。有人間的菩薩,為人群付出,無所畏、無所求,還是充滿法喜在付出。有的人生命赤裸裸,曝光在我們的面前,赤貧、苦啊,真的是極苦無限量。

就像在好幾年前(2017年),美國德州一個哈維颶風,中、南美洲很多國家受災難,其中有一個國家叫做「(荷屬)聖馬丁」。聖馬丁這個國家不大,但是很美,不過很貧困,我們那個地方,有一對(慈濟)菩薩,夫妻檔,太太(2002年)接觸到慈濟,她開始回去聖馬丁就默默耕耘,默默地做,先生響應太太去做。在那一年(2017年)的,(艾瑪)風災,真正知道那個地方,有一顆這麼成熟的種子,他們代替我們在那裡發放米,尤其他們是開麵包店,當那個時候,整個國家都受損了,受那個災,颶風真的破壞很大,電也都沒有了,沒電、沒水、沒糧食,要怎麼辦?他們從他們的倉庫,所有的,在做的麵包廠,做的全都提供救災,完全實有的東西,就是這樣布施了。

做慈濟加重力量做,這就是共合起來叫做「慈濟」。大家拿到這個東西,就是感恩慈濟,那段時間,我們臺灣也有送去一些米,同時所有的米,都開始出來發放。他們要重新分配,要不然受災人那麼多,而米還是再多都有限,都有限,所以他們就要再(分)裝,打開重裝,讓大家人人都有得到糧食。

那個時候,在分米的時候,他們用大的杯子,大杯的杯子,他們就將米量起來,要倒給災民的時候,第一杯米,要記得「口說好話」,第一杯就開始教育了。第二杯米,要「心想好意」,第三杯米,「手做好事」,這叫做「三好米」。這三杯米,說三杯米是大杯,他們用這樣,不論是開口動舌,付出都是在教育。好方法,這叫做菩薩。

在那個國家不了解佛教,他們是用「做」的,這就是佛陀的教法,哪一個地方有災難,菩薩就在哪一個地方顯現。菩薩出現在那個地方拯救眾生,很多的溫馨故事,很多,是他們用身體力行出來。又再家中騰出一個空間,就是每星期就在那裡,為他們上課,利用大愛電視臺,有英文的(字幕),師父在說話。在那個地方,來,大家來看慈濟的行動,大愛的行動,一點一滴,讓他們在那個地方了解,原來慈濟是在國際間,為苦難人付出,所以他們對慈濟的起點,與進行中的佩服,所以大家用感恩心,來接每一個物資。

有時候,我領到了,再過一陣子又發放,「我沒有領到,不要緊,因為過去我領到,他沒有領到。現在我也能夠來當志工。」那種互相,沒有,你有領到,我沒有領到,那種分別、不歡喜的心,他們沒有這樣。每一次在發放就是歡喜,雖然是貧苦的國家,卻是心已經接受到佛法的滋潤,每一次在發放之時,大家規規矩矩、歡歡喜喜。這就是菩薩,菩薩他們信根很深固,他們很孤單在那個島做慈濟,從來不曾放棄。

有時候我們臺灣,若有米會分配給他們,他們就已經心存感恩,在帶人、在做事,他們很孤單。師父很少提到他們,聖馬丁,因為訊息很少回來,所以接觸不到。這麼多年來,這對菩薩,這個家庭在那裡,很辛苦帶出了一群菩薩,默默,我們竟然還未提起,他們走出來的足跡。心,聽到了,也是很愧對,也是很感動。

這就是菩薩,在那個地方資源很欠缺,他們要用什麼智慧去引導他們,得少為足,讓他們大家得到一點點,很滿足,得過了,現在分不到,也來隨喜功德。那個地方的人民,慈濟已經在那個地方,讓他們這麼的溫馨,這都是菩薩教化眾生。他們的因緣在那個地方,殊勝的因緣接觸到慈濟,將慈濟這股緣,搬回去他們這個僑居地,去與當地人物資的分享,順因緣的教育,這叫做智慧。

所以「菩薩具諸智慧明了,決定於眾(中)」。這就是從他們生命的方向決定,為眾生,已經這麼多年來,夫妻,太太認真做,先生認真支持,現在孩子都長大了,人人都很善良,孩子就告訴父母,「你們專心做慈濟,而事業你們不要擔憂,我們來承擔。」聽到這樣的訊息,要為他們祝福,很歡喜。菩薩真的路鋪平了,道也開穩、開大了,當地的志工也已經很成熟,這個國家很貧困,但是自然的環境很美。那個地方天藍、雲白,海藍、樹綠,真的看到那個相片,好像人間天堂。但是往內陸看,都是破爛的房屋,貧困啊。從破爛的房屋往海面看,實在很美,這是一個很天然的美景,卻是無奈,貧困的國家,很多的困難在這個地方,很多善良的人,貧、困難也在這裡。這是現在很慶幸,那個地方就是有這樣的菩薩,帶著一群志工,很不簡單。

所以「即菩薩具諸智慧明了,決定於眾中而為說法」。在那個地方除了付出,在那個地方說法,「無恐畏相,故名無所畏」,聖馬丁(慈濟人)就是這樣。

其實非洲更是大,(2019年)聽到潘明水居士分享,那時候慈濟在那裡落實,是社會很不安定的時候。南非民族性是很強悍,貧困的人也很貧困,很強悍的人很強悍。所以這些臺商在那裡,也是常常就是被搶劫、被打傷,不過他們的因緣就是在那裡。要如何來化解那個國家,將貧困能把它翻轉過來,將那個強悍有辦法感化他們嗎?這是在南非的開頭。所以在那個地方用心,布種子耕耘,也帶出了庇護工廠,在那個地方,讓貧困的人去那個地方,去學,學裁縫。我們這些臺商,捐出來很多的裁縫車,將那些貧困的婦女、家庭,將她們引進來,合起來好像一個工廠一樣,讓她們學裁縫,學做。

那段時間我們慈濟(志工),也是剛好有布廠(成衣廠),花色稍微印偏,他們就將它淘汰,整個倉庫都清出來,不論是直條或者是加花色,全都一點點瑕疵就整個淘汰,就交給慈濟。慈濟貨櫃一櫃一櫃去,讓她們在那裡做裁剪,這都是過去的因緣。他們在那裡帶得很好,有一群臺商,張敏輝、方居士、林居士、潘居士,他們都在那個時候,這群菩薩發心,互相做,大家合起來的力量,分,分開來做,有所重。

潘居士他就是一直帶當地的,如何去做,分工如何做。有的是教育,要如何教育孩子。現在我們能接他們,一些過去是讓他們讀小學,現在是回來臺灣讀大學了。時間過得很快,南非的因緣說來是很長,「莫忘那一年」,那一人、那一群人,一直帶人,潘居士一直將南非當地的志工,輔導到讓他們,能夠就地種子成熟。這些成熟的種子,再帶去東、西、中(部),這些非洲國家已經這樣一直拓展了。

(2019年)我問:「我們已經在那裡非洲,幾個國家了?」「九個國家。」尤其是最有因緣踏入,納米比亞、史瓦帝尼、南非、尚比亞等等。南非就是大本營,從這樣一直出去,在那裡引出很多的故事,不同的國家 大家都很貧困,一個比一個國家更加困、更加貧,所以他們在那個地方造福的,造福這些貧困,實在是人數無以數計。

分享的故事倒是很多很多,譬如說,在那個地方受惠的人,受到幫助的人都很感恩,都會說一句話:「上帝派天使來。」我就告訴他們,我們不分宗教,我們不排斥其他宗教,卻是我們現在,要分明我們的宗教,我們要開始明顯。「宇宙大覺者」,已經從地球上,發現了人生的苦難,也發現了人生,生命的矛盾、無常,所以去追求真理,從人間了解一切苦難的道理,要如何去拯救?所以修行,突破了人間種種的矛盾,體會到宇宙萬物真理。再回過頭來,向地球上的人,人間再來說法。這位大覺者是真實的人,二千多年前出生在印度,現在叫做尼泊爾這個國家。一位王子,他有年、有月,出生人間,這是真實的人生。修行,徹悟真理,跟大家說真理,不是叫大家,只是在那裡拜啊!求啊!不是求與拜,是給我們一個方法。你要如何突破你心中那個貧困,人人心中都是貧;那個字「貧」,寫得不好叫做「貪」,要寫「貪」字,就是筆畫差一點點,那叫做「貧」。因貧而貪,因貪而不足而貧,所以這就是差毫釐,就是在心的困,困住了,無法開啟心,看不到真理,所以才會迷茫在這個空間。

因為這樣,所以菩薩要發心人間說法,入人群,就是入最苦難中的人群,為眾生說法,無恐畏。不論如何強悍的國家,不論它如何的貧窮、骯髒,熱,熱到(攝氏)四十度;冷,冷到零下六、七度,同一個地方,那個地方如何住?要去哪裡避熱、避雨。只是鋅片,屋頂鋅片,牆壁鋅片,小小間,三、四坪一個家庭,這種的貧困,身無一物。你想,他們冷的時候,要如何遮體、取溫暖呢?熱的時候,要去哪裡遮蔭、避陽呢?苦啊。

所以這就要讓他們很了解,在那個地方,他們為什麼那麼貧?因緣。所以佛法帶進去,他們現在也知道因緣,我們現在要造福,所以很貧困,他們也到處突破他們的環境,一一去向人家說慈濟,一一去向人勸募,勸募銅板,一個一個銅板,幾分錢、幾毛錢,她就是這樣去勸募。一邊走,背後人家一邊罵。她還是與常不輕菩薩一樣,人罵,她不在意,她就是知道貧窮的人,需要這個一點一滴來匯集,集起來之後,她們就去買,買什麼?買水、買糖、買鹽、米,一點點、一點點,她就去發放、去幫助人,這是很不容易。問她:「為什麼?」「為慈濟,慈濟是這樣做,要學慈濟。」這種真正是他們的目標正確,做慈濟,點滴辛苦去募集。讓人家罵,因為她自己也有,也有幾個孩子,那個殘疾、腦癱在家裡。但是她去募來的錢,不是募回去給孩子、煮飯給孩子吃;是募去買油、鹽、糖、米,去給那些很貧困的人。

覺得這種的精神,就是人間的菩薩,來到〈常不輕菩薩品〉這裡,我們就會覺得,這就是常不輕菩薩,來啟發我們大家。富有的人,看到這部經,這部經之中,菩薩已經在人間了。

菩薩知一切眾生
諸根利鈍
隨其根機所應度
而為說法
故於眾中說法
得無所畏

所以說「菩薩知一切眾生,諸根利鈍,隨即根機所應度而為說法,故於眾中說法,得無所畏」,這是在這個世間上,不同的國家隨機應度,苦難的,他用這樣去度他們,他們在那個地方可以救很多人,我問潘居士:他們這樣就那麼多,到底資源是我們……。他說:百分之九十幾,都是他們當地,一點一滴去募的,再去救人,就地取材。讓我很感動、很不捨。

所以我們菩薩去那個地方,應眾生的根機利鈍,用種種方法去教育,隨他們的根機所應度而為說法,故於眾生中「說法得無所畏」,我們就能夠很清楚,這是要讓大家,讓大家知道菩薩,常不輕菩薩,其實是在說我們現在的人生,剛好,很剛好說到這裡,「常不輕菩薩」,在各地現身回來了,我就告訴他們,好好分享起來,這叫做慈濟的史實,好好寫,讓大家好好知道,好好傳、好好說,這就是感動人的事情很多。

「命終之後」,入經文來,前面的經文,臨終之後,「得值二千億佛,皆號日月燈明,於其法中,說是法華經。以是因緣,復值二千億佛,同號雲自在燈王,於此諸佛法中受持讀誦,為諸四眾說此經典故。」

命終之後
得值二千億佛
皆號日月燈明
於其法中
說是法華經
以是因緣
復值二千億佛
同號雲自在燈王
於此諸佛法中
受持讀誦
為諸四眾
說此經典故
《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》

那是前面我們已經說過,大家回顧,與剛才說的那些故事,大家稍微將它會合一下,這是很有內容,現在人間菩薩的過程。

接下來就是說「「得是常眼清淨,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諸根清淨。於四眾中說法,心無所畏。」

得是常眼清淨
耳鼻舌身意
諸根清淨
於四眾中說法
心無所畏
《法華經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》

所以已經得一般人的眼清淨,因為菩薩,人間菩薩看人間,與一般的人在看人間是不同,他所看的是眾生苦難需要幫助,要如何去說法,要如何去支援、去拔苦,這就是菩薩的眼,所以他沒有貪著,他只是看分明,心清楚要如何去入人群,所以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諸根,同樣都這麼清淨。

得是常眼清淨
耳鼻舌身意
諸根清淨:
父母所生清淨常眼
六根一時悉得清淨

「父母所生清淨常眼,六根一時悉得清淨」,我們就是,父母所生給我們這個身體,我們也已經與菩薩,學習菩薩如何來看眾生?學習菩薩,我們的身根要如何身體力行?這已經我們開始向菩薩來學習,「六根一時悉得清淨」。

常以如是等
謙恭念力
修證功德圓滿
得究竟清淨
永住不退
為初地菩薩法身
六根互用
圓通清淨之相

「常以如是等謙恭念力,修證功德圓滿」,就是以常不輕菩薩這個態度,謙讓、恭敬、信根念力,總是認真修行,這種已經證到圓滿的功德。因為「功」在修,「德」在得,所以我們經歷了這樣下功夫,一直做到真正自己有信心,這種的功德,這樣圓滿了。我們若沒有下工夫,我們哪能得到信根念力呢?對自己沒有懷疑,對方向正確沒有懷疑,我們身體力行,所以,以「謙恭念力」,來表達我們修證的功德圓滿。

「得究竟清淨永住不退」,我們停住在菩薩這個位置就對了,不要再退轉了。「為初地菩薩法身,六根互用,圓通清淨之相」,我們現在已經法身自在,住在菩薩的初地,因為菩薩有十地,從信根入,做到很歡喜,謙恭念力如常不輕,只是歡喜,你如何罵我、打我,因為我有信念,你們一定會成佛,所以我對你們一定要恭敬,這種已經「謙恭念力,無所畏,無五怖畏」。

無所畏
無五怖畏:
一、無不活畏
二、無惡名畏
三、無死畏
四、無墮惡道畏
五、無大眾威德畏

無五怖畏
一、 無不活畏:
初地證無所住身
得淨慧命
隨願應生
故無活命所畏

「無五怖畏」,一者,無不活的畏,活著也無所畏,不論要活多久,是長、是短,生活中碰到什麼樣的環境,都無所畏,這叫做「初地證無所住身」,身體,到什麼時候都不要緊,去哪裡都不要緊了,我的生命已經淨化、清淨了,所以「隨便應生,故無活(命所)畏」。這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,雖然這樣為你們解釋,其中還很深。

無五怖畏
二、 無惡名畏:
凡有所行
皆為應世利益眾生
名稱普聞
故無惡名之畏

「二,無惡名畏,凡有所行,皆為應世利益眾生」,我們都是慈悲利他,沒有貪生為己,我們不是在營利,所以「名稱普聞,無惡名(之) 畏」,我們既然很清淨在做,不怕人家傳我們的是什麼名?我們就是相信自己。

無五怖畏
三、 無死畏:
菩薩法身常住
本無來去
既離我見
如何有
過、現、未來
生身之相
故無死畏

第三「無死畏」,「菩薩法身常住,我們已經入、發願,已經住在菩薩位了,「本無去來」,所以我們「既離我見」,如何有過失呢?我們若沒道理「我見」,我們總是為眾生利益,為我們的目標,不是為自己營利的目標,是為眾生利益的目標,所以我們沒有執著,私己、利己的我,我們完全是利他,利群眾的行的我。所以現在、未來、來生的身相,我們都不擔心在哪裡,死,什麼時候都不要緊,來生、生死、死生都會很自在,因為死,一個飄然,無痛,沒有重,沒有沉重,也沒有痛感,這種飄然自在,那個境界很美,所以不必怕,不必怕死,不必怕生,只要我們做好,生一定會應我們所願、所生。

無五怖畏
四、 無墮惡道畏:
菩薩歷劫奉佛
修諸善法
遠離三毒
除以大悲願力
示現惡道
隨機方便度眾生
其餘所修行之法
修皆為自修持法
與惡趣無一相應
故無墮惡道之慮
故無所畏

第四「無墮惡道畏」,不用擔心去惡道,我們既然這輩子都沒有行惡,沒有行惡的路,哪會走惡道呢?「菩薩歷劫奉佛」,長時間就已經一直受佛教育,「修諸善法,遠離三毒」,我們無貪、無瞋、無癡,沒有這個三毒,所以「除以大悲願力」,除了大悲願力以外,我們還有什麼呢?我們若是「示現惡道」,是方便在度眾生,即使我們去惡道,是方便度眾生,所以「其餘所修行之法」,就是「修皆為自修持法」,所有我們在哪一個環境在付出,同時我們在修行,這就是修自修為法,名稱說我們是在幫助人,其實是利益自己,因為成長自己的智慧,成就我們的福緣,我們就是要用感恩心去付出。「與惡趣無一相應」,我們這輩子在行,不會偏往惡趣去,所以我們不用怕,無一相應,與它不會有相關聯,所以「故無墮惡道之慮」,不用掛慮,不用擔憂,「無所畏」。

無五怖畏
五、 無大眾威德畏:
尚不見
世間有一眾生
能與菩薩相等論者
況能勝過
但由悲願隨順應導
故無此畏

第五「無大眾威德畏」,我們沒有入大眾在顯耀,不是你比較大,我比較低,不是你比較小,我比較大,而我是菩薩,你是凡夫,都不是這樣,眾生皆平等,心、佛、眾生都平等,所以菩薩,「不見世間有一眾生,能與菩薩相等論,況能勝過」,眾生是眾生所做,菩薩,菩薩所作,眾生要好好跟著菩薩走,我們就是學菩薩,我們不敢說要勝過菩薩,我們是學地菩薩,有學菩薩,我們不是到達無學,所以「但由悲願隨順應導,故無此畏」,我們隨著這個,眾生在這個範圍,我們要學法、學佛道,那就要經過與菩薩同樣,這樣悲願去付出,所以我們還是隨順眾生,這樣來化度眾生,「故無此畏」,沒有這個畏,大眾威德的畏,大眾如何的威德,我們都不怕。

又六根既常清淨
故聞一切法能持
得諸陀羅尼
常憶念不忘
三德具足
亦即菩薩之說法
無所畏也

「六根既常清淨,故聞一切法能持,得諸陀羅尼」,陀羅尼就是總持門,「常憶念不忘」,我們將佛法的總持門,我們都已經把握住,我們要常常憶念,總持門中的道理,所以不要忘記,「三德具足,亦即菩薩之說法無所畏」。

於四眾中說法
心無所畏:
因見處不明故
心多怖畏
如今六根既淨
達法淵深微妙
遇緣即說
何畏之有

於四眾中說法,心無所畏,我們在四眾中說法無所畏,「因見處不明故,心多怖畏」,因為我們看的方向若不清楚,我們的心會害怕,我們看的方向若清楚,我們的心不會害怕,無論是山再高、路再陡,我們就是不怕,但是我們若看不到,我們就會很害怕,愈高,跌下去愈危險。所以我們要看清楚,「如今六根既淨,達法淵深」,又是微妙,所以「遇緣即說,何畏之有」,沒有,沒有,無所畏。

所以各位,真真正正,法,簡單的幾句要解是很困難,但是用人生走過的路,我們會更加了解,很踏實,非洲(慈濟)菩薩如何走,如何的困難,他們就辦法,一步一步自脫離困境,就是心的困,貧困,人還是貧,可是心已經沒有困境了,他還可以去幫助別人,當中真實的人生的故事也是很多。總而言之,我們學法就是要入群,入群,在群眾中道場,學得真實法,所以常不輕菩薩就是要入人群,大家要很用心,時時感恩,走過路的(慈濟)菩薩,回來說的經歷,我們全都可以就地取材,能夠看到好多好的菩薩典範,感恩的心要常常有,時時要常常多用心。
~證嚴上人講述於2019年10月30日~
回頂端 向下
 
20240830《靜思妙蓮華》智慧明了 無恐畏相 (第1753集) (法華經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)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—靜思妙蓮華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