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

向下 
前往頁面 : 上一頁  1, 2
發表人內容
Jack
Admin
Admin



文章總數 : 6958
年齡 : 65
來自 : 台北
威望 : 1722
注冊日期 : 2008-12-22

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 - 頁 2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   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 - 頁 2 Empty周四 11月 17, 2011 4:42 pm



24.【立體琉璃同心圓】以什麼為主軸及重點? 2005 夏 P.20.

以淨化人人內心為主軸重點

上人說,過去所推動的「四神湯」是提升個人修養,外行於待人接物的態度,現階段則要著重於

凝聚力量。「不論是各個家庭的成員,乃至對於慈濟大家庭的同志同修者,希望人人皆如琉璃般清

靜,彼此間莫有隔閡,以凝聚這鼓向外推動的力量。」

上人指出,「四法四門」架構要落實於人人的日常生活中,令人與人之間能圓融,不止身行「無緣

大慈,同體大悲」,伸手相援苦難人,同時要做到「大喜大捨」,要使被救與救人的人都能歡喜,亦

令家人也得到歡喜,人人皆獲法喜而致圓滿。

「內方、外圓要平行並進。」上人告訴同仁們,今年要著力於「立體琉璃同心圓」的推動,以淨

化人人內心為主軸重點。

「有的家庭,夫妻、子女間無法融洽地共同生活,就是因為不惜緣,所以我們應該要讓人人了解

『緣』、知道惜緣,進入慈濟受教,要回歸家庭,以身作則來教育家庭的其他成員,此亦為『境教』。」

上人說,在做志業時,身處慈濟大家庭,人與人之間要和樂相處,仍須由自身做起,莫一味向外

要求別人,應懷知足之心對待同道同師者。「人人都是抱著愛心而來,與許多愛心人共事,我們應

當知足,莫彼此生嫌隙,相互埋怨。知緣、惜緣,才能進而感恩、善解、包容。」

「在慈濟團體中,大家付出無所求,即使再辛苦,也能做得很歡喜;若在共同做某一件事時和樂

融融,結下好緣,卻在另一件事項上起了摩擦,將這份緣破壞了,就無法成事。」

上人強調,要以知足、感恩、善解、包容將內心再建設,復落實「四法四門」的推動方法,進一

步使四合一架構從合心貫徹到協力,「上、下、左、右」四方能貫通,繼而運轉無礙,方能謂之「圓」,

達致「立體琉璃同心圓」之境地。

「慈濟是一個修行道場,於道場中修行,要有清淨無染的心。在辛苦付出的當下,也要磨練一念

心,以達致人圓、事圓、理圓的『三圓』境地。」

回頂端 向下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jack18233
Jack
Admin
Admin



文章總數 : 6958
年齡 : 65
來自 : 台北
威望 : 1722
注冊日期 : 2008-12-22

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 - 頁 2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   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 - 頁 2 Empty周四 11月 17, 2011 4:43 pm



靜思法脈喜相逢,慈濟宗門是法親

法髓滋潤長慧命,生生世世菩薩心

一心一志護眾生,如同身受感恩心

飛來飛來 從遙遠的天邊飛來

一群群歸巢的燕子 懷著回家的心情飛來

歸來 歸來 從不同的方向歸來

一群群佛陀的學子 帶著豐碩的成果歸來 歸來

虔誠地把慈悲喜捨融化在異國

用心地將長情大愛移植到海外

一年一度一相逢

喜見上人您的壽眉常開

歸來 歸來 從期待的夢中歸來

一群群慈濟的弟子

閃耀喜悅的淚花歸來 歸來 --- 慈濟歌選「燕子歸來」



隨著「燕子歸來」的歌聲響起,海外慈濟人從遙遠的天涯海角回歸心靈故鄉。這是弟子們盼望的一刻,也是上人每年期待的時刻。

回到台灣、回到花蓮、回到精舍,是海外弟子思思念念的夢景,即使只是在遠處望著上人,也能有深刻的心靈觸動。昨天在前往靜思堂之前,與回返精舍的海外慈濟人匆匆照面,簡短招呼,就使得許多感動淚下,心情激動久久無法平復。

上人說,每一位從遙遠國度歸來的海外弟子,都有感人的故事,人人都在慈濟寫下動人的篇章;看來不可能做到的事,他們都做到了,只因一念心,這是師徒累生所積的緣分。



感恩天下知音,與師父心印心

「知音其難哉!」是自古以來的慨嘆,若要知其音,又能與知音相逢,更是難得。在「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神研習會」中,海外慈濟人禮拜《法華經序》、繞佛、靜坐之後,上人於開示時,指出「靜思」不只是名詞,而是要大家身體力行;並以詩偈「靜思法脈喜相逢,慈濟宗門是法親,法髓滋潤長慧命,生生世世菩薩心,一心一志護眾生,如同身受感恩心」以及「佛心師志拔苦予樂,恪守十戒內修外行,大愛自律感恩尊重,四法四門慈悲道場」感恩天下慈濟人為己之知音,同心、同道、同志願,勉眾長秉此心,共同傳承靜思法脈,宏揚慈濟宗門----



靜思法脈,慈濟宗門,以《無量義經》為法髓

無論是臺灣或是海外,我們的緣很深,所以你們只要聽到師父的聲音,看到大愛臺的影像,就會生起歡喜心,就會一心一志,會合在一起。如果汲有這分緣,就起不了歡喜心;起不了歡喜心,就動不了這分力量。由此可以證明,我們是累生累世已經結好了這一分緣。

既然有這一分緣,就要提起使命感。你我都是慈濟的第一代,過去,佛教没有「慈濟宗」,現在慈濟已經度過四十個年頭,從發祥地臺灣花蓮普遍國際,可見這固方向没有偏差,現在就要好好地弘揚「慈濟宗」,我們都是開宗的第一代人。

在我皈依的時候,我的師父---上印下順導師,給予我六個字的囑咐---「為佛教,為眾生」。也是因緣,這麼簡單的六個字,我聽了很震撼,話從我的師父口中說出來,但是進入我的心坎裡,刻骨銘心,我立願一定要做到「為佛教,為眾生」。

所以受戒之後,六個月的時間裡,,在小木屋中靜思,我的師父要我「為佛教,為眾生」,我要如何做呢?佛教經藏這麼多,我要從哪一個方向去走?這六個月的時間,我很用心地深入《法華經》。《法華經》的道理很深奧,但是很契合菩薩入眾生群的理念;也知道《法華經》共七卷,經文很長,而《無量義經》就是《法華經》的精髓,清楚說明佛教徒要以什麼樣的態度走入人群,所以《無量義經》是我終身奉行的一部經典。

這四十多年,從臺灣到國際,慈濟人做中學、學中覺,都不離《無量義經》的法髓。《無量義經》中的偈句:「靜寂清澄,志玄虛漠,守之不動,億百千劫」,就是「靜思法脈」;「無量法門,悉現在前,得大智慧,通達諸法」,就是「慈濟宗門」。



靜思法脈喜相逢,慈濟宗門是法親

法髓滋潤長慧命,生生世世菩薩心

一心一志護眾生,如同身受感恩心

人人的心境本應清淨無染,但是眾生歷經累生累世,每一生、每一世,時代不一樣,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熏染了不同時代的習性,生生世世逐漸累積了無明習氣,就將清淨本性層層包纏覆蓋。這種種習氣都不離「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」五毒,我們修行,就是要將這些不好的習氣一層一層撥除,要在內心用功,就需要靜思。

所有的宗教都有前世今生之說。例如天主教、基督教會說信主就可以升天堂,伊斯蘭教也相同,都說有靈魂;佛教說「自性」,人人的自性與佛同等,很乾淨、很精純、很真,不受污染。

舉例來說,咖啡與水喝起來是不同的飲料,但是在放下咖啡粉之前的開水,既無色也無味,就是很乾淨的清水而已。不喝咖啡,還可以存活,但是人無法不喝水。

我們的生命不能没有水,而且必須是清澈乾淨的水,否則喝了受污染的水,可能會生病或中毒。曾經,阿難尊者為佛陀取來一缽清水,佛卻告訴阿難喝不得,因為水裡有八萬四千蟲。用現代的顯微科技可以印證。

三百多年前,發明顯微鏡的人在鏡片下發現有趣的世界,,原本其他人都取笑他異想天開。在一六七四年,他從一滴從屋簷流下來的雨水中發現了生物,但再直接拿天上滴落的雨水來觀察,就没有發現任何會動的微生物。他的發現,也讓後人知道,清水在不同的環境中,有的會保持純淨,有些卻會受到不同的污染,滋生細菌,或是髒污黑濁。

人的本性如水,假如不受到環境污染,皆是清澈如琉璃,這就是如來本性。那一位發明家用鏡片發現水質的奧祕,而佛陀由靜思中發現宇宙萬物的真理。凡夫都因為六根六識對應六塵,而讓心思隨著外境混亂,尤其是近代的人,連自己的思路都混亂了,致使人禍叢生,影響天候災變等等,禍源就在人的心念,所以,宗教家要理清思考的路線來思索,必須要先靜下心來。

我很喜歡靜思,靜心思考,人生方向、宗旨就不會偏差,這就是一種法。

期待「靜思法脈喜相逢」--我們因為有緣才能越千里而相逢,只要見、聞,就能心生歡喜;既然因為累世的緣而於此一時空相逢,我很迫切希望靜思法脈能由歡喜有緣的人來傳承。

「慈濟宗門是法親」--因過去所結的深緣,共承法脈,脈脈相傳,即使是共承同一血脈的同胞手足,也無法如此地親切。慈濟人同一法脈,同心、同道、同志願,共同做菩薩志業,生生世世都是法親,要很感恩、很歡喜,珍惜這分緣。

「法髓滋潤長慧命」--若要身體健康,就需要健康的骨髓,有良好的造血功能,否則就對生命造成威脅;若要慧命成長,則需要清淨的法髓,法親之間要彼此以法相互滋潤。

大家來到台北,當地的資深委員們,分享如何在社區愛灑人間,如何度人進菩薩門這種種方法都是法膸,大家就要如此教學相長,增長慧命。

「生生世世菩薩心」--慧命成長了,就要真正發大心。《法華經》是在引導我們做菩薩;《無量義經》、無量法門就證明我們的心胸寬廣,菩薩的境界,就是靜寂清澄,而我們發大心、立大願,「志玄虛漠,守之不動」,就是菩薩心。

既發願「以佛心為己心,以師志為己志」,佛心就是大慈悲心,師志就是要力行菩薩道,就要守護自己這一分清淨的心,將心志與毅力相合,才能向外付出愛,去幫助別人、呵護眾生。

對於窮困的眾生,除了濟助物資,更期待他也能與你我相同,可以發心去助別人。在南非、馬來西亞,已經落實「濟貧教富」,不只救助貧苦,也輔導心靈,讓他們知道點滴入大海,助人的力量中也有其一分力量,在其貧窮的生命中,具有富足的生命價值觀。

對於富有的眾生,我們「教富濟貧」;對於貧窮的眾生,我們救他之救他之外,也教予方法,讓也能夠去幫助人,能夠如此保護、啟發眾生的道心,一定要生生世世的菩薩心,才能「一心一志護眾生」。

「如同身受感恩心」--除了感恩自己的心没有偏差,心志堅定,身體還能運作良好,在這一條菩薩道上為人群付出,大家也要彼此感恩,因為我們相互以法脈滋潤,是開啟慈濟宗門的第一代,人人都是法親;要為天下眾生付出,一個人做不到,要感恩有這麼多人共同努力,同擔重任。



生生世世都要有這樣的感恩心,建立正確的生命價值觀。能幫助別人,才有生命價值;我們有力量卻不去幫助別人,吃飽之後就娛樂享受,玩累了又要休息,這樣的人生,就是只是為了自己,真的毫無意義,也不脫生、老、病、死的自然法則。

既然無人能逃脫自然法則,來這一趟,就要好好地運用身心,能得到這麼好的法,就要趁身體健康時趕緊實行,法髓除了自己運用,也能跟大家分享、互用,一心一志,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的道心,讓人人的一念道心永遠牢固,如此則功德無量。

成長自己的道心,是一份功德,再成長別人的道心,就有兩分功德,由一傳一,道心不斷地成長,功德也隨之增加。所以《無量義經》中提及,從一生無量,無量從一而生,就要看我們這一念心靈的種子,有没有不斷地複製?這顆愛的種子,要靠我們運用時間,生生世世撒播耕種。既然是生生世世的修行,若是此生没有照顧好,來生如何能擔保一定會接續下去呢?所以這一生很重要,我們要好好地照顧好自己的道心,生生世世都要付出菩薩心,還要一心一志以感恩心面對無量無數的眾生。

我們去幫助別人,其實是同行的夥伴在幫助我們成就功德;尤其是受幫助的對象現出苦難相,啟發我們的道心,讓我們見苦、知福、惜福才懂得造福,如同身受。所以不只是要感恩夥伴,也要感恩接受我們幫助的人,若没有他們的苦,無由啟發這分愛心、菩提心,也没有辦法發覺在我們的生命中還有慧命;没有見到這些苦難、迷茫的眾生,就無法得知還有覺悟的人生。

由靜思法脈,開啟慈濟宗門;因為慈濟宗門,可以讓這麼多有緣人喜相逢,傳承靜思法脈,所以靜思法脈與慈濟宗門相輔相成。期待法脈一定要好好地傳承,我們的宗門,需要他、你、我,相互推動、開啟。



佛心師志拔苦予樂,恪守十戒內修外行

大愛自律感恩尊重,四法四門慈悲道場

「佛心師志拔苦予樂,恪守十戒內修外行,大愛自律感恩尊重,四法四門慈悲道場。」進入慈濟宗門,就要恪守慈濟十戒,內修外行—內修誠正信實,外行慈悲喜捨,用大愛致力於感恩、尊重,人人的心胸要開闊,展開大愛擁抱蒼生。希望大家要好好守住我們的慈悲道場,四大志業、八大腳印,每一個腳印要分明,要前後對齊。

師父要求大家繞佛時的腳步要對準,要整齊,在行動中能顯出道理。心與理契合,走路就會步步準確,從外在行動證明我們內心的修為。慈濟人不只是內要善,外也要美,內善外美,就是出自於「真」,是無染的法髓,所以期待大家要有清淨無染的大愛,將真、善、美的法脈身體力行,才能成長慧命,真正把法脈傳下去。



「皈」字的意思就是反黑歸白,「白」就是表示光明,一「反」過去的無明黑暗,揚棄過去的錯誤觀念,不再犯錯,面向光明,走上宇宙大覺者佛陀為我們開闢的這一條康莊大道,在菩薩道上精進,所做的每一件事情,都是利益眾生的善事,這就是「皈」。

「依」就是依靠。我們現在就如新生兒,才開始要學習翻身、學爬、學走,都要依靠爸爸、媽媽的助力,幫我們動一下、扶一下。我們的慧命,就是這樣地依靠佛陀來指引、扶助。

皈依佛陀之後,要立下志心願,不是自己走,還期待其他的人都能體會、走上這一條康莊大道,人人能發起菩薩心。

皈依法,要了解佛陀覺悟的宇宙真理,通透物質「成、住、壞、空」;人的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;心靈「生、住、異、滅」的三理四相,在生死之間顧好自己的心,踏實行在菩薩道上,與所有的人共同走入大藏經中,深入佛的妙法,在人與人之間用心,多歷事相、增長智慧。

佛陀的妙法要傳承,也要由出家僧眾以宗教的形象在世間流傳。僧眾學習佛陀捨小家而走入如來大家,肩挑如來重擔,帶動芸芸眾生走入佛門,所以我應該要用恭敬心皈依僧。

我們的心中也有「自性三寶」,有自性的佛、法、僧,自己學佛修行,也可以領導大眾。



以冷靜思路經事理、長智慧,在人間修行

「要發掘出我們最清淨的本性,就需要靜思。因為我們的思路,已經受累生累世的習氣累積而擾亂。

要去除習氣談何容易?唯有倚靠冷掙的思路。所以,我很喜歡『靜寂清澄,志玄虛漠』這幾句話,這幾句話包含靜思法脈,慈濟宗門。」

在慈濟宗門中,可以見證無量法門。上人說明,走入人群中,不論信仰什麼宗教,都可以打開心門,不分種族、不分宗教,以很清淨的無所求之心不斷地付出。對於不同的宗教性質,慈濟人可以運用不同的法門進入,但是要把握住自性。

上人說:「我們所面對的人生,有的貧窮、有的病殘,有的是心理病態,有富裕的、高學識卻欠缺修養的人,也有教育程度不高卻單純而有智慧的人…林林總總,形形色色。不深入眾生群中,怎麼能瞭解這麼多不同的習性?每一種人都是我們修行的法門,面對不同的習性,要想方法去親近他,就要打開心門包容他,這就是給我們修養的機會。」

「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,其實師父只是創造這樣的機會,讓大家有無量法門可以深入,讓人人經事、長智。這就是我們修行的道場,所以大家要珍惜慈濟宗門,要進入群眾中去了解每一個人,記得每一個人都是我們要深入他們的心,這都需要運用智慧。」

上人說:「為什麼慈濟志業能照著我四十年前的思路一步步發展,會測量得這麼精準?就是因為思路清楚。所以,大家要好好地傳承靜思法脈,這就是『為佛教』。一位佛教徒,不是想到了,就偶爾做一次,或是為了名利而做,我們是為了今生來世,要將法脈代代相傳。」

以前你們從美國回來,都會問我:『師父,我們究竟屬於什麼宗派?』當時無言以對。現在你們可以對外說明我們是『慈濟宗』,宗旨在慈濟,我們也在修行,有無量法,以人與人之間為道場。

2006P.456~P.483

回頂端 向下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jack18233
Jack
Admin
Admin



文章總數 : 6958
年齡 : 65
來自 : 台北
威望 : 1722
注冊日期 : 2008-12-22

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 - 頁 2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   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 - 頁 2 Empty周四 11月 17, 2011 4:44 pm



「四法四門」是直線傳達,橫面運作

合心組隊投入慈濟日久,清楚了解上人所走的方向,因此向和氣分享、傳承之後,會同和氣向互愛布達,合心、和氣共同協助互愛規畫,再一起投入所屬的協力組隊,依組隊長指示執行各種細節事項。這樣的機轉除了有直線的傳訊,也有橫面的運作。

「馬來西亞幅圓遼闊,一個合心關懷幾個和氣、一個和氣關懷幾個互愛、一個互愛關懷幾個協力組隊,總是範圍有限。所以,一州郡若有幾千位會員,就要落實社區做四合一編制。某個社區裡有多少會員,由當區委員關懷,協力組長就要關懷這些委員,當某位委員的會員有什麼事情,或是他的社區有什麼活動,協力組隊裡的成員就要合起來去幫助會員或是辦活動;假如區域再擴大,由互愛組隊協助聯繫其他協力組隊,可以多組關懷,以此類推。」

上人指出,表面看來好像都是協力在做事,但是每一個環節,都有合心、和氣、互愛的關懷與幫助,更重要的是在傳承、布達、規畫之後,大家回歸社區組隊,都是協力的一分子,無論是搬桌椅、做香積等等,都要聽從協力組長分派,融入團隊運作。所以,從合心直到協力,所有的人都没有脫隊。

同樣地,協力要感恩互愛平時的關懷,互愛也要感恩和氣的幫助,和氣則感恩合心的傳承,這「四法四門」不只是組織架構,更內蘊於團隊運作的的精神。

上人指出,心能合,才有力量,所以合心及協是一條線、是一貫的,要展開雙手,將和氣、互愛環抱在中間;以和氣、互愛為中心,合心、協力去運轉,就是「立體琉璃同心圓」。

「協力就如大樹的枝葉,從枝與葉就能看出這是什麼樹,所以協力要用心教導剛入門的成員,非常重要。所有的枝葉都由主幹萌生,樹幹則立基於地下的根本。所有的慈濟人都來自同一根源,所以是『菩提林立同根生』。」

在天地之間,要有共同體的觀念,大小乾坤共同一體,都需要以愛維護。上人說,雨露滋潤大地,能育萬物;法髓滋潤心田,能增長慧命,與群類共生息,要對天地有愛、對人類有愛,就要「法髓滋潤長慧命,生生世世菩提心,一心一志護眾生」,彼此感恩,彼此成就。

「就如佛教須有僧眾以出家身分流傳佛法,靜思法脈也要由精舍的出家眾來維持佛教形象,流傳、延續自力更生的道風,穩固慈濟的家。」

還有一些慈濟人,雖是在家居士的形象,但是心出家,没有小家的掛礙,專心投入「為佛教,為眾生」的志業,在人世間做事奉獻一生。上人說,這一群人以清淨的出世精神積極做入世的工作,連起精舍道場與慈濟人間道場;而世界各地的在家居士慈濟,以大愛直接接觸、關懷眾生。由精舍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,就像一滴滴水不斷地滴入水池,漣漪圈圈擴大,包含了三千大千世界,清淨、立體而圓融。

「希望大家的心胸要開闊無私,不要有層級分別,正確運作『四法四門』的組織架構,不斷地擴大空間,接引人間菩薩。」2006冬P508~P.511

回頂端 向下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jack18233
Jack
Admin
Admin



文章總數 : 6958
年齡 : 65
來自 : 台北
威望 : 1722
注冊日期 : 2008-12-22

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 - 頁 2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   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 - 頁 2 Empty周四 11月 17, 2011 4:44 pm



守戒如律,自愛愛人

「來人間一趟,不要空空地來,無痕無跡而過。人身難得、佛法難聞、菩薩道難行,但是對慈濟人而言都没有困難,大家已得人身,得聞佛法,也已經行在菩薩道上,在人群中力行佛法,要做到立體琉璃同心圓」。

上人說,慈濟人有無私、無染的愛,既無自私,也没有欺騙,襟懷坦蕩,心地淨如琉璃;不因利益而聚合,只因受大愛感化、感動而發心投入,以這樣的心和合運作,就是「立體琉璃同心圓」,和合天下人心,這就是慈濟宗門之旨。

即使大家散布全球各地,都是承繼同一法脈,如同一棵大樹的所有枝葉,都來自於同一根本。上人叮嚀:「大家都是師父的弟子,人人都是以佛心為己心,以師志為己志,『菩提林立同根生』,所以要彼此珍惜,『組隊合心耕福田』。」

上人說明,雖然為了團體運作而制四法四門結構制度,但是「以戒為制度,以愛為管理」的基本準則不變。人人守本分,守好慈濟十戒,就能如規如律,自愛愛人。「自愛就是不犯規。大家都是凡夫,而佛教徒的目標就是要學習佛陀的大智慧、大覺悟,所以,我們應該要維持這一分無染的心,守好自己的本分,照顧好自己的道心與行為,這就是最好的自我管理。男眾慈誠與女眾委員組合心,共同耕耘福田,才能『慧根深植菩薩道』。」

「隊和組要能合心相容,團體之美,美在『合』與『和』。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慧根,學佛就是要回歸與佛平等的大慈悲、大智慧,門內對錯可說,門外是非莫傳,法親之間要互為明鏡,相互提醒改進,但是不能在外四處散播是非,否則就是造口業了。」上人說,對事要講清楚說明白,對人則要和氣、互愛,不要向外傳播別人的短處。2006冬P.530~P.532



回頂端 向下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jack18233
Jack
Admin
Admin



文章總數 : 6958
年齡 : 65
來自 : 台北
威望 : 1722
注冊日期 : 2008-12-22

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 - 頁 2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   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 - 頁 2 Empty周四 11月 17, 2011 4:45 pm



新進者用心依教奉行,在精神上也是資深

上人請大家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記得四法四門,依教奉行:「你我都是慈濟的第一代人,與師父都有相同的使命,一定要守好四法四門四合一。」

「不論要做什麼事情,有再大的困難,只要合心,就有力量突破難關。」上人強調,慈濟人,人人都是合心:「四門的第一道門是協力門,在社區接引會眾,帶動投入。所以要小組關懷,一位組長最多帶二十位組員,關心這二十個家庭,整個組就是一個温馨的大家庭。組內委員所關懷的會員若有困難或是人數比較多,組長就知道如何調度人力去助緣。組內合心,組與組之間也合心,區與區之間又合心,環環相扣,所以說協力也是合心。」

上人指出,在四合一架構上,合心組隊較為資深,詳知慈濟歷史,所以肩負傳承的責任,也必須用心投入,才有「法」好傳。即使是剛剛受證的慈濟人,真正用心,也能詳知過去的慈濟事,能夠擔負傳承的責任。「新加入者雖然跟隨師父的時間不比其他慈濟人長,但是只要用心投入,依教奉行,一秒鐘訧是一輩子,在精神上也是資深。」

「合心要向和氣說明師父的法、精神與方向,然後陪伴和氣布達給互愛;合心、和氣再陪伴互愛一起規畫,共同投入協力去執行,精神是一貫的,結構是一圈包含一圈的立體琉璃同心圓。」



心起無明破菩薩相,好發脾氣自傷己心

在人與人之間起磨擦,受挫受傷時,要能自我反省,自知心量不夠開闊,才會被磨擦受損;要以「志玄虛漠,守之不動」自勉,開啟心門立宏願。上人教示,若能將這些法義牢記在心,不論遭遇到什麼樣的境界,被人在背後說了什麼話,或是以不好的臉色對待,都傷不了自己的心。

「大家都是師父的弟子,互為師兄弟、師姊妹,要互愛,要彼此尊重,不可以動不動就板著臉相向,這樣是傷害到自己,讓自己破相---本來是很莊嚴的菩薩相,起了無明,擺臉色給人看,就破了菩薩相;而且發了脾氣之後,自己也會很懊惱、很沈重,所以也是傷害了自己的心。」上人敦示,修行就是要修習氣,所謂「師父引進門,修行在弟子」,若不懂得把握此時此地的殊勝因緣,只因微末小事就退轉,豈不是自己莫大的損失!

「要開智慧,也要修福德。福從做中得歡喜,我們要天天歡喜,即使有的人生多苦難,身有殘疾,仍然一心一志投入慈濟事,也鼓勵家人同修,讓家人感動,也能全力支持他不退道心,在精進中成長慧命。」

上人稱歎這樣的人生很有價值。勉示大家長存精進之心,上人希望大家修行就要修心,好好把握時間,對準方向,改進缺失,大步向前邁進,一秒鐘就是一輩子。P.643~P.648



有精神理念、能幹苦幹、口說身行,才是適合傳法的人選

四法四門四合一的架構已在臺灣各地分區落實,然而上人希望大家真正能了解這個架構的意義,合心、和氣、互愛、協力,只是組隊的名詞而已,並不是要做階級區分。

「合心組隊在慈濟的時間比較久,事情了解得多,但是若要傳承,也要有典範。若是脾氣、習氣總是不改,没有將師父的話聽入心,儘管他很資深,但是這樣的人無法做傳承;即使是剛剛加入不久的慈濟人,他有精神理念,既能幹也能苦幹,能夠將師父的話口說身行,這是更適合傳法的人!」

「四法四門是要拿來運用的,不是拿來分別的;合心的傳承是看不見、摸不著的,而協力是很明顯在推動執行,而如果久和氣、欠互愛,整體就無法運作。所以我一直向大家解釋,不要將四法四門分得太清楚,那只不過是一個名詞,區域也不能分割,推動這個架構只是要讓大家聯絡事情方便。」

「從協力門進來以後,無論是合心、和氣、互愛、協力組隊,共同的名稱,就是『慈濟人』!」上人期勉,每一位慈濟人都要知道慈濟的起源與歷史足跡,所以要從協力落實傳承,不只是一直給新訊息,還要讓大家知道慈濟落實人間法要達到佛法生活化,菩薩人間化。



做人做事能圓融,有品德、有良能,就是人品典範

「我們的做法與其他道場不太相同,我一直向大家強調,佛陀是宇宙大覺者,佛法與我們的生活很貼切。慈濟人要落實生活中的佛法,以人與人之間為道場。」2006冬P.671~P.674

回頂端 向下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jack18233
Jack
Admin
Admin



文章總數 : 6958
年齡 : 65
來自 : 台北
威望 : 1722
注冊日期 : 2008-12-22

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 - 頁 2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   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 - 頁 2 Empty周四 11月 17, 2011 4:46 pm



所有的慈濟人是「慧命共同體」

「慈濟四十年,邊走邊整隊,現在四大志業已經落實了,八大腳印,環環不息,我們更要往前走,所以四法四門四合一,大家要做到立體琉璃同心圓,合心運轉。團體中没有誰大誰小,大家共同的名字,就是『慈濟人』,我們是『慧命共同體』,不分心,只分區。」

上人強調,四合一架構是要大家小組關懷,多組活動,並非以資深、資淺劃分階級。只要用心,詳知慈濟緣起,法脈起源,「知」且能「行」道,一心一志投入,人人都能傳承,人人就是合心。

「合心即是協力,互愛、和氣居中間,人人展開雙手,開闊心胸,合抱三千大千世界,這就是立體琉璃同心圓;大家共承同一法脈,所以全球慈濟人走在菩提道上,本是同根生;隊與組要合心耕福田,普天下的苦難人,因為有你、有我,才能得救,我們在人與人之間相互學習,互重、互愛,善解才能開智慧。走入慈濟道場,就要在四法四門之中成就一切。」

上人敦示,如今慈濟人眾多,隊與組要落實小組關懷,多組活動,也要合於規範,門內對錯可說,門外是非莫傳。「人多,也有不同的見解,所以要勤於溝通,不能總是堅持己見。或是組隊中有人行為偏差,家庭也有狀況,自己没有好辦法可以為之解決,可以商請其他組隊與之較為投緣的師兄姊幫忙輔導,治病一定要知病因,所以不得不說明某某人如何、發生何事,求得法親的支援,但是門內講清說明之後,出了門就不再說別人的缺失、不再說別人的家務事。」

「共事溝通,總是對事不對人,對事要解釋得很明白,對人就要和氣、互愛。組隊合心相融,如水乳融洽,才能契佛心,立師志。大家都說愛師父,真正愛師父,就要以『和』來供養,去愛師父所愛的人;師父愛每一位慈濟人,所以法親之間也要互愛關懷。」



佛在心中,法在行中

合心「總持門」,總一切法,持一切善;和氣「和合門」,和聖賢心,合菩薩道;互愛「觀懷門」,內觀自在心,懷抱眾生苦;協力「力行門」,力持諸善法,行遍人間道。

上人引申,「總一切法,持一切善」,只要知道天地間有缺陷、有苦難,不論在哪一個國家,不分宗教、種族,只要腳走得到、手伸得到,就要去做;聞善法,要全部吸收,身體力行。團體的合心能從人與人之間的和氣看得到。「和聖賢心,合菩薩道」,要從凡夫地達到佛菩薩的境界,就要以佛心為己心,以師志為己志,在和合門中撐起和氣的拱橋,接引人間菩薩。

欲懷抱眾生苦,須先內觀自在心,將自心照顧好,破迷為覺,才能去關懷他人,照顧他人的心,共同用覺悟的心投入菩薩的行列,所以互愛是走進菩薩道的通道。道路就在眼前,若不去走,永遠到不了目的地;不去身體力行多造福,福緣也不會成就。上人表示,善法一定要堅持,行遍人間,這就是慈濟人的本分事。

慈濟法門,合於人間,上人叮囑大家將「四法四門四合一」的「切膚之法」深入內心,不可分離:「靜思精舍是大家心靈的故鄉,是大家的家,家有家規,要相傳法脈,傳承生活中的佛法,要做出品格典範,呈現佛教徒的典範,所以平常就要做到微塵人生,縮小自己。」

上人以晨語所述,奈及利亞總統讀大學之事,勉眾內蘊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,做出慈濟人的品質。「我們的性格要溫馴而不暴躁,良善而謙恭不自大,這也是孔子的教育,是人間法,我們能做到,就能發揮奈米良能。」

「慈濟宗門菩薩行,慈濟人要永遠受持。以往精進是念佛、繞佛,師父現在要大家『繞法』,佛在心中,法在行中,追隨宇宙大覺者佛陀,撫摸地球,愛灑人間。」2006冬P.713~P.717



溫良、恭謙、禮讓;感恩、尊重、愛

重申「四法四門四合一」的意義,且言合心、和氣、互愛、協力的横向運作,環環相扣,共同投入,上人叮嚀,每一個環節、在人與人之間,都要有感恩、尊重、愛,才能構成「立體琉璃同心圓」的團體。

「所謂『立體』就是要大家結合起來,没有散開;『琉璃』就是清淨的意思;我們的心要包含全球、包含天下。要為佛教傳法,拯拔眾生的苦難,一定要有『立體琉璃同心圓』的精神,生生世世,『靜寂清澄,志玄虛漠,守之不動,億百千劫』。」

「合心、和氣、互愛、協力絕對不能分開,是『菩提林立同根生』,同一脈動,相互貫通,每棵樹才會長得又大又美。靜思法脈的脈動一定要活躍,還要『慧根深植菩薩道』,則『無量法門,悉現在前』,無量法門就在每一個人的身上。」上人說,人間菩薩是真正走入經典中,因緣難得,所以要珍惜「靜思法脈,慈濟宗門」。

要傳承法脈,弘揚宗門,必須「隊組合心耕福田」。上人說明隊組合心的規範---門內對錯可說,門外是非莫傳;對事講清說明,對人善解包容。「隊與組真的要和氣,彼此相融,契佛心,立師志,做到『微塵人生』,發揮『奈米良能』,這才是真功夫。」

要如何才能做到微塵人生、發揮奈米良能?上人言明,微塵人生就是做到溫良、恭謙、禮讓,對人人感恩、對人人尊重、對人人有愛,自然能得人緣,做事時就能得到助緣,「一手動時千手動」,人人力量相合,就是奈米良能,這就是做人成功的重點。

「期待慈濟宗門中的菩薩,能夠以清淨的大愛滋潤蒼生,這般清淨的大愛滋潤蒼生,這般清淨之愛,如天體無染,如雨露普滋潤,如《無量義經》中所言『微渧先墮,以淹欲塵』,在不知不覺中惠澤大地。慈濟對社會幫助很大,但是大家不知不覺,就像露水一樣,在夜間滋養植物,日間則不為人見。」

「除了如露水滋潤大地,也要如大地育萬物,我們要有承擔,如大地能承擔萬物,人人的平安就是我們的平安,祈求天下無災難、社會能祥和、家家能和睦,人心都淨化,才是所有人的平安與幸福。」上人說,人人都是在天地間的生命共同體,要與「群類共生機」;慈濟宗門要在人群中真正發揮無私無染的大愛,才能合群眾的力量達成人人心中的祈求。

「慈濟宗門,已經立宗、開門。師父說,『宗教』就是人生的宗旨、生活的教育,慈濟的宗旨就

是如此!我們的慈濟宗旨在人群中,入佛門、行菩薩道,都是我們的本分事。大家皈依師父,所以傳承靜思法脈,在這裡建立了靜思堂,這就是我們的慧命道場,要接引人間菩薩,弘揚慈濟宗門。」

2006P.990~P.1000

回頂端 向下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jack18233
Jack
Admin
Admin



文章總數 : 6958
年齡 : 65
來自 : 台北
威望 : 1722
注冊日期 : 2008-12-22

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 - 頁 2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   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 - 頁 2 Empty周四 11月 17, 2011 4:46 pm



四合一盡功能職責,也要盡慈濟人的本分

上人勉眾克己復禮,若是夏季高溫悶熱,才不得已開啟空調:「來到道場中,就是要修行,對於會眾也要教育。道場建築本就有通風、採光設計,若是自然風、自然的光線就足夠,當然不需再耗電。」

上人也強調,省電不只是省電費,而是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。如今減碳、環保已是全球共識,若還是停留在享受而開空調的習慣,實是開倒車。

再言四合一架構是平等運作,上人言,無論是委員或慈誠,都是平等的,只是為了傳承、布達、規畫、執行都需要有負責任之人,故有合心、和氣、互愛、協力組隊的編制,這四道門是平行而非垂直的上下階層,都要以感恩、尊重、愛共事。

「慈濟是一個人間菩薩道場,合心絕不是高高在上發號施令者。大家一起做事,只是合心要負責傳承,若沒有做到,就是失職;活動在推展時,合心就要和大家一起去做事。就像在大學裡,校長、總務長等本身也是教授,只是身有行政任務,要負責校務,其實與其他的教授、老師都是一樣的。」

有師兄談到讀書會的推動。上人則說,讀書也要有興趣去讀,勉強不來。可參考慈青發起的「晨鐘起,薰法香」運動,天天早起收看「靜思晨語」,寫下心得,彼此分享。否則師父天天都在對大家說法,收看大愛台很方便,大家若無心聽,豈能靜心閱讀?讀書會並非不可行,只要能夠找到志同道合者,三、五人也可以共修精進。

「有讀就有法,有法才能去度人。既然是在慈濟宗門裡,就要多吸收一些慈濟宗門的法。不論是要閱讀書籍、收看節目、聆聽廣播,都可以將法吸收入心,再彼此做心得分享。」

小組關懷道心凝聚,多組活動自然合心

談及慈誠隊的前身稱為「保全組」,後來男眾受證就稱為「慈誠」,上人說,過去是大隊制,現在則是四合一,十幾年前會務不若現在繁多,只有一所慈濟醫院,社會服務工作也不多;現在是人力愈多,工作也愈多,只要人人都能承擔,人人能做事,就不怕工作多。若是不平均,才會導致有些人負擔沉重,卻也有人等不到工作的情形,這就要看帶動的人是如何帶動。

「小隊、小組的責任就是關懷,要把自己的小隊、小組帶好。若沒有對自己的組隊成員做到關懷,

不愛自己,要如何去愛別人呢?如果將組隊員的心關懷得很凝聚,自然在多組活動時就能很合心。」

「以前慈誠隊是大隊、中隊的編制,所以直接由大隊發號施令,這有其快速的好處,但也是缺點

多多。

若是大隊大組的組隊長方向稍有偏差,所有人的方向就都偏差了。」

「現在的協力是小隊、小組,名稱『小』,其實是要『精』,組隊長要有充分、細膩的愛心,懂得如何去關懷人,承擔責任。不只是帶人去做事,是要先將組隊裡的人關懷、照顧好。顧好人的心,即使他很忙,若聽到組隊長說哪一天可能要做什麼事,他就會安排時間去投入。因為他被照顧得很甘願做,就不會推托或抱怨。」

上人續言,互愛要與協力多聯繫、多溝通、多關懷。平常關懷熟悉了,也易於帶動。「不要怕辛苦,因為不經一事、不長一智,菩薩道本來就是要行在人群中,脫離人群就不是菩薩道了。我們是要愈來要愈增加人力,要不斷地帶出人才。」



做一個會過濾話語的智慧人

談及三義園區土地廣大,與靜思茶園的照顧工作及範圍分配。上人表達自己的想法:「不希望因為茶園的經營而施化肥、灑農藥,而想要做到環境保育,有的地區要休耕,讓土地休息,所以不一定要用多少範圍種茶。茶園是要讓大家很歡喜地來付出,不要讓人覺得被當成工人來做事,有這樣的心態,不但無法產生功德,反而多增煩惱業障。不要讓這種業障,障礙任何一個人。」

「發心是自發願,也是自立願。慈濟不只是社會慈善機構,而是一個修行菩薩道的道場,要以佛心為己心,以師志為己志。發心立願做菩薩,本來就要自我覺悟,要為眾生承擔苦難,這是我們大家共同所發的心願。」

上人指出,菩薩要有無緣大慈、同體大悲的心,不能分別某某人與我有緣、說話較為投機,所說的我都接受;某某人與我無緣,所以就是不要跟某某人配合,這樣的凡夫心性,在道場裡無法真正得到心靈的解脫,徒增煩惱。「未成佛前要先結好人緣,要結好人緣就要在道場裡學習;人圓、事圓,道理就圓。」

團體人多,難免意見也會很多,上人教示大家要做一個會過濾話語的智慧人,將所聽到的言語經

過智慧過濾,把聽了不喜歡、不稱心的話當作肥料,將聽了很合理、很受用的話當成種子,既有種

子又有肥料,才能讓慧命增長。「三人行必有我師,好的榜樣要學習應用,不好的就把它當作肥料,常常自我警惕,不要讓自己的心地受污染。不受污染,還能成長慧命,才是真的在修行。」

上人再度叮嚀大家要以感恩、尊重、愛來運作四合一架構;既然走這條菩薩道是自己發的心,看到別人來跟我們一起做事,就要感恩他、尊重他,彼此互愛,真的要做的讓大家法喜充滿。

2008春P133~138



回頂端 向下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jack18233
 
如何做好四法四門 四合一
回頂端 
2頁(共2頁)前往頁面 : 上一頁  1, 2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法喜充滿 :: 點滴法水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