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靜思晨語--20110303《法華經》佛法如雨露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980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靜思晨語--20110303《法華經》佛法如雨露 Empty
發表主題: 靜思晨語--20110303《法華經》佛法如雨露   靜思晨語--20110303《法華經》佛法如雨露 Empty周五 3月 04, 2011 1:21 am
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980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靜思晨語--20110303《法華經》佛法如雨露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靜思晨語--20110303《法華經》佛法如雨露   靜思晨語--20110303《法華經》佛法如雨露 Empty周五 3月 04, 2011 1:22 am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
學佛,我們每一天應該就要像大地,我們受雨露滋潤,大地一切都能時時很豐饒,也就是受益,過去常說「法譬如水」,心地若沒有水,地上的一切都會枯萎掉,有了水分,大地不管是三草二木,都能夠隨分受潤。
這就是要告訴我們,我們要時時用那分感恩心,唯有佛法能夠滋潤我們的心地,唯有佛法,能夠讓我們的慧命成長。
雖然我們會感覺到,因為人所作為,長時間以來就是無明,累積了很多的業力,所以眾生共業,為利欲,所以損壞了大地,大地是由什麼損壞的?是人心。
若是看,看到,雨都沒有下來,都沒有下雨,乾旱,大家就很緊張,祈求要下雨,因為有了雨,才能夠五穀雜糧,能夠產生出來,才能夠維持人的生命,我們心靈的大地,要不斷地有柔風,風和,雨能順,若能這樣就是佛法。
三草二木
隨分受潤者
天雨 雨者
滋潤大地
如佛四十年前
所說之法

這個佛法能夠滋潤大地,卻是凡夫無明,無明就是為惡,為惡就叫做惡法,所以惡法就像我們常常聽到的,國際間有國家平時是乾旱,卻是下了一場大雨,就變成了完全受災難。
平時為利,破壞了山地,破壞了水土保持,這種的破壞就是貪婪,那就是為利,雖然說能夠一時貿易,把他們所有國土的森林,大樹,好的木材全部都貿易出去,雖然能夠收入很多錢,卻是禍延後代的子孫。
所以說起來,這已經長時間用惡法取利,所以現在就變成了禍,不斷的災禍,天災就是因為人所造成,這叫做惡法;不順天地大自然,這叫做逆,逆天地,這也是都叫做惡法。
我們要長期培養,天、地、人要三和,不管是四季,春夏秋冬,在這天地之間的大氣,它就是需要我們人類、大地,真正很和睦,我們若能依循大自然,順道理,我們就能夠很平安。
佛陀乃是宇宙間的大覺者,向我們所說的法,無不都是天地萬物的真諦,無不都是解釋人倫道德的真理,這全都是佛法,至善無上的法,所以佛法,就是真正很和順的善法。
大地需要和順的雨露,我們的心地需要大法,就是真理大法,好好來教育我們,讓我們能夠隨順法來輪轉,所以法譬如輪,要能夠轉入人心,人心能夠和天地和合,這雖然說起來是那麼的簡單,我們真正要能微細瞭解,必定要很用心。
所以善法如雨露,在三草二木,隨分受潤,雨就是滋潤大地,佛陀在四十幾年間開始,從他成佛,在夜睹明星時覺悟,那星的光與佛的心一接觸,那個剎那之間,佛心與大地宇宙,這樣合而為一體,這就是他覺悟的剎那間,宇宙萬物的真理,完全收攝入佛的心懷。
那就是佛心與宇宙的真諦,合而為一體,但是這是在很短暫的時間,啟開那時候修行者的心智,雖然已經覺悟了,不只是自利,自己自覺,佛陀馬上就要將這歡喜的心,趕快要和大家分享了。
常常說,佛陀修行,不是為自己修行,是為眾生修行,我們應該要記得說,那位悉達多太子,他為什麼要去修行,只是覺得人間充滿了矛盾,人間總是,有那分解不開的謎存在,那個解不開的謎是什麼呢?生、老、病、死,為什麼人要來出生?
「生」,看到女人十月懷胎,是這麼的辛苦,尤其是古時候的人,難產的人也很多,看看悉達多太子的親生母親,也是因為難產而往生,相信,這件事情對那位太子也是一樣,內心也有那分很矛盾,為什麼我的出生讓母親往生,長大當中,看到享受的人是這麼享受,國家,貧困苦難的人,又是那麼多,為什麼人的階級會那麼不平等,所以四姓階級,這也是讓他的內心,有一個解不開的謎。
有時候國土危脆,有了大風大雨時,也是惹來了這麼大的災難,山河大地,國土危脆,到底這種的人生,有什麼樣的快樂呢?為什麼紙醉金迷的人,還是無窮度的享受。
所以他棄捨了皇宮的享受,所以他才會去探討人間,那個奧袐的道理,人與天地之間,又有什麼樣的道理呢?人與人之間,這麼多的矛盾,這麼多的不平等,到底道理在哪裡?自古時代一直以來就是這樣,到底問題出在哪裡?所以他才去修行,為眾生成佛。
所以他要為眾生去說法,看,人間一切的欲念,世間無明都是一念,「一念無明生三細」,這三種非常非常微細奧袐,那種的無明,要把它解開,不是那麼容易,貪瞋癡雖然只有三個字,大家都知道貪瞋癡,但是要他不貪,可能嗎?很困難。
瞋,你要他不發脾氣,有可能嗎?長久以來我們流轉六道,在六道中,已經薰習了這種的習氣,這種習氣,求不得就開始起瞋恨心,我若求不到,誰也別想要得到,所以人與人之間互相在毀滅。
你們想世間有多少男女之間,這種情殺,或者是為了財殺,有多少仇、恨、怨,互相毀殺,來毀滅,不擇手段,人與人之間是這樣,國與國之間,不就是這樣嗎?
這就是人間,這種貪而瞋,由貪瞋造成癡,看,雖然是簡單的三個字,要能夠人人透徹瞭解,而且能夠戒除這些心念,有那麼簡單嗎?真不簡單,這種佛陀的心靈境界,無法一下子讓大家知道,而且要適應人人的根機。
《無量義經》不是有一句,「微渧先墮,以淹欲塵」,我們若是要探討佛法,即使我們是小根機的人,我們也能夠得到這種雨露來滋潤,大地若有雨露,早上起來有風,太陽出來地乾了,風一吹,沙土就會飛揚,這就是說大地若有濕潤,有濕氣,濕潤,自然就不會,因小小無明風一吹來,我們無明的沙塵就飛揚起來。
所以我們三草,就是表示小根小莖小機的人,小根機的人,他有想要求法,但是他沒有立大願發大心,他願意接受,但是他無法發這種大心。
所以小根機的人,就像聲聞、羅漢、緣覺,自利,求自己能夠瞭解佛法,但是無法身體力行,這是三草。
二木,就是發大心,大根機的人,這是佛心,菩薩心,要祈求佛道是大乘佛法,其至身體力行入菩薩道,這就是適應什麼樣的根機,什麼樣的接受,所以三草二木,隨分受潤,隨他的根機都能夠接受到。
再來雨,雨者就是滋潤大地,大地,任何的根機,同樣都受一雨普潤,大樹他大吸收,小草,他小吸收,所以同樣的佛法,四十多年來,都是同樣的佛法,只是眾生根機就是隨分受潤。
隨他意語
權巧逗教
今日欲以
平等一味大法之雨
充潤一切
是大法雨
眾生心地
皆蘊藏菩提種子
唯法雨能潤澤
長養慧命

四十幾年前是這樣,所以叫做隨他語意,我們前面也說,這是權巧逗教,佛陀要用這麼久的時間,今天已經開始了,所說的,今天,就是法華會上,靈山在我們心頭,時時我們都在靈山塔中,所以我們在靈山會這個時候。
「平等一味大法之雨」,就要跟大家說,過去的方便法,是為了根機小的人說話,現在開始大家要發大心,要立大願,人人要歸入菩薩道,雖然過去有分別三乘五乘,但是其實那都是方便,唯有一乘就是大法,就是菩薩道。
這是大法雨,就是從現在開始,「眾生心地皆蘊藏菩提種子」,每一個人都有,這心地都有那顆種子在,只是法雨能潤澤,長養慧命。
各位菩薩,真的我們人人心地,都有這顆種子是菩提種子,只是我們在這心地有長雜草,我們修行就是要除去雜草,在家者,信仰要取正信,追求佛法,不是求加持,追求佛法是求解脫,求我們的心,不受到無明把我們覆蔽,我們要打開無明,去除迷信。
過去的印度,就是迷信很多,所以佛陀要為眾生,要求一個正信,求一個正覺,所以他修行,我們現在也應該要如此,所以我們要去除迷信,我們求法就是要發大心立大願,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。
回頂端 向下
 
靜思晨語--20110303《法華經》佛法如雨露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靜思晨語 :: 靜思晨語--法華經2011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