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放生與送死

向下 
發表人內容
Jack
Admin
Admin



文章總數 : 6943
年齡 : 65
來自 : 台北
威望 : 1722
注冊日期 : 2008-12-22

放生與送死 Empty
發表主題: 放生與送死   放生與送死 Empty周三 7月 31, 2013 3:21 pm



 
社論--放生與送死           2013/7/30 人間福報

 

    某宗教團體以「慈悲之愛、放生功德」為由,野放麻雀、魚苗等動物。現行法律只規範不能放生「公告的野生動物」,放生團體於是挑選「不在清單內」的動物放生,演變成商業化獵捕、繁殖,提供野放。每年至少放生七百五十次,以鳥類、魚類為大宗,總量高達兩億隻。

    放生會破壞生態,長期引發爭議;農委會研議修法,無論放生任何動物都須申請,違者最高罰二百五十萬元。修正草案最快本周四敲定,再送行政院、立法院審查。宗教放生團體對修法樂觀其成,動保團體則說,這是一大進步。

    物種本會不斷改變分布範圍,但這些移動經常受到某些屏障限制。這些屏障有細如溫度或鹽度的小小改變,有浩瀚難越的海洋,因此形塑成特定地點生物多樣性的關鍵力量,作用在避免其他生物區系物種的入侵,提供原生物種有利的演化環境。

    人類在世界各地頻繁活動,自然隔離的作用日漸喪失;外來種生物常因人類各種需求而引入,也伴隨人類移動或貿易行為成為意外遷入者,不同生物地理區系的各種生物互相遭遇,原本可能終其一生不相往來的物種,成為生存上的競爭者,加上棲地破壞,氣候變遷等生態危機,這種由外來種生物引發的問題,是物種滅絕悲劇中應正視的一環。

    全世界都在談「生物多樣性保育」,不論是為本土生物多樣性的保育或原生物種的保護,外來種都不容輕忽。台灣是小型島嶼,擁有獨特的生態系,對外來種生物侵入更是敏感與脆弱。

    放生活動在亞洲各國相當普遍,在台灣也是常見的民間活動,因而成為外來種生物入侵的管道。除了個人零散的放生外,宗教祈福放生則是一種為人熟知的放生模式。「儀式性放生」的動物數量龐大,原生種及外來種都有被放生的可能。

    放生的惻隱之心及美意,本值得尊敬;若未考慮野生動物的來源、生態因素等,不但不能達到積德為善的目的,反而造成連鎖為害。

   「儀式性放生」活動僅為放生而放生,缺乏對被放生動物特性的了解,結果可能因環境不適合,大量死亡,如新加坡發現緬甸烏龜、泰國發現美國蝴蝶,台灣淡水河水域充斥巴西龜,不但活不了,更造成生態浩劫;而台灣發現烏頭翁與白頭翁雜交,更導致基因獨特性的流失。

    佛教教義,不論消極的戒殺或積極的護生,慈悲善良的心行自會招感相應的樂報。但生物觀隨著時代進步,如今人們知道「放生」猶如「放死」,使「功德」變成了「罪孽」。

    真正的佛法應是「悲智雙運」,愈來愈多佛教徒在慈悲、智慧中轉型,謙卑回顧佛教「護生」的原始意義;並在整個生態體系中,檢視「放生」行為所牽連的結構,重新衡量「放生」的合理性與必要性。

當前部分放生團體不是隨緣搶救瀕死生命,而是張羅善款,預約購買,促成「放生生意」。少數宗教團體繼續放生,並以「宗教自由」或「行為自由」來搪塞。但農委會修法在即,商業放生者應自問:要不要再繼續「造業」?
回頂端 向下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jack18233 在線
 
放生與送死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精選佳文 :: 智慧修行與德性修養-
前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