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常起弘誓大悲心 為濟有情生死流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10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常起弘誓大悲心 為濟有情生死流  Empty
發表主題: 常起弘誓大悲心 為濟有情生死流    常起弘誓大悲心 為濟有情生死流  Empty周一 4月 04, 2011 11:33 am

這是台中慈院陳建仲主任MAIL給我的文章
很是感動 真心愛上人 不能只有嘴巴說說
大家一起做出來
大懺悔 大齋戒 齊精進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~真心愛上人 就要做出來~
在慈濟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「生生世世要追隨上人」。但上人苦口婆心卻聽不進去。SARS期間,響應上人呼籲的齋戒活動,有一位師兄藉口「不方便」。上人說:「你吃別人的肉,啃他的骨,說你多慈悲,誰相信?」去年上人行腳台北主持北區協力精進一日,前後共六天,要離開時大家依依不捨,看著上人離去的背影,步伐輕盈卻很堅定!弟子們齊聲高喊:「上人,上人,我愛您!」只見上人放慢腳步停下來,回過頭說:「做出來啦!」語氣中透露出期許與無奈!

要貼上人的心,只有做出來!如何做?克盡慈濟人的職責與使命。我們的職責是「修」──用知足、感恩、善解、包容,內修誠、正、信、實;我們的使命是「行」──用合心、和氣、互愛、協力,外行慈、悲、喜、捨。 德慈師父說:「上人心絞痛時會額冒青筋。有一次上人開示時出現此情況我好擔心!只見上人雙手緊扶桌椽忍痛講完。結束後上人告訴我:『剛才眼前一片漆黑,我是憑感覺摸牆走下來』,真不捨呀!」

上人經常忍著病苦勞累奔波,只為救我們的慧命。

記得有一年,上人法體違和,為帶狀庖疹而苦,有一次剛吊完點滴注射,又趕來為我們開示。病苦不免疲累,但上人仍精神奕奕地說:「最近有多位法師、長老及政府官員來看我,他們都勸我要保重,多休息!甚至於建議我是否考慮退休。聽到這些話,我意識到自己再做慈濟的日子已沒有以前那麼多了!我的生命正在與時間賽跑!從今天起,只能一天當兩天用。無論任何困難與挫折,我只能勇往直前,永不退轉。我會加快腳步,你們要跟上啊!我已經沒有時間停下來等你們了。師父沒有選擇弟子的權力,但是弟子有選擇師父的自由。要跟隨我做慈濟,都是各位歡喜甘願的,所以要做得輕安自在啊!千萬不要輕言退轉。」最後上人幾近哽咽說:「我也有累的時候,但我不知道要向誰請假。」

上人說:「四十年來,許多事我都〝打落牙齒和血吞〞。我只是一個『人』,一攤血的事,我錯了嗎?」

大家不免為上人抱屈。在法影一世紀的VCR裡,只見師公印順導師只為上人輕輕淡淡一句話「人間事嘛!」短短幾個字,但那畢竟是師徒的心語;但師公圓寂了,再也沒有長者傾聽上人的心聲。上人有許多壓力均來自弟子們,我們如果不忍再增加上人的壓力,就以「和」來供養上人吧!

師公印順導師圓寂法會結束時,人群散去,留下一群整齊的慈濟人端坐原位,等候收拾場地。一位佛教長老對著師兄師姐說:「名師難求啊!你們真有福報!你們是「為佛教,為眾生」的第一代佛弟子。印順導師將佛法融會貫通,而證嚴法師將人間佛法遍佈全世界。,沒有第二個人辦得到,因為上人一塵不染功名利祿、貪瞋痴慢疑,你們要好好珍惜啊!」

「古云:『人之初,性本善』,每個人本具清淨善念,只因後天受到社會不斷地薰染而亂了本性。」上人指出,人心亂則家庭亂,家庭亂則社會亂,以致天下混亂,而「佛」是一種覺悟的精神理念,故期待以佛陀所覺悟之宇宙真理,引導出人人愛的理念且回歸本性。

上人以自身為例,儘管以分秒不空過,即使睡眠時也不離今天所經過、明天將要做的事情,且思考的範圍擴及全球,仍深感時間不夠用,實不允許再有無謂的起心動念;再者,情執愛染會使人受牽引,不得自在。

不隨批判言論起舞,不受負面情緒影響,不被狹隘成見阻礙;寬容對方的錯誤,把握正確的方向。於人間行人間事,難免遭遇困難阻礙,上人勉勵志業體同仁,莫隨批判言語而致心情起伏,要將之當作教育,體察人性也自我警惕。

「受到惡意的言語攻擊,要自我提醒這是業相現前,對方在為我們消業障,要用感恩心、歡喜心接受,如此即能降伏瞋怒的習氣。人家罵我,我不回嘴;人家打我,我稍作閃避,不論他多麼生氣,還要再對他頂禮、感恩。」
回頂端 向下
 
常起弘誓大悲心 為濟有情生死流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閒聊與交流 :: 閒話家常 :: 感動與感性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