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

向下 
2 posters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三 3月 16, 2011 9:10 am

第一節七心總論(P119~P127)
經典原文
欲滅三障者,當用何等心,可令此障滅除?先當興七種心,以為方便,然後此障乃可得滅。何等為七?一者慚愧,二者恐怖,三者厭離,四者發菩提心,五者怨親平等,六者念報佛恩,七者觀罪性空。


欲滅三障者,當用何等心,可令此障滅除?先當興七種心,以為方便,然後此障乃可得滅。(P119)
欲滅三障者,當用何等心,可令此障滅除?」要以什麼心來滅除種種煩惱障礙呢?要先去體諒別人。
先當興七種心,以為方便,然後此障乃可得滅。」要滅除三障煩惱,應當先發七種心,這七種心是諸佛菩薩開啟的方便法門,若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中,就能將煩惱、障礙一層層剝除。
這七種心為什麼是此種次序呢?心是根本,為善為惡都從這念心起;要改掉貪瞋痴的心念,就必須提高警覺,向內自省,因此首先要有「慚愧心」。有慚愧心的人才能生出「恐怖心」,如果沒有慚愧心,毫不在乎因緣果報,就會為所欲為,這就是無怖畏心的人。因為有慚愧,所以產生畏懼,知道業報可怕,害怕墮落三途,這就是「恐怖的心」。

難陀的故事(P120~P121)
佛陀的弟子中,有一位難陀,他是佛陀同父異母的弟弟。難陀長大後,娶得美貌的夫人,終日沉溺在聲色享受中。出家後的難陀,雖然知道佛法很好,對佛陀也很恭敬,卻無法捨棄人間的情緣,始終記掛俗家的夫人,每天都很憂煩。佛陀為了開導他,便以神力帶難陀來到一個很美的境界。那裡的人正建蓋一座富麗堂皇的豪宅,旁邊還有一群天女演奏仙樂。難陀問:「這房子是為誰蓋的?」
一位督工回答:「這是為難陀聖者興建的房子,因為它發心出家,所以將來能到天堂享受。」
接著佛陀又帶難陀到另一個境界。那裡銅牆鐵壁十分炎熱,充滿各種可怕刑具,到處都聽到哀嚎聲。難陀看到一位獄卒正在燒造一口油鍋,就上前問道:「燒這鍋油要做什麼呢?」獄卒說:「這是在等待難陀來受刑,因為他雖然出家了,心裡還是不斷淫欲。等他回去接掌江山後,權傾一時,便會迷失掉純真的本性,屆時造下無邊重罪,最後肯定墮入地獄。」
難陀聽了驚嚇非常,趕緊向佛陀懺悔:「感恩佛陀,讓我上天堂又下地獄,看到不同的境界。天堂,令人歡喜;地獄,令人恐懼。我已下定決心專心修行,以斷除六道輪迴的苦難。」
無慚愧心者,當境界現前,很容易被誘引過去。唯有知慚愧,才能生出恐怖的心,才會時時警惕,向內尋找本心。有了恐怖的心,知道三惡道的苦難後,接著就會生起「厭離心」,厭離人間的苦樂相隨。
有的人在世間受盡了苦,但是他沒有覺醒,反而一直抱怨為什麼災難、苦報都落在他的身上,因此對世間起了「嫉」與「惡」兩種心態,不但嫉妒別人過著悠閒、富有的生活,也對世間生氣厭惡的心。如此不正確的心態層層遮蔽,終究無法自我反省過去的錯誤。

厭離過去珍惜重生的邱文吉(P122~P 124)
有一位邱文吉居士,人生很坎坷。小時候被一對久婚未孕的夫妻抱養,後來養父母生下親生子後,就開始排斥、虐待他。要他做事卻常不給他飯吃。有一次他餓得受不了,偷吃雞槽的飯,竟被打得半死。
養父開口閉口就罵他「垃圾」這具嫌惡的話深深刻在他的心靈中,以致連他都覺得自己是垃圾。長大後,養父母幫她娶了一位親戚的女兒,但養母覺得兒子是用錢買來的,媳婦也是用聘金娶來的,所以對他們一點都不疼惜,讓他們不停地勞作,沒有一日休息。
養父母年紀漸大,擔心往生後,養子夫妻會分掉兒子的財產,因此把他們逐出家門。還在鄰里散播不孝的罪名,使邱文吉求職到處碰壁,只能在碼頭打零工。他開始自暴自棄,每日與酒為伍,喝醉了就打太太和小孩。
日復一日,以暴力對待妻兒,一直到了兒子長大了,和女友論及婚嫁時,女方家長聽到男方的父親是邱文吉,說什麼也不肯把女兒嫁到邱家。此事深深刺激了他,不斷自問:「難道自己真的是垃圾?」結果喝酒喝得更猛。
有一天,他半醉半醒地坐在公園,正好慈濟人在那裡做資源回收。剛好他身旁有鋁罐,志工就向他打招呼,然後過來撿罐子,雙方因此聊了起來。他知道做回收也能救人後,開始對慈濟產生興趣,慈濟人也慢慢接近他,慢慢帶領他走出困境。
慈濟人和他建立互信的情誼後,就勸告他:「因為你,對方才不肯將女兒嫁給你兒子,要化解此事,沒有其他方法,唯有你自己先改變,做個好模範,人家才有可能改變想法。」
從此他酒愈喝愈少,也愈來愈投入慈濟。在慈濟大環境中,他的心性開始慢慢轉化,不再覺得自己是垃圾。在他決心改變自己的這段時間,過去認識他的人沒有人相信他會改,可是他既然決心要改,即使人家不相信,或被人辱罵等等,他都忍下來,真正「厭離」過去,珍惜重生的機會。
他再也不動手打人,而且改口叫太太「阿嬤」。因為覺得自己過去對太太很過分,所以現在要用孫子孝順阿嬤的心情來彌補、懺悔過去。面對慈濟法親,更常現身說法,發露懺悔。
可惜多年酗酒造成肝病,他還要接受此生最後一場考驗。不過已行在菩薩道上的他,終於通過了考試,抱著病體做到最後一分鐘。在眾人祝福下,發願來世繼續走行善的道路。
人生雖然苦,知過能改卻很難得。從前的他受盡人生折磨,所以厭惡世間,自暴自棄。但是後來知道懺愧,瞭解這是過去生中帶來的業緣,所以起了恐怖心、厭離過去的錯誤,大步向前精進。
要有恐怖的心態,才能起厭離心;起了厭離心,才能真正「發菩提心」。菩提心就是把自己的煩惱、染著、貪愛去除,轉以清淨心去付出;菩提心發起後,能以平等心愛一切眾生,這就是「怨親平等」。能如此就是覺悟的人生。

具大悲心的弘一大師(P125)
弘一大師臨終,交代弟子,將來為他入龕前,要在棺龕的周圍放水。因為遺體入龕後,會放上幾天才火化,在此期間常有螞蟻聚集過來。放上水能預防螞蟻跑進屍體裡,火化時才不會燒死這些螞蟻。
一代大師已經完全把心放在眾生身上,即使是微小的生命,走到生命盡頭的他還是關心。
人應該要起慚愧心、恐怖心、厭離心,才能真正發菩提心。發出菩提心才能體悟眾生平等心;若能視眾生平等,知道生命是共同體,就不會有私心;沒有私心,就不會造作惡業。
能夠了解這層生命之真理,必須感恩佛陀。因為釋迦牟尼佛來啟發我們的良知,讓我們知道這一分佛性是在佛不增、在眾不減,眾生與佛在本性上,慈悲與智慧並無不同。所以第六要「念報佛恩」。

《法華經》中窮子懷寶珠的譬喻(P126)
一位貧窮人流離失所,非常狼狽。好心的長者除了讓他飽餐一頓,還在他的衣服裡縫了一顆寶珠。和長者分別後,貧窮人依然到處流浪,最後又回到長者所居住的城市。長者看到他仍然貧窮潦倒,問他為什麼沒用寶珠換錢,做生意改善生活?貧窮人探手往衣角一摸,才驚覺身懷寶珠而不自知。
凡夫不也是如此?人人內心都有清淨的本性,具有無量的智慧,但都不會善用,反而被無明遮蔽。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如何將一層一層的無明去除,也知道眾生平等,,並且能體會我們的生命和大地萬物是共同體。這分智慧能發出,實在應該念報佛恩。若能念報佛恩,才能真正和佛同一心態,不斷再回入娑婆度眾生。
要回入娑婆度眾生,必要先和眾生結好緣。所以和人人結好緣、付出愛心,這也是在報佛恩。這裡所說的報佛恩,其實是自性佛恩。人人心中都有一顆寶珠,能讓我們的生命更加豐富,能啟發我們的智慧,所以要珍惜、感恩,才能進一步達到「觀罪性空」。

如何才能消除人生的無明罪業?(P127)
當真正通達道理時,這些罪惡、無明、惑業都會消除,就會了解罪性本空。沒有不能改過的錯誤,也沒有不能原諒的人。埋怨、衝突放下了,心情變得清明、海闊天空。
依照這七種心的次序腳踏實地地去做,就能體會佛法的真理。體會真理以後,才有方法去洗滌內心的垢穢。法譬如水,必定要時時接受點滴的法水滋潤心地,才能撥雲見日,天天都是清明的好時節。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日 3月 20, 2011 5:03 am

第二節慚愧心(P128~P131)
經典原文
第一慚愧者,自惟我與釋迦如來同為凡夫,而今世尊成道以來,已經爾所塵沙劫數,而我等相與耽染六塵,輪轉生死永無出期。此實天下可慚可愧,可羞可恥。


這段懺文,讀來不困難,但大家若不能體會,就要感到慚愧。不要以為識字就能懂法,從懂文字到懂佛法,還有一段距離。
「自惟」,是指自己要好好反省。因為長遠劫之前,佛和你我一樣也是凡夫,「而今」釋迦牟尼佛已成佛甚久。有多久呢?「世尊成道以來,已經爾所塵沙劫數」。如果一粒沙算一劫,世尊成道之長已像大地最微小的灰塵那麼多的劫數。一劫本來指很長的時間,「塵沙劫數」是表示時間已經久遠到無法以數字來估量。世尊已經成佛那麼久了,而且不斷來娑婆世界化眾生,我們卻還在凡夫地浮浮沉沉,所以真的要慚愧。
我們過去應該是與佛有緣,現在聽到佛法才會起歡喜心。有的人選擇在家修行,持五戒、十善;有的人發願出家追隨佛陀芳蹤,守持更為嚴格的戒律。
「戒」是止惡行善的規範,「律」是守規則,守持戒律最重要的是做到「律自己,戒他人」不但自己不能造惡,還要以身作則,讓人知道這些惡行不能做。若能把戒律守好,就不會偏離正道。
我們都是凡夫,道心生起時,對佛法很精進;一旦煩惱心起時,道念卻會再沉落下去。這是我們不能進步,常在原地踏步的原因。
要提高警覺,因為六塵會不斷來誘引六根,六根起六識,六識化成動作後,一切語默動靜又成為業因,種在心中成為種子。如此循環不已,真的很可怕。
孔夫子說過:「唯上智與下愚,不移。」上智是指上根器的人,聞一千悟,道心穩定,絕對不會受周圍塵染著。比如釋迦牟尼佛,他已經體會真理,能堅定道心,無論什麼境界現前,都搖動不了他的心。
下根器的人往往個性執拗,無論怎麼跟他說,都無法轉變他執著的念頭,是很難度化的眾生。
中根器的人,也不易度化,因為他們心性不定,道心沉沉浮浮,往往無明一起很快又造業。
希望人人自我警愓,立志做一個上根器的人,我們都有與佛平等的本性,只是佛陀一聞千悟,所以他能提早完成道業,我們卻還沉淪在人間。
大家真的要起慚愧心,不要疏忽自己每天的一個小小的動作,也不可任憑雜亂的念頭輕易浮現。因為如果沒有好好自我反省,沒有好好深入思惟,光是看經文,無法「悟」與解,最終還是不能脫離煩惱眾生的行列。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日 3月 20, 2011 5:57 am

第三節恐怖心(P132~P137)
經典原文
第二恐怖者,既是凡夫,身口意業常與罪相應,以是因緣,命終之後應墮地獄、畜生、餓鬼,受無量苦。如此實為可驚可恐,可怖可懼。


有慚愧心的人才能精進,才會深入探討道理;瞭解業、報的因果關係後,就會心生恐怖。凡夫在日常生活中,不論身體的行動、口頭的語言,以及心靈的動念,稍有偏差,即刻造惡。
心念偏差是因為習慣以自我為中心,不論是「我愛」、「我怨」、「我歡喜」、「我恨」都有一個「我」,因此對現前的境界,內心起種種分別。
比如看到平時怨惱的人,心中就生起恨的念頭;而看到喜歡的人,內心就起愛執,這種有分別心的人真的很痛苦。因為當看到喜歡的人和別人說話,或是對別人表達親切的態度時,執著的嫉妒心也隨之生起。內心無法排解,就容易造作身體的惡行,或口頭的惡語。
許多人都是在不知不覺中造作諸惡。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是惡多善少,所以說「凡夫身口意業常與罪相應」。心裡要常常自我提防,須知一失人身,萬劫難再;一旦脫離今生人體的軀殼,生命終了時很可能墮入地獄、畜生、餓鬼三惡道中,所以應該很感到恐怖。
佛在世時,常常在行動中應機說法。《六度經卷六,佛以三事笑經》,提到,有一次佛陀和阿難走在市集中,看到一位賣魚的老人站在攤子旁悲傷的哭泣。一邊哭,一邊叫苦。
佛陀停步,傾聽老人為何嘆苦,聽到老人說:「為什麼上天對我這麼不公平?本來這個生意是我兒子在做,但是他卻突然死了,我年紀這麼大還要外出補魚、賣魚,真是命苦啊!」佛陀聽畢,臉上露出笑。
之後探頭去看魚攤上掙求生的魚兒,佛陀搖搖頭,又微微地笑了一下。往前走出市集,看到一隻豬,全身滿是豬糞,一直往佛陀這邊走來,佛陀看了同樣是微微一笑。
阿難平時對佛陀的一舉一動,都很用心觀察。於是問道:「佛啊:您看到哭泣的老人、掙扎的魚以及路上的豬,都露出無奈的笑容,這當中有什麼因緣嗎?能否請佛陀開示?」
佛陀說:「這些人事的確都有因緣。那個老人會那麼辛苦,是因為以前在補魚時,從不曾想過魚也有牠們生活的境界,而將魚群一網打盡,造成魚族的親情分離。因為他當初造業,所以現在必須承受失去兒子的苦,這是世間人的愚癡啊!此外在那些掙扎求生的魚裡面,有一條魚的前生是一位天人。我看到曾經飛騰自在的天人,如今卻落在魚缸中掙扎,抬頭在看我。」
阿難問:「怎麼會那麼恐怖呢?之前還是逍遙自在的天人,怎麼今生就變成在水缸中待價而沽的魚呢?」
佛陀回答:「為善者得福而生在天界,天福享盡後,一樣難以免除惡報。天人墮落魚身,被捕獲至市集叫賣,這只是他墮落惡道的第一個時期,未來要受的苦還多著呢!」
佛陀又說:「於那隻豬在無量劫之前,曾經行邪道,畫符催咒,損害很多人的身家性命。他有一位好樂佛法,且樂善好施的朋友,常常勸告他:『信仰要正確,我帶你去聽出家人說法,就能瞭解人間的道理。』但是他都說:『我沒空,你先去。』
兩個朋友一個向正道行,一個向偏邪的路走。當時那位向正道精進,生逢佛法,又能謹慎自己的行為、持清淨戒律的年輕人,就是今天的我----釋迦牟尼,而那位往邪道走的朋友,從此步入邪思、邪見、邪行,就是今日所見的豬。他不是現在才墮入畜生道,長久以來,他已不斷在三惡道中輪轉,至今尚無法出離。今日在路途偶遇,雖然他想跟隨我,但是佛道和畜生道有如天地之隔,豈是容易跨越。當初相異的一念,今日的道路全然不同。我感到無奈,所以三次輕笑。
笑是笑眾生愚癡,不知道六道中無一處恆常不變。就算生為天人,福盡一樣要墮落在苦難處;有的是現在才開始受苦,有的已久處三惡道中。也有的人一直在造惡,但稍微得到一點報應,就怨天怨地。這都是眾生的愚癡啊!」
聽完佛陀對阿難的解釋,可以知道從市集到鄉村一路走來,所看到的無不是讓人提高警覺的事情。除了令人感念佛恩以外,我們也要感恩阿難,很多的法都是因為阿難的微細觀察,鍥而不捨向佛陀請教,佛陀才一一道出其中的因緣。
修行,最重要的就是瞭解業報輪迴之後,要生起恐怖的心,因為開口動舌、語默動靜、舉手投足,無不是業,無不是罪。我們要時時提高警覺,因為一失人身,墮落三途實在是可驚可恐、可怖可懼的事。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三 3月 30, 2011 11:49 pm

第四節 厭離心(P138~P143)
經典原文
第三厭離者,相與常觀生死之中,唯有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,不淨虛假,如水上泡,速起速滅,往來流轉,猶如車輪。生老病死,八苦交煎,無時暫息。眾等相與,但觀自身從頭至足,其中但有三十六物,髮毛爪齒;眵淚涕唾、垢汗二便、皮膚血肉、筋脈骨髓,肪膏腦膜、脾腎心肺、肝膽腸胃、赤白痰癊,生熟二藏,如是九孔常流。是故經言,此身眾苦所集,一切皆是不淨,何有智慧者而當樂此身?生死既有如此種種惡法,甚可患厭。


眾生若知六道無一處恆常不變,天人福盡後也可能墮入三惡道中受苦,就該生起恐怖心;更應該警覺你我此生雖生於人道、擁有人身,卻不可得意忘形。
人身不淨,不僅構成人身的三十六物無一清淨,還得遭受生、老、病、死的折磨;甚至因人身之便而造作諸多罪惡,末了將落入三惡道中受苦。再加上人命無常,生生死死就如水上泡沫,又如轉動的車輪,倏然倏滅,無法長存。
人身健康時,雖然看起來很乾淨,但仍有頭、臉七孔,及大小便道二孔,常流出不淨物。更何況被皮膚包裹的人體內,不知有多少污物、細菌。大林慈醫院簡守信院長,有一次曾說明人體內至少有六百種病菌,同時也有很多益菌,僅僅腸胃一處的益菌,就有上百兆之多。
上百兆到底有多少呢?若以重量計算,幾乎有一公斤之重。人體內光是菌類就有這麼多,何況還有各種細胞的新代謝新舊替換,若不小心割破皮膚,感染外面的病毒,甚至會引起各種病變。所以人體內的不淨物何其多啊!
記得大林慈院剛啟用,舉辦義診期間,有一位老婆婆被救護車送進醫院來。
她的腳包著一層一層的布,同時傳來一陣惡臭。醫師剪開她腳上的布,看到敷傷口的草藥;草藥拿開露出傷口,整隻腳都已經化膿了;把膿包刺破,裡面竟然都是蟲。醫師小心地用鑷子將蟲一隻一隻夾起來,接著為婆婆徹底清除、治療。
身體因為皮膚包覆,所以我們都不知道體內是多麼不淨;一旦皮破肉爛,又沒有及時處理時,可能就會長蟲。而世間最臭的,莫過於人體腐爛時的味道。
記得慈濟創立初期,我每年會外出兩次,到各位複查貧戶。有一次到恆春一處村莊,村民看到慈濟人來了,就帶我們到感恩戶家門前。
那時已近黃昏,我們進入屋內,裡面燈光昏暗,惡臭味卻首先撲鼻而來。等到眼睛適應室內的光線,看到案主坐在床邊,腳垂著。就問他:「你的身體怎麼了?」
他用手指他的腳。原來腳底像花椰菜一樣,整個爆開來了。他說有一次去果園工作時,腳底不小心刺到,就自己隨便敷藥。沒想到,傷口一直潰爛變成血肉模糊的模樣。
還有一個例子,是一位四十多歲的案主,聽說他的境遇堪憐,我就親自去看他。他住的草屋內相當昏暗,人躺臥在竹床上。我走近他的身邊,問他:「你怎麼了呢?」他說:「我做工時跌下來,頸椎受傷,全身癱瘓,已經躺了四、五年了。」
這時同行的委員突然驚叫:「唉喲,怎麼有這麼大的老鼠。」我才看到老鼠正在咬他腳,而且還悠哉地不怕人,可能平時都沒有人趕過牠。這位案主的腳因為神經壞死,所以即使腳上的肉已被老鼠咬爛,他也無任何感覺了。
因此,人身何需貪戀?又何需為這個身體而造作貪瞋癡惡業?更何需為這個身體而多所計較呢?
「生死既有如此種種惡法,甚可患厭」,因此切莫貪著人身,人身不過是一具不淨、短暫的軀殼。雖然不要貪戀但要利用;這就是我常說的:「人生只有使用權,沒有所有權。」既然生而為人,應當保持身體健康,讓它成為載道器,好好修持佛法。
有了這個身體,我們才能看透人間的千形百態,也才有機會啟發道心,在世間真正體會道理,若能善加運用此一載道器,則能造福眾生,廣植福田。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六 4月 02, 2011 9:05 pm

第五節 發菩提心(P144~P195)
經典原文
第四發菩提心者,經言:當樂佛身,佛身者,即法身也。從無量功德智慧生,從六波羅蜜生,從慈悲喜捨生,從三十七助菩提法生。從如是等種種功德智慧生如來身。欲得此身者,當發菩提心,求一切種智,常樂我淨,薩婆若果,淨佛國土,成就眾生,於身命財無所吝惜


佛陀教我們以七種心來除去煩惱,在瞭解人生苦短、人身不淨的道理後,定要好好利用這個身軀來修行。,要修行,須從內心啟發菩提心。發菩提心的第一個條件,是「當樂佛身」。「樂」是歡喜之意,也就是見到佛即起歡喜心。
佛身原本無相,之所以會雕塑佛身,是為了度化世間眾生而設的方便法。要度世間人,必須運用世間法。一般人信仰宗教,通常需要有形像以供瞻仰或膜拜祈求。我們既然生在世間,必定要從事入理,所以才雕塑佛像。佛本來就是相而無相,無相無不相,在「理」上雖是無相,但在「事」上則順應眾生而有相。所以看到佛像不只起歡喜心,更要從內心生起敬愛,這就是「樂佛身」。
「佛身者,即法身也」,禮拜佛像更深一層的意義就是尊重佛的法身,而法身指的就是「佛法」。佛陀離開人間雖然已有兩千多年,但佛陀的教法仍綿綿流遠到今日,而且經得起世間考驗。現今的學問講究精專,但各學科愈考究,發現愈接近佛法。簡單舉一個例子,當初佛陀走在山路上覺得口渴,阿難從山林的河溝中,盛了一缽水獻給佛陀。
佛陀往缽裡一看,轉頭對阿難說:「這缽水裡有八萬四千蟲。」
阿難探頭來看:「沒有啊!佛,水很清澈啊!」
「你看起來是清水,其實裡面藏有無數的生命。」
後來的出家人在戒場受戒時,都會領到一個缽,一支刷子和一個白袋子。刷子是洗缽之用,白袋子是用來過濾飲水的濾水囊。
從此處得知,佛陀的智慧真的很科學。現代的人喝水都會先過濾,佛陀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這樣做了。佛陀確實是精通天地萬物道理的人,所以我們必定要從心中培養「樂佛身」的心,更要敬愛佛的教法。
佛身「從無量功德智慧生」,佛在成佛之前難以計數的修行時間中,不斷來回六道,疼惜愛護一切眾生,所以能累積無量功德智慧。

佛陀在六道修行的經過(P147~P148)
《六度集經》中記載一則佛陀在畜生道修行的故事,佛陀的前身曾經是一隻小雀鳥,牠心懷慈悲,視天地萬物生靈如同己子。有一天在叢林中看到一隻猛虎,正在撲殺一隻小動物。當老虎將那隻小動物吞食之後,一支骨頭插進牠的牙肉裡,使得老虎的嘴沒辦法閉合,而且骨頭插在牙肉裡,讓老虎不停地痛苦哀鳴,在地上打滾掙扎。
雀鳥看了不忍心,就冒著危險,將頭伸進老虎口中,幫牠啄出了骨頭。老虎解除痛苦後,雀鳥趕緊飛出來,棲息在樹上,溫和地對老虎說:「天地萬物都有牠生命的價值,大家一定要共生共存。請不要再為了自己的生命而殺害其他的眾生。」
老虎聽了非常生氣的大吼:「你才剛飛出虎口,現在竟敢對我說教!」雀鳥看到老虎發怒了,很憐憫老虎,但也很無奈,只好飛走了。佛陀說:「那隻雀鳥就是無量劫的我,那隻老虎則是現在僧團中的提婆達多。」
佛陀雖然曾生在畜生道中,但牠心懷慈愛,所以能勇猛地將身體探入虎口中,明明知道老虎猛惡,牠一樣冒著危險去解救。搭救以後希望老虎能改過,換來的卻是怒目相向,但牠對老虎不生怨恨心,只是覺得無奈。這就是佛陀的修行。
佛陀在無量數劫中,不斷地修忍辱行,而且尊重天地萬物漸次累積無量功德智慧。
所以不要以為今生修行,今生就能得果,須知佛陀也是累積無量劫的修行,才能證果。我們修行也要存有如此的認知,即必須在無量劫的時間中潛心修行,而且不能疏忽任何一念。學佛一定要有這分耐心,也要有慈憫心,尊重生命,敬愛天地萬物。
與人學習、幫助眾生,這是邊學邊做,邊學邊增加智慧,邊做邊累積功德。佛以長時間來累積無量功德智慧,又從無量功德智慧中,完成他的法身。所以我們面對天地萬物時,都要起敬愛的心,因為一切事物無不是法,無不是在教育我們。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六 4月 02, 2011 9:15 pm

懺文又說,法身要「從六波羅蜜生」。六波羅蜜又稱,「六度」,即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。眾生的煩惱好似海浪,煩惱一生簡直遮天蔽地,讓我們迷失一切。因此要運用這六種工具,才能安全度過煩惱的風浪。
第一是「布施」。布施是不斷地付出,人與人之間若不能付出,自私自利,必然無法結善緣、長福報。

佛陀過去生中大愛無私布施的故事(P149~150)
《六度集經》記載,佛陀在過去生中修行,無量劫前曾是一位富有又好樂佛法的仙歎長者。他知道六度的第一步是布施,又看到許多病人的痛苦,因此從國外進口許多草藥,免費為病苦者施醫施藥,讓他們恢復健康。這位長者也主動到各地舉辦義診,施捨醫藥的範圍極為廣泛,以致家中財富漸漸不敷義診支出。於是他向國王借錢買草藥。而後為了還錢,也為了繼續施藥的工作,他啟程至遠洋貿易,賺了很多錢。
回程時,同行的商人覬覦他的財富,遂共謀將他推落井底,瓜分了他的錢財。幸好這是一口荒廢的枯井,井中繁茂的草木安全地托住了墜井的他。長者定下心來設法離開,慢慢在井底發現一條通道,循著通道走了七天,終於回到故鄉。
回國後他趕緊拜見國王,說道:「這回出航,一無所得,向國王借的錢,我會慢慢還。」國王不相信他一無所得,知道他秉性善良,遇到委屈也不多說,因此命人私下調查。發現真相後就將罪犯逮捕入獄,追回財物歸還長者。長者不忍為了身外之物,害得許多人入獄,因此一再向國王求情。國王大受感動,遂將罪犯釋放出來,這些罪犯又羞又愧,從此隨著長者一起行善。
這則佛陀過去生修行的故事,告訴我們只要對人群有幫助的行動,就是布施,就是愛。修行離不開這種大愛無私的布施。

第二是「持戒」戒能防非止惡,心中若產生惡念,持戒者會有所警覺,立即止息;如果已經在行動中犯錯,持戒的人也能及時懺悔。
《六度集經》中有另一則故事:無數劫前,有一位外道修行的梵志,有一天外出時,整天都無水可喝。天黑後,來到一座村莊,他看到一口池子,就趕緊掬水來喝。喝了水,他才忽然想到:這口池子有主人,既有主人,我應該先徵求主人同意後才能喝水,但我沒有這樣做,我犯戒了,怎麼辦呢?因為不知道池子的主人是誰,所以他去向國王自首,請國王治他的罪。
國王問他犯了什麼罪?他將經過說出來,國王聽了笑著說:「你沒有罪。」
修行者回答:「我的心有罪,我的良知過意不去,雖然我不知道池子的主人是誰,但我知道這片土地都是國王所有。所以我來自首,請國王一定要治我的罪。」
國王不知如何是好,就說:「我現在很忙。」然後轉頭對太子說:「你陪這位修行者去花園裡,等我忙完再來商議此事。」太子陪修行者走到花園的涼亭後,自己就離開了。
國王一忙,完全忘了這事。到第六天忽然想起來,趕緊派人至花園查看,發現修行者仍在原地,六天滴水未進,整個人都消瘦枯羸了。
國王問:「你為什麼還在這裡?」
「太子帶我來這裡等,我就要守規矩。」
國王於心不忍,就說:「你已經得到處罰了,心裡不用再感到罪惡。」遂準備食物供養修行者。皇后知道此事後,覺得不以為然,於是微微一笑。
故事說完後,佛陀說:「無心的過失,也會招來業報。那位國王就是前世的我,我因過去生的一念疏忽,招到此生的六年苦行,一日只食一麻。那位太子是現在的羅睺羅,他因此事感胎獄之苦,今生在母胎孕育六年才出生。那位王后是現的耶輸陀羅,她雖然只是輕視的一笑,也招來今生懷胎六年之報,受到國人的議論和輕蔑。」
所以把心照顧好很重要。除了三輪體空、付出無所求的心去布施外,持戒也要謹慎,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負責任。即使一時無心之過,或一念疏忽,甚至只是一分諷刺的心態,將來都一樣要受業報。持戒也要用心,才能身心清淨。

第三是「忍辱」。凡夫的心很容易受到境界誘引,所以要有忍的力量。若沒有耐心、忍力,戒律很難以守持。能忍住外面的種種欲念誘引,守得住規戒,就能成就慧命;忍力如果不足,則容易喪身敗德。
《賢愚經》紀載,佛陀尚未發心修行前,也曾因為犯惡墮入地獄。在那裡,他看到一位年紀很大又駝背的老人,拖著一輛被火燒紅的鐵車,腳步走得很沉重。他於心不忍,就上前代替老人拖火車。獄卒發現了,怒目喝斥:「年輕人別管閒事!這個老人在人間時殘酷奸詐、無惡不做,所以墮入地獄受罰,他是罪有應得,他不拖車,業報不盡。」
年輕人說:「老人雖有業,但我不忍心,我願意代他受罪。」聽到這句話,監督執行的鬼神,無形的也起了不忍之心,一時之間,火車地獄的火不但全熄了,刑罰也停了下來。這是佛陀發心修行過程中的一段經歷。
這就是忍,佛陀以忍的力量為修行的開端。忍的確不容易修,因為人人都慣於避苦就福,誰願意去最苦難的地方。唯有諸佛菩薩願意在最苦難的人間來來回回,他們用的就是忍,忍力為最強。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六 4月 02, 2011 9:28 pm

忍諸苦難的老菩薩的故事(P154~P156)
這個世間有很多人間菩薩,例如在臺灣南投,有一位八十多歲的洪玉哖老菩薩,她的人生就是以忍的毅力度過。年輕時家境貧困,三餐只有稀飯吃,所以孩子們都營養不良,面黃飢瘦。先生是木工,出門前要吃飯時,若看到飯鍋裡是稀飯,就會罵人:「妳難道不知道我工作要花很多力氣,為什麼又煮稀飯呢?」她不忍心讓先生知道,早餐如果不煮稀飯,中午就沒飯吃,她只好忍著讓先生罵。
雖然經濟寒蹇,但她發願,無論怎麼辛苦,都要栽培孩子接受教育,後來先生很年輕就往生了,她母兼父職,辛苦地做工,還是咬緊牙關栽培孩子。
現在每個孩子都很成就又孝順,其中一位是醫院的院長,老年的她應該能享福了。但她從來不曾想要享福,孩子有成就後,她加入慈濟成為委員,聽到慈濟呼籲環保工作後,她覺得不只要呵護自己的子孫,更要照顧後代的子子孫孫,所以她開始做環保回收。
臺灣九二一地震之後,她又聽到師父說「孩子的教育是社會的希望」。從前貧窮時,她就知道孩子要教育才有希望,聽了師父的話,她更相信如此,於是又開始種菜去賣,為的是籌錢興建希望工程學校。她從以前一直持續做到現在,也發願要做到未來,這實在需要耐力。
耐力從忍而來,要忍寒忍熱,忍風忍雨,還要節省睡眠的時間,節省休息的時間;付出時,更要耐苦耐勞、耐髒耐臭。八十歲的老人,能有堅忍的耐力去擔負重任,是因為心中有使命感,所以能盡力付出。我們要利益人群,當然需要有這分忍耐力。

精進不間斷的林連煌師兄(P156~P157)
第四是「精進」,精進道業不間斷,把握時間分秒不空過,就是精進。人人精進,不只影響自身的世界,也會影響每個人的心靈世界。如大愛臺「草根菩提」節目經介紹過林連煌居士,他富含人生哲理的一句話,至今還流傳在整個慈濟世界。他說:「做到死,贏過沒有做。」幾年前,他罹患癌症,雖然人在醫院裡,但他心心念念只有環保以及影視志工的工作。在他住院開刀出院後,正好象神颱風來襲,才剛動完手術的他聽到三芝、汐止和基隆,帶的災害很大,隨即扛著機器去拍攝。
回來時我遇到他,問他:「怎麼是你前往拍攝呢?才剛動完大手術,不好好修養,怎麼在風雨中冒險工作?」,他說:「機會難逢,現在如果不拍攝,慈濟世界就缺少這段歷史的影像了。」
這就是他的耐力,忍耐的力量加上精進,即使在病中也不停歇。為了做有意義的事,為了要替慈濟留下歷史。要為時代做見證,也為了在團體中成就一番修行,所以他挺著病體、冒著風雨,分秒不停地精進。他的精進提升了大家的士氣,鼓勵了很多人。人的生命有限,若能好好運用身體的使用權,願意忍耐、願意堅持、願意精進,在這條康莊大道上,一定有很多有志者同行。
馬來西亞吉隆坡也有一則個案,令人深深震撼與感動。慈濟人在吉隆坡時發現一個家庭,有一位老婆婆和她的女兒,他們罹患一種遺傳疾病,全身長滿了疣瘤,從頭、臉一直到腳底,一粒粒、一串串像葡萄一般,讓她們感到很自卑。
很多人看到她們都覺得很害怕,但慈濟人不但不怕,還起了一分親切的憐憫心。儘管一開始這對母女總是閃避排斥,慈濟人卻鍥而不捨地以肢體語言、溫言軟語去接近他們。最後,她們的心門逐漸打開,接納了慈濟人。
慈濟人進入他們,展開了輔導。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,老婆婆和女兒瞭解慈濟、接受慈濟精神後,不但敞開心胸,也開始自力更生。她們在市場擺攤賣辣椒,雖然人來人往,大家都以奇怪的眼光看她們,但她們的心很自在,展露出笑容,接受人人異樣的眼光。慢慢的,大家也接受了她們,開始向她們購買,現在她們的生活已能自給了。
老婆婆被慈濟人的愛感動,遂發心投入環保工作,每次做完生意,就在市集中做資源回收。本來是被救的人,現在已經變成救人的人了,這就是精進。

第五是「禪定」。禪定不只是坐禪,若是內不修、外不行,只是一味坐著,那是空過時日,虛擺樣子。學佛不要只執著在有形象的禪,其實禪無所不在。挑柴運水無不是禪,吃飯喝茶無不是禪,舉手投足也無不是禪。「禪」即是正念,也就是時時保持己心在正確的方向。
記得二00一年五月的一個黃昏,新竹湖口工業區有一家化學工廠突然爆炸,慈濟人獲悉即刻前往前去關懷。除為救災人員補充水分外,志工在現場安撫災民。時間分秒過去,已是晚餐時間,救災工作仍持續進行,所以慈濟人趕緊準備點心讓大家當晚餐。
當地的范豐田居士將食物送來後,剛好站在路邊打電話。這時一輛車駛來,駕駛人沒看到路邊范居士,突然撞上了他。范居士不但身上多處骨折,而且有腦震盪現象,臉上的骨頭斷了,眼睛也受創了,情況非常嚴重。
他在醫院昏迷了一天,等張開眼睛時,發現自己身上插滿管子。看到在床前守候的幾位慈濟人,正是平時常相約去為往生者助念的夥伴,他以為是來為他助念,因為嘴裡插管無法說話,趕緊做個手勢表示「我要寫字」。紙筆拿來後,他寫下「時辰未到,請勿安排助念」,大家原本擔心緊張的心情,看到他所寫的話,都放下心笑出來了。
等到他可以開口說話後,肇事的先生充滿自責前來探望,頻頻向他道歉。他毫不以為意地說:「你不必自責,你和我無冤無仇,不會故意開車來撞我,這都是緣。我不會怪你,也不會要你賠償,請你放心。」
事後他說:「當時我雖在昏迷中,意識卻很清楚。我一直提醒自己,我不能死,不能糊里糊塗就離開師父、離開慈濟。」他一直堅持著這一念。
事發二十多天後,我行腳到新竹,他們說:「范居士坐在那裡。」我真的不敢相信,看到他坐在人群中,我趕緊走到他身邊。他坐在輪椅,腳還用木板固定著,伸著長長的,但是西裝筆挺。我說:「你看起來不像受傷的人。」他說:「師父,請您安心,我一樣還是個慈誠委員。」後來我才知道,為了讓我安心,他忍痛穿上慈誠制服,光是穿西裝褲就花了兩個多小時的時間。他希望自己能整整齊齊,以慈誠端莊的儀態出現,讓我安心。
這就是慈濟人,在生死關頭之際,仍是一心不亂,篤定這輩子要走的路、要做的事。他的心絲毫不被這麼大的災難動搖,這是禪定。
無論什麼境界現前,都能保持心湖平靜,不起波瀾,這是禪定,也是真功夫。所以不要只是坐著等待成佛,應該運用佛陀教育的方法,自我實踐、度化,自度度他同到彼岸。

六度的最後一項是「智慧」。前五項的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,都屬於身行功德,智慧則是觀念、思想,是決定前五項身行功德的關鍵。智慧雖然無形,卻能決定人生是成是敗。智慧啟發顯現時,人生不但不會走錯路,學佛的康莊大道也能走得平坦;假使智慧沉淪,無明浮現,那就是危險的坎坷人生了。
馬來西亞慈濟人曾接獲一件個案,案主是一對母女。七十八歲老媽媽患有氣喘及心臟病,五十歲的兒子多年來封閉自己,全身裸體,長髮糾結成團,像個油膩膩的大包袱,指甲六、七寸長,隨地大、小便,初見時形同鬼魅。慈濟人前往關懷,看到他的身旁堆滿垃圾,菸蒂、酒瓶和菸盒疊得比床緣還高,地板上有昆蟲、蟑螂到處爬。
原來老婆婆有兩個兒子、一個女兒,大女兒離家不知去向,這位小兒子原本是水電工,人聰明,但聰明反被聰明誤,中年時染上毒癮,後來被送往勒戒所。幾年後釋放出來,雖然戒毒了,但精神也恍忽了。老媽媽身體染病,無力清掃居家環境,兒子也放任環境又髒又臭。
慈濟人接案後,首先關懷老媽媽,協助就醫。然而每一次忍著惡臭前去輔導這個兒子,和他說話,卻總是抱著希望而去,帶著失望而歸,說什麼他都不讓慈濟人幫忙整理。一年多後,老婆婆病情惡化,臨終時將兒子託付慈濟人,希望重回正常生活。
安頓好老婆婆的後事,慈濟人照常去和兒子互動,又經過半年多的時間。怎然有一天,他對慈濟人說:「我願意讓你們剪頭髮、修指甲、清掃家裡。」大家聽了喜出望外。
慈濟來到他家,拿大剪刀剪掉他如藤蔓般糾結頭髮,花了好幾個鐘頭的時間。當頭髮被剪下時,他說了一句話:「哇!整個頭都輕鬆了!」慈濟人聽到這句話好開心。自從和這個家庭接觸以來,三年多的期待,都在這個時刻完成了。
而後慈濟人持續陪伴,幫助他適應了人群,協助他發揮內在的本能。直到他生病往生,慈濟人也為他送終,結束了這一生。
所以,幫助人不只是物資的布施就好,也不只是守好規戒能幫助人,更不只是用忍。最重要的是要發揮內心清淨的愛,不斷地輔導,才使受助者終於能重新做人。
集合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五項,也就是「身行」,然後守住「志玄虛漠,守之不動」這種堅定的志向去付出,這就是智慧。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二 4月 12, 2011 11:21 am

行菩薩道除了力行六度之外,也要修習「四無量心」,才能產生諸多功德。
「大慈」是給眾生幸福快樂。佛不忍眾生苦,希望眾生轉苦為樂,所以不斷倒駕慈航來教化眾生。要做到讓人人幸福,一定要有堅定的毅力;雖然辛苦,但能看到人人得福,就永不後悔。
甘願下地獄救人的長者(P164~P165)
佛經裡有一則公案,佛陀在因地修行時,曾身為大長者,對苦難人非常照顧,並將自己的財物付出救人。這分大慈弘願驚動了天宮,令一位天主深感不安,害怕大長者以布施福德之大,將來會上生天堂,奪去自己的地位,所以天主想要破壞長者這分大愛的心。於是派一位天人來對長者說:「你這樣付出,對你很不利,將來會墮入地獄。」
「為什麼?」
「因為受苦的人都是過去造業,所以今生應該受苦,這是因緣果報。你去拯救他們,就是違背了因果,違背因果者當墮地獄。」
長者說:「咦!,那麼,那些被我救的人,將來會到哪裡去?」
天人說:「這些人將來會上天堂。所以你這樣做,實在太不值得了!你下地獄,別人卻上天堂!」
長者聽了拍掌大笑說:「值得,值得啊!我一個人下地獄受苦,換來被救的人能上天堂,這就是我的心願。我很歡喜、很甘願。」
幕後導演這齣戲的天主聽了非常感動,立即出現在長者面前,向他頂禮:「請您原諒!我因為害怕你造了這麼多福,將來生天會奪走我的位置,才派天人下來試探你。」
長者不以為意,笑著回應:「我不想生天!我的志願是佛道,但願將來能從凡夫地,直達佛的聖地,再來度化更多的凡人。」
這段故事使我們知道,具備大慈心的人永遠不後悔,無論別人怎麼說,只要確定自己的方向無誤,絕對不會後悔。慈濟四大志業的慈善志業,力行於「慈」,一生無量,從臺灣遍及全球。若遇到跨國個案,則由各國慈濟人,發揮團隊之愛來協助,儘管辛苦,但大家都不埋怨。慈善工作,一定要大家合心、和氣、互愛、協力來付出,再辛苦都不後悔,這就是「大慈無悔」。

「大悲無怨」。悲是拔苦,也就是拔除眾生的苦難而沒有怨言,慈濟的醫療志業是力行「悲」的精神。人生最苦莫過於病,病痛不分階級、不分貧富,為了解除眾生苦難,所以慈濟要推動醫療普遍化。
推動醫療志業確實很辛苦。不但建院的過程艱辛,醫院啟用後,醫護人員每天壓力都很大,因為搶救生命分秒必爭。花蓮慈濟醫院有一位李明哲醫師,為了替一位病人換肝,他親自從花蓮出發到臺東去取捐贈者的肝臟,再趕回來開刀,總共三十多個小時不眠不休。如此辛苦卻沒有喊一句累。
這就是大悲無怨。很辛苦的付出卻沒有一句怨言。他們只求病患能恢復健康,然後投入社會付出再生的良能。有時患者或家屬不理解而有所埋怨,他們也一樣無怨尤;即使承受很大的心靈負擔,還是堅持志願再出發。

「大喜無憂」的意義是,處在眾生中,要時時有歡喜心,事事甘願去做,慈濟世界裡有富中之富的人,也有貧中之富的人,他們的一切作為,都是在為富中之貧或貧中之貧的人付出。很多慈濟人身體力行去做輔導工作,這是教富;將人人的愛心啟發出來,使得富中之人愈來愈多,不斷投入去幫助急難、貧困的人,因而聚集起許多歡喜的力量,這就是大喜無憂。只要以歡喜心付出,任何人都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開心生活。

「大捨無求」是在修練我們的心,無論是造福人群或拔苦眾生,除了要甘願付出外,還要真正從內生出能捨的心----捨去「我能救人」、捨去「有人讓我救」、捨去「我救了多少人、付出多少物資」的念頭,將這些都從心上捨去,這念心就清淨了。
例如二00二年印尼發生水災,當地企業家受到慈濟邀請,發心救助居民。他們投入之後才知道;原來雙手把物資送給人之後,內心是那麼的歡喜,甚至體會到「救人其實是在救自己」。
慈、悲、喜、捨中,最重要的是「捨」。每天對外不斷付出,做了之後沒有執著,內心保持清淨,這就是「捨」。若能捨,就能體會眾生平等的道理,知道自己只是在盡本分事,因此不會計較我做了多少,也不會貢高自大。若能如此,內心天天都無掛礙;「無掛礙故,無有恐怖」,自然遠離顛倒亂想。
在四無量心中,大慈無悔、大悲無怨、大喜無憂、大捨無求,最高的境界是做到「無求」。「人到無求品自高」,若能付出而無所求,定能慢慢離開凡夫地,一步步接近聖人的境域。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二 4月 12, 2011 11:28 am

慈悲喜捨和六波羅蜜,是修行者的「正行」,學佛者一定要切實行履。正行之外還有「三十七助菩提法」,可以幫助我們在菩薩道上更堅定向前。這三十七種助道法,包括,「四念處」、「四正勤」、「四如意足」、「五根」、「五力」、「七菩提分」和「八聖道分」。

「四念處」即觀身不淨、觀受是苦、觀心無常、觀法無我。(P169~P172)
第一「觀身不淨」。人的身體實為眾惡之源,所有的惡業都是這個身體所造作。不過,苦能好好利用,身體也能成為載道器。雖然我們不知道自己此生的壽命有多長,但我們可以讓生命具有深度、寬度和厚度,端視我們如何利用這個身軀,好讓人生豐富亮麗。
這個身軀,雖能幫助我們行菩薩道,但身體確實也很不淨。平時,體內的不淨物即不斷從九孔流出;何況生病時,更是穢惡不堪。雖知道身體是不淨物,但是許多人還為此心生計較,或是用盡心思裝飾它,為了這個身體而勞碌一輩子。
觀身不淨,是要透徹生命真諦,藉此不淨之身修行佛法、體會真理,而不是用身體去造作惡業。

四念處之二「觀受是苦」。人的各種感覺都是苦,尤其是病人的感受。除了身體疼痛的苦之外,有的病人意識清楚,但礙於神經系統遭到破壞,喜怒哀樂無法表達出來,多苦!身體健康的人在面對失意時,也會感到鬱悶的苦;一遇到高興的事,又歡喜的得意忘形。因為心中有種種的感受,才驅使身體造作諸多煩惱業。
學佛者若能瞭解陷溺在各種感受中的苦,自然能開闊心胸,做到包容、善解、知足、感恩,此即慈濟人說的「四神湯」。四神湯若能善加飲用,運用自如,心中就不會有解不開的結。

四念處之三「觀心無常」。人的心念總是無常,有哪一樣是我們永遠喜歡的?那種喜歡的心情能不能永遠常住呢?難啊!最喜歡的人往往也是最令人痛苦的冤家。現在的年輕人說:「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!」這就不對了。凡夫為所欲為,什麼都敢做,這是錯誤的,做人不能暢一時心快,而做出終身遺憾的事。
所以我們要發心立願,要無怨無悔,要為眾生無私的付出。不能讓我們的心不顧一切恣意胡為,否則會偏離正道。

四念處最後是「觀法無我」。什麼是「我」?「我」存在昨天還是今天?其實分秒不斷流逝,「我」不存在於任何一個時刻;而且「我」的感受,也不能一直停在「我」喜歡的人事物上,所以不要太執著於身心的感受。
人生很多感受,都是身體緣著外境或自身的需求,而產生諸多苦樂的感受。所要時時警愓自己,不要為了外面的境界,一下子高興,一下子發脾氣,一下子覺得受了很多委屈、苦難。很多的心理毛病,應該在生活中深入瞭解,藉著身體面對外境好好磨練。心如果修得好,這輩子就不能受情感所纏,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解脫自在。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三 4月 13, 2011 10:06 am

四念處之後是「四正勤」。(P172~P173)
「正」是沒有偏邪,「勤」是精進;四正勤是可以幫助我們在「諸惡莫做,眾善奉行」這個方向上,好好下工夫。「勤」,用在對治惡念上,是謹慎令不生;用在善的方面上,則是自度度人。帶動周遭的人一起來行善,這是生活中可以做到的事。

第一是「己生惡令斷」,心中若有一點惡念生起,要及時斷除。第二是「未生惡令不生」,如果有外境來誘惑,令我們生起一念惡心;察覺到後,提高警覺,立即斷除惡念。不要以為只是一點壞心而已,做了沒關係,須知一點一點的水,滴久了也會滴滿一整缸。走路時,若是一個腳步踏錯,又將錯就錯,就會不斷錯下去。所以心念真的要照顧好,即使是一小點,都不要讓它起念動作。「己生惡令斷」、「未生惡令不生」,這兩項的精神內涵,就是「諸惡莫做」。

四正勤後兩項的精神則是「眾善奉行」。世人常以為善小而不為,認為只是一點點善而已,對自己有什麼好處?對人有什麼利益?其實,只要把握當下,無論大善小善,心中常保有一分愛,而且「已生善令增長」,善念增長不間斷,即能成就更大的善行。
「未生善令速生」。過去不曾發出善念,但現在會遇境界後受到啟發,即趕緊把握。除了啟發自已的愛心善念外,更將愛心普及到別人,帶動人人一起來走好路,一起行菩薩道,一起做好事。
這就是「愛灑人間」。慈濟人為了將善的種子撒播在人人心中,常主動製造因緣。譬如有的慈濟人到公園帶動早起運動的人守齋戒,虔誠祈禱,以這種方法來製造因緣,讓大家共同發願,虔誠祈禱。若能如此,善業不斷凝聚,社會就能祥和;否則人人為惡,五濁三災將不斷增長。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五 4月 22, 2011 7:08 am

接著「四正勤」之後的,是「四如意足」(P173~P176)。
「四如意足」的「如意」是指在順境中勇往直前,即使遇到逆境,也當成是增上緣。,「足」是腳,有腳才能走路,意指發願之後,要身體力行去修福、修慧。
第一是「欲如意足」。欲是希求、願望。若真誠發願,追求的心念就強;若少了追求的願望,就難以產生力量。我常說「有心就有福,有願就有力」,這句話和「欲如意足」的意思相同。只要發願發心,就會有力量。
「欲如意足」主要是強調內心的調適,能令人修道趣果。比如有一對住在中和的老菩薩,陳寶蓮和先生康德增,這兩位老人家很值得作為我們發心立願的榜樣。
老先生在年輕時是高級軍官,寶蓮原本想出家,但因為一直沒找到適合的道場與師父,就和先生結婚了。兩個人都是生性淡泊的人,儘管七、八十歲了,仍然非常節儉。寶蓮老菩薩說:「結婚之後,我都沒上過美容院,也不曾去看過電影或逛委託行。我們一天吃一餐飯,其他就省下來。」他們省吃儉用,已經捐了兩個榮譽董事。
左右鄰居問他們:「你們住的、吃的、穿的都這麼差,怎麼有錢捐款呢?」他們說:「生活過得去就好,做人真正的目的是幫助人。慈濟是助人的團體,而且不只幫助臺灣,還幫助國外貧困的人。」
他們內心有一分追求,所以發心立願付出。捐款之外,他們也投入醫療志工、環保志工的行列,同時也是慈濟委員,招募了許多會員,廣結善緣。這不僅是欲如意足,還是愛的如意足。
第二是「念如意足」,即念念一心住於正理。要學佛,心一定要照顧好,前念後念、念念一心,這念心要守在正理中;一有偏差,慧命隨之夭折。
志工曾分享一個案例,在大林慈院心蓮病房裡,有一位媽媽照顧著癌症末期的女兒。媽媽內心相當自責,由於她的迷信,只給女兒吃乩童開的藥,以致延誤了治療時機。所以正念很重要,一點迷信偏差,可能步步錯誤;唯有照顧好自己的心念,才不會滿心懊惱。
第三是「進如意足」,進的意思是精進,勇往直前。只要真正發心,平坦正直的菩提道就在面前;選擇了菩提正道,一心向前不退轉,就是精進。
第四是「慧如意足」,意指以真理或真心本性觀照一切,而遠離雜念妄想。人人都具有與佛平等的智慧,這分慧性不遷、不變、不減、不滅,我們若能將之從內心啟發出來並運用智慧之光,則能意念不亂,照澈迷茫陰霾的人生,當握生命正確的方向。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五 4月 22, 2011 10:41 am

再來是「五根」和「五力」。(P176~P178)
五根、五力的「五根」是指信根、精進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。眼見境而生信根;觸境要精進根;對所看到的人、事、物,乃至起心動念都持正念的念根;人與人之間的不迷情,保持覺有情的定根;能夠生信、精進、正念、正定,就能產生清淨的智慧根。
五根生出後,還需要五種力量來增長它,即「五力」,也就是信力、精進力、念力、力、慧力,具有五根五力,即能成就聖道法。
根與力不可分,兩者之間相輔相成。比如耳根有聽的功能,它可以讓我們聽到不好的話而生出無明;也可以讓我們聽聞正法而生出信根,堅定信心。
「信為道源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根」,學佛不能離開這念信。但是信要正信,不能迷信。要去迷就正,須有力量,所以還要有「信力」。信力能增長「信根」,信的力量立定了,自然信根增長;信根增長之後,就能破除諸信。信根生信力,信力又增長信根,所以說根與力相輔相成。
立信之後還要「精進」。「精進力」若能增長,根的力量產生出來,即能破除心的懈怠,所以精進根與精進力,能使我們精進不懈怠。
要持續精進,必須配合「念根」堅定才不會退轉;「念力」可令念根精進,念根精進就能破除邪念。
還要有「定力」,心中知道這是對的,就不再遷移變化。假使一下子生起信念,一下子又動搖,正信往往會變成迷信。人常常有惶恐的心,所以一定要有定力,「定力」可增長定根,「定根」若精進,就能破諸亂想。
有正信、正精進、正念和正定,智慧自然產生。「慧力」可令「慧根」精進,慧根精進就能破除三界迷惑,產生清淨的智慧,圓成聖道。
清淨的智慧能產生力量。例如遍布全球的慈濟人,雖然各自面對不同的境界,但他們同樣是在境中修定。這群學菩薩道者,為何能如此歡喜的付出?有許多人平時即身體力行於菩薩道上,在因緣引導下回花蓮尋根,看到了常住的生活環境,瞭解了慈濟精神後生起一念信心;信心啟發,他們就很精進,並且堅定心念,所以願意平等對待眾生,付出憐惜之愛。這都是源於五根五力,因內心有信,而藉由身體去實行道業。
回頂端 向下
張明珠
版主
版主



文章總數 : 621
年齡 : 58
威望 : 269
注冊日期 : 2009-02-18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五 4月 22, 2011 11:45 am

太懈怠了,現才發現這部份,是逐字稿嗎?
為方便講師做ppt,我有請師姊用掃瞄轉文字檔,目前有p.248-769 ,1036-1240,是否寄mail給映月師姊一起合併?
還是那邊可下載,就不用逐頁掃瞄了。
明珠 感恩 合十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六 4月 23, 2011 10:51 am

再接下來是「七覺支」。(P178~P183)
「覺」就是「菩提」,亦即「覺有情」,因此七支又稱「七菩提分」。
第一是「擇法菩提分」,也稱為「擇法覺支」,即是以智慧選擇法。簡單來說,就是以智慧選擇人生的方向,世間道理千百種,到底要選擇哪一種,才是正確的道路?
人生煩惱偏多,如何安然面對外境,又不受境界纏縛?需要細心選擇處理的方法。煩惱既然讓我們無法稱心如意,不如將之捨棄,去迷就覺,這就是我們面對人生煩惱的處理方式。甚至也要用智慧來判別法的真偽,真就是正確的信仰,偽就是迷信,真和偽能善加分別,學佛的第一步就成功了。
以我自己為例,我選擇修行的方向,是「盡此一報身,為佛教、為眾生」,我的師父這樣導引我,我就抱定這是我一生要走的方向。這就是選擇。

第二是「精進菩提分」,也稱做「精進覺支」;精進是勇猛之意;既然選擇了正確的道路、認定了正法,一定要以勇猛的心力步步向前。
我們每天的生活都要面對許多人、事、物的境界,要常常覺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是否如法,如法的生活才是真精進。假如誦完經、聽完經就丟在腦後,沒有放在心中,則行為、心念還是在懈怠中。所以要守住正法,行為才能正確,也才能精進如法。
若是法不在心中,行為隨著人我是非而生滅,實在是空過人生;不只是空過,還墮落造業。因此選擇正確的道路,並以勇猛的精神行在正法中,才是精進。

第三是「喜菩提分」,喜就是歡喜。這分歡喜是付出之後的歡喜,或是會遇善知識、獲得真理的歡喜。常說「法喜禪悅食」,這分歡喜正是慧命的資糧。
善知識、真理,能增長我們的慧命;身體力行、付出後獲得的歡喜感,同樣灌入我們的慧命法髓。比如印尼慈濟人發心整治雅加達污臭的紅溪河,並幫助河畔貧困的人民,發放大米、建造大愛屋,改善他們的生活。每次接到當地慈濟人的電話,都是說:「感恩師父,我們做得很歡喜。」聽得出他們內心的歡喜,這就是得到善法而歡喜。

第四是「輕安菩提分」,這是指導我們保持輕安、自在的心。娑婆世界,是堪忍世界,人生本就苦不堪言,充滿煩惱。若要消除煩惱,首先必須清除內心堆積的污垢。
我曾看到大愛臺的一則新聞,在臺北分會有一位志工李千珠,已經六十多歲。幾年前因罹患大腸癌而開刀,現今身上要隨時掛著便溺袋。她不但健康欠佳,家中還有個已經中風七年的先生,並有一個已走失的智障兒子,以及一個仰賴助學貸款求學的女兒。雖然家庭狀況如此,但她堅持來臺北分會當福田志工,協助打掃環境。
她說從前每天怨嘆自己命運不濟,但認識慈濟後,她的心打開了。即使生活仍然困頓,每個月只靠六千多元的救濟金過活,但是她堅持每個月捐三百元給慈濟。她說:「我這輩子受了很多苦,就是因為過去生沒有造福;所以這輩子要趕緊為孩子植福,辛苦一點我也甘願。」
她勤於做志工,每次都做得很歡喜。她還說過一句話,我聽了很感動,她說:「我認命,但不怨天。」她的人生確實是煩惱粗重,但她卻能掃除煩惱,精進不已,值得我們學習與傚法。
所以不是有空再來修行,也不是身體健康才來禮佛。真正的修行是在各種境界中都能克服萬難,調適自己的心,以心轉化外境,得到輕安自在,才是真功夫。

第五、第六分別是「念菩提分」和「定菩提分」。「念菩提分」又名「念覺支」,心念必定要念念如法。即刻顧好念頭,就能即刻專注於正法。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境界,都要先將心念顧好,能即刻注於心念、行止正法,就能如法。能如此,才是「正定」,也就是「定菩提分」,又稱為「定覺支」。念頭如果都能安住在法上,心才能穩定下來,進而產生智慧,智慧產生了,方向就不會偏差。

第七是「捨菩提分」,「捨」是捨離一切虛妄法。人都是因為虛妄法,而在感情漩渦中糾纏不清,沉陷在痛苦裡。世間無常,但眾生以妄為真,所以不斷辛苦地追求情、愛、名、利、欲,這全是因為不懂得選擇真偽。若能知道一切皆虛妄,還有什麼不能捨呢?知道人生變遷無常,又何必執著欲愛而成為煩惱。
若能不斷捨棄前一念的煩惱,儘管生命會一天一天減少,但慧命卻能不斷成長。即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,我們在塵世修行,也要將煩惱苦難當作是長養慧命的肥料,不但不受其染著,還要吸收其中的養分,使垢穢的人生在佛法中得到解脫。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六 4月 23, 2011 12:10 pm

最後是「八聖道分」,亦即「八正道」,是八種聖者之道。(P183~P190)
第一是「正見」,學佛者不能背離正見,見解若是偏差,方向必然錯誤;方向錯誤,必定走入邪知邪見。

第二是「正思惟」。若思惟偏差,觀念定然錯誤。若能以寧靜的心,觀天地萬物和個人身心的關係,則能慢慢體悟靜寂清澄的境界。只要觀念見解正確,自然能志玄虛漠,發心立志堅定,即可做到「守之不動,億百千劫」。

第三是「正語」。正語是說利益人的話,不說損人的壞話。開口動舌皆正語,始能造福人群,去除煩惱、導正人心。
比如知道某個家庭夫妻感情不睦,應該以智慧加以輔導,讓夫妻倆能互相調適,使他們感情和睦。若告之以民間信仰的「祭桃花」,誤信這種方法得以改運,那是引導人心往偏差的道路走,如此就不是正語了。學校的教育需要正語,家庭的教育需要正語,社會的教育更需要正語。因此我們要常說好話、做好事、存好念,時時注意開口動舌,就能做到正語。

第四是「正業」。業意指造作,正業是指正當的行為。我們一切的造作,最後無不成為心地八識田中的一粒種子,會跟隨我們生生世世,所以對於業的造作要很謹慎。行為若能正確,可以幫助很多人,甚至進而幫助整個社會和國家。
比如印尼有一群企業家,因紅溪河水患的因緣而投入慈濟,整個國家因這群愛心人士的投入,許多苦難人得到解救,也讓首都雅加達亮麗起來。所以業的力量很大,若是目標正確,這股業力一推,很快能造福人群;若是偏差,多數人共成的惡業,將使國家、社會、家庭、人生都變得混亂與敗壞。

第五是「正命」。時間可以成就一切,人命也可以成就道業,假使生命和時間夠長,又能正確利用,即可成就道業。「正命」的意思是從事正當事業以謀生,偏偏無知凡夫為了生活不顧一切,殺害生靈以營生,將命害命,造下許多殺業。
人若能和一切生物和平共處,世間就成淨土了。佛典《六度集經‧波耶王經》中有一則關於波耶王的記載,宣揚寧願付出生命成就眾生,也不願保全自己而損害他人的美德。
波耶王是一位有德之君,以德引導整個國家,人民生活安詳,全國皆持齋素食,無人殺生。人與動物之間互相尊重,全國上下呈現出和諧的生命共同體,國家不治而安。
他國國王覬覦波耶王的國土,對大臣說:「我若能取得波耶王的國家不知多好!」雖然有些大臣認為侵犯順天應理的國家是逆天道的行為,但是國王仍決意以戰爭取得波耶王的國土。
波耶王聽到這個消息後,不忍戰爭的訊息擾亂民心,決定主動,讓位,離開這個國家。他留下一封信叮嚀大臣:「不可動兵,要以人民身家平安為重。」之後便進入深山中,打算就此終老一生。
過了一段平靜的日子後,有一天,一位老人上山來尋找波耶王,希望波耶王能助他全家人脫離貧困。波耶王聽了之後覺得這是他再次利用生命的時候了。當他做國王時,有財物可以幫助人民;但現在已經不是國王了,只剩這個身體可以利益人群。
所以他對老人說:「我就是波耶王,現在新王急於找我,不除去我,他不能安心,你把我的頭帶去求賞吧。」說完便割下自己的首級。老人十分悲痛,但也只好將波耶王的頭恭敬地送到城裡。
舉國獲悉波耶王的犧牲,全民哀慟欲絕,一時間哭聲震天。新王看到波耶王深得民心,心中很後悔,立即命人把波耶王的身體和頭用金、銀、蠟黏接起來,之後請回宮,如同生前仍尊他為國王。直至太子長成,始移轉王位。
說完這個故事,佛陀說:「波耶王乃我前生。過去生中,我即利用生命在人間來來回回修行,利益人群,教導眾生。」佛經中,處處可見美善的生命價值觀,所以無論從事任何職業,都要選擇正確的方式。
有人說「命長不如命好」,能身體力行發揮自我的生命價值對人群、社會、國家有貢獻,這才是真正的好人。如同慈濟委員魏杏芬,雖然只有五十歲的壽命,但在投入慈濟的七年中,足跡踏遍十五個國家從事跨國賑災,和許許多多人結下善緣,她的人生真的很亮麗。相信福的種子已深深種入她的八識田中,乘願再來時定是福慧雙俱、隨心如意的人生。

第六是「正精進」。「精」是不雜,「進」是不退;在精進中,更不能缺少「正」,因為方向若不正確,衝得愈快,差距就愈遠,正也變成邪了。所以學佛首重防邪入心,才不會偏差了精進的道路。諸惡莫做,眾善奉行;方向對了,就要向前行進,此謂正精進。

第七是「正念」。正念是具有正確的觀念。人生觀念若能往下看,比下有餘,就會對一切很滿足,知道自己是幸福的人。
印尼慈濟人曾分享,雅加達市鐵道旁的貧民區,簡易拼湊的違建物距離鐵軌只有一公尺左右,火車駛過險象環生。然而由鄉下至都會謀生不成的貧民,只能住在這樣的環境。
另一處貧民區也好不了多少,經常數戶人家同租一屋,分時段使用,時間到了才能進屋休息一段時間。常有孩子半夜三更在路上打球,只因為還沒有輪到他們回「家」的時段。
人生怎麼比較?看到印尼貧民區的生活,我們真該感到幸福又滿足。所以,我們觀念要正確,時時知足,不必比較,比較是痛苦的事。

八正道的最後是「正定」。「定」是心正,選擇了正確的人生方向之後,不再起伏動搖。一般人都以為坐禪才是正定,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把心照顧好,不受人間社會種種不如意事搖動清淨本心,也不讓世間欲念誘引導致方向偏差,即是正定。

以上共有三十七種修道方法,這三十七種規矩和生活方式能幫助我們穩固四心,堅定六度。道理入心,即可多一番人間智識,成長一分慧命。大家若能好好把握人生,知道學佛的次序,好好地學習,人人在這條菩薩道中,肯定都能走得平穩踏實。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六 4月 23, 2011 1:20 pm

佛法能讓我們累積無量功德智慧。「功德」的意思,內能自謙謂之「功」,外能禮讓謂之「德」,這是一個人修行的身心形態。能在日常生活中累積並力行四心、六度、三十七助道品,就能從這麼多「如是等種種功德智慧生如來身」。
談到功德,一般人都說:「你布施得這麼多,功德無量啊!」其實真正的功德,是要透入內心,所以才說內能自謙謂之「功」。眾生都是因「有」而自大,學佛則是要學縮小自己。縮小自己必須先有謙卑的心,才能得到人人的信任與肯定,而不令人覺得自大礙眼。
內能自謙之外,還必須外能禮讓。待人處事保持禮讓的儀節,會令人從內心生起愛與敬,這就是「德」。內能自修,對外有禮,就是「得德」,也就是得到這分有修養的德行。能達到內有功、外有德的形象,實在是大智慧。所以懺文說,「功德智慧生如來身」,要有謙虛禮讓的智慧,才能修行與佛同等的清淨法身,也就是證悟佛法的精髓。
「欲得此身者,當發菩提心」,欲得此法身,也就是希望在生活中能有充分的智慧,就要發菩提心去「求一切種智」。「一切種智」意指敏睿的智慧。具有此智慧者,對世間種種有形之物與無形之理,都能清楚瞭解而無偏差。
懺文又說「常樂我淨」。佛陀告訴我們有涅槃寂靜的境界,如能體會佛法,心境則能恆住於涅槃寂靜中。不執有也不執空的「常樂我淨」,即是此等清淨的境界。
佛陀要我們行於中道。發心學佛行菩薩道,需要走入人群去付出,若能付出無所求,必不會偏於空。走入人群才有機會真正學佛,所以人間是我們的道場,人群是我們的助緣。捨「小我」,為「大我」,有我而不執著,即是守於中道。
許多醫療志工走入病房,即使病人身上骯髒污穢,只要心中有愛,不但不怕,還做得滿心歡喜。記得有一位志工,在病房服務一位沒有親人照顧的老伯。老伯本來都不理人,但志工很有耐心和他談天說地,老伯逐漸打開心門,透露心事。
志工把握機會說:「阿伯,世間沒有什麼好計較,不要想那麼多。應該把握現在,讓大家一看到你就起歡喜心」。
「要怎麼讓人起歡喜心?我很鬱悶,怎麼會有歡喜心?」阿伯還是滿腹愁腸。
志工一邊開解,一邊服務:「阿伯,我幫你把身體清洗乾淨,再換上乾淨衣物,你感覺輕鬆,別人看到也會歡喜。」
阿伯同意後,志工們就幫阿伯清洗身體。剛洗好澡,換好方服,阿伯說:「我好像……,我好像……」志工就問:「阿伯,你要大便是嗎?等一下,等一下!」可是來不及了,志工趕快用手去捧住。
這位志工分享此事時,我問她:「當時不會覺得很臭嗎?」她說:「那時我就趕快想:這是『咖啡』的味道!」多麼有智慧啊!轉個念頭,對苦難無依的人可以發揮很大的愛心力量。
所以,修行不要執著在有常、有樂、有我、有淨,也不可以執著無常、無樂、無我、無淨,我們要以心轉境,不執著在任何境界中,若能這樣,就可以得到「薩婆若果」。薩婆若果是「一切智」的意思,即是面對各種人事物的智慧。
我曾說過人圓、事圓、理圓,人與事都能做到圓滿,道理自然就透徹;面對世間情與無情,一切智慧都可以透徹明朗。人世間正因為有情,所以煩惱偏多;正因為有感覺,所以無明層層覆蓋。而佛陀具備一切智慧,看透了世情,也能瞭解煩惱的來源,雖處在有情中,但是他已經覺悟了,開啟了一切智慧。
一切種智,是諸佛最究竟圓滿之大智慧。不論是四心六度,或三十七助道品,都是在幫助我們從凡夫的此岸,超越煩惱,到達清淨的彼岸。清淨彼岸的終點即是薩婆若果,所以薩婆若果是學佛者追求的最終目標。
有此堅定的心志,定能「淨佛國土,成就眾生」。修行最終是要成佛,我們現在位於凡夫地,要先建立內心的清淨佛土,將來才能成就一個理想的佛國。亦即先透徹世間萬物,於人群中不起心動念,與眾生結好緣,當人人心地淨化時,也就是清淨國土顯現之日。所以要達成理想佛國,一定要先「成就眾生」。
比如阿彌陀佛為了成就清淨的佛土,發出四十八願度化眾生。釋迦牟尼佛也以建立清淨的佛土為志,不斷回入娑婆,廣化芸芸眾生。眾生只是聽到佛號就起歡喜心,這是因為佛陀累世結了很多眾生緣,所以能以佛號普及眾生,有的已度、已成就,也有當度、當成就和未度、未成就者。
已度眾生聽聞佛法即起歡喜,不但身體力行,還能教化別人。有的人才剛開始接觸,但立刻生出歡喜心,發心立願在大菩提直道上精進,這就是當度、當成就者。還有未曾接觸佛法的眾生,需要我們發心立願去感化,但這仍要仰仗佛德,因為佛陀和眾生結下累世好緣,眾生聞佛即歡喜。所以,獲得一切種智之後,就能淨佛國土,成就一切眾生。
既然發了菩提心,當然「於身命財無所吝惜」。身體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源,健康的人可以自力更生。除了「身命財」,還有「智慧財」,智慧充足,才有力量救人,這是發菩提心一定要具足的條件。
其實學佛並不難,需先發心立願,然後守住佛陀教法,依教奉行。入眾生群中,以大我無私的愛去付出,如此而已。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六 4月 23, 2011 3:28 pm

第六節 怨親平等(P196~P201)
經典原文
第五怨親平等者,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,無彼我相。何以故爾?若見怨異於親即是分別,以分別故起諸相著,相著因緣生諸煩惱,煩惱因緣造諸惡業,惡業因緣故得苦果。

第五種心是「怨親平等」,即是「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,無彼我相」。常說「大慈與樂」,慈是希望眾生皆得幸福;「大悲拔苦」,也就是對一切眾生要有「人傷我痛,人苦我悲」的生命共同體的心情。
欲對一切眾生起大慈悲心,必須「無彼我相」。「彼」是別人,「我」是自己。意思是不要分別是他、是我。彼此之間一旦有了人我的分別心,就很容易對立紛爭。
「何以故爾?」怎麼說呢?「若見怨異於親即是分別,以分別故起諸相著」。若有怨恨的感受,表示心中已生起分別,才有怨與親的不同。這是因為心中對眾生缺少平等心,才會有「我愛這個,不愛那個」的心態。不論愛與不愛,都是一種分別。起了分別心後,「起諸相著」,執著的相就出來了。
「相著因緣,生諸煩惱」,因為執著之故,而生起種種煩惱。「煩惱因緣,造諸惡業」,有了煩惱,就會造業。以「惡業因緣」之故,終得「惡果」,沒有好的下場。
道理聽起來很容易懂,但做起來卻不容易。如何才能做到怨親平等呢?必須視一切年長者如父母,年紀相仿者如手足,年幼者如子女,若能以對待父母、手足、子女的心情來對待所有眾生,心中就不存在親和怨的差別。
在這之中還要起三種心。一是「平等心」,不要執著,不要分別怨親,而將人人視為至親。
第二是「孝順心」。以佛法來說,今生的生命只是一期的壽命,捨此投彼後仍然生生不息,不斷再來人間受生。所以現在相遇的每一個人,說不定在過去生中曾是自己的父母,也可能是自己未來生的父母,所以要以孝順心來面對眾生,要以恭敬心、尊重心來對待每個人。這也是在為未來的自己結好親子緣。
第三是「慈悲心」。慈悲心是佛對我們最大、最懇切的期待,一定要以這種心態來對待一切眾生,才能消除彼此的分別執著,真正做到怨親平等。
要做到怨親不分別,雖然不容易,但如果能做到,心即可常保快樂。我們要藉眾生的緣,涵養平等觀,對世事物質也要能看得開。若能如此,心中就不會有煩惱了。
這在慈濟的菩薩行中,慈濟人間菩薩所展現出來的,在在都可以作為我們的模範。一九九三年六月十四日傍晚,五股工業區有一間玩具工廠發生大火。工廠負責人是一對慈濟菩薩伴侶,那一天他們正好出去收功德款。當時工廠裡還有他們的父母、弟弟和三、四位工人。他們在外面聽到新聞報導,知道工廠發生了火災,兩夫妻快速趕回家去。回來的時候,發現工廠已燒得面目全非,但他只問:「人都平安嗎?」確知大家都平安後,即不斷說著感恩、感恩。
他說:「第一感恩大家平安,第二感恩消防隊員辛苦地滅火,第三感恩慈濟人的關懷,第四感恩員工們都表達願意協力復建工廠的心意,最後要感恩這場大火沒有波及到其他工廠,讓大家都很平安。真的非常感恩!」
當時他的想法很單純,認為燒都燒了,不要計較損失了多少,只要想著還擁有多少。他想起師父說過世間財五家共有,不能常在,又何必執著。這就是慈濟人,看得開,不執著,只有滿心的感恩。,
他也期待每一位員工,能因這場大火而更透徹瞭解人生無常。因為感恩員工能和他同甘共苦,所以很期待員工的慧命能夠成長,也希望做慈濟的那分喜悅快樂,人人都可以感受。
這就是菩薩心啊!菩薩的心怨親平等。走在慈濟菩薩道中,讓他體會財產乃五家共有,故不計較損失多少,只想到自己還擁有健康的身體、家人平安、員工同心協力,因能事事感恩,相信他還是福報滿滿。
一場火災,不但沒有打倒他,反而讓他更堅定道心。這就是已經從執著「有」和「無」的觀念跳脫出來,坦然面對人間現實,不去想人間的障礙。
學佛貴在應用,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事,能化得開、做得到,這才是真功夫。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六 4月 23, 2011 6:29 pm

第七節 念報佛恩(P202~P207)
經典原文
第六念報佛恩者。如來往昔無量劫中,捨頭目髓腦、支節手足、國城妻子、象馬七珍,為我等故,修諸苦行,此恩此德實難酬報。是故經言:若以頂戴,兩肩荷負,於恆沙劫亦不能報。我等欲報如來恩者,當於此世勇猛精進,捍勞忍苦不惜身命,建立三寶弘通大乘,廣化眾生同入正覺。

我們有緣聽聞佛法,藉由佛法透徹人間大乾坤的真理、體會生命奧祕,知道物理「成住壞空」、心理「生住異滅」、生理「生老病死」三理四相的道理,應該要感念佛恩、三寶恩。
佛陀雖然於二千多年前涅槃,但佛陀並未就此離開人間。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教化的地方,佛陀未曾離開人間,相反地,他不斷示相來人間,持續不斷的教化眾生。
懺文說:「如來往昔無量劫中,捨頭目髓腦、支節手足、國城妻子、象馬七珍,為我等故,修諸苦行」。從阿含部、佛本生經等經典可看到,佛陀在過去無量劫前,修持布施行,無論是國城妻子,或象馬七珍,無所不施,無所不捨。
此恩此德實難酬報」,這分恩德如何報答?「是故經言:若以頂戴,兩肩荷負,於恆沙劫亦不能報。」在《父母恩重難報經》中描述著:以左肩擔父,右肩擔母,磨破了肩頭的皮肉,也無法報答父母恩。只是一世的父母恩生予我們一期的壽命,就已經報答不完了,何況是佛恩。
佛陀累生累世為我們慧命之母,「此恩此德實難酬報」,絕不是在僧團裡修行了幾年,自覺是長老了,就以為如此已經報了佛恩。須知修行是本分事,大家應該相互勉勵、相互服務、相互成長,應該累生累世彼此回報。
我等欲報如來恩者,當於此世勇猛精進,捍勞忍苦不惜身命,建立三寶弘通大乘,廣化眾生同入正覺」。欲報佛恩,最好的方法就是珍惜這一生的壽命,提起勇猛精進的心,成長慧命。
慧命成長要有實際作為。我們在今生接受佛法,並且發心修行,可見過去生也曾精進勤習過。佛陀說過,修行不只是一生的事,而是要恆持無數劫,一世一世累積成佛資糧。所以我們要把握今生「勇猛精進」,無論多麼辛苦,都要「捍勞忍苦」,一路堅持下去。
來到世間,如果怕辛苦,就難以走入人群去付出;如果怕辛苦,就無法與眾生結好緣。好比怕熱而不敢走出家門;或是心中有很多煩惱,怕辛苦而不肯用功,結果煩惱還是囤積著。娑婆世界本來就是堪忍世界,我們能練就堪忍,才是「捍勞忍苦」。
每次看到環保老菩薩,「捍勞忍苦,不惜身命」這幾個字立即浮上我的心頭。這些老菩薩一輩子為家庭、子女操勞,年紀大了後,有些人身體也有病痛,卻還是一樣響應師父的呼籲,用雙手愛護地球,去做資源回收的工作。他們把垃圾變黃金,黃金又回歸慈濟功德大海繼而成就慈濟志業。
環保志工中,也有些人家境很好,卻不願在家裡享清福,因為捨不得浪費時間,所以及時把握人生,不惜身命到外面回收。以生命換慧命,藉著環保工作修養心性,成就道業。
建立三寶弘通大乘,廣化眾生同入正覺」,身為三寶弟子,無論是出家或在家,必定要立願弘揚大乘,使人人尊重佛法僧三寶。我們弘揚大乘佛法的精神,乃是鼓勵人人自利利他。對自己來說,可以成長慧命;對芸芸苦難眾生而言,我們可以去付出。慈濟慈善工作已經國際化,無論哪一個地方有苦難,當地的慈濟人都會及時去付出。慈濟是佛教團體,這就是弘通大乘。
慈濟在救助苦難時,不分國界、不分人種、不分宗教,只期待苦難者的身心能得到利益。苦難人若欠缺生活所需的物質,慈濟人會去補充、付出,為其拔除苦難。苦難人若心靈有迷惑,慈濟人會去陪伴、教育,這就是「廣化眾生」
使人人知道佛陀的慈悲,知道佛的教育方法是付出力量拔除眾生苦難,讓人人能接受、人人能體會、人人能學習,而後能覺悟,即能「同入正覺」。
報恩很重要,若無報恩心,難以體會慧命從何而起,也無法真正長養慧命,完成三寶的志業。承擔如來家業是我們的本分事,成就佛的果位也是自己所得,不過,若能依教奉行佛陀的教育,就是報答三寶恩了。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六 4月 23, 2011 7:56 pm

第八節 觀罪性空(P208~P213)
經典原文
第七觀罪性空者。罪無自性,無有實相,從因緣生,顛倒而有;既從因緣而生,亦從因緣而滅。從因緣而生者,狎近惡友造作無端;從因緣而滅者,即是今日洗心懺悔。是故經言:此罪性,不在內,不在外,不在中間。故知此罪從本是空

罪無自性,無有實相,從因緣生,顛倒而有」。常說心不能散亂,面對外境時,要細心分析,不要被外境迷惑。同樣的,對於「罪」,也要向內自觀,觀自己罪業到底從何而起。
為什麼人會犯錯呢?是後天習氣薰染所致。既是習氣所致,應知「罪無自性,無有實相」,本來並無實體,全是因為人心帶動身體去造作,才有了種種罪惡的事。
「從因緣生」,以精舍這塊土地為例,原本一片荒蕪,後來因緣巧合,我們買了下來,辛苦的一點一滴建設起來,慢慢的成為一座佛教叢林,也成為慈濟人心靈的故鄉。因為有很多的因緣、人力、時間才將這塊空地變成「有」。
人的心地也一樣,本來一片空寂,後來和外面的境界不斷交雜,無法守住自性,才會慢慢變成習性。罪無自性,無實相,乃是「從因緣生」。一切法都是由因緣而產生,行善或為惡都是因緣所造成。
「顛倒而有」。凡夫執「有」,就是顛倒;二乘執「空」,因此容易撥無因果。不論執有或偏空,都是偏差。所以佛陀鼓勵我們保持清淨的心,身體雖進入污濁境界,但心不受污染,並且能力行菩薩道。
修行菩薩道,一定要重視因緣果報,造什麼因就得什麼果,罪是從因緣成就,福業也是一樣。「既從因緣而生,亦從因緣而滅」,有了好的因,要把握當下去做,好事的因緣如果錯過了,福果福報也就消滅了;若能把握當下的福因、福緣去做,自然能獲得福果福報。
罪也一樣,原有的惡因與惡緣會合時,就會發為動作;一旦動作,果報即成就。因此在修行上要常常提高警覺,即使過去生已有這樣的因,但若能提高警覺,還是能避開惡緣,有因無緣仍無法成果。
人帶著業的種子而來,隨著業的因緣會遇,無明業不斷複製,重重疊疊,遮蔽了原有清淨的本性。我們何其有福,能在此生中會遇佛法,這是很好好的因緣。好的因緣若能及時把握,讓它拓展得更深更廣,就能成就好人好事。若有不好的因緣現前,則提高警覺,讓惡因惡緣,沒有會遇的機會,便不起作用,這就是「從因緣而滅」。
從因緣而生者,狎近惡友造作無端」。凡夫性情不定,善惡雜揉,過去生曾結下好緣,也曾結下不好的緣。曾結好緣的人,今生成為我們的益友,比如慈濟人,每個人都是發心要接引、度化顛倒的眾生,這都是好緣。但好緣也要有好因會合才行,儘管你有心度化,也要對方有緣能夠接受你。
另一種是惡緣,有許多人想盡辦法影響別人作惡。譬如毒販,為了自己的利益,引誘人吸毒,這是屬於惡友。惡友對我們損失很大,但是凡夫常常無法警覺,一時迷失很快被牽引過去,接著「造作無端」罪惡,難以回頭。
吸毒的人,明明知道自己已經錯了,卻知錯而不能改,這是因為沒有正確的信仰來堅固心念,而且身體也已深深中毒不能自拔,所以造作無量罪業。此處所說的毒,不僅指有形的吸毒,流連於歌臺舞榭、沉迷於賭博等等,都屬於人生的毒。中毒的人,要他改過真的很困難。
大部分的人都怕死,其實死並不可怕,最可怕的是在生死之間,到底複製了什麼樣的業?這是最令人擔憂的事。凡夫心反反覆覆,起心動念,由不得自己,於是造作諸多惡因惡緣。因為不斷造惡因,來生所遇到的自然都是惡緣惡果,因緣不斷會聚,所以要消除業障很難。
不過,天下無難事,只要發心立志堅定,自然能改過。佛陀說,「罪無自性」,所以犯罪的人不會永遠帶著罪業,只要有心悔改,罪一樣能消滅。
因此懺文說:「從因緣而滅者,即是今日洗心懺悔。」若能及時知錯,改過雖然很辛苦,只要堅定心念,趕快將心地清洗乾淨,一定能改頭換面。在慈濟團體中也有這樣的人,過去雖曾犯錯,但他改過來了,重新做人從夜叉變成菩薩。
修行一定要在人群中修,懺悔也一定要在人群中懺悔。既然在人群中造了錯誤罪惡,就要虔誠的彌補、付出、發露懺悔,回饋人群。發露懺悔,才能真的洗心;若是常常覆藏過錯,那是沒有懺悔心的人。能知道過去的錯誤,從此刻起時時懺悔,立即去除舊惡,趕緊捨離煩惱,每一天每一刻都要懺悔,才能讓身心清淨無污染。
是故經言:此罪性,不在內,不在外,不在中間。故知此罪從本是空。」罪性本來就無,只因習氣不斷薰習,當此無形業因與外緣會合時即生出罪相。知道這個道理後,能夠常常警愓,才能將惡因與惡緣永遠相隔。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二 五月 03, 2011 9:37 pm


第九節 三途苦報無代受(P214~P225)


經典原文

生如是等七種心已,緣想十方諸佛賢聖,擎拳合掌,披陳致禱,慚愧改革,舒瀝心肝,洗蕩腸胃。如此懺悔,何罪不滅?何福不生?若復不爾,悠悠緩縱,情慮躁動,徒自勞形,於事何益。且復人命無常,喻如轉燭,一息不還便同灰壤,三途苦報即身應受。不可以錢財寶貨囑託求脫,杳杳冥冥,恩赦無期,獨嬰此苦無代受者。
以上七種心,若能透徹瞭解,每天面對人事物時,就要常存慚愧心,不能自大,要縮小自己、投入人群。


生如是等七種心已,緣想十方諸佛賢聖,擎拳合掌,披陳致禱,慚愧改革」。凡夫習氣難移,因此容易犯錯造罪,所以要用最虔誠的心來祈禱。「披陳致禱」的意思是不隱覆,真正打開心來祈禱。「慚愧改革」的「改」就是改正身行,「革」是洗除內心的煩惱、習氣,也就是要常常起慚愧心來改革。
習氣若不革除,即如一顆種子,只要因緣來會,一誘引就又造罪,所以習氣一定要徹底改革。至於要怎麼革除呢?懺文說:「舒瀝心肝,洗蕩腸胃。如此懺悔,何罪不滅?何福不生?」要像把肚腸完全洗過那樣地洗淨內心的垢穢,以此來表示改過的誠意。
常聽人說:「我會慢慢改。」說要慢慢改的人,最後都改不掉,從前精舍在種花生時,因為當時常住人少,看到雜草長出來了,為了將雜草清除乾淨,於是每人拿了一支草鋤,蹲下來慢慢掘。但工作要做得精,速度就慢了。就在慢慢向前清理時,過兩天,回過頭來,發現後面已經又雜草叢生。
所以,「慢慢來」,實在要不得。要戒除惡習,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,就是「勤」。我們不但要知道方法,還要很「精」,若能既勤又精,一定事半功倍。

這段懺文雖然淺顯,但用意很深。若肚腹腸胃全要洗淨,勢必要用很多水,也就是要用很多功夫來洗蕩腸胃。這表示身口意三業的身業,若要清淨,口業也一定要改過,心也要很注意。若能於身口意三業做至誠的懺悔,「如此懺悔,何罪不滅?何福不生?」一切罪障都能消業,一切福業也都能生起,所以懺悔很重要。
常住每天早晚課誦,都是在懺悔。早課是警愓我們,今天在面對人、事、物時,心不要受外境污染而變得污穢。晚課是自我反省,今天一天在對人對事對物上,心有沒有受到污染?行為有沒有做錯?所以早課的懺悔是警愓,晚課的懺悔是反省。
凡夫起心動念,待人接物更難免會造罪,因忐要常起懺悔心。有懺悔心的人,不會再造惡;懺悔常存於心,就能除掉過去的罪業,更能警愓未來不犯錯。《心地觀經》說:「若覆罪者,罪即增長。」做錯事後,若又覆蓋掩飾,會令罪惡不斷增長。
懺悔是把過錯掀開,用法水好好洗淨。在團體中,很坦然地向大眾述說自己過去的錯誤,這就是發露懺悔。如果能發露懺悔,罪即消除。
有人以為若一直誦《水懺》,就能把所有的罪業消除,其實並非如此。持誦《水懺》,是為了讓我們認清過去所做的一切,半分都由不得自己,但若能虔誠懺悔、面對接受,則能消業。因為當業報現前時,心中假使不能甘願接受,無明就會生起,因此又種下業因,罪報業因糾結纏綿,永遠難消除。可是若能甘願接受業報,心中無明就能去除;沒有無明糾結,當業報受盡後,罪便得以消滅。
所以絕不是說:「我有在做好事,習氣也有在改,為什麼我還會遇到這麼多不如意的事?」人生有不如意,是自然的法則,因為那是過去既成的因,今日果報才會現前。只要我們確實用法水洗過心腸,瞭解了道理,心中就不會再起無明。不起無明,這一顆明明淨淨的心,隨著每日的境界,歡喜承受不好的業;對該把握的好事,也能趕緊去做。若能如此,業才會消。以此種清淨心向前精進時,福也就產生了。
若復不爾,悠悠緩縱,情慮躁動,徒自勞形,於事何益?」「緩」,是指慢慢來。假如無明不能去除,每日總是無所事事悠哉悠哉的過日子,這種慢慢來的人生實在令人擔憂。當知是日已過,命亦隨減,如少水魚,斯有何樂?應該要像火燒眉毛一樣,用很快的速度反省,趕緊改變方向走上康莊直道,及時精進。

有的人生是悠哉悠哉,有的人生是則很「躁動」,兩者心都定不下來。修行是讓我們有時間好好反省,讓心安定下來,修到動中得靜。即使身處在動亂的境界,內心仍然非常冷靜。
有的修行者因為體認到人生無常,也為了避免和世俗人一樣,隨著人生是非而躁動,因便想找一個離人群的靜寂境界修行,這是修行觀念偏差。雖然我們不需執著人我是非,但卻要關心社會。修行者不能放任自己的心悠哉悠哉不問世事,也不能放縱自己的人生虛無度日。雖處在人群中的動態境界,但心則要保持冷靜,這就是靜寂清澄的境界。
這是我們要下功夫的地方。修行不能放縱,否則人生會變成「悠悠緩縱,情慮躁動」,如此「徒自勞形,於事何益」,只是白花力氣,對正事沒有一點助益,所以一定要十分警愓。
很多心都知道「無常」,卻很少人在意。我們不要想著今天之後還有明天,如果只想著明天,今天往往空過,所以應該把握今天。懺文說「且復人命無常,喻如轉燭,一息不還便同灰壤」。生命如同風中燭火,當風勢愈強,燭火搖晃得愈厲害,終至熄滅,所以說「一息不還便同灰壤」。當一口氣不再進來時,這個身體不是埋在荒郊野外,就是化為骨灰,所以要常常以無常來警愓自己。

「三途苦報即身應受」,三途是指地獄、餓鬼、畜生三惡道。畜生道我們看得見,尤其是現代,許多寵物得到人們疼愛,所以有人會說:「我下輩子要出生為貓,要出生為狗。」說真的,這種心念不能動,因為心念一動,說不定來世再張開眼睛時,真的在貓狗窩裡。若是投生為牛、馬、羊、豬的話,既要勞作,又會被殺,更是苦不堪言。
人間不但能看到畜生道,也可以看到餓鬼和地獄。餓鬼道眾生想要飲食卻求不得,人間不就有這種境界。例如慈濟人前往非洲賑災時,看到當地孩子的腳細如柴枝,腹大如鼓,因為欠缺食物,營養失調,所以全身是病。
人間也可看到很多地獄境界,比如慈濟人曾發現一則個案,案主三十多歲,但全身罹患乾癬已經有十六、七年。他全身歪曲,手腳蜷縮,身上無一處皮膚完好,只能長期卧床。他所躺的地方,周圍都是垃圾、糞便。慈濟人看到他的生活景況,除了盡力為他打掃環境外,腦海中不免也浮現地獄的景象。案主猶如身在糞尿地獄、鐵床地獄、鐵衣地獄中,在人間受活苦。
所以在人間即可以看到地獄、餓鬼、畜生道的景象。
那麼,有人問:死後境界究竟又如何?當靈魂脫體後,自己平時所做的一切,會幻化成自己喜歡的境界。可能看到一道光,也可能聽到美妙的音樂,或看到最愛的人、最歡喜的境界,屆時會不由自主地隨著那個境界而去。等眼睛再度張開的時候,後悔也來不及了。所以在這一生要將自己的心顧好、事情做好。只要問心無愧,最後境界到來時,自己的心也會非常篤定,知道自己要去什麼地方。
諸佛菩薩能乘願再來,即是篤定自己要再來人間。因為還有未度完的眾生,這就是諸佛菩薩回入娑婆再來人間的願力。學佛若有所求,即是要求得在最後的時刻,能自己想去哪裡就去哪裡。人生無常如風中蠟燭,燭火熄滅之後,三途苦報即身應受,而且「不可以錢財寶貨囑託求脫」。陰間的閻羅殿和陽間的法庭不同,陽間法庭可以拿錢交保,但是閻羅殿無法讓人用錢財交保逃脫。
記得很多年前,臺北有一位社會知名人士,說了一位政界名人的親身經驗。那位政界名人曾經歷一場大病,在醫師將他急救回來後,他對朋友們說:「我這一回真的是從鬼門關回來。」恍恍忽忽間,他感覺自己到了地獄,那種陰森恐怖實在無法形容。地獄裡的每個人都很凶惡,他感覺非常孤單,四周沒有一個認識的人。他被押到閻羅殿,閻羅王拿出陰陽簿正在核對時,他就對閻羅王說:「國家大事耽誤不得,我要趕緊回去,你看多少錢可以交保?」

閻羅王王回答:「原本這裡不能交保,但是你既然說國家還有很多事需要你做,那就讓你交保吧!只要拿出一塊錢就好。」
他很高興,急忙往身上掏錢,們是翻遍了全身,口袋裡卻連一塊錢都沒有。
閻羅王一看,厲聲說:「你在陽間雖然很有錢,但是錢在這裡沒有用;你在世間做過哪些事,對你在這裡才有影響,因為無論善惡,都可以在此得到審判。」他心中一驚,清醒了過來。
他說:「人生無常,將來我要『去』的時候,誰能陪我呢?這輩子無論為善或是作惡,在那裡都分分明明。我康復之後,想好好做一個平淡的老百姓,去做應該做的事。」
人生在世不論多風光,當大限來時,靈魂脫體,一下子到了那麼陰森冷酷的地方,在那裡不但「不可以錢財寶貨囑託求脫」,而且「杳杳冥冥,恩赦無期,獨嬰此苦無代受者」。「杳杳冥冥」是幽遠、晦暗之意,往生之後,無論多親愛的人都無法一路保護你,也沒有人能代替你受苦。生死大事,就是這麼現實。
所以學佛者要時時警愓,既然生在世間,既來之,則安之,不要埋怨人生為什麼有這麼多不如意。過去生怎麼做,這一生才怎麼來;時間到,自然又去了。死不可怕,可怕的是臨終之際,靈魂在面對境界時,會由不得自己而被誘引過去。
但是與其擔心那時會由不得自己,不如把現在做好。平時戒律要守好,不能逾越做人的規矩。方向如果選對了,就要定心靜寂,智慧才能產生;有了智慧,來生皆自如,不必擔心業力會如何牽引。所以最重要的是活著的這段時間,務必要顧好自己的生活和做人的規矩,並調好自己的心。
回頂端 向下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8897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   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 Empty周三 五月 04, 2011 11:09 pm

第十節 發露懺悔不覆藏(P226~P237)
經典原文
莫言我今生中無有此罪,所以不能懇禱懺悔。經中謂言,凡夫之人,舉足動步,無非是罪。又復過去生中,皆悉成就無量惡業,追逐行者如影隨形,若不懺悔,罪惡日深,故知包藏瑕疵,佛不許可。說悔先罪,淨名所尚,故使長淪苦海,實由隱覆。是故今日發露懺悔,不復覆藏。

莫言我今生中無有此罪,所以不能懇禱懺悔。」不要認為自己沒有罪。人人都是凡夫,人人都有貪瞋癡的毛病,因此在日常生活中,自然會在身的動作、口的言語、心靈的感受等方面表達出習氣,只要還有貪瞋癡,只要煩惱還在,就有罪業。因此不能說自己這輩子都沒有造罪,所以不必懺悔;如果這麼想,永遠沒有反省的機會。
有時,自己無意中傷害了人卻不自知,不過因為對方已經記恨了,這個業就存在了,此稱為業緣。種下業因後,這輩子或許能平安度過,但下輩子只要一點無明生起,惡的助緣就來了。所以常說要和人多結好緣,凡事不要計較,正是這個道理。
當業障現前時,要抱著歡喜的心來接受,能接受即消一次的業。業障現前時,若不肯接受,一旦有了逃避的心,好像逃債一樣,債務會變本加「利」----本金已經積欠很多了,現在又因為逃債,所以利息會再加重。
總之,不是去搶人、殺人或是害人才有罪,若自己的思想、行為有一點偏差,都算是罪。所以要真正虔誠反省,好好懺悔,務必要將佛陀的教法,或是古賢大德的教誨,用在日常生活中,如此才是將佛法入心。
比如每天早上,早課後我們都會靜坐。其實靜坐是為了讓心靜下來,反省自己昨天一天有沒有做錯事?沒有說錯話?有什麼樣的煩惱?有什麼樣的過失?若有,要趕緊懺悔;發現對人說錯了話,今天要趕緊向對方道歉。能夠如此,這個煩惱於對方可以解除,自己心中的無明也可以減輕。
省思也很重要,要常常思考自己有沒有犯錯?如果沒有犯錯,則想想自己做了什麼對的事,做了什麼感到歡喜的事,或是做了之後,內心無得無失,感受輕安,這種輕安是我們所要的。即使做了好事感到歡喜,這分歡喜也是無所求的。
如同印尼慈濟人打電話回來分享大米發放的事。我問他們:「是不是很歡喜?」他們說:「很歡喜,但感恩比歡喜還重。如果不是師父,如果不是有慈濟,我們也沒有好話可以說,也沒有好事可以做。也無法這麼歡喜,所以感恩比歡喜更多。」聽到他們這麼說,我也和他們一樣法喜充滿。這種歡喜不是普通的歡喜,是得「法」的歡喜。
所以有愛心、願意付出的人,實在很多,只要給他們機會,哪怕是扛很重的大米,他們也甘願。那種甘願付出後的充實感,的確讓人感到輕安。雖然大米很重,不過心中很輕鬆。這種輕安自在,正是我們修行的目標。來到人間能夠付出,能夠起歡喜心,是我們要時時保持的。
在日常生活中,面對好人時,要感恩他教我們這麼多;對與自己比較無緣的人,也要感恩,感恩他表現出來的態度,讓我們知所警愓,感恩他示現另一種方法來教育我們。
所以面對的對象無論是好是壞,是親是疏,是讓我們歡喜或生氣,都要存著感恩心。難得來到人間,能面對人間事,無不是讓我們學習的人事物。既然是讓我們學,就是在教我們,當然都要感恩。能如此,心情保持平靜,就不會憤憤不平去和人計較。
人生無常,一口氣不來,已經變成了另外一個來世的人生。我想起德恩(按:證嚴法師第四位弟子,二00三年七月五日因肝疾住生),他的人生雖然告一段落,但我對他的印象就是一生清淨,沒有煩惱。
雖然跟著師父是一件辛苦的事,不但生活拮据,還要做很多粗重工作。但是無論怎麼勞動,他的臉上都滿是笑容。人生能這麼平淡,隨境而安,實在不簡單!所以他也很有福。那一天他的遺體送回精舍繞一圈以示告別,我就對他說:「你這輩子很有福,要知福,要惜福,趕快再回來造福;以感恩心去,抱著感恩心回來。」
人生就是要感恩、報恩;有感恩心的人才懂得報恩,能報恩的人才有愛,有愛心的人時時都用感恩去付出這分愛。所以我說:「如果有人比我們先走,要用歡喜心祝福他,因為最親愛的人如果以歡喜心祝福他、送他,當他再生出在另一個家庭就會很得人疼。」因為他的心無掛礙無煩惱,在另外那個家庭會時時歡喜,見人就笑,就會得人疼。
死原本是生的起點,雖然在這個地方往生了,但我們送著他高高興興到了另外一個家,相信大家都會為他祝福。德恩自己本身這四十年的修行,已經修得內心平淡,沒有掛礙,即使他終究必須獨自走上杳杳冥冥的境界,但是我們相信他的未來會很光明。
但是如果我們造了罪業,就會帶著煩惱糾結的心而去,因此人生在世,一定要修得心念清淨。「經中謂言,凡夫之人,舉足動步,無非是罪」,每個人舉手動足、開口動舌,都難免造業,只不過看是惡業還是福業。「又復過去生中,皆悉成就無量惡業」這輩子舉止行動都無非是業了,何況是過去生中,做過錯事的機會肯定也非常高。
有的人說:「我這一生都沒有做對不起別人的事,我沒有過失,要懺悔什麼呢?」這一生自認沒有對不起別人,但怎麼能確定過去生中都沒有犯錯誤。而且也無法確定自己在這一生中,所說的話都沒有傷害過別人,所做的事都沒有去損害到別人。
有時候自己無意中所做所說,可能對別人造成傷害,該爭的時候要爭,該說的時候要說,所以自認都沒有錯,因此理直氣壯。這是凡夫非常可怕的心理。
也有人會說「我不是故意的,是他自己要放在心裡。」這種替自己辯解,不去考慮別人的感受,只是一味包容自己,而不會善解他人,也是不對的觀念。所以有任何行動時,都要先考慮對他的影響,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場說話。
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。這輩子如果有福、有好的緣,那是過去生結下了好緣、造了福業的結果。上輩子所做的因與緣,是這輩子所受的果報;而這輩子所做的因與緣,又是來生的果報,總是有因緣在前,果報在後。
今世受果,同時也在造因,所以不要以為:「我不做壞事就好!」不能只是沒做壞事,還要做好事。這輩子雖然有福能享受,但是如果不再付出,福盡後,惡緣很快現前。所以應該把握人生,為未來鋪路。
每次只要聽到別人說:「我這一生都沒有做過錯事。」內心就為他感到無奈。其實,人實在是造業萬端,不論是吃炸蟋蟀、剝虎皮、拔象牙、斷熊掌……等等,哪一個人沒有造業呢?人不只造業,還忘恩負義。比如對父母不孝、對師長不恭敬,這都是忘恩負義。還有很多人小時候喝牛奶,長大之後卻吃牛肉、啃牛骨,忘了若沒有牛奶的滋養,自己怎會長大。
人忘恩負義到這種程度,還敢說自己都沒有造業嗎?所以我們常常起慚愧心,要常常懺悔,有錯要趕緊改過。如果以為自己都沒有過錯,一定會常常犯過。今生已是造業萬端,所以過去生應該也就成就了無量惡業。懺文說惡業就像影子,「追逐行者,如影隨形」,無論你到哪兒,影子總是跟著你。「若不懺悔,罪惡日深」,知道有錯又不肯懺悔,點點滴滴錯誤累積起來,會成為無量惡業。
故知包藏瑕疵,佛不許可」。眾生的毛病之一是,記得自己做的好事,做錯的事卻不承認,毫無懺悔之心。比如向前面的路人借過,對人說聲:「對不起。」對方也會回應:「沒關係!」這樣就沒事了。若是大搖大擺地硬擠過去,讓人看了不順眼,縱使自己不覺得如何,但對方一旦起了煩惱心,將之記在心裡,這就是和對方結下了一分惡緣。
此即無明。自己對別人做的事,不覺得怎樣;一旦別人對我們做同樣的事,就記恨在心。總認為是別人對不起我,不是我對不起別人,這種心態即是「包藏瑕疵」。
人要造業很容易,不然世間怎會有那麼多的苦難者。那些受苦受難的人,難道是這輩子做了壞事嗎?其實都是在過去生不知覺中而造罪。
在馬來西亞,吉隆坡有一對殘障夫妻,先生的父親罹患失智症,七、八十歲的母親也體弱多病,他們還有四個孩子,但這四個孩子都不是他們親生的。一個是他們撿回來養的棄嬰,另外三個是他們大哥的孩子。因為大哥離家出走,嫂嫂又往生了,不忍心孩子們流浪街頭,因此收養起來。
這一家八口的生活雖然窮困,但是志氣不窮。這位先生雖然兩隻腳無法行走,但能運用雙手開車賺錢,太太賣彩券貼補家用,日子雖然貧困,但他們堅持照顧父母,也堅持讓孩子讀書,而且他們很開朗,常聽到他們的笑聲。
這位先生後來發現腎臟功能缺損,必須洗腎維生,全家擔子因此都落在太太身上。雖然這麼困難,他們還是很快樂。吉隆坡的慈濟人問這位先生:「生活是不是很辛苦呢?」他回答:「現實生活就是這樣,不要去想它就好了。」
他一點都不掛礙現在的命運,能以「認命」的心態來面對:「我過去生可能造了這樣的因,所以這一生要受業。」因此他們甘願接受。心面對境界時若能開解,自然不受境界困擾。如果愈煩惱、愈煩躁,愈會造業;如果能善解,將會很滿足。
每個人都是帶著過去的種子來到現在,既然有了業報,應該歡喜接受,讓它自然地過去。這一生如果有做錯的地方,應該要時時懺悔,就不會包藏過去錯誤的種子。當一個因的種子落入心地後,待因緣成就時,業就發生了。
因此「說悔先罪,淨名所尚」,曾經做了什麼錯事,要很勇敢地發露出來,能夠如此,彼此的心結才能解開。相反的,如果一直覆蔽錯誤,那是「故使長淪苦海,實由隱覆」。因為不敢讓人知道,所以身心不得解脫,當然如同長淪苦海,無法自拔。所以要時時知錯,而且要知錯必改,不要有錯不改。
修學佛法除了清淨心以外,再無其他。眾生之所以沉淪苦海,都是覆藏罪業之故。所以懺文說:「是故今日發露懺悔,不復覆藏。」懺悔之後就能打開心門。面對自己的問題加以改善。能如此,心就得到淨化,自性光明也能顯現。
回頂端 向下
 
慈悲三昧水懺講記—正宗分--第二章滅障七心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經典專區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