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


 
首頁首頁  相冊相冊  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 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 登入  

 

 菩提心要--20130817無時不在供養中

向下 
3 posters
發表人內容
月亮
版主
版主
月亮


文章總數 : 29010
年齡 : 70
來自 : 台中
威望 : 1661
注冊日期 : 2009-01-11

菩提心要--20130817無時不在供養中 Empty
發表主題: 菩提心要--20130817無時不在供養中   菩提心要--20130817無時不在供養中 Empty周日 8月 18, 2013 6:18 pm

回頂端 向下
hungkait
金剛勇猛心
金剛勇猛心
hungkait


文章總數 : 159
年齡 : 55
來自 : Cupertino, CA, USA
威望 : 19
注冊日期 : 2012-03-02

菩提心要--20130817無時不在供養中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菩提心要--20130817無時不在供養中   菩提心要--20130817無時不在供養中 Empty周一 8月 19, 2013 12:39 pm



Published on Aug 18, 2013

20130817《菩提心要》無時不在供養中

什麼是供養?為什麼要供養呢?

供養,是佛教徒日常修行的一項重要內容。僧俗二眾每日課誦時,都會讀到的《普賢十大願­王》,在禮敬諸佛、稱讚如來之後,第三大願就是廣修供養,其順序尚且排在"懺悔業障"­之前。慈濟宗門所奉行的經典《無量義經》,其中描述供養佛陀的盛大場面,總共出現三次­,每一次都以相當多的字句篇幅來鋪陳,供養的重要性可見一斑。

證嚴法師開示:
「供養」就是尊重、恭敬的意思,是從心靈的恭敬、尊重,這種的供養。內心的恭敬、尊重­,別人看不到,要身體力行,去做佛陀想要做的事情。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,說法引度­眾生,我們可以了解多少,可以做多少,我們要趕快將這個法也分散給大家,讓人人同樣可­以聞法受持,身體力行,這才是真正的供養。

我們要知道,無量諸佛就在你跟我的身邊 。所以對每個人,都要以佛來看待。看看常不輕菩薩,不就是這樣嗎?不管多麼惡的人罵他­、打他,他還是以尊重、敬仰的心去禮拜,不敢輕視他。所以在這裡說「供養百千諸佛」,­這個意義我們應該要知道,要以恭敬、供養的心,何況有過去佛、現在佛、未來佛,都在你­我的身邊,我們必定要用這種心情來做為供養。

精彩內容:
一以供養勤耕福田
二無所得心而供養
三財敬法行常供養
本週證嚴法師菩提心要敬邀您一起【無時不在供養中】

回頂端 向下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ungkait
李淑伶
金剛勇猛心
金剛勇猛心



文章總數 : 170
威望 : 53
注冊日期 : 2009-03-23

菩提心要--20130817無時不在供養中 Empty
發表主題: 回復: 菩提心要--20130817無時不在供養中   菩提心要--20130817無時不在供養中 Empty周四 8月 22, 2013 1:05 pm

〝供養佛、供養法、供養僧、供養一切眾生,願修一切善,願斷一切惡,誓度一切眾生〞。

旁白:
慈濟人人無論老少,在集會用餐的時候,總會齊唱這首供養歌,供養,是佛教徒日常修行的,一項重要內容,僧俗二眾每日課誦時,都會讀到的,《普賢十大願王》在禮敬諸佛,稱讚如來之後,第三大願就是廣修供養,其順序上且排在,懺悔業障之前,慈濟宗們所奉行的經典,《無量義經》,其中描述供養佛陀的盛大場面,總共出現三次,每一次都以相當多的字句篇幅來鋪陳,供養的重要性可見一般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2011年10月30日晨與開示
《無量義經》,八萬菩薩齊集,用最虔誠的心來燒香散花,以最敬重的心來繞佛,禮足,這是多麼莊嚴,多麼虔誠,當時的如來道場眾,就像海雲集會一樣,這樣叫做「雲集」,因為我們在經典中,常常會讀到菩薩雲來集,菩薩雲來集是四方八達雲湧在一起,你可以看到雲,但是人走入那個雲霧中,也不會受雲所障礙,雲與雲之間互相雲湧,互不障礙,這也是比喻我們修行者,心靈的道場,萬法歸一心,不管什麼樣的法,對我們的心都沒有障礙,這就是我們的修行,要有這種心靈的境界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2011年9月15日晨與開示
「供養」,就是尊重、恭敬得意思,從心靈的恭敬、尊重,這種的供養,內心的恭敬、尊重,別人看不到,就是要身體力行,去做佛陀想要做的事情,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,說法引度眾生,我們可以了解多少,我們可以做多少,我們趕快將這個法,也分散給大家,讓人人同樣可以聞法受持,身體力行,這才是真正的供養。

無時不在供養中

旁白:
供養對於修行為什麼這麼重要呢?佛菩薩本身具足一切圓滿,其實,並不需要大眾的禮敬供養,這些供養的目的,是表達虔誠與恭敬,因為有這一分恭敬,才能真正將殊勝的妙法,領納到內心,另一作用則是莊嚴到場,令心淨因為莊重美好的氣氛,而收攝專一,《無亮義經》中的三次供養,第一次是德行品,主要目的,啟請佛陀說法之前,先做禮敬和供養,第二次與第三次分別在說法品與十功德品,是於佛陀開示重要法義之後,與會大眾,因為聽到深秒的佛法,歡心喜慶的盛大禮敬供養,像這樣禮讚、供養、請法、感恩的動作,其實是為了學佛者自己本身,能夠提起謙卑恭敬的心,並且是淨除罪障,集聚廣大資糧,最快速的好方法。

以供養   勤耕福田
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2009年10月30日北區慈濟人精進研習
業如一畝田叫做「業田」,這個業田會生出苦樂之果,就如我們的土地,我們的土地上,你種什麼因,就生什麼果,你若是種水田,一定是種稻、稻穀、米,這是一定的,假如是乾田,那就種很多水果,水果、蔬菜,這也是一個田園,所以「業田」,業田是放在那哩,知道嗎?心,我們心的這一畝田,你若是往好的方向走,那叫做「福田」。

旁白:
在《梵網菩薩》,《戒經義疏發隱》中,提到有所謂的「八福田」,
八福田者:
一 佛            五 僧
二 聖人          六 父
三 和尚          七 母
四 闍黎          八 病人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《梵網菩薩戒經義疏發隱》卷第四

其中佛、聖人、僧三者,為「敬田」,和尚、阿闍黎生我法身慧命,父母生我肉身生命,四者同為「恩田」,救濟病人則為「病田」,亦名「悲田」,若能好好的耕耘這八種福田,虔誠恭敬地供養承事,就能夠收穫豐厚的功德利益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2012年7月2日中區福田志工聯誼
佛陀告訴我們的福田,不是有形的福田,是無形的,無形的福田,無形就是叫做「無量」,我們不是也常常說功德無量,功德無量的意思,就是我們做出去,就是有無形的功德,這樣一直讓我們收穫,有的人會說,到底我是收多少,有人若問你們說,你們收多少,你們說無量哦!真的是無量,所以叫做「無量功德」。父精母血這個身體給我們,我們就要感恩他們,感恩就是用我們的身體,去做世間的好事,這叫做報父母恩,壽愈長,報愈多,這就是我們報父母恩,還有一種,就是要報眾生恩,眾生就是說所有的人,我們都要感恩他們,這也就是「眾生恩」,我們回報給他們的,就是要如何培養人間菩薩,對社會更好,讓社會更加祥和,這樣人人都平安,這叫做回報眾生恩,再來,我們就要回報佛菩薩的恩,因為我們人生來到世間,路要怎麼走,這就是佛菩薩來人間,跟我們講道理,讓我們了解,讓我們懂得注意,不要種到惡因,結到惡緣,所以不種惡因,不結惡緣,這樣叫做好因好緣,我們來生自然就好果好報,這是我們要感恩,感恩佛菩薩給我們道理,這叫做佛田,我們用感恩,就是感恩的福田。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2012年1月2日彰化慈濟人溫馨座談
希望大家,這一念心、這一畝田,是悲田、恩田、敬田、這都是我們這個心田,要照顧好它,我們這念悲田,就是菩薩心要照顧好,要深深印在我們內心裡。

無所得心     而供養

旁白:
供養和布施有何不同,同樣是給與物質或方便,不過深究布施的心態,通常是平行或是對下,有著施捨、贈與的意涵,而供養則是心存尊重、崇敬,殷勤對待的謙卑態度,有著上呈、奉獻的意涵,如果以尊敬、謙和,殷重的心來布施,則無論對像是誰,都可算是一種供養,能夠收穫功德無量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2011年10月28日晨語開示
我們若以佛心看人,人人不就是佛嗎?總而言之,我們平常待人接物,都要有感恩、尊重、愛的心境,來面對人人,無不都是人人受供養,你感恩他,他也很歡喜,他歡喜,就已經受到你感恩的供養,你尊重他,他也是很歡喜,所以合和互協,人與人之間互相接受,互相付出,互相愛,這都是我們,生活在彼此供養中,這就是大家互相見面,互相的感受,感受到好的,都是法的供養。

旁白:
供養的功德之所以無量,源於無所求的心態,所以 上人時常強調,慈濟人要三輪體空,不執著有能供的我,不執著受供的對像,也不執著所供的物,或是所費的心力,而態度,仍是覺對的恭敬與虔誠,全心全意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2011年10月28日晨語開示1413
供養,那就是大家知道除了財施,財利的布施,行的布施,敬的布施,第一個有相布施,那就是財布施,這是有相的布施,有的人沒錢要怎麼供養呢?他用敬、很尊重,敬佛、敬法、敬僧,他用他的行動來表示供養,有的不只是能夠財施,能夠敬的布施以外,就是行,那就是身體力行,這三種結合起來,叫做供養,布施、供養,其實財的布施是其次,這是最輕微的供養,不管財物使用多少,還是供養的人,心若沒有很清淨的供養,就是想我布施,我供養,我要得到福,像這樣的布施,這個功德是很輕微的,有的人沒有錢,但是拜佛、禮佛、敬佛,雖然用他的心,但是行為若是不當,拜佛只是希望佛能保佑我,拜佛、敬法、敬僧,只是為了他要得到加持,這也是功德有限,最重要的是要行,身體力行,你要走這條路,不是站得遠遠的看路,必定要走,福慧是兩足兂尊,就是說有腳,你要啟動,一腳是福、一腳是慧,所以說福慧兩足尊,你若是能夠身體力行的人,自然你就會很恭敬,你能夠很恭敬,瞭解了道理之後,自然你就會財施,很自然的,所以三種的布施,最重要的就是行的布施,所以財的供養,和敬的精進供養,還要是法、行的供養,我們要如法,身體力行,這樣才叫做真供養,三種的供養若能夠合一,這是最好的。

旁白:
不求名、不求立,不期待別人因為我的供養,而讚美、重視我,也不因為我供了很多,卻受到輕蔑與忽視,就心起煩惱,這一點,無論是在財敬供養,或是身體力行的法行供養,都是必須修得的心態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2001年3月16日慈濟大學慈誠懿德會
雖然我們在行好事,但是我們的心有沒有修,這樣就是表示心沒有修,因為你付出很在意,你要付出多少,就要別人回報多少,所以慈濟,我要大家就是說,我們要付出而無所求,這樣夠了嗎?還不夠,還要同時感恩,這就是無人相,無我相,無物量的相,這就是超越了,這光是用經典跟你們說,這樣聽懂啦!有我聽懂啦!當你遇到時,叫你把心平靜下來,你覺得說沒有道理,我做得這麼多,為什麼沒有得到那種回報,怎麼沒有得到那一分的微笑,怎麼沒有得到那一分的,掌聲的誇獎,怎麼?怎麼的?這都是我們常常說,要如何讓心平靜,你就要在這中間去磨練,磨到不會想說為什麼?是為什麼?而且會覺得說,這沒什麼?很平淡,有一天,我看到三芝的一件個個案,三芝的一位老人,因為他以前是一位毒梟,後來,他病了,在床上吃、喝、拉,從大愛台畫面上,你可以看到床上有大小便,慈誠隊用手,簡單拿個衛生紙去擦,而且棉被,看他在擦,這樣稠稠的,知道那是剛拉下去的,慈誠隊竟然用一張紙,拉起被單這樣抓、這樣擦,整件被單才開始把它拖下來,甚至還有委員在那裡,幫他整理房屋內部,之後房子破了,幫忙修繕,我看到這個畫面,我好感動,很震撼,我到臺北,那天晚上,有好幾百位慈誠隊,我跟他們說完話,我說我出門前,看到這樣的畫面,這是三芝的個案,慈誠菩薩,你們是哪一組菩薩去做的,沒人反應,我就問到底是什麼人?難到今天都沒有,三芝方面的慈誠來嗎?我眼睛掃過,在角落那邊,明明就看到一位慈誠,向旁邊的人推一下說,不是你們去做的嗎?被我看到了,我就說誰去做的,請你們舉手,慈誠隊又小聲說,就是你們去做的,你怎麼不舉手,就看到那位慈誠,就這樣慢慢舉,我說舉高一點,才開始慢慢舉高,多可愛,真的,那一分付出而不居功,這就是超越。

財敬法行      常供養

旁白:
上人在講解法華經的時候,提及「供養無量百千諸佛」「於諸佛所植眾德本」「常為諸佛之所稱歎」
,這一段經文,特別針對供養,做了一番詳盡的開示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2010年3月24日晨語開示
我們學佛,必定要時時很甘願歡喜的心,「甘」就是常常都是法喜充滿,內心很甘、很甜,聽到佛法很歡喜,入人群中很甘願,像這樣,這種的甘願、歡喜,為人群去付出,這也是包括在供養,因為佛陀的教法,我們在受用,我們受用,就是過去、未來、現在,所有諸佛,法皆如是,我們將法用在我們心裡,佛一定是很歡喜,合佛心,尤其是入佛法而不退,這也是算供養。

供養分為三種:
  財供養   有形的物資供養
  敬供養   以身修持禮敬
           入群和敬供養
  法供養   如法修行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2010年3月24日晨語開示
佛在世的時候,佛與僧團專心修行,完全是以法為重,內要自修、外要弘法,所以這些僧團的生活,那就是需要靠護法,在家弟子、居士來護法,來供養,除了他們日常的生活,是出去外面托缽,其實整個僧團的生活,衣、食、住、行,都同樣需要社會人群來付出,來布施、來供養,所以那段在佛的時代,很提倡供養,能讓佛與僧團的生活安定,佛法才能夠安心推行在人群中,所以那個時候的佛、法、僧,必須要有社會人群來供應,來護持,所以才說,以有形的財務供養,財供養,以財物而布施,還有第二就是以敬供養,敬,就是禮敬的意思,佛法若要興盛,就要大眾懂得敬僧,敬佛、敬法、敬僧,所以要有這分恭敬,佛法受恭敬,才能在人群中推行,人群接受,才懂得尊重,所以必定要在宗教的禮儀在,必定要有敬的供養,所以,以身修持禮敬,入群和敬供養,這是一個禮儀形態,也是一種人的教育,待人接物的教育,禮儀本來就是人應該所有,人人應該要有禮的儀態在,何況說是這麼好的法,如法的宗教,必定要有這個禮敬的行儀,除了禮敬的行儀,還要入群和敬,佛陀的僧團有六和敬,這就是以和來供養佛。

六和敬:
      一、身和同住  是身體的和平共處
      二、口和無諍  是言語的不起爭論
      三、意和同悅  是心意的共同欣悅
      四、戒和同修  是戒律的共同遵守
      五、見和同解  是見解的完全一致
      六、利和同均  是利益的一體均霑

第三是法供養,那就是要如實修行,發四無量心,這叫做大心,及發四弘誓願來供養,四無量心,大家都知道,慈、悲、喜、捨,修學不是獨善其身,我們必定要兼利他人,因為眾生苦難偏多,學佛者必定要行菩薩心,所以菩薩心,我們不能離開,慈、悲、喜、捨,這叫做「四無量心」,在四弘誓願,眾生無邊誓願度,法門無量誓願學,再來呢?所以說來這等等四大心、四弘願,這就是我們在行的當中,不能缺少的,這叫做如實修行。

旁白:
法供養,在所有的供養中,是最為重要而殊勝的一種,根據普賢行願品所述:

法供養:
      如說修行供養
      利益眾生供養
      攝受眾生供養
      代眾生苦供養
      勤修善根供養
      不捨菩薩業供養
      不離菩提心供養

所有的佛菩薩,都是因為如法修行,而能成就佛道,菩薩若能如法修行,即是真正在供養如來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2011年3月29日泰國幹部精進研習坐談
我們供養,就是要身體力行行菩薩道,這對佛陀是最大的供養,同樣我也時時要大家的供養,慈濟人都會說,師父,我們也要以和供養,我們會聽話,敬請 上人莫憂慮,你們有沒有唸過,(有),有沒有這樣做過,(有),小聲了點,總而言之,這種真正的能做到了,就是最至高無上的供養,我天天自問自己,我有沒有最至誠的供養佛陀呢?你們說,我有沒有至誠供養佛陀,(有),我也自己會說「有」,絕對有,我就是,這一生中我沒有其它,唯有「為佛教、為眾生」。

善男子
諸供養中
法供養最
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普賢行願品

旁白:
慈濟人在做慈濟事的過程中,抱持這歡喜心,無所求而付出,遇到有問題,總是善解包容,以智慧化解,在合和互協的氛圍中,圓滿種種菩薩行,這就是最殊勝的法供養,也是對 上人,對佛陀最好的供養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2013年5月25日志工早會
臺中有這樣的一對老夫妻,真的是菩薩,他當會員已經超過二十年了,他的生活,從年輕一直到現在,總是那樣的平凡,那樣清淡的生活,天天都要勞動,先生當粗工,在外面工作,太太去做人家家庭的洗衣服、打掃裡面,女兒、孩子都是他們這樣,刻苦耐勞的這樣地養家過來,兒女也都很孝順,他們有一個心願,就是希望也能跟大家一樣,有那樣的一個整數的,捐給了慈濟,因為四大志業都需要有人,盡心力來支持,所以他們的生活,除了做工以外,就是去回收。

【慈濟志工】林蔡貝
我早上差不多五點,我就出去做回收,中午也去收一遍,下午再去收一次,都有回收到東西,(一天都收幾次),一天收三次,平常師兄跟我女兒都一起做,全家人都是做善事這樣,歡喜心,說要做慈濟,他都跑第一,感恩師兄能夠護持,跟我一起同行在這條路上,我很高興。有的說會臭很髒,我想說,我覺得這個就是寶,能夠來救人。老闆,這些回收你看多重,紙一公斤才三塊八,回收的十五塊,(今天這樣賣多少),這樣賣178元,這本簿子,已經讓我用二十幾年,已經破破爛爛,我當時就是賣多少,像這個賣150元,有賣137元,我都記得清清楚楚,因為我有六個孩子,師兄又沒有工作,我就出去幫人家打掃、送菜,幫人家煮飯,反正一天都做好幾份工作,我也辛苦過,現在看到窮苦人,會一直想說要來幫助他。(這樣二十多年了),對,二十多年,一樣菜還有滷菜,這就是鹹的,兩菜一湯,就吃這麼久了,很多年了,(吃幾年了),二十多年,吃這樣就夠了,我們八分飽就好了,兩分可以幫助一些貧窮人,我發一個願,要捐一百萬,今年已經達成了,我就很高興,我希望我能這樣繼續做下去,生生世世都要做慈濟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2013年5月26日醫學生受袍圓緣
去年我到了臺中,夫妻還有女兒陪伴她來,就跟我說她要捐一個榮董,我聽了、我看了,這一對老夫妻年紀這麼大了,生活還是那樣的勤儉,我不忍心,我跟她說,不要啦!老人家還是放在身邊,老太太她就很著急,趕快把那一本簿子拿出來,趕快要給師父看,要說明她的心願,這是一生中的心願,我就接來了這一本簿子,摸一摸,整本的簿子,就好像紙棉一樣的,可以見證這一本簿子,是天天都在掀,天天都在記錄,天天,一天不知翻了幾次的,這樣的累積,所以去年他們授證了,我問她說,你的這些錢有沒有指名,要做什麼?老太太和老先生說,師父,您都用得很妥當,不論是要蓋學校,或者是要蓋醫院,還是要做國際救災,做好事,我通通都歡喜。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2013年5月25日志工早會
兩個人就很高興,身體越來越健康,對啊!健康就是福,她女兒最近就是小中風,二十年了,所以說來,這一對夫妻的心,就是那樣的清淡,那樣的純真,為人間,他們盡他們的責任,兩個老夫妻顧好這個家庭,盡責任,養育子女,都讓每一位子女,都那樣身心健康,同時他們每餐的生活,兩道菜,他們說,我們不會超過兩道菜,就是那樣的簡樸,就是這樣在過生活,孩子也很歡喜,先生也很支持,這一家都是這樣的用心。

如是修行  是真供養故
此廣大最勝供養
虛空界盡  眾生界盡
眾生業盡  眾生煩惱盡
我供乃盡
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
我此供養亦無有盡
念念相續  無有間斷
身語意業  無有疲厭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普賢行願品

【證嚴上人開示】2010年3月24日晨語開示
每一天,我們上大殿的時候,禮佛,大家來到大殿,已經很感恩了,香燈師已經準備得很齊全,莊嚴了這個大殿,這個氣氛,佛前有香花、水果,讓我們一進來,在這種有形的,道場的莊嚴、整齊,這也是叫做布施,也是叫做供養,有了這個道場如此莊嚴,我們大家進來,聽聞鐘、鼓的聲音,整齊次序,進到這個大殿,大家身和敬,前後次序,走到這個位子,人人站好我們自己的位置,等待團體整齊,聽聞鐘聲、鼓聲,及引磬、木魚的聲音,我們大家身恭敬,身心恭敬禮拜,這叫做身受持禮敬,再坐下來,靜靜地思考,早上的早課也好,或者是再聴、聽法,用心聞法,我們是不是有發心呢?應該發心,既然難得人身,難聞佛法,難行佛道,我們都已經得到了,得到人身,我們聽到佛法,我們這個身體,應該要身體力行,能夠這樣,我們時時,就是三供養都具足,所以在日常,對任何一個人,都把他當成是佛,是現在佛、未來佛,說不定也是過去佛,我們用這念恭敬的心,來尊重,來感恩,去愛、感恩,就如利的供養,尊重,就是敬的供養,愛,那就是無量心,在待人接物裡面,我們無時不在供養中,對人人供養,我們都做得到才對,若能這樣,對人人有這分彼此尊重、敬愛,互相感恩,時時的尊重,這樣就是福,也就是智慧,有福慧的人,才有辦法做到,對人人感恩,對人尊重,對人人有愛,這樣的人叫做福慧的人,也就是福、慧兩種德平行,因為這樣,才稱為供養無量百千諸佛,我們所要供養的,是無量百千諸佛,因為佛陀告訴我們,人人有佛性,說不定是過去成佛再來,倒駕慈航在人間,就如在法會上,有很多法身的菩薩,我們在《法華經》裡面,再接下去的,不管是觀世音菩薩、文殊師利菩薩、普賢菩薩’、地藏菩薩等等,我們平時,常常在念的這些菩薩,都是過去已成佛,在佛陀這個時代,再到駕慈航來助道場,所以說來,佛陀一來跟我們說人人,眾生人人有佛性,尤其是又再提起,菩薩過去已成佛,這樣的例子也很多,所以我們要時時知道,諸佛,無量諸佛,在你跟我的身邊,說不定他就是佛,所以說來,對人人,我們要以佛來看待,看看常不輕菩薩,不就是這樣嗎? 不管多麼惡的人罵他、打他,他還是以尊重、敬仰的心,去禮拜,不敢輕視他,所以在這裡說,「供養百千諸佛」,這個意義我們應該要知道,所以我們要對人人,不管是左右、前後,在我們的身邊,我們都要以這分恭敬供養的心,何況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(佛),都在你的身邊,我們必定要用這種心情,來作為供養。
回頂端 向下
 
菩提心要--20130817無時不在供養中
回頂端 
1頁(共1頁)

這個論壇的權限: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
 :: 菩提法水 :: 菩提心要-
前往: